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还有多少魅力

深圳还有多少魅力

摘要:在1979年,一个老人在中国的南海边画了一个圈,从此,中国就有了经济特区,也就是从那时候起,我们认识了深圳。深圳,一座年轻的城市,带着历史的使命起航,带着国家给予的一系列特权,在中国,甚至在世界的竞争中成了佼佼者。于是,大量的外资投到了深圳,大量的优秀人才涌向深圳,大量的企业家跑到了深圳,一时间深圳创造了一个又一个神话。然而,当中国加入WTO之后,做为经济特区的深圳,理所当然没有了特权。经过20多年的高速发展,深圳已经进入中国城市的第一梯队,但由此产生的问题也日益突出。80年代看深圳,90年代看浦东,深圳的地位已经收到了很大的挑战,不可避免地陷入迷茫、失落之中。那么,深圳还有多少魅力吸引外资?还有多少魅力吸引高端人才?还有多少魅力吸引企业家投资办企业?这些,都是一个谜,也是很多人关注的焦点。

关键字:深圳 吸引外资 人才

要研究深圳,首先从深圳的由来开始分析1979年,邓小平等同志带领下的中国人迫切希望香港、澳门、台湾能回归祖国,致力于实现祖国统一,积极创造香港、澳门、台湾回归祖国的条件,当时新中国刚刚成立不久,各种条件相对落后,所以小平同志喊出了“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的口号,于是划出了几个经济特区,深圳就这样带着历史的使命产生了,那个使命就是实现香港回归祖国,也正因为承载着着伟大的历史任务,深圳得到的支

持也很多,政府的优惠政策也多。然而,在2003年,中央把广东省作为改革开放继续先走一步的试验区,并给予了超前改革的政策,实际上是把特区过去的许多特殊政策和行之有效的改革措施扩大到全省,如:地方商业银行设外汇调剂中心,允许外国开设银行机构等,还有一些是比特区更加开放的政策,这样一来,深圳的优势不是逐步消失了?深圳是否特区不特了?那深圳还拿什么去吸引外资?

1、吸引外资的能力还有多少?

深圳与香港接壤,被誉为香港的后花园。新中国成立初期,香港的繁华与大陆的贫困形成鲜明对比,当时的深圳等地很多人偷渡到香港区,很多地方都对香港产生投资依赖,想借助香港的有利的地理条件和华侨港澳同胞众多、进出口方便来发展经济。但是香港在1997年回到祖国的怀抱之后,仍然对内地有偏见。香港从上至下许多人都认为,内地的制度很复杂,很不国际化,认为香港不应该与内地走的太近,根本不愿意与内地人接触,更别说来内地投资。深圳与香港很近,多多少少会有一些商人之间有往来,随着时间的流逝,香港人慢慢了解了深圳,认为深圳并不是想象中的那么复杂,于是,尝试着开始在深圳投资,由于深圳的投资条件更加优厚,在深圳办企业成本相对少利润较高,使得香港商人看到了投资光明前景,越来越多的港资来到了深圳。就这样,深圳作为香港投资者的试验点,吸引了一大批的投资者。就这样,深圳乘着国家给予的优惠条件,办起了经济特区,在吸

引外资方面,一直保持在全国主要城市中的前四位,近几年每年吸引的外资都在数十亿美元。并且除了港资占大头外,其它外资比例相对均衡,台资、日资、欧美资金、东南亚资金,都有大量的投资。深圳成功地“杀出一条血路来”。

深圳用行动来回报中国,吸引了一批又一批的投资者,创办了当时中国非常有影响力的企业:一个是招商银行,1987年在蛇口产生,现在其已被列为世界前500强银行之一。第二个是平安保险,成立于1988年,现在它比认为是中国的第三大保险公司。第三个是南山开发(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下辖赤湾港和赤湾港石油基地两大上市公司。除此之外,华为、中兴、科健等现在或曾经活跃于中国及境界的企业,都是当年从深圳发展起来的。等等这些成就都可以验证邓小平通知的一句话:深圳的发展和经验证明,我们建立经济特区的政策市正确的。

然而,现在的深圳已经风光不再了。随着香港商人对内地的了解,后来发现除了深圳,还有上海、北京等地,而且上海和北京有更多的机会。再加上邓小平等一批老同志退休,新上任的国家领导人把经济建设重心转移到了北京、上海等地方,比如:中央直接投资在上海浦东,努力把浦东建设成为中国内陆的金融中心,于是逐步撤销深圳特区的优惠条件。失去优惠政策的深圳处于一个尴尬的境地,一些大公司纷纷把总部迁往上海、北京。自2000年以来,关于平安保险欲迁上海的传闻一直不断,据称,平安保险的核心业务部门已基本迁往上海,加上2002年平安保

