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口 公民和永久居民378.9万,常住人口518万(2011年)。华人占75%左右,其余为马来人、印度人和其他种族。马来语为国语,英语、华语、马来语、泰米尔语为官方语言,英语为行政用语。主要宗教为佛教、道教、伊斯兰教、基督教和印度教。
首都 新加坡(Singapore)。
国家元首 总统陈庆炎(Tony Tan),2011年9月1日就任,任期六年。
重要节日 华人新年:同中国春节。泰米尔新年:4、5月间。卫塞节:5月的月圆日。国庆节:8月9日。开斋节:伊斯兰教历10月新月出现之时。圣诞节:12月25日。新加坡法定公共节日共计11天,除上述外,还有元旦、复活节、哈芝节、劳动节等。
简况 热带城市国家。位于马来半岛南端、马六甲海峡出入口,北隔柔佛海峡与马来西亚相邻,南隔新加坡海峡与印度尼西亚相望。由新加坡岛及附近63个小岛组成,其中新加坡岛占全国面积的88.5%。地势低平,平均海拔15米,最高海拔163米,海岸线长193公里。属热带海洋性气候,常年高温潮湿多雨。年平均气温24℃~32℃,日平均气温26.8℃,年平均降水量2345毫米,年平均湿度84.3%。
古称淡马锡。8世纪属室利佛逝王朝。18~19世纪是马来柔佛王国的一部分。1819年,英国人史丹福·莱佛士抵达新加坡,与柔佛苏丹订约,开始在新设立贸易站。1824年,新沦为英国殖民地,成为英在远东的转口贸易商埠和在东南亚的主要军事基地。1942年被日本占领。1945年日本投降后,英国恢复殖民统治,次年划为直属殖民地。1959年实现自治,成为自治邦,英保留国防、外交、修改宪法、宣布紧急状态等权力。1963年9月16日与马来亚、沙巴、沙捞越共同组成马来西亚联邦。1965年8月9日脱离马来西亚,成立新加坡共和国;同年9月成为联合国成员国,10月加入英联邦。
政治 独立以来,人民行动党长期执政,政绩突出,地位稳固,历届大选均取得压倒性优势。李光耀自新1965年独立后长期担任总理,1990年交棒给吴作栋。1993年举行独立后首次总统全民选举,原副总理、新加坡职工总会秘书长王鼎昌当选为首位民选总统。2004年8月,李显龙接替吴作栋出任总理。2006年5月连任总理。2011年5月,人民行动党再次赢得大选,李显龙连任总理。
【宪法】 1963年9月,新加坡并入马来西亚后,颁布了州宪法。1965年12月,州宪法经修改成为新加坡共和国宪法,并规定马来西亚宪法中的一些条文适用于新加坡。
宪法规定:实行议会共和制。总统为国家元首。1992年国会颁布民选总统法案,规定从1993年起总统由议会选举产生改为民选产生,任期从四年改为六年。总统委任议会多数党领袖为总理;总统和议会共同行使立法权。总统有权否决政府财政预算和公共部门职位的任命;可审查政府执行内部安全法令和宗教和谐法令的情况;有权调查贪污案件。总统在行使主要公务员任命等职权时,必须先征求总统顾问理事会的意见。
【国会】 实行一院制,任期五年。国会可提前解散,大选须在国会解散后三个月内举行。年满21岁的新加坡公民都有投票权。国会议员分为民选议员、非选区议员和官委议员。其中民选议员从全国12个单选区和15个集选区(2011年大选)中由公民选举产生。集选区候选人以3~6人一组参选,其中至少一人是马来族、印度族或其他少数种族。同组候选人必须同属一个政党,或均为无党派者,并作为一个整体竞选。非选区议员从得票率最高的反对党未当选候选人中任命,最多不超过6名,从而确保国会中有非执政党的代表。官委议员由总统根据国会特别遴选委员会的推荐任命,任期两年半,以反映独立和无党派人士意见。本届国会2011年5月7日选举产生,共有87名民选议员,其中人民行动党81人,工人党6人。
【政府】 本届内阁于2011年5月21日就职。主要成员有:总理李显龙(Lee Hsien Loong),副总理兼国家安全统筹部长及内政部长张志贤(Teo Chee Hean),副总理兼财政部长及人力部长尚达曼
(Tharman Shanmugaratnam),贸工部长林勋强(Lim Hng Kiang),总理公署部长林瑞生(Lim Swee Say),总理公署部长、内政部兼贸工部第二部长易华仁(S. Iswaran),新闻、通讯及艺术部长雅国(Yaacob Ibrahim),国家发展部长许文远(Khaw Boon Wan),国防部长黄永宏(Ng Eng Hen),环境及水资源部长维文
(Vivian Balakrisnan),外交部长兼律政部长尚穆根(K. Shanmugam),卫生部长颜金勇(Gan Kim Yong),交通部长兼外交部第二部长吕德耀(Lui Tuck Yew),教育部长王瑞杰(Heng Swee Keat),社会发展、青年及体育部代部长兼新闻、通讯及艺术部政务部长陈振声(Chan Chun Sing)。
政府网址:www.gov.sg。
【司法机构】设最高法院和总检察署。最高法院由高庭和上诉庭组成。1994年,废除上诉至英国枢密院的规定,确定最高法院上诉庭为终审法庭。最高法院大法官由总理推荐、总统委任。大法官陈锡强
(Chan Sek Keong),总检察长桑德莱什·麦农(Sundaresh Menon)。
【政党】已注册的政党共24个。主要有:
