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身边的名人_韩信的故事

聪明过人

韩信小时候就爱动脑筋,聪明过人。传说有一天,街上两个卖油人正在争吵不休。韩信恰巧路过,出于好奇,呆呆地看着。不一会儿他就明白,原来这两个人合伙卖油,因意见不合,准备把油桶里剩下的10斤油平分后各奔东西,又为了分油不均而争执不休。

韩信仔细端详,他们手头没有秤,只有一个能装3斤的油葫芦和一个能装7斤的瓦罐。他们用油桶倒来倒去,双方总不满意,因而吵嚷起来。

有没有办法把油分精确呢?韩信面对两个各不相让的卖油人和眼前的油桶、瓦罐、油葫芦,默默沉思着。他忽然眼前一亮,大声说:“你们不要吵了,没有秤,也能够分均匀!”说着,他把办法告诉了卖油人。按照韩信的办法,两个人重新再分,果然都很满意。

原来,韩信的方法是,先用油葫芦连装3次,共装9斤,将7斤的瓦罐注满后,油葫芦里还剩2斤。然后将瓦罐的7斤再全部倒入油桶,这时油桶里是8斤油。再将油葫芦内的2斤油全部倒进瓦罐。最后用空葫芦在油桶里灌满(3斤),倒进瓦罐。这样,油桶里剩下的油和瓦罐中装的油都正好是5斤。双方各分一半,恰好各人所得完全相同。

胯下受辱

一天,韩信在街上闲逛,一个无赖少年迎面挡住韩信的去路,故意侮辱他说:“韩信,你平时腰里总挂着个宝剑,有什么用?别看你个头高,不过是一个外强中干的懦夫。”围观的人都哈哈大笑起来。那无赖见状,更加得意:“如果你不怕死,就拿剑来刺我。如果你没有这点勇气,贪生怕死,就从我的裤裆下钻过去。”说着便叉开两腿,作骑马式,立在街上。韩信看了看那个无赖,虽然感到很难堪,最后还是忍气吞声地伏下身子,从那无赖的胯下钻了过去。在场的人哄然大笑,那无赖也显得神气十足。但韩信却像什么事情都未发生似的,起身而去。于是,这件事成为当时淮阴家喻户晓的笑谈。其实,胯下受辱的经历恰恰表现了韩信的忍辱负重、大智若愚的非凡气度。少年时这一特殊的经历足见韩信百折不挠、虚怀若谷的性格,而这一性格成了他日后成为杰出将领的潜在条件。

叱咤风云

汉高祖五年(公元前202年)十二月,楚汉两军在垓下(今安徽灵璧南)展开决战。刘邦以韩信为主将,统一指挥各路大军。项羽指挥10万楚军,从正面向汉军阵地猛攻。韩信采用典型的侧翼攻击战法,令汉军中军稍稍后退,避开楚军锐气,而将两翼展开,实行侧击,然后再令中军推进,一下子完成了合围。入夜,韩信令汉军四面唱起楚歌,终使楚军丧失斗志,将其一举聚歼于垓下。项羽见大势已去,慷慨自刎于乌江边。历时5年的楚汉战争以汉王刘邦夺得天下而告终。

韩信以项羽帐下执戟卫士的低微身份,几年内登坛拜将,屡建奇勋,终于成为左右楚汉战争的一方诸侯。

韩信的军事才能令刘邦极度不安,因此在项羽败亡后,即夺其兵权,继又黜为淮阴侯,软禁于刘邦身边。一天,刘邦问韩信:“你看我能带多少兵?”韩信答:“陛下不过能带10万之军。”刘邦又问:“你呢?”韩信愣了一下,突然狂傲地大笑:“我是多多益善啊!”因此后人常说,“韩信点兵,多多益善”。

韩信的绝世军功和才华终于招来了杀身之祸。汉高祖十一年(公元前196年),吕后担心刘邦死后韩信篡位,因此与萧何合谋将韩信诱骗至长乐宫的钟室,以谋反罪名杀害,留下了“成也萧何,败也萧何”一说。

聪明过人

韩信小时候就爱动脑筋,聪明过人。传说有一天,街上两个卖油人正在争吵不休。韩信恰巧路过,出于好奇,呆呆地看着。不一会儿他就明白,原来这两个人合伙卖油,因意见不合,准备把油桶里剩下的10斤油平分后各奔东西,又为了分油不均而争执不休。

韩信仔细端详,他们手头没有秤,只有一个能装3斤的油葫芦和一个能装7斤的瓦罐。他们用油桶倒来倒去,双方总不满意,因而吵嚷起来。

有没有办法把油分精确呢?韩信面对两个各不相让的卖油人和眼前的油桶、瓦罐、油葫芦,默默沉思着。他忽然眼前一亮,大声说:“你们不要吵了,没有秤,也能够分均匀!”说着,他把办法告诉了卖油人。按照韩信的办法,两个人重新再分,果然都很满意。

原来,韩信的方法是,先用油葫芦连装3次,共装9斤,将7斤的瓦罐注满后,油葫芦里还剩2斤。然后将瓦罐的7斤再全部倒入油桶,这时油桶里是8斤油。再将油葫芦内的2斤油全部倒进瓦罐。最后用空葫芦在油桶里灌满(3斤),倒进瓦罐。这样,油桶里剩下的油和瓦罐中装的油都正好是5斤。双方各分一半,恰好各人所得完全相同。

