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古诗

1、泊船瓜洲 [北宋]王安石 京口瓜洲一水间, 钟山只隔数重山。 春风又绿江南岸, 明月何时照我还?

2、出塞 唐 王昌龄

秦时明月汉时关, 万里长征人未还。 但使龙城飞将在, 不教胡马度阴山。

3

宋 三万里河东入海, 五千仞岳上摩天。 遗民泪尽胡尘里, 南望王师又一年。

4、凉州词 唐·王翰

葡萄美酒夜光杯, 欲饮琵琶马上催。 醉卧沙场君莫笑, 古来征战几人回?

5、 示儿 【宋】陆游

死去元知万事空, 但悲不见九州同。 王师北定中原日, 家祭无忘告乃翁。

6、望洞庭 【唐】刘禹锡 湖光秋月两相和, 潭面无风镜未磨。 遥望洞庭山水色, 白银盘里一青螺。

7、已亥杂诗 清 龚自珍

九州生气恃风雷, 万马齐喑究可哀。 我劝天公重抖擞, 不拘一格降人才

8、游子吟 【唐】孟郊 慈母手中线, 游子身上衣。 临行密密缝, 意恐迟迟归。 谁言寸草心, 报得三春晖。

9、书湖阴先生壁 宋 王安石 茅檐长扫净无苔,花木成畦手自栽。一水护田将绿绕,两山排闼送青来

10、墨梅

王冕 (元代) 吾家洗砚池头树,个个花开淡墨痕。不要人夸好颜色,只留清气满乾坤。

11、石灰吟 明.于谦

千锤万击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粉骨碎身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12、竹石

郑燮 (清代) 咬定青山不放松, 立根原在破岩中。 千磨万击还坚劲, 任尔东西南北风。

13、浣溪沙 宋--晏殊

一曲新词酒一杯, 去年天气旧亭台。 夕阳西下几时回? 无可奈何花落去, 似曾相识燕归来。 小园香径独徘徊。

14、寒食 唐--韩翃

春城无处不飞花, 寒食东风御柳斜。 日暮汉宫传蜡烛, 轻烟散入五侯家。

15、秋夕

杜牧 (唐代) 银烛秋光冷画屏,

轻罗小扇扑流萤。 天阶夜色凉如水, 坐看牵牛织女星。

16、赠花卿 杜甫 (唐代) 锦城丝管日纷纷, 半入江风半入云。 此曲只应天上有, 人间能得几回闻?

17、竹枝词 唐 刘禹锡

杨柳青青江水平, 闻郎江上踏歌声。 东边日出西边雨, 道是无晴却有晴。

18、雪梅 宋--卢梅坡

梅雪争春未肯降, 骚人搁笔费平章。 梅须逊雪三分白, 雪却输梅一段香。

19、采莲曲 唐--王昌龄

荷叶罗裙一色裁, 芙蓉向脸两边开。 乱入池中看不见, 闻歌始觉有人来。

20、野 步 宋 周密

麦陇风来翠浪斜, 草根肥水噪新蛙。 羡他无事双蝴蝶, 烂醉东风野草花。

21、无题 唐 李商隐

相见时难别亦难, 东风无力百花残。 春蚕到死丝方尽, 蜡炬成灰泪始干。 晓镜但愁云鬓改, 夜吟应觉月光寒。 蓬山此去无多路, 青鸟殷勤为探看。

22、七步诗 三国 曹植 煮豆燃豆萁, 豆在釜中泣。 本自同根生, 相煎何太急?

23、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杜甫 (唐代) 剑外忽传收蓟北, 初闻涕泪满衣裳。 却看妻子愁何在, 漫卷诗书喜欲狂。 白日放歌须纵酒, 青春作伴好还乡。 即从巴峡穿巫峡, 便下襄阳向洛阳。

24、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_ 辛弃疾 (宋代) 郁孤台下清江水, 中间多少行人泪? 西北望长安, 可怜无数山。 青山遮不住, 毕竟东流去。 江晚正愁余, 山深闻鹧鸪。 25、送沈子福归江东 唐 王维

