鄱阳湖畔候鸟的守护神
---江西省都昌县多宝乡李春如23年救助候鸟7850只
他名叫李春如,今年68岁,黑黝的脸庞,偏瘦又结实的身材,走起路来风风火火。他是个普通的农民,可是,在中国第一淡水湖---鄱阳湖畔沿湖乡村的干部群众都知道他的名字,说起他十几年来坚持如一日为保护鄱阳湖越冬候鸟所做的那些事如数家珍。
李春如家住江西省九江市都昌县多宝乡洞子李村,是鄱阳湖畔一个不起眼的小岛,这里只住了一户人家,李春如身兼家长、村长和岛长。
自1990年来,李春如带领他的家人挑起了义务看鸟的担子,23年如一日地守护着这座岛。先后救治了7850多只受伤的候鸟。他自办起鄱阳湖候鸟医院,帮助受伤的候鸟重返蓝天。
1946年2月,李春如出生在翻阳湖畔的洞子李村。这里曾经是个没有树、没有草,寄生虫、蚂蝗、蛇、蜈蚣、蚂蚁多的小岛。而小岛的主人李春如就是在这样极其恶劣的环境下,向银行贷款在岛上种植了300多亩杉树,美化了这个鄱阳湖之滨面积不过千亩、三面环水的半岛。
在李春如一家人的努力下,如今这座小岛已绿树成荫,每天各种各样的鸟在这里嬉闹,燕舞莺歌。在这里栖息着20
多万只鸟,成为国内鹭鸟数量最多、品种最全的夏鹭鸟栖息地。
李春如家所在的马影湖是越冬候鸟从西伯利迁徙来抵达鄱阳湖的第一站。由于常年居住于此,李春如对湖区什么时候来候鸟、候鸟的数量、种类、候鸟的生存环境、候鸟北归时间等情况都了如指掌。
李春如告诉记者,粗声的是白头鹤,细声的是灰鹤,尖声的是小苍鹭在向母亲讨食呢。
小岛优越的自然环境,使得这里成为了鸟儿的天堂。春夏季节,山上一片翠绿,吸引了更多的鸟类来此筑巢度夏。秋冬季节,来鄱阳湖越冬的候鸟也会来这里栖息。候鸟一年比一年多了起来。
每当鹭鸟孵蛋育雏时,邻近周边村子里总有一些人,到鸟窝里掏鸟蛋或者捉雏鸟到集市上出售。受到惊吓的候鸟,在空中盘旋着、声声哀鸣。经常发生捉鸟、掏鸟蛋的事让李春如坐不住了,他要保护这些远道而来的候鸟。
1997年春天,他挨家挨户地宣讲护鸟的重要性,毅然在岛上树林中搭了一个棚子,将床铺搬到了岛上,吃住在岛上,担当起了义务护鸟员。
为了护鸟,李春如经常要巡夜到夜晚三四点才会睡,他说在鸟类发情期更要注意保护。巡夜时,李春如一把手电筒
和一根木棍,为了防蛇咬,盛夏季节夜晚巡夜他也要穿上长筒胶鞋。
李春如是个聪明肯干的人,曾经和三个儿子一起搞起个建筑公司,家庭生活不错。自从迷上护鸟后,他就把公司交给了儿子,一心一意干起了护鸟的事。他说,为了护鸟,他宁可家里少赚点钱。
15年,5400多个孤独夜晚。李春如为了护鸟吃了多少苦,恐怕只有他自己才清楚。
他用几块破旧雨布拼接而成的简易棚子,而床铺是用砖头垒起来的四脚,几块木块搭成的床板,上面盖着一层被压得扁扁的薄薄稻草。冬天岛上风大,屋子四处透风,即使穿着厚衣服,也被刮得透心凉。夏天,山上的蚊子毒,一晚上下来,李春如的身上全是密密麻麻的红包。家人心疼他,要他从岛上撤下来,但是他心里始终惦记着树上的那些候鸟,忍一忍便坚持下来了,在这里李春如一住就是15年。
