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的独立性

我看文学独立性

引:人类历史开篇之时,我们的祖先在进行物质劳动以满足自己的生理需要的同时,就开始了文学活动以满足自己的精神需要。人类是先有了文学知识,才有了对文学的认识。中华文化五千多年的历史,直到今日,关于文学的问题研究才得以逐步的明朗起来。文学的独立性质也从不同时段、不同角度得到了全面的阐释。在谈论文学独立性的时候,首先要了解的问题是:文学是什么?文学的作用又是什么?其次我们才能从中了解到文学的的基本观念有哪些,文学具有什么样的性质。

我看到这样一句话“政治不应该是独立的,而是合意的。道德也不是独立的,也应该是合意的。唯有文学和科学,是独立的。科学指向世界,文学指向内心。如果科学尚有一个外在的世界的约束,文学就是精神的自由之物”。于是文学的作用就是指向内心,内心既是精神,而精神的自由之物有一个特点,就是属于个人。也可以这样说,个人的自由之物是精神,唯有精神的独立,才能够创造出独立的文学。

文学是具有独立性的。这点我们从历史的角度来看,文学从中华文化的一开始就远离了政治的,这可以归结为一个文学自律的问题。因为一些作家和理论家意识到,无论是文学主动介入政治还是被动依附政治,其实都是在他律的状态中,从而失去了文学的自主性。然后,倡导文学的自律是有其价值和意义的,但是一旦进入实际的操作中又会面临很大的困难,因为我们在有意识的去让文学远离政治,这其实本身也包含了一定的政治因素。所以,文学的独立性在一定程度上是相对的独立,而并非绝对的独立。

每个时代都不缺少出名的文坛领袖,三曹、唐宋八大家等等的名声,早已经深入人心,都是无与伦比的宗师巨匠。然而,处于不同时代的他们,或许会在借鉴前人创作的经验上发挥自己的特长,但从总的诗风来讲,每个作品包含的都是他们各自的风格、各自的感情。文学是独立的,体现在每个作者有每个作者的品

味,有自己的思想,有自己写作的对象。后人赞赏的建安风骨,或许不仅仅只是曹操父子的文学天赋,他们也是感慨于世道变乱,与广大文人感触较为接近的,这种接近也是在处于的时代背景和时代特征后才能描述出来的作品。陶渊明若是肯为五斗米折腰,就不会丢了县长的铁饭碗,而去了躬耕田里的生活。但是这样也成就了一个桃花源并使之变成了国粹,这也是文学独立的典范。

文学的独立性把文本抬高于一切重于一切的地步。认为文本一旦从作家的笔下诞生,就获得了完全的性质和独立的“身份”,他既与作家无关,也与读者无涉。它从外界的参照物中独立出来,本身是一个“自足体”出现了所谓的“客观化”走向。如果说文学活动是由世界——作家——作品——读者这四个环节构成的话,那么新批评派就把“文本”一环单独抽出来作为独立存在的一体。为此,就必须切割作品与作家、读者这两头的关系。这样,作品才可以完全的成为独立存在的个体,是客观的、可供解剖的载体。这是国外两个文学流派对文学独立的不同看法。

文学的独立性不仅仅来自于不同的时代背景,文学的创造者在这中起着不可或缺的作用。文学作家能够保持着独立的思想,为文学的独立性打下基础。然而他们是寂寞的。他们想要清高,不想随俗,更不想依附于权势。于是在文人们消沉的时候,一部部优秀的作品出现了。虽然这些作品中大多数是作者用来记录发泄自己的情绪的,但是这一点也不妨碍这些作品在文坛的地位。文学不独立,就出不来好作品,这是必然的。独立的思考与见解,就是意在笔先。没有独立思考的文字只是些文字,文字的堆砌与组合,连小学生都会做。于是,消沉的文人们在自己的世界里奉献给了我们巅峰的作品。

