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试题答案 1

2011年江西省教师资格证考试中学心理学冲刺模拟试题及答案4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

1.以持久性的心境低落为特征的神经症,称为( )

A.抑郁症

B.焦虑症

C.强迫症

D.恐怖症

2.决定个体的外显行为和内隐行为,并使其与他人的行为有稳定区别的综合心理特征称为( )

A.人格

B.性格

C.气质

D.倾向性

3.按照加涅的学习结果分类观点,调节和控制自己的注意、学习、记忆、思维和问题解决过程的内部组织起来的能力称为( )

A.智慧技能

B.认知策略

C.言语信息

D.动作技能

4.把动机分为认知内驱力、自我提高内驱动力和附属内驱动力的是( )

A.奥苏伯尔

B.桑代克

C.布鲁纳

D.斯金纳

5.由处于同一概括水平的经验之间的相互影响而发生的迁移称为 ( )

A.顺向迁移

B.逆向迁移

C.水平迁移

D.垂直迁移

6.教师在讲课过程中声音要求洪亮,所依据的感知规律是( )

A.强度律

B.差异律

C.活动律

D.组合律

7.通过综合归纳获得意义的学习称为( )

A.同位学习

B.上位学习

C.下位学习

D.并列结合学习

8.下面有关操作技能的特点正确的是( )

A.物质性、外显性、展开性

B.观念性、内潜性、简缩性

C.物质性、外显性、简缩性

D.观念性、内潜性、展开性

9.通过不断强化逐渐趋近目标的反应,来形成某种较复杂的行为,指的是( )

A.强化法

B.代币奖励法

C.行为塑造法

D.示范法

10.学习新信息对已有旧信息回忆的抑制作用叫( )

A.前摄干扰

B.倒摄干扰

C.消退抑制

D.超限抑制

11.自我效能感理论的提出者是( )

A.桑代克

B.维果斯基

C.班杜拉

D.阿尔特森

12.学习者为了提高学习的效果和效率、有目的有意识制定的有关学习过程的复杂的方案称为( )

A.学习策略

B.认知策略

C.元认知策略

D.资源管理策略

13.个体的成就动机中含有两种成分:追求成功的倾向和( )

A.追求利益的倾向

B.避免失败的倾向

C.避免困难的倾向

D.追求刺激的倾向

14.去过几次小朋友的家,就能画出具体的路线图来。认知发展到哪一阶段的儿童能做到这种程度?( )

A.感知运动阶段

B.前运算阶段

C.具体运算阶段

D.形式运算阶段

15.清楚地意识到道德概念、原理和原则为中介的情感体验称为( )

A.直觉的道德情感

B.想象的道德情感

C.伦理的道德情感

D.形象的道德情感

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

1.小军为了得到父母的奖励而努力学习,这种学习动机是( )

A.高尚的学习动机

B.低级的学习动机

C.外部的学习动机

D.远景的间接性动机

2.依据知识本身的存在形式和复杂程度,知识学习可以分为( )

A.符号学习

B.概念学习

C.命题学习

D.上位学习

3.常用的直观形式有 ( )

A.实物直观

B.模象直观

C.言语直观

D.电化直观

4.心理学家安德森认为,心智技能形成需三个阶段,即( )

A.活动的定向阶段

B.认知阶段

C.自动化阶段

D.联结阶段

5.对学习策略的训练,我们可以采用下列哪些方法( )

A.指导学习

B.完形训练

C.交互式训练

D.合作学习

6.影响问题解决的主要因素有( )

A.个体的性格特征

B.定势与功能固着

C.问题特征

D.已有的知识与经验

7.创造性思维表现为( )

A.独创性

B.流畅性

C.变通性

D.目的性

8.道德情感包含多方面的内容,其中,对于儿童和青少年尤为重要的是( )

A.爱国主义教育

B.义务感

C.责任感

D.羞耻感

9.观察结果的记录方式有( )