2009年,江西省都昌县候鸟自然保护区多宝保护站成立,都昌县领导点名要求李春如加入。从此,他成为国家认可的一名巡护员,更加积极主动地承担起了候鸟的护卫任务。
李春如负责管护左里和多宝两个乡,27个村庄,沿鄱阳湖7.3公里9万多亩的湖面。他在乡村退休老干部,农村老党员中发展了40名义务护鸟员,依靠他们来共同做好护鸟
的工作。自1997年开始,李春如管护的湖区里从没发生猎杀候鸟的事。
平时,李春如还要负责管护范围湖区里候鸟的疫情监测。他根据自已多年来对各种候鸟习性的观察,加以总结,编出了顺口溜:远听声音近看容,飞翔行走在其中,觅食粪便呈异样,跟踪监测莫放松。都昌县候鸟自然保护区管理局局长李跃告诉记者,都昌全县的护鸟员都按照李春如编的顺口溜开展候鸟疫情监测,十分管用。
鄱阳湖区的群众赞誉说:“李春如保护候鸟挺过硬的。”也有不少人讲:“李春如这个老头很不好讲话。”
李春如的确是个不好讲话的人。尤其是在有人做的事危害到鄱阳湖候鸟的时候,他更是一句好话也不讲!
几年前夏天的一天深夜,当地4个利欲熏心的人带着手电筒、网、砍刀等工具,偷偷摸上了山。惊飞的鸟叫把李春如从梦中惊醒,他立即将熟睡中的小儿子李华艳推醒,两人打着手电筒, 拿赶木棒冲了出去。盗鸟贼发现对方只有李春如父子两个人,一名身材粗壮者挥动着砍刀上前挑衅:“这鸟又不是你家的,我们抓几只尝尝鲜该你们屁事呀,识相的让条路,否则就对你们不客气了。”李春如手持木棒大声喝斥:“候鸟是国家保护动物,你们这样做是违法的。今天你们要盗鸟,只有一条路,那就是从我的身上踏过去。”4个人见李春如父子俩怒目横视,一身正气,只得悻悻离去。
2012年春节前夕,李春如救助的一只灰鹤已康复,准备放归到湖区鹤群中。一天晚上,鄱阳县城一自称姓杨的老板给李春如打来电话,说愿出8万元买灰鹤,只要李春如把灰鹤送到九江某地就行。如果李春如能打的将灰鹤送到与广东省相邻赣南龙南县的某地就给12万元。李春如在电话里告诉杨姓老板,我今天收到你的钱,明天我就会去坐牢,你说我会干吗?
鄱阳湖的冬天,寒风刺骨,大批的越冬候鸟从西伯利亚迁徒而来。李春如坚持每天早晚巡湖。在他看来,越是风、雨、雪、雾这样的天气,对于候鸟来说,就越危险,盗猎分子也最容易得逞,就越要下湖去巡护。说起巡湖、守候候鸟的感受,李春如写了一首诗明志:“山上度春夏,湖里阅秋冬。春风和畅鹭衔巢,夏日荷花鸟歌谣,秋凉菊黄闻雁语,冬寒雪飘鹤舒腰。”
李春如1969年毕业于九江卫校,有着一手精湛的中医技艺。过去给乡邻们看病,树起了医术精湛的口碑。在护鸟中,他把自己的医疗知识也发挥出来救助那些受伤、生病的候鸟。
多年来,李春如救治候鸟形成了一套自己的中草药与西药相结合的独特经验。他认为,鸟多伤在翅膀及双脚,大多由撞击空中障碍物、网猎及摔伤所致,对这种折伤,应采用
清毒药清洗伤口。如有大裂口,则需进行清创缝合。如遇骨折,则进行接骨固定,并配合内服消炎药及进行营养调理。