(1)人民行动党(The People’s Action Party):执政党。1954年11月由李光耀等人发起成立。党的纲领是维护种族和谐,树立国民归属感;建立健全的民主制度,确保国会拥有多元种族代表,努力建立一个多元种族、多元文化和多元宗教的社会。人民行动党从1959年至今一直保持执政党地位。李光耀长期任该党秘书长,1991年吴作栋接任。2004年12月,李显龙接替吴作栋出任该党秘书长。
(2)工人党(The Worker’s Party):1957年11月创立。主张和平、非暴力的议会斗争。1971年重建领导机构,提出废除雇佣制,修改国内治安法,恢复言论和结社自由。近年来影响有所扩大。1981年起,在大选中数次赢得议席。2011年大选中获6席。主席林瑞莲(Lim Swee Lian),秘书长刘程强(Low Thia Khiang)。
【重要人物】 陈庆炎:总统。1940年2月生于新加坡,祖籍福建厦门。新加坡国立大学物理学学士、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理科硕士、澳大利亚阿德莱德大学数学博士,曾任国立大学数学系讲师、国立大学校长、新加坡华侨银行主席兼首席执行官。历任教育部政务部长、贸工部长、财政部长、教育部长、国防部长、副总理兼国防及国家安全统筹部长等职。2005年退休后任新加坡报业控股集团主席和新加坡政府投资公司副主席兼执行董事等。2011年9月就任总统,任期六年。
李显龙:总理。1952年生于新加坡。1971年入伍,后获奖学金赴英国深造,1974年获英国剑桥大学数学一等荣誉学位和计算机优等文凭。1978年在美国堪萨斯州参加陆军指挥和参谋培训。1979年获哈佛大学肯尼迪行政学院公共行政学硕士学位。回国后任武装部队参谋长兼联合行动与策划司长,1984年6月升准将军衔。同年12月当选国会议员。历任全国经济委员会主席、贸工部代部长、贸工部长和副总理,先后兼任贸工部政务部长、国防部第二部长和金融管理局主席,2001年11月至2011年5月兼任财政部长。2004年8月任总理。2006年5月和2011年5月两度连任。
【经济】 属外贸驱动型经济,以电子、石油化工、金融、航运、服务业为主,高度依赖美、日、欧和周边市场,外贸总额是GDP的四倍。经济长期高速增长,1960~1984年间GDP年均增长9%。1997年受到亚洲金融危机冲击,但并不严重。2001年受全球经济放缓影响,经济出现2%的负增长,陷入独立之后最严重衰退。为刺激经济发展,政府提出“打造新的新加坡”,努力向知识经济转型,并成立经济重组委员会,全面检讨经济发展政策,积极与世界主要经济体商签自由贸易协定。
2008年受国际金融危机影响,金融、贸易、制造、旅游等多个产业遭到冲击,海峡时报指数创五年内新低,经济增长为1.1%。2009年跌至-2.1%。新政府采取积极应对措施,加强金融市场监管,努力维护金融市场稳
定,提升投资者信心并降低通胀率,并推出新一轮刺激经济政策。2010年经济增长14.5%。2011年,受欧债危机负面影响,经济增长放缓。
国内生产总值(2011年):2381亿美元。
人均国内生产总值(2011年):50123美元。
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率(2011年):4.9%。
货币:新加坡元(Singapore Dollar)。
对美元汇率(2011年平均):1美元=1.2579新加坡元。
通货膨胀率(2011年):2.8%。
失业率(2011年):2.2%。
【资源】 自然资源匮乏。
【工业】 主要包括制造业和建筑业。2011年产值为924.4亿新元,占国内生产总值的25.1%。制造业产品主要包括电子产品、化学与化工产品、生物医药、精密机械、交通设备、石油产品、炼油等部门,世界第三大炼油中心。
【农业】 用于农业生产的土地占国土总面积1%左右,产值占国民经济不到0.1%,主要由园艺种植、家禽饲养、水产养殖和蔬菜种植等构成。绝大部分粮食、蔬菜从马来西亚、中国、印度尼西亚和澳大利亚进口。
【服务业】 包括零售与批发贸易、饭店旅游、交通与电讯、金融服务、商业服务等,系经济增长的龙头。2011年产值为1564.4亿新元,占国内生产总值的57.6%。
【旅游业】 外汇主要来源之一。游客主要来自东盟国家、中国、澳大利亚、印度和日本。2010年接待外国游客1317.1万人次(不含陆地入境的马来公民),酒店住房率86.5%。主要景点有:圣淘沙岛、植物园、夜间动物园等。
【交通运输】 交通发达,设施便利。是世界重要的转口港及联系亚、欧、非、大洋洲的航空中心。
铁路:以地铁为主,设65站,全长109.4公里。另建有轻轨铁路,全长28.8公里,设31站,与地铁相连。
公路:总长约3297公里,其中高速公路153公里,一级公路613公里。
水运:为世界最繁忙的港口和亚洲主要转口枢纽之一,是世界最大燃油供应港口。有200多条航线连接世界600多个港口。2011年港口处理货运总量5.31亿吨,集装箱总吞吐量3000万箱。
空运:主要有新加坡航空公司及其子公司胜安航空公司。新加坡樟宜机场连续多年被评为世界最佳机场,目前已开通至60个国家188个城市的航线,各国81家航空公司平均每周提供约4400班次的定期飞行服务。2011年航班起降15.5万架次,客运量4650万人次,货运量181.6万吨。
(资料来源:新加坡统计局、贸工部)
【财政金融】近年财政收支情况如下(单位:亿新元):
收入
支出
