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规划结课论文

学院

姓名

班级

学号 城市规划结课论文 孙洋 交通工程1201 12251109 交通运输

城市交通规划在城市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摘要]想要将城市发展成为人口众多的城市,无外乎增加更多的就业机会和开发更多的个人发展空间,以吸引大量人才,这与国家的政策是息息相关的。而人口的增长势必会带来交通方面的问题,交通拥堵已成为世界各大城市面临的第一大问题,交通拥堵所造成的不只是时间上的浪费,还有能源上、经济上的浪费,总之,交通拥堵会制约城市发展,给人民工作、生活带来不便,国家建设速度缓慢。

针对城市交通拥堵问题日益凸显,重点围绕加强城市交通研究与实践、推动城市发展模式转变展开探讨。提出要加快转变城市发展观念,坚持节约资源服务民生、和谐有序、科学决策,推动城市的快速发展。城市规划与城市交通规划之间存在着复杂的关系,任何土地利用规划方案都要在交通规划的前提下进行;而交通规划也不能仅仅根据交通系统本身来制定,土地利用也深深地影响交通规划的决策。因此,如何在城市规划工作中协调城市交通与土地利用的关系是规划师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Abstract]Growing traffic congestion problems, focus on strengthening the urban transportation research and practice, also discussing urban development model transformation. Put 1

forward to accelerate transformation of the concept of city development, adhere to the resource conservation service of the people's livelihood, harmonious and orderly, scientific decision-making, promote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the city. Urban planning and urban transportation planning, there exists a complex relationship between any land use planning will be made on the premise of traffic planning; And traffic planning is not only based on traffic system to develop itself, also deeply affect the traffic land use planning decisions. Therefore, how to work in urban planning in the coordination of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urban transport and land use is the planner is an urgent need to solve the problem.

[关键词]城市交通规划;城市轨道交通建设;城市经济发展

1城市规划与交通规划的耦合作用

随着社会的加速发展,城市的日益扩大和复杂化,以及人们对城市规划观念与需求的变化,城市规划问题已经日益突出。城市规划是为了实现一定时期内城市的经济和社会发展目标,确定城市性质、规模和发展方向,合理利用城市土地,协调城市空间布局和各项建设所作的综合部署和具体安排。城市交通规划就是对城市范围内各种交通做出长期的全面合理安排的计划。

2

城市交通系统的发展与演化,需要在相当大的程度和高度上加以规划,约束和控制,以便最大限度的避免和减少至今为止在我们城市交通方面所遇到的一切问题。国外学者对城市土地利用和交通相互关系研究始于20世纪60年代初期,该领域的研究大致按照两条主线展开:一是从促进城市良性发展的角度,指出交通系统与土地利用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不同的解决问题的战略及措施;二是从城市可持续发展的角度,研究交通系统与土地利用的问题及其协调性,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技术、政策及方法。这些观念己经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城市交通规划的理论与方法,使得城市交通规划理论与管理理论己经不是一个独立的理论,而是与城市总体规划、城市建筑风格融合在一起的综合性的理论。

1.1城市规划与交通规划的外在联系

目前, 随着计算机技术、通讯技术、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 从人、车、路综合运用系统的观点进行考虑,并把先进的计算机、通讯和信息技术运用于运输系统的ITS也就诞生了。其宗旨是以缓解道路堵塞和减少交通事故的发生, 利用尖端的信息通讯技术提高道路使用者的方便与舒适性。但是, 在智能交通已经成为近几年的最热点的、也是最重要的问题之一的同时, 我们也应该意识到智能交通问题也同样是一个复杂的巨系统, 它的实现需要方方面面的支持与协调。从总体宏观的角度而言, 它需要城市总体规划的支持与交通合理政策的管理为辅助实施手段。

1.2城市交通与土地利用的互动关系

3

城市交通系统与城市土地利用之间存在着复杂的相互影响和相互作用的关系。一方面,城市的土地利用是城市交通需求的根源,决定了城市交通源、交通量及交通方式,从宏观上约束了城市交通的结构和基础,不同的城市土地利用状况要求不同的城市交通模式与之相适应; 另一方面,城市交通系统所具有的实际运行水平会对城市空间结构及城市发展规模产生影响,从而影响到城市土地利用的状况(特别是城市交通可达性对城市经济、商业用地的空间分布具有决定作用)。城市交通与土地利用的互动关系构成了“轮转式”的互动机制。在进行交通方案的同步测试和规划时,一方面,应按照传统的规划模式,做到交通系统适应城市空间形态的发展;另一方面,应贯彻交通引导的规划理念,在规划过程中强化交通系统对城市空间发展的引导作用。