险在上海宣布将在陆家嘴金融贸易区投资20亿元建造平安金融大夏,更让平安保险迁址一事几成事实,商银行欲迁址上海一事在业内已经是公开的秘密了。作为深圳经济发动机之一的深圳金融业遇到极大困难,并且看不到深圳跟上海竞争金融中心地位的希望。所以这些在深圳成长起来的大企业,都要迁址到上海,大大打击了深圳的企业家,失去了这几个大头公司,深圳可谓元气大伤。深圳的魅力越来越弱,深圳的光彩越来越淡,试想,有谁还把钱投在深圳?

2、吸引人才的能力还有多少?

经济特区的创办,顺应当时的一句话:让一部分的人先富起来,然后带动共富。深圳发展迅速,经济富裕,诞生了许多富豪,吸引了一大批来淘金的人,他们都认为深圳就是一个宝库,只要来了,就能淘到金。于是乎,不管是海龟、大学生还是农民工,都涌向深圳。然而,正在建设当中的深圳需要他们,不管有没有技术,有没有水平,深圳都需要这样的人。而且深圳是以“三来一补”出口贸易为主的加工区,需要大量的廉价劳动力。

据不完全统计现在深圳外来农民工人口占总人口的80%,这是一个盘大的数字,试想一个城市的80%都是知识水平低的人,给社会的安定、交通、日常生活都会造成很大的困难,各种社会不安定因素越来越突出,偷、抢、拐、骗等各种现象经常发生,曾经让人胆战心惊的“砍手党”,让很多人不敢再进入深圳。深圳生活压力、工作压力都很大,富士康的一系列案件,就从侧面

揭示这种现象。再加上深圳是一个贫富差距很严重的城市,许多人正是因为这样的一个社会矛盾而经不起诱惑,心理失去平衡而做出违法犯罪的事情。这些的种种刑事案件,给人产生了心理阴影,不敢进入深圳,我想,在工资水平相差不大的情况下,很多人都会选择更加适合生活的地方。

失去经济特区政策之优势的深圳,30年后的竞争靠的是人才,靠的是创新,靠的是知识,没有良好的民生环境做基础,经济发展将不可持续。然而,深圳已经失去了良好的民生环境,据调查,只有20%的大学学历以上的毕业生,大部分的人选择上海、北京等地,在同等工资水平下,谁都愿意到一个安定、文明的城。在吸引高端人才方面,深圳已经失去了竞争力,失去了高端技术人员,留下来的都是农民工,深圳的经济还会高速增长吗?深圳还能创造奇迹吗?这样的深圳还有多少魅力?

3、靠出口贸易还行吗?

深圳的出口加工区,经国务院2000年4月批准成立,自2001年3月31日,通过国家八部委联合验收。截至2005年3月底,共已吸引来自美国、日本、法国、意大利、加拿大、香港、台湾和中国国内的45个项目进入加工区,涉及IT、电子、家电、钟表、五金、家具等产业,项目总投资折合6.63亿美元,引进项目总用地面积219万平方米,预计产值400亿元人民币。市政府计划把加工区建设成为外贸出口创汇的重要基地之一。深圳毗邻香港,占据着很有利的地理位置,从

1993年到现在17年,深圳的出口额一直是中国出口城市的第一位,为中国出口创汇做出了贡献。再加上深圳是人口密度最大的城市,充足的劳动力,也为深圳的出口加工提供了条件,使深圳成功地创造了出口额第一的佳绩。然而,以后的深圳还能依靠出口加工为主创汇吗?2008年经济危机当前,广东的出口企业备受打击,一大批的企业倒下,深圳也没有幸免于难,这让深圳的企业家一片迷茫,有些企业家纷纷从深圳撤资。此外,当前人民币升值的压力越来越大,人民币升值的呼声越来越大,于是专家普遍预期人民币升值。人民币升值将会抑制出口,深圳的出口企业更加受打击,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转型。现在媒介和专家都在猜测深圳的出口额第一的宝座将会终结,这是有一定的根据。出口加工,还会继续为深圳增色吗?

