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近日,省纪委组织召开了廉政文化进机关暨工商系统廉政文化建设工作会,并赴达州、广安、资阳,现场观摩了工商部门开展廉政文化建设的情况。工商系统是我省廉政文化进机关的示范,希望通过学习借鉴工商系统的经验,推进全省廉政文化进机关的工作 “多设路标,不设路障。”――这是工商系统的一句话。短短一句话,虽然没有“廉政”两个字,但它体现了廉政文化的内涵,非常温馨。 去年以来,我省工商系统在各级局机关、基层所队、窗口单位建立了129个示范点,积极探索廉政文化建设工作。日前,反腐倡廉教育逐步推进到以廉政文化建设为依托进行形式和内容的创新,正在成为工商部门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的一个鲜明特色。 突出特色紧扣主题 树立“心中无人民、不是好工商”的理念,人人争当“履职为民生、尽责护民利、竭力保民安”的公仆;树立“脑中无廉律,不能干工商”的理念,人人争当“以诚信立身、守寒素执业、讲清白从政”的卫士;树立“业中无真绩、不要混工商”的理念,人人争当“兴严实作风、塑勤廉形象、创跨越业绩”的先锋――这是达州市通川区工商局在廉政文化建设中贯穿的“三树立、三争当”主题。 工商廉政文化,它并非是廉政文化在工商行政管理领域的简单翻版,应该根植于工商行政管理事业之中,反映“工商人”工作生活的实际和需要,渗透并作用于工商行政执法的全过程。我省各级工商部门紧紧围绕“工商”、“廉政”、“文化”下功夫,突出工商特色,紧扣廉政主题,努力创造具有自身特色的工商廉政文化体系。 在廉政理念的提出上,结合工商部门市场监管和行政执法的职能特点,始终突出依法行政这个根本、执法为民这个宗旨。在内容选择上,既重视借鉴古代文化遗产和人类共同的廉政文化成果,更重视运用工商部门自身在履行职能、促进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过程中创新的文化成果。在建设主体上,坚持“工商人”是工商廉政文化的创造者、建设者、传播者。资阳市雁江区工商局人人参与廉政文化建设,每个干部职工都创作了格言警句,不少离退休干部也主动参与其中,提出书面建议,充分体现了广泛性、群众性的特点。 因地制宜形式多样 彭山县工商局挖掘该县“中华第一孝”――李密故里的本土传统文化,通过“孝文化”带动“廉文化”,组织开展了“专栏”、“竞赛”、“作品展”、“手册”等十余项廉政文化活动。这只是我省工商系统开展廉政文化进机关的一个剪影。 我省工商系统充分挖掘历史文化、红色文化、地方特色文化,充分利用现有的文化资源,把廉政文化的创建活动搞得有声有色。大竹创作的廉政文化标志,既以“廉”为基本元素,又体现了本地独特的“竹”文化,具有较强的艺术性。 同时,各地工商部门结合实际、因地制宜,形式多样、各显特色。在廉政文化的载体形式上,力求丰富多彩,建设工商廉政文化长廊、专栏、专刊、网页,开展廉政演讲、知识竞赛、读书征文活动,举行廉政文艺演出等。今年初,资阳工商局举办了“红盾之声”大型廉政文艺演出,市、县(区)局、工商所干部同台演出自己创编的廉政节目,主题节目寓教于乐,演出现场气氛热烈,整体效果出人预料。 目前,我省工商系统廉政文化建设的做法,归结起来主要是“五有”、“五进”、“五上”。“五有”即有组织、制度,有活动场所和设施,有经常性的反腐倡廉教育,有丰富的文化活动,有工商的工作特色;“五进”即进机关、进所队、进岗位、进家庭、进市场;“五上”即上墙面、上桌面、上讲台、上舞台、上网络。 注重实效成果明显 廉政文化建设是一项长期任务,我省各级工商部门坚持着眼长远,整体规划,分步实施,一步一个脚印地逐步推进,讲求实际效果。经过多年的努力工作,我省工商系统探索出了开展廉政文化建设工作的一些有效途径和方式,工商廉政文化建设逐步进入有领导、有计划、有步骤推进的良性轨道。 随着一批廉政文化景观的建成、众多廉政文化活动的开展和廉政制度的健全,工商机关和干部队伍中进一步营造出“以廉为美、以廉为乐、以廉为荣”的法制环境和文化氛围。通过文化的浸染和熏陶,工商干部进一步增强了廉洁从政、秉公用权、为民执法的思想意识。与传统的命令式、灌输式教育方式相比,廉政文化对干部职工潜移默化的教育,更加体现了以人为本的精神,教育的方式更加多样,教育的效果更加持久。廉政文化建设改善了干部职工的工作生活环境,丰富了干部职工的精神文化生活。 清风拂面,春色满园。廉政文化在反腐倡廉工作中具有潜移默化的渗透力,春风化雨的亲和力,形象生动的感召力,以柔克刚的战斗力。“通过大力推进廉政文化建设,我局呈现出‘三多三少’的良好局面:拒吃请拒礼金的现象多了,搞吃拿卡要的行为少了;辛勤工作不计得失的人多了,偷奸耍滑投机取巧的人少了;想为群众所想、急为群众所急的现象多了,门难进脸难看事难办的现象少了。”达州市达县工商行政管理局一名负责人说。 这正是,一花引来百花开,廉风吹来满眼春!
