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受弯构件斜截面承载力
问答题参考答案
1. 斜截面破坏形态有几类?分别采用什么方法加以控制?
答:(1)斜截面破坏形态有三类:斜压破坏,剪压破坏,斜拉破坏
(2)斜压破坏通过限制最小截面尺寸来控制;
剪压破坏通过抗剪承载力计算来控制;
斜拉破坏通过限制最小配箍率来控制;
2. 分析斜截面的受力和受力特点?
答:(1)斜截面的受力分析:
斜截面的外部剪力基本上由混凝土剪压区承担的剪力、纵向钢筋的销栓力、骨料咬合力以及腹筋抵抗的剪力来组成。
(2)受力特点:
斜裂缝出现后,引起了截面的应力重分布。
3. 简述无腹筋梁和有腹筋梁斜截面的破坏形态。
答: 斜截面破坏形态有三类:斜压破坏,剪压破坏,斜拉破坏;影响破坏形态的主要因素无腹筋梁是剪跨比,而有腹筋梁除了剪跨比的影响,还有配置腹筋数量的多少。
4. 简述无腹筋梁和有腹筋梁的抗剪性能
答:无腹筋梁的抗剪性能主要有混凝土剪压区承担的剪力、纵向钢筋的销栓力、骨料咬合力以及腹筋抵抗的剪力来组成。而有腹筋梁的抗剪性能主要与腹筋的配置量的多少有关系。
5. 影响斜截面受剪承载力的主要因素有哪些?
答:(1)剪跨比的影响,随着剪跨比的增加,抗剪承载力逐渐降低;
(2)混凝土的抗压强度的影响,当剪跨比一定时,随着混凝土强度的提高,抗剪承载力增加;
(3)纵筋配筋率的影响,随着纵筋配筋率的增加,抗剪承载力略有增加;
(4)箍筋的配箍率及箍筋强度的影响,随着箍筋的配箍率及箍筋强度的增加,抗剪承载力增加;
(5)斜裂缝的骨料咬合力和钢筋的销栓作用;
(6)加载方式的影响;
(7)截面尺寸和形状的影响;
6. 斜截面抗剪承载力为什么要规定上、下限?
答:斜截面抗剪承载力基本公式的建立是以剪压破坏为依据的,所以规定上、下限来避免斜压破坏和斜拉破坏。
7. 什么叫材料抵抗弯矩图?什么叫荷载效应图?两者之间的关系如何?
答:(1)按照纵向钢筋所画出的反映梁正截面的抵抗弯矩图,称为材料抵抗弯矩图;
(2)由荷载对梁的各个正截面所产生的弯矩设计值所绘制的图形,称为荷载效应图;
(3)材料抵抗弯矩图只有包住荷载效应图才能保证梁正截面抗弯的承载力;
8. 如何理解《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规定弯起点与钢筋充分利用点之间的关系?
答:《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规定弯起点与钢筋充分利用点之间的0. 5h 0的关系,主要是考虑斜截面抗弯承载力的要求。
9. 钢筋截断时有什么构造要求?
答:(1)当剪力较小时,应伸至该钢筋的理论断点以外不小于20d 处截断,且从该钢筋充分利用点以外伸出的长度不小于1.2l a ;
(2)当剪力较大时,应伸至该钢筋的理论断点以外大于h 0且不小于20d ,而且从该钢筋充分利用点以外伸出的长度不应小于1. 2l a +h 0
(3)当按上述规定的截断点仍位于负弯矩受拉区内,则应延伸至理论断点以外不小于1. 3h 0且不小于20d 处截断;而且从该钢筋充分利用点以外伸出的长度不应小于
1. 2l a +1. 7h 0
10.钢筋在支座的锚固有何要求?
答:钢筋混凝土简支梁和连续梁简支端的下部纵向受力钢筋,其伸入梁支座范围内的锚固长度l as 应符合下列规定:当剪力较小(V ≤0. 7f t bh 0)时,l as ≥5d ;当剪力较大(V >0. 7f t bh 0)时,l as ≥12d (带肋钢筋),l as ≥15d (光圆钢筋),d 为纵向受力钢筋的直径。如纵向受力钢筋伸入梁支座范围内的锚固长度不符合上述要求时,应采取在钢筋上加焊锚固钢板或将钢筋端部焊接在梁端预埋件上等有效锚固措施。
11.什么是鸭筋和浮筋?浮筋为什么不能作为受剪钢筋?
答:单独设置的弯起钢筋,两端有一定的锚固长度的叫鸭筋,一端有锚固,另一端没有的叫浮筋。由于受剪钢筋是受拉的,所以不能设置浮筋。
12.分别写出建筑工程与桥梁工程中的斜截面承载力计算公式。
答:以仅配箍筋为例:
建筑工程:
V cs =0. 7f t bh 0+1. 25f yv
桥梁工程:
V cs =a 1a 2a 3×0. 45×10bh 0(2+0. 6p )
−3A sv h 0 s f cu , k sv f sv
第五章 受弯构件斜截面承载力
问答题参考答案
1. 斜截面破坏形态有几类?分别采用什么方法加以控制?
