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国并购的双钻石模型分析

  

  内容摘要:文章首先对“双钻石模型”的相关研究和最近的研究进行综述,在“9因子”双钻石模型的基础上,把2002年、2003年发生在我国的五个具有代表性的跨国并购案例,带入到模型,对跨国并购对东道国的竞争力的作用进行了分析和比较。

  关键词:跨国并购 钻石模型 双钻石模型

  

  跨国并购的相关理论研究

  

  在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开始的第五次全球并购浪潮中,跨国并购的重要性逐渐超过了绿地投资,例如在2000年跨国并购总量占全球FDI的82%。跨国并购理论可以分为企业并购理论、产业组织理论、对外直接投资理论、战略资产理论、管理重组理论等。

  波特(Porter,1990,《国家竞争优势》)提出,国家是企业最基本的竞争优势,因为它能创造并保持企业的竞争条件,建立了由生产要素、需求条件、相关产业和支持产业与企业的战略、企业结构和同业竞争构成的钻石模型。Moon、Rugman和Verbeke(1995)提出把跨国公司的活动结合到钻石模型中,发展出跨国活动的动因和影响分别和波特的四个关键要素相对应的双钻石模型。

  

  双钻石模型

  

  Moon、Rugman和Verbeke认为波特在对加拿大和新西兰政府进行咨询时忽视了发生在这两个国家的跨国经营活动,比如新西兰资源性产业和出口活动。所以他们提出了双钻石模型。图1是一个“9因子”双钻石模型,最外面的一个钻石代表全球因素,最里面的钻石代表东道国国内因素。外部的全球钻石的大小是与一个固定的时间段相对应的,而内部国内钻石的大小则是根据国家的大小和其竞争力来变化的。中间虚线形成的钻石是国际钻石,表示的是由国内和国际变量共同决定的一个国家的竞争力。国内钻石和国际钻石的区别在于是否包含了跨国活动,跨国活动包括流入和流出的FDI。

  

  双钻石模型和波特的单钻石模型之间的主要区别在于:一个国家可持续价值的增加可能来自于国内的企业,也可能来自于国外的企业。可持续性价值在涉及到跨国公司的时候在地理范围上会扩展到多个国家,国家或地区在企业的跨国活动中可以进行优势互补,从而实现多地区、多国家的竞争力互补。

  

  双钻石模型的最新研究

  

  Chen(2000)中在双钻石模型的基础上分析了FDI如何对台湾制造业的成长发挥了巨大的作用,Liu(2002)应用双钻石模型对中国的高科技发展进程做了分析;Song.H.R(2003)和Ryu.J.K(2003)分别在双钻石模型的基础上对韩国三星电子和LG电子的竞争力进行了分析。Dunning(2002)提出利用双钻石模型来解释如何利用FDI来提高自己的竞争力,提出了自己的修正模型(2003),把IPAs(投资促进机构)、竞争思维和FDI作为新的因素加入到波特的钻石模型。Moon等(2003)对针对Dunning(2003)的修正模型进行了补充,进一步提出把跨国活动理解成内生变量,而不是外生变量,并对中国、韩国、中国香港的竞争力进行了比较。

  

  运用双钻石模型的案例分析

  

  本文采用“9因子”双钻石模型。在变量的选择和归纳时考虑到跨国并购的趋势,将波特(1990)的单钻石模型、Moon , Rugman ,and Verbeke(1995,1998)的双钻石模型、Moon and Roehl(2001)对单钻石模型的补充、Dunning(2000,2003)对单钻石模型的修正以及Moon(2003)在APEC报告中的双钻石模型进行了综合,具有一定代表性。

  “9因子”双钻石模型把跨国活动的动因和影响均作为内生变量,并通过对这些要素的研究来分析一国的竞争力。本文在Moon的模型基础上增加了协同性因子。在“9因子”双钻石模型中,涉及到战略资产和资源的跨国并购动因或影响被归纳到生产要素中;涉及到市场需求和原产地的跨国并购动因或影响被归纳到需求条件中;涉及到战略、垄断者反应和市场结构的跨国并购动因或影响被归纳到企业战略、企业结构和同业竞争中;涉及到效率和协同性的跨国并购动因或影响被归纳到相关支持性产业中。

  本文以“9因子”双钻石模型为分析工具,对中国2002年、2003年发生的外资跨国并购的代表性样本进行分析,进而对外资跨国并购对我国国家竞争力的作用有一个更为深刻的分析,并且对我国的对外经济政策有一个指导。

  我们的研究对象是2002年在我国的跨国并购和2003年在我国的跨国并购,每年选取五个样本见表1。

  

