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型危化生产企业常见安全隐患诊断分析

中小型危化生产企业常见安全隐患诊断分析 中小型危化品生产企业顾名思义是指生产、使用、储存危险化学品,且投资少、规模小的危险化学品生产企业。中小型危化生产企业其原料、中间体包括产品基本上都是是易燃、易爆、易腐蚀有毒物质。生产过程又大多伴随着高温、低温、高压、毒性、腐蚀等环境,容易发生火灾爆炸事故,故而又是安全监管的薄弱环节。 笔者曾作为安全生产专家,参加过不少危化建设项目评审、验收,也曾到不少的危化生产企业进行安全指导。结合多年的经验,认真分析中小型危化品企业生产和部门监管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在此提出,是希望中小型危化生产企业投资人、主要负责人能清楚认识,制定积极有效的防范措施,控制和减少各类安全生产事故的发生。 中小型危化品生产企业的普遍问题

1.安全距离不符合相关规定 这种情况比较常见,主要的安全距离有生产装置与居民区的安全距离、生产装置与储罐的安全距离、办公场所与生产装置的安全距离等等。

安全距离不符的类型主要是一些老旧生产企业。之前能够依据规范通过验收,随着我国在安全生产立法速度的加快、以及城市化的进程日新月异。原本符合要求的安全距离,在重新评价、验收时就可能存在不会通过。

还有一些新上项目,鉴于新规范、新标准出台之际,符合原标准,但是达不到新的规范、标准要求。也导致部分生产企业为了利润而盲目挺而走险,一些评价公司更是为了业绩,出具虚假报告。

2.超能力、超负荷生产

我说的超能力、超负荷生产是指超出安全生产许可核准产量。 当前的中小型危化生产企业超能力、超负荷生产的比重约占到

80--90%以上。其主要是近几年经济下行压力增大,能源消耗、电力消耗作为主要生产成本。同等条件下,提高成产能力可以有效的降低企业的生产成本。

为此,多数危化生产企业、特别是中小型危化生产企业超能力、超负荷生产极为普遍。

3.擅自改造、变更生产装置

擅自改造、变更生产装置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未经设计单位重新设计,凭经验擅自改造;二是不考虑生产装置的设计风险擅自更改工艺、更改参数。

这方面主要是生产企业管理人员、技术人员凭经验、盲目变更生产装置,缺乏理论依据,在数据计算上考虑不全面。

4.设计生产装置与现场生产装置不符

这类情况主要是投资人为了节省投资,在项目建设阶段偷工减料、或者说是偷梁换柱,未严格按照设计施工,或是生产装置与原设计不符。 一般而言,实际生产装置大于申报装置较为常见。这主要是为再上二期、或是技改留下的冗余。我想如果只是实际生产装置大于设计装置,那也无可厚非。关键是在技改完成之后,其装置是否能经得起检验,是否有科学的安全论证。

5.实际储存当量超出设计存量

此类现象,在中小型危化生产企业存在的情况也比较突出,一般建成的储存容积都远远大于设计容积。这主要是投资方出于对重大危险源的评价、计算考虑;另一方面是为了以后的技改、扩大规模埋下伏笔。 在专篇设计、安全验收等环节,生产企业不愿提及、评价单位更是避长就短,这往往也就为今后的安全事故埋下了隐患。当实际储存量远远大于设计储存量时,相对来说与居民区、办公区的安全距离本身就更显不足,在安全设施的配置、消防用水的计算等等方面的缺陷更是显而易见的。

6.工艺参数设置不考虑安全因数

个别中小型危化生产企业在设置工艺参数时,存在侥幸心理。特别是一味的强调主要工艺参数,而对主要工艺参数影响不是太大的数据不加强控制,这将可能导致生产调节滞后,造成生产波动。

