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灾及紧急疏散处置预案
为贯彻落实公安部《机关、团体、企业、事业单位消防安全管理规定》(61号令)及其它有关消防法规,提高医院对火灾、灾害事故、突发事件的救援水平和应急能力,建立一支有计划、有组织、有应急能力的救援队伍,及时有效地疏散转移和救护住院病人、门诊患者。消除或减轻灾害事故、突发事件带来的损失,保护病人和职工的生命安全,特制定以下应急疏散预案:
一、指挥部成员、地点、职责及方法:
指挥部在医院发生紧急情况时,担负全院的统一指挥协调处置工作,全院职工必须服从指挥部的命令,并完成交办的一切任务。
1. 指挥部组成:
总指挥: 院长 书记
副总指挥:副书记 副院长
指挥部成员:院办主任 党办主任 医务部长 保卫科长 总务科长 人事科长 门诊部主任 护理部主任
2. 指挥部地点:
正常工作时间早8时至下午6时--保卫科,电话:2326032;节假日及夜间—总值班室或消防监控室,电话:2359288。
3. 职责:
保卫科主要负责火灾的扑救、消防队的协调、维持现场秩序及灭火后的现场保护。
总务科负责火灾现场的人员、物质疏散及所需物资供应保证等。 医务部、护理部负责病人的疏散、抢救及治疗。
其他处室积极配合协调各项工作。
4. 发生火灾紧急处理方法:
(1)各病房医护人员组织好病人进行疏散,不要在楼道内拥挤、围观。
(2)立即报院指挥部、总值班或保卫科。
(3)发现房间发生火情,在室内无人时不要急于打开房门,以免
火势迅速扩大,要集中现有的灭火器材和人员,做好充分准备,打开房门积极扑救。
(4)指挥部根据火情及时拨打火警“119”,并派1人到医院门口接迎消防车。
二、疏散原则:
1. 发生火灾时,要根据灾害可能危及到的部位情况,有顺序地组织撤离,并做好抢救工作。
2. 无法控制的火灾必须全部撤离疏散。
3. 局部发生火灾可撤离该部位的人员,邻近科室做好撤离准备。
4. 疏散时要遵循病人先撤(重病人与儿童优先撤离)的原则,在病人全部撤离后工作人员再撤离。
5. 在确保人员安全撤离的同时,应尽快撤出易燃易爆物品、氧气瓶及氧气管道截门要由专人负责搬运或关闭。
6. 在可能的情况下,积极组织抢救贵重仪器设备、科技资料及档案材料。
7. 发生火灾或突发事件时,各科室必须确定2~3人做联络员,负责指明疏散通道并与院总指挥部迅速取得联系。
三、疏散决定的权限:
1. 在正常工作时间内发生火灾和突发事件,由医院总指挥下达指挥决定。
2. 在节假日、夜间发生紧急情况由院总值班决定,并立即报医院总指挥。在总指挥到达之前,院总值班负责全权处置紧急情况。
3. 局部发生灾害事故或突发事件,如在夜间或节假日由值班医生和主班护士决定。科主任、护士长、值班医生和主班护士有权对该部位采取应急措施或组织疏散,并立即报院指挥部、院总值班室或保卫科。
4. 在紧急情况下,若无法与领导取得联系,院总值班人员、保卫科及物业巡逻人员、科室值班人员有权采取紧急措施,并立即报院总指挥部。
四、疏散路线:
发生紧急情况时,为防止拥挤堵塞通道,必须规定各自的疏散路
线,各科室、病房必须按规定的路线疏散人员,不得随意进入其他科室的疏散通道。
1、 一号楼
2、 二号楼
3、 三号楼
4、 四号楼
5、 五号楼
1. 门诊楼:
门诊楼二层、三层、四层南侧由南侧楼梯下楼到一层,由普内科病房东门疏散到院子内。部分人由中间主楼梯下楼疏散到院子内或门诊楼大门外。一层人员就近疏散到楼外,确保安全。
门诊楼二层、三层、四层北侧人员部分由北侧楼梯下楼到一层,由急诊楼或门诊楼大门疏散到楼外。部分人由门诊楼大门疏散到楼外。一层人员就近疏散到楼外,确保安全。
2. 急诊楼:
急诊楼二层至四层人员由中间主楼梯下楼,和一层人员一块由急诊楼大门疏散到急诊门外绿地或路边。
3. 病房楼:
南侧病房楼的东侧一层至三层就近有东侧后楼道或中间主楼梯下楼,由病房楼南门疏散到花园。南侧病房楼的西侧一层至三层人员部分从南楼西侧后楼道下楼,由透析科西门疏散到楼外。部分从中间主楼梯下楼,由病房南门疏散到花园。
北侧病房楼东侧一层至三层就近由东侧后楼道或中间主楼梯下楼由病房楼北楼疏散到草坪和便道上。北侧病房楼的西侧疏散到楼外。部分从中间主楼梯下楼,由妇产科西门疏散到楼外。部分从中间主楼梯下楼,由病房楼北门疏散到草坪和便道上。
十二病房和二十一病房由东侧后楼道下楼从一层十二病房东门疏散到楼外。部分人员可从中间主楼道病房南门或北门疏散到楼外。
病房楼一至三层的人员,分别从病房楼的南北两侧疏散。
病房楼至门诊楼道内的人员,可就近从病房及门诊疏散。
4. 心外科楼
心外科楼在紧急疏散时,应通过楼内西侧和东南侧的安全疏散楼梯撤离大楼,并迅速转移到心外科楼南侧的停车场内。
