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养老保险由单位和个人缴费

  养老保险破除“双轨制”:公务员养老保险由单位和个人缴费

  国务院副总理马凯代表国务院向第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二次会议作关于统筹推进城乡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工作情况的报告。报告称,机关事业单位与城镇职工统一的养老保险制度改革方案已经国务院常务会议和中央政治局常委会审议通过,公务员养老保险由单位和个人缴费。

  焦点:养老保险改革方案拟定全国同步实施

  马凯在报告中称,推进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建立与城镇职工统一的养老保险制度。按照中央部署,有关部门经过广泛调查研究和反复论证,已经拟订了改革方案,并经国务院常务会议和中央政治局常委会审议通过。

  马凯表示,改革的基本思路是一个统一、五个同步。“一个统一”,即党政机关、事业单位建立与企业相同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实行单位和个人缴费,改革退休费计发办法,从制度和机制上化解“双轨制”矛盾。“五个同步”,即机关与事业单位同步改革,职业年金与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同步建立,养老保险制度改革与完善工资制度同步推进,待遇调整机制与计发办法同步改革,改革在全国范围同步实施。

  改革初期或分三类养老基金

  问:2013年19个省级地区出现当期职工养老保险基金收不抵支,缺口共计1702亿元。养老金双轨制并轨后,是否意味着职工养老保险基金要为机关事业单位的退休人员发养老金?

  答:李实分析,从理想状态或最终目标来说,党政机关、事业单位既然要建立与企业相同的基本养老保险制度,最终就应使三者统一使用一个社会保险基金,实现养老制度一体化,并由统一基金同时为三类人员发放养老金。在统一制度下,三类人员完全根据缴费年限、缴费比例的多寡,来计算最终应得的待遇。

  但从实际看,并轨后党政机关、事业单位和企业的养老金替代率在改革初期预计不会统一,缴费标准也会不尽相同。因养老保险目前还存在个人缴费是小头,基金支付和财政补助才是养老金构成大头的情况。再考虑到党政机关、事业单位人员参保初期个人缴费积累少的问题,为避免出现职工养老保险基金背上新加入的机关事业单位退休人员待遇这一沉重包袱的情况,李实认为,还是应分别设立党政机关、事业单位和企业的三个养老保险基金。并轨初期,三个“池子”的资金并不互通,只为所属人员发放养老金。

  养老金并轨后差距逐步缩小

  问:公务员不用缴纳养老金却能享受到80%甚至90%的养老金替代率,退休金约为在职工资的八九成;企业职工一直缴纳养老金,养老金却只有在职工资的约4成,养老双轨制待遇差距大的根本之一即养老金替代率,替代率在“双轨制”并轨后会很快就趋同吗?

  答:北京师范大学中国收入分配研究院执行院长李实教授认为,党政机关、事业单位建立与企业相同基本养老保险制度这一大前提,说明机关事业单位与企业的养老金替代率必将逐步拉近。但二者差别过大,立即趋同并不可能,逐步并轨才能确保改革平稳实施。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保险经济学院副院长、中国社会保险学会理事孙洁教授认为,为体现改革决心,机关事业单位的养老金替代率至少应该先降低10%至15%。相对小幅的降低水平,更利于改革推行。

  李实认为,国家应确立机关事业单位的养老金替代率逐步下调的机制,并确定逐年下调比例。如通过8—10年时间,将机关事业单位与企业的养老金替代率水平逐步拉近至只有10%至20%的差距。

  改革后公务员工资或现普涨

  问:养老保险制度改革与完善工资制度同步推进,是否意味着公务员即将普涨甚至大涨工资,变成由财政买单的局面?

  答:对于完善工资制度,孙洁提出,由于无法直接介入企业的工资发放问题,这应该主要针对的是公务员群体。当前我国西部地区公务员和基层公务员确实存在工资水平相对较低的问题。一些基层公务员2000余元的收入,自己负担各项社保缴费相对困难。对此,一方面应优先提高西部公务员和基层公务员的工资水平;另一方面应整体建立公务员职务与职级并行制度,使得升迁无望的基层公务员起码可以得到收入的上升通道,名正言顺地涨工资。

  李实建议在结合各地物价和社会平均工资的基础上,为各级公务员进一步制定更明确的工资标准,严禁地方随意为公务员增发津补贴。他预计改革后公务员工资有可能实现普涨,但大幅增长的可能性则较小。

  实行新老有别政策利推改革

  问:根据报告,机关与事业单位同步改革,且改革在全国范围同步实施。即将退休的机关事业单位人员、新入职人员、在职人员,会否区别对待?