盈余 2009 413.8 374.7 39.1 2009 514.5 558.1 -43.6 2010 445.8 327.5 118.3 2011 510 468 42
截至2011年12月,外汇储备为2451.7亿美元。无外债。
【对外贸易】 为国民经济重要支柱。近年对外贸易情况如下(单位:亿新元):
总额
出口额
进口额
差额 2008 9276.5 4767.6 4508.9 258.7 2009 7474.1 3911.2 3562.9 348.3 2010 9020.6 4788.4 4232.2 556.2 2011 9744 5147.4 4596.6 550.8
主要出口电子真空管、加工石油产品、办公及数据处理机零件、数据处理机和电讯设备等,进口电子真空管、原油、加工石油产品、办公及数据处理机零件等。主要贸易伙伴为:马来西亚、欧盟、中国、印尼和美国。
【对外投资】 推行“区域化经济发展战略”,大力向海外投资。截至2010年底,对外直接投资总额达34070亿新元,增长9.1%,主要集中在金融服务业和制造业。主要直接投资对象国为中国、英属维克京群岛、英国、马来西亚。
【外国资本】 截至2010年底,新加坡共吸引海外直接投资6186亿新元,增长7.9%,多集中在金融服务业和制造业。主要直接投资来源国为美国、荷兰、日本、英国。
【著名公司】 淡马锡控股公司(Temasek Holding Pte Ltd.)是世界上最著名的国有控股公司之一。成立于1974年,由财政部全资拥有,直接对财政部长负责。拥有政府关联企业1000余家,总资产近1300亿新元,涉及交通、船舶修理及工程、电力与天然气、通信、传媒、金融服务、房地产与酒店、房地产管理和咨询、建筑、休闲与娱乐等行业。近年来,淡马锡公司加速实行私营化,下属企业中已有10家大型集团上市。目前,该公司仅对4家下属企业持有100%的股份,而对其他大多数企业控股均在50%以下。公司主席现为丹那巴南,执行董事何晶。
【人民生活】 2011年人均国内生产总值50123美元。政府统一修建公共组屋,居民住房拥有率达88.6%。人均寿命82岁,识字率96.1%(15岁以上),每万人拥有18名医生,每千人拥有 私车110辆。
军事 新加坡武装部队组建于1965年,建军节为7月1日。总统为三军统帅。实行义务兵役制,服役期2~3年。现役部队总兵力为7.25万,其中陆军5万人,编为3个混合师(各辖2个步兵旅、1个机械化旅、1个侦查营、1个炮兵营、1个高炮营、1个工程兵营)、1个快速反应师(辖3个步兵旅)、1个机械化旅。海军9000人、空军1.35万人。装备各种舰只35艘,各型飞机210余架。另有预备役25万人,准军事部队10.8万人。新加坡军队主要在国外训练。1971年与英国、澳大利亚、新西兰和马来西亚组成“五国联防”。重视全民防卫教育。致力于建设第三代“智能”军队。2011年国防预算为94亿美元,占GDP4%。
文化教育 在保留各民族传统文化的同时,鼓励向新加坡统一民族文化演变。
【教育】 新加坡的教育制度强调双语、体育、道德教育、创新和独立思考能力并重。双语政策要求学生除了学习英文,还要兼通母语。政府推行“资讯科技教育”,促使学生掌握电脑知识。学校绝大多数为公立,其中包括170所小学、154所中学、14所初级学院,以及新加坡国立大学、南洋理工大学、管理大学和科技大学四所大学。
【新闻出版】 英文报有《海峡时报》、《商业时报》、《新报》;华文报有《联合早报》、《联合晚报》、《新明日报》;马来文报有《每日新闻》;泰米尔文报有《泰米尔日报》。
广播电台于1936年开播,1959年1月起以马来语、英语、华语、泰米尔语广播。现有15个波段,每周广播1307小时。新加坡广播电台拥有并经营12个国内电台和3个国际电台。
电视于1963年开播,1974年开始播送彩色节目。1995年有线电视网开通,用户可接收30多个频道、10余个国家的电视节目。1995年开通卫星电视,有387万用户。1999年,经营电视和广播业的数家公司合并而成新传媒集团,共经营6个电视频道,主要有第5波道、第8波道、亚洲新闻台等。播送华语、英语、马来语、泰米尔语节目。另有私营的报业控股集团设立的优频道和电视通频道。
对外关系 立足东盟,致力维护东盟团结与合作、推动东盟在地区事务中发挥更大作用;面向亚洲,注重发展与亚洲国家特别是中、日、韩、印度等重要国家的合作关系;奉行“大国平衡”,主张在亚太建立美、中、日、印战略平衡格局;突出经济外交,积极推进贸易投资自由化,已与新西兰、日本、欧洲自由贸易协会、澳大利亚、美国、约旦、韩国、印度和巴拿马签署双边自由贸易协定,与新西兰、智利、文莱签署了首个地跨三个大洲的自贸协定,并与巴林、埃及、科威特和阿联酋就商签双边自贸协定达成共识。倡议成立了亚欧会议、东亚—拉美论坛等跨洲合作机制。积极推动《亚洲地区政府间反海盗合作协定(ReCAAP)》的签署,根据协定设立的信息共享中心于2006年11月正式在新成立。共与175个国家建立了外交关系。
【同中国的关系】 1990年10月3日建交以来,中新在各领域的互利合作成果显著。
