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场所粉尘危害与防控
广东省职业病防治院 杨敏/文、图
2014年8月2日,江苏昆山某金属制品有限公司的汽车轮毂光车间发生了特别重大的打磨粉尘爆炸事故,再次对工作场所中的粉尘危害敲响了警钟。据媒体报道,2012年5月该企业的工人就曾因为尘肺病事件封堵公司大门,但因劳动报酬相对较高,很多工人选择了妥协;车间工人对工作环境的感受是“身上全是灰尘,只有牙齿是白的”。该次爆炸事故是企业存在的隐患一再被忽视后集中爆发出来的。相对于爆炸事故,生产性粉尘导致的尘肺病影响范围往往更大更深远,粉尘吸入后对人体的健康危害和粉尘本身的爆炸风险,一暗一明,在管理和治理上均需要智慧。
粉尘健康危害与风险防控
我国现行的职业病分类和目录中,尘肺病和呼吸系统疾病共有19种,此外石棉粉尘还可导致肺癌和间皮瘤。从2013年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发布的全国职业病报告情况来看,尘肺病仍然占了绝大多数。
尘肺病是由于在职业活动中长期吸入生产性粉尘,并在肺内潴留而引起的以肺组织弥漫性纤维化为主的全身性疾病。其常见症状包括:咳嗽、咳痰、胸痛及呼吸困难,个 别有咯血。常见并发症有呼吸系统感染、自发性气胸、肺结核、肺癌 及胸膜间皮瘤、慢性肺源性心脏病 及呼吸衰竭等。在工作场所中,粉尘游离二氧化硅含量和肺内粉尘蓄积量是重要的发病影响因素,其中粉尘蓄积量主要取决于粉尘的浓度、分散度、接尘时间和防护措施等。
通常情况下,空气中悬浮的粉尘引起健康损害效应和爆炸效应的浓度差异较大,甚至达到上千倍。在发生健康影响效应时,由于浓度较低且粉尘粒径小,很容易被劳动者忽视。借助特殊的照明技术,我们可以更清楚地看到悬浮在空气中的颗粒物。如果空气中粉尘浓度达到爆炸限值时,通常会严重影响到工人的视线,甚至不能看清楚2 m以外的普通灯泡。在实践中常见的情况是,工人既忽视了自己周围空气中对健康有害的低浓 度粉尘,同时又忽视了集尘系统中有爆炸风险的高浓度粉尘。
粉尘防控措施方面,严格落实八字方针(革、水、密、风、护、管、教、查)能够有效控制粉尘保护工人健康,用人单位应当根据自身行业特点采取适当的综合控制措 施。湿式作业被证明对初次产尘和二次扬尘均有明显的抑尘效果,例如在建筑行业中,采用带喷水抑尘措施的砖材切割作业能够有效降低粉尘的产生量。但在部分工作场所不适宜采用湿式作业,例如炼钢工作场所遇水容易发生爆炸,铝、镁、铝镁合金粉尘的处理过程中,上述金属粉尘遇水可能产生氢气从而发生燃爆事故。局部通风除尘能够有效收集工艺过程中产生的粉尘,例如在砂轮打磨过程中,如果采用带除尘防护罩的打磨工具,可以有效捕集打磨过程中产生的粉尘。规模生产中,除尘系统也是非常常见的防控措施、粉尘由各个除尘罩收集后,通过管道收集至尘器集中处理。但如果处理的粉尘属
于可燃性粉尘,则整个除尘系统可能成为燃爆高风险点,应当引起足够重视。
无喷水防护的砖材切割 带喷水防护的砖材切割
粉尘爆炸最早记载 工作场所粉尘二次爆炸 ◆1587年,意大利 ,都灵,面包店
粉尘爆炸危害与风险防控
粉尘爆炸事件最早的记录可追溯到1785年,在意大利都灵的一个面包店面粉储藏室内发生了面粉爆炸,此后公众才开始认识到粮食粉尘可发生爆炸。即便在发达国家,粉尘爆炸事件也是一个严重的职业安全问题。美国化学品安全委员会的报告显示,在1996—2005年期间,全美共发生了106次粉尘爆炸事件。其中仅2005年就有13起谷物粉尘爆炸事件。