  答:人社部专家咨询委员会专家、中央财经大学社会保障研究中心主任褚福灵教授表示,采取新老有别的政策,是改革顺利推行的重要措施。“老人”和“中人”都有社保视同缴纳的阶段,继续认可这一缴费工龄很重要。而新人则需要全程自己交费。至于缴费工龄在并轨后如何折算退休待遇,还需要有关部门后续出台相关细则加以明确。

  建议职业年金设准入门槛

  问:职业年金与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同步建立,因养老双轨制并轨而缩小的养老待遇差距,是否会因职业年金被强制推行,企业年金则自愿建立,再次拉大?

  答:李实分析,无论职业年金还是企业年金,其定位都应是一种补充养老保险。职业年金一旦采取与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同步建立的模式,因预计其主要由财政拨款,可能不仅会普遍建立且会具强制性。这会使职业年金不再具有补充养老保险的定位,建议有关部门不要在机关事业单位中全面推行职业年金,而要设置准入条件或明确只有部分符合相关条件的特殊对象才能享受职业年金。

  养老金差距大约五成人不满

  中国在职公务员数量约为700万,126万个各类事业单位在职人员3000多万。机关事业单位的养老金无需自己支付,直接由财政统一支付,而社会企业单位则由单位和个人按照一定标准缴纳。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财政经济委员会对于统筹推进城乡社会保障体系建设情况做了调研,根据调研报告提供的数据,49%的被调查者对机关事业单位职工退休金与企业职工养老金差距大表示不满。

  今年5月开始全国人大财经委成立了调研组,从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基本医疗保险制度、社会救助制度等几个方面为重点,进行了专题调研。

  调研报告指出,机关事业单位与企业养老保险双轨制亟待解决。这一结论是依据调研组在中国人大网一份问卷调查得出,据悉,根据这份调查问卷,49%的被调查者对机关事业单位职工退休金与企业职工养老金差距大表示不满。

  上世纪90年代初开始的企业养老保险改革,机关事业单位并未参加,虽然后来一些地方开展了机关事业单位养老金改革试点,但多数仅是在形式上缴纳社保费,体制机制没有根本改变。在调研中,各地也反映双轨制是当前社保制度不公平方面的突出问题。

  调研报告还指出,企业养老保险制度改革以来,机关事业单位职工退休金和企业职工养老金的差距逐步拉大。甘肃省有关部门向调研组反映,2014年全省机关事业单位职工退休费水平为月人均3227元,企业职工的基本养老金水平为月人均2065元。一些国有企业的退休职工,当时接受国家分配到企业工作,退休后养老金远低于机关事业单位和自己条件相当的干部职工的退休金,对双轨制很有意见,企业管理人员和具有高级技术职称的退休职工意见更大。

  另外,机关事业单位与企业的丧葬补助等福利标准不同,进一步拉大了待遇差距。

  调研报告还指出,双轨制也影响了人员在机关事业单位与企业之间的流动。机关事业单位职工不用缴纳养老保险费,也没有个人账户。企业职工要缴费,有个人账户。人员流动时存在缴费记录的差别,影响到将来的养老保险待遇。从完善制度体系的角度看,机关事业单位职工也是养老保险制度最后未覆盖的领域,应该将各类人群纳入到基本养老保险的制度体系内。

  将实施全民参保登记计划

  国务院关于统筹推进城乡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工作情况的报告指出,我国将实施全民参保登记计划,加快实现城乡基本养老保险人员全覆盖。

  报告说,2020年我国人口预计达到14.3亿人,为实现“全面建成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的目标,国务院有关部门已经制定并开始实施以养老、医疗保险为重点的全民参保登记计划。

  通过优化政策、加强宣传、严格执法、提升服务、逐人逐户登记确认等措施,力争使基本养老保险制度覆盖人数在2017年达到9亿人,到2020年达到 10亿人左右,将覆盖率由目前的80%提高到95%。同时,巩固全民医保成果,全面实施城乡居民大病保险,工伤、失业、生育保险基本覆盖职业群体。

