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自然资源优势与经济发展的反差
【摘要】贵州省拥有自然资源的优势,但是自然资源优势并不是经济发展的充分条件。目前除少数地区外,丰富的自然资源并没有给贵州省带来经济繁荣,相反,随着资源的开发,许多地方不是越来越富,而是越来越穷。资源优势不仅没有转化成为经济发展的优势,而是成为了经济落后的代名词。
【关键词】贵州;自然资源;经济发展
贵州省位于我国的西南部、云贵高原的东部,东经103°36′-109°35′,北纬24°37′-29°13′,居长江、珠江两大河流上游的分水岭地带。面积17.6128万平方公里,东接湖南,南界广西,西连云南,北邻四川和重庆,是一个自然资源丰富,山川秀丽,气候宜人的内陆山区省份。
一、贵州的自然资源优势
1、矿产资源
贵州是矿产资源的富集地[7],已发现矿产资源122 种,其中已探明储量的76 种中,有41种储量居全国前10 位,有21 种,列前3 位。煤、磷、汞、铝土矿、锰、锑、金、重晶石、硫铁矿、水泥以及用途广泛的白云岩、砂岩、石灰岩等资源优势明显,在我国占有重要地位。矿产资源大多集中在能源丰富、开发条件好的乌江流域,这种能源和矿产资源的理想配置,在全国是罕见的。
2、旅游资源
贵州省是世界上喀斯特地形分布最广、发育最典型的地区,以险峻雄奇、瑰丽神秘的高原自然景观闻名于世,这里岩溶发育形态多样,类型齐全,以名山、秀水、奇峰、异洞、瀑布、湖泊、温泉、峡谷著称的岩溶自然风光独具特色。贵州省被誉为世界“岩溶博物馆”,最为著名的景点有黄果树大瀑布、安顺龙宫、号称“天下第一洞”的织金洞以及被誉为“高原上的大花园”的百里杜鹃等。贵阳市由于受典型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的影响,冬无严寒,夏无酷暑,冬暖夏凉,气候宜,2006 年被评为“避暑之都”,是全国有名的避暑胜地。另外,贵州是个多民族有苗族、瑶族、布依族、侗族、土家族等少数民族48个,少数民族数量居全国第3 位,古朴的文化传统和生活习惯得以良好地保存,民族与民族、村寨与村寨间不同的生活方式、习俗和信仰,使贵州成为一座活的“自然与文化生态博物馆”。
3、生物资源
贵州自然资源优势与经济发展的反差
【摘要】贵州省拥有自然资源的优势,但是自然资源优势并不是经济发展的充分条件。目前除少数地区外,丰富的自然资源并没有给贵州省带来经济繁荣,相反,随着资源的开发,许多地方不是越来越富,而是越来越穷。资源优势不仅没有转化成为经济发展的优势,而是成为了经济落后的代名词。
【关键词】贵州;自然资源;经济发展
贵州省位于我国的西南部、云贵高原的东部,东经103°36′-109°35′,北纬24°37′-29°13′,居长江、珠江两大河流上游的分水岭地带。面积17.6128万平方公里,东接湖南,南界广西,西连云南,北邻四川和重庆,是一个自然资源丰富,山川秀丽,气候宜人的内陆山区省份。
一、贵州的自然资源优势
1、矿产资源
贵州是矿产资源的富集地[7],已发现矿产资源122 种,其中已探明储量的76 种中,有41种储量居全国前10 位,有21 种,列前3 位。煤、磷、汞、铝土矿、锰、锑、金、重晶石、硫铁矿、水泥以及用途广泛的白云岩、砂岩、石灰岩等资源优势明显,在我国占有重要地位。矿产资源大多集中在能源丰富、开发条件好的乌江流域,这种能源和矿产资源的理想配置,在全国是罕见的。
2、旅游资源
贵州省是世界上喀斯特地形分布最广、发育最典型的地区,以险峻雄奇、瑰丽神秘的高原自然景观闻名于世,这里岩溶发育形态多样,类型齐全,以名山、秀水、奇峰、异洞、瀑布、湖泊、温泉、峡谷著称的岩溶自然风光独具特色。贵州省被誉为世界“岩溶博物馆”,最为著名的景点有黄果树大瀑布、安顺龙宫、号称“天下第一洞”的织金洞以及被誉为“高原上的大花园”的百里杜鹃等。贵阳市由于受典型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的影响,冬无严寒,夏无酷暑,冬暖夏凉,气候宜,2006 年被评为“避暑之都”,是全国有名的避暑胜地。另外,贵州是个多民族有苗族、瑶族、布依族、侗族、土家族等少数民族48个,少数民族数量居全国第3 位,古朴的文化传统和生活习惯得以良好地保存,民族与民族、村寨与村寨间不同的生活方式、习俗和信仰,使贵州成为一座活的“自然与文化生态博物馆”。
3、生物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