编者按:近日,省纪委组织召开了廉政文化进机关暨工商系统廉政文化建设工作会,并赴达州、广安、资阳,现场观摩了工商部门开展廉政文化建设的情况。工商系统是我省廉政文化进机关的示范,希望通过学习借鉴工商系统的经验,推进全省廉政文化进机关的工作 “多设路标,不设路障。”――这是工商系统的一句话。短短一句话,虽然没有“廉政”两个字,但它体现了廉政文化的内涵,非常温馨。 去年以来,我省工商系统在各级局机关、基层所队、窗口单位建立了129个示范点,积极探索廉政文化建设工作。日前,反腐倡廉教育逐步推进到以廉政文化建设为依托进行形式和内容的创新,正在成为工商部门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的一个鲜明特色。 突出特色紧扣主题 树立“心中无人民、不是好工商”的理念,人人争当“履职为民生、尽责护民利、竭力保民安”的公仆;树立“脑中无廉律,不能干工商”的理念,人人争当“以诚信立身、守寒素执业、讲清白从政”的卫士;树立“业中无真绩、不要混工商”的理念,人人争当“兴严实作风、塑勤廉形象、创跨越业绩”的先锋――这是达州市通川区工商局在廉政文化建设中贯穿的“三树立、三争当”主题。 工商廉政文化,它并非是廉政文化在工商行政管理领域的简单翻版,应该根植于工商行政管理事业之中,反映“工商人”工作生活的实际和需要,渗透并作用于工商行政执法的全过程。我省各级工商部门紧紧围绕“工商”、“廉政”、“文化”下功夫,突出工商特色,紧扣廉政主题,努力创造具有自身特色的工商廉政文化体系。 在廉政理念的提出上,结合工商部门市场监管和行政执法的职能特点,始终突出依法行政这个根本、执法为民这个宗旨。在内容选择上,既重视借鉴古代文化遗产和人类共同的廉政文化成果,更重视运用工商部门自身在履行职能、促进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过程中创新的文化成果。在建设主体上,坚持“工商人”是工商廉政文化的创造者、建设者、传播者。资阳市雁江区工商局人人参与廉政文化建设,每个干部职工都创作了格言警句,不少离退休干部也主动参与其中,提出书面建议,充分体现了广泛性、群众性的特点。 因地制宜形式多样 彭山县工商局挖掘该县“中华第一孝”――李密故里的本土传统文化,通过“孝文化”带动“廉文化”,组织开展了“专栏”、“竞赛”、“作品展”、“手册”等十余项廉政文化活动。这只是我省工商系统开展廉政文化进机关的一个剪影。 我省工商系统充分挖掘历史文化、红色文化、地方特色文化,充分利用现有的文化资源,把廉政文化的创建活动搞得有声有色。大竹创作的廉政文化标志,既以“廉”为基本元素,又体现了本地独特的“竹”文化,具有较强的艺术性。 同时,各地工商部门结合实际、因地制宜,形式多样、各显特色。在廉政文化的载体形式上,力求丰富多彩,建设工商廉政文化长廊、专栏、专刊、网页,开展廉政演讲、知识竞赛、读书征文活动,举行廉政文艺演出等。今年初,资阳工商局举办了“红盾之声”大型廉政文艺演出,市、县(区)局、工商所干部同台演出自己创编的廉政节目,主题节目寓教于乐,演出现场气氛热烈,整体效果出人预料。 目前,我省工商系统廉政文化建设的做法,归结起来主要是“五有”、“五进”、“五上”。“五有”即有组织、制度,有活动场所和设施,有经常性的反腐倡廉教育,有丰富的文化活动,有工商的工作特色;“五进”即进机关、进所队、进岗位、进家庭、进市场;“五上”即上墙面、上桌面、上讲台、上舞台、上网络。 注重实效成果明显 廉政文化建设是一项长期任务,我省各级工商部门坚持着眼长远,整体规划,分步实施,一步一个脚印地逐步推进,讲求实际效果。经过多年的努力工作,我省工商系统探索出了开展廉政文化建设工作的一些有效途径和方式,工商廉政文化建设逐步进入有领导、有计划、有步骤推进的良性轨道。 随着一批廉政文化景观的建成、众多廉政文化活动的开展和廉政制度的健全,工商机关和干部队伍中进一步营造出“以廉为美、以廉为乐、以廉为荣”的法制环境和文化氛围。通过文化的浸染和熏陶,工商干部进一步增强了廉洁从政、秉公用权、为民执法的思想意识。与传统的命令式、灌输式教育方式相比,廉政文化对干部职工潜移默化的教育,更加体现了以人为本的精神,教育的方式更加多样,教育的效果更加持久。廉政文化建设改善了干部职工的工作生活环境,丰富了干部职工的精神文化生活。 清风拂面,春色满园。廉政文化在反腐倡廉工作中具有潜移默化的渗透力,春风化雨的亲和力,形象生动的感召力,以柔克刚的战斗力。“通过大力推进廉政文化建设,我局呈现出‘三多三少’的良好局面:拒吃请拒礼金的现象多了,搞吃拿卡要的行为少了;辛勤工作不计得失的人多了,偷奸耍滑投机取巧的人少了;想为群众所想、急为群众所急的现象多了,门难进脸难看事难办的现象少了。”达州市达县工商行政管理局一名负责人说。 这正是,一花引来百花开,廉风吹来满眼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