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极端暴力行为背后的人格障碍问题分析
案例:4月28日下午2时50分左右,在雷州市雷城第一小学发生一宗犯罪嫌疑人砍伤16人的刑事案件。犯罪嫌疑人陈康炳将事先准备好的长刀(约60厘米长) 藏放在一个背包里面,在城内市场门口乘搭一辆二轮摩托车在雷州市第一小学后门口下车,后步入该校教学楼5楼,进入5年级7班教室,便持刀砍伤7班及其他班学生及老师共17人,其中1名教师。公安机关当场将犯罪嫌疑人陈康炳抓获。经查,犯罪嫌疑人陈康炳,雷州市白沙镇洪富小学教师,任四年级班主任。2000年9月至今在雷州市白沙镇洪富小学任教师。2006年1月因病休教在家,2008年5月5日雷州市人民医院出具疾病诊断证明,患重度神经衰弱,其家庭没有精神病史。
上述案例中,犯罪嫌疑人陈康炳的行为无疑是极端的暴力行为,而在这种行为的背后,必定隐藏着一些必然因素。案例中说到:雷州市人民医院出具疾病诊断证明,患重度神经衰弱,其家庭没有精神病史。由此可知,犯罪嫌疑人的精神问题必然是后天形成的,我们就可以从此处入手来对其人格障碍的形成加以分析。
我认为,陈康炳的人格障碍的形成可以分为3个因素,自我因素、家庭因素和社会因素。
在自我因素方面,显而易见的是,陈康炳没有很好的自我控制能力和情绪调控能力。在这个案例中,情绪失控是最大的因素。如果陈康炳的自我控制能力能达到常人的水平,那么他就不会因为一时的想
不开而蓄意去杀害这么多无辜的人。再者,如果他会情绪调控,那么这场悲剧也就不会产生了。
在家庭因素方面,有关资料表示,陈康炳的休假是因为他得了乙肝,也就是从那时开始,陈康炳此前的女友,在病休后,两人不欢而散。这件事和此前的郑民生一案中的嫌疑人郑民生的经历有些相像,也就是因为这件事,让陈康炳郁郁寡欢,心情也一度感到压抑。这是促使他犯罪的重要因素之一。
在三个因素中,我认为社会因素是促使这场悲剧形成的最大因素。社区是个人、群体与社会发生联系的中介和桥梁,社区环境的质量状况和工作环境状况与犯罪的产生有着密切的内在联系。乙肝歧视是当今社会普遍存在的现象,在陈康炳身上也是如此。当陈康炳被告知患上乙肝时候,他所在工作的小学就通知他回家修养,其目的不是在于考虑他的身体,而是怕他传给在校学生和同事。也是这个因素,让他总是情绪不高,认为很没面子,所以才处心积虑的想着抱负社会。其实,学校这样做真的是没有必要的。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有研究表示儿童满8周岁,免疫系统渐趋成熟,此时感染乙肝病毒成为乙肝病毒携带者的可能性只有5%,如果他们在新生儿期免疫,感染后5%成为携带者的可能性都没有,也很可能更低。而且,就算是出于对他身体的考虑,这也是多余的。现有乙肝病例,绝大多数为慢性病毒携带者(大约80%左右),即便是不吃一片药,多半预后良好,可以平安度过一生;发病状态的乙肝患者,适当给予廉价而有效的治疗,病情大都可以控制。乙肝人刘德华可以当影星,
乙肝人马拉多纳可以踢球,所以说陈康炳教教书更是没什么影响。
从以上几个方面看来,个人极端犯罪行为背后的人格障碍并非与生俱来,而与后天因素息息相关,特别是社会因素。魔鬼化乙肝民众的软广告、硬广告,铺天盖地;收钱的事哪个部门都有份,假广告泛滥成灾、却没有部门需要承担渎职责任。这才是导致陈康炳极端暴力的内在因素。
个人极端暴力行为背后的人格障碍问题分析
案例:4月28日下午2时50分左右,在雷州市雷城第一小学发生一宗犯罪嫌疑人砍伤16人的刑事案件。犯罪嫌疑人陈康炳将事先准备好的长刀(约60厘米长) 藏放在一个背包里面,在城内市场门口乘搭一辆二轮摩托车在雷州市第一小学后门口下车,后步入该校教学楼5楼,进入5年级7班教室,便持刀砍伤7班及其他班学生及老师共17人,其中1名教师。公安机关当场将犯罪嫌疑人陈康炳抓获。经查,犯罪嫌疑人陈康炳,雷州市白沙镇洪富小学教师,任四年级班主任。2000年9月至今在雷州市白沙镇洪富小学任教师。2006年1月因病休教在家,2008年5月5日雷州市人民医院出具疾病诊断证明,患重度神经衰弱,其家庭没有精神病史。
上述案例中,犯罪嫌疑人陈康炳的行为无疑是极端的暴力行为,而在这种行为的背后,必定隐藏着一些必然因素。案例中说到:雷州市人民医院出具疾病诊断证明,患重度神经衰弱,其家庭没有精神病史。由此可知,犯罪嫌疑人的精神问题必然是后天形成的,我们就可以从此处入手来对其人格障碍的形成加以分析。
我认为,陈康炳的人格障碍的形成可以分为3个因素,自我因素、家庭因素和社会因素。
在自我因素方面,显而易见的是,陈康炳没有很好的自我控制能力和情绪调控能力。在这个案例中,情绪失控是最大的因素。如果陈康炳的自我控制能力能达到常人的水平,那么他就不会因为一时的想
不开而蓄意去杀害这么多无辜的人。再者,如果他会情绪调控,那么这场悲剧也就不会产生了。
在家庭因素方面,有关资料表示,陈康炳的休假是因为他得了乙肝,也就是从那时开始,陈康炳此前的女友,在病休后,两人不欢而散。这件事和此前的郑民生一案中的嫌疑人郑民生的经历有些相像,也就是因为这件事,让陈康炳郁郁寡欢,心情也一度感到压抑。这是促使他犯罪的重要因素之一。
在三个因素中,我认为社会因素是促使这场悲剧形成的最大因素。社区是个人、群体与社会发生联系的中介和桥梁,社区环境的质量状况和工作环境状况与犯罪的产生有着密切的内在联系。乙肝歧视是当今社会普遍存在的现象,在陈康炳身上也是如此。当陈康炳被告知患上乙肝时候,他所在工作的小学就通知他回家修养,其目的不是在于考虑他的身体,而是怕他传给在校学生和同事。也是这个因素,让他总是情绪不高,认为很没面子,所以才处心积虑的想着抱负社会。其实,学校这样做真的是没有必要的。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有研究表示儿童满8周岁,免疫系统渐趋成熟,此时感染乙肝病毒成为乙肝病毒携带者的可能性只有5%,如果他们在新生儿期免疫,感染后5%成为携带者的可能性都没有,也很可能更低。而且,就算是出于对他身体的考虑,这也是多余的。现有乙肝病例,绝大多数为慢性病毒携带者(大约80%左右),即便是不吃一片药,多半预后良好,可以平安度过一生;发病状态的乙肝患者,适当给予廉价而有效的治疗,病情大都可以控制。乙肝人刘德华可以当影星,
乙肝人马拉多纳可以踢球,所以说陈康炳教教书更是没什么影响。
从以上几个方面看来,个人极端犯罪行为背后的人格障碍并非与生俱来,而与后天因素息息相关,特别是社会因素。魔鬼化乙肝民众的软广告、硬广告,铺天盖地;收钱的事哪个部门都有份,假广告泛滥成灾、却没有部门需要承担渎职责任。这才是导致陈康炳极端暴力的内在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