杨柳渡头行客稀, 罟师荡桨向临圻。 惟有相思似春色, 江南江北送君归。

26、胡笳曲 唐代 无名氏

月明星稀霜满野, 毡车夜宿阴山下。 汉家自失李将军, 单于公然来牧马。

27、邯郸冬至夜思 唐·白居易

邯郸驿里逢冬至, 抱膝灯前影伴身。 想得家中夜深坐, 还应说着远行人。

28、新雷

张维屏 (清代) 造物无言却有情, 每於寒尽觉春生; 千红万紫安排著, 只待新雷第一声。

29、夜泛西湖 宋 苏轼

菰蒲无边水茫茫, 荷花夜开风露香。 渐见灯明出远寺, 更待月黑看湖光。

30塞上曲 唐 戴叔伦

汉家旌帜满阴山, 不遣胡儿匹马还。 愿得此身长报国, 何须生入玉门关。

31、书陆放翁试卷后 宋 林景熙

青山一发愁蒙蒙, 干戈况满天南东。 来孙却见九州同, 家祭如何告乃翁

32、城东早春 杨巨源 (唐代) 诗家清景在新春, 绿柳才黄半未匀。 若待上林花似锦, 出门俱是看花人。

33、论诗 清 赵冀

李杜诗篇万口传, 至今已觉不新鲜。 江山代有才人出, 各领风骚数百年。

34、子夜吴歌 唐 李白 长安一片月, 万户捣衣声。 秋风吹不尽, 总是玉关情。 何日平胡虏, 良人罢远征。

35、旅夜书怀 杜甫 (唐代) 细草微风岸, 危樯独夜舟。 星垂平野阔, 月涌大江流。 名岂文章著, 官应老病休。 飘飘何所似, 天地一沙鸥。

36、饮酒 东晋 陶渊明 结庐在人境,

而无车马喧。 问君何能尔?

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下,

悠然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 飞鸟相与还。 此中有真意, 欲辨已忘言。

37、春望 唐代 杜甫 国破山河在, 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 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 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 浑欲不胜簪。

38、送友人 李白 (唐代) 青山横北郭, 白水绕东城。 此地一为别, 孤蓬万里征。 浮云游子意, 落日故人情。 挥手自兹去, 萧萧班马鸣。

39、黄鹤楼 崔颢 (唐代) 昔人已乘黄鹤去, 此地空余黄鹤楼。 黄鹤一去不复返, 白云千载空悠悠。 晴川历历汉阳树, 芳草萋萋鹦鹉洲。 日暮乡关何处是? 烟波江上使人愁。

40、望月怀远 张九龄 (唐代) 海上生明月, 天涯共此时。 情人怨遥夜, 竟夕起相思。 灭烛怜光满, 披衣觉露滋。 不堪盈手赠, 还寝梦佳期。

41、从军行 唐 王昌龄

琵琶起舞换新声, 总是关山旧别情。 撩乱边愁听不尽, 高高秋月照长城。

42、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王勃 (唐代) 城阙辅三秦, 风烟望五津。 与君离别意, 同是宦游人。 海内存知己, 天涯若比邻。 无为在歧路, 儿女共沾巾。

43、村行

王禹偁 (宋代) 马穿山径菊初黄, 信马悠悠野兴长。 万壑有声含晚籁, 数峰无语立斜阳。 棠梨叶落胭脂色, 荞麦花开白雪香。 何事吟余忽惆怅, 村桥原树似吾乡。

44、陇西行 王维 (唐代) 十里一走马, 五里一扬鞭。 都护军书至, 匈奴围酒泉。 关山正飞雪, 烽戍断无烟。

45、万山潭作 孟浩然 (唐代) 垂钓坐盘石, 水清心亦闲。 鱼行潭树下, 猿挂岛藤间。 游女昔解佩, 传闻于此山。 求之不可得, 沿月棹歌还。

46、江村

杜甫 (唐代) 清江一曲抱村流,长夏江村事事幽。自去自来堂上燕,相亲相近水中鸥。老妻画纸为棋局,稚子敲针作钓钩。 多病所须唯药物, 微躯此外更何求。

47、次北固山下 王湾 (唐代) 客路青山外, 行舟绿水前。 潮平两岸阔, 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 江春入旧年。 乡书何处达? 归雁洛阳边。

48、夜雨

白居易 (唐代) 早蛩啼复歇, 残灯灭又明。 隔窗知夜雨, 芭蕉先有声。

49、乌衣巷

刘禹锡 (唐代) 朱雀桥边野草花, 乌衣巷口夕阳斜。

旧时王谢堂前燕, 飞入寻常百姓家。

50、游山西村 陆游 (宋代) 莫笑农家腊酒浑, 丰年留客足鸡豚。 山重水复疑无路, 柳暗花明又一村。 箫鼓追随春社近, 衣冠简朴古风存。 从今若许闲乘月, 拄杖无时夜叩门。

51、钱塘湖春行 白居易 (唐代) 孤山寺北贾亭西, 水面初平云脚低。 几处早莺争暖树, 谁家新燕啄春泥。 乱花渐欲迷人眼, 浅草才能没马蹄。 最爱湖东行不足, 绿杨阴里白沙堤。

52、峨眉山月歌

李白 (唐代) 峨眉山月半轮秋, 影入平羌江水流。 夜发清溪向三峡, 思君不见下渝州。

1、泊船瓜洲 [北宋]王安石 京口瓜洲一水间, 钟山只隔数重山。 春风又绿江南岸, 明月何时照我还?

