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虚词以的用法

“以”字在初中语文教材文言文篇目中出现的频率较高,其含义和用法归纳起来有以下几种:

一、作动词,译为“认为、以为”。例句:

1、 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而日中时远也。《两小儿辩日》

2、 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三峡》

3、 臣以王吏之攻宋也,为与此同类。《公输》

4、 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邹忌讽齐王纳谏》

一、介词,相当于“用”。例句:

1、 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醉翁亭记》

2、 以衾拥覆,久而乃和。《送东阳马生序》

3、 能以径寸之木,为宫室、器皿、人物。《核舟记》

4、 为坛而盟,祭以尉首。《陈涉世家》

二、介词,相当于“把、拿”。例句:

1、 今诚以吾众诈自称公子扶苏、项燕。《陈涉世家》

2、 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出师表》

3、 以丛草为林,以虫蚁为兽。《童趣》

4、 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曹刿论战》

三、介词,可译成“因、因为”。例句:

1、 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送东阳马生序》

2、 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小石潭记》

3、 扶苏以数谏故,上使外将兵。《陈涉世家》

4、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岳阳楼记》

四、有时与“是”连用为“是以”或“以是”,可理解为“因此”。例如:

1、走送之,不敢稍逾约,以是人多以书假余。《送东阳马生序》

2、是以众议举宠为督。《出师表》

3、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出师表》

五、介词,可译为“凭借”。例句:

1、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2、忠之属也,可以一战,战则请从。《曹刿论战》

3、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愚公移山》

4、而安陵以五十里之地存者,徒以有先生也。《唐雎不辱使命》

六、介词,相当于“从、由”。例如:

然操遂能克绍,以弱为强者。《隆中对》

七、介词,译为“按照”。例如:

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

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曹刿论战》

八、连词,相当于“用来、以便”。例句:

1、诚宜开张圣听,以光先帝遗德。《出师表》

2、忿恚尉,令辱之,以激怒其众。《陈涉世家》

3、百姓孰敢不箪食壶浆以迎将军者乎?《隆中对》

4、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狼》

九、连词,表示顺承,相当于“而”,也可不译。例如:

1、手自笔录,计日以还。《送东阳马生序》

2、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堪,为岩。《小石潭记》

3、高祖因之以成帝业。《隆中对》

十、连词,译为“以致”。例如:

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义,以塞忠谏之路也。《出师表》

恐托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出师表》

十一、通“已”,已经。例如:

固以怪之矣。《陈涉世家》

总之,“以”字在文言文中用法颇为灵活。在学习中,要仔细阅读认真体会,并注意结合上下文来辨析它的不同含义和用法。

“以”字在初中语文教材文言文篇目中出现的频率较高,其含义和用法归纳起来有以下几种:

一、作动词,译为“认为、以为”。例句:

1、 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而日中时远也。《两小儿辩日》

2、 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三峡》

3、 臣以王吏之攻宋也,为与此同类。《公输》

4、 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邹忌讽齐王纳谏》

一、介词,相当于“用”。例句:

1、 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醉翁亭记》

2、 以衾拥覆,久而乃和。《送东阳马生序》

3、 能以径寸之木,为宫室、器皿、人物。《核舟记》

4、 为坛而盟,祭以尉首。《陈涉世家》

二、介词,相当于“把、拿”。例句:

1、 今诚以吾众诈自称公子扶苏、项燕。《陈涉世家》

2、 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出师表》

3、 以丛草为林,以虫蚁为兽。《童趣》

4、 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曹刿论战》

三、介词,可译成“因、因为”。例句:

1、 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送东阳马生序》

2、 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小石潭记》

3、 扶苏以数谏故,上使外将兵。《陈涉世家》

4、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岳阳楼记》

四、有时与“是”连用为“是以”或“以是”,可理解为“因此”。例如:

1、走送之,不敢稍逾约,以是人多以书假余。《送东阳马生序》

2、是以众议举宠为督。《出师表》

3、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出师表》

五、介词,可译为“凭借”。例句:

1、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2、忠之属也,可以一战,战则请从。《曹刿论战》

3、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愚公移山》

4、而安陵以五十里之地存者,徒以有先生也。《唐雎不辱使命》

六、介词,相当于“从、由”。例如:

然操遂能克绍,以弱为强者。《隆中对》

七、介词,译为“按照”。例如:

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

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曹刿论战》

八、连词,相当于“用来、以便”。例句:

1、诚宜开张圣听,以光先帝遗德。《出师表》

2、忿恚尉,令辱之,以激怒其众。《陈涉世家》

3、百姓孰敢不箪食壶浆以迎将军者乎?《隆中对》

4、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狼》

九、连词,表示顺承,相当于“而”,也可不译。例如:

1、手自笔录,计日以还。《送东阳马生序》

2、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堪,为岩。《小石潭记》

3、高祖因之以成帝业。《隆中对》

十、连词,译为“以致”。例如:

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义,以塞忠谏之路也。《出师表》

恐托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出师表》

十一、通“已”,已经。例如:

固以怪之矣。《陈涉世家》

总之,“以”字在文言文中用法颇为灵活。在学习中,要仔细阅读认真体会,并注意结合上下文来辨析它的不同含义和用法。


相关文章

  • 常见文言虚词的用法
  • 常见文言虚词的用法 常见文言虚词的用法 一.教学目的 引导学生学会整理归纳文言知识点 二. 教学重点,难点 整理归纳"之","而","以","其"," ...查看


  • 文言虚词教案
  • 理解文言虚词在文中的含义教案(2014.3.5) ---回归课本,掌握方法 高三 邹鹏 [教学目标] 1.掌握<考纲>规定的十八个虚词的意义和用法. 2.探究文言虚词的推断方法. [教学重难点] 1.文言虚词的用法判断. 2.树 ...查看


  • 推断文言虚词的意义和用法(教师版)
  • 淮海中学高三语文组学案序号: 题目:推断文言虚词的意义和用法(教师版)使用时间:月日 主备人:王汉同参与人:高三语文组 课题类型复习课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目的: 1.明确把握文言虚词的意义和用法在文言文阅读及高考中的重要性 2.掌握文言虚 ...查看


  • 文言虚词在文中用法
  • 文言虚词在文中用法"的推断方法 一.典型实例对照比较法 在分析文言虚词的意义和用法时,比较简单的办法就是,熟记一些文言虚词的典型例子,将句子.意义和用法一同记住,在辨别的过程中,只需要将给定的句子与典型例句进行比较,就可以知道文言 ...查看


  • 如何判别文言虚词焉
  • 五个步骤区别文言虚词"焉"字的用法和意义 浙江 李先慧 [论文摘要]判别文言虚词"焉"字的用法和意思的原则是语法意义,而不能是词汇意义.用动态语法分析中的删除法.替换法.换位法凸显"焉&qu ...查看


  • 2016高三总复习课内文言虚词练习
  • 常用文言虚词练习 姓名 分数 写出下列句中加点的文言虚词的意义和用法 ..... 1.门虽设而常关 2.秦伯素服郊次,乡师而哭 .. 3.北救赵而西却秦 4.人非生而知之者, .. 5.骊山北构而西折 6.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 .. 7.君 ...查看


  • 推断文言实词词义的方法与技巧
  • 文言文实词的推断方法一 <考纲>要求掌握的实词一共有120个,而每个实词都是多义词,要把这些实词的用法和意思全部识记基本上不可能,那么什么样的作法可以减少这种难度,并可以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呢,那就需要培养对实词的推断能力.下面介 ...查看


  • 文言虚词意义和用法讲后练参考答案
  • 文言虚词意义和用法讲后练参考答案 文言虚词意义和用法讲后练1("其") 一.1第三人称的领属关系"他的""他们的""它的":2-3第三人称代词"他们& ...查看


  • [师说]说课稿 1
  • 11.<师说>说课稿 各位评委: 大家好! 今天我要说的是人教版高中语文教材第二册的第21课<师说>第一课时的教学设计及其分析. <师说>是第二册第六单元的一篇论说文.文中韩愈批评了"耻学于师& ...查看


  • 文言文阅读技巧
  • 文言文阅读技巧 文言文的阅读理解几乎可以包含学习文言文的所有知识点.能力点.最常见的有对常用实词.虚词的考查,以及对文言句子的理解和翻译. 常用实词,是中考考查的传统考点之一,文言文阅读能力提高的关键,是掌握一定数量的文言词语.文言实词的重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