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都的秋课堂实录 1

2.故都的秋·课文精讲

高中语文新课程专区——人教版、苏教版、语文版、粤教版、鲁教版的资源仓库

【思考导学】

1.文题《故都的秋》,为什么不叫《北平的秋》?如老舍的散文《想北平》。[《语文读本》(三)]文章重点写北国的秋味,为什么不叫《北国之秋》?为什么多次提到南国之秋?

答案:“故都”两字指明描写的地点,含有深切的眷念之意,也暗含着一种文化底蕴;“秋”字确定描写的内容,与“故都”结合在一起,暗含着自然景物与人文景观相融合的一种境界。题目明确而又深沉。“北平”“北国”只能点明描写的地点,却表达不出以上深沉的意蕴。

北国秋具有“清”“静”“悲凉”的特点,而南国秋则具有“慢”“润”“淡”的特点。作者多次提到南国之秋都是为了烘托对比北国秋的特色,以南国秋天“草木凋得慢,空气来得润,天的颜色显得淡”,来烘托故都秋色的味道醇厚、浓郁。以南国秋的“色彩不浓,回味不永”来烘托北国秋的色彩浓重(枣子红透、牵牛花的蓝白之色)、天之高远(很高很高的碧绿的天色),使人处于其中,回味隽永。

2.故都秋的景物应是丰富多彩的,为什么只选取了几处平常景物来写呢?以什么为顺序和线索组织成文呢? 答案:这是由作者的思想所决定的。

清代学者王国维有“一切景语皆情语”之说,点明了作家笔下的景和物都是依附着一定情感的,而这情感又多是作家本身的情感历程的再现,文中的秋花、秋雨、秋光、秋声……等这些景物的清闲、幽远、幽静、落寞、衰弱、萧条,表面看都是秋的真实色彩,实际是北国的秋在作者心中的投影,是自然界的“客观色彩”与作家内心的“主观色彩”的自然融合。在故都,火一般的红叶,明镜似的昆明湖水,都显示着“秋”的韵味,但因为作者身处的时代,在作家的内心投下了深远的忧虑和孤独者冷落之感的阴影,作者笔下的秋味、秋色和秋的意境与姿态,自然就笼上一层主观感情色彩。

在写作顺序上,既不是以时间为序,也不是以空间为序,应该说是无序的,这正是散文形散特点的体现。作者所写的这些秋景在文中的位置并不是必然的,但是我们读起来却觉得很自然,没什么不妥。这是因为这些景物都具有“清、静、悲凉”的共同点,都“皆着我之色彩”(王国维语),笼上了一层浓郁深远的忧虑和冷落之情。作者正是依据这“缘情写景”的手法,把这些景物组织在一起的,而这“情”就是文章不散的“神”。

3.在“秋雨图”中,作者特意加上了“都市闲人”的对话,其用意何在?

答案:在一层秋雨过后,两个都市闲人就从故都的秋景中走出来了,眉目已被忽略,但却穿着很厚的青布单衣或夹袄,从他们那“咬着烟管”的举止里,那“缓慢悠闲”的声调中,我们不难品出一个“闲”字来,那是一份闲适、一份潇洒,而从那简短的对话中,便开始了感情和心绪的交流。一个“唉,天可真凉了——”另一个“一层秋雨一层凉啦!”从彼此的叹答中,使我们感觉到他们已陶醉在彼此说话的腔调和韵味中,陶醉在这种腔调所唤起的有一定社会内容的落寞和感伤中,陶醉在彼此感情契合的雨后之秋的凉意之中。作者正是用这样的京腔京调的社会人物来丰富自然的风物,用这“落寞和感伤”的京味来烘托“清、静、悲凉”的北国秋味。

4.读罢全文,你认为郁达夫是在颂秋还是悲秋?

答案:此题学生可以见仁见智,各抒己见。《故都的秋》是一篇抒情性强而议论成分较多的抒情散文,文中的秋景中融入了作家情感的眷恋、对故都的向往,作者热忱地爱故都,爱故都的人民,爱故都的秋天,结尾有作者直抒胸臆的一句:“这北国的秋天,若留得住的话,我愿意把寿命的三分之二折去,换得一个三分之一的零头。”炽热的感情如波浪滔滔的万里江河奔涌而出,这是何等的眷恋,何等的激情。但作家的主观情感中又有秋的落寞与

1

哀婉,因此整篇文章或议论、或抒情、或描写,都展示着一种感伤、忧郁而又清静、闲适的情绪,使全文呈现出一种忧伤的、悲凉的基调,因此可以说是作者对故都的秋的一曲悲凉的颂歌。

【合作讨论】

你最喜欢作者写的哪一幅秋景?为什么?

答案:此题其实是考查文学鉴赏能力。

能说得出喜欢作者描绘的哪幅秋景,就是把握了鉴赏散文的基本方法:“披文以入情。”本文写作的主要特点是以情驭景,以景显情,情景交融,浑然一体。回答了这个问题也就基本掌握了本文的写作特点。

作者身处的社会环境,在他内心投下了忧虑和冷落的阴影,他追求“清”“静”,并笼罩着淡淡的“悲凉”。正因为这样,他笔下的秋味、秋色和秋的意境与姿态,自然也就蒙上了一层主观感情色彩。文章不写富有“暖色”的香山红叶,也不写游人如织的颐和园,而写作者“租人家一椽破屋来住着”“在破壁腰中,静对着”蓝色的牵牛花。但是,“故都的秋”,又并没有因为作家的主观感情而受到扭曲,失去了它固有的特征。那牵牛花,那槐树的落蕊,那秋蝉的残声,那秋风秋雨,还有那枣子树,那么逼真,那么清晰!作者只用了数笔略作勾勒,便将读者带进了故都之秋的清、静、悲凉之中。一切景语皆情语;“物”“我”之间完美地交融和统一,显示了作家卓越的艺术才华。它既是对北平之秋的客观描绘,又是作者当时心情的折光和反射。

文中无论哪一幅秋景,只要能把握作者的思想感情,便都可品味出无穷妙趣。

如“秋晨图”

早晨起来,泡一碗浓茶,向院子一坐,你也能看得到很高很高的碧绿的天色,听得到青天下驯鸽的飞声。从槐树叶底,朝东细数着一丝一丝漏下来的日光,或在破壁腰中,静对着喇叭似的牵牛花(朝荣)的蓝朵,自然而然地也能感觉到十分的秋意。

这里写了视觉形象、听觉形象。景物写得非常细致,如“一丝一丝漏下来的日光”“像喇叭似的牵牛花(朝荣)的蓝朵”;也写了观景、赏景的心态、动作,如“细数”“静对”,透露出悠闲、惬意。

这是作者为我们描绘的一幅秋晨生活场景,在“很高很高的碧绿的天色”下,在那秋晨的光影里,作者可以泡一碗浓茶,细数叶缝间筛下来的光缕的数目,或静观破壁腰上的牵牛花,显然,这流露出作者的一份惬意,一份沉醉,这是一种文化人悠静恬适的审美心理。与“皇城人海”相比,于“一椽破屋”独居,显然又具有一种隐士之风,而这隐逸中难免有“孤单”感觉,作者能够自己细细品味这“孤单”的感觉,便是一种最美的“创造”,是一种对社会的洁身自好,静对秋光、秋花,是一种孤芳自赏,而“赏”到的这“十分的秋意”,也不过是淡淡的喜悦和淡淡的哀伤交织的情怀的着落点。

又如“落蕊图”

北国的槐树,也是一种能使人联想起秋来的点缀。像花而又不是花的那一种落蕊,早晨起来,会铺得满地。脚踏上去,声音也没有,气味也没有,只能感出一点点极微细极柔软的触觉。

这里写了视觉形象、触觉形象。花铺满地,写视觉形象;脚踏花地,写触觉感受。写触觉,更给读者以逼真的感受。这里寂静无人,斯人独徘徊,无人可与交流,便只有与自然相交融。揣摩作者的心境,大约是欣喜的,又是寂寞的。

对于秋之落叶,在杜甫笔下是“无边落木萧萧下”的壮阔景观,是“秋风扫落叶”的荒凉情景,而在郁达夫笔下,则是静得连人的耳鼻都无从把握,只有通过“一点点极微细极柔软的触觉”才感觉出“铺得满地”的落蕊的存在,读之仿佛有亲临其境之感,使人不由得感到景之细腻景之真切,而此景中正是作者一种微妙的难以名状的情愫的真实写照,是作者沉醉其中所深藏的孤独、落寞和感伤情怀的自然流露。

【研究性学习】

请依据下列材料,自选角度,自行研究,开展研究性学习活动。

一、关于作者、背景

作者:郁达夫(1896~1945),名文,字达夫。浙江富阳县人。创造社的重要成员之一,现代著名作家,诗人。1896年,郁达夫诞生在富阳这个富春江畔的古老小城中。据说他家藏四万卷书,郁达夫在少年时期就全部翻读过了,

2

打下了深厚的中国古典文学基础。在大学期间,他又开始接触外国文学,使其又增加了丰富的外国文学素养。郁达夫是一位具有多方面才能的作家。他在小说、散文、诗词、文论等诸多领域都具有深湛的功力和卓越的成就,而且形成了自然畅达而热情坦荡的鲜明风格。这一风格也体现在他的散文创作中,善于运用多种多样的艺术形式,风格却很统一,正如郁达夫自己所说的:“悲怀伤感,决不是一个人的固有私情,照托尔斯泰的艺术论看来,则感情的渲染传统,却是艺术作品的主要功用之一。”在散文中“总要把热情渗入,不能不达到忘情忘我的境地”。他的散文带有鲜明的自叙性质,发出的是带有强烈个性的自己的声音,篇篇洋溢着回肠荡气的诗的调子,充满了内热的、浓郁的、清新的情韵,热情坦白,毫不遮掩地表现了一个富有才情的知识分子在动乱社会里的苦闷心境,展现出一幅幅感伤、忧郁而又秀丽、隽永的情景交融的画面。

背景:从1921年9月至1933年3月,郁达夫曾用相当大的精力参加左翼文艺活动,进行创作。1933年4月,由于国民党白色恐怖的威胁等原因,郁达夫从上海移居杭州,撤退到隐逸恬适的山水之间,思想苦闷,创作枯淡,而这篇散文写于1934年,作者正处于苦闷时期。

二、历代关于秋的诗文

寒山转苍翠,秋水日潺湲。

倚杖柴门外,临风听暮蝉。

——唐·王维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唐·杜甫

秋风秋雨愁煞人,寒宵独坐心如捣。

——秋瑾

碧云天,黄花地,西风紧,北雁南飞。晓来谁染霜林醉?总是离人泪。

——元·马致远《汉宫秋》

秋花渗淡秋草黄,耿耿秋灯秋夜长。

已觉秋窗秋不尽,那堪风雨助凄凉。

——清·曹雪芹《红楼梦》

对潇潇暮雨洒江天,一番洗清秋。渐霜风凄紧,关河冷落,残照当楼。是处红蓑翠减,冉冉物华休。唯有长江水,无语东流。

——宋·柳永《八声甘州》

三、《故都的秋》的画面美和音乐美(黄清华)

