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哈尔滨市城市农民工的生活现状分析
作者:朱威 张广文
来源:《经济研究导刊》2013年第10期
摘 要:随着中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以及城乡统筹建设步伐的稳步推进,农村剩余劳动力大规模涌入城市,城市农民工群体便是工业化和城市化加速进程中涌现的一支新型劳动大军,他们已经成为城市现代化建设的主力军,是中国产业工人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中国现代化建设做出了重大贡献。关注城市农民工群体的生活现状,了解他们最关心的生活需求,分析他们面临的生活问题,关乎城市现代化建设的进程以及整个社会的和谐稳定,更是有效解决农民工问题的关键所在。
关键词:农民工;生活现状;现状分析;哈尔滨市
中图分类号:F29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 (2013)10-0160-02
自2010年哈尔滨市出台《关于统筹城乡发展加快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的若干意见》提出,到2015年全市城市化率将超过55%,在全省率先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的城市战略目标以来,哈尔滨市已在松北区、平房区、道里区等主城区先后启动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工作,位于近郊圈内的双城市、五常市、宾县、巴彦县等重点城镇的大规模土地被征用,于是带有“失地农民”和“务工人员”双重身份的“农民工”群体大量涌入哈尔滨市区,由于他们当中绝大多数人文化水平不高、工作技能偏低,基本只能从事建筑行业、服务行业等其中的临时性工作,无法与城市居民融为一体,是实实在在的城市“边缘人”。 从2012年6月开始,笔者用时3个月的时间走访了哈尔滨市各行业农民工群体,主要以农民工群体分布最多的建筑业为主,通过走进他们的生活,对他们进行深入访谈,了解到目前哈尔滨市农民工群体的生活现状主要存在的几大方面问题。
1.就业范围受限制,基本工资水平总体偏低。受户籍制度的影响,由城乡二元制度衍生出就业二元制度,政府工作任务中的促进城市居民就业项目的管理范畴,并未将广大农民工纳入其中,这意味着他们只能做“临时工”,也就是“非正式就业”,大多数从事体力劳动,各种粗活、重活、累活等一些鲜有人愿意去干的活,但拿到的工资远不及城市居民的水平。以收入水平相对较高的建筑行业农民工来说,在普通的建筑工地,农民工平均工资标准为男工100元~120元,女工为60元~80元,每天中午管一顿饭,不包住宿,这种情况大多是有包工头带着,算比较好的了;如果是自己单干的话,不稳定不说,工资还会更低一些。虽然近年来出现在东南沿海一带的“民工荒”现象在一定程度上表明农民工在就业方面获得了一些话语权,但这个现象在就业机会本就较少且自然条件又受限的东北却并不怎么明显。
受工资水平的限制,同时衍生出了住宿条件不佳的现状。受访的农民工群体中,有38.57%的农民工住在临时搭建的工棚里,32.86%的人住在缺乏厨卫等必要设施的集体宿舍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哈尔滨市城市农民工的生活现状分析
作者:朱威 张广文
来源:《经济研究导刊》2013年第10期
摘 要:随着中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以及城乡统筹建设步伐的稳步推进,农村剩余劳动力大规模涌入城市,城市农民工群体便是工业化和城市化加速进程中涌现的一支新型劳动大军,他们已经成为城市现代化建设的主力军,是中国产业工人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中国现代化建设做出了重大贡献。关注城市农民工群体的生活现状,了解他们最关心的生活需求,分析他们面临的生活问题,关乎城市现代化建设的进程以及整个社会的和谐稳定,更是有效解决农民工问题的关键所在。
关键词:农民工;生活现状;现状分析;哈尔滨市
中图分类号:F29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 (2013)10-0160-02
自2010年哈尔滨市出台《关于统筹城乡发展加快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的若干意见》提出,到2015年全市城市化率将超过55%,在全省率先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的城市战略目标以来,哈尔滨市已在松北区、平房区、道里区等主城区先后启动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工作,位于近郊圈内的双城市、五常市、宾县、巴彦县等重点城镇的大规模土地被征用,于是带有“失地农民”和“务工人员”双重身份的“农民工”群体大量涌入哈尔滨市区,由于他们当中绝大多数人文化水平不高、工作技能偏低,基本只能从事建筑行业、服务行业等其中的临时性工作,无法与城市居民融为一体,是实实在在的城市“边缘人”。 从2012年6月开始,笔者用时3个月的时间走访了哈尔滨市各行业农民工群体,主要以农民工群体分布最多的建筑业为主,通过走进他们的生活,对他们进行深入访谈,了解到目前哈尔滨市农民工群体的生活现状主要存在的几大方面问题。
1.就业范围受限制,基本工资水平总体偏低。受户籍制度的影响,由城乡二元制度衍生出就业二元制度,政府工作任务中的促进城市居民就业项目的管理范畴,并未将广大农民工纳入其中,这意味着他们只能做“临时工”,也就是“非正式就业”,大多数从事体力劳动,各种粗活、重活、累活等一些鲜有人愿意去干的活,但拿到的工资远不及城市居民的水平。以收入水平相对较高的建筑行业农民工来说,在普通的建筑工地,农民工平均工资标准为男工100元~120元,女工为60元~80元,每天中午管一顿饭,不包住宿,这种情况大多是有包工头带着,算比较好的了;如果是自己单干的话,不稳定不说,工资还会更低一些。虽然近年来出现在东南沿海一带的“民工荒”现象在一定程度上表明农民工在就业方面获得了一些话语权,但这个现象在就业机会本就较少且自然条件又受限的东北却并不怎么明显。
受工资水平的限制,同时衍生出了住宿条件不佳的现状。受访的农民工群体中,有38.57%的农民工住在临时搭建的工棚里,32.86%的人住在缺乏厨卫等必要设施的集体宿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