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员干部作风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措施[1]

党员干部作风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措施

红岩镇常务副镇长 王青松

近年来,绥宁县委着力加强党员干部作风建设,努力提高执行能力和服务水平,促进了全镇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但在工作开展和调研中发现,一些党员干部在作风上仍然存在一些问题,亟待采取措施加以解决。

一是实事求是、理论联系实际的学风还不够浓。部分党员干部理论学习与工作实际脱节,运用理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较弱,“拍脑袋”决策现象仍然存在。个别部门、单位在调查研究中存在“假”、“浅”、“虚”的问题:坐在办公室“搞”调研,很少或基本不到基层和群众中了解情况、听取意见;调研报告看问题看表面,不能抓住事物发展的主要矛盾,提出的措施对策既无针对性,也缺乏可操作性;调研情况不真实,调研结论与实际情况有较大出入,不但不能推动工作,反而误导决策。

二是执行上级指令、落实工作任务效率还不够高。部分领导干部习惯于以文件落实文件,以会议贯彻会议,缺少具体的工作计划和措施,不愿花功夫抓落实、抓督查。有的领导干部习惯于按老经验老办法处理问题、开展工作,缺乏敢闯敢干精神,在需要开拓创新的工作任务面前瞻前顾后。一些党员干部无视工作纪律,上班时自由散漫,玩电脑游戏、打瞌睡、炒股票,工作效率低下。

三是群众观念和公仆意识还不够强。有的领导干部对群众缺乏真挚感情,对群众的愿望不上心,对信访申诉动辄即以无理取闹或没有

政策依据而加以驳斥,缺乏耐心细致的思想工作。个别领导干部在接访、走访活动中走形式、做样子,不愿深入群众问寒问暖,而是碰到问题绕道走,甚至敷衍了事。部分党员干部对待群众方法简单,作风粗暴,办事拖拉,推诿扯皮,甚至有极个别人不给好处不办事,影响了党和政府在群众心中的形象。

四是廉洁自律要求还不够严。部分党员干部受享乐主义、拜金主义风气影响,缺乏勤俭节约、艰苦奋斗的精神和健康、高雅的情趣,在工作和生活中追求高档次、高品质、高消费,挥霍浪费的现象屡禁不止。

上述这些问题虽然发生在少数党员干部身上,但其恶劣影响和消极后果不可低估。究其原因,主要有三个方面:一是自律意识较差,自我要求不严。在市场经济快速发展的环境中,良莠不齐的各种思想观念纷至沓来,部分党员干部受一些庸俗价值观和不良社会风气的影响,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发生偏离,对权力和金钱的欲望膨胀,对自身的位臵、责任和使命缺乏清醒的认识。二是监督制约机制不够健全。目前,对党员干部尤其是领导干部的监督制约机制,还存在上级监督太松,同级监督太软,下级监督太难,群众监督太远,舆论监督太累等问题,监督合力还没有形成,对“权、钱、人”等关键环节的监督制约还不够有效,对八小时以外还缺乏有效的监督措施。三是考核评价、奖惩激励机制还不健全。对党员干部的考核评价机制还不够科学,现行的干部选拔任用、精神激励、惩戒等机制和工资、津补贴制度等还不能很好地发挥调节作用。在具体的执行中,奖优罚劣、

奖惩分明的原则落实得还不够好。

为此,我们应采取以下对策,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党员干部队伍的作风建设:

一是深化宣传教育,夯实思想基础。强化理想信念教育、权力观、价值观教育和党纪国法教育,帮助党员干部增强党员意识、党性观念,自觉继承和发扬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认真研究党员干部的从政心理,积极探索和创新典型示范教育、案例警示教育、岗位廉政教育等主题教育形式,不断增强教育的针对性、有效性。进一步完善反腐倡廉“大宣教”工作格局,整合纪检监察、组织、宣传等部门的宣传教育资源,形成合力。推进廉政文化“六进”活动,开展多种形式的宣传、教育和引导,营造弘扬优良作风的良好社会文化氛围。

二是健全机制制度,强化权力约束。扎实推进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建设,完善项目化工作模式,推动廉政风险防范管理试点工作和村级“四本台帐”管理机制建设取得实效。认真落实民主生活会制度,开展严肃认真的批评和自我批评,提高民主生活会质量。严格执行党员领导干部报告个人有关事项制度,深入开展“四谈一述”工作。贯彻落实领导干部廉洁从政相关规定,严禁领导干部利用职务上的便利谋取不正当利益,加强津补贴发放等工作的监督管理。认真治理工程建设领域的突出问题。深入推进党务公开、政务公开、村(居)务公开、企事业单位办事公开工作。充分发挥社会舆论等各监督主体的民主监督作用。

