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滨水绿地景观规划

  摘要:滨水绿地毗邻自然环境,其一侧临水,空间开阔,环境优美,是城市居民休息游憩的地方,吸引着大量的游人,特别是夏日和傍晚,其作用不亚于风景区和公园绿地。笔者通过多年工作经验对城市滨水绿地的规划提出自己的一些看法。  关键词:滨水区;滨水绿地;景观规划  一.滨水区释义及作用  滨水区是城市中一个特定的空间地段,指“与河流、湖泊、海洋毗邻的土地或建筑;城镇临水体的部分。”滨水游憩绿地多利用河、湖、海等水系沿岸用地,呈带状分布,形成城市的滨水绿带,是城市的生态绿廊,具有生态效益和美化功能。滨水游憩绿化应有机地纳入城市绿地系统之中,充分利用水体和临水道路,规划成带状临水绿地,点缀以园林小品和装饰小品,成为附近居民及游人的休息、娱乐、观光场所。  总结起来,滨水区在城市绿化中的作用有三:  1.美化市容,形成景色。  2.保护环境,提高城市绿化面积。  3.防浪、固堤、护坡,避免水土流失。  二. 滨水绿地景观规划设计的原则  1.保持基址的连续性与整体性  2.遵从基址的生态环境特征,减少人为地干扰与破坏  3.生态、景观、防洪等多功能兼顾  4.以绿为主,生态优先  5.景观结合文化,突出地方性特色  三. 滨水区沿线绿带的景观设计  滨水区空气清新,视野开阔,视线清晰度高。在滨水区沿线应形成一条连续的公共绿化地带,在设计中应强调场所的公共性、功能内容的多样性、水体的可接近性及滨水景观的生态化设计,创造出市民及游客渴望滞留的休憩场所。  (一)基于公共资源共享的设计  滨水绿地其中目的之一就是供人们观赏。滨水游憩绿地规划设计时为了减少车辆对绿地的干扰,靠近车行道的一侧应种植一两行乔木或绿篱,形成绿化屏障。但为了使水面上的游人和对岸的行人看到沿街的建筑,应适当留出透视线,不要完全郁闭。道路靠水一侧原则上不种植成排乔木。其原因是影响景观视线,同时树木的根系生长会对驳岸造成损坏。道路内侧绿化宜疏朗散植,树冠线要有起伏变化,植物配置应注重色彩、季节变化和水中倒影,要使岸上的游人看到水面的优美景色。同时水上的游人也能看到滨水绿带的景色和沿街的建筑,使水面景观与活动空间景观相互渗透,浑然一体。  (二)基于多形式功能的设计  滨水区应提供如林荫步道、成片绿茵休憩场地、儿童娱乐区、音乐广场、游艇码头、观景台、赏鱼区等多种形式的功能,结合人们的各种活动组织室内外空间,点线面线结合。点——在这条线上的重点观景场所或被观景对象,如重点建筑、重点环境小品、古树;线——连续不断的以林荫道为主体的贯通脉络。绿带设计手法依自然地形、水岸线的曲折程度、所处的位置和功能要求,对于地势起伏大,岸线曲折变化多的地段采用自然式布置,而地势平坦,岸线整齐,又临近宽阔道路干线时则采用规则式布置;面——在这条主线的周围扩展开的较大的活动绿化空间,如中心广场、公园等。这些市室外空间可与文化性、娱乐性、服务性建筑相配合。  (三)滨水绿地应该有近水的特点  很多城市的滨水区往往面临潮水、洪水的威胁,设有防洪堤、防洪墙等防洪公共设施。这些设施可采用不同高度临水台地的做法。芝加哥湖滨的断面示意,按淹没周期,分别设置了无建筑的低台地,允许临时建筑的中间台地和建有永久性建筑的高台地三个层次,有效解决了这个问题。  滨水游憩绿地规划设计时要充分利用宽阔的水面,临水造景,运用美学原理和造园艺术手法,利用水体的优势和独特的景色,以植物造景为主,适当配置游憩设施和有独特风格的建筑小品,构成有韵律、连续性的优美彩带。使人们漫步在林荫下,临河垂钓,水中泛舟,充分享受大自然的气息。  (四)滨水绿地及环境保护与生态化  很多城市的滨水区开发都是从河道清污、净化水质开始的。由中、美、韩三国的水利、城建、环保、园林和艺术家共同设计建造的活水公园,使一个以水的整治为主体的生态环保公园,受到污染的水从府南河抽取出来,经过公园的人工湿地系统进行自然生态净化处理,最后变为“达标”的活水回归河流,不仅丰富了府南河沿岸景观,而且促进生态环保概念在市民中的普及。  在滨水植被设计方面,应增加植物的多样性。这种群落物种多样性大,适应性强,是城市野生动物适应的栖息场所。它们不仅在改善城市气候、维持生态平衡方面起到重要作用,而且为城市提供了多样性景观和娱乐场所。另外,增加软地面和植被覆盖率,种植高大乔木,以提供遮荫和减少热辐射。  此外,在大规模的城市滨水区更新改造和在开发过程中,还应充分尊重地域性特点,与文化内涵、风土人情和传统的滨水活动相结合,保护和突出历史建筑的形象特色,以人为本,让全社会成员都能共享滨水的乐趣和兴趣。由于城市滨水区场所意义内容多样,我们可以从生活的内容、社会背景、历史变迁、自然环境等众多因素中发掘,形成独具一格的滨水景观特色。  四. 结束语  城市滨水绿地景观涉及植物学、生态学、生物学、行为心理学、美学、经济学等多门学科的知识,有时还需要协调航运、河道治理、植被及动物栖息地保护、水质净化以及建筑和城市设计等方面的内容,因此是一门综合的学科。在具体的景观规划过程中还应该跟当地以及工程实践结合起来,综合应用。  参考文献:  [1]刘芊;城市滨湖区植物景观视觉分析[D];华中农业大学;2003年  [2]陈敏;城市滨水区绿化景观设计[D];西南农业大学;2004年  [3]张毅;浅论城市滨河景观规划设计[D];西南农业大学;2004年

