荀子的性恶论及发展

荀子的性惡論及發展

白小燁 1063107 10行政管理

荀子處在戰國末期的時代,那是一個社會變革的時代。春秋到戰國時期社會思想和理論也都發生了變化,他們需要同一國家,也需要統一思想,在百家爭鳴的時期學術上的爭執也是水火不容。這時需要一個人對眾多的學說做一個綜合整理,然後找到一個合適的方法解決社會、國家以及民生的問題。荀子雖然自己是儒家學派的學者,但卻能相容並蓄,是一個集大成者,諸子的思想學說讓他能在其中做出分析和比較,所以荀子有豐富的思想,以儒家為本,揚各家之長,讓他有了一套自己的思想體系。

1荀子的思想,綜合了戰國道家、墨家、名家、法家諸家的思想成分,而對儒學做了創造性發展,其中特別重要的是他關於人性、禮法、人的地位、名實關係的學說。荀子思想中最有特色的,是他關於人性的學說。這一學說構成他的整個思想體系的基礎。(摘自:《荀子》(安小蘭 譯注2009年4月北京第三次印刷) 禮論 導言)

荀子從師於孟子,但卻不認同於孟子提出的人性本善。孟子的“性善論”主要發揮孔子“仁”的觀點,建立“道德價值根源之自覺心”的理論補充了孔子“仁”學理論的不足。而荀子的性惡論則是他在研究意識存在、精神物質關係時,產生的關於人道觀的問題。 他提出“人之性惡,其善者偽也”的觀點,意思是人天性是惡的,善只是一種勉勵矯正的人為的東西,這也是他“性惡論”的中心思想。在《荀子·性惡》的文章中,荀子先表明自己對人性的看法再通過反駁老師孟子的話來表達自己的觀點,又通過一系列的問答語形式闡明了雖然他與孟子的總目標——完善自身一致,但在根源上持有的不一樣,這也是他們同為儒家的最大不同。

性,即天性;偽,後天的努力、環境和教育。荀子認為因為人的口腹之欲、生來好利、貪婪號爭奪,如果順著這些本性下去就會造成社會的暴亂和動盪,所以人的天性是惡的。這才有了“故必將有師法之化,禮儀之道,然後處於辭讓,合於文理,而歸於治。”的說法,但又由於人的本性是惡的,所以他認為如果只是單純的教之以禮儀,是不夠的,需要有一定的懲罰措施限制人們的行為,要有明確的法制才能真正的維持社會穩定。關於法度問題他還借鑒了古代聖王的先例,古代的聖王認為人性是惡的,人性會偏斜不正,悖亂而無治,所以為人們建立起禮義、制定法度,用來改變人的性情,使之得到端正,馴服教化人的天性,讓人們都受到治理,符合於道。有古至今,他認為現在的人同樣也需要一定的教化改變自己,收斂本性。所以這樣看來人的本性從來都是惡的。

孟子曰:“人之學者,其性善。”荀子卻不這麼認為,他認為如果是學到的就不能算是人的本性,本性是人們天生的東西,之所以人們會去學習是因為天生不足,要經過努力才得到的就不能叫本性,這是認為的不是天性。這解釋了“其善偽也”。

禮義的產生正是因為凡事不能隨著人的性子來,因為人的貪念會產生紛爭,為了避免這些紛爭,就制定出了禮義約束人們的行為,能跟隨利益制度的人就是君子,否則是小人。聖人和普通人在天性上都是惡的,只是聖人能用禮義法度、改變天性,所以只要普通人也不斷學習就會成為和聖人一樣的人。

由於荀子深刻的剖析了性惡論,就又以人性本惡為基礎點明了以禮法制惡亂的核心思想。禮,最早是原始社會用來祭神祈福的一種儀式,後來人們的祭祀禮意味著以血緣為依託的社會關係,祭祀禮器的差別代表著血緣上的親疏遠近。等到了鐵器廣泛應用的時代,這種祭祀禮已經不再意味著了血緣關係,而是無血緣國家政治活動。禮由形式變成了規範。當社會動盪、宗法制土崩瓦解時孔子把仁和