2011年2月,国务委员兼公安部长孟建柱访新。4月,新国务资政吴作栋出席博鳌亚洲论坛年会并访华,副总理黄根成赴上海出席“新加坡日”活动。5月,国务委员兼国防部长梁光烈访新,前总理李光耀访华。6月,梁光烈赴新出席“香格里拉”对话会。7月,王岐山副总理赴新与新加坡张志贤副总理共同主持召开中新双边系列会议。9月,荣誉国务资政吴作栋来华出席夏季达沃斯论坛并访问内蒙古。2012年2月,新外交部长兼律政部长尚穆根访华。5月,副总理兼国家安全统筹部长及内政部长张志贤访华,荣誉国务资政吴作栋来华出席国际行动理事会年会,杨洁篪外长访新。7月,副总理兼国家安全统筹部长及内政部长张志贤来华同王岐山副总理共同主持召开中新双边系列会议。
新加坡是我在东盟中第三大贸易伙伴,仅次于马来西亚和泰国。中国是新第3大贸易伙伴(列马来西亚和欧盟之后)。据中国海关统计,2011年双边贸易额为634.8亿美元,增长11.2%。其中,中方出口355.7亿
美元,增长10%;进口113亿美元,增长12.9%。2008年10月,中新签署自由贸易协定,2009年1月1日正式生效。
新国坡国土小, 人口少, 资源缺乏, 国内市场有限。但是其地处马来半岛南端, 马六 甲海峡南口, 地理位置优越。因此, 从英属殖民地时代起, 新加坡就成为一个国际都市, 起着中转贸易和邻近地区商业中心的作用, 并从此不断繁荣发展,1965年新加坡 脱离马来西亚联邦, 在李光耀总理强有力的统治下, 开始推行一系列针对本国现状的经济发展战略,新加坡从实际出发, 实行全方位开放, 努力把本国经济融合在世界经 济之中, 积极参加国际分工, 充分利用外国资源、市场、技术和资金以发展本国经济。
新加坡政府从1961年起根据不同时期国内国际情况,制定了各阶段的五年发展目标,从而使新加坡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站稳脚跟,各阶段情况如下:
第一阶段(1961-1965):为了改变过去单一依赖转口贸易的状况, 并解决殖民统治留下 的严重失业问题, 着手发展进口替代和劳动密集型工业,当时新加坡人口为180万人, 失业的就有20万人,经过5年的努力, 创造了1.7万个就业机会。
第二阶段(1966-1975):这是奠定基础的十年。为了进一步使依靠转口贸易为主的经济结构向多元化经济转变, 着力发展制造业, 引进电子产品, 发展出口导向型工业,十年中使制造业的产值从4.3亿新元增加到35亿新元, 每年递增26%;同时期, 基础设施 建设展开,机场、港口、道路相继建成或得到改善, 公共住宅开始大规模兴建,此阶段基本解决了失业问题, 同时基本具备吸引外资的条件, 外国投资设厂开始增加。
第三阶段(1976-1980):此阶段是经济起飞阶段。大力引进技术密集型产业, 以电子行 业为先导, 开始大量生产电脑,提倡科研与经济结合, 提高了生产技术水平,制造业继续发展, 其就业人数由21万增加到36万,同时加快了第三产业的发展和基础设施建设。 使软、硬环境得到进一步改善, 为大规模引进外资创造了良好条件。
第四阶段(1981-1985):着力引进高新技术, 不断提高产品质量, 降低生产成本, 增强 产品的国际竞争力。
第五阶段(1986-):扩大引进高新技术、鼓励跨国公司与本地中小企业挂钩。为了引进投资、技术和专业管理人员, 将外资企业的所得税由原来的33%减为10%, 同时鼓励外 国人在新加坡办学校、医院, 便于他们长期居住。
3.经济概况
传统经济以商业为主,包括转口贸易、加工出口、航运等。独立后,坚持自由经济政策,加紧发展资本密集、高增值的新兴工业,政府目前的经济发展方向是:以服务业为发展中心,加速经济国际化、自由化高科技化。为进一步发展经济,近年来,大力推行“区域化经济策略”,加速向海外投资,积极开展在国外的经济活动。
4.行业概况
(1).农业概况
在国民经济中所占比例不到1%。主要有园艺种植、家禽饲养、水产和蔬菜种植,农业拥有可耕地面积5900公顷, 占国土面积的9.5%。粮食全部靠进口, 80%的蔬菜从马来西亚、中国、印尼和澳大利亚进口。农业中保存高产值出口性农产品的生产,如种植热带兰花、饲养观赏用的热带鱼,种植一些传统的热带经济作物等。
(2).工业概况
自从1965年从马来联邦脱离后, 工业化推动了新加坡的经济转型。主要有制造业, 包 括炼油、石化、修造船、电子电器、纺织、交通设备等部门。新加坡是世界第三大炼油中心,电子工业是增长最快的部门, 但面临着其他亚洲国家的竞争。政府正致力于提高生产率, 以在低成本、高技术领域保持竞争优势。
(3).服务业概况
新加坡服务业发达, 随着东南亚经济的发展, 还将进一步增长。金融业是最大的服务 业部门, 在过去几年里增长很快。旅游业发达, 是外汇主要来源之一,1995年来新的旅游者近714万人。主要来自日本、印尼、马来西亚、台湾、韩国等国家和地区。
5.主要经济指标
国内生产总值(1996年):1326亿新元(约合941亿美元)
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率(1996年):7.0%
汇率(1998年5月1日):1美元=1.5835新加坡元
通货膨胀率(1996年):1.4%
失业率(1996年):2%
当今
新加坡总理李显龙12月31日晚发表新年献词说,受全球金融危机影响,新加坡经济目前已陷入衰退,2008年增长率仅为1.5%,低于政府预期的2.5%,而2009年新加坡经济仍有可能进一步下滑。
李显龙说,与1997年的亚洲金融危机相比,此次金融危机是全球性的,因此在应对上将更加困难。作为一个小型的开放经济体,新加坡此次不可避免地受到了冲击,出口、旅游及更广泛的经济领域都受到了影响。