  动因及影响表

  我们先通过表格来对跨国并购的动因和影响进行梳理和记录,这些动因和影响都放在钻石模型的框架下(表1),表中单元格中的小数字是并购中涉及动因和影响的频数,平均值是这些频数总和与案例个数的商。

  用双钻石模型进行度量

  在把2002年、2003年跨国并购的动因和影响归纳到钻石模型的四个大类的要素后,通过双钻石模型中的国际钻石将这些变量对东道国的作用以钻石图的方式清楚地表达出来。

  图2中虚线钻石是2002年跨国并购对我国的作用,主要集中在生产要素、需求条件和企业战略、企业结构与同业竞争三个方面。对跨国公司而言,2002年中国经济高速增长,我国市场的巨大需求成为它们进入中国的动因;同时因为跨国公司在全球市场上的竞争对手进入我国,他们从战略上、同业竞争的角度出发,也不得不加快进入我国市场。而对中国而言,资金、技术等生产要素相对比较缺少,跨国并购能够增加中国在这个方面的竞争力;在支持性产业方面,跨国公司很大程度仍然依赖于其在全球市场上的合作伙伴,只是在汽车配件这样的行业才愿意进行跨国并购。

  

  图2中实线钻石显示出2003年跨国并购对中国在生产要素和企业战略、企业结构与同业竞争方面的重要作用。说明很多跨国公司开始把我国定位在“世界工厂”,加大在中国的生产投资;同时跨国公司把我国作为全球战略的一个重点,在我国市场上进行部署,阻止竞争公司进入我国市场或者打破竞争对手的垄断;根据WTO规则,许多行业将在今后的两年内全面放开,跨国公司纷纷在相关及支持性产业进行投资,为市场全面放开做准备。

  将2002年“钻石”和2003年“钻石”进行比较,首先是“钻石的大小”不同:2003年“钻石”比2002年“钻石”明显大,跨国并购对中国的竞争力的作用也明显增加。在企业战略、企业结构与同业竞争方面,我国市场已经成为跨国公司竞争的一个重要战略市场。在2003年,跨国并购逐渐在相关及支持性产业产生以影响,跨国公司在全球网络建设、我国的某些薄弱行业和市场渠道方面对我国产生影响。

  总的说来,我国“钻石”的形状除了在相关及支持性产业方面比较薄弱,其他三个方面发展比较均衡,而且在2003年中跨国并购对相关及支持性产业也开始产生影响。所以我国政府在设计政策时,应该加强在相关及支持性产业方面的吸引力,通过吸引更多的配套企业进入中国来提升中国被并购企业在相关及支持性产业方面的能力。

  本文使用“9因子”双钻石模型对跨国并购在2002年、2003年对中国竞争力的作用进行了分析,肯定了中国经济的开放程度和跨国并购之间是相互关联的,一国在跨国并购中增强自身的竞争力,而跨国公司在跨国并购中增强企业自身的竞争力。

  

  参考文献:

  1.迈克尔•波特.国家竞争优势.华夏出版社,2002

  2.王巍等.中国并购报告2004.人民邮电出版社,2004

  

  内容摘要:文章首先对“双钻石模型”的相关研究和最近的研究进行综述,在“9因子”双钻石模型的基础上,把2002年、2003年发生在我国的五个具有代表性的跨国并购案例,带入到模型,对跨国并购对东道国的竞争力的作用进行了分析和比较。

  关键词:跨国并购 钻石模型 双钻石模型

  

  跨国并购的相关理论研究

  

  在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开始的第五次全球并购浪潮中,跨国并购的重要性逐渐超过了绿地投资,例如在2000年跨国并购总量占全球FDI的82%。跨国并购理论可以分为企业并购理论、产业组织理论、对外直接投资理论、战略资产理论、管理重组理论等。

  波特(Porter,1990,《国家竞争优势》)提出,国家是企业最基本的竞争优势,因为它能创造并保持企业的竞争条件,建立了由生产要素、需求条件、相关产业和支持产业与企业的战略、企业结构和同业竞争构成的钻石模型。Moon、Rugman和Verbeke(1995)提出把跨国公司的活动结合到钻石模型中,发展出跨国活动的动因和影响分别和波特的四个关键要素相对应的双钻石模型。

  

  双钻石模型

  

  Moon、Rugman和Verbeke认为波特在对加拿大和新西兰政府进行咨询时忽视了发生在这两个国家的跨国经营活动,比如新西兰资源性产业和出口活动。所以他们提出了双钻石模型。图1是一个“9因子”双钻石模型,最外面的一个钻石代表全球因素,最里面的钻石代表东道国国内因素。外部的全球钻石的大小是与一个固定的时间段相对应的,而内部国内钻石的大小则是根据国家的大小和其竞争力来变化的。中间虚线形成的钻石是国际钻石,表示的是由国内和国际变量共同决定的一个国家的竞争力。国内钻石和国际钻石的区别在于是否包含了跨国活动,跨国活动包括流入和流出的FDI。