答:(1)斜截面破坏形态有三类:斜压破坏,剪压破坏,斜拉破坏
(2)斜压破坏通过限制最小截面尺寸来控制;
剪压破坏通过抗剪承载力计算来控制;
斜拉破坏通过限制最小配箍率来控制;
2. 分析斜截面的受力和受力特点?
答:(1)斜截面的受力分析:
斜截面的外部剪力基本上由混凝土剪压区承担的剪力、纵向钢筋的销栓力、骨料咬合力以及腹筋抵抗的剪力来组成。
(2)受力特点:
斜裂缝出现后,引起了截面的应力重分布。
3. 简述无腹筋梁和有腹筋梁斜截面的破坏形态。
答: 斜截面破坏形态有三类:斜压破坏,剪压破坏,斜拉破坏;影响破坏形态的主要因素无腹筋梁是剪跨比,而有腹筋梁除了剪跨比的影响,还有配置腹筋数量的多少。
4. 简述无腹筋梁和有腹筋梁的抗剪性能
答:无腹筋梁的抗剪性能主要有混凝土剪压区承担的剪力、纵向钢筋的销栓力、骨料咬合力以及腹筋抵抗的剪力来组成。而有腹筋梁的抗剪性能主要与腹筋的配置量的多少有关系。
5. 影响斜截面受剪承载力的主要因素有哪些?
答:(1)剪跨比的影响,随着剪跨比的增加,抗剪承载力逐渐降低;
(2)混凝土的抗压强度的影响,当剪跨比一定时,随着混凝土强度的提高,抗剪承载力增加;
(3)纵筋配筋率的影响,随着纵筋配筋率的增加,抗剪承载力略有增加;
(4)箍筋的配箍率及箍筋强度的影响,随着箍筋的配箍率及箍筋强度的增加,抗剪承载力增加;
(5)斜裂缝的骨料咬合力和钢筋的销栓作用;
(6)加载方式的影响;
(7)截面尺寸和形状的影响;
6. 斜截面抗剪承载力为什么要规定上、下限?
答:斜截面抗剪承载力基本公式的建立是以剪压破坏为依据的,所以规定上、下限来避免斜压破坏和斜拉破坏。
7. 什么叫材料抵抗弯矩图?什么叫荷载效应图?两者之间的关系如何?
答:(1)按照纵向钢筋所画出的反映梁正截面的抵抗弯矩图,称为材料抵抗弯矩图;
(2)由荷载对梁的各个正截面所产生的弯矩设计值所绘制的图形,称为荷载效应图;
(3)材料抵抗弯矩图只有包住荷载效应图才能保证梁正截面抗弯的承载力;
8. 如何理解《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规定弯起点与钢筋充分利用点之间的关系?
答:《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规定弯起点与钢筋充分利用点之间的0. 5h 0的关系,主要是考虑斜截面抗弯承载力的要求。
9. 钢筋截断时有什么构造要求?
答:(1)当剪力较小时,应伸至该钢筋的理论断点以外不小于20d 处截断,且从该钢筋充分利用点以外伸出的长度不小于1.2l a ;
(2)当剪力较大时,应伸至该钢筋的理论断点以外大于h 0且不小于20d ,而且从该钢筋充分利用点以外伸出的长度不应小于1. 2l a +h 0
(3)当按上述规定的截断点仍位于负弯矩受拉区内,则应延伸至理论断点以外不小于1. 3h 0且不小于20d 处截断;而且从该钢筋充分利用点以外伸出的长度不应小于
1. 2l a +1. 7h 0
10.钢筋在支座的锚固有何要求?
答:钢筋混凝土简支梁和连续梁简支端的下部纵向受力钢筋,其伸入梁支座范围内的锚固长度l as 应符合下列规定:当剪力较小(V ≤0. 7f t bh 0)时,l as ≥5d ;当剪力较大(V >0. 7f t bh 0)时,l as ≥12d (带肋钢筋),l as ≥15d (光圆钢筋),d 为纵向受力钢筋的直径。如纵向受力钢筋伸入梁支座范围内的锚固长度不符合上述要求时,应采取在钢筋上加焊锚固钢板或将钢筋端部焊接在梁端预埋件上等有效锚固措施。
11.什么是鸭筋和浮筋?浮筋为什么不能作为受剪钢筋?
答:单独设置的弯起钢筋,两端有一定的锚固长度的叫鸭筋,一端有锚固,另一端没有的叫浮筋。由于受剪钢筋是受拉的,所以不能设置浮筋。
12.分别写出建筑工程与桥梁工程中的斜截面承载力计算公式。
答:以仅配箍筋为例:
建筑工程:
V cs =0. 7f t bh 0+1. 25f yv
桥梁工程:
V cs =a 1a 2a 3×0. 45×10bh 0(2+0. 6p )
−3A sv h 0 s f cu , k sv f s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