粉尘燃爆后发生的二次爆炸通常都是导致严重爆炸事件的重要原因。日常生产活动中粉尘沉积在设备顶、建筑横梁等各个水平面上,当首次爆炸产生的冲击波将积尘再次扬起形成粉尘云后,遇点火源发生大规模的二次爆炸。常见的可燃性粉尘有面粉、铝镁金属、炭、塑料、药物、木尘类等。美国职业安全与健康管理局(OSHA)列出了近130种可燃性粉尘。
粉尘爆炸除了要满足燃烧3要素即可燃粉尘(燃料)、氧气、热量(点火源)之外,还应当在空气中悬浮并且处于封闭空间或建筑物内,此时遇到火源才能引发爆炸。引起粉尘爆炸的点火源最常见的是机械火花,其次明火,静电等原因也比较常见。对于谷物粉尘,斗提机转运站和封闭的输送带区域发生爆炸的运站和封闭的输送带区域发生爆炸的风险最高,在1997年,美国50%的初次爆炸发生在斗提机。此外,吊顶式天花上的积尘、旋风除尘器、静电除尘器、粮仓等位置发生爆炸的风险也较高。
构成粉尘爆炸的5要素中,控制粉尘(积尘、扬尘)和点火源是2个现实的有效途径。除尘系统(包括管道和集尘器)的设计应能够避免粉尘在工作区域积聚;企业还应当制定设备日常清洁制度,定期清洁地面和其他水平表面(如管道、通风橱、壁架、横梁等),避免粉尘积聚。 在控制点火源方面,电动清洁设备(如真空吸尘器)和其他用电设备应符合防爆管理要求。除尘管道、集尘器和产尘设备应接地以减少静电蓄积。此外,叉车等作业车辆进入可燃性粉尘区域以及动火作业应当经过批准。大型集尘器原则
上不得布置于建筑物内侧。除尘系统可以设置自动分隔装置、压力检测和抑爆系统,能够阻止燃烧通过管道连接扩散到其他设备部件。减少二次爆炸的发生。
实习编辑 吴楠
工作场所粉尘危害与防控
广东省职业病防治院 杨敏/文、图
2014年8月2日,江苏昆山某金属制品有限公司的汽车轮毂光车间发生了特别重大的打磨粉尘爆炸事故,再次对工作场所中的粉尘危害敲响了警钟。据媒体报道,2012年5月该企业的工人就曾因为尘肺病事件封堵公司大门,但因劳动报酬相对较高,很多工人选择了妥协;车间工人对工作环境的感受是“身上全是灰尘,只有牙齿是白的”。该次爆炸事故是企业存在的隐患一再被忽视后集中爆发出来的。相对于爆炸事故,生产性粉尘导致的尘肺病影响范围往往更大更深远,粉尘吸入后对人体的健康危害和粉尘本身的爆炸风险,一暗一明,在管理和治理上均需要智慧。
粉尘健康危害与风险防控
我国现行的职业病分类和目录中,尘肺病和呼吸系统疾病共有19种,此外石棉粉尘还可导致肺癌和间皮瘤。从2013年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发布的全国职业病报告情况来看,尘肺病仍然占了绝大多数。
尘肺病是由于在职业活动中长期吸入生产性粉尘,并在肺内潴留而引起的以肺组织弥漫性纤维化为主的全身性疾病。其常见症状包括:咳嗽、咳痰、胸痛及呼吸困难,个 别有咯血。常见并发症有呼吸系统感染、自发性气胸、肺结核、肺癌 及胸膜间皮瘤、慢性肺源性心脏病 及呼吸衰竭等。在工作场所中,粉尘游离二氧化硅含量和肺内粉尘蓄积量是重要的发病影响因素,其中粉尘蓄积量主要取决于粉尘的浓度、分散度、接尘时间和防护措施等。