文学独立性的存在,不可以人为的做出限制。《文学概论》课上,老师说过一个作家为了写窑洞生活的作品,亲自跑去窑洞里住了几个月,却写不出什么作品。可见,作家需要深入生活和占有生活,既然生活是创作的唯一源泉,那么,对于作家来说,深入生活和占有生活就成了一件至关重要的事情。关于作家和生活的关系,许多作家都有亲身体会,也发表过许多深刻的见解。比如鲁迅说:“作者写出创作来,对于其中的事情,虽然不必亲历过,最好是经历过。诘难者问:那么,写杀人最好是自己杀过人,写妓女还得去卖淫么?答曰:不然。我所谓经历,是所遇、所见、所闻,并不一定是所作,但所作自然也可以包含在里面。”

鲁迅对作家与生活之关系的理解非常辩证,今天依然值得我们仔细玩味。

政治和道德,作为文学的外在之物,以种种形态影响着文学的独立性。我们不能说,文学和政治、道德是完全分离开的。恰使文坛里所有的文人由于政治和道德的种种束缚,只能阿谀实事状况,违背自己观念做出了错误的决定,那么文学史上的错误将会导致那么多的误会。政治的革新,道德观念的提高,为世界包括所有的文人提供了一个价值标准。什么该写什么不该写,敢于独立的思考和发表自己的观念。当鲁迅如此思考着文学与革命的关系时,他的思想其实深深根植于他对“革命”的看法和认识之中。在他看来,革命是永无止镜的:“所谓‘革命成功’,是指暂时的事而言;其实是‘革命尚未成功’的。革命无止境,尚使世上真有什么‘止于至善’,这人间世便同时变了凝固的东西了。”因此作为一个真正的、革命的革命家,最重要的是成为一个“永远的革命者”,而不是把革命挂在嘴上,把革命制作成“打打打,杀杀杀”的东西;更不能把文学当成颂扬政治的工具。如果文学家不去善待文学,政治家就更有了利用和作践它的借口和理由。也许,鲁迅在他这篇挥洒自如的演讲中,告诉我们的就是这样一个朴素的道理了。

语言的独立,是文学独立性的基础。语言是组成文章句子的细胞,中国作家现在很重视语言,大都意识到语言的重要性。更有闻一多先生说过:“语言不只是一种形式,一种手段,应该提到内容的高度来认识”。语言是文章的本体,不是附加的,可有可无的。从这个意义上说,写作品就是写语言,就是对语言的灵活巧组。此时的语言充当是的工具的作用。人活在语言中,语言是人类存在的根源,离开语言,人就不能称其为人。语言的功能是强大的,可以决定民族的特性。作品的优劣之分从语言的使用上就可以很快的分辨出来。所以,语言的独立的。这也意味着独立语言创造出来的文学也是独立的。内部语言和外部语言的参杂,使文学的灵活度增加,有言不尽意,也有超越语言的效果。这样的独立使读者产生了不同的审美角度,从而喜欢上各自的作品。在《判断力批判》的“美的分析”部分,康德分别从质、量、关系和模态四个方面对纯粹鉴赏判断进行了逻辑分析。从中更加形象化的展示了读者读书的角度和审美的方式。当然,作为理论性问题,我们也必须追溯它的历史轨迹。我们这一代年青学人更熟悉的还是韦伯。韦伯是从现代性的发生的角度讨论审美或艺术的自主性是怎样独立出来的。韦伯认为现

代性的实践以及现代文化的特点是把前现代的宗教和形而上学的基本问题分为三个不同的领域:科学、道德和艺术;也有另外的表述:知识、伦理和审美。这三个领域都是各自独立的,是从各自领域的知识范围独立于文学理论基础上的探究。

从历史唯物辩证观来说,文学的独立性是辩证的存在的。维·什克洛夫斯基在《艺术作为手法(节选)》中列举了这样一段话:

我在房间里擦洗打扫,我转了一圈,走进长沙发,可是我不记得是不是擦过沙发了。由于这都是些无意识的习惯动作,我就记不得了,并且感到已经不可能记得了。因此如果我已经擦过,并且已经忘记擦过了,也就是说如果我做了无意识的动作,这正如同我没有做一样。如果有一个有意识的人看见我擦过,他可能把我的动作重复一遍。但是,如果谁也没看见,或是无意识地看见我擦过,如果许多人的复杂的一生都是无意识地匆匆过去,那就如同这一生根本没有存在(列夫·托尔斯泰1987年2月28日日记,尼科尔斯克,历史出版社,1915年12月,354页)。

什克洛夫斯基认为,在日常生活中,许多动作一旦习惯成自然,就会变成自动化的动作。比如,我们离开家的往往要顺手关门锁门,时间一长,我们甚至认识不到这个动作的存在,但实际上我们每次都在无意识中完成了这个动作。创作也是如此,大量的写作过程中,作家有意无意的运用同一种模式在自己的作品中,种种艺术形式会以“独立化”的语言出现。具体到语句,文学作品在作家表达方式上的独特让人们感觉焕然一新。

在日常语言和文学语言上看,文学具有独立性。日常语言的意义是单一的,它要求每一句都要准确传达一定的信息,强调词句的“字典意义”。而文学语言是个完整的系统,是围绕着一个文学事件而设置的,所以文学语言的出现有它独特的环境才能发挥其功能。此时的独立性,是日常语言无法替代的地方。正是在这个意义上,美国新批评理论家布鲁克斯才指出:“科学的趋势必须是使其用语稳定,把它们冻结在严格的外延之中;作家的趋势恰好相反,是破坏性的,他用的词不断地在相互修饰,从而互相破坏彼此的词典意义。”

谈到这里,文学是什么的问题不言而喻了。文学便是一种将语言文字用于表达社会生活和心理活动的学科。其属于社会意识形态之艺术的范畴。 文人要有独立人格,文学最需要个性色彩。但文人和文学都无法脱离社会生活,只有把你

的独立人格和个性色彩与社会需求结合起来,才有可能发挥作用,得到社会承认。流芳百世的文人和文学,必须超越时代,抓住人的本质和共性。在独立中寻求自我,在自我中寻求新颖。

参考文献

[1]鲁迅:《叶紫作·丰收·序》,见《鲁迅全集》,第6卷,219页,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

[2]鲁迅:《中山先生逝世后一周年》,见《鲁迅全集》,第7卷,294页,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

[3]韦勒克·沃伦《文学理论》,刘象愚等译,164页,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84

[4]布鲁克斯:《悖论语言》,见赵毅编选:《“新批评”文选》,319页,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8

我看文学独立性

引:人类历史开篇之时,我们的祖先在进行物质劳动以满足自己的生理需要的同时,就开始了文学活动以满足自己的精神需要。人类是先有了文学知识,才有了对文学的认识。中华文化五千多年的历史,直到今日,关于文学的问题研究才得以逐步的明朗起来。文学的独立性质也从不同时段、不同角度得到了全面的阐释。在谈论文学独立性的时候,首先要了解的问题是:文学是什么?文学的作用又是什么?其次我们才能从中了解到文学的的基本观念有哪些,文学具有什么样的性质。

我看到这样一句话“政治不应该是独立的,而是合意的。道德也不是独立的,也应该是合意的。唯有文学和科学,是独立的。科学指向世界,文学指向内心。如果科学尚有一个外在的世界的约束,文学就是精神的自由之物”。于是文学的作用就是指向内心,内心既是精神,而精神的自由之物有一个特点,就是属于个人。也可以这样说,个人的自由之物是精神,唯有精神的独立,才能够创造出独立的文学。

文学是具有独立性的。这点我们从历史的角度来看,文学从中华文化的一开始就远离了政治的,这可以归结为一个文学自律的问题。因为一些作家和理论家意识到,无论是文学主动介入政治还是被动依附政治,其实都是在他律的状态中,从而失去了文学的自主性。然后,倡导文学的自律是有其价值和意义的,但是一旦进入实际的操作中又会面临很大的困难,因为我们在有意识的去让文学远离政治,这其实本身也包含了一定的政治因素。所以,文学的独立性在一定程度上是相对的独立,而并非绝对的独立。