4、结束语

深圳未来的命运将会如何,我们无法知道,只能通过现有的水平来预测深圳的发展趋势,但是,失去优惠政策的深圳,头上的光环越来越弱,深圳还有多少魅力,我们在看着。

【参考文献】:

1、《深圳这些年》 陈文定 中国发展出版社

2、《春天的故事—深圳创业史上》 徐明天 中信出版社

3、《春天的故事—深圳创业史下》 徐明天 中信出版社

4、《一个城市的奇迹—深圳》 深圳市政协文史和学习委员会编 中国文史出版社

5、《珠三角大悬念》 肖南方 浙江人民出版社 6、《深圳向南:因特虎深圳报告Ⅲ》金心异,老亨,呙中校等著 中山大学出版社

7、《深圳,你被谁抛弃?》 呙中校 网络文章

8、《珠三角失掉竞争力了吗?》 金心异 网络文章

9、《深圳,你是来到还是离去》金心异

网络文章

深圳还有多少魅力

摘要:在1979年,一个老人在中国的南海边画了一个圈,从此,中国就有了经济特区,也就是从那时候起,我们认识了深圳。深圳,一座年轻的城市,带着历史的使命起航,带着国家给予的一系列特权,在中国,甚至在世界的竞争中成了佼佼者。于是,大量的外资投到了深圳,大量的优秀人才涌向深圳,大量的企业家跑到了深圳,一时间深圳创造了一个又一个神话。然而,当中国加入WTO之后,做为经济特区的深圳,理所当然没有了特权。经过20多年的高速发展,深圳已经进入中国城市的第一梯队,但由此产生的问题也日益突出。80年代看深圳,90年代看浦东,深圳的地位已经收到了很大的挑战,不可避免地陷入迷茫、失落之中。那么,深圳还有多少魅力吸引外资?还有多少魅力吸引高端人才?还有多少魅力吸引企业家投资办企业?这些,都是一个谜,也是很多人关注的焦点。

关键字:深圳 吸引外资 人才

要研究深圳,首先从深圳的由来开始分析1979年,邓小平等同志带领下的中国人迫切希望香港、澳门、台湾能回归祖国,致力于实现祖国统一,积极创造香港、澳门、台湾回归祖国的条件,当时新中国刚刚成立不久,各种条件相对落后,所以小平同志喊出了“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的口号,于是划出了几个经济特区,深圳就这样带着历史的使命产生了,那个使命就是实现香港回归祖国,也正因为承载着着伟大的历史任务,深圳得到的支

持也很多,政府的优惠政策也多。然而,在2003年,中央把广东省作为改革开放继续先走一步的试验区,并给予了超前改革的政策,实际上是把特区过去的许多特殊政策和行之有效的改革措施扩大到全省,如:地方商业银行设外汇调剂中心,允许外国开设银行机构等,还有一些是比特区更加开放的政策,这样一来,深圳的优势不是逐步消失了?深圳是否特区不特了?那深圳还拿什么去吸引外资?

1、吸引外资的能力还有多少?

深圳与香港接壤,被誉为香港的后花园。新中国成立初期,香港的繁华与大陆的贫困形成鲜明对比,当时的深圳等地很多人偷渡到香港区,很多地方都对香港产生投资依赖,想借助香港的有利的地理条件和华侨港澳同胞众多、进出口方便来发展经济。但是香港在1997年回到祖国的怀抱之后,仍然对内地有偏见。香港从上至下许多人都认为,内地的制度很复杂,很不国际化,认为香港不应该与内地走的太近,根本不愿意与内地人接触,更别说来内地投资。深圳与香港很近,多多少少会有一些商人之间有往来,随着时间的流逝,香港人慢慢了解了深圳,认为深圳并不是想象中的那么复杂,于是,尝试着开始在深圳投资,由于深圳的投资条件更加优厚,在深圳办企业成本相对少利润较高,使得香港商人看到了投资光明前景,越来越多的港资来到了深圳。就这样,深圳作为香港投资者的试验点,吸引了一大批的投资者。就这样,深圳乘着国家给予的优惠条件,办起了经济特区,在吸

引外资方面,一直保持在全国主要城市中的前四位,近几年每年吸引的外资都在数十亿美元。并且除了港资占大头外,其它外资比例相对均衡,台资、日资、欧美资金、东南亚资金,都有大量的投资。深圳成功地“杀出一条血路来”。

深圳用行动来回报中国,吸引了一批又一批的投资者,创办了当时中国非常有影响力的企业:一个是招商银行,1987年在蛇口产生,现在其已被列为世界前500强银行之一。第二个是平安保险,成立于1988年,现在它比认为是中国的第三大保险公司。第三个是南山开发(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下辖赤湾港和赤湾港石油基地两大上市公司。除此之外,华为、中兴、科健等现在或曾经活跃于中国及境界的企业,都是当年从深圳发展起来的。等等这些成就都可以验证邓小平通知的一句话:深圳的发展和经验证明,我们建立经济特区的政策市正确的。