火灾及紧急疏散处置预案
为贯彻落实公安部《机关、团体、企业、事业单位消防安全管理规定》(61号令)及其它有关消防法规,提高医院对火灾、灾害事故、突发事件的救援水平和应急能力,建立一支有计划、有组织、有应急能力的救援队伍,及时有效地疏散转移和救护住院病人、门诊患者。消除或减轻灾害事故、突发事件带来的损失,保护病人和职工的生命安全,特制定以下应急疏散预案:
一、指挥部成员、地点、职责及方法:
指挥部在医院发生紧急情况时,担负全院的统一指挥协调处置工作,全院职工必须服从指挥部的命令,并完成交办的一切任务。
1. 指挥部组成:
总指挥: 院长 书记
副总指挥:副书记 副院长
指挥部成员:院办主任 党办主任 医务部长 保卫科长 总务科长 人事科长 门诊部主任 护理部主任
2. 指挥部地点:
正常工作时间早8时至下午6时--保卫科,电话:2326032;节假日及夜间—总值班室或消防监控室,电话:2359288。
3. 职责:
保卫科主要负责火灾的扑救、消防队的协调、维持现场秩序及灭火后的现场保护。
总务科负责火灾现场的人员、物质疏散及所需物资供应保证等。 医务部、护理部负责病人的疏散、抢救及治疗。
其他处室积极配合协调各项工作。
4. 发生火灾紧急处理方法:
(1)各病房医护人员组织好病人进行疏散,不要在楼道内拥挤、围观。
(2)立即报院指挥部、总值班或保卫科。
(3)发现房间发生火情,在室内无人时不要急于打开房门,以免
火势迅速扩大,要集中现有的灭火器材和人员,做好充分准备,打开房门积极扑救。
(4)指挥部根据火情及时拨打火警“119”,并派1人到医院门口接迎消防车。
二、疏散原则:
1. 发生火灾时,要根据灾害可能危及到的部位情况,有顺序地组织撤离,并做好抢救工作。
2. 无法控制的火灾必须全部撤离疏散。
3. 局部发生火灾可撤离该部位的人员,邻近科室做好撤离准备。
4. 疏散时要遵循病人先撤(重病人与儿童优先撤离)的原则,在病人全部撤离后工作人员再撤离。
5. 在确保人员安全撤离的同时,应尽快撤出易燃易爆物品、氧气瓶及氧气管道截门要由专人负责搬运或关闭。
6. 在可能的情况下,积极组织抢救贵重仪器设备、科技资料及档案材料。
7. 发生火灾或突发事件时,各科室必须确定2~3人做联络员,负责指明疏散通道并与院总指挥部迅速取得联系。
三、疏散决定的权限:
1. 在正常工作时间内发生火灾和突发事件,由医院总指挥下达指挥决定。
2. 在节假日、夜间发生紧急情况由院总值班决定,并立即报医院总指挥。在总指挥到达之前,院总值班负责全权处置紧急情况。
3. 局部发生灾害事故或突发事件,如在夜间或节假日由值班医生和主班护士决定。科主任、护士长、值班医生和主班护士有权对该部位采取应急措施或组织疏散,并立即报院指挥部、院总值班室或保卫科。
4. 在紧急情况下,若无法与领导取得联系,院总值班人员、保卫科及物业巡逻人员、科室值班人员有权采取紧急措施,并立即报院总指挥部。
四、疏散路线:
发生紧急情况时,为防止拥挤堵塞通道,必须规定各自的疏散路
线,各科室、病房必须按规定的路线疏散人员,不得随意进入其他科室的疏散通道。
1、 一号楼
2、 二号楼
3、 三号楼
4、 四号楼
5、 五号楼
1. 门诊楼:
门诊楼二层、三层、四层南侧由南侧楼梯下楼到一层,由普内科病房东门疏散到院子内。部分人由中间主楼梯下楼疏散到院子内或门诊楼大门外。一层人员就近疏散到楼外,确保安全。
门诊楼二层、三层、四层北侧人员部分由北侧楼梯下楼到一层,由急诊楼或门诊楼大门疏散到楼外。部分人由门诊楼大门疏散到楼外。一层人员就近疏散到楼外,确保安全。
2. 急诊楼:
急诊楼二层至四层人员由中间主楼梯下楼,和一层人员一块由急诊楼大门疏散到急诊门外绿地或路边。
3. 病房楼:
南侧病房楼的东侧一层至三层就近有东侧后楼道或中间主楼梯下楼,由病房楼南门疏散到花园。南侧病房楼的西侧一层至三层人员部分从南楼西侧后楼道下楼,由透析科西门疏散到楼外。部分从中间主楼梯下楼,由病房南门疏散到花园。
北侧病房楼东侧一层至三层就近由东侧后楼道或中间主楼梯下楼由病房楼北楼疏散到草坪和便道上。北侧病房楼的西侧疏散到楼外。部分从中间主楼梯下楼,由妇产科西门疏散到楼外。部分从中间主楼梯下楼,由病房楼北门疏散到草坪和便道上。
十二病房和二十一病房由东侧后楼道下楼从一层十二病房东门疏散到楼外。部分人员可从中间主楼道病房南门或北门疏散到楼外。
病房楼一至三层的人员,分别从病房楼的南北两侧疏散。
病房楼至门诊楼道内的人员,可就近从病房及门诊疏散。
4. 心外科楼
心外科楼在紧急疏散时,应通过楼内西侧和东南侧的安全疏散楼梯撤离大楼,并迅速转移到心外科楼南侧的停车场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