1.3城市交通与土地利用互动规划模式

受各种因素的影响,城市交通规划和土地利用规划通常分开编制,一般先用地规划后交通规划,其相互作用与反馈的周期一般较长,甚至受到政策、体制的制约而难以反馈和互动,从而影响到城市发展建设的进程和目标的实现。随着我国城市土地制度的改革和土地市场的日趋成熟,城市新开发的土地比重比例越来越高,城市土地功能置换的要求和速度都有所提高,原有的交通规划分析模式已经无法适应遂产生的新要求。在这种“新要求”下,必须采用一种新的规划模式,即在土地利用规划编制中同步进行交通方案的规划和测试。这样做的目的在于:首先,获取关于城市未来社会经济发展、城市用地和交通 4

规划等方面的基础资料;其次,采用四步骤模型进行交通需求预测,对土地利用规划进行交通模型测试,评价交通系统的超载能力和可达性等指标,通过指标判断交通系统能否支撑用地方案;最后,依据评价结果,调整城市用地规划和交通规划。如此循环反复,直到城市用地规划与交通系统相互协调。

2城市轨道交通建设对城市经济的影响

2.1城市轨道交通

城市轨道交通是城市重要的基础设施之一,它所提供的服务关系到市民的生活质量,与通讯、自来水、燃气等其它关系到国计民生的城市公共基础设施具有同等重要的地位。其对城市经济的影响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产生新的资源 城市轨道交通所带来的资源分为有形资源和无形资源两大类。无形资源:城市轨道交通创造的无形资源主要指城市品牌效应、地铁概念的市场资源等,是城市轨道交通创造和拥有的与市场有关,能产生新的投资环境和机会,能给一定区域和企业带来可能竞争优势和利益的无形资产的总和;有形资源:一是土地资源,由于城市轨道交通建设可以改善和优化城市布局,提高城市土地的使用效率,从而给城市商业用地带来了价值的增值。城市轨道交通的建设将在其沿线及站点产生交通、客流等廊道经济效应,这种效应将直接对房地产行业产生影响,增大房地产开发商和商业企业对沿线土地的需求量,导致沿线区域的土地升值和商品房价格上升,带来区域房地产的价值增值;二是商贸资源"城市轨道交通的交通功能导致了城市人流、物流和信息的集中,由于廊道效应,在城市轨道 5

交通沿线的局部地区将形成特殊的商贸资源,这些资源高度地依附于它,城市轨道交通产生的客流量与它所形成的商贸资源价值具有高度的正相关关系,优化城市环境城市轨道交通不仅可以优化城市环境,而且可以用其产生的土地资源增加值,在沿线及各站点所建社区之间扩大城市绿化面积,提高城市人均绿地占有率,并利用绿地对气候、空气净化及其他方面的调节作用,减少废气排放、废气污染、噪声污染等对城市环境的影响,提高市民的生活环境水平,提高城市竞争力#从根本上改善城市的生态环境。

2.2改善城市结构

城市轨道交通使城市的空间结构成为新的高级三维体,它对城市结构的改善及优化作用可根据其功能来确定划分。首先是地下交通联系,减少了建设城市道路对城市土地的占用,节约了城市用地;其二是地下市政设施,城市轨道交通资源的地下空间资源能使城市市政的各种管道有序布设,避免了在市政施工中对市容的破坏,还有可能修建地下冷库、水库等;其三是对城市商贸的影响,利用地下空间修建商场、车库、影院等,使城市商贸结构转变为地上、地下相结合的城市立体商贸结构;城市轨道交通对城市结构的另一个改善作用是它能引导城市结构的发展,在城市轨道交通沿线及各主要站点建设相对密集和具有混合土地利用型的社区、或新的市镇或城市的次中心区,同时对各区的功能进行划分,使城市生活、工作、商业、娱乐社区的结构与功能得到合理的分布与完善。