  研究制定渐进式延迟退休

  马凯提到,要进一步提高统筹层次,统一规范制度和政策。职工养老保险要在完善省级统筹的基础上,积极稳妥推进基础养老金全国统筹,合理划分中央和地方筹资与支付责任,统筹基金的使用和管理,增强基金的互济性和抗风险能力。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实行基金省级统一管理,化解基金管理分散化的风险。全面推进和完善基本医疗保险市级统筹,有条件的地区加快探索省级统筹,缩小地区间、人群间政策差别。

  值得注意的是,马凯提到,要综合考虑人力资源供需、教育水平、人均预期寿命、基金收支等因素,研究制定渐进式延迟退休年龄政策,改善职工基本养老保险抚养比。

  同时,要完善养老服务业发展各项政策措施,加快建立完善经济困难的高龄、失能等老年人补贴制度,加快建立困难残疾人生活补贴和重度残疾人护理补贴制度。加大扶持慈善事业发展力度,研究建立慈善帮扶与社会救助制度之间的衔接机制,发挥政府保基本、兜底线的作用。

  还要加快建立全国统一的信息网络,做好跨地区、跨制度社会保险关系转移衔接、异地就医费用结算等工作。加强社保经办机构建设,推进各项社保统一征收管理,提高管理服务的质量和效率。

  此外,还要抓紧制定基本医疗保险条例、全国社会保障基金管理条例,修订失业保险条例,尽快形成比较完善的社会保障法治体系。

  破除养老保险“双轨制”,不仅是改革方向所指,也是改革目的所在

  如果说教育改革要重点考虑“起点公平”,那么社保的改革,特别关注的就是“底线公平”。近日消息传来,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方案,已经由国务院常务会议和中央政治局常委会审议通过。破除“双轨制”,党政机关、事业单位建立与企业相同基本养老保险制度,一时成为舆论热点。

  每年全国两会前夕,人民网都会推出“两会热点调查”,近4年高居榜首的都是“社会保障”。分项调查中,养老保险多轨制则持续成为社保领域焦点。今年,更有84%的票数支持养老金并轨。养老保险的改革,正是建立在这样的民意基础上。

  关注养老保险改革,首要的诉求在于提高养老金水平。去年,安徽合肥一位银行退休员工投书媒体,称“很多退休工人每个月的退休金只有1000多一点,想吃肉还要算账”,即便近几年涨了好几次,“和事业单位以及公务员的退休工资也是没法比的,也跟不上现在物价上涨的速度”。这在很大程度上代表了企业退休人员的心声。虽然已有“十连涨”,但制度鸿沟带来的收入鸿沟仍未填平。

  设计养老保险这一制度,是为了保障老年人的生活,对劳动者退休后的一种“反哺”,如果因职业不同而计算方法不同、待遇差别较大,无疑是对社会公平的侵害。从另一角度看,“体制内”退休后稳定、优厚的待遇,让“到体制内去”的高烧一直难以降温;“双轨不接”,同样妨碍人才在企业和机关之间的自由流动。长远看,这也很不利于改革向纵深推进。可以说,养老金“一碗水端平”,已经是一个基本共识。

  应当看到,所谓双轨制是从计划到市场的改革中一个过渡环节,只是在养老保险方面,双轨并行得太久。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加之养老金计算方式、来源、管理等方面的不同,行业间的差距越拉越大,并轨已经是绕不开、躲不过的一环。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明确提出,要建立更加公平可持续的社会保障制度,推进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破除养老保险“双轨制”,是改革方向所指,也是改革目的所在。

  早在2008年,国家就选择在五省市开展事业单位养老保险改革试点,但实质性进展不大。而对公务员的养老保险制度改革,各地积极性也并不高,迄今只有深圳等个别地方在试水。“硬骨头”之所以难啃,有其现实原因。并轨之后,3700万公务员、事业单位人员的养老金开支从哪儿来?他们的工资应该如何相应调整?不同地区的养老金依照什么标准制定……种种棘手问题,既有赖于改革的顶层设计,也离不开广纳民意、综合考虑的统筹谋划。