每个时代都不缺少出名的文坛领袖,三曹、唐宋八大家等等的名声,早已经深入人心,都是无与伦比的宗师巨匠。然而,处于不同时代的他们,或许会在借鉴前人创作的经验上发挥自己的特长,但从总的诗风来讲,每个作品包含的都是他们各自的风格、各自的感情。文学是独立的,体现在每个作者有每个作者的品

味,有自己的思想,有自己写作的对象。后人赞赏的建安风骨,或许不仅仅只是曹操父子的文学天赋,他们也是感慨于世道变乱,与广大文人感触较为接近的,这种接近也是在处于的时代背景和时代特征后才能描述出来的作品。陶渊明若是肯为五斗米折腰,就不会丢了县长的铁饭碗,而去了躬耕田里的生活。但是这样也成就了一个桃花源并使之变成了国粹,这也是文学独立的典范。

文学的独立性把文本抬高于一切重于一切的地步。认为文本一旦从作家的笔下诞生,就获得了完全的性质和独立的“身份”,他既与作家无关,也与读者无涉。它从外界的参照物中独立出来,本身是一个“自足体”出现了所谓的“客观化”走向。如果说文学活动是由世界——作家——作品——读者这四个环节构成的话,那么新批评派就把“文本”一环单独抽出来作为独立存在的一体。为此,就必须切割作品与作家、读者这两头的关系。这样,作品才可以完全的成为独立存在的个体,是客观的、可供解剖的载体。这是国外两个文学流派对文学独立的不同看法。

文学的独立性不仅仅来自于不同的时代背景,文学的创造者在这中起着不可或缺的作用。文学作家能够保持着独立的思想,为文学的独立性打下基础。然而他们是寂寞的。他们想要清高,不想随俗,更不想依附于权势。于是在文人们消沉的时候,一部部优秀的作品出现了。虽然这些作品中大多数是作者用来记录发泄自己的情绪的,但是这一点也不妨碍这些作品在文坛的地位。文学不独立,就出不来好作品,这是必然的。独立的思考与见解,就是意在笔先。没有独立思考的文字只是些文字,文字的堆砌与组合,连小学生都会做。于是,消沉的文人们在自己的世界里奉献给了我们巅峰的作品。

文学独立性的存在,不可以人为的做出限制。《文学概论》课上,老师说过一个作家为了写窑洞生活的作品,亲自跑去窑洞里住了几个月,却写不出什么作品。可见,作家需要深入生活和占有生活,既然生活是创作的唯一源泉,那么,对于作家来说,深入生活和占有生活就成了一件至关重要的事情。关于作家和生活的关系,许多作家都有亲身体会,也发表过许多深刻的见解。比如鲁迅说:“作者写出创作来,对于其中的事情,虽然不必亲历过,最好是经历过。诘难者问:那么,写杀人最好是自己杀过人,写妓女还得去卖淫么?答曰:不然。我所谓经历,是所遇、所见、所闻,并不一定是所作,但所作自然也可以包含在里面。”

鲁迅对作家与生活之关系的理解非常辩证,今天依然值得我们仔细玩味。

政治和道德,作为文学的外在之物,以种种形态影响着文学的独立性。我们不能说,文学和政治、道德是完全分离开的。恰使文坛里所有的文人由于政治和道德的种种束缚,只能阿谀实事状况,违背自己观念做出了错误的决定,那么文学史上的错误将会导致那么多的误会。政治的革新,道德观念的提高,为世界包括所有的文人提供了一个价值标准。什么该写什么不该写,敢于独立的思考和发表自己的观念。当鲁迅如此思考着文学与革命的关系时,他的思想其实深深根植于他对“革命”的看法和认识之中。在他看来,革命是永无止镜的:“所谓‘革命成功’,是指暂时的事而言;其实是‘革命尚未成功’的。革命无止境,尚使世上真有什么‘止于至善’,这人间世便同时变了凝固的东西了。”因此作为一个真正的、革命的革命家,最重要的是成为一个“永远的革命者”,而不是把革命挂在嘴上,把革命制作成“打打打,杀杀杀”的东西;更不能把文学当成颂扬政治的工具。如果文学家不去善待文学,政治家就更有了利用和作践它的借口和理由。也许,鲁迅在他这篇挥洒自如的演讲中,告诉我们的就是这样一个朴素的道理了。