三是密切联系群众,解决突出问题。认真贯彻党的群众路线,健

全联系群众、服务群众的制度,坚持工作重心下移,深入基层和群众中间开展调查研究,了解群众疾苦,倾听群众呼声,帮助解决困难。拓宽社情民意反映渠道,进一步健全信访投诉网络,发挥好信访举报和行政效能投诉工作的作用,引导群众依法表达合理诉求。坚持领导干部定期下访接访、及时阅处群众来信、包案解决信访问题制度,开展党员干部大走访活动,及时排查化解矛盾纠纷。健全群众权益维护机制,认真解决群众反映强烈的教育医疗、环境保护、安全生产、征地拆迁、危旧房改造等方面的突出问题。继续推进涉及事关群众切身利益的部门和行业的行风建设,健全和完善职业道德规范。深入开展民主评议政风行风活动,开辟政风行风热线,完善网络投诉及处理机制,构筑行风建设监督体系。

党员干部作风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措施

红岩镇常务副镇长 王青松

近年来,绥宁县委着力加强党员干部作风建设,努力提高执行能力和服务水平,促进了全镇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但在工作开展和调研中发现,一些党员干部在作风上仍然存在一些问题,亟待采取措施加以解决。

一是实事求是、理论联系实际的学风还不够浓。部分党员干部理论学习与工作实际脱节,运用理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较弱,“拍脑袋”决策现象仍然存在。个别部门、单位在调查研究中存在“假”、“浅”、“虚”的问题:坐在办公室“搞”调研,很少或基本不到基层和群众中了解情况、听取意见;调研报告看问题看表面,不能抓住事物发展的主要矛盾,提出的措施对策既无针对性,也缺乏可操作性;调研情况不真实,调研结论与实际情况有较大出入,不但不能推动工作,反而误导决策。

二是执行上级指令、落实工作任务效率还不够高。部分领导干部习惯于以文件落实文件,以会议贯彻会议,缺少具体的工作计划和措施,不愿花功夫抓落实、抓督查。有的领导干部习惯于按老经验老办法处理问题、开展工作,缺乏敢闯敢干精神,在需要开拓创新的工作任务面前瞻前顾后。一些党员干部无视工作纪律,上班时自由散漫,玩电脑游戏、打瞌睡、炒股票,工作效率低下。

三是群众观念和公仆意识还不够强。有的领导干部对群众缺乏真挚感情,对群众的愿望不上心,对信访申诉动辄即以无理取闹或没有

政策依据而加以驳斥,缺乏耐心细致的思想工作。个别领导干部在接访、走访活动中走形式、做样子,不愿深入群众问寒问暖,而是碰到问题绕道走,甚至敷衍了事。部分党员干部对待群众方法简单,作风粗暴,办事拖拉,推诿扯皮,甚至有极个别人不给好处不办事,影响了党和政府在群众心中的形象。

四是廉洁自律要求还不够严。部分党员干部受享乐主义、拜金主义风气影响,缺乏勤俭节约、艰苦奋斗的精神和健康、高雅的情趣,在工作和生活中追求高档次、高品质、高消费,挥霍浪费的现象屡禁不止。

上述这些问题虽然发生在少数党员干部身上,但其恶劣影响和消极后果不可低估。究其原因,主要有三个方面:一是自律意识较差,自我要求不严。在市场经济快速发展的环境中,良莠不齐的各种思想观念纷至沓来,部分党员干部受一些庸俗价值观和不良社会风气的影响,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发生偏离,对权力和金钱的欲望膨胀,对自身的位臵、责任和使命缺乏清醒的认识。二是监督制约机制不够健全。目前,对党员干部尤其是领导干部的监督制约机制,还存在上级监督太松,同级监督太软,下级监督太难,群众监督太远,舆论监督太累等问题,监督合力还没有形成,对“权、钱、人”等关键环节的监督制约还不够有效,对八小时以外还缺乏有效的监督措施。三是考核评价、奖惩激励机制还不健全。对党员干部的考核评价机制还不够科学,现行的干部选拔任用、精神激励、惩戒等机制和工资、津补贴制度等还不能很好地发挥调节作用。在具体的执行中,奖优罚劣、

奖惩分明的原则落实得还不够好。

为此,我们应采取以下对策,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党员干部队伍的作风建设:

一是深化宣传教育,夯实思想基础。强化理想信念教育、权力观、价值观教育和党纪国法教育,帮助党员干部增强党员意识、党性观念,自觉继承和发扬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认真研究党员干部的从政心理,积极探索和创新典型示范教育、案例警示教育、岗位廉政教育等主题教育形式,不断增强教育的针对性、有效性。进一步完善反腐倡廉“大宣教”工作格局,整合纪检监察、组织、宣传等部门的宣传教育资源,形成合力。推进廉政文化“六进”活动,开展多种形式的宣传、教育和引导,营造弘扬优良作风的良好社会文化氛围。

