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桃低产林改造技术

  摘要 阐述了岐山县核桃生产产量和质量不高的主要原因,包括栽植立地条件差、土壤养分不足、品种混杂、栽培管理水平低、病虫害严重等方面内容,提出了垦复改土、施肥保水、品种改良、加强修剪、病虫害防治等低产林改造技术,以确保核桃优质丰产。

  关键词 核桃;低产原因;改造技术

  中图分类号 S664.1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6)02-0181-02

  核桃是我国重要的经济林树种,分布广,适应性强,经济价值高,是山区丘陵农民广泛种植的经济树种。岐山县位于陕西省关中平原西部,东经107°33′~107°55′,北纬34°07′~34°37′,南接秦岭,北枕千山,中为广阔平原,地势自西北向东南倾斜,南北狭长,东西较窄,境内山、川、塬皆有,渭河、韦水河穿境而过,形成了“两山夹一川,两水分三塬”的地形地貌特征。海拔最高2 160 m,最低495 m。属暖温带大陆性季风型半湿润气候,年平均气温12 ℃。年平均日照时数2 064.8 h,日照率47%,平均无霜期214 d。年平均降水量623.8 mm(最大年992.3 mm,最小年377.6 mm)。土壤以褐土和黄绵土为主。近年来,县委、县政府立足实际,大面积发展核桃生产,促进了山区丘陵农业种植结构调整,为农民找到了一条经济增收途径。在大规模发展核桃生产过程中,因种苗、栽植、管理、选址等原因,形成了核桃大面积的低产林,直接影响了农民的积极性。核桃低产林改造成为岐山县核桃生产中的突出问题,也是今后一段时期该县林业的工作重点。

  1 低产林形成的原因

  1.1 立地条件差

  由于大规模发展核桃生产,各镇过于追求栽植面积,相当一部分核桃树种植在土壤瘠薄的丘陵坡地上,土层厚度不足1 m,有些地块土层在30 cm左右。个别栽植大户为获得政府造林补助金,把核桃栽植在荒山荒岭,或土壤瘠薄的荒地上,成活率低,幼树生长量小,年年绝产,或产量极低[1]。

  1.2 营养不良,水分不足

  当地传统的核桃生产管理粗放,很少对核桃树施肥,丘陵坡地面积大,水土流失严重,多数核桃低产林缺乏养分和水分。核桃花芽形成困难,大量形成雄花穗,生理落果严重,果仁秕,质量差,产量低。

  1.3 品种混杂

  前几年在政府大力号召和退耕还林政策的扶持下,群众发展核桃生产积极性高,苗木供不应求,当地繁殖的核桃良种苗远远不能满足农民的需求。一些苗木贩子从外省购进大量劣质杂苗和实生苗,栽植后生长不齐,结果晚,产量低,果实质量差,挫伤了农民管理的积极性,给生产造成极大损失[2]。

  1.4 栽植过密,修剪不当

  为追求早期产量,前几年多数核桃园栽植过密,一般超过840株/hm2,个别果园超过1 665株/hm2。特别是土层瘠薄的地块,误认为生长速度慢,树冠扩展慢,高密度可增加前期产量,这些地块遇到降雨量少的干旱年份,造成部分植株死亡,枯梢严重。核桃的整形修剪多从苹果树形移植过来,大多留枝过多,层间距小,通风透光差,过早树冠郁闭,结果部位外移快,内膛光秃,表面结果严重,产量低。

  1.5 病虫害严重

  综合管理差,病虫害发生严重,危害核桃最严重的病害是树干腐烂病,因核桃伤流严重,发现树干腐烂病病斑,多数树干周皮坏死,特别对于干径10 cm以下的植株,死亡严重。栽植密度过大的核桃园,果实成熟前遇连续降雨天气,叶片、果实易感染炭疽病出现叶片坏死,果实青皮变黑,大量落果。丘陵山地核桃园举翅蛾发生严重,果实成熟前出现“核桃黑”,造成落果严重。近年来,核桃枯枝病发生趋于严重,也成为核桃减产的重要原因。

  2 低产林改造技术

  2.1 垦复改土

  垦复改土是立地条件差的低产林改造的主要技术措施,也是核桃树丰产稳产的最基本保证。通过垦复熟化改良土壤,改善土壤的物理性质,增强土壤中微生物活动能力,提高土壤肥力。在冬季和春季对树冠垂直投影范围内的杂草进行割除,并深翻土壤150 cm,里浅外深,拣除树盘内的草根、石块,并整平树盘内土壤;夏季割除周围杂草,进行树盘覆草,覆草厚度20 cm,或进行松土除草,以消灭在地表越冬的病虫,提高土壤含水量[3]。