  

  双钻石模型和波特的单钻石模型之间的主要区别在于:一个国家可持续价值的增加可能来自于国内的企业,也可能来自于国外的企业。可持续性价值在涉及到跨国公司的时候在地理范围上会扩展到多个国家,国家或地区在企业的跨国活动中可以进行优势互补,从而实现多地区、多国家的竞争力互补。

  

  双钻石模型的最新研究

  

  Chen(2000)中在双钻石模型的基础上分析了FDI如何对台湾制造业的成长发挥了巨大的作用,Liu(2002)应用双钻石模型对中国的高科技发展进程做了分析;Song.H.R(2003)和Ryu.J.K(2003)分别在双钻石模型的基础上对韩国三星电子和LG电子的竞争力进行了分析。Dunning(2002)提出利用双钻石模型来解释如何利用FDI来提高自己的竞争力,提出了自己的修正模型(2003),把IPAs(投资促进机构)、竞争思维和FDI作为新的因素加入到波特的钻石模型。Moon等(2003)对针对Dunning(2003)的修正模型进行了补充,进一步提出把跨国活动理解成内生变量,而不是外生变量,并对中国、韩国、中国香港的竞争力进行了比较。

  

  运用双钻石模型的案例分析

  

  本文采用“9因子”双钻石模型。在变量的选择和归纳时考虑到跨国并购的趋势,将波特(1990)的单钻石模型、Moon , Rugman ,and Verbeke(1995,1998)的双钻石模型、Moon and Roehl(2001)对单钻石模型的补充、Dunning(2000,2003)对单钻石模型的修正以及Moon(2003)在APEC报告中的双钻石模型进行了综合,具有一定代表性。

  “9因子”双钻石模型把跨国活动的动因和影响均作为内生变量,并通过对这些要素的研究来分析一国的竞争力。本文在Moon的模型基础上增加了协同性因子。在“9因子”双钻石模型中,涉及到战略资产和资源的跨国并购动因或影响被归纳到生产要素中;涉及到市场需求和原产地的跨国并购动因或影响被归纳到需求条件中;涉及到战略、垄断者反应和市场结构的跨国并购动因或影响被归纳到企业战略、企业结构和同业竞争中;涉及到效率和协同性的跨国并购动因或影响被归纳到相关支持性产业中。

  本文以“9因子”双钻石模型为分析工具,对中国2002年、2003年发生的外资跨国并购的代表性样本进行分析,进而对外资跨国并购对我国国家竞争力的作用有一个更为深刻的分析,并且对我国的对外经济政策有一个指导。

  我们的研究对象是2002年在我国的跨国并购和2003年在我国的跨国并购,每年选取五个样本见表1。

  

  动因及影响表

  我们先通过表格来对跨国并购的动因和影响进行梳理和记录,这些动因和影响都放在钻石模型的框架下(表1),表中单元格中的小数字是并购中涉及动因和影响的频数,平均值是这些频数总和与案例个数的商。

  用双钻石模型进行度量

  在把2002年、2003年跨国并购的动因和影响归纳到钻石模型的四个大类的要素后,通过双钻石模型中的国际钻石将这些变量对东道国的作用以钻石图的方式清楚地表达出来。

  图2中虚线钻石是2002年跨国并购对我国的作用,主要集中在生产要素、需求条件和企业战略、企业结构与同业竞争三个方面。对跨国公司而言,2002年中国经济高速增长,我国市场的巨大需求成为它们进入中国的动因;同时因为跨国公司在全球市场上的竞争对手进入我国,他们从战略上、同业竞争的角度出发,也不得不加快进入我国市场。而对中国而言,资金、技术等生产要素相对比较缺少,跨国并购能够增加中国在这个方面的竞争力;在支持性产业方面,跨国公司很大程度仍然依赖于其在全球市场上的合作伙伴,只是在汽车配件这样的行业才愿意进行跨国并购。

  

  图2中实线钻石显示出2003年跨国并购对中国在生产要素和企业战略、企业结构与同业竞争方面的重要作用。说明很多跨国公司开始把我国定位在“世界工厂”,加大在中国的生产投资;同时跨国公司把我国作为全球战略的一个重点,在我国市场上进行部署,阻止竞争公司进入我国市场或者打破竞争对手的垄断;根据WTO规则,许多行业将在今后的两年内全面放开,跨国公司纷纷在相关及支持性产业进行投资,为市场全面放开做准备。

