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领养孤儿看美国人的爱心与大度

  浏览新浪网页,不经意间看到这样一则孤儿寻亲的消息,并附有几张配文照片,其中一张是两位中年洋妇人(是否提到哪国人我不记得了,依稀记着是美国人),带着两个领养的中国小女孩儿,在中国某地的闹市街头,手里高高地举着一个纸牌子,上面醒目地写着两个中文大字:“找妈”。看后让人感动不已。感动的同时,不能不对这两位外国妇人的行为肃然起敬。

  据统计,美国可能是世界上领养外国儿童最多的国家,每年领养的外国儿童近万人,比其他所有国家领养的总数还要多。之所以有如此普遍的领养现象,是由于在美国有相当多的不完整家庭,父母子女齐全的不多,更没有几代同堂的大家庭。官方公布的资料表明:美国有40%的女性从未正式结婚,为数众多的人倾向于同居;半数以上夫妻婚龄不超过20年,婚姻夭折现象十分普遍,尔后再婚的比率也在逐年下降。而另有一些人索性选择同性婚姻。由于这些缘故,单亲家庭或无子女家庭相当多,这也是构成美国较多领养家庭的主要因素。

  这些领养家庭中,有的是自家孩子已长大成人离家后的空巢老人,他们希望身边有个孩子,聊以安抚寂寞的日常生活;有的是没有生育能力或无意生育的中年夫妇,即所谓丁克族,借以填补自身无力完成的人生缺憾;也有单亲家庭领养者;还有一些是本来已有多个孩子的家庭,他们的收养行为纯粹是出于对那些不幸儿童的同情、怜悯与爱心,为慈善而动恻隐之心;甚至有的家庭收养了不同国家的儿童,成为不同肤色孩子共同生活的小“联合国”。此外,这其中也有同性恋家庭,同性婚姻虽然在美国的一些州已得到法律上的认可,但生理上的客观现实却是无法改变的,他(她)们无法生育,如若想要养育孩子,只能去领养。

  一个有趣的现象是,美国人领养的孤儿中,多数为女孩儿。美国人似乎在这方面没有重男轻女的观念,不在意孩子的性别。相反,社会大众对女性的尊重大大超出一般人的想象,女性优先已成为社会的广泛共识。甚至感觉上女人已然被宠过了头,特别是法律对女性的保护、优遇,已经到了男女明显不平等的地步。女人生活在美国真是享福,一如僧人在泰国一样。

  领养孩子并非只是一个简单的程序,这其中要花费大量的时间、金钱和爱心的付出,从领养中可以看出美国人的一种善良与豁达的心态。

  有人可能认为领养一般是富人的事情,事实上,美国虽然是当今世界上唯一的超级大国,但并非所有美国人都那么富有,认领孤儿的也并非个个都是有钱人。他们中间固然有一些腰缠万贯的大老板,也有一些财力雄厚的慈善家,但多数人的家境一般,充其量也就是个小康之家。或者是普通的公司职员,或者是商人,教师等。其领养孤儿,除自身的需求外,还有很多是基于对不幸儿童的爱心。在美国,养育一个孩子可不是一件轻而易举的事,不仅需要时间和精力,经济上也是一个不小的负担。有人算了一笔帐:一个中等家庭,把一个婴儿养到17岁,花费少则十几万美元,多则几十万美元(资料表明,2011年,把一个婴儿养到17岁,大约需要34万4900美元)。这还不算上大学的费用,大学的开销更是大得惊人,学校越好,花费也就越大。如果读私立大学,费用更是高得不得了,一年就得几万甚至十几万。这对于有钱人尚且不容易,对一个普通人家来说,便更是可想而知了。美国最新的人口普查显示,2010年4月1日至2011年7月1日,人口增长率仅为0.92%,为12年新低。原因是养育孩子的花费太高,普通人家担心养不起孩子,因此人们普遍不愿意生孩子。一些人宁愿把钱省下来养老。一个素昧平生的异国人,无端地要为本无任何关系的孩子生活与教育埋单,增加那么大的经济负担,这种爱心如何不让人敬佩。

  无论是什么样的领养家庭,也包括同性恋家庭,他们都以善良的心态对待领养的孩子,如同己出。他们根据自身的经济条件,尽可能给孩子们提供较舒适的生活条件,让他们接受较好的教育。迄今为止,尚未见到被领养中国孤儿受到家庭虐待的报道。工作中所接触到的领养孤儿,个个健康成长,看不出他们不幸福,也看不出与别的孩子有什么两样。