2.3强化城市增长极地位

6

增长极是指人类社会活动所需的资源和生产资料分布、聚集在一定地区点状空间并促使经济高度增长,并形成了新的经济增长点,同时带动周边其他地区的经济增长。经济的增长表现在增长极上,然后通过信息、技术、管理等不同渠道向外扩散,并对整个经济产生不同的影响。由于这些地区的经济发展同周围地区形成一个势差,通过市场机制的引导,使经济发达地区与经济落后地区产生了资源、技术、产业结构和经济结构的互补,从而引导整个区域经济的发展。 城市轨道交通资源对城市轨道交通发展的促进作用在于给城市带来新的资源,并利用城市轨道交通资源带来的城市土地和房地产的增值,及其他相关产业的发展,给城市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效益,加速了城市 GDP的增长,增加了城市的财政收入,为政府加大对城市轨道交通建设的资金投入提供了良好的保障,形成了城市轨道交通建设多元化投资结构与模式的大环境。

3政府作为投资主体

由于城市轨道交通的公益特性及经济效益特性,城市轨道交通建设资金不可能完全来源于资本市场,必须由政府唱主角,通过加大对城市基础建设财政支出来扩大内需,扩大内需的最主要途径是加大以交通为主的基础设施投入。政府对高速公路的投入,带来了社会经济3倍的产出。对大运量的城际轨道交通和城市轨道交通的投入,带来了社会经济效益5到8倍的产出。可以说,大运量交通设施的投入为经济增长、综合国力的增强做出了巨大贡献。 国内外有资料显示,在轨道交通上投入 1美元GDP将增加10美元。北京、上海、广州的 7

经济发展证明轨道交通的投资成熟度为1:8~12,即1元的投入带动8~12元的增长。重庆城轨交通建设投资对城市GDP的直接贡献为2.63倍,即每投资1亿元,可新增2.63亿元GDP,并提供8466个就业岗位,综合贡献率达到6.2倍。这充分证明,轨道交通是政府投资成熟度最高的项目。

目前,随着政府观念的转变,国有资金从竞争性领域逐渐退出,民营资本逐渐进入。如开放供水、供电、通信、能源市场,在医疗、教育领域引入多元化投资等,这样使政府拥有了更多可以用于城市基础建设的资金,政府将这些资金投入到“不赚钱”的公益项目中,从而可完善城市的基础设施,确保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另外,政府作为城市轨道交通投融资的主体,依靠政府良好的财政状况及政府信用能快速筹措到建设资金,操作简单,可靠性大,只有当城市轨道交通形成规模后,方可利用所产生的资源为城市轨道交通建设项目进行融资,使其建设资金来源具备多元化的可能。

结语:

城市交通系统与土地利用之间存在着复杂的互动关系,任何土地利用规划方案的制定都要在交通规划的前提下进行; 而交通规划也不能仅仅根据交通系统本身来制定,土地利用亦深深地影响着交通规划的决策。综上所述, 合理的交通规划的能否实现是涉及到总体规划的方方面面的复杂巨系统问题, 换句话说城市交通不是孤立的问题, 它需要在城市规划与改建过程中, 以及国家的宏观交通管理 8

政策上都给予大力支持, 在此基础之上运用计算机技术、信息技术、通讯技术等尖端技术, 才可以真正实现公共交通的智能化, 从而实现顺畅的城市交通网络, 这是我们所有从事交通行业的技术人员的共同目标之所在。

一个城市就是一副身体: 地标建筑物是它的头; 市中心是它的心脏; 其他大小建筑组成其余身体各部份;文化艺术体育是它的灵魂与性格;植物是它的毛发;各类管道及电鑬为它的神经线及肠道以提供能量及消化系统;道路交通就是血管,将血液养份传送至城市躯壳的各部份, 使其得以均匀生长, 不致坏死;规划师是城市的普通科医生, 各类土木工程师又像它的各项专科医生; 而化妆师则非建筑师及景观设计师莫属了;而交通规划及工程师就象是城市血管的专科医生--让我们努力,使城市的血管与动脉流通得更畅顺, 身体更健康! 参考文献:【1】王波.透水性硬化地面及铺地的应用前景【J】.建筑技术,2002

【2】任扬俊等.国内外雨水资源利用研究综述【J】.水土保持学报2000

【3】王长庆等.绿色建筑技术手册【M】.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9

【4】俞孔坚,李迪华.城市河道及滨水地带的“整治”与“美化”

【J】.现代城市研究,2003

【5】J·M·汤姆逊.城市布局与交通规划【M】.北京: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82