然而,现在的深圳已经风光不再了。随着香港商人对内地的了解,后来发现除了深圳,还有上海、北京等地,而且上海和北京有更多的机会。再加上邓小平等一批老同志退休,新上任的国家领导人把经济建设重心转移到了北京、上海等地方,比如:中央直接投资在上海浦东,努力把浦东建设成为中国内陆的金融中心,于是逐步撤销深圳特区的优惠条件。失去优惠政策的深圳处于一个尴尬的境地,一些大公司纷纷把总部迁往上海、北京。自2000年以来,关于平安保险欲迁上海的传闻一直不断,据称,平安保险的核心业务部门已基本迁往上海,加上2002年平安保

险在上海宣布将在陆家嘴金融贸易区投资20亿元建造平安金融大夏,更让平安保险迁址一事几成事实,商银行欲迁址上海一事在业内已经是公开的秘密了。作为深圳经济发动机之一的深圳金融业遇到极大困难,并且看不到深圳跟上海竞争金融中心地位的希望。所以这些在深圳成长起来的大企业,都要迁址到上海,大大打击了深圳的企业家,失去了这几个大头公司,深圳可谓元气大伤。深圳的魅力越来越弱,深圳的光彩越来越淡,试想,有谁还把钱投在深圳?

2、吸引人才的能力还有多少?

经济特区的创办,顺应当时的一句话:让一部分的人先富起来,然后带动共富。深圳发展迅速,经济富裕,诞生了许多富豪,吸引了一大批来淘金的人,他们都认为深圳就是一个宝库,只要来了,就能淘到金。于是乎,不管是海龟、大学生还是农民工,都涌向深圳。然而,正在建设当中的深圳需要他们,不管有没有技术,有没有水平,深圳都需要这样的人。而且深圳是以“三来一补”出口贸易为主的加工区,需要大量的廉价劳动力。

据不完全统计现在深圳外来农民工人口占总人口的80%,这是一个盘大的数字,试想一个城市的80%都是知识水平低的人,给社会的安定、交通、日常生活都会造成很大的困难,各种社会不安定因素越来越突出,偷、抢、拐、骗等各种现象经常发生,曾经让人胆战心惊的“砍手党”,让很多人不敢再进入深圳。深圳生活压力、工作压力都很大,富士康的一系列案件,就从侧面

揭示这种现象。再加上深圳是一个贫富差距很严重的城市,许多人正是因为这样的一个社会矛盾而经不起诱惑,心理失去平衡而做出违法犯罪的事情。这些的种种刑事案件,给人产生了心理阴影,不敢进入深圳,我想,在工资水平相差不大的情况下,很多人都会选择更加适合生活的地方。

失去经济特区政策之优势的深圳,30年后的竞争靠的是人才,靠的是创新,靠的是知识,没有良好的民生环境做基础,经济发展将不可持续。然而,深圳已经失去了良好的民生环境,据调查,只有20%的大学学历以上的毕业生,大部分的人选择上海、北京等地,在同等工资水平下,谁都愿意到一个安定、文明的城。在吸引高端人才方面,深圳已经失去了竞争力,失去了高端技术人员,留下来的都是农民工,深圳的经济还会高速增长吗?深圳还能创造奇迹吗?这样的深圳还有多少魅力?

3、靠出口贸易还行吗?

深圳的出口加工区,经国务院2000年4月批准成立,自2001年3月31日,通过国家八部委联合验收。截至2005年3月底,共已吸引来自美国、日本、法国、意大利、加拿大、香港、台湾和中国国内的45个项目进入加工区,涉及IT、电子、家电、钟表、五金、家具等产业,项目总投资折合6.63亿美元,引进项目总用地面积219万平方米,预计产值400亿元人民币。市政府计划把加工区建设成为外贸出口创汇的重要基地之一。深圳毗邻香港,占据着很有利的地理位置,从

1993年到现在17年,深圳的出口额一直是中国出口城市的第一位,为中国出口创汇做出了贡献。再加上深圳是人口密度最大的城市,充足的劳动力,也为深圳的出口加工提供了条件,使深圳成功地创造了出口额第一的佳绩。然而,以后的深圳还能依靠出口加工为主创汇吗?2008年经济危机当前,广东的出口企业备受打击,一大批的企业倒下,深圳也没有幸免于难,这让深圳的企业家一片迷茫,有些企业家纷纷从深圳撤资。此外,当前人民币升值的压力越来越大,人民币升值的呼声越来越大,于是专家普遍预期人民币升值。人民币升值将会抑制出口,深圳的出口企业更加受打击,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转型。现在媒介和专家都在猜测深圳的出口额第一的宝座将会终结,这是有一定的根据。出口加工,还会继续为深圳增色吗?

