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5 机械能及其转化
袁小玲
【学习目标】
1.知识与技能
●能用实例说明动能和势能之间可以相互转化,
能解释有关动能、重力势能、弹性势能之间相互转化的简单现象.
●初步了解机械能守恒的含义.
2.过程与方法
●通过观察和实验,认识动能和势能之间的相互转化的过程.
●动手设计实验,勇于探索自然现象和身边的物理道理.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关心机械能与人们生活的联系,有将机械能应用于生活的意识.
【重点、难点】
理解动能和势能之间的相互转化;了解机械能守恒。
一、课前延伸
1、(1)什么是动能?动能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怎样改变质量一定的物体的动能?
(2)什么是重力势能?重力势能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怎样判断重力势能大小的变化?
(3)什么是弹性势能?弹性势能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怎样使一个物体具有更大的弹性势能?
2、将一个乒乓球向上抛出去,乒乓球离手时的速度最大,此时的动能___________。在上升过程中,乒乓球的质量 ,速度____ _____,因而动能__________,但高度在增加,因而重力势能__________。当达到最高点时,乒乓球的速度为_________,动能也为_________,重力势能达到最大,所以在上升过程中乒乓球的________能转化为_________。从最高处下落时,速度越来越__________,动能越来越__________,由于高度不断减小,所以重力势能也不断____________。所以,在下降过程中乒乓球的_________能转化为__________能。
3、学生阅读P119“科学世界:人造地球卫星”并思索课后训练
二、课内探究:
(一)、情景导入:
我们在初二的时候就已经学习过关于能量的转化,那么,电灯工作的时候,能量是怎么转化的?风力发电机工作的时候,能量是怎么转化的?水利发电机工作的时候,能量是怎么转化的?电动机工作的时候,能量是怎么转化的?
(二)自主学习:
1、动手动脑搞探究:
手持粉笔头高高举起。以此事例提问:被举高的粉笔具不具有能量?为什么? 学生回答提问后,再引导学生分析粉笔头下落的过程。首先提出,当粉笔头下落路过某一点时,粉笔头具有什么能量?学生比较在该位置和起始位置,粉笔头的重力势能和动能各有什么变化
2、演示钢球从斜槽滚下?从上面实验可以看到,钢球从斜槽滚下的过程中,高度降低,重力势能减小;速度变快,动能增大,这个动能是怎样产生的?
3、合作探究、交流展示
实验1:滚摆实验。
开始释放摆轮时,摆轮在最高点静止,此时摆轮只有 能,没有 能。摆轮下降时其高度降低,重力势能 ;摆轮旋转着下降;而且越转越快,其动能越来越 。摆轮到最低点时,转动最快,动能最 ;其高度最低,重力势能最 。在摆轮下降的过程中,其 能逐渐转化为 能。
仿照摆轮下降过程的分析,得出摆轮上升过程中,摆轮的 能逐渐转化为 能 学生探究:
学生自制单摆,完成探究
如图所示,绳的一端拴一小球,另一端悬于固定点,用手把小球拉到A点后松开,小球便摆动起来,在摆动过程中。小球的重力势能在________点最大,在________点最小;小球的动能在________点最大,在________点最小,从A到B是 能转化为 能,从
B 到C 是 能转化为 能
实验2:学生分组做教材中的“想想做做”
动能与势能之和称为_____________。动能是物体___________时具有的能量,势能是____________着的能量。如果只有动能和势能相互转化,机械能的总和___________,即机械能是 的。
演示皮球反跳高度一次比一次低,再演示滚摆高度也是一次比一次低.最后都要停下来,问:这是什么原因呢?
(引导学生回答:物体运动要克服摩擦和空气阻力做功,要消耗物体的机械能。最后机械能完全被用来克服摩擦和空气阻力做功消耗掉了,所以物体最后要停下来)
请学生分析现象产生的原因分析这其中是否有其他能量的转化?