  将2002年“钻石”和2003年“钻石”进行比较,首先是“钻石的大小”不同:2003年“钻石”比2002年“钻石”明显大,跨国并购对中国的竞争力的作用也明显增加。在企业战略、企业结构与同业竞争方面,我国市场已经成为跨国公司竞争的一个重要战略市场。在2003年,跨国并购逐渐在相关及支持性产业产生以影响,跨国公司在全球网络建设、我国的某些薄弱行业和市场渠道方面对我国产生影响。

  总的说来,我国“钻石”的形状除了在相关及支持性产业方面比较薄弱,其他三个方面发展比较均衡,而且在2003年中跨国并购对相关及支持性产业也开始产生影响。所以我国政府在设计政策时,应该加强在相关及支持性产业方面的吸引力,通过吸引更多的配套企业进入中国来提升中国被并购企业在相关及支持性产业方面的能力。

  本文使用“9因子”双钻石模型对跨国并购在2002年、2003年对中国竞争力的作用进行了分析,肯定了中国经济的开放程度和跨国并购之间是相互关联的,一国在跨国并购中增强自身的竞争力,而跨国公司在跨国并购中增强企业自身的竞争力。

  

  参考文献:

  1.迈克尔•波特.国家竞争优势.华夏出版社,2002

  2.王巍等.中国并购报告2004.人民邮电出版社,2004


相关文章

  • 宏观.微观环境分析
  • 本章重点难点 1.行业生命周期.五力分析模型 2.市场分析.融资来源 3.钻石模型分析第一节一般宏观环境分析宏观环境又称一般环境,是指影响一切行业和企业的各种宏观力量,包括哪些围绕企业周围的各种因素.宏观环境分析中的关键要素包括: 1.政治 ...查看


  • 波特国家竞争优势理论及对我国的借鉴意义_杨飞虎
  • 2007年第5期(总第196期)学术论坛 ACADEMIC FORUMNO.5,2007 (CumulativelyNO.196) 波特国家竞争优势理论及对我国的借鉴意义 杨飞虎 [摘 要]文章简明地综述了波特国家竞争优势理论;剖析了该理论 ...查看


  • 企业并购商业计划书
  • 企业并购项目商业计划书 2016年 前 言 中商咨询编制的商业计划书可作为项目运作主体的沟通工具,会着力体现企业(项目)的核心价值与竞争优势,有效吸引风险投资者及商业伙伴,促成项目融资.同时,中商咨询编制的商业计划书内容涉及企业(项目)运营 ...查看


  • 经济地理学考试重点
  • 二.名词解释(4'X5) 1.名词解释:区位.区为主体.区位理论.区位因子. 答:(1)区位:主要指某事物占有的场所,但也含有位置.布局.分布.位置关系等方面的意义. (2)区为主体:人类活动,占有场所的事物. (3)区位理论:关于人类活动 ...查看


  • 产业经济学重点
  • 产业经济学 第一章 产业:具有使用相同原材料.相同工艺技术或生产产品.用途相同的企业的集合.P2 产业经济学的研究内容P4 1. 产业组织:研究市场运行,以"市场与企业"为研究对象,从市场角度研究企业行为,或者说从企业角 ...查看


  • 浅谈我国软件外包发展的国家竞争优势
  • 浅谈我国软件外包发展的国家竞争优势 [摘 要]软件外包为中国软件业带来的不仅仅是经济发展的机会,还有先进的软件开发管理流程,以及严格的软件质量控制体系.本文通过对软件外包在制造业基础.开放型体制.良好的产业结构等方面优势的分析,提出进一步推 ...查看


  • 定量战略计划矩阵
  • (Quantitative Strategic Planning Matrix,QSPM矩阵) 目录 [隐藏] 1 定量战略计划矩阵简介 2 实例分析 3 建立QSPM的六步骤 4 QSPM的优点与局限性 5 以吉氏金属加工厂为例[1] 6 ...查看


  • 南丰县医疗服务行业研究报告
  • 南丰县医疗服务行业市场前景及资本运作战略研究报告 2017-2022年 前 言 中国医疗服务市场的发展越来越多元化.传统的非营利性医院要实现向新型医疗服务市场的延伸,提供差异化医疗服务,例如特需门诊.国际医疗等形式.虽然这些发展形式还不是很 ...查看


  • 吉林市医疗服务行业研究报告
  • 吉林市医疗服务行业市场前景及资本运作战略研究报告 2017-2022年 前 言 中国医疗服务市场的发展越来越多元化.传统的非营利性医院要实现向新型医疗服务市场的延伸,提供差异化医疗服务,例如特需门诊.国际医疗等形式.虽然这些发展形式还不是很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