  摘要:滨水绿地毗邻自然环境,其一侧临水,空间开阔,环境优美,是城市居民休息游憩的地方,吸引着大量的游人,特别是夏日和傍晚,其作用不亚于风景区和公园绿地。笔者通过多年工作经验对城市滨水绿地的规划提出自己的一些看法。  关键词:滨水区;滨水绿地;景观规划  一.滨水区释义及作用  滨水区是城市中一个特定的空间地段,指“与河流、湖泊、海洋毗邻的土地或建筑;城镇临水体的部分。”滨水游憩绿地多利用河、湖、海等水系沿岸用地,呈带状分布,形成城市的滨水绿带,是城市的生态绿廊,具有生态效益和美化功能。滨水游憩绿化应有机地纳入城市绿地系统之中,充分利用水体和临水道路,规划成带状临水绿地,点缀以园林小品和装饰小品,成为附近居民及游人的休息、娱乐、观光场所。  总结起来,滨水区在城市绿化中的作用有三:  1.美化市容,形成景色。  2.保护环境,提高城市绿化面积。  3.防浪、固堤、护坡,避免水土流失。  二. 滨水绿地景观规划设计的原则  1.保持基址的连续性与整体性  2.遵从基址的生态环境特征,减少人为地干扰与破坏  3.生态、景观、防洪等多功能兼顾  4.以绿为主,生态优先  5.景观结合文化,突出地方性特色  三. 滨水区沿线绿带的景观设计  滨水区空气清新,视野开阔,视线清晰度高。在滨水区沿线应形成一条连续的公共绿化地带,在设计中应强调场所的公共性、功能内容的多样性、水体的可接近性及滨水景观的生态化设计,创造出市民及游客渴望滞留的休憩场所。  (一)基于公共资源共享的设计  滨水绿地其中目的之一就是供人们观赏。滨水游憩绿地规划设计时为了减少车辆对绿地的干扰,靠近车行道的一侧应种植一两行乔木或绿篱,形成绿化屏障。但为了使水面上的游人和对岸的行人看到沿街的建筑,应适当留出透视线,不要完全郁闭。道路靠水一侧原则上不种植成排乔木。其原因是影响景观视线,同时树木的根系生长会对驳岸造成损坏。道路内侧绿化宜疏朗散植,树冠线要有起伏变化,植物配置应注重色彩、季节变化和水中倒影,要使岸上的游人看到水面的优美景色。同时水上的游人也能看到滨水绿带的景色和沿街的建筑,使水面景观与活动空间景观相互渗透,浑然一体。  (二)基于多形式功能的设计  滨水区应提供如林荫步道、成片绿茵休憩场地、儿童娱乐区、音乐广场、游艇码头、观景台、赏鱼区等多种形式的功能,结合人们的各种活动组织室内外空间,点线面线结合。点——在这条线上的重点观景场所或被观景对象,如重点建筑、重点环境小品、古树;线——连续不断的以林荫道为主体的贯通脉络。绿带设计手法依自然地形、水岸线的曲折程度、所处的位置和功能要求,对于地势起伏大,岸线曲折变化多的地段采用自然式布置,而地势平坦,岸线整齐,又临近宽阔道路干线时则采用规则式布置;面——在这条主线的周围扩展开的较大的活动绿化空间,如中心广场、公园等。这些市室外空间可与文化性、娱乐性、服务性建筑相配合。  (三)滨水绿地应该有近水的特点  很多城市的滨水区往往面临潮水、洪水的威胁,设有防洪堤、防洪墙等防洪公共设施。这些设施可采用不同高度临水台地的做法。芝加哥湖滨的断面示意,按淹没周期,分别设置了无建筑的低台地,允许临时建筑的中间台地和建有永久性建筑的高台地三个层次,有效解决了这个问题。  滨水游憩绿地规划设计时要充分利用宽阔的水面,临水造景,运用美学原理和造园艺术手法,利用水体的优势和独特的景色,以植物造景为主,适当配置游憩设施和有独特风格的建筑小品,构成有韵律、连续性的优美彩带。使人们漫步在林荫下,临河垂钓,水中泛舟,充分享受大自然的气息。  (四)滨水绿地及环境保护与生态化  很多城市的滨水区开发都是从河道清污、净化水质开始的。由中、美、韩三国的水利、城建、环保、园林和艺术家共同设计建造的活水公园,使一个以水的整治为主体的生态环保公园,受到污染的水从府南河抽取出来,经过公园的人工湿地系统进行自然生态净化处理,最后变为“达标”的活水回归河流,不仅丰富了府南河沿岸景观,而且促进生态环保概念在市民中的普及。  在滨水植被设计方面,应增加植物的多样性。这种群落物种多样性大,适应性强,是城市野生动物适应的栖息场所。它们不仅在改善城市气候、维持生态平衡方面起到重要作用,而且为城市提供了多样性景观和娱乐场所。另外,增加软地面和植被覆盖率,种植高大乔木,以提供遮荫和减少热辐射。  此外,在大规模的城市滨水区更新改造和在开发过程中,还应充分尊重地域性特点,与文化内涵、风土人情和传统的滨水活动相结合,保护和突出历史建筑的形象特色,以人为本,让全社会成员都能共享滨水的乐趣和兴趣。由于城市滨水区场所意义内容多样,我们可以从生活的内容、社会背景、历史变迁、自然环境等众多因素中发掘,形成独具一格的滨水景观特色。  四. 结束语  城市滨水绿地景观涉及植物学、生态学、生物学、行为心理学、美学、经济学等多门学科的知识,有时还需要协调航运、河道治理、植被及动物栖息地保护、水质净化以及建筑和城市设计等方面的内容,因此是一门综合的学科。在具体的景观规划过程中还应该跟当地以及工程实践结合起来,综合应用。  参考文献:  [1]刘芊;城市滨湖区植物景观视觉分析[D];华中农业大学;2003年  [2]陈敏;城市滨水区绿化景观设计[D];西南农业大学;2004年  [3]张毅;浅论城市滨河景观规划设计[D];西南农业大学;2004年


