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金属:铅(P b)、镉(Cd)、铬(Cr) 、汞(Hg)、铜(Cu)、金(Au)、银(Ag)、铅(Pb)、镉(Cd)、铬(Cr) 、汞(Hg)
污水类别
1生活污水:粪便水、洗浴水、洗涤水和冲洗水。
2工业污水:医院废水、制药废水、屠宰废水、采矿废水、食品废水、畜禽养殖业废水、含油废水、造纸废水、化工废水、建材废水、电子废水、油墨废水、含重金属废水、冶金废水、金属酸洗废水、纺织印染废水、染料废水、制革废水、农药废水、电站废水、石油加工废水 3 雨水:雨雪降至地面形成的地表径流、工业废渣或垃圾场冲淋雨。
水质指标名词
(1)温度
许多工业排出的废水都有较高的温度,这些废水排入水体使其水温升高,引起水体的热污染。
(2)色度
一般纯净的天然水是清澈透明的,即无色的。但带有金属化合物或有机化合物等有色污染物的污水呈各种颜色。
(3)嗅和味
嗅和味同色度一样也是感官性指标,可定性反映某种污染物的多寡。天然水是无嗅无味的。
(4)固体物质
水中所有残渣的总和称为总固体(TS),总固体包括溶解物质(DS)和悬浮固体物质(SS)以及挥发性固体(VS)和固定性固体(FS)。
(5)生物化学需氧量(BOD):
是一种用微生物代谢作用所消耗的溶解氧量来间接表示水体被有机物污染程度的一个重要指标。
(6)化学需氧量(COD、OC):在一定的条件下,采用一定的强氧化剂处理水样时,所消耗的氧化剂量。它是表示水中还原性物质多少的一个指标。
化学需氧量越大,说明水体受有机物的污染越严重。
(7)总有机碳(TOC):在900℃高温下,以铂作催化剂,使水样氧化燃烧,测定气体中CO2的增量,从而确定水样中总的含碳量,表示水样中有机物总量的综合指标。
(8)总需氧量(TOD):总需氧量是指水中能被氧化的物质,主要是有机物质在燃烧中变成稳定的氧化物时所需要的氧量,结果以O2的mg/L表示。
(9)植物营养元素:N、P(氮、磷)
(10)PH值:主要是指水样的酸碱度。
(11)重金属:铅(P b)、镉(Cd)、铬(Cr) 、汞(Hg)、铜(Cu)、金(Au)、银(Ag)、铅(Pb)、镉(Cd)、铬(Cr) 、汞(Hg)
(12)细菌总数:水中的细菌总数反应了水体中受细菌污染的程度。
污泥沉降比(SV)的英文是SettlingVelocity又称30分钟沉降率,是曝气池混合液在量筒内静置30分钟后所形成的沉淀污泥容积占原混合液容积的比例,以%表示。
SVI 污泥体积指数,是衡量活性污泥沉降性能的指标。
指曝气池混合液经30min沉淀后, 相应的1g干污泥所占的容积(以mL计), 单位mL/g
。
MLSS是混合液悬浮固体浓度(mixed liquid suspended solids)的简写,它又称为混合液污泥浓度,它表示的是在曝气池单位容积混合液内所含有的活性污泥固体物的总重量(mg/L)。
MLVSS 曝气池混合液挥发性污泥浓度(MLVSS)的英文是
MixedLiquorVolatileSuspendedSoild,因此又称为混合液挥发性悬浮固体浓度,表示的是混合液活性污泥中有机性固体物质的浓度,MLVSS扣除了活性污泥中的无机成分,能够比较正确地表示活性污泥中活性成分的数量。其单位也是mg/L或g/L。
(13)大肠菌群:水是传播肠道疾病的一种重要媒介,而大肠菌群被视为最基本的粪便传染指示菌群。大肠菌群的值可表明水样
被粪便污染的程度,间接表明有肠道病菌(伤寒、痢疾、霍乱等)存在的可能性。
污水综合排放标准
(1)水环境保护标准
· 水环境保护标准目录
· 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 -- GB 3838-2002 代替GB 3838-88,GHZ... · 海水水质标准 -- GB 3097-1997 代替 GB 3097-82
· 地下水质量标准 -- GB/T 14848-93
· 农田灌溉水质标准 -- GB 5084-92
· 渔业水质标准 -- GB 11607-89
(2)水污染物排放标准
