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越海峡的生命桥反思

《跨越海峡的生命桥》教学反思

《跨越海峡的生命桥》讲述的是这样一个感人的故事:大陆青年小钱患了严重的白血病,台湾同胞冒着生命危险,捐献骨髓,用爱心挽救了小钱的生命,架起了一座跨越海峡的生命桥。本课教学的重难点是引导学生体会台湾青年在余震中捐献骨髓的危险,以及两岸医护人员的奔波劳累,体会“跨越海峡的生命桥”的含义。引导学生在阅读中深切感受人与人之间美好的情感以及台湾人民和大陆人民难以割舍的骨肉亲情。在教学本课时,主要注意了以下几个方面:

一、整合学习资源,使学生入情入境

一开始上课我就播放1999年台湾地震视频将学生带到了1999年9月22日,生活在非地震带上的孩子们对于地震没有直接的生活体验,缺乏具体直观的感受。我利用1999年台湾地震时房倒屋塌,人员伤亡的情境导入,旨在充分利用这些语文学习的资源,引导学生在大语文的背景下学习语文,拉近学生与文本的距离,为进一步理解台湾青年为他人着想的美好品质和李博士的高尚医德作铺垫。在引导学生体会李博士辗转奔波,不辞辛苦时,我不仅出示李博士工作时间表,也列出孩子们从早晨七点到晚七点之间的时间安排,结合自己的生活经历,在比较中,更直观地理解了这12个小时的艰难、辛苦、紧张、漫长……

二、科学设计导学案,使课堂有扶有放 导学案是学生学习的“方向盘”、“路线图”、“指南针”,可见导学案的设计一堂课是否高效的关键。本课抓住三个主干问题探究学习:问题一:仔细读第二自然段,从课文中找出描写小钱和找骨髓难的句子。结合课文说说“谈何容易”的理解。问题二:按照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3-6自然段,体会抽髓难、运髓难。找出令你感动的句子,并小组交流是谁的哪些行为感动了你?问题三:自读课文最后一自然段,是谁为小钱架起了一座跨越海峡的生命桥? 这真是一座用 架设的生命桥。在导学案的提示下,学生自己能选用适合于自己的学习方法,自己去体会祖国语言文字的精妙,体会字里行间如诗如歌的爱。这样做更能突出课堂的有效性,学生的自主性。

三、重视朗读训练,使文本有血有肉

《新课标》中强调:要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确实,朗读是语文教学中最重要的一种训练形式,是最直接、最常用的语文实践活动。而《跨越海峡的生命桥》这篇课文情真意切,很适合感情朗读。在这堂课的教学中,以“读”为突破口,将“读”贯穿了整个教学过程始终。学生自主品读、分组品读、指名读等方式使学生一步步理解课文内容,感受海峡两岸人民的血脉亲情。通过教师富有激情的导读,引导学生朗读“他知道,在海峡的另一边……”使

学生一次比一次更加强烈地感受到台湾青年一心为他人着想的高尚品质。

四、注重读写结合,使思绪如梦如幻

教学中,我设计了几处想象说话,如“当地震发生时,台湾青年静静躺在床上会想些什么?” “如果有一天小钱和那位捐骨髓的台湾相遇了,他会对台湾青年说些什么?”“ 如果人人献出一点爱,那么我们的班级、我们的学校、我们的社会将会变得怎样?”等,注意了学生的读写训练,学法指导。使学生在深刻感受了课文情感之后,抒发出自己内心的真实情感,这既是对文本内容的延伸,思绪的放飞,又为学生的个性化阅读提供了自我表现的舞台。学生在经历自我与他人的行为对比、体会手术危情和感受护送骨髓的辛劳之后,也真正体会到了海峡两岸同胞的血脉亲情。

最后以歌曲《感恩的心》结束,升华了主题,引发了学生对爱的思考,对人间真情的渴望。

《跨越海峡的生命桥》教学反思

《跨越海峡的生命桥》讲述的是这样一个感人的故事:大陆青年小钱患了严重的白血病,台湾同胞冒着生命危险,捐献骨髓,用爱心挽救了小钱的生命,架起了一座跨越海峡的生命桥。本课教学的重难点是引导学生体会台湾青年在余震中捐献骨髓的危险,以及两岸医护人员的奔波劳累,体会“跨越海峡的生命桥”的含义。引导学生在阅读中深切感受人与人之间美好的情感以及台湾人民和大陆人民难以割舍的骨肉亲情。在教学本课时,主要注意了以下几个方面:

一、整合学习资源,使学生入情入境

一开始上课我就播放1999年台湾地震视频将学生带到了1999年9月22日,生活在非地震带上的孩子们对于地震没有直接的生活体验,缺乏具体直观的感受。我利用1999年台湾地震时房倒屋塌,人员伤亡的情境导入,旨在充分利用这些语文学习的资源,引导学生在大语文的背景下学习语文,拉近学生与文本的距离,为进一步理解台湾青年为他人着想的美好品质和李博士的高尚医德作铺垫。在引导学生体会李博士辗转奔波,不辞辛苦时,我不仅出示李博士工作时间表,也列出孩子们从早晨七点到晚七点之间的时间安排,结合自己的生活经历,在比较中,更直观地理解了这12个小时的艰难、辛苦、紧张、漫长……