多数生产企业在设定工艺参数时,只考虑对产量的影响,忽略可能导致发生安全生产事故的其他因数。

7.生产装置自动化程度不高

随着自动化程度的不断提升,危化生产企业自动化装置的普及,安全连锁装置的投用。不但有力的促进了生产,还有效的防止了各类安全事故的发生。

就目前而言,相当一部分中小型危化生产企业生产装置自动化程度不高,设计的危险岗位、关键部位的安全连锁装置不能有效投用。无疑也成为事故频发的交集点。

还有就是擅自摘除安全连锁装置的情况较常见。这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未经安全管理部门允许擅自摘除;二是由于多方面原因长时间摘除,不能有效恢复。

8.安全管理制度执行不到位

出现这种情况:第一是中小型危化生产企业人员配备不足,按照安全验收、或是安全标准化的要求需要制定的管理制度多达八、九十项。个别生产企业的管理制度比其从业人员还多。第二是没有好的监督机制,所有制度执行困难,在管理上形成“两张皮”。

综上所述,是中小型危化生产企业普遍存在的共性问题。其中有些问题生产企业不愿意提及,监管部门更是讳莫如深。有位资深专家说了

一句话:能够通过安全检查、安全诊断发现的问题都不是问题,最怕的是企业隐瞒、其他监管部门又不愿提及的问题,这才是真正意义上的安全隐患。

然而要想从根本上消除安全隐患,我认为因该从企业方面、监管部门两个层面作为切入点,提高认识、加强监管。

9.应急救援、应急救援演练注重形式

大部分中小型危化生产企业应急救援工作停留于工作表面,应急救援器材数量不足、质量往往也得不到保证。 应急演练只限于演练,侧重于情景表演,忽略应急救援的时效性、紧迫性。

各个层面导安全隐患存在的理性分析一、企业管理层面

1.企业负责人安全意识淡薄、存在侥幸心理。

2.投资人最求利益最大化,忽视安全隐患。

3.投资人不愿意追加投资。

4.生产、管理人员严重不足,重要岗位配备不齐、不全。

5.安全培训不到位,培训流于形式。

二、部门监管层面

1.基层的安全监管力量薄弱。当前,国家提倡的放权减政与县级危化品安监人员偏少矛盾比较突出。县级安监部门缺少专业人员。不能及时发现安全隐患,对企业整改隐患督促不够。而乡镇安监力量更显不足,形不成有效监管。

2.安全监管流于形式,偏于向走过场、完任务。一些聘请的专家更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所谓的安全隐患排查不够深入。

中小型危化生产企业常见安全隐患诊断分析 中小型危化品生产企业顾名思义是指生产、使用、储存危险化学品,且投资少、规模小的危险化学品生产企业。中小型危化生产企业其原料、中间体包括产品基本上都是是易燃、易爆、易腐蚀有毒物质。生产过程又大多伴随着高温、低温、高压、毒性、腐蚀等环境,容易发生火灾爆炸事故,故而又是安全监管的薄弱环节。 笔者曾作为安全生产专家,参加过不少危化建设项目评审、验收,也曾到不少的危化生产企业进行安全指导。结合多年的经验,认真分析中小型危化品企业生产和部门监管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在此提出,是希望中小型危化生产企业投资人、主要负责人能清楚认识,制定积极有效的防范措施,控制和减少各类安全生产事故的发生。 中小型危化品生产企业的普遍问题

1.安全距离不符合相关规定 这种情况比较常见,主要的安全距离有生产装置与居民区的安全距离、生产装置与储罐的安全距离、办公场所与生产装置的安全距离等等。

安全距离不符的类型主要是一些老旧生产企业。之前能够依据规范通过验收,随着我国在安全生产立法速度的加快、以及城市化的进程日新月异。原本符合要求的安全距离,在重新评价、验收时就可能存在不会通过。

还有一些新上项目,鉴于新规范、新标准出台之际,符合原标准,但是达不到新的规范、标准要求。也导致部分生产企业为了利润而盲目挺而走险,一些评价公司更是为了业绩,出具虚假报告。