2008年1月,鄱阳湖地区出现严重的冰冻灾害天气。一天早上,李春如在巡湖时发现两只白琵鹭被冻僵在湖区冰面上,翅膀结了冰,脚不能动弹,白琵鹭发出声声哀叫。李春如心冒着冰可能破裂、人可能掉入湖中的危险,敲碎了坚冰,把它们带回家救治。经过20多天的康复治疗,两只白琵鹭慢慢恢复了健康,脚上的伤也渐渐好了起来。一个多月后,李春如把它们放归了大自然。
还有一次,都昌县野生动物保护站的同志送来了一只从盗鸟者的“天网”上抢救下来的天鹅。天鹅的白色翅膀已经严重骨折,已奄奄一息。李春如精心的为天鹅做着接骨手术。为了让接骨后天鹅的伤口尽快愈合,那段时间,李春如的全部身心都放在了这只受伤的天鹅身上,不仅每天按时换药,还买来了新鲜的肉与滋补的药材炖好汤喂它。
李春如掌握了一整套救治候鸟的医术。由于在他手下,大部分伤鸟经过治疗后都能顺利康复重返蓝天。每年,都昌县野生动物保护站都将社会各界送来的难以医治的伤鸟、病鸟送到他这里救护。
为了救治更多的候鸟,李春如萌生了成立候鸟医院的想法。2012年,他开始积极筹建。没有资金,他到企业、单位去募资。受他爱鸟热心的感动,一些企业答应出资、出器材、
药品,鄱阳湖保护区管理局一次赞助他2万元。李春如把多年的积蓄垫了出去,连家里准备过年的猪也卖了。
从2012年初以来,他边筹资边建医院,并亲自设计及打造手术台、重症室、急救室、康复房等。
2013年2月1日,候鸟医院终于挂牌成立,鄱阳湖保护区管理局任命其为首任院长,并计划给他每月发1500元,支助其救治候鸟。事实上,到目前为止,整个医院就李春如一个人,身兼院长、医师、护士各职。
候鸟医院可一次收纳救治200羽以上伤病候鸟,后期还将逐步完善孵化、驯养、治疗、监测等功能,承担起鄱阳湖区候鸟的救护和治疗工作。
20多年过去了,当地乡亲已经很少有人记得李春如曾经还是个治病救人的医生,而更为熟悉他现在的角色——一位救鸟、护鸟的医生。23年来,李春如和他的家人共义务救治了各类候鸟7850余只,用在护鸟上的经费近10万元。
最让李春如感动的是,他的付出,得到了家人的理解和支持。救助鸟儿的钱大部分都是儿子李华艳在外面做生意赚来的,儿子从来不在父亲面前说半句怨言,一直默默地支持着父亲。
李春如告诉记者,鸟是很有灵性的,你对它好,它也会感恩的。8年前,他救治了一只受伤的苍鹭,精心地养了它
一段时间,伤好后,他将它放回自然,谁知,不久它又飞了回来,直到现在还住在他家里,赶它也不走。
2011年11月25日,李春如和都昌县林业局、都昌县候鸟自然保护区管理局的负责人一起在新妙湖放飞救助康复的1只灰鹤,4只天鹅,11只大雁。天鹅、大雁都腾空飞走,鸣叫着向湖区里的候鸟群飞去。灰鹤飞出去,在空中绕了一个圈又飞回来站在李春如的面前,灰鹤的头靠着他的胸部就是不肯走。无奈,工作人员只好用手绢先蒙住灰鹤的头,李春如赶紧躲到200米外的房子里。工作人员打开蒙灰鹤头的手绢,灰鹤鸣叫着绕着人群飞了好几圈,最后才恋恋不舍地向湖区里的候鸟群飞去。
李春如护鸟的事迹感动了许多人,当地政府十分支持他,他还被选为县政协常委。愿有更多的人像李春如那样爱鸟护鸟,让美丽的鄱阳湖成为候鸟的天堂。
(作者备注:本文图片由江西都昌县候鸟自然保护区管理局提供)
鄱阳湖畔候鸟的守护神