  此次改革方案,提出了“五个同步”,包括职业年金与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同步建立、养老保险制度改革与完善工资制度同步推进等,不仅让机关单位工作人员养老金结构更为合理,而且在保证其合法权益的同时,也强调了必须履行的义务,展现出“相互促进、良性互动,整体推进,重点突破”的改革思路,相信这一涉及每个人切身利益的改革,能破冰前行。

  最美桑榆景,人间重晚晴。实现退休人员对晚年生活的美好期待,不仅是子女的义务,更是政府的责任。消除群众心中的不公平感,养老金改革迈出了坚实的第一步。能否啃下硬骨头,进而撬动整个社会保障制度改革,考验着改革智慧,更考验着改革决心。

  养老保险破除“双轨制”:公务员养老保险由单位和个人缴费

  国务院副总理马凯代表国务院向第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二次会议作关于统筹推进城乡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工作情况的报告。报告称,机关事业单位与城镇职工统一的养老保险制度改革方案已经国务院常务会议和中央政治局常委会审议通过,公务员养老保险由单位和个人缴费。

  焦点:养老保险改革方案拟定全国同步实施

  马凯在报告中称,推进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建立与城镇职工统一的养老保险制度。按照中央部署,有关部门经过广泛调查研究和反复论证,已经拟订了改革方案,并经国务院常务会议和中央政治局常委会审议通过。

  马凯表示,改革的基本思路是一个统一、五个同步。“一个统一”,即党政机关、事业单位建立与企业相同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实行单位和个人缴费,改革退休费计发办法,从制度和机制上化解“双轨制”矛盾。“五个同步”,即机关与事业单位同步改革,职业年金与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同步建立,养老保险制度改革与完善工资制度同步推进,待遇调整机制与计发办法同步改革,改革在全国范围同步实施。

  改革初期或分三类养老基金

  问:2013年19个省级地区出现当期职工养老保险基金收不抵支,缺口共计1702亿元。养老金双轨制并轨后,是否意味着职工养老保险基金要为机关事业单位的退休人员发养老金?

  答:李实分析,从理想状态或最终目标来说,党政机关、事业单位既然要建立与企业相同的基本养老保险制度,最终就应使三者统一使用一个社会保险基金,实现养老制度一体化,并由统一基金同时为三类人员发放养老金。在统一制度下,三类人员完全根据缴费年限、缴费比例的多寡,来计算最终应得的待遇。

  但从实际看,并轨后党政机关、事业单位和企业的养老金替代率在改革初期预计不会统一,缴费标准也会不尽相同。因养老保险目前还存在个人缴费是小头,基金支付和财政补助才是养老金构成大头的情况。再考虑到党政机关、事业单位人员参保初期个人缴费积累少的问题,为避免出现职工养老保险基金背上新加入的机关事业单位退休人员待遇这一沉重包袱的情况,李实认为,还是应分别设立党政机关、事业单位和企业的三个养老保险基金。并轨初期,三个“池子”的资金并不互通,只为所属人员发放养老金。

  养老金并轨后差距逐步缩小

  问:公务员不用缴纳养老金却能享受到80%甚至90%的养老金替代率,退休金约为在职工资的八九成;企业职工一直缴纳养老金,养老金却只有在职工资的约4成,养老双轨制待遇差距大的根本之一即养老金替代率,替代率在“双轨制”并轨后会很快就趋同吗?

  答:北京师范大学中国收入分配研究院执行院长李实教授认为,党政机关、事业单位建立与企业相同基本养老保险制度这一大前提,说明机关事业单位与企业的养老金替代率必将逐步拉近。但二者差别过大,立即趋同并不可能,逐步并轨才能确保改革平稳实施。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保险经济学院副院长、中国社会保险学会理事孙洁教授认为,为体现改革决心,机关事业单位的养老金替代率至少应该先降低10%至15%。相对小幅的降低水平,更利于改革推行。

  李实认为,国家应确立机关事业单位的养老金替代率逐步下调的机制,并确定逐年下调比例。如通过8—10年时间,将机关事业单位与企业的养老金替代率水平逐步拉近至只有10%至20%的差距。

  改革后公务员工资或现普涨

  问:养老保险制度改革与完善工资制度同步推进,是否意味着公务员即将普涨甚至大涨工资,变成由财政买单的局面?

