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赤壁赋课后训练粤教版讲义

15 赤壁赋

一、夯基训练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读音都不相同的一项是( )。

A .绰约/泥淖 壬戌/戍守 船舷/琴弦 ......

B .窈窕/酒肴 追溯/塑像 ....

C .唱和/和面 绸缪/谬论 ....袅娜/枭雄 ..遨游/翱翔 ..

D .宝藏/矿藏 慰藉/狼藉 灯盏/蛊惑 ......

2.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 .纵一苇之所如 如:往,去 .

B .倚歌而和之 倚:依,按 .

C .而卒莫消长也 卒:最后,最终 .

D .而吾与子之所共食 食:吃 .

3.下列各句中加点虚词的含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 .浩浩乎如冯虚御风 .

此非曹孟德之诗乎 .

B .羽化而登仙 .

扣舷而歌之 .

C .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 .

月出于东山之上 .

D .哀吾生之须臾 .

不知东方之既白 .

A .侣鱼虾而友麋鹿 .

B .寄蜉蝣于天地 .

C .羡长江之无穷 .

D .托遗响于悲风 .

5.下列句子中与其他三句句式不同的一项是( )。

A .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

B .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

C .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

D .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

6.默写课文名句。

(1)月出于东山之上,__________。

(2)__________,而不知其所止;__________,羽化而登仙。

(3)其声呜呜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唯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而吾与子之所共食。

二、延伸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第7~11题。

放鹤亭记

苏 轼

熙宁十年秋,彭城大水。云龙山人张君之草堂,水及其半扉。明年春,水落,迁于故居之东,东山之麓。升高而望,得异境焉,作亭于其上。

彭城之山,冈岭四合,隐然如大环,独缺其西十二。而山人之亭,适当其缺。春夏之交,

草木际天,秋冬雪月,千里一色。风雨晦明之间,俯仰百变。山人有二鹤,甚驯而善飞。旦则望西山之缺而放焉,纵其所如,或立于陂田,或翔于云表,暮则傃东山而归,故名之曰“放鹤亭”。 郡守苏轼,时从宾客僚吏,往见山人。饮酒于斯亭而乐之,挹山人而告之,曰:“子知隐居之乐乎?虽南面之君,未可与易也。《易》曰:‘鸣鹤在阴,其子和之。’《诗》曰:‘鹤鸣于九皋,声闻于天。’盖其为物,清远闲放,超然于尘垢之外,故《易》《诗》人以比贤人君子。隐德之士,狎而玩之,宜若有益而无损者,然卫懿公好鹤则亡其国。周公作《酒诰》,卫武公作《抑戒》,以为荒惑败乱无若酒者,而刘伶、阮籍之徒,以此全其真而名后世。嗟夫!南面之君,虽清远闲放如鹤者,犹不得好,好之则亡其国。而山林遁世之士,虽荒惑败乱如酒者,犹不能为害——而况于鹤乎?由此观之,其为乐未可以同日而语也。”山人欣然而笑曰:“有是哉!”乃作《放鹤》《招鹤》之歌曰:“鹤飞去兮,西山之缺。高翔而下览兮,择所适。翻然敛翼,宛将集兮,忽何所见,矫然而复击。独终日于涧谷之间兮,啄苍苔而履白石。”“鹤归来兮,东山之阴。其下有人兮,黄冠草屦,葛衣而鼓琴。躬耕而食兮,其馀以汝饱。归来归来兮,西山不可以久留。”

7.对下列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升高而望,得异境焉 升:登上 .

B .鸣鹤在阴,其子和之 和:和睦 .

C .隐德之士,狎而玩之 狎:亲近 .

D .鹤归来兮,东山之阴 阴:北边 .

8.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比贤人君子⎪故《易》《诗》人以.A .⎨ ⎪若亡郑而有益于君,敢以烦执事⎩.

⎧所如,或立于陂田⎪纵其.⎨B .⎪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可以无悔矣,其孰能讥之乎⎩.

⎧无损者⎪宜若有益而.C .⎨⎪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吾尝终日而.

⎧天⎪鹤鸣于九皋,声闻于.D .⎨⎪忽微,而智勇多困于所溺⎩夫祸患常积于.

9.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在文中的意义与现代汉语相同的一项是( )。

A .明年春,水落 ..

B .而山人之亭,适当其缺 ..

