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虹仓储管理
目录
公司简介·················································3
长虹物流系统·············································4 长虹的流动仓库···········································5
长虹实行流动仓库的必要性·································6 仓储管理的业务流程·······································7 长虹的流动仓库取得的成果·································10 长虹仓储管理的优缺点分析·································11 建议·····················································12
一、公司简介 长虹电子集团有限公司始创于1958年,公司前身国营长虹机器厂是中国“一五”期间的156项重点工程之一,是当时国内唯一的机载火控雷达生产基地。历经多年的发展,长虹完成由单一的军品生产到军民结合的战略转变,成为集电视、空调、冰箱、IT 、通讯、网络、数码、芯片、能源、商用电子、电子部品、生活家电及新型平板显示器件等产业研发、生产、销售、服务为一体的多元化、综合型跨国企业集团,逐步成为全球具有竞争力和影响力的3C 信息家电综合产品与服务提供商。2005年,长虹跨入世界品牌500强,长虹品牌价值655.89亿元。
公司总部位于中国西部新兴科技城---四川省绵阳市。同时在江苏南通、吉林长春和广东中山分别设立了多家参股、控股子公司。在实践" 长虹科技,造福人类" 的企业宗旨过程中,长虹彩电市场占有率连续十余年位居行业榜首;空调仍保持着每年100%的增长;DVD 畅销海外,订单不断;新近的" 精显" 背投彩电傲视群雄,风头正劲;ADSL 通过国家验收,渐入佳境。公司被国家确定为全国120家大型试点企业集团和六家技术创新试点企业之一。
公司始终坚持技术是企业生命的原动力作用,时刻保持对高新技术的充分接触和跟踪,不断加大技术开发的力度和投入,壮大雄厚的科研开发实力。公司拥有国家级的技术中心和博士后科研流动站,与中科院、清华大学等国内著名的科研院所建立了密切的技术合作关系,并先后与松下、东芝、三洋、飞利浦、汤姆逊、NEC 、C-CUBE 、三肯、微科、陶氏化工等国外著名大企业建立了多个联合实验室,与国际家电同行站在了同一起跑线。
新世纪,新长虹。秉承" 以振兴民族工业为己任" 的企业文化,坚持" 科技领先,速度取胜" 的经营理念,坚持" 创世界名牌,树百年长虹" 的发展战略,长虹正抓住WTO 、西部大开发的历史机遇,努力进行结构调整、产业升级、制度创新和技术创新,全力塑造长虹强大的核心竞争力,实现长虹的二次腾飞,为进入世界500强,成为世界范围内有较强实力的综合企业集团而奋斗!
二、长虹的物流系统
近年来,中国家电业产能严重过剩,利润日趋微薄,落后的物流管理系统是其主要瓶颈之一,对于目前的中国家电业来说,下游面临大连锁商的压力,上游面临原材料成本日益走高的挑战,处在中间的家电制造企业,必须通过内部挖潜的集约型竞争方式,才能在市场竞争中谋取一席之地。因此,作为“第三利润源”的物流被看作是制造企业最有希望降低运营成本、提高运营效率的环节。
但物流对整个家电业来说,高成本、低效率、多环节是其通病,短期内很难扭转。作为中国家电业“龙头”的长虹也不例外。有关机构在分析长虹的物流管理体系时指出,多、少、散、乱是其四大顽疾。
“多”是资源过多,绵阳40多个原材料库房,50多个成品库房,200多个销售库房,近千辆的大小货车。“少”是效益过少,作为支持服务部门缺少服务和效益观念。“散”是职能分散,多头管理,比如,成品配送由销售部门在管,原材料物流由采购部门在管,没有人对物流总成本负责。“乱”是流程混乱,缺乏系统科学的操作流程和操作规范,导致运输和仓储管理环节低效率。要彻底改变长虹物流现状,必须下“猛药”。对此,长虹高层开出了“药方”。 ①物流组织创新。2005年2月,长虹整合内部物流资源成立新物流公司,构建起采购、仓储、配送统一平台,统一对长虹的物流业务负责。这种新的组织框架,责任更加明确,有利于深挖内部潜力、整合外部资源。