· 合成树脂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 -- GB 31572-2015
· 石油炼制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 -- GB 31570-2015
· 再生铜、铝、铅、锌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 -- GB 31574—2015
· 无机化学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 -- GB 31573-2015
· 电池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 -- GB 30484-2013
· 制革及毛皮加工工业水污染物排放标准 -- GB 30486—2013
· 合成氨工业水污染物排放标准 -- GB 13458-2013代替GB 13458-2001 · 柠檬酸工业水污染物排放标准 -- GB 19430-2013代替 GB 19430-2004 · 麻纺工业水污染物排放标准 -- GB 28938-2012
· 毛纺工业水污染物排放标准 -- GB 28937-2012
· 缫丝工业水污染物排放标准 -- GB 28936—2012
· 纺织染整工业水污染物排放标准 -- GB 4287-2012代替GB 4287-92 · 炼焦化学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 -- GB 16171-2012代替 GB16171-1996 · 铁合金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 -- GB 28666-2012
· 钢铁工业水污染物排放标准 -- GB 13456—2012代替GB 13456-1992 · 铁矿采选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 -- GB 28661-2012
· 弹药装药行业水污染物排放标准 -- GB 14470.3—2011 代替GB 14470.3... · 橡胶制品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 -- GB 27632—2011
· 发酵酒精和白酒工业水污染物排放标准 -- GB 27631—2011
· 汽车维修业水污染物排放标准 -- GB 26877-2011 4.1标准分级
4.1.1 排入GB3838Ⅲ类水域(划定的保护区和游泳区除外)和排入GB3097中二类海域的污水,执行一级标准。
4.1.2 排入GB 3838中Ⅳ、Ⅴ类水域和排入GB3097中三类海域的污水,执行二级标准。
4.1.3 排入设置二级污水处理厂的城镇排水系统的污水,执行三级标准。
4.1.4 排入未设置二级污水处理厂的城镇排水系统的污水,必须根据排水系统出水受纳水域的功能要求,分别执行4.1.1和4.1.2的规定。
4.1.5 GB3838中Ⅰ、Ⅱ类水域和Ⅲ类水域中划定的保护区,GB3097中一类海域,禁止新建排污口,现有排污口应按水体功能要求,实行污染物总量控制,以保证受纳水体水质符合规定用途的水质标准。
4.2 标准值
4.2.1 本标准将排放的污染物按其性质及控制方式分为二类。
4.2.1.1第一类污染物,不分行业和污水排放方式,也不分受纳水体的功能类别,一律在车间或车间处理设施排放口采样,其最高允许排放浓度必须达到本标准要求(采矿行业的尾矿坝出水口不得视为车间排放口)。
4.2.1.2 第二类污染物,在排污单位排放口采样,其最高允许排放浓度必须达到本标准要求。
4.2.2 本标准按年限规定了第一类污染物和第二类污染物最高允许排放浓度及部分行业最高允许排水量,分别为:
4.2.2.1 1997年12月31日之前建设(包括改、扩建)的单位,水污染物的排放必须同时执行表1、表2、表3的规定。
4.2.2.2 1998年1月1日起建设(包括改、扩建)的单位,水污染物的排放必须同时执行表1、表4、表5的规定。
4.