禮結合,而荀子處在戰國末期,各國紛爭,荀子認定是人的私欲作祟後,提出治亂治惡有道,就是生禮義,制法度,以此建立秩序,改造人性。

2首先是禮的內容,荀子認為有“養”和“別”兩個方面。“養”即“養人之欲,給人之求”,即滿足人的物質欲望和需求,“別”即“貴賤有等,長幼有差,貧富輕重皆有稱者”。他認為這兩者是相互依存的。(摘自:《荀子》(安小蘭 譯注2009年4月北京第三次印刷) 前言)

為了不讓人們因為物欲得不到滿足產生爭奪和混亂,古代的聖王制定禮義區分等級界限,這就是禮的起源,禮也是滿足人們欲望的。君子得到了養欲之道,但是卻一樣貴賤有等級,長幼有差別,貧富尊卑都有與其相稱者。一個人專於禮義,性情和禮義都可以得到;一個人只專於性情的滿足,兩樣都會失去。所以荀子提出的禮義是要讓人們兩個都得到。禮有三個本源:天地、先祖、師長。所以要對他們表示尊敬。只有君王才能祭天、諸侯祭地,士大夫以上的都可以除喪祭的祭祀,這些都是有所區別的。禮最後達到樂的境界,情感和儀式相結合。禮包含的內容有很多,包括文飾禮儀、其中以生死之事的辦理、吉凶之事最為慎重。

荀子的禮學是以“性惡論”為基礎,並進行以禮調節的觀點。他詳細的對生活各方面的禮義做了分析,指出了禮是治國的根本,對禮在維護社會安定方面的作用給予以高度評價。對與君王來說,禮治與法治是實現統一目的的不同手段。荀子分別從儒家和法家繼承了禮治與法治,並把二者結合,但是主要發展的是禮治的部分。雖然也有法家的影響,不承認道德是萬能的,但也很重視禮義的重要。他的法治觀點在實行完備的禮治後就是沒有意義的,法治為的是禮治的良好實行。因為不相信人性,所以實現禮治需要的不是教化而是法律強制。

現在社會主義國家的制度在一定程度上有傳承的影響,但又並不完全是禮治與法治的觀點。由於中國歷史文化的遺留,讓現在的中國比其他國家更重視了道德對人們行為的影響。但道德約束是不可靠的,還必須有法制意識,畢竟現在是一個先進的社會,做一個現代人不僅需要的是道德修養,還要有法律意識,所謂爭奪我們可以拿起法律武器保護自己。

荀子的性惡論及發展

白小燁 1063107 10行政管理

荀子處在戰國末期的時代,那是一個社會變革的時代。春秋到戰國時期社會思想和理論也都發生了變化,他們需要同一國家,也需要統一思想,在百家爭鳴的時期學術上的爭執也是水火不容。這時需要一個人對眾多的學說做一個綜合整理,然後找到一個合適的方法解決社會、國家以及民生的問題。荀子雖然自己是儒家學派的學者,但卻能相容並蓄,是一個集大成者,諸子的思想學說讓他能在其中做出分析和比較,所以荀子有豐富的思想,以儒家為本,揚各家之長,讓他有了一套自己的思想體系。

1荀子的思想,綜合了戰國道家、墨家、名家、法家諸家的思想成分,而對儒學做了創造性發展,其中特別重要的是他關於人性、禮法、人的地位、名實關係的學說。荀子思想中最有特色的,是他關於人性的學說。這一學說構成他的整個思想體系的基礎。(摘自:《荀子》(安小蘭 譯注2009年4月北京第三次印刷) 禮論 導言)

荀子從師於孟子,但卻不認同於孟子提出的人性本善。孟子的“性善論”主要發揮孔子“仁”的觀點,建立“道德價值根源之自覺心”的理論補充了孔子“仁”學理論的不足。而荀子的性惡論則是他在研究意識存在、精神物質關係時,產生的關於人道觀的問題。 他提出“人之性惡,其善者偽也”的觀點,意思是人天性是惡的,善只是一種勉勵矯正的人為的東西,這也是他“性惡論”的中心思想。在《荀子·性惡》的文章中,荀子先表明自己對人性的看法再通過反駁老師孟子的話來表達自己的觀點,又通過一系列的問答語形式闡明了雖然他與孟子的總目標——完善自身一致,但在根源上持有的不一樣,這也是他們同為儒家的最大不同。