9

城市交通规划在城市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6】李涛.城市交通与城市土地利用的协调发展研究【D】.天津大学,2006

【7】熊贤良.大城市轨道交通-扩大内需的重要内容【J】.2000

【8】叶霞飞、蔡蔚.城市轨道交通开发利益的计算方法【J】.同济大学学报.2002

【9】沈晓阳.浅谈轨道交通建设对城市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J】.地铁与轻轨.2003

10

学院

姓名

班级

学号 城市规划结课论文 孙洋 交通工程1201 12251109 交通运输

城市交通规划在城市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摘要]想要将城市发展成为人口众多的城市,无外乎增加更多的就业机会和开发更多的个人发展空间,以吸引大量人才,这与国家的政策是息息相关的。而人口的增长势必会带来交通方面的问题,交通拥堵已成为世界各大城市面临的第一大问题,交通拥堵所造成的不只是时间上的浪费,还有能源上、经济上的浪费,总之,交通拥堵会制约城市发展,给人民工作、生活带来不便,国家建设速度缓慢。

针对城市交通拥堵问题日益凸显,重点围绕加强城市交通研究与实践、推动城市发展模式转变展开探讨。提出要加快转变城市发展观念,坚持节约资源服务民生、和谐有序、科学决策,推动城市的快速发展。城市规划与城市交通规划之间存在着复杂的关系,任何土地利用规划方案都要在交通规划的前提下进行;而交通规划也不能仅仅根据交通系统本身来制定,土地利用也深深地影响交通规划的决策。因此,如何在城市规划工作中协调城市交通与土地利用的关系是规划师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Abstract]Growing traffic congestion problems, focus on strengthening the urban transportation research and practice, also discussing urban development model transformation. Put 1

forward to accelerate transformation of the concept of city development, adhere to the resource conservation service of the people's livelihood, harmonious and orderly, scientific decision-making, promote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the city. Urban planning and urban transportation planning, there exists a complex relationship between any land use planning will be made on the premise of traffic planning; And traffic planning is not only based on traffic system to develop itself, also deeply affect the traffic land use planning decisions. Therefore, how to work in urban planning in the coordination of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urban transport and land use is the planner is an urgent need to solve the problem.

[关键词]城市交通规划;城市轨道交通建设;城市经济发展

1城市规划与交通规划的耦合作用

随着社会的加速发展,城市的日益扩大和复杂化,以及人们对城市规划观念与需求的变化,城市规划问题已经日益突出。城市规划是为了实现一定时期内城市的经济和社会发展目标,确定城市性质、规模和发展方向,合理利用城市土地,协调城市空间布局和各项建设所作的综合部署和具体安排。城市交通规划就是对城市范围内各种交通做出长期的全面合理安排的计划。

2

城市交通系统的发展与演化,需要在相当大的程度和高度上加以规划,约束和控制,以便最大限度的避免和减少至今为止在我们城市交通方面所遇到的一切问题。国外学者对城市土地利用和交通相互关系研究始于20世纪60年代初期,该领域的研究大致按照两条主线展开:一是从促进城市良性发展的角度,指出交通系统与土地利用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不同的解决问题的战略及措施;二是从城市可持续发展的角度,研究交通系统与土地利用的问题及其协调性,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技术、政策及方法。这些观念己经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城市交通规划的理论与方法,使得城市交通规划理论与管理理论己经不是一个独立的理论,而是与城市总体规划、城市建筑风格融合在一起的综合性的理论。

1.1城市规划与交通规划的外在联系

目前, 随着计算机技术、通讯技术、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 从人、车、路综合运用系统的观点进行考虑,并把先进的计算机、通讯和信息技术运用于运输系统的ITS也就诞生了。其宗旨是以缓解道路堵塞和减少交通事故的发生, 利用尖端的信息通讯技术提高道路使用者的方便与舒适性。但是, 在智能交通已经成为近几年的最热点的、也是最重要的问题之一的同时, 我们也应该意识到智能交通问题也同样是一个复杂的巨系统, 它的实现需要方方面面的支持与协调。从总体宏观的角度而言, 它需要城市总体规划的支持与交通合理政策的管理为辅助实施手段。