相关文章

  • 城市绿地规划和建植
  • 简 介: 随着全球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以及由此引发的一系列环境问题的频频出现,城市绿地系统规划已成为城市规划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文章通过对城市绿地系统规划的发展.分类及规划原则的分析,提出了一些城市绿地系统规划过程中的具体建议. 关键字:城市 ...查看


  • 绿地系统规划文本
  • 目 录 第一章 总则.............................................................................................................. ...查看


  • 安义县城市总体规划
  • 安义县城市总体规划(2010-2030) 一.规划期限 近期:2010-2015年:中期:2016-2020年:远期:2021-2030年. 二.规划范围 (规划将规划研究层次界定为县域-城市规划区-中心城区三个层次. 1. 县域:范围包括 ...查看


  • 住宅区景观规划设计论文
  • 景观斑块.廊道.基质在改善城市环境中的生态意义 院系:安阳工学院艺术设计学院 班级:艺术设计 姓名:杨 学号: 指导老师:李士太 日期:10级(装饰专升本)姣姣[**************]1年12月23日 摘要:随着景观生态学的发展,对 ...查看


  • 城市绿地景观建设略论
  • 摘要:根据目前我国绿地景观规划发展的现状,提出完整现代城市绿地系统规划的3个层次,建议城市绿地应遵循因地制宜.多层次的生态的系统规划. 关键词:绿地系统规划:适宜性:多样性 中图分类号:TU986.1文献标识码:A 为了迎接2008奥运,我 ...查看


  • 城市道路绿地景观设计方案研究
  • 城市道路绿地景观设计方案研究 低碳地产 2016年06期 福建省透堡建筑工程有限公司 福建福州 350000 [摘 要]随着近年来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速推进,由于城市道路绿地使用功能的多元化和外观造型的艺术化,给道路绿地景观的设计方案提出了更 ...查看


  • 基于景观生态学的城市居住区景观设计
  • 238 四川建筑科学研究 S ichuan Buil ding Sc i ence 第36卷 第4期 2010年8月 基于景观生态学的城市居住区景观设计 曾艺君, 钟军立 (四川大学建筑与环境学院, 四川成都 610065) 摘 要:通过引 ...查看


  • [城市道路绿化规划与设计规范][1] 1
  •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 城市道路绿化规划与设计规范 CJJ75-97 主编单位: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 批准部门: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 施行日期:1998年5月1日 关于发布行业标准<城道路绿化规划与设计规范>的通知 建标[19 ...查看


  • 景观工程作业
  • 景观工程与技术在城市建设中的应用 --景观生态学的应用 摘要:城市是一种人为活动影响比较强烈的景观,其内部的物质流.能量流.人口流及信息流等非常活跃.近年来,经济的迅猛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快速推进,严重影响了城市的发展和进步,城市景观膨胀和自 ...查看


  • 园林规划设计教案(学生用)
  • 园林规划设计教案 第一章 园林规划概述 第一节 园林规划设计的目的任务 一.目的任务 1了解.明确园林规划设计的基本概念 2了解国内外园林简史.特色 3掌握园林构图基本理论 4掌握园林植物合理配置和植物造景 5能将所学园林规划设计理论及方法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