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犯偶犯不应成为酌定量刑情节

初犯偶犯不应成为酌定量刑情节

作者: 杨黎 刘源远 发布时间: 2008-06-19 14:56:09

根据刑法第61条规定,量刑是指人民法院对于犯罪分子决定刑罚的时候,根据犯罪的事实、犯罪的性质、情节和对社会的危害程度,依法裁量决定刑罚的活动。量刑情节分为法定量刑情节和酌定量刑情节,法定量刑情节系法律明文规定在量刑时必须加以考虑的因素,酌定量刑情节系虽无法律的明文规定,但根据刑事政策和审判实践经验,在量刑时可予酌情考虑的因素。在司法实践中,法院刑事司法文书上经常有“被告人某某系初犯、偶犯,认罪态度好,应予酌定从轻处罚”的表述,笔者认为,该一表述并不确当,应以犯罪前的一贯表现来取代初犯、偶犯的表述。

1、初犯、偶犯的概念界定不清,容易引起歧义。关于初犯、偶犯的概念,各种刑法教科书和学术性文章表述的是五花八门,有观点认为,只要是第一次接受审判,统称为初犯,包括第一次犯罪,也包括数次犯罪,并还可能包括惯犯或常业犯;有观点认为,只有行为人第一次实施的犯罪才是初犯,在此之后实施的犯罪,不管是否曾被审判,均不是初犯;

还有观点认为,初犯是指第一次犯罪并被判处刑罚的人,将初犯与再犯的概念相对应。概念不清使得各地法院在实践中自行其是,有些法院甚至将多次盗窃的惯犯、多次受贿的受贿犯也认定为初犯、偶犯,显属不当。

2、初犯、偶犯不是法言法语,表述在判决书上缺乏严谨性。我国1979年刑法典、1997年刑法典以及相关的司法解释中均没有初犯、偶犯的规定,初犯、偶犯实际上是来源于刑事司法政策。刑事政策在我国曾被广泛地予以应用,即使到了法律已经相对完善的今天,宽严相济、严打、两个基本等刑事政策在惩治犯罪、预防犯罪方面依然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但刑事政策是一种策略、方针、和指导原则,直接将其表述在刑事司法文书上有失法律文书的严谨性。

3、初犯、偶犯并不必然是酌定从轻处罚情节。酌定情节是根据刑事政策和审判实践经验,在量刑时可予酌情考虑的因素。尽管酌定情节没有法律明文规定,但是从审判实践特别是从倍受赞誉的江苏省高级法院在全国率先正式出台《量刑指导规则》来看,酌定的量刑情节一般包括犯罪对象、犯罪手段、犯罪时间、地点、犯罪动机、起因、犯罪前的一贯表现、犯罪后的态度、退赃和赔偿情况等,此中也并无初犯、偶犯的规定。能与初犯、偶犯相近似的就是犯罪前的一

贯表现,但犯罪前的一贯表现与初犯、偶犯明显是两个互不周延的概念,初犯、偶犯的犯罪前一贯表现不一定就好,犯罪前表现不好的也有可能是初犯、偶犯。如果不结合其他情节综合考虑,仅仅以“初犯”、“偶犯”为从宽处罚的酌定情节,不仅于法无据,而且有失法律的严肃性,甚至会导致放纵犯罪后果的发生。因此,不应将初犯、偶犯作为酌定从轻处罚情节。

初犯偶犯不应成为酌定量刑情节

作者: 杨黎 刘源远 发布时间: 2008-06-19 14:56:09

根据刑法第61条规定,量刑是指人民法院对于犯罪分子决定刑罚的时候,根据犯罪的事实、犯罪的性质、情节和对社会的危害程度,依法裁量决定刑罚的活动。量刑情节分为法定量刑情节和酌定量刑情节,法定量刑情节系法律明文规定在量刑时必须加以考虑的因素,酌定量刑情节系虽无法律的明文规定,但根据刑事政策和审判实践经验,在量刑时可予酌情考虑的因素。在司法实践中,法院刑事司法文书上经常有“被告人某某系初犯、偶犯,认罪态度好,应予酌定从轻处罚”的表述,笔者认为,该一表述并不确当,应以犯罪前的一贯表现来取代初犯、偶犯的表述。

1、初犯、偶犯的概念界定不清,容易引起歧义。关于初犯、偶犯的概念,各种刑法教科书和学术性文章表述的是五花八门,有观点认为,只要是第一次接受审判,统称为初犯,包括第一次犯罪,也包括数次犯罪,并还可能包括惯犯或常业犯;有观点认为,只有行为人第一次实施的犯罪才是初犯,在此之后实施的犯罪,不管是否曾被审判,均不是初犯;

还有观点认为,初犯是指第一次犯罪并被判处刑罚的人,将初犯与再犯的概念相对应。概念不清使得各地法院在实践中自行其是,有些法院甚至将多次盗窃的惯犯、多次受贿的受贿犯也认定为初犯、偶犯,显属不当。