②物流观念创新。物流贯穿企业的各个环节,不仅要保证高节奏的生产,而且要实现最低库存下的仓储和服务及时到位的成品配送。由此,长虹提出了“物流是流动的仓库”的思路,用时间消灭空间,摒弃了存货越多越好的落后观念,全面提升速度观念。
③物流技术创新。积极发展企业的物流技术体系,包括保管、搬运的机械化和自动化,信息的条码和自动识别化,以及基于Inter -net 的信息实时管理和网络化,这样,令长虹的物流管理走上了规范化、标准化的道路。
④物流管理创新。推行整合、借力、供应链管理一体化战略等,施行精细化整合管理。比如,把四川以外的一些物流业务采用招标制,外包给实力和信誉好的第三方物流商。
物流改革并不只是如何降低成本,而是一个企业的系统工程,最关键还要通过对物流的重构来推动企业提升运营效率,以满足消费者对个性化产品和服务的需求。从流程上来看,长虹物流首先搭建了一个集采购、储运和配送于一体的服务平台。在具体操作上,长虹对物流系统进行“大手术”。一是“节流”。办法是招标。据了解,新物流公司干的第一件事,就是通过招标方式,对公路、铁路等行业进行集中采购运力,综合运输成本同比下降20%以上;二是“瘦身”。以前长虹在全国设置了绵阳、中山、南通、吉林4个基地库房,203个分公司库房,形成了庞大的仓储体系。这些库房利用率较低,占用大量资金。截至去年11月底,长虹共减退绵阳外租库房15万多平方米,绵阳外租仓库费用下降50%。目前,长虹在全国范围内建立了4个CDC 和66个RDC 。
经过一年的物流改革,长虹物流的效益初现。2005年,长虹成功建立物流平台,在销售物流(配送)、采购物流和内部成品物流方面,实现无缝连接。也就是说,物流公司统一对集团物流进行运作管理,统一采购、统一材料配送、统一成品配送,使采购、物资配送、成品仓储、成品配送等方面在战略上实现一体化,最大程度发挥销售、采购、生产三者物流的协同效应。对此,中远等物流商认为,长虹开创了中国家电业第三种物流模式。这种物流模式,既有外包,又有自营,兼容了两者的优点,对整个中国家电业的物流改革都具有很强的借鉴意义。
三、长虹的流动仓库
所谓的“流动仓库”,是长虹2005年上线的一个物流信息化管理项目。仓库是不动的,但如果材料不断地进进出出而不停留,相对于材料来说,那仓库就是运动的了。 整个系统由一个中央电子平台控制,生产部门通过系统自动把原材料需求通过电子指令发给供应商,分布在200公里范围内的供应商则根据指令把带有条码的原材料拉进仓库,扫描后数据被记录下来的原材料在仓库中过渡一下,就进入了生产线,或者根本不用进库。原则上库存为零。
这其中最重要的就是系统数据的有效获取。这方面,无线网络通讯技术就派上了用场。作业人员通过手持终端移动计算设备接收指令,每一个任务完成之后,都会有一个反馈信息。完成任务后,相应的数据反馈到系统当中,才能够开始下一个任务。以前的“先作业再记数
据”变成了“先由系统指导作业,同时记录数据”。这样,原材料仓库就变成了一个实时的“流动仓库”。
四、长虹实行流动仓库的必要性
对于制造企业来说,仓储管理是供应链管理的核心环节。因为仓储是企业物流各个环节的联结点,衔接采购与生产、生产与销售以及批发与零售等重要环节。不仅如此,仓储还是物资流转的重要枢纽,也是信息流通的重要环节。在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零库存”成为许多制造企业追求的目标,但是仓储作为物流各环节的接合部,涉及入库、分拣、在库、盘点、出库、补货等各方面,流通的信息量非常大,如何高效、准确采集有关信息,成为许多企业必须解决的问题。
仓库管理分成两种:一种是成品管理;一种是原材料管理。传统的仓库管理依赖纸张和手工记录。货物的进出数据依靠人工录入ERP 系统,但随着仓库进出库频率的不断增加,商品流通速度加快,这种手工操作模式不仅劳动效率低下,导致系统运营成本增加,而且无法为ERP 系统中出入库统计、盘点统计等功能提供及时和准确的数据,影响了企业的决策速度和市场竞争力。
因而,如何完全解决长虹信息流、商流和物流的同步问题,来支撑整个仓库实现JIT (JUST IN TIME)的流动状态,大幅度降低库存量,甚至达到理想化的零库存,长虹实行流动仓库改革就显得很有必要。
五、仓储管理的业务流程
1)入库
过去
库存管理主要由手工完成,虽然应用了ERP 系统,但有关原材料的各种信息记录在纸面上,存放地点则完全依靠工人记忆。在货品入库之后,所有的数据由手工录入到电脑中。长虹在
