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禹治水第二课时

课 题:15. 大禹治水

教学内容: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⒈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复述课文。

⒉理解文中“九条”、“九座”、“13年”、“三次”、“十多岁”等数量词的运用。

⒊通过朗读感悟,大禹制服洪水的顽强意志和不顾小家顾大家的献身精神。 教学重难点:理解大禹制服洪水的顽强意志和不顾小家顾大家的献身精神。 教学具准备:挂图、小黑板。

教学过程:

一.复习检查

1. 师:同学们,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15课:大禹治水 (齐读课题)

2. 师:看看这些词语你还认识吗?

(出示词语)

指名读、领读、开火车读、齐读。

3. 师: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了古代有个人叫“大禹”,这篇课文是讲他做了一件什么伟大的事呢?(讲了大禹治水的故事)。

二. 学习第一自然段

1. 师:大禹治理的是怎样的一场洪水?

2. 师:在这滔滔的洪水中,你仿佛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请你说说此刻你的心情怎样?(难过)

3. 师:我们一起来看课文的第一自然段,请你们读一读。想一想:哪些词语体现了洪水的凶猛?

4. 指导朗读

三. 学习第二自然段

1. (导语):看到这滔滔的洪水,老百姓悲惨的生活,大禹会怎么想呢?大禹会怎么做呢?同学们自由地读一读课文的第二小结。

2. 大禹会怎么想呢?(出示:禹下决心要治理洪水。)

师: 禹为什么一定要治理洪水呢?(让学生联系第一自然段来讲讲) 生说。

3. 你能通过朗读来读出禹的决心吗?指名读。齐读。

4. 过渡:小朋友,光有决心还不行,还要有行动。听老师读,用笔划出大禹是怎样治理洪水的词语。一边读一边划。

5. 读完了第二自然段,划好了吗?指名回答。(出示关键词语)

(引读:)大禹为了治理洪水,他吃尽了_____,走遍了_____,____察看______。____________挖通_______,劈开________,引导_______。

6. 理解“走遍、吃尽”、“千山万水、千辛万苦”

要察看水流和地形,就要爬过每一座山,淌过每一条河,这就叫“走遍”。 每一种苦都吃过、尝过,这就叫“吃尽”。

大禹爬了很多山,过了很多河,这很多山,很多河就叫?(千山万水) 大禹吃得苦太多太多,这就叫?(千辛万苦)

是啊,大禹察看水流和地形,是那么多的苦,那么多的累啊,能把大禹的辛苦读出来吗?(自读、指读)

7. 这还只是治水的准备工作,还有更大的辛苦。是什么呢?

出示:“他带领老百姓挖通了九条大河,劈开了九座大山,引导洪水流入了大海。”

(1)指读,找找这句话中有哪两个数字相同?(体会数词的作用)

出示:九条大河 九座大山

这里的“九”说明山、河很多,你能读出多的意思来吗?(指读)

(2)(回忆大山、大河)要劈开大山,挖通大河,容易吗?要劈这么多的大山,要挖这么多的大河,又是怎么样的一种苦呢,你能读出来吗?(自读、指读)

8. 大禹为什么要劈这么多的大山,要挖这么多的大河 ?(感悟大禹聪明)

大禹用的是什么方法治理洪水的?(引导)为什么用这种方法呢?如果用堵的话行吗?你觉得大禹不光能吃苦,还很?(聪明)

9. 指导朗读本段:大禹真是了不起,为了治理洪水,吃尽了千辛万苦,做了许多常人都难以做到的事情,真是一位大英雄,让我们一边想象一边读。一起读。

四. 学习第三自然段

(导读):在大禹治水的这么多年中,发生了许多动人的故事,课文中就给我们讲了一个故事,同学们快读读看!

1. 完成填空:

禹在外治水()年,曾经()次路过自己的家门,但他()次也没有进去看一看。禹的儿子()多岁了,还不知道父亲是个什么样子。

2. 体会数字表达的精妙:十三年有多长啊?四千七百多天哪!大禹回过家吗?我想他应该有机会回家的,至少在三次路过自己家门的时候可以回去看一看哪,但他„„

重点指导第二句:如果是你,当你一天没见到爸爸,你可能不觉得怎么样,当你一个星期没见到爸爸,你可能也不会觉得怎么样,当你一个月、一年见不到爸爸,你会怎么想?禹的儿子十多年见不到父亲,他会怎么想?(伤心、责怪、觉得父亲了不起„„) 能读出儿子的感受吗?