1934年7月,郁达夫“不远千里”从杭州经青岛去北平,再次饱尝了故都的秋“味”,并写下了优美的散文——《故都的秋》。作者在对北平秋的“色”“味”“意境”和“姿态”的描绘中,寄寓了眷恋故都自然风物的情愫和对美的执著追求,流露出一种沉静、寡淡的心境。语言清新淡远,蕴含着色彩感和韵律美,体现了郁达夫散文的独特个性和美学价值。

由主观感受和客观描绘的统一而形成的和谐的色彩感和画面美,是《故都的秋》的第一个特色。

色彩,作为美学上的概念,具有两个方面的内容:自然界的万事万物,无不带有自身的某种色彩,我们不妨称它为客观色彩;客观存在反映到人的意念上来,它的色彩便带有一定的主观性,我们称它为主观色彩。这两种色彩在郁达夫的笔下交相辉映,相得益彰。

秋天,无论在什么地方的秋天,总是好的;可是啊,北国的秋,却特别地来得清,来得静,来得悲凉。

这“清”“静”“悲凉”,便是故都北平的秋在作家意念之上的总投影,它构成了文章的基调和底色。读者也许会提出这样一个问题:就全文看,作者意在颂秋,为什么一开始就在读者感情上涂上一层悲凉的色彩呢?是不是违反了生活的逻辑?不,这种清、静、悲凉正是故都秋的特色,是作者着力表现的东西,因为这色彩本身就是一种美的表现。刘勰在《文心雕龙·物色》中说:“春秋代序,阴阳惨舒,物色之动,心亦摇焉。”是说人的情感随外物变化

3

而变化,春景使人畅怀,暮秋令人感伤。具有这种感情色彩的语句,《故都的秋》中,还有很多:

扫街的在树影下一阵扫后,灰土上留下来的一条条扫帚的丝纹,看起来既觉得细腻,又觉得清闲,潜意识下并且还觉得有点儿落寞,古人所说的梧桐一叶而天下知秋的遥想,大约也就在这些深沉的地方。

秋蝉的衰弱的残声,更是北国的特产……

如果说用“细腻”来形容“灰土上留下来的”“扫帚的丝纹”还勉强有点客观性的话,那“清闲”“落寞”则完全是主观的、意念上的了。一片飘零的槐叶能打动情意,几声秋虫的哀鸣更足以牵动心魄,这种深远的忧思和孤独者的冷落之感,正是郁达夫当时的心境。由于在客观事物的描绘中融进了作家的情绪,自然要觉得落寞和悲凉,和故都北平一样,作者的感情上也蒙上了一层淡淡的秋意。

在评论古人悲秋时,文章写道:

足见有感觉的动物,有情趣的人类,对于秋,总是一样的能特别引起深沉,幽远,严厉,萧索的感触来的。 将上述富有主观色彩的词语汇集起来:清、清闲——恬静安谧,这是故都秋的“清”;细腻、幽远——幽静深邃,这是秋的“深沉”;落寞、衰弱、萧条——萧条凄凉,这是秋的“悲凉”。郁达夫用他的情感绘画出了一幅细腻深沉的主观意境图,它构成了文章的骨架。读者可在对秋色、秋味,秋的意境和秋的姿态的体味中,感受作品美的力量。优秀的散文作者,往往注意创造诗一般的意境,但大多在对客观生活的描绘中完成,郁达夫却注重从主观感受上来展示北平秋的特色,恐怕是一般人难以企及的。

如果把以上的主观色彩称为“理智的思索”,需要借助读者的文学素养和一定的鉴赏能力才可完成的话,那么,也可以把《故都的秋》对客观色彩的描绘称为“自然的再现”,它直接诉诸读者的感官。这篇散文,对于自然风物,既没有浓妆艳抹的涂饰,也没有对色彩层次的刻意雕琢,只是在生活的底片上稍事点染,便把自然力赋于北平秋天的种种神韵和盘托出给了它的读者,既映衬出秋的底色,又和谐着文间的基调。你看:

就是在皇城人海之中……早晨起来,泡一碗浓茶,向院子一坐,你也能看得到很高很高的碧绿的天色,听得到青天下驯鸽的飞声……说到了牵牛花,我以为以蓝色或白色者为佳,紫黑色次之,淡红色最下。

这是一幅巨大的画面,带有立体的美感。碧绿辽阔的天空作了画的背景;地面上,五颜六色的牵牛花荟萃成流光泛彩的野花圃;天与地之间,间或出现一两只白色或瓦灰色的驯鸽,点缀在一大片的空白中间,显得疏密得体,浓淡相宜,可与天工媲美。坐在院子里的人,手捧茶碗,举头望碧空,俯身撷牵牛,耳边不时传来驯鸽的飞声,画面有静有动,绘声绘色,秋的美、秋的情趣完全融合在蓝天白花之中。这种清淡中略带一点“野味”的情调,体现出故都秋的质朴美和原始美。从表面看,作者只是信笔而至的点缀,其实作者对色彩的选配是颇具匠心的。这幅画面选用的大多是些“冷色”,如青、蓝、灰、白等等,以此来显示深沉、淡泊的特征。若改用红、黄、橙等“热色”,就破坏了主观色彩的协调和统一,冲淡了故都秋特有的风味和精神。它是作家审美观点在文学作品中的反映。 再看对枣树的描写:

在小椭圆形的细叶中间,显出淡绿微黄的颜色的时候,正是秋的全盛时期,等枣树叶落,枣子红完……的七八月之交,是北国的清秋的佳日。

这节是以枣子颜色的变化,来写季节特征的,是从动的角度来描绘色彩的。读者可依靠文中色彩的细微变化展开想象,从而认识事物。很显然,前面的画面是由空间的若干色点来组成的。枣子由淡绿到微黄再到红完,无疑是一条线上的色彩,宛如物理学上的光谱图,轻度的差异都能分辨出来。若不是对事物观察得细致,感触得入微,是难以如此准确表现出来的。

《故都的秋》像一块晶莹的玻璃,还透射出了一些不曾着色的颜色,请看:

早晨起来,泡一碗浓茶……

从槐树叶底,朝东细数着一丝一丝漏下来的日光……

最好,还要在牵牛花底,教长着几根疏疏落落的尖细且长的秋草……

西北风就要起来了。北方便是尘沙灰土的世界……

上面几句,并没有直接表现色彩的词句,但由于作者将一些具有某种色彩的特征性事物展示给了读者,读者可以根据作品的艺术境界,加上自己对生活的观察体验,给事物“补”上它的色彩(客观或主观的)。不是吗,透过上面

4

的叙述,人们会在脑海里呈现出金灿灿的阳光和枯黄的小草的形象;看到沙尘灰土的飞扬,读者也会和作者一样,生出“朔风动劲草,边马有归心”的冷落荒凉的悲感。文章的内容也在不断地向内部开拓,逐渐显示出它的深度。再如“廿四桥的明月”“普陀山的凉雾”“荔枝湾的残荷”等等,也同样具有这种特征。

韵律感和音乐美,在《故都的秋》中表现得比较强烈。韵律本是诗歌的专门术语,这里借以揭示这篇散文的诗意美。

关于散文的自然韵律,郁达夫在《中国新文学大系·散文二集·导言》里,作过明确的阐述。他说:“在散文里,那种王渔洋所说的神韵,若不以音律的死律而讲,专指广义的自然韵律……却也可以有;因为四季的来复,阴阳的配合……无一不合于自然的韵律的。”这就是说,自然万物的运动都在自觉或不自觉地遵循着某种规律和节奏,这便是一种自然的韵律,作为描绘自然风物的散文,自然是可以具备这一美学特征的。郁达夫写《故都的秋》时,正是为“良友”图书公司编选散文二集的前夕,因而这篇作品是较好地体现着这种艺术主张的。

先看作品对秋雨的描写:

在灰沉沉的天底下,忽而来一阵凉风,便息列索落地下起雨来了。一层雨过,云渐渐地卷向了西去,天又青了,太阳又露出脸来了……

再看对槐树的描写:

像花而又不是花的那一种落蕊,早晨起来,会铺得满地。脚踏上去,声音也没有,气味也没有,只能感出一点点极微细极柔软的触觉。

读了这两段,谁不觉得作者在写诗?在娓娓的叙述之中,创造了无穷的诗意。首先作者选择的事物,具有诗意,其中有动(凉风、落雨、云逝)有静(灰沉沉的天,无声无息的落蕊),亦情亦景。行文像轻轻飘浮的白云,又像叮咚作响的山泉,自然的韵律和音乐的节奏融化在平静细腻的描绘中。王渔洋所说的“神韵”也巧妙地蕴藉在“息列索落”的秋雨中,蕴藉在“微细柔软”的落蕊里,或有声或无声,或状物或寄情,字里行间暗暗地渗透了秋的意味,秋的情调。这是自然界里最美的一种韵律。

诗歌的声韵和节奏,加强了《故都的秋》的音乐美。“江南,秋当然也是有的;但草木/凋得/慢,空气/来得/润,天的颜色/显得淡……”上面三句,结构相同,动词后面均辅以结构助词“得”,形式整齐划一,有一种整体的美感。作谓语的形容词,“慢”“润”“淡”,表现的都是平淡细腻的意味。它们又都是响亮的音节。“慢”(màn)“润”(rùn)“淡”(Dàn)声调相同,前后两字又押韵,这样读起来声韵铿锵,语势贯通,具有很强的音乐感。托尔斯泰曾经说过:“一个修饰语用得有力,其结果不但被修饰的词,而且连动词甚至插入语也显得十分强劲有力。”(《论创作》)由于《故都的秋》里很多词语具有这个特点(如上文的“润”“淡”等),读起来显得很有节奏。再看下面:“在南方每年到了秋天,总要想起陶然亭的/芦花,钓鱼台的/柳影,西山的/虫唱,玉泉的/夜月,潭柘寺的/钟声。”作者把这些名胜用一个个偏正词组整齐地排列起来,回旋往复,像一串珠玑那样,有着明丽轻快的韵律和节奏。

一切景语皆情语。这篇散文“物”“我”之间完美的交融和统一,显示了作家卓越的艺术才华。它既是对北平秋的客观描绘,又是作者当时心情的折射,在郁达夫大量的写景抒情散文中,是很有特色的一篇。

(选自周振甫、徐明翚主编《散文写作艺术指要》,东方出版社1997年版)

5

《故都的秋》课堂实录

作者:党红英

地点:四川成都(第二届“中华杯” 全国中学语文教师素质教育课堂大赛)

师:我们知道,一年四季,春夏秋冬,秋,以其特有的魅力吸引了无数的文人墨客。古往今来,咏秋的佳作也实在太多太多,人们写秋的着眼点也各不相同:

秋风萧瑟,残荷听雨,秋有声;

霜叶黄花,秋草碧水,秋有色;

天高云淡,北雁南飞,秋有形。

但大体而言,古人多哀秋怨秋,今人多喜秋颂秋。现代作家郁达夫也是颂秋,而面对这么多的精彩,他会怎样独运匠心,另辟蹊径,才不落窠臼呢?好今天这一节课,我们就共同来赏析郁达夫的著名散文《故都的秋》。请大家打开书。

首先我们来看一看我们的赏析重点。(屏幕展示)

1 领悟作家内心的独特感受,欣赏大自然的优美景致;

2 品味诗一般的语言、意境,品鉴情景交融的表现手法。

师:课前大家已经预习了课文,下面请大家再快速地阅读一遍课文,在阅读中解决这样一个问题:郁达夫是从哪个角度写秋的?有人写秋声,有人写秋形、秋色,他写的是什么?好,下面大家快速地来阅读课文。

师:找一找,找着了。可以划一下,注意文中关键性的段子。

(在学生阅读中教师巡回,并给以提示,随时解答学生阅读中的困惑。)

师:好,大家来说说他是从哪个角度来写的?