性,即天性;偽,後天的努力、環境和教育。荀子認為因為人的口腹之欲、生來好利、貪婪號爭奪,如果順著這些本性下去就會造成社會的暴亂和動盪,所以人的天性是惡的。這才有了“故必將有師法之化,禮儀之道,然後處於辭讓,合於文理,而歸於治。”的說法,但又由於人的本性是惡的,所以他認為如果只是單純的教之以禮儀,是不夠的,需要有一定的懲罰措施限制人們的行為,要有明確的法制才能真正的維持社會穩定。關於法度問題他還借鑒了古代聖王的先例,古代的聖王認為人性是惡的,人性會偏斜不正,悖亂而無治,所以為人們建立起禮義、制定法度,用來改變人的性情,使之得到端正,馴服教化人的天性,讓人們都受到治理,符合於道。有古至今,他認為現在的人同樣也需要一定的教化改變自己,收斂本性。所以這樣看來人的本性從來都是惡的。

孟子曰:“人之學者,其性善。”荀子卻不這麼認為,他認為如果是學到的就不能算是人的本性,本性是人們天生的東西,之所以人們會去學習是因為天生不足,要經過努力才得到的就不能叫本性,這是認為的不是天性。這解釋了“其善偽也”。

禮義的產生正是因為凡事不能隨著人的性子來,因為人的貪念會產生紛爭,為了避免這些紛爭,就制定出了禮義約束人們的行為,能跟隨利益制度的人就是君子,否則是小人。聖人和普通人在天性上都是惡的,只是聖人能用禮義法度、改變天性,所以只要普通人也不斷學習就會成為和聖人一樣的人。

由於荀子深刻的剖析了性惡論,就又以人性本惡為基礎點明了以禮法制惡亂的核心思想。禮,最早是原始社會用來祭神祈福的一種儀式,後來人們的祭祀禮意味著以血緣為依託的社會關係,祭祀禮器的差別代表著血緣上的親疏遠近。等到了鐵器廣泛應用的時代,這種祭祀禮已經不再意味著了血緣關係,而是無血緣國家政治活動。禮由形式變成了規範。當社會動盪、宗法制土崩瓦解時孔子把仁和

禮結合,而荀子處在戰國末期,各國紛爭,荀子認定是人的私欲作祟後,提出治亂治惡有道,就是生禮義,制法度,以此建立秩序,改造人性。

2首先是禮的內容,荀子認為有“養”和“別”兩個方面。“養”即“養人之欲,給人之求”,即滿足人的物質欲望和需求,“別”即“貴賤有等,長幼有差,貧富輕重皆有稱者”。他認為這兩者是相互依存的。(摘自:《荀子》(安小蘭 譯注2009年4月北京第三次印刷) 前言)

為了不讓人們因為物欲得不到滿足產生爭奪和混亂,古代的聖王制定禮義區分等級界限,這就是禮的起源,禮也是滿足人們欲望的。君子得到了養欲之道,但是卻一樣貴賤有等級,長幼有差別,貧富尊卑都有與其相稱者。一個人專於禮義,性情和禮義都可以得到;一個人只專於性情的滿足,兩樣都會失去。所以荀子提出的禮義是要讓人們兩個都得到。禮有三個本源:天地、先祖、師長。所以要對他們表示尊敬。只有君王才能祭天、諸侯祭地,士大夫以上的都可以除喪祭的祭祀,這些都是有所區別的。禮最後達到樂的境界,情感和儀式相結合。禮包含的內容有很多,包括文飾禮儀、其中以生死之事的辦理、吉凶之事最為慎重。