人口 公民和永久居民378.9万,常住人口518万(2011年)。华人占75%左右,其余为马来人、印度人和其他种族。马来语为国语,英语、华语、马来语、泰米尔语为官方语言,英语为行政用语。主要宗教为佛教、道教、伊斯兰教、基督教和印度教。
首都 新加坡(Singapore)。
国家元首 总统陈庆炎(Tony Tan),2011年9月1日就任,任期六年。
重要节日 华人新年:同中国春节。泰米尔新年:4、5月间。卫塞节:5月的月圆日。国庆节:8月9日。开斋节:伊斯兰教历10月新月出现之时。圣诞节:12月25日。新加坡法定公共节日共计11天,除上述外,还有元旦、复活节、哈芝节、劳动节等。
简况 热带城市国家。位于马来半岛南端、马六甲海峡出入口,北隔柔佛海峡与马来西亚相邻,南隔新加坡海峡与印度尼西亚相望。由新加坡岛及附近63个小岛组成,其中新加坡岛占全国面积的88.5%。地势低平,平均海拔15米,最高海拔163米,海岸线长193公里。属热带海洋性气候,常年高温潮湿多雨。年平均气温24℃~32℃,日平均气温26.8℃,年平均降水量2345毫米,年平均湿度84.3%。
古称淡马锡。8世纪属室利佛逝王朝。18~19世纪是马来柔佛王国的一部分。1819年,英国人史丹福·莱佛士抵达新加坡,与柔佛苏丹订约,开始在新设立贸易站。1824年,新沦为英国殖民地,成为英在远东的转口贸易商埠和在东南亚的主要军事基地。1942年被日本占领。1945年日本投降后,英国恢复殖民统治,次年划为直属殖民地。1959年实现自治,成为自治邦,英保留国防、外交、修改宪法、宣布紧急状态等权力。1963年9月16日与马来亚、沙巴、沙捞越共同组成马来西亚联邦。1965年8月9日脱离马来西亚,成立新加坡共和国;同年9月成为联合国成员国,10月加入英联邦。
政治 独立以来,人民行动党长期执政,政绩突出,地位稳固,历届大选均取得压倒性优势。李光耀自新1965年独立后长期担任总理,1990年交棒给吴作栋。1993年举行独立后首次总统全民选举,原副总理、新加坡职工总会秘书长王鼎昌当选为首位民选总统。2004年8月,李显龙接替吴作栋出任总理。2006年5月连任总理。2011年5月,人民行动党再次赢得大选,李显龙连任总理。
【宪法】 1963年9月,新加坡并入马来西亚后,颁布了州宪法。1965年12月,州宪法经修改成为新加坡共和国宪法,并规定马来西亚宪法中的一些条文适用于新加坡。
宪法规定:实行议会共和制。总统为国家元首。1992年国会颁布民选总统法案,规定从1993年起总统由议会选举产生改为民选产生,任期从四年改为六年。总统委任议会多数党领袖为总理;总统和议会共同行使立法权。总统有权否决政府财政预算和公共部门职位的任命;可审查政府执行内部安全法令和宗教和谐法令的情况;有权调查贪污案件。总统在行使主要公务员任命等职权时,必须先征求总统顾问理事会的意见。
【国会】 实行一院制,任期五年。国会可提前解散,大选须在国会解散后三个月内举行。年满21岁的新加坡公民都有投票权。国会议员分为民选议员、非选区议员和官委议员。其中民选议员从全国12个单选区和15个集选区(2011年大选)中由公民选举产生。集选区候选人以3~6人一组参选,其中至少一人是马来族、印度族或其他少数种族。同组候选人必须同属一个政党,或均为无党派者,并作为一个整体竞选。非选区议员从得票率最高的反对党未当选候选人中任命,最多不超过6名,从而确保国会中有非执政党的代表。官委议员由总统根据国会特别遴选委员会的推荐任命,任期两年半,以反映独立和无党派人士意见。本届国会2011年5月7日选举产生,共有87名民选议员,其中人民行动党81人,工人党6人。
【政府】 本届内阁于2011年5月21日就职。主要成员有:总理李显龙(Lee Hsien Loong),副总理兼国家安全统筹部长及内政部长张志贤(Teo Chee Hean),副总理兼财政部长及人力部长尚达曼
(Tharman Shanmugaratnam),贸工部长林勋强(Lim Hng Kiang),总理公署部长林瑞生(Lim Swee Say),总理公署部长、内政部兼贸工部第二部长易华仁(S. Iswaran),新闻、通讯及艺术部长雅国(Yaacob Ibrahim),国家发展部长许文远(Khaw Boon Wan),国防部长黄永宏(Ng Eng Hen),环境及水资源部长维文
(Vivian Balakrisnan),外交部长兼律政部长尚穆根(K. Shanmugam),卫生部长颜金勇(Gan Kim Yong),交通部长兼外交部第二部长吕德耀(Lui Tuck Yew),教育部长王瑞杰(Heng Swee Keat),社会发展、青年及体育部代部长兼新闻、通讯及艺术部政务部长陈振声(Chan Chun Sing)。
政府网址:www.gov.sg。
【司法机构】设最高法院和总检察署。最高法院由高庭和上诉庭组成。1994年,废除上诉至英国枢密院的规定,确定最高法院上诉庭为终审法庭。最高法院大法官由总理推荐、总统委任。大法官陈锡强
(Chan Sek Keong),总检察长桑德莱什·麦农(Sundaresh Menon)。
【政党】已注册的政党共24个。主要有:
(1)人民行动党(The People’s Action Party):执政党。1954年11月由李光耀等人发起成立。党的纲领是维护种族和谐,树立国民归属感;建立健全的民主制度,确保国会拥有多元种族代表,努力建立一个多元种族、多元文化和多元宗教的社会。人民行动党从1959年至今一直保持执政党地位。李光耀长期任该党秘书长,1991年吴作栋接任。2004年12月,李显龙接替吴作栋出任该党秘书长。