C .其为乐未可以同日而语也 ....

D .虽南面之君,未可与易也 ..

10.下列各句对文章的阐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文章开头记叙了建亭的时间、地点和缘由,描写了放鹤亭四季的景色。

B .第2段通过对山人放鹤、收鹤的叙述,说明了放鹤亭得名的原因。

C .第3段通过与山人的对话,明确表达了作者对“隐居之乐”的理解。

D .作者最后引用山人所作《放鹤》《招鹤》之歌作结,意境悠远,余韵绵长。

11.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饮酒于斯亭而乐之。

(2)以此全其真而名后世。

(3)独终日于涧谷之间兮,啄苍苔而履白石。

三、语言运用

12.请你仿照例句,为苏轼或鲁迅写一段话,表现他在文学史上的重要成就和贡献。要

求语言流畅,有一定的文采,不少于40字。

示例:汤显祖

一部《牡丹亭》,一首青春的乐章,一曲真情的颂歌。你彰显人性,反对束缚;你是当之无愧的杰出的戏曲作家,美的守护神!

13.以“那些不朽的书籍”为陈述对象,重组下面的句子。

我们从那些经历了历史的变迁和朝代的兴亡,虽遭时光冲刷,但内容仍然新鲜有用的不朽书籍中,接受前人的知识积累和学术成果。

那些不朽的书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答案:D 解析:A 项读音分别为chuò/nào,xū/shù,xián/xián;B 项读音分别为yǎo/yáo,sù/sù,niǎo/xiāo;C 项读音分别为hâ/huó,móu/miù,áo/áo;D 项读音分别为zàng/cáng,jiâ/jí,zhǎn/gǔ。

2.答案:D 解析:D 项,食,享有。

3.答案:D 解析:A 项,„„的样子/用在句末,表示疑问,吗;B 项,连词,表承接/连词,表修饰;C 项,介词,在/介词,从;D 项,助词,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

4.答案:A 解析:A 项,侣,名词的意动用法,B 、C 、D 三项均为动词的一般用法。

5.答案:B 解析:B 项属于被动句,A 、C 、D 三项均为介宾结构后置句。

6.答案:(1)徘徊于斗牛之间

(2)浩浩乎如凭虚御风 飘飘乎如遗世独立

(3)如怨如慕 如泣如诉 余音袅袅 不绝如缕

(4)耳得之而为声 目遇之而成色 取之无禁 用之不竭 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

7.答案:B 解析:“和”,应和。

8.答案:A 解析:“以”,都是“用来”的意思。

9.答案:C 解析:A 项,第二年/今年的下一年;B 项,正好当着/适合;D 项,朝南/南方。

10.答案:D 解析:作“放鹤、招鹤”之歌的是“我”,不是山人。

11.答案:(1)在放鹤亭里饮酒,感到十分快乐。

(2)却以酗酒保全真情,从而名传后世。

(3)独自整天在山涧峡谷中来回啊,嘴啄青苔脚踩白石。

参考译文:熙宁十年的秋天,彭城一带发大水。云龙山人张君的草房,大水淹到大门一半高的地方。第二年春天,水退了,他便把家搬到原来住处的东面,东山的山脚下。登高远眺,发现一处风景特异的地方,就在那上面建造了一所亭子。

彭城的山,山岭围绕在四周,隐隐约约像个大环,唯独缺了西部的十分之二。而云龙山人所筑之亭正好对着那个缺口。春夏之交,花草繁茂,树木参天,秋天月明之夜,冬季雪飘之后,千里一片银白色。刮风,下雨,天色或阴或明的时候,俯视仰望山间的景象,更是瞬息万变。山人饲养了两只仙鹤,很驯服而且善于飞翔。一大早就朝着西山的缺口放出去,任凭它飞到哪儿都行,有时停立在水边的田地里,有时翱翔在云天上,傍晚便向东山飞回,所以把这座亭子叫做“放鹤亭”。