荀子的禮學是以“性惡論”為基礎,並進行以禮調節的觀點。他詳細的對生活各方面的禮義做了分析,指出了禮是治國的根本,對禮在維護社會安定方面的作用給予以高度評價。對與君王來說,禮治與法治是實現統一目的的不同手段。荀子分別從儒家和法家繼承了禮治與法治,並把二者結合,但是主要發展的是禮治的部分。雖然也有法家的影響,不承認道德是萬能的,但也很重視禮義的重要。他的法治觀點在實行完備的禮治後就是沒有意義的,法治為的是禮治的良好實行。因為不相信人性,所以實現禮治需要的不是教化而是法律強制。

現在社會主義國家的制度在一定程度上有傳承的影響,但又並不完全是禮治與法治的觀點。由於中國歷史文化的遺留,讓現在的中國比其他國家更重視了道德對人們行為的影響。但道德約束是不可靠的,還必須有法制意識,畢竟現在是一個先進的社會,做一個現代人不僅需要的是道德修養,還要有法律意識,所謂爭奪我們可以拿起法律武器保護自己。


相关文章

  • 孟子性善论与荀子性恶论之比较
  • 孟子性善论与荀子性恶论之比较 [摘要]:人性究竟是善?是恶?自西周初年人性观念的萌发,直至今日,对人性问题的研究和探讨从未中断过,并且还多次出现发展的高峰时期.春秋战国时期就是人性问题发展的第一个高峰.这一时期,百家争鸣,百花齐放, 各种思 ...查看


  • _性恶论_还是_知天_荀子礼学根源的重新考察
  • ·总第452期· [哲学百家] "性恶论"还是"知天"? ---荀子礼学根源的重新考察 □朱锋刚 (浙江传媒学院思想与传播研究所,浙江 杭州 310018) 摘要:性恶论如何称得上是荀子礼学的根源,这 ...查看


  • 荀子性恶论原旨
  • 荀子性恶论原旨 冯 兵(厦门大学人文学院哲学系) [导读]荀子所论及的人性,其本质恰是无所谓善恶的"本始材朴"的自然之性,它 既有转化为恶的可能,也有发展为善的机会. 对人性的探讨历来就是我国传统哲学与伦理思想的重头戏, ...查看


  • 浅谈荀子的性恶论及其意义
  • 荀子是继孔子孟子之后儒家又一位具有重大影响力的代表人物,孔子的中心思想为"仁",孟子的中心思想为"义",荀子则提出了"礼.法".并且在人性问题上,提出了与孟子的"人性本善 ...查看


  • 荀子孟子人性论
  • 浅淡荀子与孟子人性论之间的异同点 春秋战国时期百家争鸣,各家几乎都在不遗余力的推销自己的学说,其中包含的人性论也各部相同,甚至同一学派之内的对人性论也存在着不同观点.本文基于徐复观先生的<中国人性论史 先秦篇>,对荀子与孟子在人 ...查看


  • 荀子性恶论
  • 孟子性善论与荀子性恶论辨析 张京华 本文提要: 孟子与荀子同为先秦儒家大师,但其关于人性善与人性恶的观点却截然相反.那么究竟谁的观点代表儒家原则?是孟子对而荀子错,还是荀子对而孟子错,抑或是二人都错?结论只能是二人都错,也就是说二人在逻辑思 ...查看


  • 人性善恶片论
  • Journal of Radio &TV University (Philoso phy &Soc ial Sci enc es ) No . 3, 2001(Sum No . 118) DOI :10. 16161/j . ...查看


  • 试析荀子礼法结合思想
  • 试析荀子礼法结合思想 2012法学班 廖芸佳 摘要:荀子是战国后期人,时代造就了荀子,荀子开创性的将儒法两家的思想进行结合, 他一方面继承了孔孟的儒家传统德治思想, 另一方面, 在面对法家的强势, 荀子充分的吸收了法家的理论, 并将法家的法 ...查看


  • 理性主义的滥觞
  • 在先秦诸子中,荀子是儒家的集大成者,也是百家争鸣的总结者之一.在荀子的著作中,儒学开始由经验向理性转化,由道德向规制转化,由在野向在朝转化.这种转化赋予了荀子在古代管理思想史上的重要地位.他以性恶论建立了自己"化性起伪"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