3. 老百姓听了这个故事,很感动,给这个故事取了个名字。

出示:三过家门而不入

4. 大禹不顾自己的小家是因为他心中装的是大家,是为了让老百姓过上安定幸福的日子呀!这就是伟大英雄所具有的崇高品质!让我们再来好好读读这段话。

五. 学习第四自然段

大禹经过13年的努力,终于让洪水发生了变化(示图)看,现在的水怎么样了?(平静、可爱)水平静可爱了,不危急老百姓的生活了,我们可以说它被——“制服”现在老百姓的生活是什么样子的呢?有房可住,有田可种,这样的生活叫什么?——“安定”

六. 作 业:

1. 如果你是大禹的邻居,你会对他说什么?如果你是大禹的儿子,你又会说什么? 2. 背诵课文

教学反思:

课 题:15. 大禹治水

教学内容: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⒈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复述课文。

⒉理解文中“九条”、“九座”、“13年”、“三次”、“十多岁”等数量词的运用。

⒊通过朗读感悟,大禹制服洪水的顽强意志和不顾小家顾大家的献身精神。 教学重难点:理解大禹制服洪水的顽强意志和不顾小家顾大家的献身精神。 教学具准备:挂图、小黑板。

教学过程:

一.复习检查

1. 师:同学们,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15课:大禹治水 (齐读课题)

2. 师:看看这些词语你还认识吗?

(出示词语)

指名读、领读、开火车读、齐读。

3. 师: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了古代有个人叫“大禹”,这篇课文是讲他做了一件什么伟大的事呢?(讲了大禹治水的故事)。

二. 学习第一自然段

1. 师:大禹治理的是怎样的一场洪水?

2. 师:在这滔滔的洪水中,你仿佛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请你说说此刻你的心情怎样?(难过)

3. 师:我们一起来看课文的第一自然段,请你们读一读。想一想:哪些词语体现了洪水的凶猛?

4. 指导朗读

三. 学习第二自然段

1. (导语):看到这滔滔的洪水,老百姓悲惨的生活,大禹会怎么想呢?大禹会怎么做呢?同学们自由地读一读课文的第二小结。

2. 大禹会怎么想呢?(出示:禹下决心要治理洪水。)

师: 禹为什么一定要治理洪水呢?(让学生联系第一自然段来讲讲) 生说。

3. 你能通过朗读来读出禹的决心吗?指名读。齐读。

4. 过渡:小朋友,光有决心还不行,还要有行动。听老师读,用笔划出大禹是怎样治理洪水的词语。一边读一边划。

5. 读完了第二自然段,划好了吗?指名回答。(出示关键词语)

(引读:)大禹为了治理洪水,他吃尽了_____,走遍了_____,____察看______。____________挖通_______,劈开________,引导_______。

6. 理解“走遍、吃尽”、“千山万水、千辛万苦”

要察看水流和地形,就要爬过每一座山,淌过每一条河,这就叫“走遍”。 每一种苦都吃过、尝过,这就叫“吃尽”。

大禹爬了很多山,过了很多河,这很多山,很多河就叫?(千山万水) 大禹吃得苦太多太多,这就叫?(千辛万苦)

是啊,大禹察看水流和地形,是那么多的苦,那么多的累啊,能把大禹的辛苦读出来吗?(自读、指读)

7. 这还只是治水的准备工作,还有更大的辛苦。是什么呢?

出示:“他带领老百姓挖通了九条大河,劈开了九座大山,引导洪水流入了大海。”

(1)指读,找找这句话中有哪两个数字相同?(体会数词的作用)

出示:九条大河 九座大山

这里的“九”说明山、河很多,你能读出多的意思来吗?(指读)

(2)(回忆大山、大河)要劈开大山,挖通大河,容易吗?要劈这么多的大山,要挖这么多的大河,又是怎么样的一种苦呢,你能读出来吗?(自读、指读)

8. 大禹为什么要劈这么多的大山,要挖这么多的大河 ?(感悟大禹聪明)

大禹用的是什么方法治理洪水的?(引导)为什么用这种方法呢?如果用堵的话行吗?你觉得大禹不光能吃苦,还很?(聪明)

9. 指导朗读本段:大禹真是了不起,为了治理洪水,吃尽了千辛万苦,做了许多常人都难以做到的事情,真是一位大英雄,让我们一边想象一边读。一起读。

四. 学习第三自然段

(导读):在大禹治水的这么多年中,发生了许多动人的故事,课文中就给我们讲了一个故事,同学们快读读看!

