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成大[醉落魄]高考诗歌鉴赏

范成大《醉落魄》鉴赏

古诗鉴赏

0308 1156

醉落魄

范成大

栖乌飞绝,绛河绿雾星明灭。烧香曳簟眠清樾。花影吹笙,满地淡黄月。 好风碎竹声如雪,昭华三弄临风咽。鬓丝撩乱纶巾折。凉满北窗,休共软红说。

“醉落魄”,《宋史·乐志》名“一斛夜明珠”,即“一斛珠”,晏几道词作“醉落魄”。又名“怨春风”,“醉落拓”。

此词写退隐生活中一个吹笙自娱的清夜。

乌鸦已归林栖息,不再飞翔。天河笼罩着淡绿色的雾霭,透过它,可以看见时隐时显,若有若无的星光。绛河,即天河。古人观星象以北极星为标准,天河在南,南之代表色为丹、为绛,所以天河又叫绛河(见明王逵《蠡海

集·天文类》)。此时,正好点燃香炉,展开竹席,卧于清荫之下。簟(diàn),竹席。樾(yuè),成荫的树木。“花影吹笙”,是在花影下吹笙的省文。“杏花疏影里,吹笛到天明”(陈与义《临江仙》)音乐与淡黄月色,扶疏花影互相映衬,越显得空灵剔透。

近代词评家俞陛云激赏此句并以近人鸥堂词“月要被它,愁着酒般黄”比较,认为没有“花影”两句融浑(《唐五代两宋词选释》)。

下片即接写笙声,如好风碎竹,雪清玉脆。昭华,古乐器名,即玉管。传说秦咸阳宫有玉管,长二尺三寸,二十六孔,上面刻有“昭华之琯”,此指笙。“弄”,有两层意思,一指奏乐,又指一曲为一弄。咽,谓箫声幽咽,如泣如诉。“凉满北窗”呼应“临风”,故鬓丝撩乱,纶巾吹折。软红,即红尘,如此良夜,如此风情,那些碌碌奔走于红尘之人,是不能够理解、不会欣赏的。

清代词评家宋翔凤认为“此词正咏吹笙也。上解(片)从夜中情景点出吹笙。下解‘好风碎竹声如雪’,写笙声也。‘昭华三弄临风咽’,吹已止也。‘鬓丝撩乱’,言执笙而吹者,其竹参差,时时侵鬓也。如吹时风来则‘纶巾折’,知‘凉满北窗’也。”(《乐府余论》)正所谓“草灰蛇线”,脉络分明。(侯孝琼)

范成大《醉落魄》鉴赏

古诗鉴赏

0308 1156

醉落魄

范成大

栖乌飞绝,绛河绿雾星明灭。烧香曳簟眠清樾。花影吹笙,满地淡黄月。 好风碎竹声如雪,昭华三弄临风咽。鬓丝撩乱纶巾折。凉满北窗,休共软红说。

“醉落魄”,《宋史·乐志》名“一斛夜明珠”,即“一斛珠”,晏几道词作“醉落魄”。又名“怨春风”,“醉落拓”。

此词写退隐生活中一个吹笙自娱的清夜。

乌鸦已归林栖息,不再飞翔。天河笼罩着淡绿色的雾霭,透过它,可以看见时隐时显,若有若无的星光。绛河,即天河。古人观星象以北极星为标准,天河在南,南之代表色为丹、为绛,所以天河又叫绛河(见明王逵《蠡海

集·天文类》)。此时,正好点燃香炉,展开竹席,卧于清荫之下。簟(diàn),竹席。樾(yuè),成荫的树木。“花影吹笙”,是在花影下吹笙的省文。“杏花疏影里,吹笛到天明”(陈与义《临江仙》)音乐与淡黄月色,扶疏花影互相映衬,越显得空灵剔透。

近代词评家俞陛云激赏此句并以近人鸥堂词“月要被它,愁着酒般黄”比较,认为没有“花影”两句融浑(《唐五代两宋词选释》)。

下片即接写笙声,如好风碎竹,雪清玉脆。昭华,古乐器名,即玉管。传说秦咸阳宫有玉管,长二尺三寸,二十六孔,上面刻有“昭华之琯”,此指笙。“弄”,有两层意思,一指奏乐,又指一曲为一弄。咽,谓箫声幽咽,如泣如诉。“凉满北窗”呼应“临风”,故鬓丝撩乱,纶巾吹折。软红,即红尘,如此良夜,如此风情,那些碌碌奔走于红尘之人,是不能够理解、不会欣赏的。