(2)工人党(The Worker’s Party):1957年11月创立。主张和平、非暴力的议会斗争。1971年重建领导机构,提出废除雇佣制,修改国内治安法,恢复言论和结社自由。近年来影响有所扩大。1981年起,在大选中数次赢得议席。2011年大选中获6席。主席林瑞莲(Lim Swee Lian),秘书长刘程强(Low Thia Khiang)。
【重要人物】 陈庆炎:总统。1940年2月生于新加坡,祖籍福建厦门。新加坡国立大学物理学学士、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理科硕士、澳大利亚阿德莱德大学数学博士,曾任国立大学数学系讲师、国立大学校长、新加坡华侨银行主席兼首席执行官。历任教育部政务部长、贸工部长、财政部长、教育部长、国防部长、副总理兼国防及国家安全统筹部长等职。2005年退休后任新加坡报业控股集团主席和新加坡政府投资公司副主席兼执行董事等。2011年9月就任总统,任期六年。
李显龙:总理。1952年生于新加坡。1971年入伍,后获奖学金赴英国深造,1974年获英国剑桥大学数学一等荣誉学位和计算机优等文凭。1978年在美国堪萨斯州参加陆军指挥和参谋培训。1979年获哈佛大学肯尼迪行政学院公共行政学硕士学位。回国后任武装部队参谋长兼联合行动与策划司长,1984年6月升准将军衔。同年12月当选国会议员。历任全国经济委员会主席、贸工部代部长、贸工部长和副总理,先后兼任贸工部政务部长、国防部第二部长和金融管理局主席,2001年11月至2011年5月兼任财政部长。2004年8月任总理。2006年5月和2011年5月两度连任。
【经济】 属外贸驱动型经济,以电子、石油化工、金融、航运、服务业为主,高度依赖美、日、欧和周边市场,外贸总额是GDP的四倍。经济长期高速增长,1960~1984年间GDP年均增长9%。1997年受到亚洲金融危机冲击,但并不严重。2001年受全球经济放缓影响,经济出现2%的负增长,陷入独立之后最严重衰退。为刺激经济发展,政府提出“打造新的新加坡”,努力向知识经济转型,并成立经济重组委员会,全面检讨经济发展政策,积极与世界主要经济体商签自由贸易协定。
2008年受国际金融危机影响,金融、贸易、制造、旅游等多个产业遭到冲击,海峡时报指数创五年内新低,经济增长为1.1%。2009年跌至-2.1%。新政府采取积极应对措施,加强金融市场监管,努力维护金融市场稳
定,提升投资者信心并降低通胀率,并推出新一轮刺激经济政策。2010年经济增长14.5%。2011年,受欧债危机负面影响,经济增长放缓。
国内生产总值(2011年):2381亿美元。
人均国内生产总值(2011年):50123美元。
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率(2011年):4.9%。
货币:新加坡元(Singapore Dollar)。
对美元汇率(2011年平均):1美元=1.2579新加坡元。
通货膨胀率(2011年):2.8%。
失业率(2011年):2.2%。
【资源】 自然资源匮乏。
【工业】 主要包括制造业和建筑业。2011年产值为924.4亿新元,占国内生产总值的25.1%。制造业产品主要包括电子产品、化学与化工产品、生物医药、精密机械、交通设备、石油产品、炼油等部门,世界第三大炼油中心。
【农业】 用于农业生产的土地占国土总面积1%左右,产值占国民经济不到0.1%,主要由园艺种植、家禽饲养、水产养殖和蔬菜种植等构成。绝大部分粮食、蔬菜从马来西亚、中国、印度尼西亚和澳大利亚进口。
【服务业】 包括零售与批发贸易、饭店旅游、交通与电讯、金融服务、商业服务等,系经济增长的龙头。2011年产值为1564.4亿新元,占国内生产总值的57.6%。
【旅游业】 外汇主要来源之一。游客主要来自东盟国家、中国、澳大利亚、印度和日本。2010年接待外国游客1317.1万人次(不含陆地入境的马来公民),酒店住房率86.5%。主要景点有:圣淘沙岛、植物园、夜间动物园等。
【交通运输】 交通发达,设施便利。是世界重要的转口港及联系亚、欧、非、大洋洲的航空中心。
铁路:以地铁为主,设65站,全长109.4公里。另建有轻轨铁路,全长28.8公里,设31站,与地铁相连。
公路:总长约3297公里,其中高速公路153公里,一级公路613公里。
水运:为世界最繁忙的港口和亚洲主要转口枢纽之一,是世界最大燃油供应港口。有200多条航线连接世界600多个港口。2011年港口处理货运总量5.31亿吨,集装箱总吞吐量3000万箱。
空运:主要有新加坡航空公司及其子公司胜安航空公司。新加坡樟宜机场连续多年被评为世界最佳机场,目前已开通至60个国家188个城市的航线,各国81家航空公司平均每周提供约4400班次的定期飞行服务。2011年航班起降15.5万架次,客运量4650万人次,货运量181.6万吨。
(资料来源:新加坡统计局、贸工部)
【财政金融】近年财政收支情况如下(单位:亿新元):
收入
支出
盈余 2009 413.8 374.7 39.1 2009 514.5 558.1 -43.6 2010 445.8 327.5 118.3 2011 510 468 42