2、出塞 唐 王昌龄

秦时明月汉时关, 万里长征人未还。 但使龙城飞将在, 不教胡马度阴山。

3

宋 三万里河东入海, 五千仞岳上摩天。 遗民泪尽胡尘里, 南望王师又一年。

4、凉州词 唐·王翰

葡萄美酒夜光杯, 欲饮琵琶马上催。 醉卧沙场君莫笑, 古来征战几人回?

5、 示儿 【宋】陆游

死去元知万事空, 但悲不见九州同。 王师北定中原日, 家祭无忘告乃翁。

6、望洞庭 【唐】刘禹锡 湖光秋月两相和, 潭面无风镜未磨。 遥望洞庭山水色, 白银盘里一青螺。

7、已亥杂诗 清 龚自珍

九州生气恃风雷, 万马齐喑究可哀。 我劝天公重抖擞, 不拘一格降人才

8、游子吟 【唐】孟郊 慈母手中线, 游子身上衣。 临行密密缝, 意恐迟迟归。 谁言寸草心, 报得三春晖。

9、书湖阴先生壁 宋 王安石 茅檐长扫净无苔,花木成畦手自栽。一水护田将绿绕,两山排闼送青来

10、墨梅

王冕 (元代) 吾家洗砚池头树,个个花开淡墨痕。不要人夸好颜色,只留清气满乾坤。

11、石灰吟 明.于谦

千锤万击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粉骨碎身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12、竹石

郑燮 (清代) 咬定青山不放松, 立根原在破岩中。 千磨万击还坚劲, 任尔东西南北风。

13、浣溪沙 宋--晏殊

一曲新词酒一杯, 去年天气旧亭台。 夕阳西下几时回? 无可奈何花落去, 似曾相识燕归来。 小园香径独徘徊。

14、寒食 唐--韩翃

春城无处不飞花, 寒食东风御柳斜。 日暮汉宫传蜡烛, 轻烟散入五侯家。

15、秋夕

杜牧 (唐代) 银烛秋光冷画屏,

轻罗小扇扑流萤。 天阶夜色凉如水, 坐看牵牛织女星。

16、赠花卿 杜甫 (唐代) 锦城丝管日纷纷, 半入江风半入云。 此曲只应天上有, 人间能得几回闻?

17、竹枝词 唐 刘禹锡

杨柳青青江水平, 闻郎江上踏歌声。 东边日出西边雨, 道是无晴却有晴。

18、雪梅 宋--卢梅坡

梅雪争春未肯降, 骚人搁笔费平章。 梅须逊雪三分白, 雪却输梅一段香。

19、采莲曲 唐--王昌龄

荷叶罗裙一色裁, 芙蓉向脸两边开。 乱入池中看不见, 闻歌始觉有人来。

20、野 步 宋 周密

麦陇风来翠浪斜, 草根肥水噪新蛙。 羡他无事双蝴蝶, 烂醉东风野草花。

21、无题 唐 李商隐

相见时难别亦难, 东风无力百花残。 春蚕到死丝方尽, 蜡炬成灰泪始干。 晓镜但愁云鬓改, 夜吟应觉月光寒。 蓬山此去无多路, 青鸟殷勤为探看。

22、七步诗 三国 曹植 煮豆燃豆萁, 豆在釜中泣。 本自同根生, 相煎何太急?

