植物生长素的发现(市优质课教学设计)

《植物生长素的发现》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植物激素调节一章是必修3植物个体水平的稳态与调节内容,揭示了植物体维持稳态的调节方式——激素调节,与第1、2章内容组成生物有机体稳态调节知识体系,即在个体水平上对生命系统进行研究。“植物生长素的发现”作为本章第一节揭示了植物向光性这一生命现象是在生长素调节作用下产生的个体适应性,随着生长素的发现学生认识到植物激素的存在,并初步了解生长素作用——促进生长,这也为继续探究第二、三节生长素的其他生理作用及激素应用奠定基础。“生长素的发现过程”是本节重点,涉及一系列经典的科学实验,教学时应让学生尝试像科学家一样去思考如何设计对照实验,如何从实验现象中去推理、归纳和发现。“科学实验设计的严谨性”是本节的难点,通过“生长素的发现过程”归纳出了科学实验设计的一般方法,在此基础上利用本节教材中的“技能训练”,学生就能较顺利地完成“科学实验设计的严谨性”分析,从而突破教学的难点。

学情分析

学生通过前面两章内容的学习,对生物体的调节作用有了一定的认识,并且在必修一和

必修二中已经学习过“光合作用的探究历程”、“人类对遗传物质的探索过程”等多个包含生物科学史的内容,对科学研究的方法有了初步的了解,观察思维能力较强,但逻辑思维能力及对实验现象的分析能力、表达能力有待提高。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应注重激发学生进行探究和学习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分析和理解能力。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①概述植物生长素的发现过程。

②概述植物生长素的产生部位、运输和分布。 ③说出具有生长素效应的物质和植物激素的概念。 2.能力目标

①尝试分析经典实验,提高逻辑思维的严密性。

②通过对科学家实验的分析和技能训练,提高科学实验设计的严谨性。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引导学生深入思考科学家的工作过程,领悟科学探究的历程,学习科学家献身科学的精神,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

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生长素的发现过程。

难点:科学实验设计和推理的严谨性分析。

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法分析

1.在探究胚芽鞘向光生长的过程中,引导学生层层设疑、合作探究设计实验来解决。使学生学会分析实验设计,得出相应结论,训练逻辑思维的严密性。

2.学生对胚芽鞘、形态学上端和下端等知识缺乏感性认识,可通过图片展示加深印象,感悟形象思维到抽象思维的转换。

课前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板书设计

第3章 植物的激素调节 第1节 植物生长素的发现

一、 生长素的发现过程

1.经典实验 2.生长素的提取

二、生长素的产生、运输、分布

1.产生 2.运输 3.分布 三、植物激素

教学反思

《植物生长素的发现》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植物激素调节一章是必修3植物个体水平的稳态与调节内容,揭示了植物体维持稳态的调节方式——激素调节,与第1、2章内容组成生物有机体稳态调节知识体系,即在个体水平上对生命系统进行研究。“植物生长素的发现”作为本章第一节揭示了植物向光性这一生命现象是在生长素调节作用下产生的个体适应性,随着生长素的发现学生认识到植物激素的存在,并初步了解生长素作用——促进生长,这也为继续探究第二、三节生长素的其他生理作用及激素应用奠定基础。“生长素的发现过程”是本节重点,涉及一系列经典的科学实验,教学时应让学生尝试像科学家一样去思考如何设计对照实验,如何从实验现象中去推理、归纳和发现。“科学实验设计的严谨性”是本节的难点,通过“生长素的发现过程”归纳出了科学实验设计的一般方法,在此基础上利用本节教材中的“技能训练”,学生就能较顺利地完成“科学实验设计的严谨性”分析,从而突破教学的难点。

学情分析

学生通过前面两章内容的学习,对生物体的调节作用有了一定的认识,并且在必修一和

必修二中已经学习过“光合作用的探究历程”、“人类对遗传物质的探索过程”等多个包含生物科学史的内容,对科学研究的方法有了初步的了解,观察思维能力较强,但逻辑思维能力及对实验现象的分析能力、表达能力有待提高。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应注重激发学生进行探究和学习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分析和理解能力。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①概述植物生长素的发现过程。

②概述植物生长素的产生部位、运输和分布。 ③说出具有生长素效应的物质和植物激素的概念。 2.能力目标

①尝试分析经典实验,提高逻辑思维的严密性。

②通过对科学家实验的分析和技能训练,提高科学实验设计的严谨性。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引导学生深入思考科学家的工作过程,领悟科学探究的历程,学习科学家献身科学的精神,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