1.2城市交通与土地利用的互动关系

3

城市交通系统与城市土地利用之间存在着复杂的相互影响和相互作用的关系。一方面,城市的土地利用是城市交通需求的根源,决定了城市交通源、交通量及交通方式,从宏观上约束了城市交通的结构和基础,不同的城市土地利用状况要求不同的城市交通模式与之相适应; 另一方面,城市交通系统所具有的实际运行水平会对城市空间结构及城市发展规模产生影响,从而影响到城市土地利用的状况(特别是城市交通可达性对城市经济、商业用地的空间分布具有决定作用)。城市交通与土地利用的互动关系构成了“轮转式”的互动机制。在进行交通方案的同步测试和规划时,一方面,应按照传统的规划模式,做到交通系统适应城市空间形态的发展;另一方面,应贯彻交通引导的规划理念,在规划过程中强化交通系统对城市空间发展的引导作用。

1.3城市交通与土地利用互动规划模式

受各种因素的影响,城市交通规划和土地利用规划通常分开编制,一般先用地规划后交通规划,其相互作用与反馈的周期一般较长,甚至受到政策、体制的制约而难以反馈和互动,从而影响到城市发展建设的进程和目标的实现。随着我国城市土地制度的改革和土地市场的日趋成熟,城市新开发的土地比重比例越来越高,城市土地功能置换的要求和速度都有所提高,原有的交通规划分析模式已经无法适应遂产生的新要求。在这种“新要求”下,必须采用一种新的规划模式,即在土地利用规划编制中同步进行交通方案的规划和测试。这样做的目的在于:首先,获取关于城市未来社会经济发展、城市用地和交通 4

规划等方面的基础资料;其次,采用四步骤模型进行交通需求预测,对土地利用规划进行交通模型测试,评价交通系统的超载能力和可达性等指标,通过指标判断交通系统能否支撑用地方案;最后,依据评价结果,调整城市用地规划和交通规划。如此循环反复,直到城市用地规划与交通系统相互协调。

2城市轨道交通建设对城市经济的影响

2.1城市轨道交通

城市轨道交通是城市重要的基础设施之一,它所提供的服务关系到市民的生活质量,与通讯、自来水、燃气等其它关系到国计民生的城市公共基础设施具有同等重要的地位。其对城市经济的影响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产生新的资源 城市轨道交通所带来的资源分为有形资源和无形资源两大类。无形资源:城市轨道交通创造的无形资源主要指城市品牌效应、地铁概念的市场资源等,是城市轨道交通创造和拥有的与市场有关,能产生新的投资环境和机会,能给一定区域和企业带来可能竞争优势和利益的无形资产的总和;有形资源:一是土地资源,由于城市轨道交通建设可以改善和优化城市布局,提高城市土地的使用效率,从而给城市商业用地带来了价值的增值。城市轨道交通的建设将在其沿线及站点产生交通、客流等廊道经济效应,这种效应将直接对房地产行业产生影响,增大房地产开发商和商业企业对沿线土地的需求量,导致沿线区域的土地升值和商品房价格上升,带来区域房地产的价值增值;二是商贸资源"城市轨道交通的交通功能导致了城市人流、物流和信息的集中,由于廊道效应,在城市轨道 5

交通沿线的局部地区将形成特殊的商贸资源,这些资源高度地依附于它,城市轨道交通产生的客流量与它所形成的商贸资源价值具有高度的正相关关系,优化城市环境城市轨道交通不仅可以优化城市环境,而且可以用其产生的土地资源增加值,在沿线及各站点所建社区之间扩大城市绿化面积,提高城市人均绿地占有率,并利用绿地对气候、空气净化及其他方面的调节作用,减少废气排放、废气污染、噪声污染等对城市环境的影响,提高市民的生活环境水平,提高城市竞争力#从根本上改善城市的生态环境。

2.2改善城市结构

城市轨道交通使城市的空间结构成为新的高级三维体,它对城市结构的改善及优化作用可根据其功能来确定划分。首先是地下交通联系,减少了建设城市道路对城市土地的占用,节约了城市用地;其二是地下市政设施,城市轨道交通资源的地下空间资源能使城市市政的各种管道有序布设,避免了在市政施工中对市容的破坏,还有可能修建地下冷库、水库等;其三是对城市商贸的影响,利用地下空间修建商场、车库、影院等,使城市商贸结构转变为地上、地下相结合的城市立体商贸结构;城市轨道交通对城市结构的另一个改善作用是它能引导城市结构的发展,在城市轨道交通沿线及各主要站点建设相对密集和具有混合土地利用型的社区、或新的市镇或城市的次中心区,同时对各区的功能进行划分,使城市生活、工作、商业、娱乐社区的结构与功能得到合理的分布与完善。