  答:对于完善工资制度,孙洁提出,由于无法直接介入企业的工资发放问题,这应该主要针对的是公务员群体。当前我国西部地区公务员和基层公务员确实存在工资水平相对较低的问题。一些基层公务员2000余元的收入,自己负担各项社保缴费相对困难。对此,一方面应优先提高西部公务员和基层公务员的工资水平;另一方面应整体建立公务员职务与职级并行制度,使得升迁无望的基层公务员起码可以得到收入的上升通道,名正言顺地涨工资。

  李实建议在结合各地物价和社会平均工资的基础上,为各级公务员进一步制定更明确的工资标准,严禁地方随意为公务员增发津补贴。他预计改革后公务员工资有可能实现普涨,但大幅增长的可能性则较小。

  实行新老有别政策利推改革

  问:根据报告,机关与事业单位同步改革,且改革在全国范围同步实施。即将退休的机关事业单位人员、新入职人员、在职人员,会否区别对待?

  答:人社部专家咨询委员会专家、中央财经大学社会保障研究中心主任褚福灵教授表示,采取新老有别的政策,是改革顺利推行的重要措施。“老人”和“中人”都有社保视同缴纳的阶段,继续认可这一缴费工龄很重要。而新人则需要全程自己交费。至于缴费工龄在并轨后如何折算退休待遇,还需要有关部门后续出台相关细则加以明确。

  建议职业年金设准入门槛

  问:职业年金与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同步建立,因养老双轨制并轨而缩小的养老待遇差距,是否会因职业年金被强制推行,企业年金则自愿建立,再次拉大?

  答:李实分析,无论职业年金还是企业年金,其定位都应是一种补充养老保险。职业年金一旦采取与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同步建立的模式,因预计其主要由财政拨款,可能不仅会普遍建立且会具强制性。这会使职业年金不再具有补充养老保险的定位,建议有关部门不要在机关事业单位中全面推行职业年金,而要设置准入条件或明确只有部分符合相关条件的特殊对象才能享受职业年金。

  养老金差距大约五成人不满

  中国在职公务员数量约为700万,126万个各类事业单位在职人员3000多万。机关事业单位的养老金无需自己支付,直接由财政统一支付,而社会企业单位则由单位和个人按照一定标准缴纳。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财政经济委员会对于统筹推进城乡社会保障体系建设情况做了调研,根据调研报告提供的数据,49%的被调查者对机关事业单位职工退休金与企业职工养老金差距大表示不满。

  今年5月开始全国人大财经委成立了调研组,从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基本医疗保险制度、社会救助制度等几个方面为重点,进行了专题调研。

  调研报告指出,机关事业单位与企业养老保险双轨制亟待解决。这一结论是依据调研组在中国人大网一份问卷调查得出,据悉,根据这份调查问卷,49%的被调查者对机关事业单位职工退休金与企业职工养老金差距大表示不满。

  上世纪90年代初开始的企业养老保险改革,机关事业单位并未参加,虽然后来一些地方开展了机关事业单位养老金改革试点,但多数仅是在形式上缴纳社保费,体制机制没有根本改变。在调研中,各地也反映双轨制是当前社保制度不公平方面的突出问题。

  调研报告还指出,企业养老保险制度改革以来,机关事业单位职工退休金和企业职工养老金的差距逐步拉大。甘肃省有关部门向调研组反映,2014年全省机关事业单位职工退休费水平为月人均3227元,企业职工的基本养老金水平为月人均2065元。一些国有企业的退休职工,当时接受国家分配到企业工作,退休后养老金远低于机关事业单位和自己条件相当的干部职工的退休金,对双轨制很有意见,企业管理人员和具有高级技术职称的退休职工意见更大。

  另外,机关事业单位与企业的丧葬补助等福利标准不同,进一步拉大了待遇差距。

  调研报告还指出,双轨制也影响了人员在机关事业单位与企业之间的流动。机关事业单位职工不用缴纳养老保险费,也没有个人账户。企业职工要缴费,有个人账户。人员流动时存在缴费记录的差别,影响到将来的养老保险待遇。从完善制度体系的角度看,机关事业单位职工也是养老保险制度最后未覆盖的领域,应该将各类人群纳入到基本养老保险的制度体系内。