2.2.3 建设(包括改、扩建)单位的建设时间,以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表)批准日期为准划分。
4.3 其他规定
4.3.1 同一排放口排放两种或两种以上不同类别的污水,且每种污水的排放标准又不同时,其混合污水的排放标准按附录A计算。
4.3.2 工业污水污染物的最高允许排放负荷量按附录B计算。
4.3.3 污染物最高允许年排放总量按附录C计算。
4.3.4 对于排放含有放射性物质的污水,除执行本标准外,还须符合GB8703-88《辐射防护规定》。
土壤污染
分类 (一)、无机污染
1.工业污水
土壤污染
用未经处理或未达到排放标准的工业污水灌溉农田是污染物进入土壤的主要途径,其后果是在灌溉渠系两侧形成污染带。属封闭式局限性污染。[1]
2.酸雨
工业排放的 SO2、NO等有害气体在大气中发生反应而形成酸雨,以自然降水形式进入土壤,引起土壤酸化。冶金工业烟囱排放的金属氧化物粉尘,则在重力作用下以降尘形式进入土壤,形成以排污工厂为中心、半径为2至3公里范围的点状污染。[1]
3.尾气排放
汽油中添加的防爆剂四乙基铅随废气排出污染土壤,行车频率高的公路两侧常形成明显的铅污染带。
4.堆积物
堆积场所土壤直接受到污染,自然条件下的二次扩散会形成更大范围的污染。
5.农业污染
属农业区开放性的。
(二)、有机污染
1.污水排放
生活污水和工业废水中,含有氮、磷、钾等许多植物所需要的养分,所以合理地使用污水灌溉农田,一般有增产效果。但污水中还含有重金属、酚、氰化物等许多有毒有害的物质,如果污水没有经过必要的处理而直接用于农田灌溉,会将污水中有毒有害的物质带至农田,污染土壤。例如冶炼、电镀、燃料、汞化物
等工业废水能引起镉、汞、铬、铜等重金属污染;石油化工、肥料、农药等工业废水会引起酚、三氯乙醛、农药等有机物的污染。
2.废气
大气中的有害气体主要是工业中排出的有毒废气,它的污染面大,会对土壤造成严重污染。工业废气的污染大致分为两类:气体污染,如二氧化硫、氟化物、臭氧、氮氧化物、碳氢化合物等;气溶胶污染,如粉尘、烟尘等固体粒子及烟雾,雾气等液体粒子,它们通过沉降或降水进入土壤,造成污染。例如,有色金属冶炼厂排出的废气中含有铬、铅、铜、镉等重金属,对附近的土壤造成污染;生产磷肥、氟化物的工厂会对附近的土壤造成粉尘污染和氟污染。
3.化肥
施用化肥是农业增产的重要措施,但不合理的使用,也会引起土壤污染。长期大量使用氮肥,会破坏土壤结构,造成土壤板结,生物学性质恶化,影响农作物的产量和质量。过量地使用硝态氮肥,会使饲料作物含有过多的硝酸盐,妨碍牲畜体内氧的输送,使其患病,严重的导致死亡。
4.农药
农药能防治病、虫、草害,如果使用得当,可保证作物的增产,但它是一类危害性很大的土壤污染物,施用不当,会引起土壤污染。喷施于作物体上的农药(粉剂、水剂、乳液等),除部分被植物吸收或逸入大气外,约有一半左右散落于农田,这一部分农药与直接施用于田间的农药(如拌种消毒剂、地下害虫熏蒸剂和杀虫剂等)构成农田土壤中农药的基本来源。农作物从土壤中吸收农药,在根、茎、叶、果实和种子中积累,通过食物、饲料危害人体和牲畜的健康。此外,农药在杀虫、防病的同时,也使有益于农业的微生物、昆虫、鸟类遭到伤害,破坏了生态系统,使农作物遭受间接损失。[1]
5.固体污染
工业废物和城市垃圾是土壤的固体污染物。例如,各种农用塑料薄膜作为大棚、地膜覆盖物被广泛使用,如果管理、回收不善,大量残膜碎片散落田间,会造成农田“白色污染”。这样的固体污染物既不易蒸发、挥发,也不易被土壤微生物分解,是一种长期滞留土壤的污染物。
土壤土质指标
1、土壤物理指标:土壤物理状况对植物生长和环境质量有直接或间接的影响。土壤物理指标包括土壤质地及粒径分布、土层厚度与根系深度、土壤容重和紧实度、孔隙度及孔隙分布、土壤结构、土壤含水量、田间持水量、土壤持水特性、