  2.2 施肥保水

  肥水管理对核桃树生长和结果至关重要。岐山县核桃生长大树多为散生,长期处于自然生长状态,对新植幼树无施肥浇水管理概念,幼树普遍生长量小,营养条件差。新建核桃园多栽植在旱坡地上,雨季地表径流大,集水保墒差,无法满足核桃树生长结果对肥水的需求。采取秋施基肥,生长季节追肥和叶面施肥,雨季修筑保水工程,取得了显著效果。

  2.3 品种改良

  定植的实生核桃幼树和品种劣的核桃树,于春季发芽时用插皮舌接法高接换头,如未成活可于5月底至6月初采用方块芽接。适宜岐山县的优良品种有香玲、辽核1号、西扶1号等。高接改良的核桃树加强管理3年后即可进入结果期,比实生核桃树提早结果3~5年,产量提高2~3倍[4]。

  2.4 合理稀植,整形修剪

  根据岐山县多数核桃园立地条件和管理水平,栽植良种嫁接苗的密度应在495~660株/hm2,过密栽植应有计划去除多余植株,实生树可按合理密度高接换头,改良品种,其余植株伐掉。土壤瘠薄地块应稀植,密度不超过495株/hm2,土壤深厚的地块可适当密植。

  合理的整形修剪可促使核桃树形成良好的树体结构,改善通风透光条件,调整地上部与地下部生长与结果关系,调节营养生产、分配、消耗和积累,促使幼树早果丰产,成林树优质、高产、稳产,延长经济结果年限[5]。

  2.5 病虫害防治

  2.5.1 除枯枝。秋季落叶后至春季萌芽前,及时捡拾落地虫果,清除树冠病枯枝,清理地表枯枝落叶,集中烧毁或进行深埋。

  2.5.2 刮粗皮。刮除距地面1.5 m以内的树干全部粗、老、翘皮和腐朽树节,至露出新鲜的树干皮层,并使树干光滑平整。

  2.5.3 涂白。用涂白剂对刮除的树干进行涂白。涂白剂的配方是生石灰5 kg、食盐2 kg、油0.1 kg、水20 kg,并加入适量硫磺。

  2.5.4 喷杀虫药。把树盘整平后,撒或喷杀虫剂、杀菌剂,杀虫剂采用杀菌酯或溴氧菊酯,1盒/株;杀菌剂采用甲基托布津或代森锰锌,剂量0.5 kg/株。

  3 参考文献

  [1] 王怀智.核桃栽培管理技术[J].中国林业,2011(13):50.

  [2] 于菊梅,张建廷.核桃丰产栽培技术[J].中国林副特产,2011(4):50-51.

  [3] 童书财.浅谈核桃老产区低产林分改造[J].现代园艺,2011(8):52-53.

  [4] 苏国顺,何水柯.核桃高产栽培技术[J].河南农业,2011(8):35.

  [5] 王秀峰,于俊杰,郝俊梅.核桃低产园改(造)接技术[C]//第五届全国干果生产、科研进展学术研讨会论文集,2007.

  摘要 阐述了岐山县核桃生产产量和质量不高的主要原因,包括栽植立地条件差、土壤养分不足、品种混杂、栽培管理水平低、病虫害严重等方面内容,提出了垦复改土、施肥保水、品种改良、加强修剪、病虫害防治等低产林改造技术,以确保核桃优质丰产。

  关键词 核桃;低产原因;改造技术

  中图分类号 S664.1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6)02-0181-02

  核桃是我国重要的经济林树种,分布广,适应性强,经济价值高,是山区丘陵农民广泛种植的经济树种。岐山县位于陕西省关中平原西部,东经107°33′~107°55′,北纬34°07′~34°37′,南接秦岭,北枕千山,中为广阔平原,地势自西北向东南倾斜,南北狭长,东西较窄,境内山、川、塬皆有,渭河、韦水河穿境而过,形成了“两山夹一川,两水分三塬”的地形地貌特征。海拔最高2 160 m,最低495 m。属暖温带大陆性季风型半湿润气候,年平均气温12 ℃。年平均日照时数2 064.8 h,日照率47%,平均无霜期214 d。年平均降水量623.8 mm(最大年992.3 mm,最小年377.6 mm)。土壤以褐土和黄绵土为主。近年来,县委、县政府立足实际,大面积发展核桃生产,促进了山区丘陵农业种植结构调整,为农民找到了一条经济增收途径。在大规模发展核桃生产过程中,因种苗、栽植、管理、选址等原因,形成了核桃大面积的低产林,直接影响了农民的积极性。核桃低产林改造成为岐山县核桃生产中的突出问题,也是今后一段时期该县林业的工作重点。