生:秋味。

师:在哪一段找着的?

生:第一段。

师:对。他写的是秋味。(屏幕展示)他从杭州赶上青岛,又从青岛赶上北平的理由,只不过是想饱尝一尝这故都的秋,这故都的秋味。这就是中心段,是统领全篇的文字。我们一块来读读。

生:齐读第一段

师:看,文章一开篇,作者就紧扣题目,紧紧地围绕着故都的秋这个着眼点来写。那么他该怎样赏玩这故都的秋味呢?也就是说,他在文中是通过哪些景物描写来品味这个秋味的呢?有没有具体的景物描写?

生:(开始在文中找,又一遍的快速阅读,粗理课文的线索)

师:有哪些景物描写?你找到什么就说什么。

生1:牵牛花

生2:槐树

师:重点写了槐树的什么?

生2:落蕊

师:对。还有什么?

生3:秋雨、秋蝉

生4:果树

师:果树中的哪一种?

生4:枣树

师:好,我们按照写作的先后顺序来整理是:

6

生:牵牛花、槐蕊、秋蝉、秋雨、秋枣(在学生的回答中教师用屏幕显示)

师:不知道大家在阅读的时候注意到了没有,郁达夫曾经告诉我们,在南国的时候,每年到了秋天,最让他思念的是北国的哪些景物?

生:是陶然亭的芦花、钓鱼台的柳影,西山的虫唱、玉泉的夜月、潭柘寺的钟声。 师:在第几段?

生:第三段

师:好。大家自己读一读

生:(自由诵读第三段的前一部分)

师:那我们来想一想,这些平素让他魂牵梦萦的景色,现在到了故都,他为什么不着力的写,而只是匆匆的一笔带过,反而大写牵牛花、槐蕊、秋蝉、秋雨、秋枣呢?这是什么原因?如果是你,你会这样安排吗?

师:大家可以互相交流,借鉴一下别人的想法,看能不能对自己有所启发?想通了就说。 生1:我不会这样安排,但我觉得他的安排也有道理。我认为他是从秋味这个角度来写故都的秋的,而牵牛花、槐蕊、秋蝉、秋雨、秋枣更能表现秋味,它们是秋天的代表性景物,选择它们更有典型性。

生2:作者想从平凡中写出不平凡的味道来。

生3: 作者从自己身边普通的事物来写对秋的感觉,容易引起读者的共鸣。

师:是呀。作品就是要引起共鸣的。陶然亭那些地方有些人不一定到过,我们中是不是有没有到过的?(学生中有点头的)所以,若你写了,大家不一定能和你沟通。很有道理。还有其他的解释吗?

生4:从细小的东西入手,细小的就这么有秋味,大处就更不用的说了。

生5:回到了故乡,会感到一草一木都是亲的,所以一草一木都渗透着秋味。

师:好,大家说的都很有道理。但大家不知道注意过这样一个现象了没有。你看,我是第一次到咱们成都来,在没有来成都的时候,我想起成都的是都江堰、杜甫草堂、乐山大佛等,但来的这几天由于准备参加比赛我还没有时间去这些地方,但我是不是只有到了这些地方才能感到我们成都的文化氛围,那种成都味呢?

生:不是!

师:不是。前天,我一下火车,扑面的麻辣烫味,盈耳的异地口音已经让我这个河南人感到了成都的与众不同。后来当我走在大街上、特别是走在小街里巷中,听着异样的叫卖声,看着两旁琳琅的成都风味的小卖,我觉得我已经深深地被我们成都味包裹了起来。我没有去那些地方但我已经感觉到了十足的成都味。那为什么我来了之后和没有来之前在河南的时候的感觉不一样呢?

生:不一样。

生:去过。

师:你没有去的时候一想起北京你脑海里出现的是什么?

生:故宫、天安门、长城……

师:对,是北京的这些代表性的地方。那你去了之后呢?是不是非得到了这些地方才能感到那种京味呢?

生:不是。

师:我们在那小胡同里旧能感觉到那种京韵京味。所以郁大夫没去之前想的和去了之后写的不一致,我们能够理解。这是一个方面。另外我们想,他所提到的陶然亭的芦花、钓鱼台的柳影,西山的虫唱、玉泉的夜月、潭柘寺的钟声这些地方都是京都的名胜。这是历史留下来的外在的印痕,而外来人是最易注目的,那些渗透于骨髓里的传统神韵,却存在与北平普通老百姓的日常生活中。而且游人如织的地方给人的感觉是什么样的?

7

生:吵闹的、拥挤的。

师:是吵闹的、拥挤的。也就是说给人的感觉是暖的、热的。如果写这些地方,和我们本文的基调一致吗?吻合吗?

生:不吻合。

师:与本文的基调不吻合。所以,你看与本文的基调不吻合的作者就点到为止。再加上我们刚才说的那些原因,所以虽然让他魂牵梦萦,但作者只是匆匆的一笔带过,这就是围绕中心来选材,这样写就叫不蔓不枝。

师:我们刚才说与本文的基调不吻合,那么本文的基调是什么?

生:清、静、悲凉。(在学生的回答中教师用屏幕显示)

师:在哪一段找到的?

生:第一段。

师:你看第一段多重要啊!把关键的字词划出来。

师:本文的基调是清、静、悲凉,但作者在写起来是有所偏重的,就那些景物各偏重于什么呢?

生1:槐蕊偏重于“静”。

生2:牵牛花偏重于“清”。

生3:秋雨偏重于“悲凉”。

师:秋蝉、秋枣呢?

生4:秋蝉、秋枣偏重于悲凉。

师:从哪儿看出了?

生4:从秋蝉的叫声中,秋枣的生存环境中可以看到。

师:大家注意到了出的是清,槐蕊突出的是静,秋雨、秋蝉、秋枣突出的是悲凉。(教师用屏幕显示,学生随读。)我们先来看看对牵牛花的描写。大家自己来读一读关于牵牛花的描写。在读的过程中注意,作者描写牵牛花重点描写了牵牛花的什么?

生:读。

师:写了牵牛花的什么?

生:花色。

师:对,郁达夫并没有写牵牛花摇曳参差的藤蔓,也没有写牵牛花扶疏映衬的花叶,而是写它的花色。作者怎么说的?

生:“牵牛花以兰色或白色为佳,紫黑色次之,淡红者最下。”

师:作者为什么这样说?你觉得这种花色的选择合理吗?

生1:我觉得合理,因为这样符合全文的基调。白色和兰色比较清静,而紫黑色和红色热闹嘛。

师:红色热闹,紫黑色热闹吗?

生1:紫黑色太浓了,显示的基调也太浓了。

师:对,太低沉、太压抑、太过于冰凉了。谁还有补充?

生2:紫黑色不是清淡的颜色,兰色和白色更能突出那个“清”字。

师:补充的非常好!我们知道,纯静。它们与高阔的蓝天形成了和谐的秋的基调,给人的感觉是清凉疏朗的。不过作者仍嫌不够,在牵牛花出场前,他特意营造了一种充满北国情调的清凉的氛围:破屋、浓茶、碧天、驯鸽、尖细且长的草,这个时候再加上牵牛花的蓝朵,真的让人感到了秋天特有的清气扑面而来。每次我读到这个地方的时候,常常想起王安石的这两句诗,大家一块读一读。

8

生:“细数落花因坐久,缓寻芳草得归迟。” (教师用屏幕显示,学生随读。)

师:王安石罢相后无事可做,整日寻芳揽胜打发流年,独坐无聊,就细数落花,一个“久”字只是说他数的久吗?透出的是什么?

生:透出的是寂寞凄苦的心情。

师:是的。可以说,郁达夫这时的心境和王安石颇有相同之处,在意境上可以说是异曲同工。清静闲暇中透出了落寞。我们平时有没有去关注一种花以什么颜色为最好? 生:没有。

师:为什么?

生1:没有时间

生2:没有心情。

师:这紫色的牵牛花描写的是秋天特有的清气,而要表现的是作者落寞的心情,这是对牵牛花的描写。好我们一块再来读一遍,体会体会“清”字是怎样贯穿其中的。

生:读课文相关语段。(然后师生一起读。)

师:写静的方法有很多种。我们最熟悉的莫过于“蝉噪林愈静,鸟鸣山更幽”了,是以喧闹衬静。但郁达夫并没有走前人的这个老路,他是怎么来写着这清秋的寂静呢?o:p> 生:借助槐蕊。

师:我请一位同学来读一读,其他同学注意看看哪些地方表现出“静”?

生: 读

师:你觉得哪些句子写出了静?可以自由发言。

生1:“脚踏上去,声音也没有。”没有声音,静!

师:很直接的。其他同学呢?

生2:不仅声音没有,连气味也没有,只能感出一点点极微细极柔软的触觉。声音没有,是静;气味也没有,更静;微细和柔软的触觉已经难以感觉了,而作者却能感触得到极微细极柔软的触觉,这份静已不仅仅是环境的寂静了,我觉得还有心境的宁静。

师:分析得精彩而到位。注意了两个的渲染。

生3:“像花而又不是花的那一种落蕊,早晨起来,会铺得满地。”

铺得满地说明花落的多且时间长,但整整一夜,没有人发觉,早上起来才惊奇的看到,说明落花的寂静无声。也突出了一个“静”字

生4:扫街的在树影下一阵扫后,灰土上留下来的一条条扫帚的丝纹,说明没有人走过——环境静,能注意到这些丝纹,说明心静。

师:分析得真好。平时,学校打扫卫生后,我们注意到了地面上留下的丝纹吗? 生:没有。

师:为什么?

生:每天有干不完的事,做不完的作业,哪有闲心去注意这些。

师:对呀。哪有闲心?!所以作者说,这些丝纹“识下并且还觉得有点落寞。”看,这无法感觉到的、无法言传的触觉,正强烈地反衬出环境的寂静和心境的落寞。而“古人所说的梧桐一叶而天下知秋的遥想,大约也就在这些深沉的地方。”“这些”指哪些?文中有没有现成的词?大家再读一遍,整体上来把握。

学生读,教师巡查。

生:细腻、清闲、落寞

师:好,“这些”指的是细腻、清闲、落寞。那为什么说“深沉也就在这些地方”呢?