渗透率和导水率、土壤排水性、土壤通气、土壤温度、障碍层次深度、土壤侵蚀状况、氧扩散率、土壤耕性等。
2、土壤化学指标:土壤中各种养分和土壤污染物质等的存在形态和浓度,直接影响植物生长和动物及人类健康。土壤质量的化学指标包括土壤有机碳和全氮、矿化氮、磷和钾的全量和有效量、CEC、土壤pH、电导率(全盐量)、盐基饱和度、碱化度、各种污染物存在形态和浓度等。
3、土壤生物学指标:土壤生物是土壤中具有生命力的主要部分,是各种生物体的总称,包括土壤微生物、土壤动物和植物,是评价土壤质量和健康状况的重要指标之一。土壤中许多生物可以改善土壤质量状况,也有一些生物如线虫、病原菌等会降低土壤质量。目前应用较多的指标是土壤微生物指标,而中型和大型土壤动物指标正在研究阶段。土壤质量的生物指标包括微生物生物量碳和氮,潜在可矿化氮、总生物量、土壤呼吸量、微生物种类与数量、生物量碳/有机总碳、呼吸量/生物量、酶活性、微生物群落指纹、根系分泌物、作物残茬、根结线虫等
土壤环境质量标准
土壤密度:(p )g/cm3 土壤容重()
m4——环刀与湿土重(g);
m3——环刀质量(g);
W——土壤含水量(g/kg);
V——环刀容积(cm3)土壤电阻率(R)cm 土壤有机碳密度(SOCdensity)
土壤有机碳平均含量(C)
土壤厚度(D)cm
土壤有机碳储量(SOCstorage)y
>--GB15618-1995
1 土壤分类 根据土壤应用功能和保护目标,划分为三类:
I类为主要适用于国家规定的自然保护区(原有背景重金属含量高的除外)、集中式生活饮用水源地、茶园、牧场和其他保护地区的土壤,土壤质量基本上保持自然背景水平。
Ⅱ类主要适用于一般农田、蔬菜地、茶园果园、牧场等到土壤,土壤质量基本上对植物和环境不造成危害和污染。
Ⅲ类主要适用于林地土壤及污染物容量较大的高背景值土壤和矿产附近等地的农田土壤(蔬菜地除外)。土壤质量基本上对植物和环境不造成危害和污染。
2 标准分级 一级标准 为保护区域自然生态、维持自然背景的土壤质量的限制值。 二级标准 为保障农业生产,维护人体健康的土壤限制值。
三级标准 为保障农林生产和植物正常生长的土壤临界值。
3 各类级别 各类土壤环境质量
执行标准的级别规定如下:
Ⅰ类土壤环境质量执行一级标准;
Ⅱ类土壤环境质量执行二级标准;
Ⅲ类土壤环境质量执行三级标准。
大气污染分类
空气(C)
大气污染物按其存在状态可分为两大类。一种是气溶胶状态污染物,另一种是气体状态污染物。气溶胶状态污染物主要有粉尘、烟液滴、雾、降尘、飘尘、悬浮物等。气体状态污染物主要有以二氧化硫为主的硫氧化合物,以二氧化氮为主的氮氧化合物,以二氧化碳为主的碳氧化合物以及碳、氢结合的碳氢化合物。大气中不仅含无机污染物,而且含有机污染物。
大气指标
我国目前采用的空气污染指数(API)分五级,API值小于等于50说明空气质量为优。API值大于50且小于等于100,表明空气质量良,相当于达到国家空气质量二级标准。API值大于100且小于等于200,表明空气质量为轻度污染。
大气环境质量标
固体废弃物分类
烟气污染
烟气是气体和烟尘的混合物,是污染居民区大气的主要原因。烟气的成分很复杂,气体中包括 水蒸汽、SO2 、N2、O2、 CO 、 CO2 碳氢化合物以及氮氧化合物等,烟尘包括燃料的灰分、煤粒、油滴以及高温裂解产物等。因此烟气对环境的污染是多种毒物的复合污染。烟尘对人体的危害性与颗粒的大小有关,对人体产生危害的多是直径小于 10 微米的飘尘,尤其以 1-2.5 微米的飘尘危害性最大。
重金属:铅(P b)、镉(Cd)、铬(Cr) 、汞(Hg)、铜(Cu)、金(Au)、银(Ag)、铅(Pb)、镉(Cd)、铬(Cr) 、汞(Hg)
污水类别
1生活污水:粪便水、洗浴水、洗涤水和冲洗水。
2工业污水:医院废水、制药废水、屠宰废水、采矿废水、食品废水、畜禽养殖业废水、含油废水、造纸废水、化工废水、建材废水、电子废水、油墨废水、含重金属废水、冶金废水、金属酸洗废水、纺织印染废水、染料废水、制革废水、农药废水、电站废水、石油加工废水 3 雨水:雨雪降至地面形成的地表径流、工业废渣或垃圾场冲淋雨。