2.3强化城市增长极地位

6

增长极是指人类社会活动所需的资源和生产资料分布、聚集在一定地区点状空间并促使经济高度增长,并形成了新的经济增长点,同时带动周边其他地区的经济增长。经济的增长表现在增长极上,然后通过信息、技术、管理等不同渠道向外扩散,并对整个经济产生不同的影响。由于这些地区的经济发展同周围地区形成一个势差,通过市场机制的引导,使经济发达地区与经济落后地区产生了资源、技术、产业结构和经济结构的互补,从而引导整个区域经济的发展。 城市轨道交通资源对城市轨道交通发展的促进作用在于给城市带来新的资源,并利用城市轨道交通资源带来的城市土地和房地产的增值,及其他相关产业的发展,给城市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效益,加速了城市 GDP的增长,增加了城市的财政收入,为政府加大对城市轨道交通建设的资金投入提供了良好的保障,形成了城市轨道交通建设多元化投资结构与模式的大环境。

3政府作为投资主体

由于城市轨道交通的公益特性及经济效益特性,城市轨道交通建设资金不可能完全来源于资本市场,必须由政府唱主角,通过加大对城市基础建设财政支出来扩大内需,扩大内需的最主要途径是加大以交通为主的基础设施投入。政府对高速公路的投入,带来了社会经济3倍的产出。对大运量的城际轨道交通和城市轨道交通的投入,带来了社会经济效益5到8倍的产出。可以说,大运量交通设施的投入为经济增长、综合国力的增强做出了巨大贡献。 国内外有资料显示,在轨道交通上投入 1美元GDP将增加10美元。北京、上海、广州的 7

经济发展证明轨道交通的投资成熟度为1:8~12,即1元的投入带动8~12元的增长。重庆城轨交通建设投资对城市GDP的直接贡献为2.63倍,即每投资1亿元,可新增2.63亿元GDP,并提供8466个就业岗位,综合贡献率达到6.2倍。这充分证明,轨道交通是政府投资成熟度最高的项目。

目前,随着政府观念的转变,国有资金从竞争性领域逐渐退出,民营资本逐渐进入。如开放供水、供电、通信、能源市场,在医疗、教育领域引入多元化投资等,这样使政府拥有了更多可以用于城市基础建设的资金,政府将这些资金投入到“不赚钱”的公益项目中,从而可完善城市的基础设施,确保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另外,政府作为城市轨道交通投融资的主体,依靠政府良好的财政状况及政府信用能快速筹措到建设资金,操作简单,可靠性大,只有当城市轨道交通形成规模后,方可利用所产生的资源为城市轨道交通建设项目进行融资,使其建设资金来源具备多元化的可能。

结语:

城市交通系统与土地利用之间存在着复杂的互动关系,任何土地利用规划方案的制定都要在交通规划的前提下进行; 而交通规划也不能仅仅根据交通系统本身来制定,土地利用亦深深地影响着交通规划的决策。综上所述, 合理的交通规划的能否实现是涉及到总体规划的方方面面的复杂巨系统问题, 换句话说城市交通不是孤立的问题, 它需要在城市规划与改建过程中, 以及国家的宏观交通管理 8

政策上都给予大力支持, 在此基础之上运用计算机技术、信息技术、通讯技术等尖端技术, 才可以真正实现公共交通的智能化, 从而实现顺畅的城市交通网络, 这是我们所有从事交通行业的技术人员的共同目标之所在。

一个城市就是一副身体: 地标建筑物是它的头; 市中心是它的心脏; 其他大小建筑组成其余身体各部份;文化艺术体育是它的灵魂与性格;植物是它的毛发;各类管道及电鑬为它的神经线及肠道以提供能量及消化系统;道路交通就是血管,将血液养份传送至城市躯壳的各部份, 使其得以均匀生长, 不致坏死;规划师是城市的普通科医生, 各类土木工程师又像它的各项专科医生; 而化妆师则非建筑师及景观设计师莫属了;而交通规划及工程师就象是城市血管的专科医生--让我们努力,使城市的血管与动脉流通得更畅顺, 身体更健康! 参考文献:【1】王波.透水性硬化地面及铺地的应用前景【J】.建筑技术,2002

