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本科生培养方案
一、 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具备电气工程领域相关的基础理论、专业技术和实践能力,具有宽广的自然科学基础和良好的人文素养,富于创新精神,能在电机与电器、电力系统、工业自动化以及电气装备制造等领域从事科学研究、工程设计、系统运行、试验分析、管理等工作的宽口径、复合型高级工程技术人才,以及具有国际竞争力的高水平研究型精英人才或工程领军人才。
二、 培养要求
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电路、电磁场、电子技术基础、计算机技术、信号分析与处理、通信与网络技术、电机学、自动控制理论和电力电子技术等方面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接受电工、电子、信息、控制及计算机技术方面的基本训练,掌握解决电气工程领域中的装备设计与制造、系统分析与运行及控制的基本能力。
毕业生应当具备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1. 掌握较扎实的高等数学和大学物理等自然科学基础知识,具有较好的人文社会科学和管理科学基础,具有一定的外语国际交流和运用能力;
2. 系统地掌握电气工程学科的基础理论和基本知识,主要包括电工理论、电子技术、信息处理、控制理论、计算机软硬件基本原理与应用等;
3. 掌握电气工程相关的系统分析方法、设计方法和实验技术;
4. 具有本专业领域内至少一个专业方向(电机、电力系统、工业自动化和电器)的专业知识和技能,了解本专业学科前沿的发展趋势;
5. 具有较强的适应能力,具备一定的科学研究、技术开发和组织管理能力;
6. 具有较好的工程实践动手能力和计算机应用能力,能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本领域工程问题;
7. 掌握其他的一些技能,如信息技术获取,组织管理,团队合作,持续的知识学习等。
三、 主干学科
电气工程。
四、 专业主干课程
C 语言程序设计、机械学基础、电路、模拟电子技术基础、数字电子技术基础、电磁场、电机学、自动控制理论、嵌入式系统原理及应用、仿真技术与应用、电力电子技术、信号与系统、工业通信与网络技术。
五、 修业年限、授予学位及毕业学分要求
修业年限:四年。 授予学位:工学学士。
毕业学分要求:本专业学生应达到学校对本科毕业生提出的德、智、体、美等方面的要求,完成教学计划规定的全部课程的学习及实践环节训练,修满167.5学分,其中通识教育类课程 62.5学分,专业教育类课程68.0学分,实践环节37.0学分,毕业设计(论文)答辩合格,方可准予毕业。
六、 学年教学进程表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第一学年教学进程表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第二学年教学进程表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第三学年教学进程表
七、 实践性教学环节统计表
八、课程设置及学时学分比例表
九、有关说明
1. 文化素质教育课程包括人文与社会科学限选课、全校任选课和文化素质教育讲座,具体要求为:
(1)人文与社会科学限选课分三个模块,要求学生在大一、大二期间完成4.0学分。其中文史经典与世界文明模块需选修2.0学分,人文艺术与美学欣赏模块和社会、经济与管理类模块各选修1.0学分;
(2)全校任选课分十大类课程,包括科学与技术类、经济管理类、艺术类、历史类、社会学类、语言文学类、法学类、哲学类、体育类、综合类,学生可以任选其中的课程,要求四年内完成4.0学分;
(3)文化素质教育讲座要求学生四年内选听8次讲座,完成1.0学分。 2. 创新教育2.0学分可通过以下途径获得:
(1)选修创新研修课程、创新实验课程,获得的课程学分可作为创新教育学分;
(2)参加各类科技竞赛活动,并按期完成工作任务,经指导教师认定后,每个学生可获得2.0学分;
(3)申报并完成国家或学校的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国家级项目可获得3.0学分,校级项目可获得2.0学分;
(4)在全国性学术会议或期刊上发表学术论文,每篇论文可获得2.0-3.0学分;
(5)协助老师完成教学研究或科学研究工作,并写出研究工作总结报告,视参与科研项目时间与科研能力而定,每项可获得2.0-3.0学分;
完成以上工作并提交报告后,任课教师或项目指导教师核定学分并经系里审核,总学分达到或超过2.0学分者为合格。
3. 结合英才班授课,部分课程实行双语教学, 主要有模拟电子技术基础I 、数字电子技术基础I 、电机学、自动控制理论、嵌入式系统原理及应用、电力电子技术、信号与系统与部分专业课,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英语水平报名选修。
4. 电子技术课程设计I 也可以采用项目学习或科技创新方式进行。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本科生培养方案