  在美国工作期间,“Adoption”(领养)这个词不时出现在签证申请表中,频率可谓相当高。他们或是到中国去向“收养中心”申请领养孩子,或是已领养孤儿的养父母要带着孩子回中国去祭祖,或是去寻找失散了的亲人(如本文开头所见到的那幅画面)。近年来,美国领养中国孤儿的家庭日渐增多,仅2000年一年就达5000多人,占当年中国被领养儿童总数一半以上,迄今累积已达数万人。这些被领养的孩子,年龄段跨度很大,有的如今已经上了大学,有的尚在幼儿阶段。此外,那些领养中国小孩的家庭还专门成立了“华童领养协会”。

  千里迢迢从太平洋彼岸到中国来,经济上、时间上要付出不小的代价,为的是像大海捞针一样尝试帮孩子找到失散的、尚不知道是否还在世、与领养者本人并无关系的亲人,为的只是帮助孩子圆一个寻根的梦。怎么可能会主动带着孩子去寻找他们的亲生父母呢?美国人这种开明和大度,很多国家的人都做不到,甚至包括多数文化上同种同源的欧洲人。领养白种人或与本民族接近的孩子,欧洲人或许可以接受,但不大可能领养与自己肤色完全不同、明显看得出不是自己所生的儿童。

  美国人的这种大度,还源自一种文化观念上的差异。与中国人“养儿防老”或“传宗接代”不同,美国人养孩子更多的倾向于为社会,为孩子本人。当孩子长大成人,有了独立生存能力之后,不再需要父母的照顾了,就会远走高飞,过自己的小日子去了,父母从此不再管他们,他们也不必赡养老人。这是美国人的习惯做法,人们对此早已习以为常了。美国社会之所以出现那么多空巢老人,就是这个缘故。

  被领养的儿童来到美国后,或因年龄太小,或因家境贫寒,本来中文基础就不好,甚至完全不懂。他们来到美国后所接受的是美国教育,接触的是英语文化,过的是美国人的生活。因此,就中文基础而言,他们同这里的ABC(即土生华人,America BornChinese的缩写)几乎没有什么区别,同样对中文望而生畏。事实上,他们是一群只有华人外貌的美国人。按理说,生活在这片土地上,身处这样的文化氛围中,忘却中国语言,使他们成为完全的美国人也是理所当然的,不会有人对他们的领养人说三道四。然而,相当多的领养人并不是这样想,而是积极为孩子们学习中文创造条件,鼓励他们学习母国语言文字,宁愿花更多的钱为他们找中文学校,开很远的车送他们去上中文课,对孩子学习中文的热衷程度,甚至远胜于一些旅美华人家长。在中国的世界影响不断扩大,中文日益受到关注的今天,表现出这些领养人的远见卓识。也再一次体现了美国人的大度。

  (摘自《海外文摘》2013年第4期)

  浏览新浪网页,不经意间看到这样一则孤儿寻亲的消息,并附有几张配文照片,其中一张是两位中年洋妇人(是否提到哪国人我不记得了,依稀记着是美国人),带着两个领养的中国小女孩儿,在中国某地的闹市街头,手里高高地举着一个纸牌子,上面醒目地写着两个中文大字:“找妈”。看后让人感动不已。感动的同时,不能不对这两位外国妇人的行为肃然起敬。

  据统计,美国可能是世界上领养外国儿童最多的国家,每年领养的外国儿童近万人,比其他所有国家领养的总数还要多。之所以有如此普遍的领养现象,是由于在美国有相当多的不完整家庭,父母子女齐全的不多,更没有几代同堂的大家庭。官方公布的资料表明:美国有40%的女性从未正式结婚,为数众多的人倾向于同居;半数以上夫妻婚龄不超过20年,婚姻夭折现象十分普遍,尔后再婚的比率也在逐年下降。而另有一些人索性选择同性婚姻。由于这些缘故,单亲家庭或无子女家庭相当多,这也是构成美国较多领养家庭的主要因素。

  这些领养家庭中,有的是自家孩子已长大成人离家后的空巢老人,他们希望身边有个孩子,聊以安抚寂寞的日常生活;有的是没有生育能力或无意生育的中年夫妇,即所谓丁克族,借以填补自身无力完成的人生缺憾;也有单亲家庭领养者;还有一些是本来已有多个孩子的家庭,他们的收养行为纯粹是出于对那些不幸儿童的同情、怜悯与爱心,为慈善而动恻隐之心;甚至有的家庭收养了不同国家的儿童,成为不同肤色孩子共同生活的小“联合国”。此外,这其中也有同性恋家庭,同性婚姻虽然在美国的一些州已得到法律上的认可,但生理上的客观现实却是无法改变的,他(她)们无法生育,如若想要养育孩子,只能去领养。