胯下受辱

一天,韩信在街上闲逛,一个无赖少年迎面挡住韩信的去路,故意侮辱他说:“韩信,你平时腰里总挂着个宝剑,有什么用?别看你个头高,不过是一个外强中干的懦夫。”围观的人都哈哈大笑起来。那无赖见状,更加得意:“如果你不怕死,就拿剑来刺我。如果你没有这点勇气,贪生怕死,就从我的裤裆下钻过去。”说着便叉开两腿,作骑马式,立在街上。韩信看了看那个无赖,虽然感到很难堪,最后还是忍气吞声地伏下身子,从那无赖的胯下钻了过去。在场的人哄然大笑,那无赖也显得神气十足。但韩信却像什么事情都未发生似的,起身而去。于是,这件事成为当时淮阴家喻户晓的笑谈。其实,胯下受辱的经历恰恰表现了韩信的忍辱负重、大智若愚的非凡气度。少年时这一特殊的经历足见韩信百折不挠、虚怀若谷的性格,而这一性格成了他日后成为杰出将领的潜在条件。

叱咤风云

汉高祖五年(公元前202年)十二月,楚汉两军在垓下(今安徽灵璧南)展开决战。刘邦以韩信为主将,统一指挥各路大军。项羽指挥10万楚军,从正面向汉军阵地猛攻。韩信采用典型的侧翼攻击战法,令汉军中军稍稍后退,避开楚军锐气,而将两翼展开,实行侧击,然后再令中军推进,一下子完成了合围。入夜,韩信令汉军四面唱起楚歌,终使楚军丧失斗志,将其一举聚歼于垓下。项羽见大势已去,慷慨自刎于乌江边。历时5年的楚汉战争以汉王刘邦夺得天下而告终。

韩信以项羽帐下执戟卫士的低微身份,几年内登坛拜将,屡建奇勋,终于成为左右楚汉战争的一方诸侯。

韩信的军事才能令刘邦极度不安,因此在项羽败亡后,即夺其兵权,继又黜为淮阴侯,软禁于刘邦身边。一天,刘邦问韩信:“你看我能带多少兵?”韩信答:“陛下不过能带10万之军。”刘邦又问:“你呢?”韩信愣了一下,突然狂傲地大笑:“我是多多益善啊!”因此后人常说,“韩信点兵,多多益善”。

韩信的绝世军功和才华终于招来了杀身之祸。汉高祖十一年(公元前196年),吕后担心刘邦死后韩信篡位,因此与萧何合谋将韩信诱骗至长乐宫的钟室,以谋反罪名杀害,留下了“成也萧何,败也萧何”一说。


相关文章

  • 读名人故事写感悟
  • 读名人故事,领略万千风采,悟人生哲理,增长非凡智慧.名人的影响力是深远的,感染力是巨大的,从他们的故事中我可以感受到他们独具的魅力.在这本书中有两部分,一是名人趣事:其中有智慧才子,魅力佳人,文坛名宿,书画名家,逸趣名人;二是智慧人生:其中 ...查看


  • (激励学生成长的名人故事)谋略家成长故事_张良的故事
  • 一.遇下邳结识刘邦 张良,约生于战国后期韩桓惠王二十二年(前251),是韩国城父(在今安徽亳县东南.一说,在今河南省宝丰县李庄乡一带)人.张良原姓姬,他的祖父曾任韩昭侯.宣惠王.襄哀王三朝宰相,父亲任韩鳌王.桓惠王两朝宰相.公元前230年, ...查看


  • 历史名人与成语故事
  • 让孩子知道的名人 背水一战(韩信) 完壁归赵(蔺相如) 负荆请罪(廉颇) 望梅止渴(曹操) 四面楚歌(项羽) 破釜沉舟(项羽) 卧薪尝胆(勾践) 三顾茅庐(刘备) 退避三舍(重耳) 草木皆兵(苻坚) 一鼓作气(曹刿) 杀妻求将(吴起) 指鹿 ...查看


  • 感恩教育手抄报:古代报恩故事
  • 古代报恩故事: 1,投桃报李出自<诗经>: 投我以木桃,报之以琼瑶.从"木桃"到"琼瑶",只是一枚感谢的种子而已--缘于爱与被爱.这之间连接的不过是一份心意罢了.或许,木桃对他而言,已是上 ...查看


  • 中考议论文写作论据集锦
  • 议论文写作材料 一.励志类 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 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故天将将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夫,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 失败是成功之母: 积极的人在每一次忧患中都看到一个机会, 而消极的人则在 ...查看


  • 作文素材---感恩
  • 感恩作文素材(三)(推荐) ●投桃报李 出自<诗经>:投我以木桃,报之以琼瑶.从"木桃"到"琼瑶",只是一枚感谢的种子而已--缘于爱与被爱.这之间连接的不过是一份心意罢了.或许,木桃对他而 ...查看


  • 伟哉,漂母
  • 淮阴,码头.一个中国大地上与千千万万个小镇一样普通的小地方:漂母,一个自古至今与千千万万个母亲一样朴素的女性.一千多年前,司马迁为写<史记>,来到淮阴,驻足于此,睹前人之遗迹,发怀古之幽思.随着<史记>一书流芳百世, ...查看


  • 孔子仁爱小故事之1
  • 孔子仁爱小故事 1.[仁爱箴言]子曰:"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 --<论语> [释义助读] 子游问孔子什么是孝,孔子说:"如今所谓的孝,只是说能够赡养父母便足够了 ...查看


  • [征文]淮安行
  • 淮安是我向往已久的地方.她是母亲的故乡,是敬爱的周恩来总理的出生地.也曾是毛泽东在重庆谈判后准备加入国民政府时所选择的办公地.最近,我终于有机会寻访这片热土,去求证母亲念叨了无数次的淮安印象,去寻找淮安之所以成为福地的缘由. 从南京乘大巴沿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