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book.sina.com.cn 2011年07月12日 10:31 新浪读书新浪文化读书
文章摘自《解放大上海》
作者:李雷 出版社:长城出版社
本书简介:1949年5月12日,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三野战军主力胜利渡过长江后,对国民党军重兵据守的上海市外围发起进攻,开始进行城市攻坚战。此役中,除汤恩伯率5万人登舰逃跑外,其余15.3万人全部被歼,1949年5月27日,上海国……[连载内容]
渡江战役
蒋介石的假和平被毛泽东一眼看穿,1月14日,毛泽东发表了《关于时局的声明》,指出蒋介石的所谓“和平”建议是虚伪的。蒋介石所提出的条件,是继续战争的条件,不是和平的条件。毛泽东说:“虽然中国人民解放军具有充足的力量和充足的理由,确有把握,在不要很久的时间之内,全部地消灭国民党反动政府的残余军事力量;但是,为了迅速结束战争,实现真正的和平,减少人民的痛苦,中国共产党愿意和南京国民党反动政府及其他任何国民党地方政府和军事集团,在下列条件的基础之上进行和平谈判。这些条件是:(一)惩办战争罪犯;(二)废除伪宪法;(三)废除伪法统;(四)依据民主原则改编一切反动军队;(五)没收官僚资本;(六)改革土地制度;(七)废除卖国条约;(八)召开没有反动分子参加的政治协商会议,成立民主联合政府,接收南京国民党反动政府及其所属各级政府的一切权力。”
虽然一些号称“自由主义人士”的民族资产阶级中的右翼分子,害怕革命进一步发展将会触犯自己的利益,积极配合美国和国民党的“和平”阴谋,向中国共产党“呼吁和平”。他们要中国共产党把中国人民争取民主和自由的战争“立即停下来”,而原因是为“国家”“保留一点元气”,但毛泽东的声明发表一周以后,蒋介石还是在内外交困之中不得不于1月21日以“因故不能视事”的名义宣告“引退”,由南京飞往奉化溪口,把职务交给“副总统”李宗仁“代理”。
蒋介石下野之时,精心安排了各地的人事,将陈诚、汤恩伯等自己的亲信都安排在各个重要岗位上,在安排人事的过程中,他还特别安排了台湾的人事,让儿子蒋经国担任台湾省党部主任,为自己一旦在大陆全面崩溃寻找一条出路。由于蒋介石在暗中操纵,李宗仁的“代总统”徒有虚名。
李宗仁上台后,明知自己是个傀儡“总统”,但还是抱着侥幸心理大张旗鼓地提出与中共进行和平谈判的主张。1月22日,李宗仁以“代总统”身份表示愿意以中共所提八项条件为基础进行和平谈判。李宗仁所以这样做,无非是企图阻止人民解放军渡江,确保长江以南各省,实现“划江而治”的局面,保存长江以南的国民党政权。只有长江以南的国民党政权的存在,他才能借机加强桂系实力,桂系实力的强化,其实也就是他李宗仁个人实力在国民党政权内的强化。一旦自己的地位巩固了,就可以取蒋介石而代之,与共产党分庭抗礼。这一核心思想和蒋介石是一致的,蒋介石也希望能保住半壁江山,并深信一旦局势稳下来,自然还是他蒋某人再上庙堂再当总统。
李宗仁提出了自己的国共和谈指导原则,“建议立即停火,在两党控制区之间划一条临时分界线”,“不能全部接受所谓八条,而只同意在两政府共存的条件下讨论八条”,“和谈必须建筑在平等的基础上”。李宗仁的和谈指导思想其实核心只有一条,那就是“守江谋和”。
对于李宗仁上台后提出的和谈建议,为了教育人民和社会各界,也为了避免战争可能带来的损失,中共中央同意与国民党进行和谈,力争以和平方式解决问题。但在同时,中央并不对国民党抱有侥幸心理,高度警惕着国民党以和谈进行战争准备的行动。而且,中共渡江的决心已定:中国人民解放军在1949年是一定要向长江以南进军的,如果和平谈判能成功,就用和平的方式渡江;如果和平谈判不成功,就用战斗的方式渡江。所以中共中央在准备与南京国民党政府进行和平谈判的同时,要求人民解放军加紧进行以战斗方式渡江的准备。
