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红豆杉人工授粉与雌雄同株现象研究
摘要 通过对南方红豆杉雄株进行人工授粉试验,发现有2株雌雄同株结果,其中1株十五年生幼树胸径10 cm、高3.8 m,开了8年雄花的南方红豆杉有1/5枝条上挂果结实,有4/5枝条正长着发育正常的雄花蕾;另1株十年生幼树胸径6 cm、高3.2 m,开了3年雄花的南方红豆杉有2/3枝条结实,有1/3枝条正长着发育正常的雄花蕾。表明南方红豆杉遗传变异产生雌雄同株现象,处在隐性、显性交替进化的初级阶段。
关键词 南方红豆杉;人工授粉;雌雄同株
南方红豆杉(Taxus chinensis var mairei)特产于中国,属第三纪孑遗树种,被称为植物王国里的“活化石”[1]。南方红豆杉含有丰富的抗癌药物——紫杉醇,因此倍受人们的关注,也正是因为其具有重要的药用价值,被列为世界珍稀树种加以保护[2],列入我国Ⅰ级保护植物。目前国内外已开展了大量的南方红豆杉的研究工作。南方红豆杉为雌雄异株植物,雌雄同株的植株极少数,授粉的方式为异花,在自然条件下雌株的数量少,绝大多数为雄株。南方红豆杉花粉粒具有一不明显的沟,沟部分的外壁较其他的部分薄。花粉无显著的萌发孔。在醋酸酐分解后,在放大800倍时可见有一颜色较淡的部分,用油镜放大至1 350倍时,这部分为不规则的圆形或椭圆形。在天然南方红豆杉的群落中,雄株与雌株的比例为4∶1左右,只有在雌雄株混生的地方才能采集到种子,虽然大多数雌株每年都可以生产一些种子,但总的数量不多,这可能是花期不遇致使传粉受精受阻,种子产生数量较少。经过对13株八至十五年生南方红豆杉雄株幼树进行同株和异株用喷雾器喷雾授粉、风媒传粉(对照)试验,以期取得初步结论。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地概况
1.2 试验方法
1.2.2 花粉处理。1~9号雄株均用喷雾器喷雾授粉,以保证花粉的活力,提高授粉成功率,花粉液处理方法均为:花粉液加入0.5%硼砂+1.0%蔗糖;10~13号雄株不做任何处理,即为风媒传粉(对照)。
1.2.3 保花保果措施。对1~13号南方红豆杉雄株,采取的保花保果措施相同,分别于20、50、90 d后用0.3%、0.5%、0.5%的磷酸二氢钾叶面施肥1次;分别于30、70 d用0.5%硼砂叶面施肥1次。施肥的工具均为喷雾器。
2 结果与分析
由表1可知,南方红豆杉6号雄株和9号雄株已结果,其他雄株均未结果,说明南方红豆杉雌雄同株现象是存在的。由此初步推断云南红豆杉、东北红豆杉、
南方红豆杉人工授粉与雌雄同株现象研究
摘要 通过对南方红豆杉雄株进行人工授粉试验,发现有2株雌雄同株结果,其中1株十五年生幼树胸径10 cm、高3.8 m,开了8年雄花的南方红豆杉有1/5枝条上挂果结实,有4/5枝条正长着发育正常的雄花蕾;另1株十年生幼树胸径6 cm、高3.2 m,开了3年雄花的南方红豆杉有2/3枝条结实,有1/3枝条正长着发育正常的雄花蕾。表明南方红豆杉遗传变异产生雌雄同株现象,处在隐性、显性交替进化的初级阶段。
关键词 南方红豆杉;人工授粉;雌雄同株
南方红豆杉(Taxus chinensis var mairei)特产于中国,属第三纪孑遗树种,被称为植物王国里的“活化石”[1]。南方红豆杉含有丰富的抗癌药物——紫杉醇,因此倍受人们的关注,也正是因为其具有重要的药用价值,被列为世界珍稀树种加以保护[2],列入我国Ⅰ级保护植物。目前国内外已开展了大量的南方红豆杉的研究工作。南方红豆杉为雌雄异株植物,雌雄同株的植株极少数,授粉的方式为异花,在自然条件下雌株的数量少,绝大多数为雄株。南方红豆杉花粉粒具有一不明显的沟,沟部分的外壁较其他的部分薄。花粉无显著的萌发孔。在醋酸酐分解后,在放大800倍时可见有一颜色较淡的部分,用油镜放大至1 350倍时,这部分为不规则的圆形或椭圆形。在天然南方红豆杉的群落中,雄株与雌株的比例为4∶1左右,只有在雌雄株混生的地方才能采集到种子,虽然大多数雌株每年都可以生产一些种子,但总的数量不多,这可能是花期不遇致使传粉受精受阻,种子产生数量较少。经过对13株八至十五年生南方红豆杉雄株幼树进行同株和异株用喷雾器喷雾授粉、风媒传粉(对照)试验,以期取得初步结论。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地概况
1.2 试验方法
1.2.2 花粉处理。1~9号雄株均用喷雾器喷雾授粉,以保证花粉的活力,提高授粉成功率,花粉液处理方法均为:花粉液加入0.5%硼砂+1.0%蔗糖;10~13号雄株不做任何处理,即为风媒传粉(对照)。
1.2.3 保花保果措施。对1~13号南方红豆杉雄株,采取的保花保果措施相同,分别于20、50、90 d后用0.3%、0.5%、0.5%的磷酸二氢钾叶面施肥1次;分别于30、70 d用0.5%硼砂叶面施肥1次。施肥的工具均为喷雾器。
2 结果与分析
由表1可知,南方红豆杉6号雄株和9号雄株已结果,其他雄株均未结果,说明南方红豆杉雌雄同株现象是存在的。由此初步推断云南红豆杉、东北红豆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