生:能感受到丝纹,说明他细腻,但这份细腻是因为他的清闲,而正是这种清闲让他感到万分的落寞。所以深沉也正在于此。

师:是的,如果不是万籁俱静,就不会有如此细微的体验;如果没有宁静似水的情怀, 9

更不会有这样精致的触觉。正像陶渊明所说的: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而尔?心远地自偏。心远——清闲——落寞。心在起作用。不知大家还记不记晏殊的那首词:“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小园香径独徘徊。”

(教师用屏幕显示,学生随读。)从槐蕊中一叶知秋,不仅感受到自然的秋天,更加感受到人生的秋天,人生短暂,而坐看年华付流水,是何等的清闲,但正是这种清闲让作者感到苦闷、落寞,所以深沉正在这些地方。也正是这寥寥数笔细腻而传神地表达出了清秋的“静”味。

而感悟人生之秋最好的当数对秋雨的描写。我们一起来读一读秋雨这一段的描写。 生一起读

师:大家注意到了没有哪些句子表现出了“悲凉”?看看有没有“悲凉”的标志——字、词、句?

生1:灰沉沉

师:今天早上起来,天气灰沉沉的,我们是感到有点凉,但有悲意吗?

生1:没有。

生2:淅沥雨声、着黑色皮袄的都市闲人

师:能感到凉,但能感到悲吗?穿的厚就悲凉了吗?

生2:是的,没有悲有凉。

师:其实,在这里让大家寻找“悲凉”的标志性的字词句,真的难为了大家。但我们在阅读的过程中始终觉得被悲凉笼罩着,字里行间弥漫了一种悲凉,是什么触动了人们凄凉沧桑的感情呢?

生:是秋雨。

师:凉,一年将尽,人到中年,光阴几何,那种沧桑,那种凄凉,那种无奈,都在天气转凉、一年将尽的氛围中。但作者写时并未刻意去写,没有悲凉的标志,但有悲凉始终笼罩着,字里行间弥漫着一种悲凉的气氛,这就是高手不着一字,尽显风流。正应了辛弃疾的那句话:而今识得愁滋味,欲说还休,欲说还休,却道天凉好个秋!(教师用屏幕显示,学生随读。)

历尽沧桑之后,调子是悲凉的,但写来却是不经意的笔墨,一切尽在不言中。这就是好文章的极致。需要我们慢慢地学、用心的学。

让我们在来品味一下。听听专家是怎样演绎的。

学生听配乐朗读

师:对秋味,作者通过清、静、悲凉三个方面来品味,借助牵牛花、槐蕊、秋蝉、秋雨、秋枣这些景。我们重点赏析了牵牛花、槐蕊、秋雨,关于秋蝉、秋枣下面大家可以自己去找找,去分析。

现在我们回过头来看看这篇赏玩秋味的文章有没有枝蔓?也就是有没有不是写故都的秋的景色的段子。请大家找一找。

生:有。正数第二段,倒数第二、三段。

师:正数第二段,倒数第二、三段,不是写故都的秋,你在写作文的时候敢这样写吗?生:不敢。

师:老师说要围绕中心选材。这不是反其道而行之吗?这是不是枝蔓、多余的部分呢?我们先看正数第二段和倒数第二段写了什么?

生:南国之秋。

师:难道南国的秋不美吗?

生:美。

10

师:当然美了。我们平时说“上有天堂,下有苏杭”嘛。桂林山水的清奇秀美,杭州西湖的淡抹浓妆,广阔太湖的一碧万顷,还有苏州园林的满目琳琅,真的很美,但这些景色在作者的眼中却是……

师生:看不饱,赏不透,赏玩不到十足,而且色彩不浓,回味不永。

师:在倒数第二段作者用四个比喻把江南的秋与北国的秋作了一下比较,怎么说的?生:“黄酒之于白干,稀饭之于馍馍,鲈鱼之于大蟹,黄犬之于骆驼。”

师: 四个比喻都从味上来说的,哪一个感到更过瘾?

生:北国之秋。

师:四个比喻就这样从烈、深、久的味上来说,南国之秋与北国之秋有距离,这让他感到赏玩不到十足,色彩不浓,回味不永,既然如此,你还写它干什么呢?不好写干什么哪? 生:是对比、衬托北国之秋的秋味。

师:在自己的写作也中要去借鉴这种方法。

师:再看倒数第三段,在表达手法上是记叙、描写、议论、抒情,是什么?

生:议论。

师:好。在散文中你见过有插入这么大段的议论的吗?为什么在此用了议论呢?课下可以三三两两地去讨论,在课堂上不再处理这个问题。

郁达夫独衷情于秋的清、静、悲凉,而在你十几年的人生中,你品味的秋是什么?考虑两分钟。

生1:是个团圆的季节。因为八月十五日在秋季。

生2:收获的季节,各种水果上市;各种考试在秋天有了结果。

生3:在城市中,在公园、树林中是清、静,而农村、乡下中是个丰收的好兆头。 师:同一个人因区域、地点的不同感觉不同。

生4:满载而归的感觉,秋雨虽有凉意,但我考上重点。

生5:秋高气爽,非常舒服。

生6:是个过度。前半部分既不热又不冷的感觉,后半是萧条。

生7:宁静、淡泊、致远。

师:每个人品味的秋不一样。刚才的同学说,同一个人在不同的区域中的秋的味也不一样,为什么?

生:心境、环境、经历、社会背景、家庭背景都不一样。

师:是啊。秋雨,心情高兴的时候是音乐,不高兴的时候感到烦躁。正是因为作者所处的社会背景、个人经历、思想意识千差万别,从而导致笔下的秋也是不一样的,而郁却独衷情于清、静、悲凉的秋。前面我们学过毛泽东的《沁园春"

长沙》,1925年的秋天,在毛泽东的眼里,虽然他独立寒秋,但看到的却是“万山红遍,层林尽染,漫江碧透,百舸争流,”万类霜天竟自由的图景,与郁达夫品味的不一样;还有一个作家杨朔,写过一篇散文题目是《香山红叶》,我们不用去看文章,只从题目来看你觉得他品味的秋是不是清、静、悲凉的?

生:不是。

师:肯定是充满生机,生机盎然的。高一的时候在我们的《语文读本》中选了欧阳修的《秋声赋》,那里边描写的秋是肃杀、凄凉的。由于作者生活背景、思想、时代的千差万别,所以他们品出来的秋也不一样,但郁达夫为什么独衷情于清、静、悲凉呢?

这当然与他的生活背景、个人情趣有关,我们来看一下郁达夫。(教师屏幕展示有关资料)郁达夫是个典型的伤感文人,从小失去父亲,体验了生活的艰辛,养成忧郁、沉寂的性格;成年后呢?又到日本去留学,饱受异族的歧视与凌辱,更增添苦闷、消沉的心理,所以 11

他的文风有一种伤感的、灰冷的调子。再加上本文写于1934年,九·一八事变之后,北平将遭到日寇践踏,在这个时候,郁达夫正是怀着最后看一眼故都的秋色的心情重游故地的。就象一件心爱之物,传家瑰宝,即将面临着暴力地抢劫而自己又无力抵御一样,那种悲凉、那种无奈,自然要在文章中显现出来,由于心情使然,此时在作者看来,这种清、静、悲凉就是一种美,尽管是朦胧的,甚至基调有些灰暗,但正是这种清、静、悲凉让他难割难舍,这正是故都情结,家国之思,也正是他几十年人生所体味出来的生命之味。所以说秋味就是生命之味。

生:老师我觉得用清、静、悲凉来赞美秋感情上接受不了。要赞美应该写好的一面啊! 师:大家是不是都有这样的别扭。

生:是。

师:还记不记前边我们学过闻一多的一首诗《死水》,《死水》写什么的?

生:写赞美祖国。

师:赞美祖国。但把祖国比成一点波澜都不起的死水,这里断不是美的所在。为什么? 生1:作者正是用严峻的眼光来看待中国,表达的实际上是一种深沉真挚的爱。 生2:作者是恨铁不成钢啊!但这绝对是爱!

师:郁达夫也是如此,清、静、悲凉的故国表现的是深沉、真挚的家国之思,故都情结;俗语说,狗不嫌家贫,儿不嫌母丑。爱国,不是光会爱她的强大、繁荣,也爱她在磨难中的坚强。正因为如此,所以他才在文章的最后深情的哀诉,我们一块来读最后一段。 师生:读最后一段。

用整个身心去拥抱秋,用自己的灵魂去品尝秋,把自己的血与肉融入了墨汁,饱蘸着自己的情和爱去书写秋,这才品出了深蕴其中的不为外人所道的妙味,才有了这篇秋味十足的至美之文.

好,我们大家再放声诵读全文,再次整体上品味作者的真挚情感。

生:诵读全文。

师:从写作上来看,故都表达的是自己对故都的依恋——故都情结,作者把人的主观感情和客观的自然景物完美的结合在一起,表达了他的家国之思。这也就是我们在写作上经常说的:以情驭景,用景显情,情景交融。(屏幕展示)那么在情景交融中谁是主要的? 生:情。

师:是的。物他没有选,单单按照清、静、悲凉来选择紫色的牵牛花,落地的槐蕊,哀愁的秋雨、秋蝉、秋枣。这些写作的技巧我们要慢慢的去领悟、实践、掌握。

当然了,通过这一篇课文,我们不可能一下子掌握散文的这种写法,不可能对郁达夫做全面的了解,我们可以在课下继续通过各种渠道来探讨。下面我们来看看我们的研究和拓展:(以下内容屏幕展示)

研究性题目:

《我眼中的郁达夫》

《郁达夫散文研究》

散文中的情与景》

参考书目:

《郁达夫》(华夏出版社1997年版)

《散文写作艺术指要》(东方出版社1997年版)

《郁达夫文集》(三联出版社1991年版)

师:好,今天的课我们就到这里。非常感谢咱们成都十八中在座的各位同学,屏幕上打 12

13

2.故都的秋·课文精讲

高中语文新课程专区——人教版、苏教版、语文版、粤教版、鲁教版的资源仓库

【思考导学】

1.文题《故都的秋》,为什么不叫《北平的秋》?如老舍的散文《想北平》。[《语文读本》(三)]文章重点写北国的秋味,为什么不叫《北国之秋》?为什么多次提到南国之秋?