---江西省都昌县多宝乡李春如23年救助候鸟7850只
他名叫李春如,今年68岁,黑黝的脸庞,偏瘦又结实的身材,走起路来风风火火。他是个普通的农民,可是,在中国第一淡水湖---鄱阳湖畔沿湖乡村的干部群众都知道他的名字,说起他十几年来坚持如一日为保护鄱阳湖越冬候鸟所做的那些事如数家珍。
李春如家住江西省九江市都昌县多宝乡洞子李村,是鄱阳湖畔一个不起眼的小岛,这里只住了一户人家,李春如身兼家长、村长和岛长。
自1990年来,李春如带领他的家人挑起了义务看鸟的担子,23年如一日地守护着这座岛。先后救治了7850多只受伤的候鸟。他自办起鄱阳湖候鸟医院,帮助受伤的候鸟重返蓝天。
1946年2月,李春如出生在翻阳湖畔的洞子李村。这里曾经是个没有树、没有草,寄生虫、蚂蝗、蛇、蜈蚣、蚂蚁多的小岛。而小岛的主人李春如就是在这样极其恶劣的环境下,向银行贷款在岛上种植了300多亩杉树,美化了这个鄱阳湖之滨面积不过千亩、三面环水的半岛。
在李春如一家人的努力下,如今这座小岛已绿树成荫,每天各种各样的鸟在这里嬉闹,燕舞莺歌。在这里栖息着20
多万只鸟,成为国内鹭鸟数量最多、品种最全的夏鹭鸟栖息地。
李春如家所在的马影湖是越冬候鸟从西伯利迁徙来抵达鄱阳湖的第一站。由于常年居住于此,李春如对湖区什么时候来候鸟、候鸟的数量、种类、候鸟的生存环境、候鸟北归时间等情况都了如指掌。
李春如告诉记者,粗声的是白头鹤,细声的是灰鹤,尖声的是小苍鹭在向母亲讨食呢。
小岛优越的自然环境,使得这里成为了鸟儿的天堂。春夏季节,山上一片翠绿,吸引了更多的鸟类来此筑巢度夏。秋冬季节,来鄱阳湖越冬的候鸟也会来这里栖息。候鸟一年比一年多了起来。
每当鹭鸟孵蛋育雏时,邻近周边村子里总有一些人,到鸟窝里掏鸟蛋或者捉雏鸟到集市上出售。受到惊吓的候鸟,在空中盘旋着、声声哀鸣。经常发生捉鸟、掏鸟蛋的事让李春如坐不住了,他要保护这些远道而来的候鸟。
1997年春天,他挨家挨户地宣讲护鸟的重要性,毅然在岛上树林中搭了一个棚子,将床铺搬到了岛上,吃住在岛上,担当起了义务护鸟员。
为了护鸟,李春如经常要巡夜到夜晚三四点才会睡,他说在鸟类发情期更要注意保护。巡夜时,李春如一把手电筒
和一根木棍,为了防蛇咬,盛夏季节夜晚巡夜他也要穿上长筒胶鞋。
李春如是个聪明肯干的人,曾经和三个儿子一起搞起个建筑公司,家庭生活不错。自从迷上护鸟后,他就把公司交给了儿子,一心一意干起了护鸟的事。他说,为了护鸟,他宁可家里少赚点钱。
15年,5400多个孤独夜晚。李春如为了护鸟吃了多少苦,恐怕只有他自己才清楚。
他用几块破旧雨布拼接而成的简易棚子,而床铺是用砖头垒起来的四脚,几块木块搭成的床板,上面盖着一层被压得扁扁的薄薄稻草。冬天岛上风大,屋子四处透风,即使穿着厚衣服,也被刮得透心凉。夏天,山上的蚊子毒,一晚上下来,李春如的身上全是密密麻麻的红包。家人心疼他,要他从岛上撤下来,但是他心里始终惦记着树上的那些候鸟,忍一忍便坚持下来了,在这里李春如一住就是15年。
2009年,江西省都昌县候鸟自然保护区多宝保护站成立,都昌县领导点名要求李春如加入。从此,他成为国家认可的一名巡护员,更加积极主动地承担起了候鸟的护卫任务。