郡守苏轼,时常带着宾客僚属前去看望云龙山人。在放鹤亭里饮酒,感到十分快乐,曾斟酒举杯向山人敬酒,并对他说:“您知道隐居的乐趣吗?虽是面南而坐的帝王,也无法与他交换的。《易经》上讲:‘鹤在幽深隐蔽处鸣叫,它的小鹤便应和着一起鸣叫。’《诗经》上也说:‘鹤在沼泽处鸣叫,声音可以直传到天上。’大概是因为仙鹤这种鸟,清高旷远,悠闲自在,超然于尘世之外,所以写《易经》和《诗经》之人,都把它比拟为贤人君子。隐居的有德之士,亲近它,玩赏它,应该是有益无害的。但是春秋时卫懿公却因为喜爱仙鹤而使自己的国家灭亡。周公作《酒诰》,卫武公作《抑戒》,都认为使事业荒误,性情迷惑,道德败坏,祸患产生,没有比酒更厉害的东西了,可是魏晋时的刘伶、阮籍这些人,却以酗酒保全真情,从而名传后世。唉!至尊的帝王,即使是清远闲放像仙鹤那样,也不能喜好,喜好它便会亡国。但是隐居山林远离尘世的人,即使是酒那种能使人荒惑败乱的东西,也不能对他们构成危害——更何况像鹤那样美好的飞禽呢?由此看来,隐居的乐趣和做帝王的乐趣,是截然不同、不能相提并论的。”云龙山人高兴地笑着说:“真有这样的道理啊!”于是我便作了《放鹤》《招鹤》的歌。歌词是:“仙鹤飞去啊,飞向那西山的缺口。翱翔在高高的蓝天,向下俯览啊,选择最好的地方去休憩。翻过身来收起翅膀,好像准备降落了啊,忽然发现了什么,又矫健地搏击长空。独自整天在山涧峡谷中来回啊,嘴啄青苔脚踩白石。”“仙鹤飞回来啊,回到东山的北面。山下有人啊,他戴着黄色的帽子,踏着草编的鞋子,身上穿着粗布衣服,正在弹琴。他亲自耕作,收获粮食以自给啊,把多余的用来喂养你。飞回来飞回来啊,西山不可以长久地停留下去。”

12.参考答案:苏轼:两篇《赤壁赋》,一样的名篇佳作,一样的脍炙人口。你体现了中国文人的忧患意识、人文精神;你是文学巨子,是中国文化史上的旷世奇才。

鲁迅:一部《阿Q 正传》,一曲灵魂的哀歌,一段混乱的岁月。你反思人生,重塑国魂;你是世人所公认的杰出的文化巨匠,思想的火炬手。

解析:要首先确定代表苏轼或鲁迅成就的作品,然后以对偶的句式概括其作品的内容,评价其意义。

13.参考答案:(那些不朽的书籍)经历了历史的变迁和朝代的兴亡,虽遭时光冲刷,但内容仍然新鲜有用,它们能给我们前人的知识积累和学术成果。

解析:此题考查变换和选用句式。原句压缩后的主干是“我们从书籍中接受知识积累和学术成果”,调整后的主干可以说“书籍给了我们知识积累和学术成果”。

15 赤壁赋

一、夯基训练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读音都不相同的一项是( )。

A .绰约/泥淖 壬戌/戍守 船舷/琴弦 ......

B .窈窕/酒肴 追溯/塑像 ....

C .唱和/和面 绸缪/谬论 ....袅娜/枭雄 ..遨游/翱翔 ..

D .宝藏/矿藏 慰藉/狼藉 灯盏/蛊惑 ......

2.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 .纵一苇之所如 如:往,去 .

B .倚歌而和之 倚:依,按 .

C .而卒莫消长也 卒:最后,最终 .

D .而吾与子之所共食 食:吃 .

3.下列各句中加点虚词的含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 .浩浩乎如冯虚御风 .

此非曹孟德之诗乎 .

B .羽化而登仙 .

扣舷而歌之 .

C .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 .

月出于东山之上 .

D .哀吾生之须臾 .

不知东方之既白 .

A .侣鱼虾而友麋鹿 .

B .寄蜉蝣于天地 .

C .羡长江之无穷 .

D .托遗响于悲风 .