截至2011年12月,外汇储备为2451.7亿美元。无外债。
【对外贸易】 为国民经济重要支柱。近年对外贸易情况如下(单位:亿新元):
总额
出口额
进口额
差额 2008 9276.5 4767.6 4508.9 258.7 2009 7474.1 3911.2 3562.9 348.3 2010 9020.6 4788.4 4232.2 556.2 2011 9744 5147.4 4596.6 550.8
主要出口电子真空管、加工石油产品、办公及数据处理机零件、数据处理机和电讯设备等,进口电子真空管、原油、加工石油产品、办公及数据处理机零件等。主要贸易伙伴为:马来西亚、欧盟、中国、印尼和美国。
【对外投资】 推行“区域化经济发展战略”,大力向海外投资。截至2010年底,对外直接投资总额达34070亿新元,增长9.1%,主要集中在金融服务业和制造业。主要直接投资对象国为中国、英属维克京群岛、英国、马来西亚。
【外国资本】 截至2010年底,新加坡共吸引海外直接投资6186亿新元,增长7.9%,多集中在金融服务业和制造业。主要直接投资来源国为美国、荷兰、日本、英国。
【著名公司】 淡马锡控股公司(Temasek Holding Pte Ltd.)是世界上最著名的国有控股公司之一。成立于1974年,由财政部全资拥有,直接对财政部长负责。拥有政府关联企业1000余家,总资产近1300亿新元,涉及交通、船舶修理及工程、电力与天然气、通信、传媒、金融服务、房地产与酒店、房地产管理和咨询、建筑、休闲与娱乐等行业。近年来,淡马锡公司加速实行私营化,下属企业中已有10家大型集团上市。目前,该公司仅对4家下属企业持有100%的股份,而对其他大多数企业控股均在50%以下。公司主席现为丹那巴南,执行董事何晶。
【人民生活】 2011年人均国内生产总值50123美元。政府统一修建公共组屋,居民住房拥有率达88.6%。人均寿命82岁,识字率96.1%(15岁以上),每万人拥有18名医生,每千人拥有 私车110辆。
军事 新加坡武装部队组建于1965年,建军节为7月1日。总统为三军统帅。实行义务兵役制,服役期2~3年。现役部队总兵力为7.25万,其中陆军5万人,编为3个混合师(各辖2个步兵旅、1个机械化旅、1个侦查营、1个炮兵营、1个高炮营、1个工程兵营)、1个快速反应师(辖3个步兵旅)、1个机械化旅。海军9000人、空军1.35万人。装备各种舰只35艘,各型飞机210余架。另有预备役25万人,准军事部队10.8万人。新加坡军队主要在国外训练。1971年与英国、澳大利亚、新西兰和马来西亚组成“五国联防”。重视全民防卫教育。致力于建设第三代“智能”军队。2011年国防预算为94亿美元,占GDP4%。
文化教育 在保留各民族传统文化的同时,鼓励向新加坡统一民族文化演变。
【教育】 新加坡的教育制度强调双语、体育、道德教育、创新和独立思考能力并重。双语政策要求学生除了学习英文,还要兼通母语。政府推行“资讯科技教育”,促使学生掌握电脑知识。学校绝大多数为公立,其中包括170所小学、154所中学、14所初级学院,以及新加坡国立大学、南洋理工大学、管理大学和科技大学四所大学。
【新闻出版】 英文报有《海峡时报》、《商业时报》、《新报》;华文报有《联合早报》、《联合晚报》、《新明日报》;马来文报有《每日新闻》;泰米尔文报有《泰米尔日报》。
广播电台于1936年开播,1959年1月起以马来语、英语、华语、泰米尔语广播。现有15个波段,每周广播1307小时。新加坡广播电台拥有并经营12个国内电台和3个国际电台。
电视于1963年开播,1974年开始播送彩色节目。1995年有线电视网开通,用户可接收30多个频道、10余个国家的电视节目。1995年开通卫星电视,有387万用户。1999年,经营电视和广播业的数家公司合并而成新传媒集团,共经营6个电视频道,主要有第5波道、第8波道、亚洲新闻台等。播送华语、英语、马来语、泰米尔语节目。另有私营的报业控股集团设立的优频道和电视通频道。
对外关系 立足东盟,致力维护东盟团结与合作、推动东盟在地区事务中发挥更大作用;面向亚洲,注重发展与亚洲国家特别是中、日、韩、印度等重要国家的合作关系;奉行“大国平衡”,主张在亚太建立美、中、日、印战略平衡格局;突出经济外交,积极推进贸易投资自由化,已与新西兰、日本、欧洲自由贸易协会、澳大利亚、美国、约旦、韩国、印度和巴拿马签署双边自由贸易协定,与新西兰、智利、文莱签署了首个地跨三个大洲的自贸协定,并与巴林、埃及、科威特和阿联酋就商签双边自贸协定达成共识。倡议成立了亚欧会议、东亚—拉美论坛等跨洲合作机制。积极推动《亚洲地区政府间反海盗合作协定(ReCAAP)》的签署,根据协定设立的信息共享中心于2006年11月正式在新成立。共与175个国家建立了外交关系。
【同中国的关系】 1990年10月3日建交以来,中新在各领域的互利合作成果显著。
2011年2月,国务委员兼公安部长孟建柱访新。4月,新国务资政吴作栋出席博鳌亚洲论坛年会并访华,副总理黄根成赴上海出席“新加坡日”活动。5月,国务委员兼国防部长梁光烈访新,前总理李光耀访华。6月,梁光烈赴新出席“香格里拉”对话会。7月,王岐山副总理赴新与新加坡张志贤副总理共同主持召开中新双边系列会议。9月,荣誉国务资政吴作栋来华出席夏季达沃斯论坛并访问内蒙古。2012年2月,新外交部长兼律政部长尚穆根访华。5月,副总理兼国家安全统筹部长及内政部长张志贤访华,荣誉国务资政吴作栋来华出席国际行动理事会年会,杨洁篪外长访新。7月,副总理兼国家安全统筹部长及内政部长张志贤来华同王岐山副总理共同主持召开中新双边系列会议。