二是健全机制制度,强化权力约束。扎实推进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建设,完善项目化工作模式,推动廉政风险防范管理试点工作和村级“四本台帐”管理机制建设取得实效。认真落实民主生活会制度,开展严肃认真的批评和自我批评,提高民主生活会质量。严格执行党员领导干部报告个人有关事项制度,深入开展“四谈一述”工作。贯彻落实领导干部廉洁从政相关规定,严禁领导干部利用职务上的便利谋取不正当利益,加强津补贴发放等工作的监督管理。认真治理工程建设领域的突出问题。深入推进党务公开、政务公开、村(居)务公开、企事业单位办事公开工作。充分发挥社会舆论等各监督主体的民主监督作用。

三是密切联系群众,解决突出问题。认真贯彻党的群众路线,健

全联系群众、服务群众的制度,坚持工作重心下移,深入基层和群众中间开展调查研究,了解群众疾苦,倾听群众呼声,帮助解决困难。拓宽社情民意反映渠道,进一步健全信访投诉网络,发挥好信访举报和行政效能投诉工作的作用,引导群众依法表达合理诉求。坚持领导干部定期下访接访、及时阅处群众来信、包案解决信访问题制度,开展党员干部大走访活动,及时排查化解矛盾纠纷。健全群众权益维护机制,认真解决群众反映强烈的教育医疗、环境保护、安全生产、征地拆迁、危旧房改造等方面的突出问题。继续推进涉及事关群众切身利益的部门和行业的行风建设,健全和完善职业道德规范。深入开展民主评议政风行风活动,开辟政风行风热线,完善网络投诉及处理机制,构筑行风建设监督体系。


相关文章

  • 我省高校机关党建工作现状.问题及对策研究
  • 我省高校党建工作现状.问题及对策研究 [摘要] 我省高校党建工作的特点非常鲜明:党务队伍呈现年轻化和高学历化趋势,二级学院党组织的作用和地位日益突出,"职能型"倾向日趋明显,同时,理论学习力度不够.组织建设尚需加强.工作 ...查看


  • 当前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 当前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关于对滨州市农村基层组织建设情况的调查 中共滨州市委组织部研究室课题组 ------------------------------------------------------------- ...查看


  • 密切党同人民群众联系需要重点研究的问题与对策研究
  • 密切党同人民群众联系需要重点研究的 问题与对策 鹿城镇党政办苏秀美 党的作风体现着党的宗旨,关系党的形象,同时也关系着党和国家的兴衰荣辱.生死存亡.人民对党的信任,一定意义上是对各级领导干部的信任,党在群众中的形象,也是由每个领导干部的作风 ...查看


  • 社区党建工作中存哪些问题与对策
  • 社区党建工作中存哪些问题与对策 加强和改进城市社区党建工作,贯彻落实"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对于密切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促进城市经济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巩固党的执政基础,扩大党的影响力,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为此,我们 ...查看


  • 党员干部执行党的政治纪律存在的问题和治理对策
  • 党员干部是从事政府工作,为国家为人民服务的共产党员们.党员干部在工作过程中要受到党的政治纪律的约束,防止党员干部因为拥有过多的权利而造成集权.贪污.受贿.疏忽工作等不应该的党员作风.党的政治纪律的存在必须的,执行也是要严格的.但是当下我国党 ...查看


  • 党内监督中的突出问题及对策选择
  • 作者:兰芳 理论研究 2006年07期 党中央对加强党内监督采取了许多正确的措施,包括颁布实施了<党内监督条例>,使党内监督在巩固党.发展党.保证党的先进性和战斗性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但在实践中还存在一些需要进一步解决的问题.概 ...查看


  • 党内监督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其对策
  • TheoryResearch 学★★理★★论 党内监督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其对策 赵炳起,丁正亚,张建华,滕汉强 (江苏食品职业技术学院,江苏淮安223003) 摘要:党内监督是推动党的建设伟大工程的必然要求.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通过制定党 ...查看


  • 当前机关思想作风建设的情况调研与对策分析
  • 当前机关思想作风建设的情况调研与对策分析 作者:徐光超 来源:<学理论·下>2013年第08期 摘 要:各级机关在思想作风建设方面具有"成效显著.总体向好.虚功实做.自我加压"的突出特点,但仍然存在思想教育的 ...查看


  • 新时期农村基层党建工作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 新时期农村基层党建工作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农村基层党组织是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直接领导者和组织者,是党在农村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其领导核心和战斗堡垒作用发挥如何,事关党的执政基础的巩固和执政能力的提高,直接关系到党的各项方针政策和重大决策能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