  一个有趣的现象是,美国人领养的孤儿中,多数为女孩儿。美国人似乎在这方面没有重男轻女的观念,不在意孩子的性别。相反,社会大众对女性的尊重大大超出一般人的想象,女性优先已成为社会的广泛共识。甚至感觉上女人已然被宠过了头,特别是法律对女性的保护、优遇,已经到了男女明显不平等的地步。女人生活在美国真是享福,一如僧人在泰国一样。

  领养孩子并非只是一个简单的程序,这其中要花费大量的时间、金钱和爱心的付出,从领养中可以看出美国人的一种善良与豁达的心态。

  有人可能认为领养一般是富人的事情,事实上,美国虽然是当今世界上唯一的超级大国,但并非所有美国人都那么富有,认领孤儿的也并非个个都是有钱人。他们中间固然有一些腰缠万贯的大老板,也有一些财力雄厚的慈善家,但多数人的家境一般,充其量也就是个小康之家。或者是普通的公司职员,或者是商人,教师等。其领养孤儿,除自身的需求外,还有很多是基于对不幸儿童的爱心。在美国,养育一个孩子可不是一件轻而易举的事,不仅需要时间和精力,经济上也是一个不小的负担。有人算了一笔帐:一个中等家庭,把一个婴儿养到17岁,花费少则十几万美元,多则几十万美元(资料表明,2011年,把一个婴儿养到17岁,大约需要34万4900美元)。这还不算上大学的费用,大学的开销更是大得惊人,学校越好,花费也就越大。如果读私立大学,费用更是高得不得了,一年就得几万甚至十几万。这对于有钱人尚且不容易,对一个普通人家来说,便更是可想而知了。美国最新的人口普查显示,2010年4月1日至2011年7月1日,人口增长率仅为0.92%,为12年新低。原因是养育孩子的花费太高,普通人家担心养不起孩子,因此人们普遍不愿意生孩子。一些人宁愿把钱省下来养老。一个素昧平生的异国人,无端地要为本无任何关系的孩子生活与教育埋单,增加那么大的经济负担,这种爱心如何不让人敬佩。

  无论是什么样的领养家庭,也包括同性恋家庭,他们都以善良的心态对待领养的孩子,如同己出。他们根据自身的经济条件,尽可能给孩子们提供较舒适的生活条件,让他们接受较好的教育。迄今为止,尚未见到被领养中国孤儿受到家庭虐待的报道。工作中所接触到的领养孤儿,个个健康成长,看不出他们不幸福,也看不出与别的孩子有什么两样。

  在美国工作期间,“Adoption”(领养)这个词不时出现在签证申请表中,频率可谓相当高。他们或是到中国去向“收养中心”申请领养孩子,或是已领养孤儿的养父母要带着孩子回中国去祭祖,或是去寻找失散了的亲人(如本文开头所见到的那幅画面)。近年来,美国领养中国孤儿的家庭日渐增多,仅2000年一年就达5000多人,占当年中国被领养儿童总数一半以上,迄今累积已达数万人。这些被领养的孩子,年龄段跨度很大,有的如今已经上了大学,有的尚在幼儿阶段。此外,那些领养中国小孩的家庭还专门成立了“华童领养协会”。

  千里迢迢从太平洋彼岸到中国来,经济上、时间上要付出不小的代价,为的是像大海捞针一样尝试帮孩子找到失散的、尚不知道是否还在世、与领养者本人并无关系的亲人,为的只是帮助孩子圆一个寻根的梦。怎么可能会主动带着孩子去寻找他们的亲生父母呢?美国人这种开明和大度,很多国家的人都做不到,甚至包括多数文化上同种同源的欧洲人。领养白种人或与本民族接近的孩子,欧洲人或许可以接受,但不大可能领养与自己肤色完全不同、明显看得出不是自己所生的儿童。

  美国人的这种大度,还源自一种文化观念上的差异。与中国人“养儿防老”或“传宗接代”不同,美国人养孩子更多的倾向于为社会,为孩子本人。当孩子长大成人,有了独立生存能力之后,不再需要父母的照顾了,就会远走高飞,过自己的小日子去了,父母从此不再管他们,他们也不必赡养老人。这是美国人的习惯做法,人们对此早已习以为常了。美国社会之所以出现那么多空巢老人,就是这个缘故。