绵阳拥有40 多个原材料库房、50 多个成品库房和200多个销售库房。对于制造企业来说,仓库的每种原材料都有库存底线,库存过多会影响成本,库存不足就需要及时订货。纸笔方式的滞后性使真正的库存与系统中的库存永远存在差距,无法达到实时更新,影响总部做出准确的决策。此外,手工录入方式效率低,差错率高,在出库频率提高的情况下,问题更为严重。
现在
一个完整的入库操作包括收货、验收、上架等操作。长虹在全国有近200家供应商,根据供应商提供的条码对入库的原材料进行识别和分类。通过条形码进行标识,确保系统可以记录每个单体的信息,进行单体跟踪。长虹的仓库收货员接到供应商的送货单之后,利用MC3000扫描即将入库的各种原材料的条码,并扫描送货单上的条码号,通过无线局域网络传送到仓库数据中心,在系统中检索出定单,实时查询该入库产品的订单状态,确认是否可以收货,提交给长虹的ERP 系统。
收货后长虹的ERP 系统会自动记录产品的验收状态,同时将订单信息发送到收货员的MC3000手持终端,并指导操作人员将该产品放置到系统指定的库位上。操作员将货物放在指定库位后扫描库位条码,系统自动记录该物品存放库位并修改系统库存,记录该配件的入库时间。通过这些步骤,长虹的仓库管理人员可以在系统中追踪到每一个产品的库存状态,实现实时监控。
2)出库
过去:
以前,一辆货车从高新区的长虹家电城到高水的长虹库房之间运送电视机,一天最多跑四个来回,现在一天可以跑六个来回。
现在:
一个完整的出库操作包括下架、封装、发货等操作。通过使用无线网络,长虹的仓库管理人员可以在下架时实时查询待出库产品的库存状态,实现先进先出操作,为操作人员指定需发货的产品库位,并通过系统下发动作指令,实现路径优化。封装时系统自动记录包装内的货
物清单并自动打印装箱单。发货时,系统自动记录发货的产品数量,并自动修改系统库存。 通过这些步骤,长虹可以在系统中追踪到每个订单产品的发货情况,实现及时发货,提高服务效率和客户响应时间。仓库操作人员收到仓库数据中心的发货提示,会查阅无线终端上的任务列表,并扫描发货单号和客户编码,扫描无误后确认发送,中心收到后关闭发货任务。
3)盘点
过去:
长虹的仓库操作人员清点完物品后,将盘点数量记录下来,将所有的盘店数据单提交给数据录入员输入电脑。由于数量清点和电脑录入工作都需要耗费大量的时间且又不能同时进行,因此往往会出现电脑录入员无事可作,然后忙到焦头烂额的情况;而仓库人员则是盘点时手忙脚乱,而后围在电脑录入员身边等待盘点结果。这样的场面,几乎每个月都要发生一次。 现在:
定期对库存商品进行盘点是例行的工作。在未使用企业移动解决方案之前,仓库操作人员是在清点完物品后,将盘点数量记录下来提交给数据录入员输入电脑。部署了摩托罗拉企业移动业务的解决方案后,长虹实现了精确管理。仓库操作人员手持MC3000 移动终端,直接在库位上扫描物品条码和库位,系统自动与数据库中记录进行比较,通过移动终端的显示屏幕将盘点结果返回给仓库人员。
2005年2月23日,整合了内部物流管理职能的长虹新物流公司宣告成立,确定了新的物流组织框架;3月18日,短途运输、车辆维修公开招标,车辆修理费综合下降了40%,外租车倒短运输运价下降了15%;4月1日,长途公路运输公开招标,运价下降了20%。此后,手握公路运输价格下降的“筹码”, 长虹与铁路运输商进行谈判,6月, 长虹的铁路运输价格在年初下调15%的基础上又下降了10%。从3月份至今, 减退绵阳外租库房15万平方米, 绵阳外租库房租金降低50%。数字最能说明问题,经过整改,“长虹总体物流费用比过去要下降1/3左右,长虹物流成本累计下降突破7000万元。”
成 果
条形码结合无线技术的企业移动解决方案使长虹的库存管理取得非常明显的效果,为长虹降低了库存成本,大大提高了供应链效率,更为重要的是,准确及时的库存信息,让长虹的管理层可以对市场变化及时做出调整,大大提高了长虹在家电市场的竞争力,具体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1. 库存的准确性提高。
无线手持移动终端或移动计算机与仓库数据中心实现了数据的实时双向传送后,保证了长虹原材料仓库和堆场中的货物从入库开始到产品出库结束的整个过程,各环节信息都处在数据中心的准确调度、使用、处理和监控之下,使得长虹库存信息的准确性达到100%,便于决策层做出准确的判断,提高长虹的市场竞争力。
2. 增加了有效库容,降低了企业成本。