李春如负责管护左里和多宝两个乡,27个村庄,沿鄱阳湖7.3公里9万多亩的湖面。他在乡村退休老干部,农村老党员中发展了40名义务护鸟员,依靠他们来共同做好护鸟
的工作。自1997年开始,李春如管护的湖区里从没发生猎杀候鸟的事。
平时,李春如还要负责管护范围湖区里候鸟的疫情监测。他根据自已多年来对各种候鸟习性的观察,加以总结,编出了顺口溜:远听声音近看容,飞翔行走在其中,觅食粪便呈异样,跟踪监测莫放松。都昌县候鸟自然保护区管理局局长李跃告诉记者,都昌全县的护鸟员都按照李春如编的顺口溜开展候鸟疫情监测,十分管用。
鄱阳湖区的群众赞誉说:“李春如保护候鸟挺过硬的。”也有不少人讲:“李春如这个老头很不好讲话。”
李春如的确是个不好讲话的人。尤其是在有人做的事危害到鄱阳湖候鸟的时候,他更是一句好话也不讲!
几年前夏天的一天深夜,当地4个利欲熏心的人带着手电筒、网、砍刀等工具,偷偷摸上了山。惊飞的鸟叫把李春如从梦中惊醒,他立即将熟睡中的小儿子李华艳推醒,两人打着手电筒, 拿赶木棒冲了出去。盗鸟贼发现对方只有李春如父子两个人,一名身材粗壮者挥动着砍刀上前挑衅:“这鸟又不是你家的,我们抓几只尝尝鲜该你们屁事呀,识相的让条路,否则就对你们不客气了。”李春如手持木棒大声喝斥:“候鸟是国家保护动物,你们这样做是违法的。今天你们要盗鸟,只有一条路,那就是从我的身上踏过去。”4个人见李春如父子俩怒目横视,一身正气,只得悻悻离去。
2012年春节前夕,李春如救助的一只灰鹤已康复,准备放归到湖区鹤群中。一天晚上,鄱阳县城一自称姓杨的老板给李春如打来电话,说愿出8万元买灰鹤,只要李春如把灰鹤送到九江某地就行。如果李春如能打的将灰鹤送到与广东省相邻赣南龙南县的某地就给12万元。李春如在电话里告诉杨姓老板,我今天收到你的钱,明天我就会去坐牢,你说我会干吗?
鄱阳湖的冬天,寒风刺骨,大批的越冬候鸟从西伯利亚迁徒而来。李春如坚持每天早晚巡湖。在他看来,越是风、雨、雪、雾这样的天气,对于候鸟来说,就越危险,盗猎分子也最容易得逞,就越要下湖去巡护。说起巡湖、守候候鸟的感受,李春如写了一首诗明志:“山上度春夏,湖里阅秋冬。春风和畅鹭衔巢,夏日荷花鸟歌谣,秋凉菊黄闻雁语,冬寒雪飘鹤舒腰。”
李春如1969年毕业于九江卫校,有着一手精湛的中医技艺。过去给乡邻们看病,树起了医术精湛的口碑。在护鸟中,他把自己的医疗知识也发挥出来救助那些受伤、生病的候鸟。
多年来,李春如救治候鸟形成了一套自己的中草药与西药相结合的独特经验。他认为,鸟多伤在翅膀及双脚,大多由撞击空中障碍物、网猎及摔伤所致,对这种折伤,应采用
清毒药清洗伤口。如有大裂口,则需进行清创缝合。如遇骨折,则进行接骨固定,并配合内服消炎药及进行营养调理。
2008年1月,鄱阳湖地区出现严重的冰冻灾害天气。一天早上,李春如在巡湖时发现两只白琵鹭被冻僵在湖区冰面上,翅膀结了冰,脚不能动弹,白琵鹭发出声声哀叫。李春如心冒着冰可能破裂、人可能掉入湖中的危险,敲碎了坚冰,把它们带回家救治。经过20多天的康复治疗,两只白琵鹭慢慢恢复了健康,脚上的伤也渐渐好了起来。一个多月后,李春如把它们放归了大自然。
