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对新闻报道倾向性的阐释,我国许多新闻著作中都有涉及。有认为新闻报道的倾向性“就是指新闻报道者报道新闻时所持的立场和观点”;有认为是“新闻报道者在报道或评述新闻事实时所表现出来的一种倾向”;还有定义为“新闻的倾向性是新闻作者、新闻机构对于客观事实的态度在新闻报道中的反映,这是新闻作者、新闻机构立场、观点、方法、情趣的体现。倾向性客观地存在于整个报道之中。” 笔者认为,新闻报道的倾向性是指显现或隐藏在新闻报道中的新闻工作者本人或新闻机构本身的观点和态度。但无论哪种解释,都说明了倾向性与新闻报道是同时存在的。 成因分析 1、从生理角度分析。作为社会中的人,情感因素是不可或缺的,为人处事会自然而然流露出某种情绪和感觉。因此,要求人做到绝对客观地看待某件事是不可能的。作为新闻报道者,在报道事件时,尤其是有价值的新闻事件时,不可能没有任何感情波动,即使再客观,字里行间也会隐含地流露出某种情感和倾向性。这在生理学上的依据是刺激一反映理论。 2、从哲学角度分析。新闻是对新近发生事实的报道。即新闻报道者将事实经过加工处理转化为新闻后再传播出去。这个过程是人的主观能动性发挥作用的过程,因此,可以说新闻就是主体对客体的一种能动的反应。辩证唯物主义告诉我们,人们对客观世界的反映不是被动的,机械的,而是主观的,能动的,是要自觉发挥主体意识的。这种主体意识是由主体在对客体的感觉、感知、观察、判断和推理的基础上逐渐形成的政治立场、阶级观念、认知水平、思想倾向以及价值取向等所决定的。因此,马克思主义认为真理是主观对客观近似正确地反映,真理具有相对性,绝对真理是不存在的。对应新闻报道来说,新闻所反映的社会生活是包含着报道者主体意识的社会生活,新闻报道者都具有自己特定的思想倾向,并总是会依据这些思想倾向去观察了解社会中的人物、事件,然后根据一定的目的,按照特定的需要,确定报道什么,如何报道。由此可见,新闻报道必然包含着报道者的倾向性。 3、进行舆论导向的需要。我国新闻宣传工作的一条基本原则就是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而媒体要发挥正确的舆论导向作用,除了主要通过评论来完成,新闻报道已自觉不自觉地承担起此项任务。在新闻报道中,或明或暗的带有报道者的倾向性在一定程度上对舆论导向起到了必要的辅助作用。 4、维护国家利益的需要。这一点,往往在涉及国际战争、国际摩擦的新闻报道中体现得最为明显。可见,在触及国家利益的问题上,各国新闻报道的客观性都会消失在国家利益的边界里,而新闻报道的倾向性表露无疑。这当然是必要的。 表现形式 1、通过对事实的取舍表现出新闻报道的倾向性。 2、通过措辞体现新闻报道的倾向性。 3、通过新闻的第七要素体现新闻报道的倾向性。新闻要素的构成由“五要素”(5W)到“六要素”(5W+H),最后发展到七要素,第七要素即M(meaning)意义。许多人认为在报道新闻事实的同时,还要阐明事件所蕴涵的意义,这样可以帮助受众更深刻更正确地认识理解所报道的内容。艾丰曾说,M“是指在发展过程中表现出来的事物的本质,这件事实的实际意义……为什么必须加入M这个因素?因为前六个要素,五个W和一个H,主要指的是事物的现象,即事物的外部现象和外部联系,而完整的事实,必须是现象和本质的统一体。”因此,意义也一定会体现分析人的主观意志,从而让新闻报道具有了倾向性。 2000年8月15日,朝韩离散家属实现了半个世纪以来的首次会面,美联社记者在以描述性语言报道了家属相见时的情景后,写道“此次团聚的一幕使人们看到,在封锁的军事化的边界两边,数以百万计的朝鲜人在经历着离别的痛苦。”这几句话作为该条报道的第七要素出现,揭示了事件的意义,同时也鲜明地亮出了报道者的观点和态度,从而使新闻打上了报道者的思想烙印。 综上所述,新闻报道的倾向性是绝对的,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存在,而客观性则是相对的。作为社会中的人,是无法做到完全客观的报道的。但是,不能因为这样,就放弃了对客观性报道的追求。因此,在新闻实践中,我们必须始终坚定不移地倡导新闻报道的客观、公正原则,尽量减少倾向性的影响和作用的范围。只要高举新闻报道客观性的旗帜,把新闻报道的倾向性和客观性统一起来,坚持二者的对立统一,在尊重事实的基础上恰当、适度、正确地表达出作者对新闻事实的观点和意见,正确引导读者阅读新闻,从而体现出新闻报道者应有的立场和态度。