由于实现了实时数据交换,长虹仓库货物的流动速度提高,使得库位、货位的有效利用率随之提高。增加了长虹原材料仓库的有效库容,降低了产品的成本,提高了利润率。
3. 实现了无纸化操作,减少了人工误差。
整个仓库都通过无线技术传递数据,从订单、入库单、调拨单、装箱清单、送货单等都实现了与仓库数据中心的双向交互、查询,大大减少了纸面单据,而采用Symbol MC3000
手持移动终端进行条码扫描识别,让长虹在提高数据记录速度的同时减少了人员操作错误。
4. 提高了快速反应能力。
现在长虹可以在第一时间掌握仓库的库存情况,这让长虹可以对复杂多变的家电市场迅速做出反应和调整。
在仓库管理中应用讯宝科技的移动解决方案,进行现场数据采集和分析,使成品信息、物料信息及配送信息全部集成到公司的ERP 等信息系统上,长虹基本形成了一体化的物流信息系统,实现无线网络的仓储管理,极大提升了长虹物流的整体水平。
六、长虹的流动仓库取得的成果
长虹应用流动仓库后采用条形码结合无线技术的企业移动解决方案,这一举措给公司带来了巨大的好处。它使长虹的库存管理取得非常明显的效果,为长虹降低了库存成本,使长虹的供应链的效率极大的提高了。子重要的一点是,条形码技术使库存信息能够及时的被管理层掌握从而及时快速的根据库存信息作出布置与调整。由于能够及时调整,长虹在竞争者中的竞争力大大提高了。具体可以从以下几方面表现:
1. 提高了库存的精准性
流动仓库使用条形码结合无线技术让无线手持移动终端或移动计算机与仓库数据中心实现了数据的实时双向传送后,这样保证了长虹的原材料仓库和堆场中的货物从一开始入库
到最后产品出库结束的整个过程,每一个环节信息都处在数据中心的准确调度、使用、处理和监控之下。如此好的技术使得长虹库存信息的准确性达到100%,便于决策层根据自身资源和市场情况做出准确无误的判断,从而极大地提高长虹的市场竞争力。
2.. 增加了仓库容量的有效性,降低了成本
由于实现了实时数据交换,长虹仓库货物的流动速度提高,使得库位、货位的有效利用率随之提高。增加了长虹原材料仓库的有效库容,降低了产品的成本,提高了利润率。不仅如此,原材料存货下降61%,同时也就减少了库房,库房总租金减少了,降低了整个仓储的成本:改革后在05年物流成本降低了7000万 的基础上06年再降4000万。
3. 操作实现无纸化,人工误差 大幅降低
整个仓库都通过无线技术取代了人工录入程序来传递数据,从订单、入库单、调拨单、装箱清单、送货单等都实现了与仓库数据中心的双向交互、查询,操作人员不用每一个信息都要用纸笔意义记录,这大大减少了纸面单据。而采用Symbol MC3000手持移动终端进行条码扫描识别,让长虹不仅在数据记录速度方面大大提高而且同时减少了人员操作很难避免的错误。所以在整个仓储过程中不仅实现了无纸化更环保,又降低了人员操作造成的误差,ERP 数据库更具真实性。
4. 提高了快速反应能力和仓储效率
现在长虹可以在第一时间掌握仓库的库存情况,这让长虹可以对复杂多变的家电市场迅速做出反应和调整。避免以前那种因为反应过慢造成的被动局面 的情况。在仓库管理中应用了移动解决方案,对现场数据进行采集和分析,使成品信息、物料信息及配送信息全部集成到公司的ERP 等信息系统上,所有信息在公司系统上快速传播,长虹基本形成了一体化的物流信息系统,实现无线网络的仓储管理,极大提升了长虹物流的整体水平。
七、长虹仓储管理的优缺点分析
优点:流动仓库及零库存改变了过分压库存的的被动的局面,更好的接近JIT ,规避市场变化和物品升级换代二产生的降价、滞销的风险,减少库存占用的资金。具体的操作人员不用那么多了,实现低损耗,减少了人力、财力负担。同时也可便于人员和信息的管理,降低了管理成本;加快了适应市场的反应速度,减少机会成本,从而能更容易的实现利润最大化。数据便于管理,不易出现缺件情况,即使出现错误时也容易发现,数据更具真实性可靠性。实现与供应商的协同,实现上下游共赢。
缺点: 零库存只是一个理想状态,系统本身不能实现。技术平台要求很高,一旦一个环节出现问题整个系统都将瘫痪,甚至严重时可能出现数据完全丢失的情况。建立系统的一次投资比较大,原本从事仓储操作的大量员工失去工作可能导致其作出对企业不利的行为。
八、建议
根据各个分仓库的具体情况决定是使用何种仓储模式更能实现利益做最大化以避免因盲目投入而在现金流上一下子出现问题,可以再有些二三线仓库采用人工录入与新技术相结合。不能完全依靠技术,一味的太相信,一定要定时的进行资料备份;仓储工作者的选择要严格,知识结构层次和素质一定要足够高。