A.评定量表

B.项目考核表

C.会谈法

D.轶事记录

10.做好心理辅导工作,必须遵循的原则有( )

A.面向全体学生原则

B.预防与发展相结合原则

C.尊重与理解学生原则

D.学生主体原则

三、是非判断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1分,共15分)

1.教师主要是充当知识传授者的角色。( )

2.教学策略的合理利用是有效达到教学目标的重要手段。( )

3.观摩和分析优秀教师的教学活动是教师的成长与发展的基本途径。( )

4.新教师常利用学生的非语言线索来判断和调整教学。( )

5.自编测验包括主观题和客观题两种类型。( )

6.从实施教学评价的时机而言,有常模参照评价和标准参照评价之分。( )

7.群体凝聚力是指群体对每一个成员的吸引力,所以群体凝聚力对课堂管理功能的实现没有影响。( )

8.在通常情况下,课堂气氛可能分为积极的、消极的和对抗的三种类型。 ( )

9.最早研究群体动力的心理学家是布卢姆。( )

10.情境教学是指在应用知识的具体情境中进行知识教学的教学策

略。( )

11.学校心理辅导的一般目标与学校教育目标往往是不一致的。( )

12.奖励与惩罚可以对个体的态度与品德的形成起到一定的作用。( )

13.一般而言.创造性与个性之间具有互为因果的关系。( )

14.技能就是知识。 ( )

15.社会自我是自我意识最原始的形态。( )

四、情境分析题(共25分)

(一)(本大题共2小题,第1题6分,第2题7分,共13分)

一位热情而热爱教育工作的教师为了使学生更好的学习及提供一个更有情趣的学习环境。新学年开始了,他对教室进行了一番精心的布置,教室内周围的墙上张贴了各种各样、生动有趣的图画,窗台上还摆放了花草、植物,使教室充满了生机。

1.这位教师的做法会产生什么后果?( )

A.分散学生注意力

B.使学生集中精力学习

2.根据心理学,这位教师的做法违背了哪一个规律?( )

A.超限效应

B.增减效应

C.无意注意

D.蝴蝶效应

(二)(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6分,共12分)

教师在板书生字时,常把形近字的相同部分与相异部分分别用白色和红色的粉笔写出来,

请问:

1.你是否赞成这种做法? ( )

A.赞成

B.不赞成

2.依据心理学相关知识,教师这种做法符合什么规律? ( )