2.超能力、超负荷生产

我说的超能力、超负荷生产是指超出安全生产许可核准产量。 当前的中小型危化生产企业超能力、超负荷生产的比重约占到

80--90%以上。其主要是近几年经济下行压力增大,能源消耗、电力消耗作为主要生产成本。同等条件下,提高成产能力可以有效的降低企业的生产成本。

为此,多数危化生产企业、特别是中小型危化生产企业超能力、超负荷生产极为普遍。

3.擅自改造、变更生产装置

擅自改造、变更生产装置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未经设计单位重新设计,凭经验擅自改造;二是不考虑生产装置的设计风险擅自更改工艺、更改参数。

这方面主要是生产企业管理人员、技术人员凭经验、盲目变更生产装置,缺乏理论依据,在数据计算上考虑不全面。

4.设计生产装置与现场生产装置不符

这类情况主要是投资人为了节省投资,在项目建设阶段偷工减料、或者说是偷梁换柱,未严格按照设计施工,或是生产装置与原设计不符。 一般而言,实际生产装置大于申报装置较为常见。这主要是为再上二期、或是技改留下的冗余。我想如果只是实际生产装置大于设计装置,那也无可厚非。关键是在技改完成之后,其装置是否能经得起检验,是否有科学的安全论证。

5.实际储存当量超出设计存量

此类现象,在中小型危化生产企业存在的情况也比较突出,一般建成的储存容积都远远大于设计容积。这主要是投资方出于对重大危险源的评价、计算考虑;另一方面是为了以后的技改、扩大规模埋下伏笔。 在专篇设计、安全验收等环节,生产企业不愿提及、评价单位更是避长就短,这往往也就为今后的安全事故埋下了隐患。当实际储存量远远大于设计储存量时,相对来说与居民区、办公区的安全距离本身就更显不足,在安全设施的配置、消防用水的计算等等方面的缺陷更是显而易见的。

6.工艺参数设置不考虑安全因数

个别中小型危化生产企业在设置工艺参数时,存在侥幸心理。特别是一味的强调主要工艺参数,而对主要工艺参数影响不是太大的数据不加强控制,这将可能导致生产调节滞后,造成生产波动。

多数生产企业在设定工艺参数时,只考虑对产量的影响,忽略可能导致发生安全生产事故的其他因数。

7.生产装置自动化程度不高

随着自动化程度的不断提升,危化生产企业自动化装置的普及,安全连锁装置的投用。不但有力的促进了生产,还有效的防止了各类安全事故的发生。

就目前而言,相当一部分中小型危化生产企业生产装置自动化程度不高,设计的危险岗位、关键部位的安全连锁装置不能有效投用。无疑也成为事故频发的交集点。

还有就是擅自摘除安全连锁装置的情况较常见。这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未经安全管理部门允许擅自摘除;二是由于多方面原因长时间摘除,不能有效恢复。

8.安全管理制度执行不到位

出现这种情况:第一是中小型危化生产企业人员配备不足,按照安全验收、或是安全标准化的要求需要制定的管理制度多达八、九十项。个别生产企业的管理制度比其从业人员还多。第二是没有好的监督机制,所有制度执行困难,在管理上形成“两张皮”。

综上所述,是中小型危化生产企业普遍存在的共性问题。其中有些问题生产企业不愿意提及,监管部门更是讳莫如深。有位资深专家说了

一句话:能够通过安全检查、安全诊断发现的问题都不是问题,最怕的是企业隐瞒、其他监管部门又不愿提及的问题,这才是真正意义上的安全隐患。

然而要想从根本上消除安全隐患,我认为因该从企业方面、监管部门两个层面作为切入点,提高认识、加强监管。

9.应急救援、应急救援演练注重形式

大部分中小型危化生产企业应急救援工作停留于工作表面,应急救援器材数量不足、质量往往也得不到保证。 应急演练只限于演练,侧重于情景表演,忽略应急救援的时效性、紧迫性。

