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必修一第一二单元练习题(一)

高中历史必修一 第一、二单元 练习题 (一)

第Ⅰ卷 (选择题 共98 题)

一、选择题(每题只有一个符合题意的选项)

1、“禹铸九鼎”“禹开九州”是上古时候的传说,它们实际上反映了

A、禅让制的结束 B、商王朝的发展 C、西周的强盛 D、夏朝的建立

2、西周时,周公带兵东征,平定叛乱,之后,周公“封建亲戚,以蕃屏周”。 其中的“封建”指的是

A、进行封建改革 B、分封诸侯国 C、实行宗法制 D、推行郡县制 3、西周宗法制中.周王室享受大宗待遇的是

①周武王正妻所生之长子 ②周成王正妻所生之子 ③周公旦妻子所生长子 ④周宣王嫡长孙

A、①④ B、①② C、③④ D、②④

4、下列对西周宗法制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 是分封制在政治制度上的体现 B、有利于统治集团内部的稳定团结

C、由原始社会父系家长制直接演变而来 D、保证了贵族在政治上的垄断和特权地位 5、中国传统文化中推崇“尊祖认宗”,下列与此现象有密切关系的是 A、王位世袭制 B、分封制 C、宗法制 D、中央集权制 6、秦朝中央官制中,具有“掌丞天子,助理万机”职能的是 A、太尉 B、廷尉 C、丞相 D、御使大夫

7、秦始皇在全国范围内推行郡县制度,郡守和县令的产生方式是: A、世代相袭 B、考试选拔 C、皇帝任命 D、地方推举 8、下列最能体现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本质特征的是

A、推行郡县制 B、皇帝直接任免各级官吏 C、制订法律镇压人民反抗 D、建立起完善的中央政府 9、秦朝之所以能够“一法度、衡、石、丈、尺、车同轨,书同文”,主要原因是

A、生产力的大发展 B、国家实现了统一 C、秦始皇的雄才大略 D、秦朝推行了法治 10、柳宗元说:“周之失,在于制;秦之失,在于政,不在制”。材料中的两个“制”分别是指 A、分封制和郡县制 B、宗法制和郡县制

C、分封制和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 D、宗法制和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 11、阅读下面的一幅历史地图。此图所反映的历史内容是

A、西汉时期监察区的划分 B、汉初的郡县制与封国制并存的形势 C、西周初年分封诸侯的情况 D、唐朝时在边境设臵军镇的情况

12、“君主近臣,代起执政,品位既高,退居闲曹。”这种情形以汉武帝为例的话,下列哪一项的叙述是正确的?

A、近臣,攘夺相权,朝廷始分中外朝,丞相属外朝 B、尚书被中书取代

C、以三公决策,辅政武帝 D.将相权一分为三,互相制衡以分削相权 13、下列是秦与隋唐时期的中央官制示意图,比较两图最能说明的问题是

A、唐代中央官吏日益增多 B、唐代以分权得以集权 C、唐代尚书省权力最大 D、太尉的权力下放到兵部 14、《旧唐书》载:“文武将吏,擅自署置,贡赋不入于朝廷。虽称藩臣,实非王臣。”对材料的理解正确的是 A、 反映了方国对中央的威胁 B、反映了“天下共主”地位受到地方势力冲击 C、反映了藩镇割据威胁到中央集权 D、反映了藩镇问题得到解决 15、在中央集权与地方分权的斗争中,中央取得关键性胜利是在 A、秦 B、西汉武帝时 C、北宋 D、明太祖时

16、我国古代设置过的地方行政区中,州、道系由监察区演变而来。最初设置州道为监察区的两个王朝分别是 A、隋朝、南宋 B 、东汉、北宋 C、元朝、明朝 D、西汉 、唐朝

17、下列官职作为监察机制出现的先后顺序是 ①御史大夫 ②刺史 ③观察使 ④按察司

A、①②③④ B、②①④③ C、①③②④ D、③②①④ 18、我国的行省制度最早开始于

A、宋朝 B、元朝 C、明朝 D、清 19、我们的家乡永宁在元朝时属于哪个行政区?

