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与空间的无限性

空间与时间的无限性

什么是无限?如何理解时间和空间的无限性?一般的回答都是如下:( 1 ) 空间的无限指的是空间在三维广延性方面的无限; 时间的无限性指的是在一维持续性方面的无限,( 2 ) 运动着的物质世界的无限性决定时间和空间的无限性。( 3 ) 整个宇宙的时间空间是无限的, 特定的具体的时间空间是有限的。(4 ) 无数特定的有限时间和空间之总和构成无限的时间空间。

这样的定义或许本身就是一个自相矛盾体。“空间的无限指的是空间在三维广延性方面的无限; 时间的无限性指的是在一维持续性方面的无限,”将空间和时间都放在了一个有限的范围内来定义无限。有限中的无限,是不能认为是绝对无限的。“时间的无限性指的是物质在持续性方面的无限性,即时间的一维性是无限的。它总是一往无前地流逝着。运动着的物体从任何一个时刻追溯它的过去和将来都是无穷无尽的。” 这个表述虽然把物质运动甚至运动都置于时间和空间之中,其实这物质及运动与时间空间并没有什么内在的、必然的联系。因为时间空间的本质在这里已经被规定为三维方面的无穷延伸和一维方面的无穷持续,而运动者的物质充充其量是被放进去的。这样来定义时间和空间的无限性并未能超出牛顿的“绝对时间”和“绝对空间的”的概念。这种所谓的时间空间不是和具体的有限的事物处在同一矛盾统一体重的。而是外在于有限的规定性。这样来定义时间和空间的无限性就已经表现出割裂无限与有限的特征。现行无限性理沦原则上承认物质世界和时间空间都是无限与有限的对立统一,但又把两者之间的对立统一关系表述为:整个物质世界是无限的,空间和时间也是无限的„„特定的具体的物质运动形态是有限的,特定的物质运动形态所处的空间和时间也是有限的。那么,两者是怎么统一起来的呢?“无限的物质世界是由无数特定的有限物质运动形态构成的。有限的时间和空间也是由无数的有限时间和空间构成的。”于是这对立的两者便统一起来了。这种表述实际上是将两者割裂开了。因为这样一来,无限与有限的适用对象与范围便是不一样,具体的事物便不具有无限的性质。而整个宇宙也没有了有限的性质,从而是一种非具体的抽象物。于是,有限与无限又被分离开来,两者并不是有机的统一在一起。既没有能统一在具体有限的事物中,也没能统一在抽象的无限中。在对两者的对立统一关系的解释中,无限与有限仍然是互相外在的。

无限与有限的这种互相外在,表明无限并不是在辨证的思维中把握的,而仍然是一种非此即彼的思维方式的把握。

时间上的永恒性、空间上的无限性, 本来就是, 而且按照简单的字义也是: 没有一个方向是有终点的, 不论是向前或向后, 向上或向下, 向左或向右, 这种无限性和无限序列的无限性完全不同, 因为后一种无限性总是开头就从一, 从序列的第一项开始。这种序列观念不能应用于我们的对象, „„无限序列一移到空间, 就是从某一点起按一定方向延伸到无限的线。同理,“如果我们把时间想象成为一种从一数起的序列或从某一点延伸出去的线, ⋯⋯我们赋予时间的无限性一种片面的、不完全的性质。”这种从有限的“一”开始推衍出“无限序列的无限性”, 正是该教材批判的将时间想象为均匀运动的持续性, 把空间想象为一个空箱子的形而上学绝对时空观的弊端所在。

《自然辩证法》中“物质在它的一切变化中永远是同一的”这一表述, 在《反杜林论》中被表述为“没有矛盾地加以思考的无限性”, 后者与人类认识的“片面的、不完全的无限性”亦即人类认识的局限性形成“直接对立物”。这一思想, 源于黑格尔“无限是肯定的, 只有有限才会被扬弃”的辩证法思想, 即扬弃了否定性的无限序列的“坏的无限性”之后,“真正的无限毋宁是‘在别物中即是在自己中’, 或者从过程方面来表述, 就是‘在别物中返回到自己’”,“在别物中达到的自我联系, 就是真正的无限”,“所以存在作为否定之否定, 就恢复了它的肯定性, 而成为自为存在。”恩格斯汲取了其中深刻的辩证联系和发展的观点, 纠正了黑格尔“存在”概念的唯心主义偏颇, 赋予“在别物中返回到自己”以物质性内涵,强调这种返回是指“物质在它的一切变化中永远是同一的”, 亦即将永远在自我否定中循环的无限序列的无限性, 扬弃为以物质为内涵的自我肯定的或者“没有矛盾地加以思考的无限性”, 从而在哲学思辨的层面上克服了人类认识固有的局限性, 上升到了“真正的无限”层面。这种经扬弃了形而上学时空观而达到辩证唯物主义时空观的思考方法, 是被我们以前忽视, 而现在亟待加以遵循的。只有在这个高度上, 才能领会何以恩格斯要指斥形而上学时空观“永远做不到没有矛盾地思考现实的无限性”, 其原因就在于只有站在物质变化永远是自身同一的唯物辩证法高度,“无限纯粹是由有限组成的”、“思维的至上性是在一系列非常不至上地思维着的人们中实现的”。 这一类人类认识中固有的有限与无限、至上性与非至上性之间的内在矛盾的僵持对立, 才能得以克服, 二者才会成为相互流动、亦此亦彼, 互为中介、对立统一意义上的辩证范畴, 才能实现思维中对时空无限性的哲学把握。