水质指标名词
(1)温度
许多工业排出的废水都有较高的温度,这些废水排入水体使其水温升高,引起水体的热污染。
(2)色度
一般纯净的天然水是清澈透明的,即无色的。但带有金属化合物或有机化合物等有色污染物的污水呈各种颜色。
(3)嗅和味
嗅和味同色度一样也是感官性指标,可定性反映某种污染物的多寡。天然水是无嗅无味的。
(4)固体物质
水中所有残渣的总和称为总固体(TS),总固体包括溶解物质(DS)和悬浮固体物质(SS)以及挥发性固体(VS)和固定性固体(FS)。
(5)生物化学需氧量(BOD):
是一种用微生物代谢作用所消耗的溶解氧量来间接表示水体被有机物污染程度的一个重要指标。
(6)化学需氧量(COD、OC):在一定的条件下,采用一定的强氧化剂处理水样时,所消耗的氧化剂量。它是表示水中还原性物质多少的一个指标。
化学需氧量越大,说明水体受有机物的污染越严重。
(7)总有机碳(TOC):在900℃高温下,以铂作催化剂,使水样氧化燃烧,测定气体中CO2的增量,从而确定水样中总的含碳量,表示水样中有机物总量的综合指标。
(8)总需氧量(TOD):总需氧量是指水中能被氧化的物质,主要是有机物质在燃烧中变成稳定的氧化物时所需要的氧量,结果以O2的mg/L表示。
(9)植物营养元素:N、P(氮、磷)
(10)PH值:主要是指水样的酸碱度。
(11)重金属:铅(P b)、镉(Cd)、铬(Cr) 、汞(Hg)、铜(Cu)、金(Au)、银(Ag)、铅(Pb)、镉(Cd)、铬(Cr) 、汞(Hg)
(12)细菌总数:水中的细菌总数反应了水体中受细菌污染的程度。
污泥沉降比(SV)的英文是SettlingVelocity又称30分钟沉降率,是曝气池混合液在量筒内静置30分钟后所形成的沉淀污泥容积占原混合液容积的比例,以%表示。
SVI 污泥体积指数,是衡量活性污泥沉降性能的指标。
指曝气池混合液经30min沉淀后, 相应的1g干污泥所占的容积(以mL计), 单位mL/g
。
MLSS是混合液悬浮固体浓度(mixed liquid suspended solids)的简写,它又称为混合液污泥浓度,它表示的是在曝气池单位容积混合液内所含有的活性污泥固体物的总重量(mg/L)。
MLVSS 曝气池混合液挥发性污泥浓度(MLVSS)的英文是
MixedLiquorVolatileSuspendedSoild,因此又称为混合液挥发性悬浮固体浓度,表示的是混合液活性污泥中有机性固体物质的浓度,MLVSS扣除了活性污泥中的无机成分,能够比较正确地表示活性污泥中活性成分的数量。其单位也是mg/L或g/L。
(13)大肠菌群:水是传播肠道疾病的一种重要媒介,而大肠菌群被视为最基本的粪便传染指示菌群。大肠菌群的值可表明水样
被粪便污染的程度,间接表明有肠道病菌(伤寒、痢疾、霍乱等)存在的可能性。
污水综合排放标准
(1)水环境保护标准
· 水环境保护标准目录
· 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 -- GB 3838-2002 代替GB 3838-88,GHZ... · 海水水质标准 -- GB 3097-1997 代替 GB 3097-82
· 地下水质量标准 -- GB/T 14848-93
· 农田灌溉水质标准 -- GB 5084-92
· 渔业水质标准 -- GB 11607-89
(2)水污染物排放标准
· 合成树脂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 -- GB 31572-2015
· 石油炼制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 -- GB 31570-2015