A.知觉选择规律

B.感觉的相互作用中同时对比规律

C.刺激泛化与分化规律

D.练习律

一、

1.A抑郁症是以持久性的心境低落为特征的神经症。

2.A人格是指决定个体的外显行为和内隐行为并使其与其他人的行为有稳定区别的综合心理特征。

3.B认知策略,表现为用来调节和控制自己的注意、学习、记忆、思维和问题解决过程的内部组织起来的能力。

4.A奥苏伯尔把动机分为认知内驱力、自我提高内驱动力和附属内驱动力。

5.C水平迁移指处于同一概括水平的经验之间的相互影响。

6.A强度律指作为知识的物质载体的直观对象必须达到一定强度,才能为学习者清晰地感知。

7.B上位学习即通过综合归纳获得意义的学习。

8.A操作技能的特点是物质性、外显性和展开性。

9.C行为塑造法指通过不断强化逐渐趋近目标的反应,来形成某种较复杂的行为。

10.B倒摄抑制,指后面学习的材料对保持或回忆前面学习材料的干扰。

11.C班杜拉最早提出自我效能感理论。

12.A学习策略是指学习者为了提高学习的效果和效率、有目的有意识得制定的有关学习过程的复杂的方案。

13.B个体的成就动机分为:力求成功的动机和避免失败的动机。

14.C具体运算阶段的儿童能凭借具体事物或从具体事物中获得的表象进行逻辑思维和群集运算。

15.C伦理的道德情感即以清楚地意识到道德概念、原理和原则为中介的情感体验。

二、

1.BCD根据学习动机的分类,小军的学习动机属于低级的学习动机、外部的学习动机、远景的间接性动机。

2.ABC依据知识本身的存在形式和复杂程度,知识学习可以分为符号学习、概念学习、命题学习。

3.ABC知识直观的类型主要有三种:实物直观、模象直观和言语直

观。

4.BCD安德森认为,心智技能形成需要三个阶段,即认知阶段、联结阶段、自动化阶段。

5.ABCD学习策略的训练方法,主要有指导学习、完形训练、交互式训练、合作学习和程序化训练。

6.BCD影响问题解决的主要因素有三个:定势与功能固着、问题特征、已有的知识与经验。

7.ABC创造性思维有三个主要特征:独创性、流畅性和变通性。

8.BCD对于儿童和青少年尤为重要的道德情感是义务感、责任感和羞耻感。

9.ABD评定量表、项目考核表、轶事记录是观察法常用的记录方式。

10.ABCD做好心理辅导工作,必须遵循的原则有面向全体学生原则、预防与发展相结合原则、尊重与理解学生原则、学生主体原则、个别化对待原则和整体性发展原则

三、

1.× 心理学家认为,教师要充当知识传授者、团体的领导者、模范公民、纪律的维护者、家长的代理人、亲密朋友、心理辅导者等诸种角色,而并非单单是充当知识传授者。

2.√

3.√

4.× 专家型教师常利用学生的非语言线索来判断和调整教学。

5.√

6.× 常模参照评价和标准参照评价是从教学评价资料的处理方式角度划分的,从实施教学评价的时机而言,有形成性评价和总结性评价之分。

7.× 群体凝聚力是指群体对每一个成员的吸引力,群体凝聚力对课堂管理功能的实现有重要影响。

8.√

9.× 最早研究群体动力的心理学家是勒温。

10.√

11.×学校心理辅导的一般目标与学校教育目标是一致的。

12.√

13.√

14.× 技能是通过练习而形成的合乎法则的活动方式,它是来自于活动主体作出的行动及其反馈的动作经验;知识是客观事物的特征和联系在人脑中的主观映像,它是来自反映的对象本身的认知经验。

15.×生理自我是自我意识最原始的形态。

四、

(一)1.A

2.C

(二)1.A

2.AB

2011年江西省教师资格证考试中学心理学冲刺模拟试题及答案4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

1.以持久性的心境低落为特征的神经症,称为( )

A.抑郁症

B.焦虑症

C.强迫症

D.恐怖症

2.决定个体的外显行为和内隐行为,并使其与他人的行为有稳定区别的综合心理特征称为( )

A.人格

B.性格

C.气质

D.倾向性

3.按照加涅的学习结果分类观点,调节和控制自己的注意、学习、记忆、思维和问题解决过程的内部组织起来的能力称为( )

A.智慧技能

B.认知策略

C.言语信息

D.动作技能

4.把动机分为认知内驱力、自我提高内驱动力和附属内驱动力的是( )

A.奥苏伯尔

B.桑代克

C.布鲁纳

D.斯金纳

5.由处于同一概括水平的经验之间的相互影响而发生的迁移称为 ( )

A.顺向迁移

B.逆向迁移

C.水平迁移

D.垂直迁移

6.教师在讲课过程中声音要求洪亮,所依据的感知规律是( )

A.强度律

B.差异律

C.活动律

D.组合律

7.通过综合归纳获得意义的学习称为( )

A.同位学习

B.上位学习

C.下位学习

D.并列结合学习

8.下面有关操作技能的特点正确的是( )

A.物质性、外显性、展开性

B.观念性、内潜性、简缩性

C.物质性、外显性、简缩性

D.观念性、内潜性、展开性

9.通过不断强化逐渐趋近目标的反应,来形成某种较复杂的行为,指的是( )

A.强化法

B.代币奖励法

C.行为塑造法

D.示范法

10.学习新信息对已有旧信息回忆的抑制作用叫( )

A.前摄干扰

B.倒摄干扰

C.消退抑制

D.超限抑制

11.自我效能感理论的提出者是( )