一、 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具备电气工程领域相关的基础理论、专业技术和实践能力,具有宽广的自然科学基础和良好的人文素养,富于创新精神,能在电机与电器、电力系统、工业自动化以及电气装备制造等领域从事科学研究、工程设计、系统运行、试验分析、管理等工作的宽口径、复合型高级工程技术人才,以及具有国际竞争力的高水平研究型精英人才或工程领军人才。
二、 培养要求
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电路、电磁场、电子技术基础、计算机技术、信号分析与处理、通信与网络技术、电机学、自动控制理论和电力电子技术等方面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接受电工、电子、信息、控制及计算机技术方面的基本训练,掌握解决电气工程领域中的装备设计与制造、系统分析与运行及控制的基本能力。
毕业生应当具备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1. 掌握较扎实的高等数学和大学物理等自然科学基础知识,具有较好的人文社会科学和管理科学基础,具有一定的外语国际交流和运用能力;
2. 系统地掌握电气工程学科的基础理论和基本知识,主要包括电工理论、电子技术、信息处理、控制理论、计算机软硬件基本原理与应用等;
3. 掌握电气工程相关的系统分析方法、设计方法和实验技术;
4. 具有本专业领域内至少一个专业方向(电机、电力系统、工业自动化和电器)的专业知识和技能,了解本专业学科前沿的发展趋势;
5. 具有较强的适应能力,具备一定的科学研究、技术开发和组织管理能力;
6. 具有较好的工程实践动手能力和计算机应用能力,能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本领域工程问题;
7. 掌握其他的一些技能,如信息技术获取,组织管理,团队合作,持续的知识学习等。
三、 主干学科
电气工程。
四、 专业主干课程
C 语言程序设计、机械学基础、电路、模拟电子技术基础、数字电子技术基础、电磁场、电机学、自动控制理论、嵌入式系统原理及应用、仿真技术与应用、电力电子技术、信号与系统、工业通信与网络技术。
五、 修业年限、授予学位及毕业学分要求
修业年限:四年。 授予学位:工学学士。
毕业学分要求:本专业学生应达到学校对本科毕业生提出的德、智、体、美等方面的要求,完成教学计划规定的全部课程的学习及实践环节训练,修满167.5学分,其中通识教育类课程 62.5学分,专业教育类课程68.0学分,实践环节37.0学分,毕业设计(论文)答辩合格,方可准予毕业。
六、 学年教学进程表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第一学年教学进程表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第二学年教学进程表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第三学年教学进程表
七、 实践性教学环节统计表
八、课程设置及学时学分比例表
九、有关说明
1. 文化素质教育课程包括人文与社会科学限选课、全校任选课和文化素质教育讲座,具体要求为:
(1)人文与社会科学限选课分三个模块,要求学生在大一、大二期间完成4.0学分。其中文史经典与世界文明模块需选修2.0学分,人文艺术与美学欣赏模块和社会、经济与管理类模块各选修1.0学分;
(2)全校任选课分十大类课程,包括科学与技术类、经济管理类、艺术类、历史类、社会学类、语言文学类、法学类、哲学类、体育类、综合类,学生可以任选其中的课程,要求四年内完成4.0学分;
(3)文化素质教育讲座要求学生四年内选听8次讲座,完成1.0学分。 2. 创新教育2.0学分可通过以下途径获得:
(1)选修创新研修课程、创新实验课程,获得的课程学分可作为创新教育学分;
(2)参加各类科技竞赛活动,并按期完成工作任务,经指导教师认定后,每个学生可获得2.0学分;
(3)申报并完成国家或学校的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国家级项目可获得3.0学分,校级项目可获得2.0学分;
(4)在全国性学术会议或期刊上发表学术论文,每篇论文可获得2.0-3.0学分;
(5)协助老师完成教学研究或科学研究工作,并写出研究工作总结报告,视参与科研项目时间与科研能力而定,每项可获得2.0-3.0学分;
完成以上工作并提交报告后,任课教师或项目指导教师核定学分并经系里审核,总学分达到或超过2.0学分者为合格。
3. 结合英才班授课,部分课程实行双语教学, 主要有模拟电子技术基础I 、数字电子技术基础I 、电机学、自动控制理论、嵌入式系统原理及应用、电力电子技术、信号与系统与部分专业课,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英语水平报名选修。
4. 电子技术课程设计I 也可以采用项目学习或科技创新方式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