新加坡是我在东盟中第三大贸易伙伴,仅次于马来西亚和泰国。中国是新第3大贸易伙伴(列马来西亚和欧盟之后)。据中国海关统计,2011年双边贸易额为634.8亿美元,增长11.2%。其中,中方出口355.7亿
美元,增长10%;进口113亿美元,增长12.9%。2008年10月,中新签署自由贸易协定,2009年1月1日正式生效。
新国坡国土小, 人口少, 资源缺乏, 国内市场有限。但是其地处马来半岛南端, 马六 甲海峡南口, 地理位置优越。因此, 从英属殖民地时代起, 新加坡就成为一个国际都市, 起着中转贸易和邻近地区商业中心的作用, 并从此不断繁荣发展,1965年新加坡 脱离马来西亚联邦, 在李光耀总理强有力的统治下, 开始推行一系列针对本国现状的经济发展战略,新加坡从实际出发, 实行全方位开放, 努力把本国经济融合在世界经 济之中, 积极参加国际分工, 充分利用外国资源、市场、技术和资金以发展本国经济。
新加坡政府从1961年起根据不同时期国内国际情况,制定了各阶段的五年发展目标,从而使新加坡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站稳脚跟,各阶段情况如下:
第一阶段(1961-1965):为了改变过去单一依赖转口贸易的状况, 并解决殖民统治留下 的严重失业问题, 着手发展进口替代和劳动密集型工业,当时新加坡人口为180万人, 失业的就有20万人,经过5年的努力, 创造了1.7万个就业机会。
第二阶段(1966-1975):这是奠定基础的十年。为了进一步使依靠转口贸易为主的经济结构向多元化经济转变, 着力发展制造业, 引进电子产品, 发展出口导向型工业,十年中使制造业的产值从4.3亿新元增加到35亿新元, 每年递增26%;同时期, 基础设施 建设展开,机场、港口、道路相继建成或得到改善, 公共住宅开始大规模兴建,此阶段基本解决了失业问题, 同时基本具备吸引外资的条件, 外国投资设厂开始增加。
第三阶段(1976-1980):此阶段是经济起飞阶段。大力引进技术密集型产业, 以电子行 业为先导, 开始大量生产电脑,提倡科研与经济结合, 提高了生产技术水平,制造业继续发展, 其就业人数由21万增加到36万,同时加快了第三产业的发展和基础设施建设。 使软、硬环境得到进一步改善, 为大规模引进外资创造了良好条件。
第四阶段(1981-1985):着力引进高新技术, 不断提高产品质量, 降低生产成本, 增强 产品的国际竞争力。
第五阶段(1986-):扩大引进高新技术、鼓励跨国公司与本地中小企业挂钩。为了引进投资、技术和专业管理人员, 将外资企业的所得税由原来的33%减为10%, 同时鼓励外 国人在新加坡办学校、医院, 便于他们长期居住。
3.经济概况
传统经济以商业为主,包括转口贸易、加工出口、航运等。独立后,坚持自由经济政策,加紧发展资本密集、高增值的新兴工业,政府目前的经济发展方向是:以服务业为发展中心,加速经济国际化、自由化高科技化。为进一步发展经济,近年来,大力推行“区域化经济策略”,加速向海外投资,积极开展在国外的经济活动。
4.行业概况
(1).农业概况
在国民经济中所占比例不到1%。主要有园艺种植、家禽饲养、水产和蔬菜种植,农业拥有可耕地面积5900公顷, 占国土面积的9.5%。粮食全部靠进口, 80%的蔬菜从马来西亚、中国、印尼和澳大利亚进口。农业中保存高产值出口性农产品的生产,如种植热带兰花、饲养观赏用的热带鱼,种植一些传统的热带经济作物等。
(2).工业概况
自从1965年从马来联邦脱离后, 工业化推动了新加坡的经济转型。主要有制造业, 包 括炼油、石化、修造船、电子电器、纺织、交通设备等部门。新加坡是世界第三大炼油中心,电子工业是增长最快的部门, 但面临着其他亚洲国家的竞争。政府正致力于提高生产率, 以在低成本、高技术领域保持竞争优势。
(3).服务业概况
新加坡服务业发达, 随着东南亚经济的发展, 还将进一步增长。金融业是最大的服务 业部门, 在过去几年里增长很快。旅游业发达, 是外汇主要来源之一,1995年来新的旅游者近714万人。主要来自日本、印尼、马来西亚、台湾、韩国等国家和地区。
5.主要经济指标
国内生产总值(1996年):1326亿新元(约合941亿美元)
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率(1996年):7.0%
汇率(1998年5月1日):1美元=1.5835新加坡元
通货膨胀率(1996年):1.4%
失业率(1996年):2%
当今
新加坡总理李显龙12月31日晚发表新年献词说,受全球金融危机影响,新加坡经济目前已陷入衰退,2008年增长率仅为1.5%,低于政府预期的2.5%,而2009年新加坡经济仍有可能进一步下滑。
李显龙说,与1997年的亚洲金融危机相比,此次金融危机是全球性的,因此在应对上将更加困难。作为一个小型的开放经济体,新加坡此次不可避免地受到了冲击,出口、旅游及更广泛的经济领域都受到了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