3月,中共召开七届二中全会胜利召开,毛泽东在会上指出:“……今后解决这一百多万国民党军队的方式,不外天津、北平、绥远三种。用战斗去解决敌人,例如解决天津的敌人那样,仍然是我们首先必须注意和必须准备的。”很显然,和谈是好事,但谈不成,打就是惟一的方式了。毛泽东还强调说,“从现在起,开始了由城市到乡村并由城市领导乡村的时期。党的工作重心由乡村转移到了城市。在南方各地,人民解放军将是先占城市,后占乡村”,“从我们接管城市的第一天起,我们的眼睛就要向着这个城市的生产事业的恢复和发展”。
3月24日,李宗仁得到蒋的同意,派出了以张治中为首、邵力子等为和谈代表的国民党政府谈判团赴北平,和共产党进行谈判。26日,中共中央决定由周恩来等出任中共和谈代表,与国民党的代表展开和谈。
4月1日,国民党和谈代表到达北平,与中共代表进行和平谈判。战犯和渡江问题成为双方在谈判中最主要的分歧。中共在战犯问题上作出了相当的让步,同意不具体列出名单,但是对于解放军渡江问题,中共坚持无论和谈是否成功,解放军都必须渡江,在这点上,共产党的谈判代表没有给国民党留下任何幻想。国民党谈判代表同意接受中共提出的《国内和平协定》。15日,中共提出这个和平协定的最后定本,要求南京国民党政府在20日前作出回答。
16日谈判代表将《国内和平协定》带回南京,蒋介石断然拒绝接受协定,李宗仁态度较为谨慎,他为此专门召开了一个桂系将领会议,会议一开始,有“小诸葛”之称的白崇禧就跳起来反对,白崇禧说:“共产党也太狂妄了,他能打得了中央军,未必能进入我西南山区,就凭桂系的实力,我们还是可以与解放军一战的。我不相信他们都有三头六臂。”白崇禧一说话,其他人也都纷纷附和,李宗仁搞谈判本来就是为自己争取重整军备时间,现在既然白崇禧等将领这么说,他自然也就顺水推舟了。
20日晚,在共产党给的最后签字期限里,李宗仁指示国民党和谈代表,拒绝在《国内和平协定》上签字,国民党和共产党最后的和平之门就这样被关上了。
接到国民党拒绝签字的消息,毛泽东沉思了许久,一场有史以来最大规模的战争就要打响了,他心潮起伏,他是渴望和平解决国内问题的,但从来也不相信天上会掉下馅饼来。手上夹着的烟卷燃尽了,毛泽东的大手轻轻一抬,那只烟卷就灰飞烟灭了,毛泽东再一次搦管濡墨,这一次,他书写的是《向全国进军的命令》。虽然这个命令第二天才发布,但就在当天深夜,人民解放军开始渡江作战,把以推翻国民党统治为目标的人民解放战争辉煌的大进军提前拉开了序幕。
中共中央决定以第二、第三野战军和以萧劲光为司令员兼政委的第四野战军先遣兵团(第12兵团)及华东、中原军区部分地方武装共约120万人,在由刘伯承、陈毅、邓小平、粟裕、谭震林组成的前委总的统一领导下,准备渡江作战,首先歼灭沿江防御之国民党军,夺取南京、上海、杭州及苏南、皖南、浙江、赣北、鄂北广大地区,并随时准备粉碎帝国主义可能的武装干涉。
总前委确定渡江作战部署:以第三野战军的4个兵团(第7、第8、第9、第10兵团)和第二野战军的1个兵团(第3兵团)为渡江第1梯队;第10兵团在江阴、扬州段;第8兵团在南京东西段;第9兵团在芜湖东西段;第7兵团在铜陵、贵池段;二野第3兵团在安庆东西段;以第4、第5兵团的5个军为总预备队。同时,建议第四野战军派3个军10余万人迅速南下,进至武汉地区牵制白崇禧集团。
2月25日,西柏坡的山坡上还铺着淡淡的一层雪,因为天气还冷,毛泽东便披着棉衣在灯下看第二、第三野战军渡江作战的计划。
朱德在一边说:“这是最后一仗了,这一仗打过去,蒋介石在南面就站不住了。”
毛泽东笑了:“是啊,朱老总说得对呀,这个李代总统也是害怕我们打过去呀,一再提出国共两党和谈。”
“告诉陈、粟、刘、邓,应准备攻克浦口,做好炮击南京的准备。”朱德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我也是这么看的,”毛泽东看着朱德说:“我们要做好准备,必要时就是要给他们一些压力。”
3月18日,陈毅等人就关于攻占浦口炮击南京等问题致电中央军委,3月19日,毛泽东复电第二、第三野战军首长:
http://book.sina.com.cn 2011年07月12日 10:31 新浪读书新浪文化读书
文章摘自《解放大上海》
作者:李雷 出版社:长城出版社
本书简介:1949年5月12日,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三野战军主力胜利渡过长江后,对国民党军重兵据守的上海市外围发起进攻,开始进行城市攻坚战。此役中,除汤恩伯率5万人登舰逃跑外,其余15.3万人全部被歼,1949年5月27日,上海国……[连载内容]
渡江战役
蒋介石的假和平被毛泽东一眼看穿,1月14日,毛泽东发表了《关于时局的声明》,指出蒋介石的所谓“和平”建议是虚伪的。蒋介石所提出的条件,是继续战争的条件,不是和平的条件。毛泽东说:“虽然中国人民解放军具有充足的力量和充足的理由,确有把握,在不要很久的时间之内,全部地消灭国民党反动政府的残余军事力量;但是,为了迅速结束战争,实现真正的和平,减少人民的痛苦,中国共产党愿意和南京国民党反动政府及其他任何国民党地方政府和军事集团,在下列条件的基础之上进行和平谈判。这些条件是:(一)惩办战争罪犯;(二)废除伪宪法;(三)废除伪法统;(四)依据民主原则改编一切反动军队;(五)没收官僚资本;(六)改革土地制度;(七)废除卖国条约;(八)召开没有反动分子参加的政治协商会议,成立民主联合政府,接收南京国民党反动政府及其所属各级政府的一切权力。”
虽然一些号称“自由主义人士”的民族资产阶级中的右翼分子,害怕革命进一步发展将会触犯自己的利益,积极配合美国和国民党的“和平”阴谋,向中国共产党“呼吁和平”。他们要中国共产党把中国人民争取民主和自由的战争“立即停下来”,而原因是为“国家”“保留一点元气”,但毛泽东的声明发表一周以后,蒋介石还是在内外交困之中不得不于1月21日以“因故不能视事”的名义宣告“引退”,由南京飞往奉化溪口,把职务交给“副总统”李宗仁“代理”。
蒋介石下野之时,精心安排了各地的人事,将陈诚、汤恩伯等自己的亲信都安排在各个重要岗位上,在安排人事的过程中,他还特别安排了台湾的人事,让儿子蒋经国担任台湾省党部主任,为自己一旦在大陆全面崩溃寻找一条出路。由于蒋介石在暗中操纵,李宗仁的“代总统”徒有虚名。
李宗仁上台后,明知自己是个傀儡“总统”,但还是抱着侥幸心理大张旗鼓地提出与中共进行和平谈判的主张。1月22日,李宗仁以“代总统”身份表示愿意以中共所提八项条件为基础进行和平谈判。李宗仁所以这样做,无非是企图阻止人民解放军渡江,确保长江以南各省,实现“划江而治”的局面,保存长江以南的国民党政权。只有长江以南的国民党政权的存在,他才能借机加强桂系实力,桂系实力的强化,其实也就是他李宗仁个人实力在国民党政权内的强化。一旦自己的地位巩固了,就可以取蒋介石而代之,与共产党分庭抗礼。这一核心思想和蒋介石是一致的,蒋介石也希望能保住半壁江山,并深信一旦局势稳下来,自然还是他蒋某人再上庙堂再当总统。
李宗仁提出了自己的国共和谈指导原则,“建议立即停火,在两党控制区之间划一条临时分界线”,“不能全部接受所谓八条,而只同意在两政府共存的条件下讨论八条”,“和谈必须建筑在平等的基础上”。李宗仁的和谈指导思想其实核心只有一条,那就是“守江谋和”。
对于李宗仁上台后提出的和谈建议,为了教育人民和社会各界,也为了避免战争可能带来的损失,中共中央同意与国民党进行和谈,力争以和平方式解决问题。但在同时,中央并不对国民党抱有侥幸心理,高度警惕着国民党以和谈进行战争准备的行动。而且,中共渡江的决心已定:中国人民解放军在1949年是一定要向长江以南进军的,如果和平谈判能成功,就用和平的方式渡江;如果和平谈判不成功,就用战斗的方式渡江。所以中共中央在准备与南京国民党政府进行和平谈判的同时,要求人民解放军加紧进行以战斗方式渡江的准备。
