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高校公共管理专业课程体系优化的实证分析
一、公共管理专业课程体系的研究概况及其意义
公共管理学是综合运用各种科学知识和方法来研究公共组织、公共管理过程及其规律的学科。公共管理学的专业课程几乎涵盖了多数公共部门及其相关联领域的专业课程设置,涉及门类广、交叉领域多,既有专业理论课程,也有实践课程。这使得公共管理专业课程的整体优化成为建设合理、科学的公共管理课程体系的必要条件和基础。
当前,国内公共管理专业课程体系仍普遍存在着课程总体设置繁杂、随意性较大、专业主干课程模块优化不足、实践教学环节薄弱、忽视专业实践技能培养等方面的问题。为了在整体上优化公共管理专业课程体系,我国公共管理学科建设的研究者们一方面注重借鉴国际经验,对美国和欧洲国家的课程设置进行了介绍和中外比较分析,另一方面则对国内公共管理专业课程优化和建设提出了自己的看法。东北大学最早进行专业课程优化方面的理论和实践探索,并于2005年由娄成武教授主持完成了公共事业管理专业课程体系建设的项目研究,受到广泛关注和好评。杨来胜等强调在借鉴欧美国家经验基础上,公共管理核心课程体系要以管理学和经济学为基础、以强化技能为导向,进行多学科融合,应根据不同高校学科基础优势和服务社会的需要各有侧重,建设有利于培养具有实践能力的公共领域管理与领导人才的特色课程新体系。乔晓雯结合目标导向理论认真分析了公共管理学科课程体系优化的必要性,认为其课程体系的优化要符合大学定位、人才培养目标、社会需要、科学规律,同时还要注重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虽然国内对本科专业课程的优化多有论述,但是,对公共管理专业课程体系整体优化问题的研究还是比较缺乏,尤其缺少对国内各类高等院校公共管理学院专业课程体系整体优化的经验比较研究。近十余年来,国内各类高等院校在加强公共管理学科建设的过程中不断优化专业课程体系,积累了许多有益的经验,同时也面临着诸多问题。总结和分析国内高校公共管理专业课程体系建设的经验,有益于进一步优化专业课程体系,有利于提升专业教学质量,更有助于促进学科的发展。
二、国内高校公共管理专业课程体系优化的有益经验
为了保证经验案例的代表性,本文选取三类高校—综合类院校、财经类院校以及理科类院校—为经验分析对象,其中的综合类高校为北京大学和中国人民大学,财经类院校为上海财经大学,理科类高校为华中科技大学。出这些高校的公共管理专业课程体系各有特点,并且在国内公共管理专业教育方面均有所建树,具有建设成就方面的代表性。研究所需要的信息包括:三类高校的公共管理专业设置和课程体系情况,有关专业建设和课程体系优化的办学思路、合作办学实践以及教育交流活动等其他信息。所有信息均来自上述学校的招生简章、官方网站以及有关专业建设的新闻报道。通过对三类不同高校公共管理专业课程体系建设的经验分析,发现各类高校的专业课程体系优化取得了下列成果:
(一) 专业课程体系整体结构日趋完善
国内各高校公共管理专业课程体系建设取得了明显成效,课程分类日趋合理,课程设置专业性增强。从国内高校公共管理专业课程体系的课程分类看,课程体
国内高校公共管理专业课程体系优化的实证分析
一、公共管理专业课程体系的研究概况及其意义
公共管理学是综合运用各种科学知识和方法来研究公共组织、公共管理过程及其规律的学科。公共管理学的专业课程几乎涵盖了多数公共部门及其相关联领域的专业课程设置,涉及门类广、交叉领域多,既有专业理论课程,也有实践课程。这使得公共管理专业课程的整体优化成为建设合理、科学的公共管理课程体系的必要条件和基础。
当前,国内公共管理专业课程体系仍普遍存在着课程总体设置繁杂、随意性较大、专业主干课程模块优化不足、实践教学环节薄弱、忽视专业实践技能培养等方面的问题。为了在整体上优化公共管理专业课程体系,我国公共管理学科建设的研究者们一方面注重借鉴国际经验,对美国和欧洲国家的课程设置进行了介绍和中外比较分析,另一方面则对国内公共管理专业课程优化和建设提出了自己的看法。东北大学最早进行专业课程优化方面的理论和实践探索,并于2005年由娄成武教授主持完成了公共事业管理专业课程体系建设的项目研究,受到广泛关注和好评。杨来胜等强调在借鉴欧美国家经验基础上,公共管理核心课程体系要以管理学和经济学为基础、以强化技能为导向,进行多学科融合,应根据不同高校学科基础优势和服务社会的需要各有侧重,建设有利于培养具有实践能力的公共领域管理与领导人才的特色课程新体系。乔晓雯结合目标导向理论认真分析了公共管理学科课程体系优化的必要性,认为其课程体系的优化要符合大学定位、人才培养目标、社会需要、科学规律,同时还要注重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虽然国内对本科专业课程的优化多有论述,但是,对公共管理专业课程体系整体优化问题的研究还是比较缺乏,尤其缺少对国内各类高等院校公共管理学院专业课程体系整体优化的经验比较研究。近十余年来,国内各类高等院校在加强公共管理学科建设的过程中不断优化专业课程体系,积累了许多有益的经验,同时也面临着诸多问题。总结和分析国内高校公共管理专业课程体系建设的经验,有益于进一步优化专业课程体系,有利于提升专业教学质量,更有助于促进学科的发展。
二、国内高校公共管理专业课程体系优化的有益经验
为了保证经验案例的代表性,本文选取三类高校—综合类院校、财经类院校以及理科类院校—为经验分析对象,其中的综合类高校为北京大学和中国人民大学,财经类院校为上海财经大学,理科类高校为华中科技大学。出这些高校的公共管理专业课程体系各有特点,并且在国内公共管理专业教育方面均有所建树,具有建设成就方面的代表性。研究所需要的信息包括:三类高校的公共管理专业设置和课程体系情况,有关专业建设和课程体系优化的办学思路、合作办学实践以及教育交流活动等其他信息。所有信息均来自上述学校的招生简章、官方网站以及有关专业建设的新闻报道。通过对三类不同高校公共管理专业课程体系建设的经验分析,发现各类高校的专业课程体系优化取得了下列成果:
(一) 专业课程体系整体结构日趋完善
国内各高校公共管理专业课程体系建设取得了明显成效,课程分类日趋合理,课程设置专业性增强。从国内高校公共管理专业课程体系的课程分类看,课程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