A.桑代克

B.维果斯基

C.班杜拉

D.阿尔特森

12.学习者为了提高学习的效果和效率、有目的有意识制定的有关学习过程的复杂的方案称为( )

A.学习策略

B.认知策略

C.元认知策略

D.资源管理策略

13.个体的成就动机中含有两种成分:追求成功的倾向和( )

A.追求利益的倾向

B.避免失败的倾向

C.避免困难的倾向

D.追求刺激的倾向

14.去过几次小朋友的家,就能画出具体的路线图来。认知发展到哪一阶段的儿童能做到这种程度?( )

A.感知运动阶段

B.前运算阶段

C.具体运算阶段

D.形式运算阶段

15.清楚地意识到道德概念、原理和原则为中介的情感体验称为( )

A.直觉的道德情感

B.想象的道德情感

C.伦理的道德情感

D.形象的道德情感

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

1.小军为了得到父母的奖励而努力学习,这种学习动机是( )

A.高尚的学习动机

B.低级的学习动机

C.外部的学习动机

D.远景的间接性动机

2.依据知识本身的存在形式和复杂程度,知识学习可以分为( )

A.符号学习

B.概念学习

C.命题学习

D.上位学习

3.常用的直观形式有 ( )

A.实物直观

B.模象直观

C.言语直观

D.电化直观

4.心理学家安德森认为,心智技能形成需三个阶段,即( )

A.活动的定向阶段

B.认知阶段

C.自动化阶段

D.联结阶段

5.对学习策略的训练,我们可以采用下列哪些方法( )

A.指导学习

B.完形训练

C.交互式训练

D.合作学习

6.影响问题解决的主要因素有( )

A.个体的性格特征

B.定势与功能固着

C.问题特征

D.已有的知识与经验

7.创造性思维表现为( )

A.独创性

B.流畅性

C.变通性

D.目的性

8.道德情感包含多方面的内容,其中,对于儿童和青少年尤为重要的是( )

A.爱国主义教育

B.义务感

C.责任感

D.羞耻感

9.观察结果的记录方式有( )

A.评定量表

B.项目考核表

C.会谈法

D.轶事记录

10.做好心理辅导工作,必须遵循的原则有( )

A.面向全体学生原则

B.预防与发展相结合原则

C.尊重与理解学生原则

D.学生主体原则

三、是非判断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1分,共15分)

1.教师主要是充当知识传授者的角色。( )

2.教学策略的合理利用是有效达到教学目标的重要手段。( )

3.观摩和分析优秀教师的教学活动是教师的成长与发展的基本途径。( )

4.新教师常利用学生的非语言线索来判断和调整教学。( )

5.自编测验包括主观题和客观题两种类型。( )

6.从实施教学评价的时机而言,有常模参照评价和标准参照评价之分。( )

7.群体凝聚力是指群体对每一个成员的吸引力,所以群体凝聚力对课堂管理功能的实现没有影响。( )

8.在通常情况下,课堂气氛可能分为积极的、消极的和对抗的三种类型。 ( )

9.最早研究群体动力的心理学家是布卢姆。( )

10.情境教学是指在应用知识的具体情境中进行知识教学的教学策

略。( )

11.学校心理辅导的一般目标与学校教育目标往往是不一致的。( )

12.奖励与惩罚可以对个体的态度与品德的形成起到一定的作用。( )

13.一般而言.创造性与个性之间具有互为因果的关系。( )

14.技能就是知识。 ( )

15.社会自我是自我意识最原始的形态。( )

四、情境分析题(共25分)

(一)(本大题共2小题,第1题6分,第2题7分,共13分)

一位热情而热爱教育工作的教师为了使学生更好的学习及提供一个更有情趣的学习环境。新学年开始了,他对教室进行了一番精心的布置,教室内周围的墙上张贴了各种各样、生动有趣的图画,窗台上还摆放了花草、植物,使教室充满了生机。