答案:“故都”两字指明描写的地点,含有深切的眷念之意,也暗含着一种文化底蕴;“秋”字确定描写的内容,与“故都”结合在一起,暗含着自然景物与人文景观相融合的一种境界。题目明确而又深沉。“北平”“北国”只能点明描写的地点,却表达不出以上深沉的意蕴。

北国秋具有“清”“静”“悲凉”的特点,而南国秋则具有“慢”“润”“淡”的特点。作者多次提到南国之秋都是为了烘托对比北国秋的特色,以南国秋天“草木凋得慢,空气来得润,天的颜色显得淡”,来烘托故都秋色的味道醇厚、浓郁。以南国秋的“色彩不浓,回味不永”来烘托北国秋的色彩浓重(枣子红透、牵牛花的蓝白之色)、天之高远(很高很高的碧绿的天色),使人处于其中,回味隽永。

2.故都秋的景物应是丰富多彩的,为什么只选取了几处平常景物来写呢?以什么为顺序和线索组织成文呢? 答案:这是由作者的思想所决定的。

清代学者王国维有“一切景语皆情语”之说,点明了作家笔下的景和物都是依附着一定情感的,而这情感又多是作家本身的情感历程的再现,文中的秋花、秋雨、秋光、秋声……等这些景物的清闲、幽远、幽静、落寞、衰弱、萧条,表面看都是秋的真实色彩,实际是北国的秋在作者心中的投影,是自然界的“客观色彩”与作家内心的“主观色彩”的自然融合。在故都,火一般的红叶,明镜似的昆明湖水,都显示着“秋”的韵味,但因为作者身处的时代,在作家的内心投下了深远的忧虑和孤独者冷落之感的阴影,作者笔下的秋味、秋色和秋的意境与姿态,自然就笼上一层主观感情色彩。

在写作顺序上,既不是以时间为序,也不是以空间为序,应该说是无序的,这正是散文形散特点的体现。作者所写的这些秋景在文中的位置并不是必然的,但是我们读起来却觉得很自然,没什么不妥。这是因为这些景物都具有“清、静、悲凉”的共同点,都“皆着我之色彩”(王国维语),笼上了一层浓郁深远的忧虑和冷落之情。作者正是依据这“缘情写景”的手法,把这些景物组织在一起的,而这“情”就是文章不散的“神”。

3.在“秋雨图”中,作者特意加上了“都市闲人”的对话,其用意何在?

答案:在一层秋雨过后,两个都市闲人就从故都的秋景中走出来了,眉目已被忽略,但却穿着很厚的青布单衣或夹袄,从他们那“咬着烟管”的举止里,那“缓慢悠闲”的声调中,我们不难品出一个“闲”字来,那是一份闲适、一份潇洒,而从那简短的对话中,便开始了感情和心绪的交流。一个“唉,天可真凉了——”另一个“一层秋雨一层凉啦!”从彼此的叹答中,使我们感觉到他们已陶醉在彼此说话的腔调和韵味中,陶醉在这种腔调所唤起的有一定社会内容的落寞和感伤中,陶醉在彼此感情契合的雨后之秋的凉意之中。作者正是用这样的京腔京调的社会人物来丰富自然的风物,用这“落寞和感伤”的京味来烘托“清、静、悲凉”的北国秋味。

4.读罢全文,你认为郁达夫是在颂秋还是悲秋?

答案:此题学生可以见仁见智,各抒己见。《故都的秋》是一篇抒情性强而议论成分较多的抒情散文,文中的秋景中融入了作家情感的眷恋、对故都的向往,作者热忱地爱故都,爱故都的人民,爱故都的秋天,结尾有作者直抒胸臆的一句:“这北国的秋天,若留得住的话,我愿意把寿命的三分之二折去,换得一个三分之一的零头。”炽热的感情如波浪滔滔的万里江河奔涌而出,这是何等的眷恋,何等的激情。但作家的主观情感中又有秋的落寞与

1

哀婉,因此整篇文章或议论、或抒情、或描写,都展示着一种感伤、忧郁而又清静、闲适的情绪,使全文呈现出一种忧伤的、悲凉的基调,因此可以说是作者对故都的秋的一曲悲凉的颂歌。

【合作讨论】

你最喜欢作者写的哪一幅秋景?为什么?

答案:此题其实是考查文学鉴赏能力。

能说得出喜欢作者描绘的哪幅秋景,就是把握了鉴赏散文的基本方法:“披文以入情。”本文写作的主要特点是以情驭景,以景显情,情景交融,浑然一体。回答了这个问题也就基本掌握了本文的写作特点。

作者身处的社会环境,在他内心投下了忧虑和冷落的阴影,他追求“清”“静”,并笼罩着淡淡的“悲凉”。正因为这样,他笔下的秋味、秋色和秋的意境与姿态,自然也就蒙上了一层主观感情色彩。文章不写富有“暖色”的香山红叶,也不写游人如织的颐和园,而写作者“租人家一椽破屋来住着”“在破壁腰中,静对着”蓝色的牵牛花。但是,“故都的秋”,又并没有因为作家的主观感情而受到扭曲,失去了它固有的特征。那牵牛花,那槐树的落蕊,那秋蝉的残声,那秋风秋雨,还有那枣子树,那么逼真,那么清晰!作者只用了数笔略作勾勒,便将读者带进了故都之秋的清、静、悲凉之中。一切景语皆情语;“物”“我”之间完美地交融和统一,显示了作家卓越的艺术才华。它既是对北平之秋的客观描绘,又是作者当时心情的折光和反射。

文中无论哪一幅秋景,只要能把握作者的思想感情,便都可品味出无穷妙趣。

如“秋晨图”

早晨起来,泡一碗浓茶,向院子一坐,你也能看得到很高很高的碧绿的天色,听得到青天下驯鸽的飞声。从槐树叶底,朝东细数着一丝一丝漏下来的日光,或在破壁腰中,静对着喇叭似的牵牛花(朝荣)的蓝朵,自然而然地也能感觉到十分的秋意。

这里写了视觉形象、听觉形象。景物写得非常细致,如“一丝一丝漏下来的日光”“像喇叭似的牵牛花(朝荣)的蓝朵”;也写了观景、赏景的心态、动作,如“细数”“静对”,透露出悠闲、惬意。

这是作者为我们描绘的一幅秋晨生活场景,在“很高很高的碧绿的天色”下,在那秋晨的光影里,作者可以泡一碗浓茶,细数叶缝间筛下来的光缕的数目,或静观破壁腰上的牵牛花,显然,这流露出作者的一份惬意,一份沉醉,这是一种文化人悠静恬适的审美心理。与“皇城人海”相比,于“一椽破屋”独居,显然又具有一种隐士之风,而这隐逸中难免有“孤单”感觉,作者能够自己细细品味这“孤单”的感觉,便是一种最美的“创造”,是一种对社会的洁身自好,静对秋光、秋花,是一种孤芳自赏,而“赏”到的这“十分的秋意”,也不过是淡淡的喜悦和淡淡的哀伤交织的情怀的着落点。

又如“落蕊图”

北国的槐树,也是一种能使人联想起秋来的点缀。像花而又不是花的那一种落蕊,早晨起来,会铺得满地。脚踏上去,声音也没有,气味也没有,只能感出一点点极微细极柔软的触觉。

这里写了视觉形象、触觉形象。花铺满地,写视觉形象;脚踏花地,写触觉感受。写触觉,更给读者以逼真的感受。这里寂静无人,斯人独徘徊,无人可与交流,便只有与自然相交融。揣摩作者的心境,大约是欣喜的,又是寂寞的。

对于秋之落叶,在杜甫笔下是“无边落木萧萧下”的壮阔景观,是“秋风扫落叶”的荒凉情景,而在郁达夫笔下,则是静得连人的耳鼻都无从把握,只有通过“一点点极微细极柔软的触觉”才感觉出“铺得满地”的落蕊的存在,读之仿佛有亲临其境之感,使人不由得感到景之细腻景之真切,而此景中正是作者一种微妙的难以名状的情愫的真实写照,是作者沉醉其中所深藏的孤独、落寞和感伤情怀的自然流露。

【研究性学习】

请依据下列材料,自选角度,自行研究,开展研究性学习活动。

一、关于作者、背景

作者:郁达夫(1896~1945),名文,字达夫。浙江富阳县人。创造社的重要成员之一,现代著名作家,诗人。1896年,郁达夫诞生在富阳这个富春江畔的古老小城中。据说他家藏四万卷书,郁达夫在少年时期就全部翻读过了,

2

打下了深厚的中国古典文学基础。在大学期间,他又开始接触外国文学,使其又增加了丰富的外国文学素养。郁达夫是一位具有多方面才能的作家。他在小说、散文、诗词、文论等诸多领域都具有深湛的功力和卓越的成就,而且形成了自然畅达而热情坦荡的鲜明风格。这一风格也体现在他的散文创作中,善于运用多种多样的艺术形式,风格却很统一,正如郁达夫自己所说的:“悲怀伤感,决不是一个人的固有私情,照托尔斯泰的艺术论看来,则感情的渲染传统,却是艺术作品的主要功用之一。”在散文中“总要把热情渗入,不能不达到忘情忘我的境地”。他的散文带有鲜明的自叙性质,发出的是带有强烈个性的自己的声音,篇篇洋溢着回肠荡气的诗的调子,充满了内热的、浓郁的、清新的情韵,热情坦白,毫不遮掩地表现了一个富有才情的知识分子在动乱社会里的苦闷心境,展现出一幅幅感伤、忧郁而又秀丽、隽永的情景交融的画面。

背景:从1921年9月至1933年3月,郁达夫曾用相当大的精力参加左翼文艺活动,进行创作。1933年4月,由于国民党白色恐怖的威胁等原因,郁达夫从上海移居杭州,撤退到隐逸恬适的山水之间,思想苦闷,创作枯淡,而这篇散文写于1934年,作者正处于苦闷时期。

二、历代关于秋的诗文

寒山转苍翠,秋水日潺湲。

倚杖柴门外,临风听暮蝉。

——唐·王维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唐·杜甫

秋风秋雨愁煞人,寒宵独坐心如捣。

——秋瑾

碧云天,黄花地,西风紧,北雁南飞。晓来谁染霜林醉?总是离人泪。

——元·马致远《汉宫秋》

秋花渗淡秋草黄,耿耿秋灯秋夜长。

已觉秋窗秋不尽,那堪风雨助凄凉。

——清·曹雪芹《红楼梦》

对潇潇暮雨洒江天,一番洗清秋。渐霜风凄紧,关河冷落,残照当楼。是处红蓑翠减,冉冉物华休。唯有长江水,无语东流。

——宋·柳永《八声甘州》

三、《故都的秋》的画面美和音乐美(黄清华)

1934年7月,郁达夫“不远千里”从杭州经青岛去北平,再次饱尝了故都的秋“味”,并写下了优美的散文——《故都的秋》。作者在对北平秋的“色”“味”“意境”和“姿态”的描绘中,寄寓了眷恋故都自然风物的情愫和对美的执著追求,流露出一种沉静、寡淡的心境。语言清新淡远,蕴含着色彩感和韵律美,体现了郁达夫散文的独特个性和美学价值。

由主观感受和客观描绘的统一而形成的和谐的色彩感和画面美,是《故都的秋》的第一个特色。

色彩,作为美学上的概念,具有两个方面的内容:自然界的万事万物,无不带有自身的某种色彩,我们不妨称它为客观色彩;客观存在反映到人的意念上来,它的色彩便带有一定的主观性,我们称它为主观色彩。这两种色彩在郁达夫的笔下交相辉映,相得益彰。

秋天,无论在什么地方的秋天,总是好的;可是啊,北国的秋,却特别地来得清,来得静,来得悲凉。

这“清”“静”“悲凉”,便是故都北平的秋在作家意念之上的总投影,它构成了文章的基调和底色。读者也许会提出这样一个问题:就全文看,作者意在颂秋,为什么一开始就在读者感情上涂上一层悲凉的色彩呢?是不是违反了生活的逻辑?不,这种清、静、悲凉正是故都秋的特色,是作者着力表现的东西,因为这色彩本身就是一种美的表现。刘勰在《文心雕龙·物色》中说:“春秋代序,阴阳惨舒,物色之动,心亦摇焉。”是说人的情感随外物变化