长虹仓储管理
目录
公司简介·················································3
长虹物流系统·············································4 长虹的流动仓库···········································5
长虹实行流动仓库的必要性·································6 仓储管理的业务流程·······································7 长虹的流动仓库取得的成果·································10 长虹仓储管理的优缺点分析·································11 建议·····················································12
一、公司简介 长虹电子集团有限公司始创于1958年,公司前身国营长虹机器厂是中国“一五”期间的156项重点工程之一,是当时国内唯一的机载火控雷达生产基地。历经多年的发展,长虹完成由单一的军品生产到军民结合的战略转变,成为集电视、空调、冰箱、IT 、通讯、网络、数码、芯片、能源、商用电子、电子部品、生活家电及新型平板显示器件等产业研发、生产、销售、服务为一体的多元化、综合型跨国企业集团,逐步成为全球具有竞争力和影响力的3C 信息家电综合产品与服务提供商。2005年,长虹跨入世界品牌500强,长虹品牌价值655.89亿元。
公司总部位于中国西部新兴科技城---四川省绵阳市。同时在江苏南通、吉林长春和广东中山分别设立了多家参股、控股子公司。在实践" 长虹科技,造福人类" 的企业宗旨过程中,长虹彩电市场占有率连续十余年位居行业榜首;空调仍保持着每年100%的增长;DVD 畅销海外,订单不断;新近的" 精显" 背投彩电傲视群雄,风头正劲;ADSL 通过国家验收,渐入佳境。公司被国家确定为全国120家大型试点企业集团和六家技术创新试点企业之一。
公司始终坚持技术是企业生命的原动力作用,时刻保持对高新技术的充分接触和跟踪,不断加大技术开发的力度和投入,壮大雄厚的科研开发实力。公司拥有国家级的技术中心和博士后科研流动站,与中科院、清华大学等国内著名的科研院所建立了密切的技术合作关系,并先后与松下、东芝、三洋、飞利浦、汤姆逊、NEC 、C-CUBE 、三肯、微科、陶氏化工等国外著名大企业建立了多个联合实验室,与国际家电同行站在了同一起跑线。
新世纪,新长虹。秉承" 以振兴民族工业为己任" 的企业文化,坚持" 科技领先,速度取胜" 的经营理念,坚持" 创世界名牌,树百年长虹" 的发展战略,长虹正抓住WTO 、西部大开发的历史机遇,努力进行结构调整、产业升级、制度创新和技术创新,全力塑造长虹强大的核心竞争力,实现长虹的二次腾飞,为进入世界500强,成为世界范围内有较强实力的综合企业集团而奋斗!
二、长虹的物流系统
近年来,中国家电业产能严重过剩,利润日趋微薄,落后的物流管理系统是其主要瓶颈之一,对于目前的中国家电业来说,下游面临大连锁商的压力,上游面临原材料成本日益走高的挑战,处在中间的家电制造企业,必须通过内部挖潜的集约型竞争方式,才能在市场竞争中谋取一席之地。因此,作为“第三利润源”的物流被看作是制造企业最有希望降低运营成本、提高运营效率的环节。
但物流对整个家电业来说,高成本、低效率、多环节是其通病,短期内很难扭转。作为中国家电业“龙头”的长虹也不例外。有关机构在分析长虹的物流管理体系时指出,多、少、散、乱是其四大顽疾。
“多”是资源过多,绵阳40多个原材料库房,50多个成品库房,200多个销售库房,近千辆的大小货车。“少”是效益过少,作为支持服务部门缺少服务和效益观念。“散”是职能分散,多头管理,比如,成品配送由销售部门在管,原材料物流由采购部门在管,没有人对物流总成本负责。“乱”是流程混乱,缺乏系统科学的操作流程和操作规范,导致运输和仓储管理环节低效率。要彻底改变长虹物流现状,必须下“猛药”。对此,长虹高层开出了“药方”。 ①物流组织创新。2005年2月,长虹整合内部物流资源成立新物流公司,构建起采购、仓储、配送统一平台,统一对长虹的物流业务负责。这种新的组织框架,责任更加明确,有利于深挖内部潜力、整合外部资源。
