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专题--气象物候(9分)阅读答案

走进专题——气象物候(9分)

①成语、谚语中有一些是反映气象物候的。请各写一个。(2分)

A.物候成语:

B.物候谚语:

②仔细阅读下面三首诗,请你归纳出我国各地入梅时间的基本规律。(2分)

A.《梅雨》,柳宗元作于广西柳州。“梅熟迎时雨,苍茫值小春。愁深楚猿夜,梦断越鸡晨。海雾连南极,江云暗北津。素衣今尽化,非为帝京尘。”注:小春,指农历三月。

B.《梅雨》,杜甫作于四川成都。“南京犀浦道,四月熟黄梅。湛湛长江去,冥冥细雨来。茅茨疏易湿,云雾密难开。竟日蛟龙喜,盘涡与岸回。”注:南京,指当时的成都。

C.《舶趠风》,苏轼作于浙江湖州。“三时已断黄梅雨,万里初来舶趠风。几处萦回度山曲,一时清驶满江东。惊飘簌簌先秋叶,唤醒昏昏嗜睡翁。欲作兰台快哉赋,却嫌分别问雌雄。”注:三时,指夏至以后的十五天,时当农历五月。

答:基本规律:                                                       。

③“世界气象日”(World Meteorological Day)又称“国际气象日”,是世界气象组织成立的纪念日,时间在每年的3月23日。每年的“世界气象日”都确定一个主题,要求各成员国在这一天举行庆祝活动,并广泛宣传气象工作的重要作用。(附:2008年的主题是:观测我们的星球,共创更美好的未来;2009年的主题:天气、气候和我们呼吸的空气;2010年的主题:世界气象组织——致力于人类安全和福祉的六十年)

A.同学们,结合我们学习专题的知识,为2011年的“世界气象日”拟个主题:(2分)

答:                                                          。

B.请你设计活动,来宣传气象工作的重要作用:(至少2个活动项目)(3分)

答:                                                          。

阅读答案:

①A.物候成语:春暖花开、鸟语花香、桃红柳绿、草长莺飞等

B.物候谚语:棉花云,雨快临;天上鲤鱼斑,明天晒谷不用翻

②各地入梅时间不一,一般是由南向北逐步推进。(2分。视答题完整性给分。)

③ A.(2分)主题写成短语、句子皆可,语言要简洁,主题要鲜明;B.(3分)如组织群众到气象台站参观访问,举行有政府领导人参加的群众庆祝仪式,举办气象仪表装备、照片、图表和资料的展览,举行记者招待会,由报刊、广播电台、电视台报道特写文章和讲话,放映气象科学电影,发行纪念邮票等。

走进专题——气象物候(9分)

①成语、谚语中有一些是反映气象物候的。请各写一个。(2分)

A.物候成语:

B.物候谚语:

②仔细阅读下面三首诗,请你归纳出我国各地入梅时间的基本规律。(2分)

A.《梅雨》,柳宗元作于广西柳州。“梅熟迎时雨,苍茫值小春。愁深楚猿夜,梦断越鸡晨。海雾连南极,江云暗北津。素衣今尽化,非为帝京尘。”注:小春,指农历三月。

B.《梅雨》,杜甫作于四川成都。“南京犀浦道,四月熟黄梅。湛湛长江去,冥冥细雨来。茅茨疏易湿,云雾密难开。竟日蛟龙喜,盘涡与岸回。”注:南京,指当时的成都。

C.《舶趠风》,苏轼作于浙江湖州。“三时已断黄梅雨,万里初来舶趠风。几处萦回度山曲,一时清驶满江东。惊飘簌簌先秋叶,唤醒昏昏嗜睡翁。欲作兰台快哉赋,却嫌分别问雌雄。”注:三时,指夏至以后的十五天,时当农历五月。

答:基本规律:                                                       。

③“世界气象日”(World Meteorological Day)又称“国际气象日”,是世界气象组织成立的纪念日,时间在每年的3月23日。每年的“世界气象日”都确定一个主题,要求各成员国在这一天举行庆祝活动,并广泛宣传气象工作的重要作用。(附:2008年的主题是:观测我们的星球,共创更美好的未来;2009年的主题:天气、气候和我们呼吸的空气;2010年的主题:世界气象组织——致力于人类安全和福祉的六十年)