假设没有阻力会怎么样呢?引出机械能守恒规律
4、精讲点拨、跟踪训练:
说明下列过程中机械能的转化:
①雪橇从山坡上滑下;
②炮弹从炮口斜向上射出,又落到远处地上;
③玩具弹簧枪将“子弹”射出去;
④小孩坐在秋千上,在妈妈推了一次以后,自己荡着。
在学生总结的基础上老师补充得出结论: 动能和势能统称机械能。
教师点拨:
(1)、物体具有动能,也可以说具有机械能;物体具有势能,也可以说具有机械能;物体若同时具有动能和势能,动能和势能加在一起就是物体具有的机械能。
(2)、物体具有的能量大小是用做功多少来衡量的。因此,能的单位和功的单位相同,都是焦。
(3)、动能的增减变化,要以速度增减来判断。
(4)、重力势能的增减变化,要以物体离地面高度的增减变化来判断。
(5)、判断弹性势能的增减,要根据弹性形变大小的变化。
5、归纳总结,巩固检测
1. 2003年3月20日在美英联军对伊拉克的军事打击中,两军调用了大量空降部队。在空降兵离开机舱、尚未打开降落伞的一段时间里,他们在空中加速下落,若不计空气阻力,那么在这段时间里,空降兵的重力势能________,动能________,机械能________ (填“增加”、“减小”或“不变”)
2、拉弓射箭过程中拉弓时,弓的形状发生变化,形变越大,弹性势能__________。在弓恢复形状,箭被射出时,弓的___________能转化为____________能。
3、在下列过程中,物体动能转化为势能的是 ( )
A、拉弯的弓把箭射出去 B、秋千从高处落向低处
C、冰雹从天而降 D、向上抛出的石块在空中上升
4、打桩机的重锤自由下落时,它的 ( )
A、动能不变,势能不变 B、动能增大,势能不变
C、动能增大,势能减小 D、动能减小,势能增大
5、以下现象中,动能和势能都增加的是 ( )
A、玩具弹簧枪将“子弹”水平射出去 B、汽车加速下坡
C、上升越来越快的气球 D、平直轨道上匀速行驶的列车
6、一个小球从光滑的斜面上由静止开始滚下,当在斜面的顶端时重力势能为100J,当它在斜面的某一位置时重力势能只有30J了。小球减少的势能到哪儿去了,此时小球的机械能为多少?
2、骑自行车上坡,往往在坡前加紧蹬几下,用机械能的有关知识解释这一做法。
15.5 机械能及其转化
袁小玲
【学习目标】
1.知识与技能
●能用实例说明动能和势能之间可以相互转化,
能解释有关动能、重力势能、弹性势能之间相互转化的简单现象.
●初步了解机械能守恒的含义.
2.过程与方法
●通过观察和实验,认识动能和势能之间的相互转化的过程.
●动手设计实验,勇于探索自然现象和身边的物理道理.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关心机械能与人们生活的联系,有将机械能应用于生活的意识.
【重点、难点】
理解动能和势能之间的相互转化;了解机械能守恒。
一、课前延伸
1、(1)什么是动能?动能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怎样改变质量一定的物体的动能?
(2)什么是重力势能?重力势能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怎样判断重力势能大小的变化?
(3)什么是弹性势能?弹性势能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怎样使一个物体具有更大的弹性势能?
2、将一个乒乓球向上抛出去,乒乓球离手时的速度最大,此时的动能___________。在上升过程中,乒乓球的质量 ,速度____ _____,因而动能__________,但高度在增加,因而重力势能__________。当达到最高点时,乒乓球的速度为_________,动能也为_________,重力势能达到最大,所以在上升过程中乒乓球的________能转化为_________。从最高处下落时,速度越来越__________,动能越来越__________,由于高度不断减小,所以重力势能也不断____________。所以,在下降过程中乒乓球的_________能转化为__________能。
3、学生阅读P119“科学世界:人造地球卫星”并思索课后训练
二、课内探究:
(一)、情景导入:
我们在初二的时候就已经学习过关于能量的转化,那么,电灯工作的时候,能量是怎么转化的?风力发电机工作的时候,能量是怎么转化的?水利发电机工作的时候,能量是怎么转化的?电动机工作的时候,能量是怎么转化的?
(二)自主学习:
1、动手动脑搞探究:
手持粉笔头高高举起。以此事例提问:被举高的粉笔具不具有能量?为什么? 学生回答提问后,再引导学生分析粉笔头下落的过程。首先提出,当粉笔头下落路过某一点时,粉笔头具有什么能量?学生比较在该位置和起始位置,粉笔头的重力势能和动能各有什么变化
2、演示钢球从斜槽滚下?从上面实验可以看到,钢球从斜槽滚下的过程中,高度降低,重力势能减小;速度变快,动能增大,这个动能是怎样产生的?