二、科学设计导学案,使课堂有扶有放 导学案是学生学习的“方向盘”、“路线图”、“指南针”,可见导学案的设计一堂课是否高效的关键。本课抓住三个主干问题探究学习:问题一:仔细读第二自然段,从课文中找出描写小钱和找骨髓难的句子。结合课文说说“谈何容易”的理解。问题二:按照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3-6自然段,体会抽髓难、运髓难。找出令你感动的句子,并小组交流是谁的哪些行为感动了你?问题三:自读课文最后一自然段,是谁为小钱架起了一座跨越海峡的生命桥? 这真是一座用 架设的生命桥。在导学案的提示下,学生自己能选用适合于自己的学习方法,自己去体会祖国语言文字的精妙,体会字里行间如诗如歌的爱。这样做更能突出课堂的有效性,学生的自主性。

三、重视朗读训练,使文本有血有肉

《新课标》中强调:要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确实,朗读是语文教学中最重要的一种训练形式,是最直接、最常用的语文实践活动。而《跨越海峡的生命桥》这篇课文情真意切,很适合感情朗读。在这堂课的教学中,以“读”为突破口,将“读”贯穿了整个教学过程始终。学生自主品读、分组品读、指名读等方式使学生一步步理解课文内容,感受海峡两岸人民的血脉亲情。通过教师富有激情的导读,引导学生朗读“他知道,在海峡的另一边……”使

学生一次比一次更加强烈地感受到台湾青年一心为他人着想的高尚品质。

四、注重读写结合,使思绪如梦如幻

教学中,我设计了几处想象说话,如“当地震发生时,台湾青年静静躺在床上会想些什么?” “如果有一天小钱和那位捐骨髓的台湾相遇了,他会对台湾青年说些什么?”“ 如果人人献出一点爱,那么我们的班级、我们的学校、我们的社会将会变得怎样?”等,注意了学生的读写训练,学法指导。使学生在深刻感受了课文情感之后,抒发出自己内心的真实情感,这既是对文本内容的延伸,思绪的放飞,又为学生的个性化阅读提供了自我表现的舞台。学生在经历自我与他人的行为对比、体会手术危情和感受护送骨髓的辛劳之后,也真正体会到了海峡两岸同胞的血脉亲情。

最后以歌曲《感恩的心》结束,升华了主题,引发了学生对爱的思考,对人间真情的渴望。


相关文章

  • 22跨越海峡的生命桥教案
  • 罗雄街道西关小学"四有"课堂教学模式活页教案(第 任课教师:刘奉林 课题 教学 目标 任课年级:四年级(1)班 学科:语文 2014 年 11 月 3 日 22 跨越海峡的生命桥(第一课时) 10 周) 备注 1.认识 ...查看


  • 跨越海峡的生命桥的教学设计
  • <跨越海峡的生命桥>的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认识本课生字词; 2.理解课文内容,从品读重点词句段中感受生命的珍贵和爱心的无价,体味海峡两岸同胞血浓于水的骨肉之情; 3.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二.教学重难点: 理 ...查看


  • 教学设计救命骨髓舒华英
  • 教学设计 学 校 学 科 安县乐兴镇 小学校 语文 班级:3.3 日期: 2014.4.23 设计者:舒华英 修改者: 课题: 救命骨髓 教时:1 教学目标: 1. 认读 9 个生字以及由这些字组成的新词. 2.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 ...查看


  • 跨越海峡的生命桥最终稿件
  • 跨越海峡的生命桥 吴嘉琴 教学目标: 1. 学会"跨越.海峡.桂树.苍白.红润.移植.幸运.台湾.袭击.期待.空旷.暂停.谈何容易.平安无事.突如其来.骨肉同胞.血脉亲情"等新词,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课文的 ...查看


  • 四年级语文跨越海峡的生命桥
  • 一.带着问题来读书. 1课文中的海峡是指_________.A琼州海峡 B台湾海峡 2"同一时刻"指的是_________. A1999年9月22日,早晨7时30分 B1999年9月2日,早晨7时30分 3课文描写了__ ...查看


  • 浅谈多媒体与语文课堂教学整合的几点优势
  • 浅谈多媒体与语文课堂教学整合的几点优势 [摘要]:随着计算机技术的普及和信息技术的发展,多媒体以其独特的魅力改变了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如何在现代教育理论的指导下,充分利用信息技术资源,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营造浓厚的教学氛围,改变课堂教学的苍 ...查看


  • 教学效果评价
  • <跨越海峡的生命桥>教学效果评价 一.整体把握,抓主线 语文新课程标准指出:"在教学中,尤其要重视培养学生良好的语感和整体把握能力".教学环节中老师设计的导言.问题.引读等都不能偏离文章的主线,文章的情感主线 ...查看


  • 四年级上册第六单元单元备课
  • 第六单元单元备课 教材分析: 本单元几篇课文围绕"爱"这一主题而展开,内容包括三篇精读课文.两篇略读课文和一个语文园地.<古诗两首>表现了朋友间真挚的爱,<搭石>体现了乡亲们纯朴的爱,<跨越 ...查看


  • 2.1世界陆地和海洋
  • 世界的陆地和海洋 [考纲要求]: 1.世界海陆分布. 2.海底地形和陆地地形. 3.七大洲的位置.范围及界线 [自主学习] 一.世界海陆分布大势 地球上海洋面积占%,陆地占%. 岛屿: 大洲: 世界最大岛屿 世界最大群岛 世界最大半岛 2.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