还有一次,都昌县野生动物保护站的同志送来了一只从盗鸟者的“天网”上抢救下来的天鹅。天鹅的白色翅膀已经严重骨折,已奄奄一息。李春如精心的为天鹅做着接骨手术。为了让接骨后天鹅的伤口尽快愈合,那段时间,李春如的全部身心都放在了这只受伤的天鹅身上,不仅每天按时换药,还买来了新鲜的肉与滋补的药材炖好汤喂它。
李春如掌握了一整套救治候鸟的医术。由于在他手下,大部分伤鸟经过治疗后都能顺利康复重返蓝天。每年,都昌县野生动物保护站都将社会各界送来的难以医治的伤鸟、病鸟送到他这里救护。
为了救治更多的候鸟,李春如萌生了成立候鸟医院的想法。2012年,他开始积极筹建。没有资金,他到企业、单位去募资。受他爱鸟热心的感动,一些企业答应出资、出器材、
药品,鄱阳湖保护区管理局一次赞助他2万元。李春如把多年的积蓄垫了出去,连家里准备过年的猪也卖了。
从2012年初以来,他边筹资边建医院,并亲自设计及打造手术台、重症室、急救室、康复房等。
2013年2月1日,候鸟医院终于挂牌成立,鄱阳湖保护区管理局任命其为首任院长,并计划给他每月发1500元,支助其救治候鸟。事实上,到目前为止,整个医院就李春如一个人,身兼院长、医师、护士各职。
候鸟医院可一次收纳救治200羽以上伤病候鸟,后期还将逐步完善孵化、驯养、治疗、监测等功能,承担起鄱阳湖区候鸟的救护和治疗工作。
20多年过去了,当地乡亲已经很少有人记得李春如曾经还是个治病救人的医生,而更为熟悉他现在的角色——一位救鸟、护鸟的医生。23年来,李春如和他的家人共义务救治了各类候鸟7850余只,用在护鸟上的经费近10万元。
最让李春如感动的是,他的付出,得到了家人的理解和支持。救助鸟儿的钱大部分都是儿子李华艳在外面做生意赚来的,儿子从来不在父亲面前说半句怨言,一直默默地支持着父亲。
李春如告诉记者,鸟是很有灵性的,你对它好,它也会感恩的。8年前,他救治了一只受伤的苍鹭,精心地养了它
一段时间,伤好后,他将它放回自然,谁知,不久它又飞了回来,直到现在还住在他家里,赶它也不走。
2011年11月25日,李春如和都昌县林业局、都昌县候鸟自然保护区管理局的负责人一起在新妙湖放飞救助康复的1只灰鹤,4只天鹅,11只大雁。天鹅、大雁都腾空飞走,鸣叫着向湖区里的候鸟群飞去。灰鹤飞出去,在空中绕了一个圈又飞回来站在李春如的面前,灰鹤的头靠着他的胸部就是不肯走。无奈,工作人员只好用手绢先蒙住灰鹤的头,李春如赶紧躲到200米外的房子里。工作人员打开蒙灰鹤头的手绢,灰鹤鸣叫着绕着人群飞了好几圈,最后才恋恋不舍地向湖区里的候鸟群飞去。
李春如护鸟的事迹感动了许多人,当地政府十分支持他,他还被选为县政协常委。愿有更多的人像李春如那样爱鸟护鸟,让美丽的鄱阳湖成为候鸟的天堂。
(作者备注:本文图片由江西都昌县候鸟自然保护区管理局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