5.下列句子中与其他三句句式不同的一项是( )。

A .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

B .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

C .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

D .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

6.默写课文名句。

(1)月出于东山之上,__________。

(2)__________,而不知其所止;__________,羽化而登仙。

(3)其声呜呜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唯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而吾与子之所共食。

二、延伸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第7~11题。

放鹤亭记

苏 轼

熙宁十年秋,彭城大水。云龙山人张君之草堂,水及其半扉。明年春,水落,迁于故居之东,东山之麓。升高而望,得异境焉,作亭于其上。

彭城之山,冈岭四合,隐然如大环,独缺其西十二。而山人之亭,适当其缺。春夏之交,

草木际天,秋冬雪月,千里一色。风雨晦明之间,俯仰百变。山人有二鹤,甚驯而善飞。旦则望西山之缺而放焉,纵其所如,或立于陂田,或翔于云表,暮则傃东山而归,故名之曰“放鹤亭”。 郡守苏轼,时从宾客僚吏,往见山人。饮酒于斯亭而乐之,挹山人而告之,曰:“子知隐居之乐乎?虽南面之君,未可与易也。《易》曰:‘鸣鹤在阴,其子和之。’《诗》曰:‘鹤鸣于九皋,声闻于天。’盖其为物,清远闲放,超然于尘垢之外,故《易》《诗》人以比贤人君子。隐德之士,狎而玩之,宜若有益而无损者,然卫懿公好鹤则亡其国。周公作《酒诰》,卫武公作《抑戒》,以为荒惑败乱无若酒者,而刘伶、阮籍之徒,以此全其真而名后世。嗟夫!南面之君,虽清远闲放如鹤者,犹不得好,好之则亡其国。而山林遁世之士,虽荒惑败乱如酒者,犹不能为害——而况于鹤乎?由此观之,其为乐未可以同日而语也。”山人欣然而笑曰:“有是哉!”乃作《放鹤》《招鹤》之歌曰:“鹤飞去兮,西山之缺。高翔而下览兮,择所适。翻然敛翼,宛将集兮,忽何所见,矫然而复击。独终日于涧谷之间兮,啄苍苔而履白石。”“鹤归来兮,东山之阴。其下有人兮,黄冠草屦,葛衣而鼓琴。躬耕而食兮,其馀以汝饱。归来归来兮,西山不可以久留。”

7.对下列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升高而望,得异境焉 升:登上 .

B .鸣鹤在阴,其子和之 和:和睦 .

C .隐德之士,狎而玩之 狎:亲近 .

D .鹤归来兮,东山之阴 阴:北边 .

8.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比贤人君子⎪故《易》《诗》人以.A .⎨ ⎪若亡郑而有益于君,敢以烦执事⎩.

⎧所如,或立于陂田⎪纵其.⎨B .⎪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可以无悔矣,其孰能讥之乎⎩.

⎧无损者⎪宜若有益而.C .⎨⎪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吾尝终日而.

⎧天⎪鹤鸣于九皋,声闻于.D .⎨⎪忽微,而智勇多困于所溺⎩夫祸患常积于.

9.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在文中的意义与现代汉语相同的一项是( )。

A .明年春,水落 ..

B .而山人之亭,适当其缺 ..

C .其为乐未可以同日而语也 ....

D .虽南面之君,未可与易也 ..

10.下列各句对文章的阐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文章开头记叙了建亭的时间、地点和缘由,描写了放鹤亭四季的景色。

B .第2段通过对山人放鹤、收鹤的叙述,说明了放鹤亭得名的原因。

C .第3段通过与山人的对话,明确表达了作者对“隐居之乐”的理解。

D .作者最后引用山人所作《放鹤》《招鹤》之歌作结,意境悠远,余韵绵长。

11.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饮酒于斯亭而乐之。

(2)以此全其真而名后世。

(3)独终日于涧谷之间兮,啄苍苔而履白石。

三、语言运用

12.请你仿照例句,为苏轼或鲁迅写一段话,表现他在文学史上的重要成就和贡献。要

求语言流畅,有一定的文采,不少于40字。

示例:汤显祖

一部《牡丹亭》,一首青春的乐章,一曲真情的颂歌。你彰显人性,反对束缚;你是当之无愧的杰出的戏曲作家,美的守护神!