清代词评家宋翔凤认为“此词正咏吹笙也。上解(片)从夜中情景点出吹笙。下解‘好风碎竹声如雪’,写笙声也。‘昭华三弄临风咽’,吹已止也。‘鬓丝撩乱’,言执笙而吹者,其竹参差,时时侵鬓也。如吹时风来则‘纶巾折’,知‘凉满北窗’也。”(《乐府余论》)正所谓“草灰蛇线”,脉络分明。(侯孝琼)


相关文章

  • 高考语文古典诗词鉴赏真题及答案
  • 高考语文古典诗词鉴赏真题精析及答案 考点阐释 <考试说明>对古诗词鉴赏的要求是: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评价 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鉴赏评价能力是语文阅读能力中最高的一个层次,需 要以识记.理解和分析综合为 ...查看


  • 诗歌阅读技巧
  • 我的高考古代诗词鉴赏题肯定拿满分了! 古代诗词鉴赏始终是学生学习的难点.自从进入高考考查范围以后,它一直成为学生难以迈过的坎.究其原因,大体上来自三方面:其一,阅读量过少,体悟不够:其二,命题者命题概念上的混乱:其三,缺乏必要的技术手段-- ...查看


  • 2010各地高考诗歌鉴赏题及答案
  • 2010全国各地高考语文诗歌鉴赏题 1.(2010福建卷).阅读下面一首唐诗,回答问题.(6分) 访隐者 [宋]郭祥正 一径沿崖踏苍壁,半坞①寒云抱泉石. 山翁②酒熟不出门,残花满地无人迹. [注] ①坞:山坳.②山翁:此处指隐者. (1) ...查看


  • 高三语文复习-诗歌鉴赏1-3课时(学生版)
  • 三元整合导学模式语文学科导学稿(学生版) 编号 YWGK010 主编人:夏令强 (本导学稿适用于高三语文第一轮复习) 审稿人:刘文海 定稿日:2012 年 09 月 21 日 一.课题:诗歌鉴赏单元·鉴赏诗歌的形象.语言.表达技巧和情感 本 ...查看


  • 中考古诗文鉴赏答题技巧 1
  • 上传: 刘太元     更新时间:2012-5-21 16:16:04 中考古诗文鉴赏在中考语文成绩中占有一定份额的比例,因此,做好古诗文鉴赏,对于语文成绩的提升也是相当重要的.下面是六类常见的题型的答题模式. 一.形象意境类 形象画面:这 ...查看


  • 诗歌训练对比诗
  • 诗歌鉴赏二轮复习之 (对比诗) 1.阅读下面两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 秋夜独坐 王维 独坐悲双鬓,空堂欲二更. 雨中山果落,灯下草虫鸣. 夜深 周弼 虚堂人静不闻更,独坐书床对夜灯. 门外不知春雪霁,半峰残月一溪冰. (1)两诗中均写了夜 ...查看


  • 2016年高考江苏卷古诗文鉴赏试题评析
  • 一.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10-11题. 八声甘州 辛弃疾 夜读<李广传>,不能寐.因念晁楚老.杨民瞻①约同居山间,戏用李广事,赋以寄之. 故将军饮罢夜归来,长亭解雕鞍.恨灞陵醉尉,匆匆未识,桃李无言.射虎山横一骑,裂石响惊弦. ...查看


  • 山水田园诗教案2
  • 山水田园诗教案2 一.学习目标 1.把握山水田园诗的特征. 2.熟悉和体会这类诗的意象及相应的思想感情,分析其常用表达技巧. 3.学习此类诗歌鉴赏的题型及方法. 4.接受古代诗词美的熏陶,提高相应的艺术鉴赏水平. 二.真题热身 阅读下面一首 ...查看


  • 推荐:书摘:2010年高考古诗文阅读测试内容分析
  • 书摘:2010年高考古诗文阅读测试内容分析 <2010年全国高考语文试题研究报告>第五章(节选) 一.试题概况分析 从测试材料的角度而言,人物传记类文章仍然占据了大部分.有8套试卷从<二十四史>中选择了测试材料,这在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