空间与时间的无限性

什么是无限?如何理解时间和空间的无限性?一般的回答都是如下:( 1 ) 空间的无限指的是空间在三维广延性方面的无限; 时间的无限性指的是在一维持续性方面的无限,( 2 ) 运动着的物质世界的无限性决定时间和空间的无限性。( 3 ) 整个宇宙的时间空间是无限的, 特定的具体的时间空间是有限的。(4 ) 无数特定的有限时间和空间之总和构成无限的时间空间。

这样的定义或许本身就是一个自相矛盾体。“空间的无限指的是空间在三维广延性方面的无限; 时间的无限性指的是在一维持续性方面的无限,”将空间和时间都放在了一个有限的范围内来定义无限。有限中的无限,是不能认为是绝对无限的。“时间的无限性指的是物质在持续性方面的无限性,即时间的一维性是无限的。它总是一往无前地流逝着。运动着的物体从任何一个时刻追溯它的过去和将来都是无穷无尽的。” 这个表述虽然把物质运动甚至运动都置于时间和空间之中,其实这物质及运动与时间空间并没有什么内在的、必然的联系。因为时间空间的本质在这里已经被规定为三维方面的无穷延伸和一维方面的无穷持续,而运动者的物质充充其量是被放进去的。这样来定义时间和空间的无限性并未能超出牛顿的“绝对时间”和“绝对空间的”的概念。这种所谓的时间空间不是和具体的有限的事物处在同一矛盾统一体重的。而是外在于有限的规定性。这样来定义时间和空间的无限性就已经表现出割裂无限与有限的特征。现行无限性理沦原则上承认物质世界和时间空间都是无限与有限的对立统一,但又把两者之间的对立统一关系表述为:整个物质世界是无限的,空间和时间也是无限的„„特定的具体的物质运动形态是有限的,特定的物质运动形态所处的空间和时间也是有限的。那么,两者是怎么统一起来的呢?“无限的物质世界是由无数特定的有限物质运动形态构成的。有限的时间和空间也是由无数的有限时间和空间构成的。”于是这对立的两者便统一起来了。这种表述实际上是将两者割裂开了。因为这样一来,无限与有限的适用对象与范围便是不一样,具体的事物便不具有无限的性质。而整个宇宙也没有了有限的性质,从而是一种非具体的抽象物。于是,有限与无限又被分离开来,两者并不是有机的统一在一起。既没有能统一在具体有限的事物中,也没能统一在抽象的无限中。在对两者的对立统一关系的解释中,无限与有限仍然是互相外在的。

无限与有限的这种互相外在,表明无限并不是在辨证的思维中把握的,而仍然是一种非此即彼的思维方式的把握。

时间上的永恒性、空间上的无限性, 本来就是, 而且按照简单的字义也是: 没有一个方向是有终点的, 不论是向前或向后, 向上或向下, 向左或向右, 这种无限性和无限序列的无限性完全不同, 因为后一种无限性总是开头就从一, 从序列的第一项开始。这种序列观念不能应用于我们的对象, „„无限序列一移到空间, 就是从某一点起按一定方向延伸到无限的线。同理,“如果我们把时间想象成为一种从一数起的序列或从某一点延伸出去的线, ⋯⋯我们赋予时间的无限性一种片面的、不完全的性质。”这种从有限的“一”开始推衍出“无限序列的无限性”, 正是该教材批判的将时间想象为均匀运动的持续性, 把空间想象为一个空箱子的形而上学绝对时空观的弊端所在。