②物流观念创新。物流贯穿企业的各个环节,不仅要保证高节奏的生产,而且要实现最低库存下的仓储和服务及时到位的成品配送。由此,长虹提出了“物流是流动的仓库”的思路,用时间消灭空间,摒弃了存货越多越好的落后观念,全面提升速度观念。
③物流技术创新。积极发展企业的物流技术体系,包括保管、搬运的机械化和自动化,信息的条码和自动识别化,以及基于Inter -net 的信息实时管理和网络化,这样,令长虹的物流管理走上了规范化、标准化的道路。
④物流管理创新。推行整合、借力、供应链管理一体化战略等,施行精细化整合管理。比如,把四川以外的一些物流业务采用招标制,外包给实力和信誉好的第三方物流商。
物流改革并不只是如何降低成本,而是一个企业的系统工程,最关键还要通过对物流的重构来推动企业提升运营效率,以满足消费者对个性化产品和服务的需求。从流程上来看,长虹物流首先搭建了一个集采购、储运和配送于一体的服务平台。在具体操作上,长虹对物流系统进行“大手术”。一是“节流”。办法是招标。据了解,新物流公司干的第一件事,就是通过招标方式,对公路、铁路等行业进行集中采购运力,综合运输成本同比下降20%以上;二是“瘦身”。以前长虹在全国设置了绵阳、中山、南通、吉林4个基地库房,203个分公司库房,形成了庞大的仓储体系。这些库房利用率较低,占用大量资金。截至去年11月底,长虹共减退绵阳外租库房15万多平方米,绵阳外租仓库费用下降50%。目前,长虹在全国范围内建立了4个CDC 和66个RDC 。
经过一年的物流改革,长虹物流的效益初现。2005年,长虹成功建立物流平台,在销售物流(配送)、采购物流和内部成品物流方面,实现无缝连接。也就是说,物流公司统一对集团物流进行运作管理,统一采购、统一材料配送、统一成品配送,使采购、物资配送、成品仓储、成品配送等方面在战略上实现一体化,最大程度发挥销售、采购、生产三者物流的协同效应。对此,中远等物流商认为,长虹开创了中国家电业第三种物流模式。这种物流模式,既有外包,又有自营,兼容了两者的优点,对整个中国家电业的物流改革都具有很强的借鉴意义。
三、长虹的流动仓库
所谓的“流动仓库”,是长虹2005年上线的一个物流信息化管理项目。仓库是不动的,但如果材料不断地进进出出而不停留,相对于材料来说,那仓库就是运动的了。 整个系统由一个中央电子平台控制,生产部门通过系统自动把原材料需求通过电子指令发给供应商,分布在200公里范围内的供应商则根据指令把带有条码的原材料拉进仓库,扫描后数据被记录下来的原材料在仓库中过渡一下,就进入了生产线,或者根本不用进库。原则上库存为零。
这其中最重要的就是系统数据的有效获取。这方面,无线网络通讯技术就派上了用场。作业人员通过手持终端移动计算设备接收指令,每一个任务完成之后,都会有一个反馈信息。完成任务后,相应的数据反馈到系统当中,才能够开始下一个任务。以前的“先作业再记数
据”变成了“先由系统指导作业,同时记录数据”。这样,原材料仓库就变成了一个实时的“流动仓库”。
四、长虹实行流动仓库的必要性
对于制造企业来说,仓储管理是供应链管理的核心环节。因为仓储是企业物流各个环节的联结点,衔接采购与生产、生产与销售以及批发与零售等重要环节。不仅如此,仓储还是物资流转的重要枢纽,也是信息流通的重要环节。在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零库存”成为许多制造企业追求的目标,但是仓储作为物流各环节的接合部,涉及入库、分拣、在库、盘点、出库、补货等各方面,流通的信息量非常大,如何高效、准确采集有关信息,成为许多企业必须解决的问题。
仓库管理分成两种:一种是成品管理;一种是原材料管理。传统的仓库管理依赖纸张和手工记录。货物的进出数据依靠人工录入ERP 系统,但随着仓库进出库频率的不断增加,商品流通速度加快,这种手工操作模式不仅劳动效率低下,导致系统运营成本增加,而且无法为ERP 系统中出入库统计、盘点统计等功能提供及时和准确的数据,影响了企业的决策速度和市场竞争力。
因而,如何完全解决长虹信息流、商流和物流的同步问题,来支撑整个仓库实现JIT (JUST IN TIME)的流动状态,大幅度降低库存量,甚至达到理想化的零库存,长虹实行流动仓库改革就显得很有必要。
五、仓储管理的业务流程
1)入库
过去
库存管理主要由手工完成,虽然应用了ERP 系统,但有关原材料的各种信息记录在纸面上,存放地点则完全依靠工人记忆。在货品入库之后,所有的数据由手工录入到电脑中。长虹在