  1 低产林形成的原因

  1.1 立地条件差

  由于大规模发展核桃生产,各镇过于追求栽植面积,相当一部分核桃树种植在土壤瘠薄的丘陵坡地上,土层厚度不足1 m,有些地块土层在30 cm左右。个别栽植大户为获得政府造林补助金,把核桃栽植在荒山荒岭,或土壤瘠薄的荒地上,成活率低,幼树生长量小,年年绝产,或产量极低[1]。

  1.2 营养不良,水分不足

  当地传统的核桃生产管理粗放,很少对核桃树施肥,丘陵坡地面积大,水土流失严重,多数核桃低产林缺乏养分和水分。核桃花芽形成困难,大量形成雄花穗,生理落果严重,果仁秕,质量差,产量低。

  1.3 品种混杂

  前几年在政府大力号召和退耕还林政策的扶持下,群众发展核桃生产积极性高,苗木供不应求,当地繁殖的核桃良种苗远远不能满足农民的需求。一些苗木贩子从外省购进大量劣质杂苗和实生苗,栽植后生长不齐,结果晚,产量低,果实质量差,挫伤了农民管理的积极性,给生产造成极大损失[2]。

  1.4 栽植过密,修剪不当

  为追求早期产量,前几年多数核桃园栽植过密,一般超过840株/hm2,个别果园超过1 665株/hm2。特别是土层瘠薄的地块,误认为生长速度慢,树冠扩展慢,高密度可增加前期产量,这些地块遇到降雨量少的干旱年份,造成部分植株死亡,枯梢严重。核桃的整形修剪多从苹果树形移植过来,大多留枝过多,层间距小,通风透光差,过早树冠郁闭,结果部位外移快,内膛光秃,表面结果严重,产量低。

  1.5 病虫害严重

  综合管理差,病虫害发生严重,危害核桃最严重的病害是树干腐烂病,因核桃伤流严重,发现树干腐烂病病斑,多数树干周皮坏死,特别对于干径10 cm以下的植株,死亡严重。栽植密度过大的核桃园,果实成熟前遇连续降雨天气,叶片、果实易感染炭疽病出现叶片坏死,果实青皮变黑,大量落果。丘陵山地核桃园举翅蛾发生严重,果实成熟前出现“核桃黑”,造成落果严重。近年来,核桃枯枝病发生趋于严重,也成为核桃减产的重要原因。

  2 低产林改造技术

  2.1 垦复改土

  垦复改土是立地条件差的低产林改造的主要技术措施,也是核桃树丰产稳产的最基本保证。通过垦复熟化改良土壤,改善土壤的物理性质,增强土壤中微生物活动能力,提高土壤肥力。在冬季和春季对树冠垂直投影范围内的杂草进行割除,并深翻土壤150 cm,里浅外深,拣除树盘内的草根、石块,并整平树盘内土壤;夏季割除周围杂草,进行树盘覆草,覆草厚度20 cm,或进行松土除草,以消灭在地表越冬的病虫,提高土壤含水量[3]。

  2.2 施肥保水

  肥水管理对核桃树生长和结果至关重要。岐山县核桃生长大树多为散生,长期处于自然生长状态,对新植幼树无施肥浇水管理概念,幼树普遍生长量小,营养条件差。新建核桃园多栽植在旱坡地上,雨季地表径流大,集水保墒差,无法满足核桃树生长结果对肥水的需求。采取秋施基肥,生长季节追肥和叶面施肥,雨季修筑保水工程,取得了显著效果。

  2.3 品种改良

  定植的实生核桃幼树和品种劣的核桃树,于春季发芽时用插皮舌接法高接换头,如未成活可于5月底至6月初采用方块芽接。适宜岐山县的优良品种有香玲、辽核1号、西扶1号等。高接改良的核桃树加强管理3年后即可进入结果期,比实生核桃树提早结果3~5年,产量提高2~3倍[4]。

  2.4 合理稀植,整形修剪

  根据岐山县多数核桃园立地条件和管理水平,栽植良种嫁接苗的密度应在495~660株/hm2,过密栽植应有计划去除多余植株,实生树可按合理密度高接换头,改良品种,其余植株伐掉。土壤瘠薄地块应稀植,密度不超过495株/hm2,土壤深厚的地块可适当密植。