各个层面导安全隐患存在的理性分析一、企业管理层面

1.企业负责人安全意识淡薄、存在侥幸心理。

2.投资人最求利益最大化,忽视安全隐患。

3.投资人不愿意追加投资。

4.生产、管理人员严重不足,重要岗位配备不齐、不全。

5.安全培训不到位,培训流于形式。

二、部门监管层面

1.基层的安全监管力量薄弱。当前,国家提倡的放权减政与县级危化品安监人员偏少矛盾比较突出。县级安监部门缺少专业人员。不能及时发现安全隐患,对企业整改隐患督促不够。而乡镇安监力量更显不足,形不成有效监管。

2.安全监管流于形式,偏于向走过场、完任务。一些聘请的专家更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所谓的安全隐患排查不够深入。


相关文章

  • 精益管理理论v2.0
  • 精益管理理论.方法 --基本素材 进入20世纪中后期,随着产业革命深化和科学技术的日新月异,产品"暴利化"的时代基本结束,该现象在制造业尤为突出.为能够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人们逐渐认识到"科学管理& ...查看


  • 精益管理知识
  • 集团公司年度工作会明确提出:着眼降本提效,全面引入精益管理的理念和方法,推动管理转型,提升企业应对市场危机的内生竞争力.为宣贯精益管理的理念和方法,营造推动精益管理的浓厚氛围,淄矿网站特开设"精益讲堂"栏目,普及精益管理 ...查看


  • 2016年乡村全科医生考试消化系统复习题1含答案
  • [医萃芳华] 2016乡村全科医师消化系统复习题1 一.单项选择题:下列各题均有A.B.C.D四个备选答案,其中正确答案只有一个,请将正确答案选出,并用2B铅笔填涂在答题卡相应位置上. 1.胃食管反流病的主要发病机制不包括 A.夜间胃酸分泌 ...查看


  • 轧钢机械振动故障的诊断研究
  • 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 工业C 轧钢机械振动故障的诊断研究 赵英杰 河北省张家口市宣化钢铁公司检修公司,河北 张家口 075100 摘要:在轧钢机械中,一旦出现故障,会增加维修的成本,而且会也影响机械的正常运行,从而延误工期.因此,必须通过详细 ...查看


  • 电机常见故障及处理
  • 电机常见故障及处理 电动机是驱动机器的主要动力源,也是企业使用最广泛的基本设备之一,电机故障不仅会影响企业的生产,而且还可能引起重大安全事故.因此,如何及时诊断和排除故障,预防事故发生,确保电机安全.可靠.高效运转,对企业而言显得尤为重要. ...查看


  • 工矿商贸统计说明
  • 主要指标解释和填表说明 一.安监调基础A1表: 1.组织机构代码:必填项且唯一,认真填写.仔细核对.填写内容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组织机构代码证>中的代码. 2.单位详细名称:按在工商部门登记注册的<企业法人营业执照> ...查看


  • 内科学试题库(1)
  • 1.胃食管反流病的主要发病机制不包括 A.夜间胃酸分泌过多 B.下食管括约肌压力降低 C.异常的下食管括约肌一过性松弛 D.胃排空异常 E.食管酸廓清能力下降 答案:A 2.男性,40岁,胸痛.反酸.烧心.嗳气2个月,胃镜检查食管粘膜未见明 ...查看


  • 病理学试题库(复习必备)
  • 病理学试题库 (何琼琼) 第一部分 组织和细胞的损伤与修复 一.是非题` 1.湿性坏疽属液化性坏死,而干性坏疽属凝固性坏死.( ) 2.坏死细胞核的改变为核固缩,核碎裂,核溶解. ( ) 3.不完全再生早期常以肉芽组织代替坏死组织. ( ) ...查看


  • 企业 工矿商贸统计调查表及填报说明(1)
  • 四川省工矿商贸企业安全生产情况统计调查制度 四川省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制定 2011年8月 本报表制度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统计法>的有关规定制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统计法>第七条规定:国家机关.企业事业单位和其他组织及个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