3

而变化,春景使人畅怀,暮秋令人感伤。具有这种感情色彩的语句,《故都的秋》中,还有很多:

扫街的在树影下一阵扫后,灰土上留下来的一条条扫帚的丝纹,看起来既觉得细腻,又觉得清闲,潜意识下并且还觉得有点儿落寞,古人所说的梧桐一叶而天下知秋的遥想,大约也就在这些深沉的地方。

秋蝉的衰弱的残声,更是北国的特产……

如果说用“细腻”来形容“灰土上留下来的”“扫帚的丝纹”还勉强有点客观性的话,那“清闲”“落寞”则完全是主观的、意念上的了。一片飘零的槐叶能打动情意,几声秋虫的哀鸣更足以牵动心魄,这种深远的忧思和孤独者的冷落之感,正是郁达夫当时的心境。由于在客观事物的描绘中融进了作家的情绪,自然要觉得落寞和悲凉,和故都北平一样,作者的感情上也蒙上了一层淡淡的秋意。

在评论古人悲秋时,文章写道:

足见有感觉的动物,有情趣的人类,对于秋,总是一样的能特别引起深沉,幽远,严厉,萧索的感触来的。 将上述富有主观色彩的词语汇集起来:清、清闲——恬静安谧,这是故都秋的“清”;细腻、幽远——幽静深邃,这是秋的“深沉”;落寞、衰弱、萧条——萧条凄凉,这是秋的“悲凉”。郁达夫用他的情感绘画出了一幅细腻深沉的主观意境图,它构成了文章的骨架。读者可在对秋色、秋味,秋的意境和秋的姿态的体味中,感受作品美的力量。优秀的散文作者,往往注意创造诗一般的意境,但大多在对客观生活的描绘中完成,郁达夫却注重从主观感受上来展示北平秋的特色,恐怕是一般人难以企及的。

如果把以上的主观色彩称为“理智的思索”,需要借助读者的文学素养和一定的鉴赏能力才可完成的话,那么,也可以把《故都的秋》对客观色彩的描绘称为“自然的再现”,它直接诉诸读者的感官。这篇散文,对于自然风物,既没有浓妆艳抹的涂饰,也没有对色彩层次的刻意雕琢,只是在生活的底片上稍事点染,便把自然力赋于北平秋天的种种神韵和盘托出给了它的读者,既映衬出秋的底色,又和谐着文间的基调。你看:

就是在皇城人海之中……早晨起来,泡一碗浓茶,向院子一坐,你也能看得到很高很高的碧绿的天色,听得到青天下驯鸽的飞声……说到了牵牛花,我以为以蓝色或白色者为佳,紫黑色次之,淡红色最下。

这是一幅巨大的画面,带有立体的美感。碧绿辽阔的天空作了画的背景;地面上,五颜六色的牵牛花荟萃成流光泛彩的野花圃;天与地之间,间或出现一两只白色或瓦灰色的驯鸽,点缀在一大片的空白中间,显得疏密得体,浓淡相宜,可与天工媲美。坐在院子里的人,手捧茶碗,举头望碧空,俯身撷牵牛,耳边不时传来驯鸽的飞声,画面有静有动,绘声绘色,秋的美、秋的情趣完全融合在蓝天白花之中。这种清淡中略带一点“野味”的情调,体现出故都秋的质朴美和原始美。从表面看,作者只是信笔而至的点缀,其实作者对色彩的选配是颇具匠心的。这幅画面选用的大多是些“冷色”,如青、蓝、灰、白等等,以此来显示深沉、淡泊的特征。若改用红、黄、橙等“热色”,就破坏了主观色彩的协调和统一,冲淡了故都秋特有的风味和精神。它是作家审美观点在文学作品中的反映。 再看对枣树的描写:

在小椭圆形的细叶中间,显出淡绿微黄的颜色的时候,正是秋的全盛时期,等枣树叶落,枣子红完……的七八月之交,是北国的清秋的佳日。

这节是以枣子颜色的变化,来写季节特征的,是从动的角度来描绘色彩的。读者可依靠文中色彩的细微变化展开想象,从而认识事物。很显然,前面的画面是由空间的若干色点来组成的。枣子由淡绿到微黄再到红完,无疑是一条线上的色彩,宛如物理学上的光谱图,轻度的差异都能分辨出来。若不是对事物观察得细致,感触得入微,是难以如此准确表现出来的。

《故都的秋》像一块晶莹的玻璃,还透射出了一些不曾着色的颜色,请看:

早晨起来,泡一碗浓茶……

从槐树叶底,朝东细数着一丝一丝漏下来的日光……

最好,还要在牵牛花底,教长着几根疏疏落落的尖细且长的秋草……

西北风就要起来了。北方便是尘沙灰土的世界……

上面几句,并没有直接表现色彩的词句,但由于作者将一些具有某种色彩的特征性事物展示给了读者,读者可以根据作品的艺术境界,加上自己对生活的观察体验,给事物“补”上它的色彩(客观或主观的)。不是吗,透过上面

4

的叙述,人们会在脑海里呈现出金灿灿的阳光和枯黄的小草的形象;看到沙尘灰土的飞扬,读者也会和作者一样,生出“朔风动劲草,边马有归心”的冷落荒凉的悲感。文章的内容也在不断地向内部开拓,逐渐显示出它的深度。再如“廿四桥的明月”“普陀山的凉雾”“荔枝湾的残荷”等等,也同样具有这种特征。

韵律感和音乐美,在《故都的秋》中表现得比较强烈。韵律本是诗歌的专门术语,这里借以揭示这篇散文的诗意美。

关于散文的自然韵律,郁达夫在《中国新文学大系·散文二集·导言》里,作过明确的阐述。他说:“在散文里,那种王渔洋所说的神韵,若不以音律的死律而讲,专指广义的自然韵律……却也可以有;因为四季的来复,阴阳的配合……无一不合于自然的韵律的。”这就是说,自然万物的运动都在自觉或不自觉地遵循着某种规律和节奏,这便是一种自然的韵律,作为描绘自然风物的散文,自然是可以具备这一美学特征的。郁达夫写《故都的秋》时,正是为“良友”图书公司编选散文二集的前夕,因而这篇作品是较好地体现着这种艺术主张的。

先看作品对秋雨的描写:

在灰沉沉的天底下,忽而来一阵凉风,便息列索落地下起雨来了。一层雨过,云渐渐地卷向了西去,天又青了,太阳又露出脸来了……

再看对槐树的描写:

像花而又不是花的那一种落蕊,早晨起来,会铺得满地。脚踏上去,声音也没有,气味也没有,只能感出一点点极微细极柔软的触觉。

读了这两段,谁不觉得作者在写诗?在娓娓的叙述之中,创造了无穷的诗意。首先作者选择的事物,具有诗意,其中有动(凉风、落雨、云逝)有静(灰沉沉的天,无声无息的落蕊),亦情亦景。行文像轻轻飘浮的白云,又像叮咚作响的山泉,自然的韵律和音乐的节奏融化在平静细腻的描绘中。王渔洋所说的“神韵”也巧妙地蕴藉在“息列索落”的秋雨中,蕴藉在“微细柔软”的落蕊里,或有声或无声,或状物或寄情,字里行间暗暗地渗透了秋的意味,秋的情调。这是自然界里最美的一种韵律。

诗歌的声韵和节奏,加强了《故都的秋》的音乐美。“江南,秋当然也是有的;但草木/凋得/慢,空气/来得/润,天的颜色/显得淡……”上面三句,结构相同,动词后面均辅以结构助词“得”,形式整齐划一,有一种整体的美感。作谓语的形容词,“慢”“润”“淡”,表现的都是平淡细腻的意味。它们又都是响亮的音节。“慢”(màn)“润”(rùn)“淡”(Dàn)声调相同,前后两字又押韵,这样读起来声韵铿锵,语势贯通,具有很强的音乐感。托尔斯泰曾经说过:“一个修饰语用得有力,其结果不但被修饰的词,而且连动词甚至插入语也显得十分强劲有力。”(《论创作》)由于《故都的秋》里很多词语具有这个特点(如上文的“润”“淡”等),读起来显得很有节奏。再看下面:“在南方每年到了秋天,总要想起陶然亭的/芦花,钓鱼台的/柳影,西山的/虫唱,玉泉的/夜月,潭柘寺的/钟声。”作者把这些名胜用一个个偏正词组整齐地排列起来,回旋往复,像一串珠玑那样,有着明丽轻快的韵律和节奏。

一切景语皆情语。这篇散文“物”“我”之间完美的交融和统一,显示了作家卓越的艺术才华。它既是对北平秋的客观描绘,又是作者当时心情的折射,在郁达夫大量的写景抒情散文中,是很有特色的一篇。

(选自周振甫、徐明翚主编《散文写作艺术指要》,东方出版社1997年版)

5

《故都的秋》课堂实录

作者:党红英

地点:四川成都(第二届“中华杯” 全国中学语文教师素质教育课堂大赛)

师:我们知道,一年四季,春夏秋冬,秋,以其特有的魅力吸引了无数的文人墨客。古往今来,咏秋的佳作也实在太多太多,人们写秋的着眼点也各不相同:

秋风萧瑟,残荷听雨,秋有声;

霜叶黄花,秋草碧水,秋有色;

天高云淡,北雁南飞,秋有形。

但大体而言,古人多哀秋怨秋,今人多喜秋颂秋。现代作家郁达夫也是颂秋,而面对这么多的精彩,他会怎样独运匠心,另辟蹊径,才不落窠臼呢?好今天这一节课,我们就共同来赏析郁达夫的著名散文《故都的秋》。请大家打开书。

首先我们来看一看我们的赏析重点。(屏幕展示)

1 领悟作家内心的独特感受,欣赏大自然的优美景致;

2 品味诗一般的语言、意境,品鉴情景交融的表现手法。

师:课前大家已经预习了课文,下面请大家再快速地阅读一遍课文,在阅读中解决这样一个问题:郁达夫是从哪个角度写秋的?有人写秋声,有人写秋形、秋色,他写的是什么?好,下面大家快速地来阅读课文。

师:找一找,找着了。可以划一下,注意文中关键性的段子。

(在学生阅读中教师巡回,并给以提示,随时解答学生阅读中的困惑。)

师:好,大家来说说他是从哪个角度来写的?

生:秋味。

师:在哪一段找着的?

生:第一段。

师:对。他写的是秋味。(屏幕展示)他从杭州赶上青岛,又从青岛赶上北平的理由,只不过是想饱尝一尝这故都的秋,这故都的秋味。这就是中心段,是统领全篇的文字。我们一块来读读。

生:齐读第一段

师:看,文章一开篇,作者就紧扣题目,紧紧地围绕着故都的秋这个着眼点来写。那么他该怎样赏玩这故都的秋味呢?也就是说,他在文中是通过哪些景物描写来品味这个秋味的呢?有没有具体的景物描写?

生:(开始在文中找,又一遍的快速阅读,粗理课文的线索)

师:有哪些景物描写?你找到什么就说什么。

生1:牵牛花

生2:槐树

师:重点写了槐树的什么?