· 再生铜、铝、铅、锌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 -- GB 31574—2015
· 无机化学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 -- GB 31573-2015
· 电池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 -- GB 30484-2013
· 制革及毛皮加工工业水污染物排放标准 -- GB 30486—2013
· 合成氨工业水污染物排放标准 -- GB 13458-2013代替GB 13458-2001 · 柠檬酸工业水污染物排放标准 -- GB 19430-2013代替 GB 19430-2004 · 麻纺工业水污染物排放标准 -- GB 28938-2012
· 毛纺工业水污染物排放标准 -- GB 28937-2012
· 缫丝工业水污染物排放标准 -- GB 28936—2012
· 纺织染整工业水污染物排放标准 -- GB 4287-2012代替GB 4287-92 · 炼焦化学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 -- GB 16171-2012代替 GB16171-1996 · 铁合金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 -- GB 28666-2012
· 钢铁工业水污染物排放标准 -- GB 13456—2012代替GB 13456-1992 · 铁矿采选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 -- GB 28661-2012
· 弹药装药行业水污染物排放标准 -- GB 14470.3—2011 代替GB 14470.3... · 橡胶制品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 -- GB 27632—2011
· 发酵酒精和白酒工业水污染物排放标准 -- GB 27631—2011
· 汽车维修业水污染物排放标准 -- GB 26877-2011 4.1标准分级
4.1.1 排入GB3838Ⅲ类水域(划定的保护区和游泳区除外)和排入GB3097中二类海域的污水,执行一级标准。
4.1.2 排入GB 3838中Ⅳ、Ⅴ类水域和排入GB3097中三类海域的污水,执行二级标准。
4.1.3 排入设置二级污水处理厂的城镇排水系统的污水,执行三级标准。
4.1.4 排入未设置二级污水处理厂的城镇排水系统的污水,必须根据排水系统出水受纳水域的功能要求,分别执行4.1.1和4.1.2的规定。
4.1.5 GB3838中Ⅰ、Ⅱ类水域和Ⅲ类水域中划定的保护区,GB3097中一类海域,禁止新建排污口,现有排污口应按水体功能要求,实行污染物总量控制,以保证受纳水体水质符合规定用途的水质标准。
4.2 标准值
4.2.1 本标准将排放的污染物按其性质及控制方式分为二类。
4.2.1.1第一类污染物,不分行业和污水排放方式,也不分受纳水体的功能类别,一律在车间或车间处理设施排放口采样,其最高允许排放浓度必须达到本标准要求(采矿行业的尾矿坝出水口不得视为车间排放口)。
4.2.1.2 第二类污染物,在排污单位排放口采样,其最高允许排放浓度必须达到本标准要求。
4.2.2 本标准按年限规定了第一类污染物和第二类污染物最高允许排放浓度及部分行业最高允许排水量,分别为:
4.2.2.1 1997年12月31日之前建设(包括改、扩建)的单位,水污染物的排放必须同时执行表1、表2、表3的规定。
4.2.2.2 1998年1月1日起建设(包括改、扩建)的单位,水污染物的排放必须同时执行表1、表4、表5的规定。
4.