  将实施全民参保登记计划

  国务院关于统筹推进城乡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工作情况的报告指出,我国将实施全民参保登记计划,加快实现城乡基本养老保险人员全覆盖。

  报告说,2020年我国人口预计达到14.3亿人,为实现“全面建成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的目标,国务院有关部门已经制定并开始实施以养老、医疗保险为重点的全民参保登记计划。

  通过优化政策、加强宣传、严格执法、提升服务、逐人逐户登记确认等措施,力争使基本养老保险制度覆盖人数在2017年达到9亿人,到2020年达到 10亿人左右,将覆盖率由目前的80%提高到95%。同时,巩固全民医保成果,全面实施城乡居民大病保险,工伤、失业、生育保险基本覆盖职业群体。

  研究制定渐进式延迟退休

  马凯提到,要进一步提高统筹层次,统一规范制度和政策。职工养老保险要在完善省级统筹的基础上,积极稳妥推进基础养老金全国统筹,合理划分中央和地方筹资与支付责任,统筹基金的使用和管理,增强基金的互济性和抗风险能力。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实行基金省级统一管理,化解基金管理分散化的风险。全面推进和完善基本医疗保险市级统筹,有条件的地区加快探索省级统筹,缩小地区间、人群间政策差别。

  值得注意的是,马凯提到,要综合考虑人力资源供需、教育水平、人均预期寿命、基金收支等因素,研究制定渐进式延迟退休年龄政策,改善职工基本养老保险抚养比。

  同时,要完善养老服务业发展各项政策措施,加快建立完善经济困难的高龄、失能等老年人补贴制度,加快建立困难残疾人生活补贴和重度残疾人护理补贴制度。加大扶持慈善事业发展力度,研究建立慈善帮扶与社会救助制度之间的衔接机制,发挥政府保基本、兜底线的作用。

  还要加快建立全国统一的信息网络,做好跨地区、跨制度社会保险关系转移衔接、异地就医费用结算等工作。加强社保经办机构建设,推进各项社保统一征收管理,提高管理服务的质量和效率。

  此外,还要抓紧制定基本医疗保险条例、全国社会保障基金管理条例,修订失业保险条例,尽快形成比较完善的社会保障法治体系。

  破除养老保险“双轨制”,不仅是改革方向所指,也是改革目的所在

  如果说教育改革要重点考虑“起点公平”,那么社保的改革,特别关注的就是“底线公平”。近日消息传来,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方案,已经由国务院常务会议和中央政治局常委会审议通过。破除“双轨制”,党政机关、事业单位建立与企业相同基本养老保险制度,一时成为舆论热点。

  每年全国两会前夕,人民网都会推出“两会热点调查”,近4年高居榜首的都是“社会保障”。分项调查中,养老保险多轨制则持续成为社保领域焦点。今年,更有84%的票数支持养老金并轨。养老保险的改革,正是建立在这样的民意基础上。

  关注养老保险改革,首要的诉求在于提高养老金水平。去年,安徽合肥一位银行退休员工投书媒体,称“很多退休工人每个月的退休金只有1000多一点,想吃肉还要算账”,即便近几年涨了好几次,“和事业单位以及公务员的退休工资也是没法比的,也跟不上现在物价上涨的速度”。这在很大程度上代表了企业退休人员的心声。虽然已有“十连涨”,但制度鸿沟带来的收入鸿沟仍未填平。

  设计养老保险这一制度,是为了保障老年人的生活,对劳动者退休后的一种“反哺”,如果因职业不同而计算方法不同、待遇差别较大,无疑是对社会公平的侵害。从另一角度看,“体制内”退休后稳定、优厚的待遇,让“到体制内去”的高烧一直难以降温;“双轨不接”,同样妨碍人才在企业和机关之间的自由流动。长远看,这也很不利于改革向纵深推进。可以说,养老金“一碗水端平”,已经是一个基本共识。

  应当看到,所谓双轨制是从计划到市场的改革中一个过渡环节,只是在养老保险方面,双轨并行得太久。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加之养老金计算方式、来源、管理等方面的不同,行业间的差距越拉越大,并轨已经是绕不开、躲不过的一环。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明确提出,要建立更加公平可持续的社会保障制度,推进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破除养老保险“双轨制”,是改革方向所指,也是改革目的所在。