绵阳拥有40 多个原材料库房、50 多个成品库房和200多个销售库房。对于制造企业来说,仓库的每种原材料都有库存底线,库存过多会影响成本,库存不足就需要及时订货。纸笔方式的滞后性使真正的库存与系统中的库存永远存在差距,无法达到实时更新,影响总部做出准确的决策。此外,手工录入方式效率低,差错率高,在出库频率提高的情况下,问题更为严重。
现在
一个完整的入库操作包括收货、验收、上架等操作。长虹在全国有近200家供应商,根据供应商提供的条码对入库的原材料进行识别和分类。通过条形码进行标识,确保系统可以记录每个单体的信息,进行单体跟踪。长虹的仓库收货员接到供应商的送货单之后,利用MC3000扫描即将入库的各种原材料的条码,并扫描送货单上的条码号,通过无线局域网络传送到仓库数据中心,在系统中检索出定单,实时查询该入库产品的订单状态,确认是否可以收货,提交给长虹的ERP 系统。
收货后长虹的ERP 系统会自动记录产品的验收状态,同时将订单信息发送到收货员的MC3000手持终端,并指导操作人员将该产品放置到系统指定的库位上。操作员将货物放在指定库位后扫描库位条码,系统自动记录该物品存放库位并修改系统库存,记录该配件的入库时间。通过这些步骤,长虹的仓库管理人员可以在系统中追踪到每一个产品的库存状态,实现实时监控。
2)出库
过去:
以前,一辆货车从高新区的长虹家电城到高水的长虹库房之间运送电视机,一天最多跑四个来回,现在一天可以跑六个来回。
现在:
一个完整的出库操作包括下架、封装、发货等操作。通过使用无线网络,长虹的仓库管理人员可以在下架时实时查询待出库产品的库存状态,实现先进先出操作,为操作人员指定需发货的产品库位,并通过系统下发动作指令,实现路径优化。封装时系统自动记录包装内的货
物清单并自动打印装箱单。发货时,系统自动记录发货的产品数量,并自动修改系统库存。 通过这些步骤,长虹可以在系统中追踪到每个订单产品的发货情况,实现及时发货,提高服务效率和客户响应时间。仓库操作人员收到仓库数据中心的发货提示,会查阅无线终端上的任务列表,并扫描发货单号和客户编码,扫描无误后确认发送,中心收到后关闭发货任务。
3)盘点
过去:
长虹的仓库操作人员清点完物品后,将盘点数量记录下来,将所有的盘店数据单提交给数据录入员输入电脑。由于数量清点和电脑录入工作都需要耗费大量的时间且又不能同时进行,因此往往会出现电脑录入员无事可作,然后忙到焦头烂额的情况;而仓库人员则是盘点时手忙脚乱,而后围在电脑录入员身边等待盘点结果。这样的场面,几乎每个月都要发生一次。 现在:
定期对库存商品进行盘点是例行的工作。在未使用企业移动解决方案之前,仓库操作人员是在清点完物品后,将盘点数量记录下来提交给数据录入员输入电脑。部署了摩托罗拉企业移动业务的解决方案后,长虹实现了精确管理。仓库操作人员手持MC3000 移动终端,直接在库位上扫描物品条码和库位,系统自动与数据库中记录进行比较,通过移动终端的显示屏幕将盘点结果返回给仓库人员。
2005年2月23日,整合了内部物流管理职能的长虹新物流公司宣告成立,确定了新的物流组织框架;3月18日,短途运输、车辆维修公开招标,车辆修理费综合下降了40%,外租车倒短运输运价下降了15%;4月1日,长途公路运输公开招标,运价下降了20%。此后,手握公路运输价格下降的“筹码”, 长虹与铁路运输商进行谈判,6月, 长虹的铁路运输价格在年初下调15%的基础上又下降了10%。从3月份至今, 减退绵阳外租库房15万平方米, 绵阳外租库房租金降低50%。数字最能说明问题,经过整改,“长虹总体物流费用比过去要下降1/3左右,长虹物流成本累计下降突破7000万元。”
成 果
条形码结合无线技术的企业移动解决方案使长虹的库存管理取得非常明显的效果,为长虹降低了库存成本,大大提高了供应链效率,更为重要的是,准确及时的库存信息,让长虹的管理层可以对市场变化及时做出调整,大大提高了长虹在家电市场的竞争力,具体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1. 库存的准确性提高。
无线手持移动终端或移动计算机与仓库数据中心实现了数据的实时双向传送后,保证了长虹原材料仓库和堆场中的货物从入库开始到产品出库结束的整个过程,各环节信息都处在数据中心的准确调度、使用、处理和监控之下,使得长虹库存信息的准确性达到100%,便于决策层做出准确的判断,提高长虹的市场竞争力。
2. 增加了有效库容,降低了企业成本。
由于实现了实时数据交换,长虹仓库货物的流动速度提高,使得库位、货位的有效利用率随之提高。增加了长虹原材料仓库的有效库容,降低了产品的成本,提高了利润率。