关于对新闻报道倾向性的阐释,我国许多新闻著作中都有涉及。有认为新闻报道的倾向性“就是指新闻报道者报道新闻时所持的立场和观点”;有认为是“新闻报道者在报道或评述新闻事实时所表现出来的一种倾向”;还有定义为“新闻的倾向性是新闻作者、新闻机构对于客观事实的态度在新闻报道中的反映,这是新闻作者、新闻机构立场、观点、方法、情趣的体现。倾向性客观地存在于整个报道之中。” 笔者认为,新闻报道的倾向性是指显现或隐藏在新闻报道中的新闻工作者本人或新闻机构本身的观点和态度。但无论哪种解释,都说明了倾向性与新闻报道是同时存在的。 成因分析 1、从生理角度分析。作为社会中的人,情感因素是不可或缺的,为人处事会自然而然流露出某种情绪和感觉。因此,要求人做到绝对客观地看待某件事是不可能的。作为新闻报道者,在报道事件时,尤其是有价值的新闻事件时,不可能没有任何感情波动,即使再客观,字里行间也会隐含地流露出某种情感和倾向性。这在生理学上的依据是刺激一反映理论。 2、从哲学角度分析。新闻是对新近发生事实的报道。即新闻报道者将事实经过加工处理转化为新闻后再传播出去。这个过程是人的主观能动性发挥作用的过程,因此,可以说新闻就是主体对客体的一种能动的反应。辩证唯物主义告诉我们,人们对客观世界的反映不是被动的,机械的,而是主观的,能动的,是要自觉发挥主体意识的。这种主体意识是由主体在对客体的感觉、感知、观察、判断和推理的基础上逐渐形成的政治立场、阶级观念、认知水平、思想倾向以及价值取向等所决定的。因此,马克思主义认为真理是主观对客观近似正确地反映,真理具有相对性,绝对真理是不存在的。对应新闻报道来说,新闻所反映的社会生活是包含着报道者主体意识的社会生活,新闻报道者都具有自己特定的思想倾向,并总是会依据这些思想倾向去观察了解社会中的人物、事件,然后根据一定的目的,按照特定的需要,确定报道什么,如何报道。由此可见,新闻报道必然包含着报道者的倾向性。 3、进行舆论导向的需要。我国新闻宣传工作的一条基本原则就是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而媒体要发挥正确的舆论导向作用,除了主要通过评论来完成,新闻报道已自觉不自觉地承担起此项任务。在新闻报道中,或明或暗的带有报道者的倾向性在一定程度上对舆论导向起到了必要的辅助作用。 4、维护国家利益的需要。这一点,往往在涉及国际战争、国际摩擦的新闻报道中体现得最为明显。可见,在触及国家利益的问题上,各国新闻报道的客观性都会消失在国家利益的边界里,而新闻报道的倾向性表露无疑。这当然是必要的。 表现形式 1、通过对事实的取舍表现出新闻报道的倾向性。 2、通过措辞体现新闻报道的倾向性。 3、通过新闻的第七要素体现新闻报道的倾向性。新闻要素的构成由“五要素”(5W)到“六要素”(5W+H),最后发展到七要素,第七要素即M(meaning)意义。许多人认为在报道新闻事实的同时,还要阐明事件所蕴涵的意义,这样可以帮助受众更深刻更正确地认识理解所报道的内容。艾丰曾说,M“是指在发展过程中表现出来的事物的本质,这件事实的实际意义……为什么必须加入M这个因素?因为前六个要素,五个W和一个H,主要指的是事物的现象,即事物的外部现象和外部联系,而完整的事实,必须是现象和本质的统一体。”因此,意义也一定会体现分析人的主观意志,从而让新闻报道具有了倾向性。 2000年8月15日,朝韩离散家属实现了半个世纪以来的首次会面,美联社记者在以描述性语言报道了家属相见时的情景后,写道“此次团聚的一幕使人们看到,在封锁的军事化的边界两边,数以百万计的朝鲜人在经历着离别的痛苦。”这几句话作为该条报道的第七要素出现,揭示了事件的意义,同时也鲜明地亮出了报道者的观点和态度,从而使新闻打上了报道者的思想烙印。 综上所述,新闻报道的倾向性是绝对的,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存在,而客观性则是相对的。作为社会中的人,是无法做到完全客观的报道的。但是,不能因为这样,就放弃了对客观性报道的追求。因此,在新闻实践中,我们必须始终坚定不移地倡导新闻报道的客观、公正原则,尽量减少倾向性的影响和作用的范围。只要高举新闻报道客观性的旗帜,把新闻报道的倾向性和客观性统一起来,坚持二者的对立统一,在尊重事实的基础上恰当、适度、正确地表达出作者对新闻事实的观点和意见,正确引导读者阅读新闻,从而体现出新闻报道者应有的立场和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