  早在2008年,国家就选择在五省市开展事业单位养老保险改革试点,但实质性进展不大。而对公务员的养老保险制度改革,各地积极性也并不高,迄今只有深圳等个别地方在试水。“硬骨头”之所以难啃,有其现实原因。并轨之后,3700万公务员、事业单位人员的养老金开支从哪儿来?他们的工资应该如何相应调整?不同地区的养老金依照什么标准制定……种种棘手问题,既有赖于改革的顶层设计,也离不开广纳民意、综合考虑的统筹谋划。

  此次改革方案,提出了“五个同步”,包括职业年金与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同步建立、养老保险制度改革与完善工资制度同步推进等,不仅让机关单位工作人员养老金结构更为合理,而且在保证其合法权益的同时,也强调了必须履行的义务,展现出“相互促进、良性互动,整体推进,重点突破”的改革思路,相信这一涉及每个人切身利益的改革,能破冰前行。

  最美桑榆景,人间重晚晴。实现退休人员对晚年生活的美好期待,不仅是子女的义务,更是政府的责任。消除群众心中的不公平感,养老金改革迈出了坚实的第一步。能否啃下硬骨头,进而撬动整个社会保障制度改革,考验着改革智慧,更考验着改革决心。


相关文章

  • [社会保险法]全文逐条解读2
  • 社会保险法>全文逐条解读(二) 辽宁正合律师事务所 陈宁 第二章 基本养老保险 第十条 职工应当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由用人单位和职工共同缴纳基本养老保险费. 无雇工的个体工商户.未在用人单位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的非全日制从业人员以及其他灵活 ...查看


  • 国务院发文正式废除养老金双轨制 公务员须缴纳月工资8%
  • 推行数十年的养老金双轨制终于划上句号,今后,我国近4000万公务员和事业单位员工将缴纳养老保险费.国务院今天发文规定,事业单位实行社会统筹与个人账户相结合的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养老保险费由单位和个人共同负担. 在今天发布的<国务院关于机 ...查看


  • 养老金双轨制正式废除公务员须缴纳月工资8%
  • 养老金双轨制正式废除公务员须缴纳月工资8%来源:中国政府网 时政热点: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国务院各部委.各直属机构: 按照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保险法>等相关规定,为统筹城乡社 ...查看


  • 职业年金缴费比例:单位8%个人4%
  • 2015年1月,国务院决定全面启动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养老保险制度改革.近日,国务院对外公布了<机关事业单位职业年金办法>,今后机关事业单位将为近4000万机关事业单位人员建立职业年金,个人缴费比例为本人缴费工资的4%. 职业年 ...查看


  • 双轨变并轨养老金改革方案公布 公务员要缴纳养老金了
  • 核心提示|昨日,国务院公布<关于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的决定>,决定从2014年10月1日起对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养老保险制度进行改革,机关事业单位将实行社会统筹与个人账户相结合的基本养老保险制度.这意味着,在我国 ...查看


  • 养老金并轨最新消息:养老待遇不降低
  • 人社部:养老金并轨会努力保证现行养老待遇不降低 <关于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的决定>最近下发.这意味着,以后所有公务员和事业单位员工,都将与企业职工执行一样的养老制度,实行多年的"养老双轨制"终 ...查看


  • 大连机关 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解读
  • 大连新闻_要闻大连晚报[微博]王春燕2015-01-23 00:42 我要分享 0 1月14日,国务院发布<关于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1月20日,大连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工 ...查看


  • 事业单位工资改革最新消息:事业单位职业年金制度
  • 事业单位工资改革最新消息:事业单位职业年金制度 事业单位改革:今年1月份,国务院发布的<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的决定>中明确提出"建立职业年金制度".今后机关事业单位将为近4000万机关事业单位 ...查看


  • 2015年湖南事业单位招考时政热点:"养老金"并轨后
  • 2015年湖南事业单位招考时政热点:"养老金"并轨后 (下载本文档,按Ctrl+鼠标左击考试题库打开) 近日,国务院发布<关于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明确 ...查看


  • 河北养老金并轨启动!以后养老金这么缴
  • 近日,河北省政府印发<关于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内容涉及改革的范围.基本养老保险基金筹集.基本养老保险个人账户.基本养老金计发办法.基本养老金调整.职业年金制度.养老保险关系转移接续等16个方面.此次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