通常情况下,空气中悬浮的粉尘引起健康损害效应和爆炸效应的浓度差异较大,甚至达到上千倍。在发生健康影响效应时,由于浓度较低且粉尘粒径小,很容易被劳动者忽视。借助特殊的照明技术,我们可以更清楚地看到悬浮在空气中的颗粒物。如果空气中粉尘浓度达到爆炸限值时,通常会严重影响到工人的视线,甚至不能看清楚2 m以外的普通灯泡。在实践中常见的情况是,工人既忽视了自己周围空气中对健康有害的低浓 度粉尘,同时又忽视了集尘系统中有爆炸风险的高浓度粉尘。
粉尘防控措施方面,严格落实八字方针(革、水、密、风、护、管、教、查)能够有效控制粉尘保护工人健康,用人单位应当根据自身行业特点采取适当的综合控制措 施。湿式作业被证明对初次产尘和二次扬尘均有明显的抑尘效果,例如在建筑行业中,采用带喷水抑尘措施的砖材切割作业能够有效降低粉尘的产生量。但在部分工作场所不适宜采用湿式作业,例如炼钢工作场所遇水容易发生爆炸,铝、镁、铝镁合金粉尘的处理过程中,上述金属粉尘遇水可能产生氢气从而发生燃爆事故。局部通风除尘能够有效收集工艺过程中产生的粉尘,例如在砂轮打磨过程中,如果采用带除尘防护罩的打磨工具,可以有效捕集打磨过程中产生的粉尘。规模生产中,除尘系统也是非常常见的防控措施、粉尘由各个除尘罩收集后,通过管道收集至尘器集中处理。但如果处理的粉尘属
于可燃性粉尘,则整个除尘系统可能成为燃爆高风险点,应当引起足够重视。
无喷水防护的砖材切割 带喷水防护的砖材切割
粉尘爆炸最早记载 工作场所粉尘二次爆炸 ◆1587年,意大利 ,都灵,面包店
粉尘爆炸危害与风险防控
粉尘爆炸事件最早的记录可追溯到1785年,在意大利都灵的一个面包店面粉储藏室内发生了面粉爆炸,此后公众才开始认识到粮食粉尘可发生爆炸。即便在发达国家,粉尘爆炸事件也是一个严重的职业安全问题。美国化学品安全委员会的报告显示,在1996—2005年期间,全美共发生了106次粉尘爆炸事件。其中仅2005年就有13起谷物粉尘爆炸事件。
粉尘燃爆后发生的二次爆炸通常都是导致严重爆炸事件的重要原因。日常生产活动中粉尘沉积在设备顶、建筑横梁等各个水平面上,当首次爆炸产生的冲击波将积尘再次扬起形成粉尘云后,遇点火源发生大规模的二次爆炸。常见的可燃性粉尘有面粉、铝镁金属、炭、塑料、药物、木尘类等。美国职业安全与健康管理局(OSHA)列出了近130种可燃性粉尘。
粉尘爆炸除了要满足燃烧3要素即可燃粉尘(燃料)、氧气、热量(点火源)之外,还应当在空气中悬浮并且处于封闭空间或建筑物内,此时遇到火源才能引发爆炸。引起粉尘爆炸的点火源最常见的是机械火花,其次明火,静电等原因也比较常见。对于谷物粉尘,斗提机转运站和封闭的输送带区域发生爆炸的运站和封闭的输送带区域发生爆炸的风险最高,在1997年,美国50%的初次爆炸发生在斗提机。此外,吊顶式天花上的积尘、旋风除尘器、静电除尘器、粮仓等位置发生爆炸的风险也较高。
构成粉尘爆炸的5要素中,控制粉尘(积尘、扬尘)和点火源是2个现实的有效途径。除尘系统(包括管道和集尘器)的设计应能够避免粉尘在工作区域积聚;企业还应当制定设备日常清洁制度,定期清洁地面和其他水平表面(如管道、通风橱、壁架、横梁等),避免粉尘积聚。 在控制点火源方面,电动清洁设备(如真空吸尘器)和其他用电设备应符合防爆管理要求。除尘管道、集尘器和产尘设备应接地以减少静电蓄积。此外,叉车等作业车辆进入可燃性粉尘区域以及动火作业应当经过批准。大型集尘器原则
上不得布置于建筑物内侧。除尘系统可以设置自动分隔装置、压力检测和抑爆系统,能够阻止燃烧通过管道连接扩散到其他设备部件。减少二次爆炸的发生。
实习编辑 吴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