3月,中共召开七届二中全会胜利召开,毛泽东在会上指出:“……今后解决这一百多万国民党军队的方式,不外天津、北平、绥远三种。用战斗去解决敌人,例如解决天津的敌人那样,仍然是我们首先必须注意和必须准备的。”很显然,和谈是好事,但谈不成,打就是惟一的方式了。毛泽东还强调说,“从现在起,开始了由城市到乡村并由城市领导乡村的时期。党的工作重心由乡村转移到了城市。在南方各地,人民解放军将是先占城市,后占乡村”,“从我们接管城市的第一天起,我们的眼睛就要向着这个城市的生产事业的恢复和发展”。
3月24日,李宗仁得到蒋的同意,派出了以张治中为首、邵力子等为和谈代表的国民党政府谈判团赴北平,和共产党进行谈判。26日,中共中央决定由周恩来等出任中共和谈代表,与国民党的代表展开和谈。
4月1日,国民党和谈代表到达北平,与中共代表进行和平谈判。战犯和渡江问题成为双方在谈判中最主要的分歧。中共在战犯问题上作出了相当的让步,同意不具体列出名单,但是对于解放军渡江问题,中共坚持无论和谈是否成功,解放军都必须渡江,在这点上,共产党的谈判代表没有给国民党留下任何幻想。国民党谈判代表同意接受中共提出的《国内和平协定》。15日,中共提出这个和平协定的最后定本,要求南京国民党政府在20日前作出回答。
16日谈判代表将《国内和平协定》带回南京,蒋介石断然拒绝接受协定,李宗仁态度较为谨慎,他为此专门召开了一个桂系将领会议,会议一开始,有“小诸葛”之称的白崇禧就跳起来反对,白崇禧说:“共产党也太狂妄了,他能打得了中央军,未必能进入我西南山区,就凭桂系的实力,我们还是可以与解放军一战的。我不相信他们都有三头六臂。”白崇禧一说话,其他人也都纷纷附和,李宗仁搞谈判本来就是为自己争取重整军备时间,现在既然白崇禧等将领这么说,他自然也就顺水推舟了。
20日晚,在共产党给的最后签字期限里,李宗仁指示国民党和谈代表,拒绝在《国内和平协定》上签字,国民党和共产党最后的和平之门就这样被关上了。
接到国民党拒绝签字的消息,毛泽东沉思了许久,一场有史以来最大规模的战争就要打响了,他心潮起伏,他是渴望和平解决国内问题的,但从来也不相信天上会掉下馅饼来。手上夹着的烟卷燃尽了,毛泽东的大手轻轻一抬,那只烟卷就灰飞烟灭了,毛泽东再一次搦管濡墨,这一次,他书写的是《向全国进军的命令》。虽然这个命令第二天才发布,但就在当天深夜,人民解放军开始渡江作战,把以推翻国民党统治为目标的人民解放战争辉煌的大进军提前拉开了序幕。
中共中央决定以第二、第三野战军和以萧劲光为司令员兼政委的第四野战军先遣兵团(第12兵团)及华东、中原军区部分地方武装共约120万人,在由刘伯承、陈毅、邓小平、粟裕、谭震林组成的前委总的统一领导下,准备渡江作战,首先歼灭沿江防御之国民党军,夺取南京、上海、杭州及苏南、皖南、浙江、赣北、鄂北广大地区,并随时准备粉碎帝国主义可能的武装干涉。
总前委确定渡江作战部署:以第三野战军的4个兵团(第7、第8、第9、第10兵团)和第二野战军的1个兵团(第3兵团)为渡江第1梯队;第10兵团在江阴、扬州段;第8兵团在南京东西段;第9兵团在芜湖东西段;第7兵团在铜陵、贵池段;二野第3兵团在安庆东西段;以第4、第5兵团的5个军为总预备队。同时,建议第四野战军派3个军10余万人迅速南下,进至武汉地区牵制白崇禧集团。
2月25日,西柏坡的山坡上还铺着淡淡的一层雪,因为天气还冷,毛泽东便披着棉衣在灯下看第二、第三野战军渡江作战的计划。
朱德在一边说:“这是最后一仗了,这一仗打过去,蒋介石在南面就站不住了。”
毛泽东笑了:“是啊,朱老总说得对呀,这个李代总统也是害怕我们打过去呀,一再提出国共两党和谈。”
“告诉陈、粟、刘、邓,应准备攻克浦口,做好炮击南京的准备。”朱德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我也是这么看的,”毛泽东看着朱德说:“我们要做好准备,必要时就是要给他们一些压力。”
3月18日,陈毅等人就关于攻占浦口炮击南京等问题致电中央军委,3月19日,毛泽东复电第二、第三野战军首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