13.以“那些不朽的书籍”为陈述对象,重组下面的句子。

我们从那些经历了历史的变迁和朝代的兴亡,虽遭时光冲刷,但内容仍然新鲜有用的不朽书籍中,接受前人的知识积累和学术成果。

那些不朽的书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答案:D 解析:A 项读音分别为chuò/nào,xū/shù,xián/xián;B 项读音分别为yǎo/yáo,sù/sù,niǎo/xiāo;C 项读音分别为hâ/huó,móu/miù,áo/áo;D 项读音分别为zàng/cáng,jiâ/jí,zhǎn/gǔ。

2.答案:D 解析:D 项,食,享有。

3.答案:D 解析:A 项,„„的样子/用在句末,表示疑问,吗;B 项,连词,表承接/连词,表修饰;C 项,介词,在/介词,从;D 项,助词,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

4.答案:A 解析:A 项,侣,名词的意动用法,B 、C 、D 三项均为动词的一般用法。

5.答案:B 解析:B 项属于被动句,A 、C 、D 三项均为介宾结构后置句。

6.答案:(1)徘徊于斗牛之间

(2)浩浩乎如凭虚御风 飘飘乎如遗世独立

(3)如怨如慕 如泣如诉 余音袅袅 不绝如缕

(4)耳得之而为声 目遇之而成色 取之无禁 用之不竭 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

7.答案:B 解析:“和”,应和。

8.答案:A 解析:“以”,都是“用来”的意思。

9.答案:C 解析:A 项,第二年/今年的下一年;B 项,正好当着/适合;D 项,朝南/南方。

10.答案:D 解析:作“放鹤、招鹤”之歌的是“我”,不是山人。

11.答案:(1)在放鹤亭里饮酒,感到十分快乐。

(2)却以酗酒保全真情,从而名传后世。

(3)独自整天在山涧峡谷中来回啊,嘴啄青苔脚踩白石。

参考译文:熙宁十年的秋天,彭城一带发大水。云龙山人张君的草房,大水淹到大门一半高的地方。第二年春天,水退了,他便把家搬到原来住处的东面,东山的山脚下。登高远眺,发现一处风景特异的地方,就在那上面建造了一所亭子。

彭城的山,山岭围绕在四周,隐隐约约像个大环,唯独缺了西部的十分之二。而云龙山人所筑之亭正好对着那个缺口。春夏之交,花草繁茂,树木参天,秋天月明之夜,冬季雪飘之后,千里一片银白色。刮风,下雨,天色或阴或明的时候,俯视仰望山间的景象,更是瞬息万变。山人饲养了两只仙鹤,很驯服而且善于飞翔。一大早就朝着西山的缺口放出去,任凭它飞到哪儿都行,有时停立在水边的田地里,有时翱翔在云天上,傍晚便向东山飞回,所以把这座亭子叫做“放鹤亭”。

郡守苏轼,时常带着宾客僚属前去看望云龙山人。在放鹤亭里饮酒,感到十分快乐,曾斟酒举杯向山人敬酒,并对他说:“您知道隐居的乐趣吗?虽是面南而坐的帝王,也无法与他交换的。《易经》上讲:‘鹤在幽深隐蔽处鸣叫,它的小鹤便应和着一起鸣叫。’《诗经》上也说:‘鹤在沼泽处鸣叫,声音可以直传到天上。’大概是因为仙鹤这种鸟,清高旷远,悠闲自在,超然于尘世之外,所以写《易经》和《诗经》之人,都把它比拟为贤人君子。隐居的有德之士,亲近它,玩赏它,应该是有益无害的。但是春秋时卫懿公却因为喜爱仙鹤而使自己的国家灭亡。周公作《酒诰》,卫武公作《抑戒》,都认为使事业荒误,性情迷惑,道德败坏,祸患产生,没有比酒更厉害的东西了,可是魏晋时的刘伶、阮籍这些人,却以酗酒保全真情,从而名传后世。唉!至尊的帝王,即使是清远闲放像仙鹤那样,也不能喜好,喜好它便会亡国。但是隐居山林远离尘世的人,即使是酒那种能使人荒惑败乱的东西,也不能对他们构成危害——更何况像鹤那样美好的飞禽呢?由此看来,隐居的乐趣和做帝王的乐趣,是截然不同、不能相提并论的。”云龙山人高兴地笑着说:“真有这样的道理啊!”于是我便作了《放鹤》《招鹤》的歌。歌词是:“仙鹤飞去啊,飞向那西山的缺口。翱翔在高高的蓝天,向下俯览啊,选择最好的地方去休憩。翻过身来收起翅膀,好像准备降落了啊,忽然发现了什么,又矫健地搏击长空。独自整天在山涧峡谷中来回啊,嘴啄青苔脚踩白石。”“仙鹤飞回来啊,回到东山的北面。山下有人啊,他戴着黄色的帽子,踏着草编的鞋子,身上穿着粗布衣服,正在弹琴。他亲自耕作,收获粮食以自给啊,把多余的用来喂养你。飞回来飞回来啊,西山不可以长久地停留下去。”