3、合作探究、交流展示
实验1:滚摆实验。
开始释放摆轮时,摆轮在最高点静止,此时摆轮只有 能,没有 能。摆轮下降时其高度降低,重力势能 ;摆轮旋转着下降;而且越转越快,其动能越来越 。摆轮到最低点时,转动最快,动能最 ;其高度最低,重力势能最 。在摆轮下降的过程中,其 能逐渐转化为 能。
仿照摆轮下降过程的分析,得出摆轮上升过程中,摆轮的 能逐渐转化为 能 学生探究:
学生自制单摆,完成探究
如图所示,绳的一端拴一小球,另一端悬于固定点,用手把小球拉到A点后松开,小球便摆动起来,在摆动过程中。小球的重力势能在________点最大,在________点最小;小球的动能在________点最大,在________点最小,从A到B是 能转化为 能,从
B 到C 是 能转化为 能
实验2:学生分组做教材中的“想想做做”
动能与势能之和称为_____________。动能是物体___________时具有的能量,势能是____________着的能量。如果只有动能和势能相互转化,机械能的总和___________,即机械能是 的。
演示皮球反跳高度一次比一次低,再演示滚摆高度也是一次比一次低.最后都要停下来,问:这是什么原因呢?
(引导学生回答:物体运动要克服摩擦和空气阻力做功,要消耗物体的机械能。最后机械能完全被用来克服摩擦和空气阻力做功消耗掉了,所以物体最后要停下来)
请学生分析现象产生的原因分析这其中是否有其他能量的转化?
假设没有阻力会怎么样呢?引出机械能守恒规律
4、精讲点拨、跟踪训练:
说明下列过程中机械能的转化:
①雪橇从山坡上滑下;
②炮弹从炮口斜向上射出,又落到远处地上;
③玩具弹簧枪将“子弹”射出去;
④小孩坐在秋千上,在妈妈推了一次以后,自己荡着。
在学生总结的基础上老师补充得出结论: 动能和势能统称机械能。
教师点拨:
(1)、物体具有动能,也可以说具有机械能;物体具有势能,也可以说具有机械能;物体若同时具有动能和势能,动能和势能加在一起就是物体具有的机械能。
(2)、物体具有的能量大小是用做功多少来衡量的。因此,能的单位和功的单位相同,都是焦。
(3)、动能的增减变化,要以速度增减来判断。
(4)、重力势能的增减变化,要以物体离地面高度的增减变化来判断。
(5)、判断弹性势能的增减,要根据弹性形变大小的变化。
5、归纳总结,巩固检测
1. 2003年3月20日在美英联军对伊拉克的军事打击中,两军调用了大量空降部队。在空降兵离开机舱、尚未打开降落伞的一段时间里,他们在空中加速下落,若不计空气阻力,那么在这段时间里,空降兵的重力势能________,动能________,机械能________ (填“增加”、“减小”或“不变”)
2、拉弓射箭过程中拉弓时,弓的形状发生变化,形变越大,弹性势能__________。在弓恢复形状,箭被射出时,弓的___________能转化为____________能。
3、在下列过程中,物体动能转化为势能的是 ( )
A、拉弯的弓把箭射出去 B、秋千从高处落向低处
C、冰雹从天而降 D、向上抛出的石块在空中上升
4、打桩机的重锤自由下落时,它的 ( )
A、动能不变,势能不变 B、动能增大,势能不变
C、动能增大,势能减小 D、动能减小,势能增大
5、以下现象中,动能和势能都增加的是 ( )
A、玩具弹簧枪将“子弹”水平射出去 B、汽车加速下坡
C、上升越来越快的气球 D、平直轨道上匀速行驶的列车
6、一个小球从光滑的斜面上由静止开始滚下,当在斜面的顶端时重力势能为100J,当它在斜面的某一位置时重力势能只有30J了。小球减少的势能到哪儿去了,此时小球的机械能为多少?
2、骑自行车上坡,往往在坡前加紧蹬几下,用机械能的有关知识解释这一做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