  被领养的儿童来到美国后,或因年龄太小,或因家境贫寒,本来中文基础就不好,甚至完全不懂。他们来到美国后所接受的是美国教育,接触的是英语文化,过的是美国人的生活。因此,就中文基础而言,他们同这里的ABC(即土生华人,America BornChinese的缩写)几乎没有什么区别,同样对中文望而生畏。事实上,他们是一群只有华人外貌的美国人。按理说,生活在这片土地上,身处这样的文化氛围中,忘却中国语言,使他们成为完全的美国人也是理所当然的,不会有人对他们的领养人说三道四。然而,相当多的领养人并不是这样想,而是积极为孩子们学习中文创造条件,鼓励他们学习母国语言文字,宁愿花更多的钱为他们找中文学校,开很远的车送他们去上中文课,对孩子学习中文的热衷程度,甚至远胜于一些旅美华人家长。在中国的世界影响不断扩大,中文日益受到关注的今天,表现出这些领养人的远见卓识。也再一次体现了美国人的大度。

  (摘自《海外文摘》2013年第4期)


相关文章

  • 十大杰出母亲先进事迹
  • **,今年45岁,是安丘市**镇**村一名普通妇女,全家四口人,有两个孩子正上高中.她家是省内第一个孤儿寄养家庭. XX年开春农闲时,**到潍坊市儿童福利院找到了一份照看孤残儿童的工作.虽是临时工,她却格外上心,有的孩子站着随地拉.随地尿, ...查看


  • 领养小女孩阅读答案
  • 篇一:领养小女孩阅读答案 篇二:领养小女孩阅读答案 调查发现,这孩子在世上已经没有亲人了,几周后,镇政府召开群众集会,商议谁来收养这孩子. 一位教师愿意收养这孩子,说她能保证这孩子受到良好的教育.一个农夫也想收养这孩子,他说孩子在农场会生活 ...查看


  • 非营利组织论文案例
  • 案例 民办孤儿院解体,"慈善妈妈"为何成了诈骗犯 颇受山东省菏泽市民关注的山东黄河孤儿院院长董玉阁诈骗钱财一案,近日在菏泽市牡丹区人民法院有了一审判决结果:董玉阁因诈骗罪被判处有期徒刑11年,并处罚金5万元:其违法所得3 ...查看


  • 绿山墙的安妮读后感800字
  • 读绿山墙的安妮有感读后感_800字 最近,我读了一本书<绿山墙的安妮>,生动的内容,感人至深的情节一下子吸引了我,我一口气就把它读完了. <绿山墙的安妮>主要讲了一个叫安妮的小女孩从小到大的成长经历,安妮是个孤儿,从 ...查看


  • 寻找幸福的起点赏析
  • 寻 找 幸 福 的 起 点 分 析 采矿0903 吴占龙 能源学院 0903020336 寻找幸福的起点分析 这次选修课看了好几部俄罗斯经典电影,从中也感受到了俄罗斯电影的巨大的艺术风格,下面就影片<寻找幸福的起点>做一简要介绍 ...查看


  • 孤儿院之行感想
  • 沈阳儿童福利院之行 艺术设计系 人物形象设计1 班 儿童福利院之行感想 2011年07月14日,我带着我班的七个女生(张惠菲.张杰.刘金.刘丹.沈光辉.王雪.王月)去了沈阳市儿童福利院.刚开始接到这个任务的时候,很兴奋,我们小队的其他几个成 ...查看


  • 论文收养法
  • 在我国,收养是指自然人领养他人的子女为自己的子女,依法创设拟制血亲的亲子关系的身份法律行为.1这种拟制血亲的亲子关系与自然血亲的亲子关系在法律上的地位相同. 新中国成立后,我国的收养制度在社会变革的过程中也发生了显著变化,以近现代的收养制度 ...查看


  • 我国的军犬退役后被做火锅?扯淡!
  • 狗的一生只有十几年,而军犬在这短暂的十年中不仅会和战士们一起出生入死,还会拯救很多人的生命,那么它们年老退役后的生活是怎么样的呢? 去年11月有网友发布多条信息说大量退役的警犬退役后被做成了火锅.好吧,我们今天就来辟辟谣.首先小编吐槽:退役 ...查看


  • 2011感动中国事迹及颁奖词
  • "感动中国" 2011年度人物颁奖盛典 [2012年2月CCTV]中国网络电视台消息:2月3日晚,<感动中国2011年度颁奖盛典>在中央电视台综合频道晚8点播出,白岩松和敬一丹联手主持,2011感动中国人物榜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