生2:落蕊

师:对。还有什么?

生3:秋雨、秋蝉

生4:果树

师:果树中的哪一种?

生4:枣树

师:好,我们按照写作的先后顺序来整理是:

6

生:牵牛花、槐蕊、秋蝉、秋雨、秋枣(在学生的回答中教师用屏幕显示)

师:不知道大家在阅读的时候注意到了没有,郁达夫曾经告诉我们,在南国的时候,每年到了秋天,最让他思念的是北国的哪些景物?

生:是陶然亭的芦花、钓鱼台的柳影,西山的虫唱、玉泉的夜月、潭柘寺的钟声。 师:在第几段?

生:第三段

师:好。大家自己读一读

生:(自由诵读第三段的前一部分)

师:那我们来想一想,这些平素让他魂牵梦萦的景色,现在到了故都,他为什么不着力的写,而只是匆匆的一笔带过,反而大写牵牛花、槐蕊、秋蝉、秋雨、秋枣呢?这是什么原因?如果是你,你会这样安排吗?

师:大家可以互相交流,借鉴一下别人的想法,看能不能对自己有所启发?想通了就说。 生1:我不会这样安排,但我觉得他的安排也有道理。我认为他是从秋味这个角度来写故都的秋的,而牵牛花、槐蕊、秋蝉、秋雨、秋枣更能表现秋味,它们是秋天的代表性景物,选择它们更有典型性。

生2:作者想从平凡中写出不平凡的味道来。

生3: 作者从自己身边普通的事物来写对秋的感觉,容易引起读者的共鸣。

师:是呀。作品就是要引起共鸣的。陶然亭那些地方有些人不一定到过,我们中是不是有没有到过的?(学生中有点头的)所以,若你写了,大家不一定能和你沟通。很有道理。还有其他的解释吗?

生4:从细小的东西入手,细小的就这么有秋味,大处就更不用的说了。

生5:回到了故乡,会感到一草一木都是亲的,所以一草一木都渗透着秋味。

师:好,大家说的都很有道理。但大家不知道注意过这样一个现象了没有。你看,我是第一次到咱们成都来,在没有来成都的时候,我想起成都的是都江堰、杜甫草堂、乐山大佛等,但来的这几天由于准备参加比赛我还没有时间去这些地方,但我是不是只有到了这些地方才能感到我们成都的文化氛围,那种成都味呢?

生:不是!

师:不是。前天,我一下火车,扑面的麻辣烫味,盈耳的异地口音已经让我这个河南人感到了成都的与众不同。后来当我走在大街上、特别是走在小街里巷中,听着异样的叫卖声,看着两旁琳琅的成都风味的小卖,我觉得我已经深深地被我们成都味包裹了起来。我没有去那些地方但我已经感觉到了十足的成都味。那为什么我来了之后和没有来之前在河南的时候的感觉不一样呢?

生:不一样。

生:去过。

师:你没有去的时候一想起北京你脑海里出现的是什么?

生:故宫、天安门、长城……

师:对,是北京的这些代表性的地方。那你去了之后呢?是不是非得到了这些地方才能感到那种京味呢?

生:不是。

师:我们在那小胡同里旧能感觉到那种京韵京味。所以郁大夫没去之前想的和去了之后写的不一致,我们能够理解。这是一个方面。另外我们想,他所提到的陶然亭的芦花、钓鱼台的柳影,西山的虫唱、玉泉的夜月、潭柘寺的钟声这些地方都是京都的名胜。这是历史留下来的外在的印痕,而外来人是最易注目的,那些渗透于骨髓里的传统神韵,却存在与北平普通老百姓的日常生活中。而且游人如织的地方给人的感觉是什么样的?

7

生:吵闹的、拥挤的。

师:是吵闹的、拥挤的。也就是说给人的感觉是暖的、热的。如果写这些地方,和我们本文的基调一致吗?吻合吗?

生:不吻合。

师:与本文的基调不吻合。所以,你看与本文的基调不吻合的作者就点到为止。再加上我们刚才说的那些原因,所以虽然让他魂牵梦萦,但作者只是匆匆的一笔带过,这就是围绕中心来选材,这样写就叫不蔓不枝。

师:我们刚才说与本文的基调不吻合,那么本文的基调是什么?

生:清、静、悲凉。(在学生的回答中教师用屏幕显示)

师:在哪一段找到的?

生:第一段。

师:你看第一段多重要啊!把关键的字词划出来。

师:本文的基调是清、静、悲凉,但作者在写起来是有所偏重的,就那些景物各偏重于什么呢?

生1:槐蕊偏重于“静”。

生2:牵牛花偏重于“清”。

生3:秋雨偏重于“悲凉”。

师:秋蝉、秋枣呢?

生4:秋蝉、秋枣偏重于悲凉。

师:从哪儿看出了?

生4:从秋蝉的叫声中,秋枣的生存环境中可以看到。

师:大家注意到了出的是清,槐蕊突出的是静,秋雨、秋蝉、秋枣突出的是悲凉。(教师用屏幕显示,学生随读。)我们先来看看对牵牛花的描写。大家自己来读一读关于牵牛花的描写。在读的过程中注意,作者描写牵牛花重点描写了牵牛花的什么?

生:读。

师:写了牵牛花的什么?

生:花色。

师:对,郁达夫并没有写牵牛花摇曳参差的藤蔓,也没有写牵牛花扶疏映衬的花叶,而是写它的花色。作者怎么说的?

生:“牵牛花以兰色或白色为佳,紫黑色次之,淡红者最下。”

师:作者为什么这样说?你觉得这种花色的选择合理吗?

生1:我觉得合理,因为这样符合全文的基调。白色和兰色比较清静,而紫黑色和红色热闹嘛。

师:红色热闹,紫黑色热闹吗?

生1:紫黑色太浓了,显示的基调也太浓了。

师:对,太低沉、太压抑、太过于冰凉了。谁还有补充?

生2:紫黑色不是清淡的颜色,兰色和白色更能突出那个“清”字。

师:补充的非常好!我们知道,纯静。它们与高阔的蓝天形成了和谐的秋的基调,给人的感觉是清凉疏朗的。不过作者仍嫌不够,在牵牛花出场前,他特意营造了一种充满北国情调的清凉的氛围:破屋、浓茶、碧天、驯鸽、尖细且长的草,这个时候再加上牵牛花的蓝朵,真的让人感到了秋天特有的清气扑面而来。每次我读到这个地方的时候,常常想起王安石的这两句诗,大家一块读一读。

8

生:“细数落花因坐久,缓寻芳草得归迟。” (教师用屏幕显示,学生随读。)

师:王安石罢相后无事可做,整日寻芳揽胜打发流年,独坐无聊,就细数落花,一个“久”字只是说他数的久吗?透出的是什么?

生:透出的是寂寞凄苦的心情。

师:是的。可以说,郁达夫这时的心境和王安石颇有相同之处,在意境上可以说是异曲同工。清静闲暇中透出了落寞。我们平时有没有去关注一种花以什么颜色为最好? 生:没有。

师:为什么?

生1:没有时间

生2:没有心情。

师:这紫色的牵牛花描写的是秋天特有的清气,而要表现的是作者落寞的心情,这是对牵牛花的描写。好我们一块再来读一遍,体会体会“清”字是怎样贯穿其中的。

生:读课文相关语段。(然后师生一起读。)

师:写静的方法有很多种。我们最熟悉的莫过于“蝉噪林愈静,鸟鸣山更幽”了,是以喧闹衬静。但郁达夫并没有走前人的这个老路,他是怎么来写着这清秋的寂静呢?o:p> 生:借助槐蕊。

师:我请一位同学来读一读,其他同学注意看看哪些地方表现出“静”?

生: 读

师:你觉得哪些句子写出了静?可以自由发言。

生1:“脚踏上去,声音也没有。”没有声音,静!

师:很直接的。其他同学呢?

生2:不仅声音没有,连气味也没有,只能感出一点点极微细极柔软的触觉。声音没有,是静;气味也没有,更静;微细和柔软的触觉已经难以感觉了,而作者却能感触得到极微细极柔软的触觉,这份静已不仅仅是环境的寂静了,我觉得还有心境的宁静。

师:分析得精彩而到位。注意了两个的渲染。

生3:“像花而又不是花的那一种落蕊,早晨起来,会铺得满地。”

铺得满地说明花落的多且时间长,但整整一夜,没有人发觉,早上起来才惊奇的看到,说明落花的寂静无声。也突出了一个“静”字

生4:扫街的在树影下一阵扫后,灰土上留下来的一条条扫帚的丝纹,说明没有人走过——环境静,能注意到这些丝纹,说明心静。

师:分析得真好。平时,学校打扫卫生后,我们注意到了地面上留下的丝纹吗? 生:没有。

师:为什么?

生:每天有干不完的事,做不完的作业,哪有闲心去注意这些。

师:对呀。哪有闲心?!所以作者说,这些丝纹“识下并且还觉得有点落寞。”看,这无法感觉到的、无法言传的触觉,正强烈地反衬出环境的寂静和心境的落寞。而“古人所说的梧桐一叶而天下知秋的遥想,大约也就在这些深沉的地方。”“这些”指哪些?文中有没有现成的词?大家再读一遍,整体上来把握。

学生读,教师巡查。

生:细腻、清闲、落寞

师:好,“这些”指的是细腻、清闲、落寞。那为什么说“深沉也就在这些地方”呢?

生:能感受到丝纹,说明他细腻,但这份细腻是因为他的清闲,而正是这种清闲让他感到万分的落寞。所以深沉也正在于此。

师:是的,如果不是万籁俱静,就不会有如此细微的体验;如果没有宁静似水的情怀, 9

更不会有这样精致的触觉。正像陶渊明所说的: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而尔?心远地自偏。心远——清闲——落寞。心在起作用。不知大家还记不记晏殊的那首词:“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小园香径独徘徊。”

(教师用屏幕显示,学生随读。)从槐蕊中一叶知秋,不仅感受到自然的秋天,更加感受到人生的秋天,人生短暂,而坐看年华付流水,是何等的清闲,但正是这种清闲让作者感到苦闷、落寞,所以深沉正在这些地方。也正是这寥寥数笔细腻而传神地表达出了清秋的“静”味。

而感悟人生之秋最好的当数对秋雨的描写。我们一起来读一读秋雨这一段的描写。 生一起读

师:大家注意到了没有哪些句子表现出了“悲凉”?看看有没有“悲凉”的标志——字、词、句?

生1:灰沉沉

师:今天早上起来,天气灰沉沉的,我们是感到有点凉,但有悲意吗?

生1:没有。

生2:淅沥雨声、着黑色皮袄的都市闲人

师:能感到凉,但能感到悲吗?穿的厚就悲凉了吗?

生2:是的,没有悲有凉。

师:其实,在这里让大家寻找“悲凉”的标志性的字词句,真的难为了大家。但我们在阅读的过程中始终觉得被悲凉笼罩着,字里行间弥漫了一种悲凉,是什么触动了人们凄凉沧桑的感情呢?