1.这位教师的做法会产生什么后果?( )

A.分散学生注意力

B.使学生集中精力学习

2.根据心理学,这位教师的做法违背了哪一个规律?( )

A.超限效应

B.增减效应

C.无意注意

D.蝴蝶效应

(二)(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6分,共12分)

教师在板书生字时,常把形近字的相同部分与相异部分分别用白色和红色的粉笔写出来,

请问:

1.你是否赞成这种做法? ( )

A.赞成

B.不赞成

2.依据心理学相关知识,教师这种做法符合什么规律? ( )

A.知觉选择规律

B.感觉的相互作用中同时对比规律

C.刺激泛化与分化规律

D.练习律

一、

1.A抑郁症是以持久性的心境低落为特征的神经症。

2.A人格是指决定个体的外显行为和内隐行为并使其与其他人的行为有稳定区别的综合心理特征。

3.B认知策略,表现为用来调节和控制自己的注意、学习、记忆、思维和问题解决过程的内部组织起来的能力。

4.A奥苏伯尔把动机分为认知内驱力、自我提高内驱动力和附属内驱动力。

5.C水平迁移指处于同一概括水平的经验之间的相互影响。

6.A强度律指作为知识的物质载体的直观对象必须达到一定强度,才能为学习者清晰地感知。

7.B上位学习即通过综合归纳获得意义的学习。

8.A操作技能的特点是物质性、外显性和展开性。

9.C行为塑造法指通过不断强化逐渐趋近目标的反应,来形成某种较复杂的行为。

10.B倒摄抑制,指后面学习的材料对保持或回忆前面学习材料的干扰。

11.C班杜拉最早提出自我效能感理论。

12.A学习策略是指学习者为了提高学习的效果和效率、有目的有意识得制定的有关学习过程的复杂的方案。

13.B个体的成就动机分为:力求成功的动机和避免失败的动机。

14.C具体运算阶段的儿童能凭借具体事物或从具体事物中获得的表象进行逻辑思维和群集运算。

15.C伦理的道德情感即以清楚地意识到道德概念、原理和原则为中介的情感体验。

二、

1.BCD根据学习动机的分类,小军的学习动机属于低级的学习动机、外部的学习动机、远景的间接性动机。

2.ABC依据知识本身的存在形式和复杂程度,知识学习可以分为符号学习、概念学习、命题学习。

3.ABC知识直观的类型主要有三种:实物直观、模象直观和言语直

观。

4.BCD安德森认为,心智技能形成需要三个阶段,即认知阶段、联结阶段、自动化阶段。

5.ABCD学习策略的训练方法,主要有指导学习、完形训练、交互式训练、合作学习和程序化训练。

6.BCD影响问题解决的主要因素有三个:定势与功能固着、问题特征、已有的知识与经验。

7.ABC创造性思维有三个主要特征:独创性、流畅性和变通性。

8.BCD对于儿童和青少年尤为重要的道德情感是义务感、责任感和羞耻感。

9.ABD评定量表、项目考核表、轶事记录是观察法常用的记录方式。

10.ABCD做好心理辅导工作,必须遵循的原则有面向全体学生原则、预防与发展相结合原则、尊重与理解学生原则、学生主体原则、个别化对待原则和整体性发展原则

三、

1.× 心理学家认为,教师要充当知识传授者、团体的领导者、模范公民、纪律的维护者、家长的代理人、亲密朋友、心理辅导者等诸种角色,而并非单单是充当知识传授者。

2.√

3.√

4.× 专家型教师常利用学生的非语言线索来判断和调整教学。

5.√

6.× 常模参照评价和标准参照评价是从教学评价资料的处理方式角度划分的,从实施教学评价的时机而言,有形成性评价和总结性评价之分。

7.× 群体凝聚力是指群体对每一个成员的吸引力,群体凝聚力对课堂管理功能的实现有重要影响。

8.√

9.× 最早研究群体动力的心理学家是勒温。

10.√

11.×学校心理辅导的一般目标与学校教育目标是一致的。

12.√

13.√

14.× 技能是通过练习而形成的合乎法则的活动方式,它是来自于活动主体作出的行动及其反馈的动作经验;知识是客观事物的特征和联系在人脑中的主观映像,它是来自反映的对象本身的认知经验。