A.同学们,结合我们学习专题的知识,为2011年的“世界气象日”拟个主题:(2分)

答:                                                          。

B.请你设计活动,来宣传气象工作的重要作用:(至少2个活动项目)(3分)

答:                                                          。

阅读答案:

①A.物候成语:春暖花开、鸟语花香、桃红柳绿、草长莺飞等

B.物候谚语:棉花云,雨快临;天上鲤鱼斑,明天晒谷不用翻

②各地入梅时间不一,一般是由南向北逐步推进。(2分。视答题完整性给分。)

③ A.(2分)主题写成短语、句子皆可,语言要简洁,主题要鲜明;B.(3分)如组织群众到气象台站参观访问,举行有政府领导人参加的群众庆祝仪式,举办气象仪表装备、照片、图表和资料的展览,举行记者招待会,由报刊、广播电台、电视台报道特写文章和讲话,放映气象科学电影,发行纪念邮票等。


相关文章

  • 气象物候导学案
  • 学习内容 学习目标 气象物候专题之<古代诗词中的物候> 1. 朗读体会,理解作者在作品中抒发的真挚感情. 2. 了解诗中反映的物候现象. 3.对诗歌语言推敲品味,培养学生一定的阅读能力. 通过诵读感悟诗词中反映的物候现象 第 1 ...查看


  • [气象物候]
  • 专题<气象物候> 一.教学目标: 1.通过本专题的学习,学会经过细心观察与认真思考,从平常的事物中发现问题,发现规律,初步具备辨疑析难的意识,培养学生有一基本的科学意识,注意从日常事物中找寻学习内容. 2.了解气候物象的基本知识 ...查看


  • 九年级语文练习(2)
  • 九年级语文练习(二) 2010-10-26 1.阅读下面的新闻,按要求答题. 本报海口3月1日讯:海南国际旅游岛形象广告在央视等媒体一亮相,就 赢得了满堂喝cǎi .短短5秒,尽显阳光海南度假天堂的迷人风光,让人 清晰感受到海南建设国际旅游 ...查看


  • 气象物候专题
  • 气象物候专题 导学案 一知识回顾 气象:大气的状态和现象,例如刮风.闪电打雷.结霜.下雪等气候现象. 物候:指动植物或非生物受气候和外界环境因素的影响而出现的季节变化现象.(如植物的发芽.开花.结实,动物的冬眠.始鸣.繁殖.候鸟的迁徙等.非 ...查看


  • 初三语文(苏教版)气象物候专题练习
  • 气象物候专题练习 2011-9-28 一.赏析理解 1.<塞下曲六首(其一)>一诗中"杨柳"的含义如何理解? 2. 体会"晓战随金鼓,宵眠抱玉鞍"中"晓"." ...查看


  • 九年级语文课时练5[气象物候]
  • 九年级语文课时练(5) 气象物候 一.基础知识及运用 1.我国古代诗歌中,许多诗句含有物候规律,如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一诗:"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一是芳草的荣枯 ,有一年一度 ...查看


  • 专题·气象物候
  • 专题·气象物候 思索·质疑 一.<看云识天气>一文中说"云能够帮助我们识别阴晴风雨,预知天气变化".你认为这种凭经验测天气的方法有没有价值?为什么? 答:我认为有价值.因为这是我们的祖先经过几百年来不断的探索 ...查看


  • 八年级语文上册教案
  • 芦花荡 孙犁 教学目标: 1.识记字词,感知人物形象. 2.展开想象,体验人物心理. 3.体味景物描写的作用,提高描写的能力. 4.认识到英雄的中国人民是不可战胜的,培养学生爱国主义情感. 教学重点:目标1.2 教学难点:目标3 教学方法: ...查看


  • 八年级上册语文第四单元测试及答案
  • 八年级上册语文第四单元过关测试 一.积累与应用(30分) 1.选下列加点字注音全对的一项( )(2分) A .风雪载途(z ài ) 气息奄奄发méng ...yān 追溯..zhuī sù 萌. B .日薄西山b ó 翩然归来piān 簌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