4、结束语

深圳未来的命运将会如何,我们无法知道,只能通过现有的水平来预测深圳的发展趋势,但是,失去优惠政策的深圳,头上的光环越来越弱,深圳还有多少魅力,我们在看着。

【参考文献】:

1、《深圳这些年》 陈文定 中国发展出版社

2、《春天的故事—深圳创业史上》 徐明天 中信出版社

3、《春天的故事—深圳创业史下》 徐明天 中信出版社

4、《一个城市的奇迹—深圳》 深圳市政协文史和学习委员会编 中国文史出版社

5、《珠三角大悬念》 肖南方 浙江人民出版社 6、《深圳向南:因特虎深圳报告Ⅲ》金心异,老亨,呙中校等著 中山大学出版社

7、《深圳,你被谁抛弃?》 呙中校 网络文章

8、《珠三角失掉竞争力了吗?》 金心异 网络文章

9、《深圳,你是来到还是离去》金心异

网络文章


相关文章

  • 公众演讲与领导口才2天1夜疯狂
  • 课程背景 国父孙中山先生透过公众演说,发起十余次革命起义,最终推翻封建统治! 伟大领袖毛主席透过公众演说,团结全国各界爱国人士,最终建立新中国! 美国总统奥巴马透过公众演说,宣扬治国方针,最终成为了美国历史上的第一位黑人总统! 这是一个魅力 ...查看


  • 楼盘精彩文案
  • 我的十条 一.锦绣江南 深圳大型楼盘 尚美佳广告 水乡文明风情阐释 户外看板: 看板一 锦绣江南 小镇 一次相遇 一生情怀 看板二 中国人 中国生活 锦绣江南小镇 40万平米江南情怀社区 二.锦绣江南 只有APEC会议上的唐装,才配得上做锦 ...查看


  • 秦朔:你的血里有着怎样的泥土的气息? || 大视野
  • 秦朔/文 8月2日,台风"妮妲"在深圳大鹏半岛登陆的那天上午,我在大梅沙的一间酒店写作.一边写,一边等深圳卫视"共赢海上丝路"节目组的通知,还要不要出去采访?原计划有几个外采,但因为防台风,这天整个城 ...查看


  • 中国文化创意城市魅力指数
  • 英国创意巨头查尔斯·兰德利(charles landry )曾经在他的著作<创意城市:如何打造都市创意生活圈>中,这样写道:"在经济和资讯全球化的21世纪,如何创造性地进行自我开发,找到自身独特的发展潜能和文化资产,是 ...查看


  • 总有一种力量让我们泪流满面 1
  • 总有一种力量让我们泪流满面„„ 这是<南方周末>1999年的元旦献词,也是一套"语文教材"---<青春读书课>中的一篇文章.作为一位普通语文老师,严凌君的努力不禁让我们为之感动. 不久前,一套个人 ...查看


  • 深圳导游词
  • 深圳市位于中华群众共和国广东省,北与东莞市.惠州市交界,南以深圳河为界hong kong 相邻,东隔大亚湾与惠东县的平海半岛相望,西临珠江口孤立洋. 深圳市所辖规模呈狭长形:东西长,南北窄.其东西向直线距离,自东宝河口至蛇口半 岛南端为 1 ...查看


  • 感受深圳世界大运会
  • 2011年暑假,8月7日至24日,我去深圳住了一段时间,期间适逢深圳举办第26届世界大学生运动会.看大运比赛的票是一票难求,许多深圳市的市民想看大运却买不到票,而从外地来的我却很幸运能跟着我姐姐看了三场比赛,切身感受到深圳世界大运会的感受大 ...查看


  • 邓小平超简洁语言魅力
  • 邓小平超简洁语言魅力:5个问题答11个字 本文原载于<海峡通讯> 删繁就简三秋树.表达简洁,是一门高超的语言艺术.世纪伟人邓小平就是这方面的高手,他从不喜欢滔滔不绝地高谈阔论.话不在多, 管用就行.他的语言简洁精辟,善于抓住问题 ...查看


  • 『攻略』深圳各条地铁沿线值得一去的地方,值得分享
  • 深圳最便捷的交通就是地铁,忙完一天的工作,又想逛街购物,又怕太花时间,肿么办?要是能在地铁周边购物就最嗨森的啦~~深圳地铁沿线有哪些著名的购物中心? ▌万象城--购物中心行业的领跑者 是深圳乃至中国购物中心行业的领跑者,倡导国际化的消费理念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