23、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杜甫 (唐代) 剑外忽传收蓟北, 初闻涕泪满衣裳。 却看妻子愁何在, 漫卷诗书喜欲狂。 白日放歌须纵酒, 青春作伴好还乡。 即从巴峡穿巫峡, 便下襄阳向洛阳。

24、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_ 辛弃疾 (宋代) 郁孤台下清江水, 中间多少行人泪? 西北望长安, 可怜无数山。 青山遮不住, 毕竟东流去。 江晚正愁余, 山深闻鹧鸪。 25、送沈子福归江东 唐 王维

杨柳渡头行客稀, 罟师荡桨向临圻。 惟有相思似春色, 江南江北送君归。

26、胡笳曲 唐代 无名氏

月明星稀霜满野, 毡车夜宿阴山下。 汉家自失李将军, 单于公然来牧马。

27、邯郸冬至夜思 唐·白居易

邯郸驿里逢冬至, 抱膝灯前影伴身。 想得家中夜深坐, 还应说着远行人。

28、新雷

张维屏 (清代) 造物无言却有情, 每於寒尽觉春生; 千红万紫安排著, 只待新雷第一声。

29、夜泛西湖 宋 苏轼

菰蒲无边水茫茫, 荷花夜开风露香。 渐见灯明出远寺, 更待月黑看湖光。

30塞上曲 唐 戴叔伦

汉家旌帜满阴山, 不遣胡儿匹马还。 愿得此身长报国, 何须生入玉门关。

31、书陆放翁试卷后 宋 林景熙

青山一发愁蒙蒙, 干戈况满天南东。 来孙却见九州同, 家祭如何告乃翁

32、城东早春 杨巨源 (唐代) 诗家清景在新春, 绿柳才黄半未匀。 若待上林花似锦, 出门俱是看花人。

33、论诗 清 赵冀

李杜诗篇万口传, 至今已觉不新鲜。 江山代有才人出, 各领风骚数百年。

34、子夜吴歌 唐 李白 长安一片月, 万户捣衣声。 秋风吹不尽, 总是玉关情。 何日平胡虏, 良人罢远征。

35、旅夜书怀 杜甫 (唐代) 细草微风岸, 危樯独夜舟。 星垂平野阔, 月涌大江流。 名岂文章著, 官应老病休。 飘飘何所似, 天地一沙鸥。

36、饮酒 东晋 陶渊明 结庐在人境,

而无车马喧。 问君何能尔?

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下,

悠然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 飞鸟相与还。 此中有真意, 欲辨已忘言。

37、春望 唐代 杜甫 国破山河在, 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 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 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 浑欲不胜簪。

38、送友人 李白 (唐代) 青山横北郭, 白水绕东城。 此地一为别, 孤蓬万里征。 浮云游子意, 落日故人情。 挥手自兹去, 萧萧班马鸣。

39、黄鹤楼 崔颢 (唐代) 昔人已乘黄鹤去, 此地空余黄鹤楼。 黄鹤一去不复返, 白云千载空悠悠。 晴川历历汉阳树, 芳草萋萋鹦鹉洲。 日暮乡关何处是? 烟波江上使人愁。

40、望月怀远 张九龄 (唐代) 海上生明月, 天涯共此时。 情人怨遥夜, 竟夕起相思。 灭烛怜光满, 披衣觉露滋。 不堪盈手赠, 还寝梦佳期。

41、从军行 唐 王昌龄

琵琶起舞换新声, 总是关山旧别情。 撩乱边愁听不尽, 高高秋月照长城。

42、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王勃 (唐代) 城阙辅三秦, 风烟望五津。 与君离别意, 同是宦游人。 海内存知己, 天涯若比邻。 无为在歧路, 儿女共沾巾。

43、村行

王禹偁 (宋代) 马穿山径菊初黄, 信马悠悠野兴长。 万壑有声含晚籁, 数峰无语立斜阳。 棠梨叶落胭脂色, 荞麦花开白雪香。 何事吟余忽惆怅, 村桥原树似吾乡。

44、陇西行 王维 (唐代) 十里一走马, 五里一扬鞭。 都护军书至, 匈奴围酒泉。 关山正飞雪, 烽戍断无烟。

45、万山潭作 孟浩然 (唐代) 垂钓坐盘石, 水清心亦闲。 鱼行潭树下, 猿挂岛藤间。 游女昔解佩, 传闻于此山。 求之不可得, 沿月棹歌还。

46、江村

杜甫 (唐代) 清江一曲抱村流,长夏江村事事幽。自去自来堂上燕,相亲相近水中鸥。老妻画纸为棋局,稚子敲针作钓钩。 多病所须唯药物, 微躯此外更何求。

47、次北固山下 王湾 (唐代) 客路青山外, 行舟绿水前。 潮平两岸阔, 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 江春入旧年。 乡书何处达? 归雁洛阳边。