1. 完成填空:

禹在外治水()年,曾经()次路过自己的家门,但他()次也没有进去看一看。禹的儿子()多岁了,还不知道父亲是个什么样子。

2. 体会数字表达的精妙:十三年有多长啊?四千七百多天哪!大禹回过家吗?我想他应该有机会回家的,至少在三次路过自己家门的时候可以回去看一看哪,但他„„

重点指导第二句:如果是你,当你一天没见到爸爸,你可能不觉得怎么样,当你一个星期没见到爸爸,你可能也不会觉得怎么样,当你一个月、一年见不到爸爸,你会怎么想?禹的儿子十多年见不到父亲,他会怎么想?(伤心、责怪、觉得父亲了不起„„) 能读出儿子的感受吗?

3. 老百姓听了这个故事,很感动,给这个故事取了个名字。

出示:三过家门而不入

4. 大禹不顾自己的小家是因为他心中装的是大家,是为了让老百姓过上安定幸福的日子呀!这就是伟大英雄所具有的崇高品质!让我们再来好好读读这段话。

五. 学习第四自然段

大禹经过13年的努力,终于让洪水发生了变化(示图)看,现在的水怎么样了?(平静、可爱)水平静可爱了,不危急老百姓的生活了,我们可以说它被——“制服”现在老百姓的生活是什么样子的呢?有房可住,有田可种,这样的生活叫什么?——“安定”

六. 作 业:

1. 如果你是大禹的邻居,你会对他说什么?如果你是大禹的儿子,你又会说什么? 2. 背诵课文

教学反思:


相关文章

  • [大禹治水]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1
  • 15.<大禹治水>第1课时教学设计 古浪县古丰乡柳条河小学 黄国铖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学会本课10个生字,其中绿线里的8个二会字只读不写:认识新偏旁衣 字旁,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查看


  • 大禹治水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 <大禹治水>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六安市城北小学 刘琴 教材解析: <大禹治水>是苏教版教材二年级上册第六单元内的一篇课文.这是一个古代传说,讲的是大禹为了治理洪水为老百姓造福,吃尽了千辛万苦,三过家门而不入,终于制服了 ...查看


  • 15+大禹治水 1
  • 15大禹治水 教学目标: ⒈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⒉学会本课10个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新词. ⒊理解课文内容,知道大禹是我国古代传说中的一名为民造福的英雄. 教学重难点: 识字.写字:朗读.背诵课文. 教具学具准备: ...查看


  • 15大禹治水(第一课时)
  • 学校: 设计人: 学科: 语文 年级: 二 课题: 15 一.学习目标 大禹治水 第一课时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理解课文内容,知道大禹是我国古代传说中的一位为民造福的英 雄. 二.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了解课文大意. ...查看


  • 15.大禹治水
  • 课 题 15.大禹治水 课 型: 课 文 教学要求: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学会本课10个生字,两条绿线内的10个字只 识不写.认识1个偏旁,读准2个字的字音, 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 3.理解课文内容,知道大禹是我 ...查看


  • 小学语文S版六年级下册[1.鲧禹治水]教学设计
  • 小学语文S 版六年级下册<鲧禹治水>教学设计 教材简析: 这篇课文取材于我国先秦时期主要记录古代神话.地理等方面内容的古籍<山海经*海内经>.课文讲的是在上古时代,中国闹过一次大水灾,那时,大地一片汪洋,民不聊生.一 ...查看


  • 治水必躬亲教学设计第一课时
  • 固镇三中集体备课专用稿纸 主备人:董月峰 时间 课题 2012.11 二十五. 治水必 躬亲 地点 课时 初二办 1 (总第 课时 课时) 召集人 科 任 教 师 孟凡强 教学 目标 知识与能力:准确把握文意,积累文言字词 过程与方法:引导 ...查看


  • 治水必躬亲导学案
  • 第一课时 治水必躬亲 学习目标 1.识记并理解文中的文言实词和虚词. 2.培养学生的文言诵读能力. 3.在进一步了解海瑞其人其事的基础上,引导学生进一步认识到不只是治,做任何事都要"躬亲"."清廉"的 ...查看


  • [大禹治水]第一课时教案
  • <大禹治水>第一课时教案 谈话导入,揭示课题. 谈话导入,揭示课题. 小朋友,今天我们要来学习一个古代传说故事:大禹治水.板书课题,谁 来读题. 简介大禹:禹,传说中夏的最后一个部落首领,是造福民族的英雄. 检查生字新词. 1.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