2、初犯、偶犯不是法言法语,表述在判决书上缺乏严谨性。我国1979年刑法典、1997年刑法典以及相关的司法解释中均没有初犯、偶犯的规定,初犯、偶犯实际上是来源于刑事司法政策。刑事政策在我国曾被广泛地予以应用,即使到了法律已经相对完善的今天,宽严相济、严打、两个基本等刑事政策在惩治犯罪、预防犯罪方面依然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但刑事政策是一种策略、方针、和指导原则,直接将其表述在刑事司法文书上有失法律文书的严谨性。

3、初犯、偶犯并不必然是酌定从轻处罚情节。酌定情节是根据刑事政策和审判实践经验,在量刑时可予酌情考虑的因素。尽管酌定情节没有法律明文规定,但是从审判实践特别是从倍受赞誉的江苏省高级法院在全国率先正式出台《量刑指导规则》来看,酌定的量刑情节一般包括犯罪对象、犯罪手段、犯罪时间、地点、犯罪动机、起因、犯罪前的一贯表现、犯罪后的态度、退赃和赔偿情况等,此中也并无初犯、偶犯的规定。能与初犯、偶犯相近似的就是犯罪前的一

贯表现,但犯罪前的一贯表现与初犯、偶犯明显是两个互不周延的概念,初犯、偶犯的犯罪前一贯表现不一定就好,犯罪前表现不好的也有可能是初犯、偶犯。如果不结合其他情节综合考虑,仅仅以“初犯”、“偶犯”为从宽处罚的酌定情节,不仅于法无据,而且有失法律的严肃性,甚至会导致放纵犯罪后果的发生。因此,不应将初犯、偶犯作为酌定从轻处罚情节。


相关文章

  • 交通肇事案二审辩护词
  • XXX涉嫌交通肇事一案 二审辩护词 审判长.审判员: 河南倚天剑律师事务所依法接受被告人XXX近亲属的委托,指派我担任涉嫌交通肇事案的二审辩护人,参加本案的诉讼活动,现发表如下辩护意见,供合议庭参考. 一.一审判决对于被告人具有的法定.酌定 ...查看


  • 赵某诈骗罪辩护词
  • 赵某诈骗罪辩护词 尊敬的审判长.审判员: 新蔡县法律援助中心依据被告人赵某的申请,指派我担任赵某诈骗案的辩护人.接受委托后,我仔细查阅了全部案件材料,并会见了被告人,还进行了大量的调解工作.结合法庭调查情况,辩护人对于检察机关指控被告人赵某 ...查看


  • 刑事案件的辩护技巧
  • 刑事案件的辩护技巧 一.要善于准确归纳并找出辩护的法定理由. 律师凭什么为被告辩护?我国<律师法>第二十八条规定:"律师担任刑事案件辩护人的,应当根据事实和法律,提出证明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无罪.罪轻或者减轻.免除其刑事 ...查看


  •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贯彻宽严相济刑事政策的若干意见]
  • 法发[2010]9号 最高人民法院印发 <关于贯彻宽严相济刑事政策的若干意见>的通知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高级人民法院,解放军军事法院,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高级人民法院生产建设兵团分院: 宽严相济刑事政策,是党中央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 ...查看


  • 公诉开庭流程精简
  • 矿区人民法院公诉案件一审流程 一.开庭 审:宣布开庭,下面核实被告人身份,告知被告人诉讼权利.义务.宣布合议庭组成人员. 二.法庭调查: 1公诉人宣读起诉书.宣读完毕后告知起诉书宣读完毕, 声音洪亮,语速适中. 2定罪.量刑部分进行法庭调查 ...查看


  • 26项故意伤害罪裁判观点集成(附故意伤害罪量刑一览表大全)_
  • 编者按:故意伤害罪作为一种复杂的传统犯罪,刑法理论界对此作了长期的研究,并形成了系统的理论观点.但由于伤害案件的多发性.复杂性,在司法实践中还有许多伤害案件存在争议,还有许多问题函待解决.本公众号将隆重推出全国各地故意伤害罪裁判要旨集成,并 ...查看


  • 轻微刑事案件快速处理程序的效率保证
  • [摘 要]轻微刑事案件快速处理程序是在宽严相济刑事政策的大背景下出现的,对于重塑刑事司法的公正与效率价值具有重要意义.轻微刑事案件快速处理程序应该正确区分程序的适用范围,适应该轻而轻.该重而轻.非犯罪化.非刑罚化.非监禁化的宽缓思想,提高诉 ...查看


  •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贯彻宽严相济刑事政策的若干意见 1
  •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贯彻宽严相济刑事政策的若干意见>的理解与适用 最高人民法院网站 www.court.gov.cn2010-04-26 17:37:00来源: 最高人民法院 2010年2月8日,最高人民法院下发了<关于贯彻宽严相济 ...查看


  • [案例分析]非法经营罪的有效辩护(非法经营烟草制品)
  • [案情简介] 2011年11月22日,犯罪嫌疑人唐某某.邓某某等伙同郭某某共十人在湖南省非法收购烟叶11.45吨,雇请司机运输到河南销售,途经荆州市被警方查缴,将押运的唐某某.黄某某等四人抓获. [公安机关起诉意见] 公安机关以犯罪嫌疑人涉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