《自然辩证法》中“物质在它的一切变化中永远是同一的”这一表述, 在《反杜林论》中被表述为“没有矛盾地加以思考的无限性”, 后者与人类认识的“片面的、不完全的无限性”亦即人类认识的局限性形成“直接对立物”。这一思想, 源于黑格尔“无限是肯定的, 只有有限才会被扬弃”的辩证法思想, 即扬弃了否定性的无限序列的“坏的无限性”之后,“真正的无限毋宁是‘在别物中即是在自己中’, 或者从过程方面来表述, 就是‘在别物中返回到自己’”,“在别物中达到的自我联系, 就是真正的无限”,“所以存在作为否定之否定, 就恢复了它的肯定性, 而成为自为存在。”恩格斯汲取了其中深刻的辩证联系和发展的观点, 纠正了黑格尔“存在”概念的唯心主义偏颇, 赋予“在别物中返回到自己”以物质性内涵,强调这种返回是指“物质在它的一切变化中永远是同一的”, 亦即将永远在自我否定中循环的无限序列的无限性, 扬弃为以物质为内涵的自我肯定的或者“没有矛盾地加以思考的无限性”, 从而在哲学思辨的层面上克服了人类认识固有的局限性, 上升到了“真正的无限”层面。这种经扬弃了形而上学时空观而达到辩证唯物主义时空观的思考方法, 是被我们以前忽视, 而现在亟待加以遵循的。只有在这个高度上, 才能领会何以恩格斯要指斥形而上学时空观“永远做不到没有矛盾地思考现实的无限性”, 其原因就在于只有站在物质变化永远是自身同一的唯物辩证法高度,“无限纯粹是由有限组成的”、“思维的至上性是在一系列非常不至上地思维着的人们中实现的”。 这一类人类认识中固有的有限与无限、至上性与非至上性之间的内在矛盾的僵持对立, 才能得以克服, 二者才会成为相互流动、亦此亦彼, 互为中介、对立统一意义上的辩证范畴, 才能实现思维中对时空无限性的哲学把握。


相关文章

  • 从形而上学时空观到辩证唯物主义时空观_反杜林论_第一编第五章学习札记
  • 从形而上学时空观到辩证唯物主义时空观 ---<反杜林论>第一编第五章学习札记 刘建城 一.<哲学教程>中杜林的时空观及其思维进路 杜林在其<哲学教程>的<自然知识原理>部分论述了自然界的时间特 ...查看


  • 终极真相----万物本源的描述
  • 终极真相----万物本源的描述 [元吾氏] 本人在2008-01-27第一次进入与本源合一的状态(大约三个小时),震惊的四个月说不出话来.亲身感受到:万物本源,实在是太神奇太神奇了!!!远远超越人类的任何想象力!!!它非常难以用物质现象界的 ...查看


  • 无限极价值远景[全解][1]
  • 无限极价值远景 [全解] 2011年04月14日 有这样一家企业,秉承永远创业精神,历经风雨洗礼,让保持旺盛的创业精神,有这样一家企业,稳健经营,坚守使命,在竞争激烈的商海中破浪前行,做想深入了解她成功的秘诀吗?您想领略她独特的企业文化吗? ...查看


  • 2014广西壮族自治区基层公共基础知识考试题库
  • 1.唯物辩证法的总特征是(). A.联系的观点和发展的观点 B.运动和静止辩证统一的观点 C.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的观点 D.对立统一的观点 正确答案:A 2.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理论来源是( ). A.古希腊朴素唯物主义哲学 B.17世纪英 ...查看


  • 对于绝对真理的不同思考
  • 作者:问思 内蒙古社会科学:文史哲版 1997年01期 真理是认识范畴.古今中外的哲学家们对于这一范畴的认识精华,构成了如今的关于真理的一套理论.真理论中认为:"发展中的相对真理的总和就提供了绝对真理",①]或者是&q ...查看


  • 有限的政治与无限的历史--关于[琅琊榜]
  • <琅琊榜>的热播,不管是因其偶像的主演,还是因其现实关怀的解读,它都是一部耐人寻味的电视剧.这部片子的主要矛盾除了靖王与誉王的斗争,便是梅长苏七万赤焰与大梁皇帝的矛盾.如果说前者是传统的善恶斗争,那么,后者便无疑具有" ...查看


  • 无限极奖金制度 1
  • 无限极奖金制度 一 优惠差额 20% 优惠差额指公司业务代表优惠价格与顾客零售价之间的价差.如:沐浴露:38(零售价)--30(优惠价)=8 二 销售折让(2-10%) 营业额 500 1000 2000 4000 6000 8000 折让 ...查看


  • 马原简答题一
  • 1. 简要说明马克思主义是时代的产物. 2. 简要说明马克思主义对人类文明成果的继承与创新. 3. 简要说明马克思主义的直接理论来源. 4. 简要说明马克思主义的理论特征. 5. 简要说明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品质. 6. 简要说明马克思主义不是 ...查看


  • 无限极奖金制度
  • 无限极奖金制度优惠顾客就是一次性购买498元(零售)以上产品,可以免费获得一张优惠卡,可在全国2100多家专卖店.25家自营店购买无限极产品,可以获得优惠积分,凭积分可以兑换无限极产品,体现了直销越用越便宜的精神.门槛特别低!适合最广大的中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