  合理的整形修剪可促使核桃树形成良好的树体结构,改善通风透光条件,调整地上部与地下部生长与结果关系,调节营养生产、分配、消耗和积累,促使幼树早果丰产,成林树优质、高产、稳产,延长经济结果年限[5]。

  2.5 病虫害防治

  2.5.1 除枯枝。秋季落叶后至春季萌芽前,及时捡拾落地虫果,清除树冠病枯枝,清理地表枯枝落叶,集中烧毁或进行深埋。

  2.5.2 刮粗皮。刮除距地面1.5 m以内的树干全部粗、老、翘皮和腐朽树节,至露出新鲜的树干皮层,并使树干光滑平整。

  2.5.3 涂白。用涂白剂对刮除的树干进行涂白。涂白剂的配方是生石灰5 kg、食盐2 kg、油0.1 kg、水20 kg,并加入适量硫磺。

  2.5.4 喷杀虫药。把树盘整平后,撒或喷杀虫剂、杀菌剂,杀虫剂采用杀菌酯或溴氧菊酯,1盒/株;杀菌剂采用甲基托布津或代森锰锌,剂量0.5 kg/株。

  3 参考文献

  [1] 王怀智.核桃栽培管理技术[J].中国林业,2011(13):50.

  [2] 于菊梅,张建廷.核桃丰产栽培技术[J].中国林副特产,2011(4):50-51.

  [3] 童书财.浅谈核桃老产区低产林分改造[J].现代园艺,2011(8):52-53.

  [4] 苏国顺,何水柯.核桃高产栽培技术[J].河南农业,2011(8):35.

  [5] 王秀峰,于俊杰,郝俊梅.核桃低产园改(造)接技术[C]//第五届全国干果生产、科研进展学术研讨会论文集,2007.


相关文章

  • 2013年河南省农业综合开发项目相关文件
  • 2013 年农业综合开发林业项目申报指南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以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保障国家粮油安全,改善区域生态环境和农业.农村生产生活条件,提高林产品 ...查看


  • 油用牡丹国家补贴政策资讯中国农牧网
  • 一.指导思想和原则 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关于建设生态文明和美丽中国的总体要求,结合林业发展"十二五"规划以及全国油茶产业发展规划等,围绕推进现代农业建设,努力改善区域生态环境,保障国家粮油安全,提高林产品有效供给能力, ...查看


  • 2014年农业综合开发林业项目申报指南
  • 2014年农业综合开发林业项目申报指南 一.指导思想和原则 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关于建设生态文明和美丽中国的总体要求,结合林业发展"十二五"规划以及"全国油茶产业发展规划"等,围绕推进现代农业建设, ...查看


  • 在县委农村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 在县委农村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同志们: 全县"两会"刚刚闭幕,县委.政府又接着召开县.乡.村三级干部参加的农业农村工作会议,切实学习贯彻中央.省.市农村工作会议和县委七届十一次全会精神,认真回顾总结"十一五&qu ...查看


  • 绿化荒山实施方案
  • 绿化荒山实施方案 为进一步加快森林资源培育,建设完备的林业生态体系和发达的林业产业体系,改善生存的环境气候,推进我村的现代化林业建设.根据四群教育的相关要求,结合我村实际,现就我村绿化林荒山实施方案制定如下: 一.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 ...查看


  • 通海县林业十二五发展规划
  • 通海县林业"十二五"发展规划 及中长期目标 (2011--2020) 第一章"十一五"回顾 一.林业现状 通海县位于云南省中部偏南,玉溪市南部.据 2007 年森林资 源二类调查,全县国土面积 740 ...查看


  • 某某县林业"十三五"发展规划
  • ##县林业发展"十三五"规划 (2016-2020年) # # 县 林 业 局 二○一四年九月 目录 前言--------------------------------4 第一章 "十三五"##林业 ...查看


  • 油茶低产林改造技术
  • 油茶低产林改造技术 摘要油茶的低产低效是阻碍油茶产业发展的关键因素,为解决高原山地低产油茶林改造技术问题,促进老油茶林增质增效.2004年来,通过开展油茶低产林整形修剪.良种换接.保花保果.配方施肥.土壤管理.病虫害防治等技术研究,并用研究 ...查看


  • 油茶低产林改造技术 1
  • 油茶低产林改造技术 张富金 (富宁县金坝华侨林场 云南文山州 663405)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油茶产业发展良好,油茶种植的规模不断扩大,但是产量却低而不稳,因此需要结合现代的技术进行油茶的改造.加之很多茶户固守传统的种植技术而使油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