2.2.3 建设(包括改、扩建)单位的建设时间,以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表)批准日期为准划分。
4.3 其他规定
4.3.1 同一排放口排放两种或两种以上不同类别的污水,且每种污水的排放标准又不同时,其混合污水的排放标准按附录A计算。
4.3.2 工业污水污染物的最高允许排放负荷量按附录B计算。
4.3.3 污染物最高允许年排放总量按附录C计算。
4.3.4 对于排放含有放射性物质的污水,除执行本标准外,还须符合GB8703-88《辐射防护规定》。
土壤污染
分类 (一)、无机污染
1.工业污水
土壤污染
用未经处理或未达到排放标准的工业污水灌溉农田是污染物进入土壤的主要途径,其后果是在灌溉渠系两侧形成污染带。属封闭式局限性污染。[1]
2.酸雨
工业排放的 SO2、NO等有害气体在大气中发生反应而形成酸雨,以自然降水形式进入土壤,引起土壤酸化。冶金工业烟囱排放的金属氧化物粉尘,则在重力作用下以降尘形式进入土壤,形成以排污工厂为中心、半径为2至3公里范围的点状污染。[1]
3.尾气排放
汽油中添加的防爆剂四乙基铅随废气排出污染土壤,行车频率高的公路两侧常形成明显的铅污染带。
4.堆积物
堆积场所土壤直接受到污染,自然条件下的二次扩散会形成更大范围的污染。
5.农业污染
属农业区开放性的。
(二)、有机污染
1.污水排放
生活污水和工业废水中,含有氮、磷、钾等许多植物所需要的养分,所以合理地使用污水灌溉农田,一般有增产效果。但污水中还含有重金属、酚、氰化物等许多有毒有害的物质,如果污水没有经过必要的处理而直接用于农田灌溉,会将污水中有毒有害的物质带至农田,污染土壤。例如冶炼、电镀、燃料、汞化物
等工业废水能引起镉、汞、铬、铜等重金属污染;石油化工、肥料、农药等工业废水会引起酚、三氯乙醛、农药等有机物的污染。
2.废气
大气中的有害气体主要是工业中排出的有毒废气,它的污染面大,会对土壤造成严重污染。工业废气的污染大致分为两类:气体污染,如二氧化硫、氟化物、臭氧、氮氧化物、碳氢化合物等;气溶胶污染,如粉尘、烟尘等固体粒子及烟雾,雾气等液体粒子,它们通过沉降或降水进入土壤,造成污染。例如,有色金属冶炼厂排出的废气中含有铬、铅、铜、镉等重金属,对附近的土壤造成污染;生产磷肥、氟化物的工厂会对附近的土壤造成粉尘污染和氟污染。
3.化肥
施用化肥是农业增产的重要措施,但不合理的使用,也会引起土壤污染。长期大量使用氮肥,会破坏土壤结构,造成土壤板结,生物学性质恶化,影响农作物的产量和质量。过量地使用硝态氮肥,会使饲料作物含有过多的硝酸盐,妨碍牲畜体内氧的输送,使其患病,严重的导致死亡。
4.农药
农药能防治病、虫、草害,如果使用得当,可保证作物的增产,但它是一类危害性很大的土壤污染物,施用不当,会引起土壤污染。喷施于作物体上的农药(粉剂、水剂、乳液等),除部分被植物吸收或逸入大气外,约有一半左右散落于农田,这一部分农药与直接施用于田间的农药(如拌种消毒剂、地下害虫熏蒸剂和杀虫剂等)构成农田土壤中农药的基本来源。农作物从土壤中吸收农药,在根、茎、叶、果实和种子中积累,通过食物、饲料危害人体和牲畜的健康。此外,农药在杀虫、防病的同时,也使有益于农业的微生物、昆虫、鸟类遭到伤害,破坏了生态系统,使农作物遭受间接损失。[1]
5.固体污染
工业废物和城市垃圾是土壤的固体污染物。例如,各种农用塑料薄膜作为大棚、地膜覆盖物被广泛使用,如果管理、回收不善,大量残膜碎片散落田间,会造成农田“白色污染”。这样的固体污染物既不易蒸发、挥发,也不易被土壤微生物分解,是一种长期滞留土壤的污染物。
土壤土质指标