语言的独立,是文学独立性的基础。语言是组成文章句子的细胞,中国作家现在很重视语言,大都意识到语言的重要性。更有闻一多先生说过:“语言不只是一种形式,一种手段,应该提到内容的高度来认识”。语言是文章的本体,不是附加的,可有可无的。从这个意义上说,写作品就是写语言,就是对语言的灵活巧组。此时的语言充当是的工具的作用。人活在语言中,语言是人类存在的根源,离开语言,人就不能称其为人。语言的功能是强大的,可以决定民族的特性。作品的优劣之分从语言的使用上就可以很快的分辨出来。所以,语言的独立的。这也意味着独立语言创造出来的文学也是独立的。内部语言和外部语言的参杂,使文学的灵活度增加,有言不尽意,也有超越语言的效果。这样的独立使读者产生了不同的审美角度,从而喜欢上各自的作品。在《判断力批判》的“美的分析”部分,康德分别从质、量、关系和模态四个方面对纯粹鉴赏判断进行了逻辑分析。从中更加形象化的展示了读者读书的角度和审美的方式。当然,作为理论性问题,我们也必须追溯它的历史轨迹。我们这一代年青学人更熟悉的还是韦伯。韦伯是从现代性的发生的角度讨论审美或艺术的自主性是怎样独立出来的。韦伯认为现

代性的实践以及现代文化的特点是把前现代的宗教和形而上学的基本问题分为三个不同的领域:科学、道德和艺术;也有另外的表述:知识、伦理和审美。这三个领域都是各自独立的,是从各自领域的知识范围独立于文学理论基础上的探究。

从历史唯物辩证观来说,文学的独立性是辩证的存在的。维·什克洛夫斯基在《艺术作为手法(节选)》中列举了这样一段话:

我在房间里擦洗打扫,我转了一圈,走进长沙发,可是我不记得是不是擦过沙发了。由于这都是些无意识的习惯动作,我就记不得了,并且感到已经不可能记得了。因此如果我已经擦过,并且已经忘记擦过了,也就是说如果我做了无意识的动作,这正如同我没有做一样。如果有一个有意识的人看见我擦过,他可能把我的动作重复一遍。但是,如果谁也没看见,或是无意识地看见我擦过,如果许多人的复杂的一生都是无意识地匆匆过去,那就如同这一生根本没有存在(列夫·托尔斯泰1987年2月28日日记,尼科尔斯克,历史出版社,1915年12月,354页)。

什克洛夫斯基认为,在日常生活中,许多动作一旦习惯成自然,就会变成自动化的动作。比如,我们离开家的往往要顺手关门锁门,时间一长,我们甚至认识不到这个动作的存在,但实际上我们每次都在无意识中完成了这个动作。创作也是如此,大量的写作过程中,作家有意无意的运用同一种模式在自己的作品中,种种艺术形式会以“独立化”的语言出现。具体到语句,文学作品在作家表达方式上的独特让人们感觉焕然一新。

在日常语言和文学语言上看,文学具有独立性。日常语言的意义是单一的,它要求每一句都要准确传达一定的信息,强调词句的“字典意义”。而文学语言是个完整的系统,是围绕着一个文学事件而设置的,所以文学语言的出现有它独特的环境才能发挥其功能。此时的独立性,是日常语言无法替代的地方。正是在这个意义上,美国新批评理论家布鲁克斯才指出:“科学的趋势必须是使其用语稳定,把它们冻结在严格的外延之中;作家的趋势恰好相反,是破坏性的,他用的词不断地在相互修饰,从而互相破坏彼此的词典意义。”

谈到这里,文学是什么的问题不言而喻了。文学便是一种将语言文字用于表达社会生活和心理活动的学科。其属于社会意识形态之艺术的范畴。 文人要有独立人格,文学最需要个性色彩。但文人和文学都无法脱离社会生活,只有把你