【2】任扬俊等.国内外雨水资源利用研究综述【J】.水土保持学报2000

【3】王长庆等.绿色建筑技术手册【M】.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9

【4】俞孔坚,李迪华.城市河道及滨水地带的“整治”与“美化”

【J】.现代城市研究,2003

【5】J·M·汤姆逊.城市布局与交通规划【M】.北京: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82

9

城市交通规划在城市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6】李涛.城市交通与城市土地利用的协调发展研究【D】.天津大学,2006

【7】熊贤良.大城市轨道交通-扩大内需的重要内容【J】.2000

【8】叶霞飞、蔡蔚.城市轨道交通开发利益的计算方法【J】.同济大学学报.2002

【9】沈晓阳.浅谈轨道交通建设对城市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J】.地铁与轻轨.2003

10


相关文章

  • 岳池县职称论文发表网-城市轨道交通发展对策论文选题题目
  • 云发表,专业论文发表网站!http://www.yunfabiao.com/ 面向作者直接收稿,省去中间环节,价格更低,发表更快,收录更快! 岳池县职称论文发表网-城市轨道交通|发展|对策论文选题题目 岳池县职称论文发表网-以下是城市轨道交 ...查看


  • [社区管理]论文方案
  • <社区管理>课程论文式考核实施方案 一.考核说明 比重:共计100分,占总成绩的80%. 形式:论文形式,所以不再进行期末考试. 二.具体方案 (一)选题要求 (1)选题应符合社区管理课程培养目标和教学要求,以学生所学课程内容为 ...查看


  • 最新城市规划专业毕业论文答辩稿演讲自述范文
  • 最新城市规划专业毕业论文 答辩稿自述优秀范文 尊敬的各位老师: 您们好!(鞠躬致意) 首先,感谢您们在百忙之中抽出宝贵时间倾听我的毕业论文答辩.我叫××,是城市规划专业××班的学生,我的论文题目是×××(这里改成城市规划专业论文题目),论文 ...查看


  • 地震应急避难场所的规划建设与城市防灾
  • !"卷!期 #$$%年#月自&然&灾&害&学&报'()*+,-(.+,/)*,-012,2/3*24567!",+57!#$$%.897,文章编号:!$$%?%=>%(#$$ ...查看


  • 兴化论文网职称论文发表网-园林绿化栽植因素论文选题题目
  • 云发表,专业论文发表网站!http://www.yunfabiao.com/ 面向作者直接收稿,省去中间环节,价格更低,发表更快,收录更快! 兴化论文网职称论文发表网-园林绿化|栽植|因素论文选题题目 兴化论文网职称论文发表网-以下是园林绿 ...查看


  • 人居环境科学的探索
  • 爹 吴良镛,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清华人学^居环境研究中心牧授. 收稿日期l 2001-11一01 万 方数据2001年第6期第17卷 ■ 编者按:清洁,安宁,绿水青山,宜人的环境,是全^类共同的心愿,也是人类可持续发展的基本要求 ...查看


  • 基于灰色线性规划的土地利用结构优化研究
  • JOURNAL OF WUHAN TECHNICAL UNIVERSITY OF SURVEYING AND MAPPING 2000 Vol.25 No.2 P.167-171,182 基于灰色线性规划的土地利用结构优化研究 耿红 王泽民 ...查看


  • 天津城建大学硕士论文最新排版模版
  • 城市综合体项目群整体定位与选择评价研究 --以天津某城市综合体开发项目为例 Evaluation of the Positioning and Select of Urban Complex Projects -- A Case Study ...查看


  • 毕业论文管理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
  • 毕业论文(设计)管理信息系统 A1 毕业论文(设计)信息系统的系统调研及规划 A1.1 项目背景分析 有利条件:信息化的来临和计算机在日常管理中的广泛应用: 目的:实现毕业论文管理的信息化和便捷化: 系统开发组织单位:信息管理专业教师及学生 ...查看


  • 石泉县职称论文发表网-园林水景工程施工技术论文选题题目
  • 云发表,专业论文发表网站!http://www.yunfabiao.com/ 面向作者直接收稿,省去中间环节,价格更低,发表更快,收录更快! 石泉县职称论文发表网-园林|水景工程|施工技术论文选题题目 石泉县职称论文发表网-以下是园林|水景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