3. 实现了无纸化操作,减少了人工误差。
整个仓库都通过无线技术传递数据,从订单、入库单、调拨单、装箱清单、送货单等都实现了与仓库数据中心的双向交互、查询,大大减少了纸面单据,而采用Symbol MC3000
手持移动终端进行条码扫描识别,让长虹在提高数据记录速度的同时减少了人员操作错误。
4. 提高了快速反应能力。
现在长虹可以在第一时间掌握仓库的库存情况,这让长虹可以对复杂多变的家电市场迅速做出反应和调整。
在仓库管理中应用讯宝科技的移动解决方案,进行现场数据采集和分析,使成品信息、物料信息及配送信息全部集成到公司的ERP 等信息系统上,长虹基本形成了一体化的物流信息系统,实现无线网络的仓储管理,极大提升了长虹物流的整体水平。
六、长虹的流动仓库取得的成果
长虹应用流动仓库后采用条形码结合无线技术的企业移动解决方案,这一举措给公司带来了巨大的好处。它使长虹的库存管理取得非常明显的效果,为长虹降低了库存成本,使长虹的供应链的效率极大的提高了。子重要的一点是,条形码技术使库存信息能够及时的被管理层掌握从而及时快速的根据库存信息作出布置与调整。由于能够及时调整,长虹在竞争者中的竞争力大大提高了。具体可以从以下几方面表现:
1. 提高了库存的精准性
流动仓库使用条形码结合无线技术让无线手持移动终端或移动计算机与仓库数据中心实现了数据的实时双向传送后,这样保证了长虹的原材料仓库和堆场中的货物从一开始入库
到最后产品出库结束的整个过程,每一个环节信息都处在数据中心的准确调度、使用、处理和监控之下。如此好的技术使得长虹库存信息的准确性达到100%,便于决策层根据自身资源和市场情况做出准确无误的判断,从而极大地提高长虹的市场竞争力。
2.. 增加了仓库容量的有效性,降低了成本
由于实现了实时数据交换,长虹仓库货物的流动速度提高,使得库位、货位的有效利用率随之提高。增加了长虹原材料仓库的有效库容,降低了产品的成本,提高了利润率。不仅如此,原材料存货下降61%,同时也就减少了库房,库房总租金减少了,降低了整个仓储的成本:改革后在05年物流成本降低了7000万 的基础上06年再降4000万。
3. 操作实现无纸化,人工误差 大幅降低
整个仓库都通过无线技术取代了人工录入程序来传递数据,从订单、入库单、调拨单、装箱清单、送货单等都实现了与仓库数据中心的双向交互、查询,操作人员不用每一个信息都要用纸笔意义记录,这大大减少了纸面单据。而采用Symbol MC3000手持移动终端进行条码扫描识别,让长虹不仅在数据记录速度方面大大提高而且同时减少了人员操作很难避免的错误。所以在整个仓储过程中不仅实现了无纸化更环保,又降低了人员操作造成的误差,ERP 数据库更具真实性。
4. 提高了快速反应能力和仓储效率
现在长虹可以在第一时间掌握仓库的库存情况,这让长虹可以对复杂多变的家电市场迅速做出反应和调整。避免以前那种因为反应过慢造成的被动局面 的情况。在仓库管理中应用了移动解决方案,对现场数据进行采集和分析,使成品信息、物料信息及配送信息全部集成到公司的ERP 等信息系统上,所有信息在公司系统上快速传播,长虹基本形成了一体化的物流信息系统,实现无线网络的仓储管理,极大提升了长虹物流的整体水平。
七、长虹仓储管理的优缺点分析
优点:流动仓库及零库存改变了过分压库存的的被动的局面,更好的接近JIT ,规避市场变化和物品升级换代二产生的降价、滞销的风险,减少库存占用的资金。具体的操作人员不用那么多了,实现低损耗,减少了人力、财力负担。同时也可便于人员和信息的管理,降低了管理成本;加快了适应市场的反应速度,减少机会成本,从而能更容易的实现利润最大化。数据便于管理,不易出现缺件情况,即使出现错误时也容易发现,数据更具真实性可靠性。实现与供应商的协同,实现上下游共赢。
缺点: 零库存只是一个理想状态,系统本身不能实现。技术平台要求很高,一旦一个环节出现问题整个系统都将瘫痪,甚至严重时可能出现数据完全丢失的情况。建立系统的一次投资比较大,原本从事仓储操作的大量员工失去工作可能导致其作出对企业不利的行为。
八、建议
根据各个分仓库的具体情况决定是使用何种仓储模式更能实现利益做最大化以避免因盲目投入而在现金流上一下子出现问题,可以再有些二三线仓库采用人工录入与新技术相结合。不能完全依靠技术,一味的太相信,一定要定时的进行资料备份;仓储工作者的选择要严格,知识结构层次和素质一定要足够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