的独立人格和个性色彩与社会需求结合起来,才有可能发挥作用,得到社会承认。流芳百世的文人和文学,必须超越时代,抓住人的本质和共性。在独立中寻求自我,在自我中寻求新颖。

参考文献

[1]鲁迅:《叶紫作·丰收·序》,见《鲁迅全集》,第6卷,219页,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

[2]鲁迅:《中山先生逝世后一周年》,见《鲁迅全集》,第7卷,294页,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

[3]韦勒克·沃伦《文学理论》,刘象愚等译,164页,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84

[4]布鲁克斯:《悖论语言》,见赵毅编选:《“新批评”文选》,319页,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8


相关文章

  • 中国现当代文学课程教学改革初探
  • [摘要]随着教育事业的发展,全国的独立学院如雨后春笋般茁壮成长.这些独立学院无论是在办学理念.培养目标,还是生源群体上都和一.二本学校存在差别,而这种差别必然体现在课程的设置以及教学环节中.中国现当代文学作为中文系的基础课程,在独立学院如何 ...查看


  • 2015大学什么专业好-2015广东省大学最佳专业排行榜
  • 2015 广东省大学最佳专业排行榜 2015 综合排名 全国排 星级排 名 14 名 5 星级 办学层次 2015 星级专业 6星 5星 4星 3星 级 4 级 14 级 19 级 12 名 次 学校名称 类 型 综 合 理 工 理 工 农 ...查看


  • 2015年福建省大学最佳专业排行榜
  • 2015福建省大学最佳专业排行榜 名次学校名称类型2015综合排名2015星级专业 全国排名星级排名全国排名星级排名全国排名星级排名全国排名 1厦门大学综合225星级中国一流大学31399 2福建农林大学农林1313星级中国知名大学0110 ...查看


  • 也谈当前阅读教学存在的问题--与王荣生教授商榷
  • 也谈当前阅读教学存在的问题 --与王荣生教授商榷 浙江省台州市外国语学校  邓维策 收发员把今年第三期的<语文学习>交给我,读到王荣生教授的文章<当前阅读教学的问题在哪里--广西观课印象及讨论>,有如鱼鲠在喉,当时就 ...查看


  • 文学\世界与我们的未来
  • 李徽昭:这么些年来,一直想与你坐下来好好聊一下,却原因种种,很少有这样的机会.即便有空,坐下来又说起其他的了.似乎是这样,在今天,与较为熟悉的朋友聊文学倒是很难堪的事,像是地下党,各自悄悄地关注着一些文学界共同的问题.实际上,今天的世界日益 ...查看


  • 论五四白话文运动的发生与发展_郑瑞萍
  • 第27卷第1期2011年1月 (社会科学版) JournalofShandongUniversityofTechnology(SocialSciences) Vol.27,No.1Jan.2011 论五四白话文运动的发生与发展 郑 瑞 萍 ...查看


  • 青海省自考科目
  • 汉语言文学专业(基础科段) 课程设置与学分 汉语言文学专业(本科段) 课程设置与学分 会计专业(专科段) 课程设置与学分 会计专业(本科段) 课程设置与学分 法律(基础科段) 课程设置与学分 法律(本科段) 课程设置与学分 英语语言文学(基 ...查看


  • 西方文论论文
  • 俄国形式主义的陌生化 文学院 马芳文 12113822 汉语言高级文秘12(5) 摘要:陌生化是俄国形式主义的核心概念,是俄国形式主义文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强调人们要用全新的感觉去审视.体会熟悉的事物,要把人从模式化的束缚中解脱出来,获得知识 ...查看


  • 2017年4月重庆市自学考试课程安排表
  • 各 专 业 公 共 课 及 共 同 课 考试专业及课程 04月15日(星期六) 04月16日(星期天) 09:00-11:30 14:30-17:00 09:00-11:30 14:30-17:00 课码 课程名称 课码 课程名称 课码 课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