15.×生理自我是自我意识最原始的形态。

四、

(一)1.A

2.C

(二)1.A

2.AB


相关文章

  • 2016年1月护理伦理学试题及答案
  • 中国医科大学2016年1月考试<护理伦理学>考查课试题答案 一.单选题(共 20 道试题,共 20 分.)V 1. 以患者为中心,以现代伦理观为指导,以护理程序为框架和核心,将护理临床业务和护理管理的各个环节系统化的一种护理理念 ...查看


  • 2013年社会工作者[初级社会工作实务]模拟试题(1)
  • 2013年社会工作者<初级社会工作实务>模拟试题(1) 一.单选题(每题的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最符合题意.本大题共60小题,每题1分.) 第1题老年社会工作者小兰所在的社区中,有位徐大爷一直患有高血压,某日突发脑梗塞,送到医院时就 ...查看


  • 2017公需科目互联网培训考试题及答案
  • 2017公需科目互联网培训考试题及答案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 1.心理层面的减压能帮助自己() A.明确自己的生活目标 B.健康饮食要注意 C.每日作息要定时 参考答案:A.明确自己的生活目标 2.心理问题的 ...查看


  • 浙江省2015年4月学校心理学试题及答案
  • 浙江省2015年4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 学校心理学试题 课程代码: 06058 请考生按规定用笔将所有试题的答案涂.写在答题纸上.选择题部分 注意事项: 1. 答题前, 考生务必将自己的考试课程名称.姓名.准考证号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或钢笔填写 ...查看


  • 2014年心理健康与心理调适(第二版)测试题及参考答案(一)
  • 2014年心理健康与心理调适(第二版)测试题及 参考答案(一) 1.(2 分)人体内有两种调节机构:神经系统调节和( )调节. A.消化系统 B.内分泌系统 C.呼吸系统 D.循环系统 答案:B 2.(2 分)评价心理健康的统计学标准的理论 ...查看


  • 员工心理测试题及答案
  • 员工心理测试题及答案 前言:本心理测试是由中国现代心理研究所以着名的美国兰德公司(战略研究所)拟制的一套经典心理测试题为蓝本,根据中国人心理特点加以适当改造后形成的心理测试题,目前已被一些着名大公司,如联想.长虹.海尔等公司作为对员工心理测 ...查看


  • 2011年临床执业医师考试科目
  • 2011年临床执业医师考试科目 临床执业医师考试医学综合笔试测试分为基础综合.专业综合和实践综合三部分. 医师资格考试医学综合笔试内容.考试形式以卫生部医师资格考试委员会审定颁布的<医师资格考试大纲>为依据.医学综合笔试临床执业 ...查看


  • 心理健康辅导员测试题一
  • 心理健康辅导员自测题一 一.单选题(共 30 道试题,共 30 分.) 1. 以下对心理健康辅导的描述正确的是( ). A. 心理健康素质和能力的训练是一个长期的过程 B. 心理健康辅导一般都是通过说服教育来实现 C. 心理健康可以通过一两 ...查看


  • 2013年1月中央电大本科[心理学]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
  • 2013年1月中央电大本科<心理学> 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 一.选择题(每个3分,共30分,含单选和多选.请将正确答案的字母序号填入括号中) 1.机能主义心理学派的代表人物是(). C.詹姆斯与杜威 2.心理学的主要功能是(). ...查看


  • 小学教师招考心理学试题及部分答案(二)
  • 来源:山东教师招考网 www.sdjszk.c 一. 选择题 1"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反映的情绪状态是___________. A. 心境 B. 激情 C. 应激 D. 焦虑 2 通过斯坦福-比纳智力测验,一个8岁的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