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生长素的发现过程。

难点:科学实验设计和推理的严谨性分析。

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法分析

1.在探究胚芽鞘向光生长的过程中,引导学生层层设疑、合作探究设计实验来解决。使学生学会分析实验设计,得出相应结论,训练逻辑思维的严密性。

2.学生对胚芽鞘、形态学上端和下端等知识缺乏感性认识,可通过图片展示加深印象,感悟形象思维到抽象思维的转换。

课前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板书设计

第3章 植物的激素调节 第1节 植物生长素的发现

一、 生长素的发现过程

1.经典实验 2.生长素的提取

二、生长素的产生、运输、分布

1.产生 2.运输 3.分布 三、植物激素

教学反思


相关文章

  • 生物研究方向
  • 生物研究方向- - 以下的内容包括生物学方面的几个相关研究方. 一.微生物学 微生物学学科资助以微生物为研究对象而开展的资源与分类.区系与生态.遗传与发育.生理与代谢等各个方向.各个层次的基础性科学研究. 鼓励研究领域: l 有重大应用前景 ...查看


  • 农学[作物栽培学]教学大纲
  • <作物栽培学>教学大纲 课程编号:S1011101 适用专业:适用于农学专业 课程性质:专业课 开课学期:第六学期 总 学 时:116学时 教学时数:理论课学时数100学时,实验课学时16学时,实践课学时120学时 一.编写说明 ...查看


  • 气象学论文
  • 浅析气象因子对中药材品质的影响 内容摘要:气象因子对中药产业尤其是中药种植业的发展具有重要影响,主要表现在光照.温度和水分三方面.合理开发,有助于中药材品质的提高,但是同时,气象灾害也会给中药生产带来严重后果.因此,研究气象因子对中药材品质 ...查看


  • 牛大力品种分类及栽培技术
  • 牛大力栽培技术及种源简述 摘要:牛大力的种源主要有,广上1号G1.广上2号G2.海五1号W1,海白1号B1及海儋1号D1,形态和长势特征各异,其中海五1号W1长势最好,最值得推广. 关键词:海五1号W1长势最好,科学引种可少走弯路. 牛大力 ...查看


  • 红小豆栽培技术措施
  • 红小豆栽培技术措施 摘要:红小豆属于豆科植物,它对湿度.温度等自然条件要求较高,所以主要生长在我国的北方地区.红小豆是一种杂粮,它具有很高的营养价值.近来,红小豆在市场上大受追捧,人们对红小豆的需求量增加直接导致了红小豆种植面积的扩大以及栽 ...查看


  • 智能育苗大棚建设温室方案与预算
  • 智能育苗温室建设工程 方 案 书 目 录 .设计依据及主要技术指标 .温室基础及排水沟.道路.门.基础 .温室主体钢结构 .温室开窗系统 .温室覆盖材料 .温室强制通风降温系统 .温室电动内遮阳系统 .温室加湿系统 .温室加温系统 .二氧化 ...查看


  • 蔬菜产地介绍
  • 青菜(上海青) 产品主产地: 我国大部分等地区 产品基本特性: 特征特性:叶.苔油绿色,有光泽,叶柄短,纤维少,质柔软,耐热.耐湿:极早熟.播种至初收26-28天,适播期4-10月,亩产约1500公斤,适合全国各地种植. 株形直立,叶柄肥厚 ...查看


  • 磁化水在农业生产上的具体运用
  • . (1)    提高产量改善品质,并能培育出超常规的巨型化产品. 采用单磁极技术开发的磁化器目前运用最广的就是农业用水的磁化处理,使用时,大多也灌溉结合,实现生产用水的磁化,而达到促进生长提高产量改善质量的目的.采用单极磁的强磁水处理器, ...查看


  • 池塘养殖大闸蟹技术
  • 池塘养殖大闸蟹技术 河蟹学名中华绒螯蟹,属名贵淡水产品,味道鲜美,营养丰富,具有狠高的经济价值. 河蟹隶属甲壳纲,绒螯蟹属,是壹种大型的甲壳动物,身体分21节,由于头部和胸部各节相互愈合,因此全身分为头胸部和腹部二部分.成蟹背面墨绿色,腹面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