12.参考答案:苏轼:两篇《赤壁赋》,一样的名篇佳作,一样的脍炙人口。你体现了中国文人的忧患意识、人文精神;你是文学巨子,是中国文化史上的旷世奇才。

鲁迅:一部《阿Q 正传》,一曲灵魂的哀歌,一段混乱的岁月。你反思人生,重塑国魂;你是世人所公认的杰出的文化巨匠,思想的火炬手。

解析:要首先确定代表苏轼或鲁迅成就的作品,然后以对偶的句式概括其作品的内容,评价其意义。

13.参考答案:(那些不朽的书籍)经历了历史的变迁和朝代的兴亡,虽遭时光冲刷,但内容仍然新鲜有用,它们能给我们前人的知识积累和学术成果。

解析:此题考查变换和选用句式。原句压缩后的主干是“我们从书籍中接受知识积累和学术成果”,调整后的主干可以说“书籍给了我们知识积累和学术成果”。


相关文章

  • 呼唤明媚春天的到来
  • 呼唤明媚春天的到来 --一位高中语文教师的反思 安徽省临淮中学 王郑 内容提要:语文教学至关重要,影响学生今后的发展.高中语文教学困难 重重,重机械训练应付考试,轻语文素养的提高.本文旨在结合自己的教学体会,对语文教学进行反思,如:忽视了对 ...查看


  • 八年级语文人教版上册[核舟记]同步练习题讲义与答案
  • 八年级语文人教版上册<核舟记>同步题讲义训练与答案 一.解释文中加点的词语: ①明有奇巧( 奇妙精巧 )人曰王叔远,能以( 用 )径寸之木,为( 这里指雕刻 ).... 宫室.器皿.人物,以至鸟兽.木石,罔( 没有 )不因( 顺 ...查看


  • 新生暑假学习指导
  • 柳州高中2015级新生暑期学习生活指导 亲爱的同学,祝贺你成为柳州高中2015级新生!我们将会手牵手共同走过三年的高中生活.相信在你们的努力和老师们的帮助下,通过师生们的拼搏奋进,同学们会实现新的梦想.初升高的暑假是同学们增长见识的大好时期 ...查看


  • 在语文课堂上如何体现学生的主体性
  • 让学生做语文课堂的主人 ----语文课堂教学中如何体现"以学生为主体" 摘要:<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 ...查看


  •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一必修二情景式默写(理解式默写)训练
  •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一必修二情景式默写(理解式默写)训练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一必修二情景式默写(理解式默写)训练语文新高考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一必修二情景式默写 (理解式默写)训练 必修一 <沁园春 长沙> 1.<沁园春 长 ...查看


  • 浅论如何上好高中语文选修教材
  • [摘要]分析人教版高中语文选修教材,明确教学目标及内容,知道上什么:分析选修教材与必修教材的关系,合理安排教学时间,知道时间怎么安排:分析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明确老师指导和以学生自学为主相结合的教学过程,知道怎么上:分析评价机制,巩固所学内 ...查看


  • 假期教学反思
  • 假期教学反思 茫茫碌碌,吵吵闹闹,回顾上学期所走过的每一步,心中如同打翻了五味瓶,什么味儿 都有,平时忙碌的工作让我没有思考.回顾的时间,即使忙里偷闲,也只是支离破碎的感悟, 此时,静下心来梳理这些零星的片段,反而成了一种享受.上学期的各项 ...查看


  • 人教版高中语文课本第三册修订说明
  • 作者:刘真福 <语文教学通讯> 2001年10期 <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教科书(试验修订本)·语文>是根据教育部2000年颁布的<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课程计划(试验修订稿)>和<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语文教 ...查看


  • 文言文山水
  • 语文学刊2006年第3期 十一回平儿语).这一点她丈夫贾琏不是不知道,但出于男人的自尊心理和传统对妇女的日常行为规范而言,凤姐也有出格的地方,贾琏就曾在平儿面前发泄不满: "他防我像防贼的,只许他同男人说话,不许我和女人说话,我和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