生:是秋雨。

师:凉,一年将尽,人到中年,光阴几何,那种沧桑,那种凄凉,那种无奈,都在天气转凉、一年将尽的氛围中。但作者写时并未刻意去写,没有悲凉的标志,但有悲凉始终笼罩着,字里行间弥漫着一种悲凉的气氛,这就是高手不着一字,尽显风流。正应了辛弃疾的那句话:而今识得愁滋味,欲说还休,欲说还休,却道天凉好个秋!(教师用屏幕显示,学生随读。)

历尽沧桑之后,调子是悲凉的,但写来却是不经意的笔墨,一切尽在不言中。这就是好文章的极致。需要我们慢慢地学、用心的学。

让我们在来品味一下。听听专家是怎样演绎的。

学生听配乐朗读

师:对秋味,作者通过清、静、悲凉三个方面来品味,借助牵牛花、槐蕊、秋蝉、秋雨、秋枣这些景。我们重点赏析了牵牛花、槐蕊、秋雨,关于秋蝉、秋枣下面大家可以自己去找找,去分析。

现在我们回过头来看看这篇赏玩秋味的文章有没有枝蔓?也就是有没有不是写故都的秋的景色的段子。请大家找一找。

生:有。正数第二段,倒数第二、三段。

师:正数第二段,倒数第二、三段,不是写故都的秋,你在写作文的时候敢这样写吗?生:不敢。

师:老师说要围绕中心选材。这不是反其道而行之吗?这是不是枝蔓、多余的部分呢?我们先看正数第二段和倒数第二段写了什么?

生:南国之秋。

师:难道南国的秋不美吗?

生:美。

10

师:当然美了。我们平时说“上有天堂,下有苏杭”嘛。桂林山水的清奇秀美,杭州西湖的淡抹浓妆,广阔太湖的一碧万顷,还有苏州园林的满目琳琅,真的很美,但这些景色在作者的眼中却是……

师生:看不饱,赏不透,赏玩不到十足,而且色彩不浓,回味不永。

师:在倒数第二段作者用四个比喻把江南的秋与北国的秋作了一下比较,怎么说的?生:“黄酒之于白干,稀饭之于馍馍,鲈鱼之于大蟹,黄犬之于骆驼。”

师: 四个比喻都从味上来说的,哪一个感到更过瘾?

生:北国之秋。

师:四个比喻就这样从烈、深、久的味上来说,南国之秋与北国之秋有距离,这让他感到赏玩不到十足,色彩不浓,回味不永,既然如此,你还写它干什么呢?不好写干什么哪? 生:是对比、衬托北国之秋的秋味。

师:在自己的写作也中要去借鉴这种方法。

师:再看倒数第三段,在表达手法上是记叙、描写、议论、抒情,是什么?

生:议论。

师:好。在散文中你见过有插入这么大段的议论的吗?为什么在此用了议论呢?课下可以三三两两地去讨论,在课堂上不再处理这个问题。

郁达夫独衷情于秋的清、静、悲凉,而在你十几年的人生中,你品味的秋是什么?考虑两分钟。

生1:是个团圆的季节。因为八月十五日在秋季。

生2:收获的季节,各种水果上市;各种考试在秋天有了结果。

生3:在城市中,在公园、树林中是清、静,而农村、乡下中是个丰收的好兆头。 师:同一个人因区域、地点的不同感觉不同。

生4:满载而归的感觉,秋雨虽有凉意,但我考上重点。

生5:秋高气爽,非常舒服。

生6:是个过度。前半部分既不热又不冷的感觉,后半是萧条。

生7:宁静、淡泊、致远。

师:每个人品味的秋不一样。刚才的同学说,同一个人在不同的区域中的秋的味也不一样,为什么?

生:心境、环境、经历、社会背景、家庭背景都不一样。

师:是啊。秋雨,心情高兴的时候是音乐,不高兴的时候感到烦躁。正是因为作者所处的社会背景、个人经历、思想意识千差万别,从而导致笔下的秋也是不一样的,而郁却独衷情于清、静、悲凉的秋。前面我们学过毛泽东的《沁园春"

长沙》,1925年的秋天,在毛泽东的眼里,虽然他独立寒秋,但看到的却是“万山红遍,层林尽染,漫江碧透,百舸争流,”万类霜天竟自由的图景,与郁达夫品味的不一样;还有一个作家杨朔,写过一篇散文题目是《香山红叶》,我们不用去看文章,只从题目来看你觉得他品味的秋是不是清、静、悲凉的?

生:不是。

师:肯定是充满生机,生机盎然的。高一的时候在我们的《语文读本》中选了欧阳修的《秋声赋》,那里边描写的秋是肃杀、凄凉的。由于作者生活背景、思想、时代的千差万别,所以他们品出来的秋也不一样,但郁达夫为什么独衷情于清、静、悲凉呢?

这当然与他的生活背景、个人情趣有关,我们来看一下郁达夫。(教师屏幕展示有关资料)郁达夫是个典型的伤感文人,从小失去父亲,体验了生活的艰辛,养成忧郁、沉寂的性格;成年后呢?又到日本去留学,饱受异族的歧视与凌辱,更增添苦闷、消沉的心理,所以 11

他的文风有一种伤感的、灰冷的调子。再加上本文写于1934年,九·一八事变之后,北平将遭到日寇践踏,在这个时候,郁达夫正是怀着最后看一眼故都的秋色的心情重游故地的。就象一件心爱之物,传家瑰宝,即将面临着暴力地抢劫而自己又无力抵御一样,那种悲凉、那种无奈,自然要在文章中显现出来,由于心情使然,此时在作者看来,这种清、静、悲凉就是一种美,尽管是朦胧的,甚至基调有些灰暗,但正是这种清、静、悲凉让他难割难舍,这正是故都情结,家国之思,也正是他几十年人生所体味出来的生命之味。所以说秋味就是生命之味。

生:老师我觉得用清、静、悲凉来赞美秋感情上接受不了。要赞美应该写好的一面啊! 师:大家是不是都有这样的别扭。

生:是。

师:还记不记前边我们学过闻一多的一首诗《死水》,《死水》写什么的?

生:写赞美祖国。

师:赞美祖国。但把祖国比成一点波澜都不起的死水,这里断不是美的所在。为什么? 生1:作者正是用严峻的眼光来看待中国,表达的实际上是一种深沉真挚的爱。 生2:作者是恨铁不成钢啊!但这绝对是爱!

师:郁达夫也是如此,清、静、悲凉的故国表现的是深沉、真挚的家国之思,故都情结;俗语说,狗不嫌家贫,儿不嫌母丑。爱国,不是光会爱她的强大、繁荣,也爱她在磨难中的坚强。正因为如此,所以他才在文章的最后深情的哀诉,我们一块来读最后一段。 师生:读最后一段。

用整个身心去拥抱秋,用自己的灵魂去品尝秋,把自己的血与肉融入了墨汁,饱蘸着自己的情和爱去书写秋,这才品出了深蕴其中的不为外人所道的妙味,才有了这篇秋味十足的至美之文.

好,我们大家再放声诵读全文,再次整体上品味作者的真挚情感。

生:诵读全文。

师:从写作上来看,故都表达的是自己对故都的依恋——故都情结,作者把人的主观感情和客观的自然景物完美的结合在一起,表达了他的家国之思。这也就是我们在写作上经常说的:以情驭景,用景显情,情景交融。(屏幕展示)那么在情景交融中谁是主要的? 生:情。

师:是的。物他没有选,单单按照清、静、悲凉来选择紫色的牵牛花,落地的槐蕊,哀愁的秋雨、秋蝉、秋枣。这些写作的技巧我们要慢慢的去领悟、实践、掌握。

当然了,通过这一篇课文,我们不可能一下子掌握散文的这种写法,不可能对郁达夫做全面的了解,我们可以在课下继续通过各种渠道来探讨。下面我们来看看我们的研究和拓展:(以下内容屏幕展示)

研究性题目:

《我眼中的郁达夫》

《郁达夫散文研究》

散文中的情与景》

参考书目:

《郁达夫》(华夏出版社1997年版)

《散文写作艺术指要》(东方出版社1997年版)

《郁达夫文集》(三联出版社1991年版)

师:好,今天的课我们就到这里。非常感谢咱们成都十八中在座的各位同学,屏幕上打 12

13


相关文章

  • 浅谈语文课堂教学互动性艺术--以辽宁省张宏强老师教学实录为例
  • 2014年第11期 教材教法 Teaching methods [课外语文编辑部 投稿邮箱:[email protected]] 浅谈语文课堂教学互动性艺术 --以辽宁省张宏强老师教学实录为例 李意萍 (辽宁省沈阳师范大学文学院,辽宁 沈阳 ...查看


  • _故都的秋_教学实录及反思_王针桂
  • 实用案例 ︽故都的秋︾教学实录及反 思 王针桂 92 综合天地2009.05 我们对文学作品的欣赏,往往不是一个统一的"标准答案"所能概括的,文学作品本身具有某种特定性和模糊性,是允许读者有自己的认识和见解的,正所谓&q ...查看


  • 故都的秋课堂实录绝对实用(1)
  • < 故都的秋 > 郁达夫 一年四季,春有春的妩媚,夏有夏的妖娆,冬天有冬天的庄重,而秋天更是风情万种.千姿百态.自古至今啊无数的文人墨客对他的诠释又赋予了秋的特殊情感,所以有"悲秋""恋秋" ...查看


  • 故都的秋教学视频的课堂实录
  • <故都的秋>课堂实录 作者:党红英 地点:四川成都(第二届"中华杯" 全国中学语文教师素质教育课堂大赛) 师:我们知道,一年四季,春夏秋冬,秋,以其特有的魅力吸引了无数的文人墨客.古往今来,咏秋的佳作也实在太 ...查看


  • [故都的秋]课堂实录
  • 作者:党红英 地点:四川成都(第二届"中华杯" 全国中学语文教师素质教育课堂大赛) 师:我们知道,一年四季,春夏秋冬,秋,以其特有的魅力吸引了无数的文人墨客.古往今来,咏秋的佳作也实在太多太多,人们写秋的着眼点也各不相同 ...查看


  • 中学语文教学杂志2011年第6期目录
  • 2011年第6期 ---------------------------------------------------------------------------- 卷首语 中学语文教育的任务不是培养天才 陶东风 1 理念·观点 深度 ...查看


  • 初中语文案例:[秋天]课堂实录
  • <秋天>课堂实录-- 展现语文课程教学中的生态观 英国学者斯宾塞在<教育论>一书中提出了"什么知识最有价值"的问题,其答案是:一门知识对"为完满生活做准备"的尽责程度作为衡量课 ...查看


  • [故都的秋]教学过程实录
  • <故都的秋>教学过程实录 作者:杜富 来源:<课程教育研究·中>2014年第06期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4)06-0050-01 一,导: 同学们,大家 ...查看


  • [动人的北平]典型教学设计案例
  • <动人的北平>典型教学设计案例 作者:张霖炜 来源:<大观>2015年第03期 摘要:本案例运用诱思探究教学理论对林语堂名作<动人的 北平>进行典型教学设计并实施,效果较好. 关键词:动人的北平:典型教学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