1、土壤物理指标:土壤物理状况对植物生长和环境质量有直接或间接的影响。土壤物理指标包括土壤质地及粒径分布、土层厚度与根系深度、土壤容重和紧实度、孔隙度及孔隙分布、土壤结构、土壤含水量、田间持水量、土壤持水特性、
渗透率和导水率、土壤排水性、土壤通气、土壤温度、障碍层次深度、土壤侵蚀状况、氧扩散率、土壤耕性等。
2、土壤化学指标:土壤中各种养分和土壤污染物质等的存在形态和浓度,直接影响植物生长和动物及人类健康。土壤质量的化学指标包括土壤有机碳和全氮、矿化氮、磷和钾的全量和有效量、CEC、土壤pH、电导率(全盐量)、盐基饱和度、碱化度、各种污染物存在形态和浓度等。
3、土壤生物学指标:土壤生物是土壤中具有生命力的主要部分,是各种生物体的总称,包括土壤微生物、土壤动物和植物,是评价土壤质量和健康状况的重要指标之一。土壤中许多生物可以改善土壤质量状况,也有一些生物如线虫、病原菌等会降低土壤质量。目前应用较多的指标是土壤微生物指标,而中型和大型土壤动物指标正在研究阶段。土壤质量的生物指标包括微生物生物量碳和氮,潜在可矿化氮、总生物量、土壤呼吸量、微生物种类与数量、生物量碳/有机总碳、呼吸量/生物量、酶活性、微生物群落指纹、根系分泌物、作物残茬、根结线虫等
土壤环境质量标准
土壤密度:(p )g/cm3 土壤容重()
m4——环刀与湿土重(g);
m3——环刀质量(g);
W——土壤含水量(g/kg);
V——环刀容积(cm3)土壤电阻率(R)cm 土壤有机碳密度(SOCdensity)
土壤有机碳平均含量(C)
土壤厚度(D)cm
土壤有机碳储量(SOCstorage)y
>--GB15618-1995
1 土壤分类 根据土壤应用功能和保护目标,划分为三类:
I类为主要适用于国家规定的自然保护区(原有背景重金属含量高的除外)、集中式生活饮用水源地、茶园、牧场和其他保护地区的土壤,土壤质量基本上保持自然背景水平。
Ⅱ类主要适用于一般农田、蔬菜地、茶园果园、牧场等到土壤,土壤质量基本上对植物和环境不造成危害和污染。
Ⅲ类主要适用于林地土壤及污染物容量较大的高背景值土壤和矿产附近等地的农田土壤(蔬菜地除外)。土壤质量基本上对植物和环境不造成危害和污染。
2 标准分级 一级标准 为保护区域自然生态、维持自然背景的土壤质量的限制值。 二级标准 为保障农业生产,维护人体健康的土壤限制值。
三级标准 为保障农林生产和植物正常生长的土壤临界值。
3 各类级别 各类土壤环境质量
执行标准的级别规定如下:
Ⅰ类土壤环境质量执行一级标准;
Ⅱ类土壤环境质量执行二级标准;
Ⅲ类土壤环境质量执行三级标准。
大气污染分类
空气(C)
大气污染物按其存在状态可分为两大类。一种是气溶胶状态污染物,另一种是气体状态污染物。气溶胶状态污染物主要有粉尘、烟液滴、雾、降尘、飘尘、悬浮物等。气体状态污染物主要有以二氧化硫为主的硫氧化合物,以二氧化氮为主的氮氧化合物,以二氧化碳为主的碳氧化合物以及碳、氢结合的碳氢化合物。大气中不仅含无机污染物,而且含有机污染物。
大气指标
我国目前采用的空气污染指数(API)分五级,API值小于等于50说明空气质量为优。API值大于50且小于等于100,表明空气质量良,相当于达到国家空气质量二级标准。API值大于100且小于等于200,表明空气质量为轻度污染。
大气环境质量标
固体废弃物分类
烟气污染
烟气是气体和烟尘的混合物,是污染居民区大气的主要原因。烟气的成分很复杂,气体中包括 水蒸汽、SO2 、N2、O2、 CO 、 CO2 碳氢化合物以及氮氧化合物等,烟尘包括燃料的灰分、煤粒、油滴以及高温裂解产物等。因此烟气对环境的污染是多种毒物的复合污染。烟尘对人体的危害性与颗粒的大小有关,对人体产生危害的多是直径小于 10 微米的飘尘,尤其以 1-2.5 微米的飘尘危害性最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