48、夜雨

白居易 (唐代) 早蛩啼复歇, 残灯灭又明。 隔窗知夜雨, 芭蕉先有声。

49、乌衣巷

刘禹锡 (唐代) 朱雀桥边野草花, 乌衣巷口夕阳斜。

旧时王谢堂前燕, 飞入寻常百姓家。

50、游山西村 陆游 (宋代) 莫笑农家腊酒浑, 丰年留客足鸡豚。 山重水复疑无路, 柳暗花明又一村。 箫鼓追随春社近, 衣冠简朴古风存。 从今若许闲乘月, 拄杖无时夜叩门。

51、钱塘湖春行 白居易 (唐代) 孤山寺北贾亭西, 水面初平云脚低。 几处早莺争暖树, 谁家新燕啄春泥。 乱花渐欲迷人眼, 浅草才能没马蹄。 最爱湖东行不足, 绿杨阴里白沙堤。

52、峨眉山月歌

李白 (唐代) 峨眉山月半轮秋, 影入平羌江水流。 夜发清溪向三峡, 思君不见下渝州。


相关文章

  • 小学语文高年级古诗词教学策略探究
  • 摘 要:古诗词是中国古典文化的主要表现形式,是文化的精髓.小学语文古诗词读起来朗朗上口,易学易记.不仅如此,古诗词还能培养学生的文化素养,陶冶学生的情操,增强学生的音韵,特别是小学高年级学生学好古诗词能为接下来初中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通过 ...查看


  • 上海一年级语文新课本删去全部古诗·都市快报
  • 记者 姜晓蓉 昨天,一条微博"上海一年级语文新课本删去全部古诗"在网上热传.消息来自上海的<新闻晨报>:对比新旧一年级语文课本发现,新教材删除了每个章节后的"古诗诵读"部分,共有<寻 ...查看


  • 古诗工作总结
  • 建工师一中小学部学生古诗词记诵比赛工作小结 中华古诗是我国民族文化的精髓,也是世界文化艺术宝库中的一颗灿烂的明珠.这些经典的古诗作为民族智慧与民族精神的载体,是人类精神文明最可贵的财富,是我们中华民族的魂与根.为了激发学生热爱国学经典--古 ...查看


  • 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吟来也会吟
  • 我国的古典诗歌源远流长,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具有极高的思想艺术价值.在数千年的传诵过程中,陶冶.教育了一代又一代炎黄子孙,为华夏文明的辉煌,作出了不可估量的巨大贡献. 诵读中华文化经典是近年来学校开展课外读书活动的一大亮点.在新课改精神的指 ...查看


  • 描写秋天的古诗词10首
  • 奥数网首页| 小升初| 招生| 重点中学| 奥数题库| 奥数竞赛| 课件教案| 趣味乐园| 一年级| 二年级| 三年级| 四年级| 五年级| 六年级| 超常教育| 进入初一 奥数 > 趣味乐园 > 诗歌鉴赏 > 正文 描写 ...查看


  • 低年级古诗教学策略
  • [中图分类号]G424.2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3089(2012)12-0167-01 让孩子借助古诗的学习受到民族传统经典文化的熏陶感染,从而奠定文学爱好与文学素养的根基,是每一位语文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古诗语言精练简 ...查看


  • 好书伴我成长"读书征文比赛
  • 第一届"好书伴我成长"读书征文比赛 各年级,各团支部: 为进一步深化"好书伴我成长"绿色读书工程,持之以恒地引导广大青少年开展健康有益.形式活泼的读书活动,促进书香校园.书香家庭的建设,丰富学生的假期 ...查看


  • 小学生必备古诗词及必读.选读书目
  • 1.<小学生优秀古诗文诵读手册>分学期诵读内容(陈中杰) 一年级上学期(13首) 1<所见> 2<悯农一.二> 3<春晓> 4<静夜思> 5<小池> 6<江南可采 ...查看


  • 古诗活动方案
  • "蓝色经典 浸润生命"母语素养工程实施规划 青岛沧海路小学2014.2 一.指导思想 为打造"蓝色心海"校园文化,为进一步建设书香校园,根据本学期学校工作计划,在学生中开展诗文诵读和静心习字活动.让学 ...查看


  • 六一小学经典诵读活动工作总结
  • 六一小学经典诵读活动工作总结 2011-2012学年第二学期 中华经典诗文是我国民族文化的精髓,也是中华文化艺术宝库中的一颗灿烂 的明珠.经典古诗文作为民族智慧与民族精神的载体,是人类文明最宝贵的精神 财富,是我们中华民族的魂与根.多年来我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