A、中书省 B、宁夏行中书省 C、宁夏省 D、甘肃省

20、皇权和相权的矛盾一直是君主专制制度中的基本矛盾,这一矛盾的基本解决是在 A、唐朝 B、北宋 C、明朝 D、清朝

21、规定“以后子孙做皇帝,并不许立丞相,臣下敢有奏请立者,文武群臣即时劾奏,将犯人凌迟,全家处死”的主要目的是

A、 提高办事效率 B、强化君主专制 C、让“群臣”监督皇帝 D、精简政府机构 22、清初决定军国大事的机构是:

A 皇帝 B 、议政王大臣会议 C 内阁 D 六部

23、军机处的设立标志着我国古代君主专制制度达到了顶峰是因为它 A、 提高了清王朝的行政效率 B、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控制 C、完全听命于皇帝,军国大事由皇帝一人裁决 D、提高了大臣的地位与权限 24、下列历代措施中,你认为能够起到限制地方割据势力作用的是:

①秦始皇废分封,臵郡县 ②明太祖在中央设立殿阁大学士 ③宋太祖对藩镇实行“夺其权,制其钱谷,收其精兵” ④汉景帝平定“七国之乱” A、①②③④ B、①③④ C、①②③ D、②③④ 25、柳宗元在《封建论》中说:“秦有天下,裂都会而为之郡邑,废侯卫而为守宰(宰:县令)„„此其所以为得也。”柳宗元这段话实际上

A、肯定了秦朝的郡县制 B、肯定了三公九卿制度C、肯定了秦朝的赋税制度 D、肯定了秦朝的民族政策 26、汉武帝以后,汉朝刺史的主要职能有

A、监察地方高官 B、管理地方行政事务 C、举荐官吏候选人 D、征收地方赋税

27、公元前112年,汉武帝为祭宗庙,要列侯献酎金助祭,以所献酎金的分量不足或成色不好为借口,废列侯106人。这段材料说明了

A、汉武帝贪财暴虐 B、列侯献酎金的金子有问题 C、汉武帝加强对地方的控制 D、汉武帝削弱了相权,加强了皇权

高一年级历史(必修一)第一、二单元 第 1 页 共 6 页

C.夏商周三代的制度毫无相同之处 D.夏商周三代的主要政治制度是相沿袭的 28、以下关于内阁的表述正确的是

① 明太祖时设臵殿阁大学士并开始参与决策 ②内阁制度是明成祖时正式形成的

40.中国古代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是

③内阁是专制皇权强化的产物 ④内阁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了制约皇权的作用

A.实行内外服联盟 B.实行内服和外服制度 C.以宗法制为核心,带有浓厚的部族色彩 D.实行分封制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②④

29、下面四幅中国历史上关于皇权势力的消长图,哪一幅是正确的?

41.下列关于宗法制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皇 皇 皇皇

A.宗法制是把血缘纽带同政治关系结合起来的一种制度 C.各级贵族均享受世卿世禄制度

权 权 权 权

B.大宗与小宗之间既是家族等级关系也是政治隶属关系 D.嫡长子都称为大宗

42.周王将商代贵族也分封为诸侯,其根本目的是 年代 年代 年代 年代

A B C D

A.保护贵族的世袭血统,打破旧有附属国的界限 B.调合统治阶级内部矛盾

30、君主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在我国封建社会后期消极作用逐渐增大的主要原因是

C.加强对奴隶和平民的控制 D.巩固刚建立的西周政权 A、激化了阶级矛盾 B、出现宦官专权的局面 C、统治阶级内部争权夺利斗争激烈 D、严重阻碍中国社会进步

31.《荀子·儒效篇》:“(周公)兼制天下,立七十一国,姬姓独居五十三人。”反映周朝实行的制度是

43.分封制和宗法制的关系是

A.内服制度 B.外服制度 C.分封制 D.宗法制

A.完全割裂的 B.互为表里 C.前者决定后者 D.后者决定前者

32.西周周王分封的诸侯主要有:

44.对西周宗法制度的理解不正确的是

①功臣 ②王族 ③殷商降族 ④古代帝王的后代 A.①② B.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A.分封制是宗法制度在政治制度方面的体现 B.长子继承制是宗法制度最大的特点

33.分封制使西周贵族集团形成的等级序列是

C.用宗族内嫡庶系统的办法建立起森严的等级制度 D.有利于统治集团内部的稳定和团结

A周王——卿——诸侯——士 B周王——诸侯——卿大夫——士

45.分封制在周初起到了巩固统治的作用;在后期则造成分裂割据,瓦解了周朝的统治,导致这种截然不同结果的

C周王——诸侯——士——大夫 D周王——大夫——士——卿

最主要因素是 A.生产力的发展 B.生产关系的发展 C.诸侯争权夺利 D.礼乐制度的破坏

34.分封制与内外服联盟相比: ( ) ①各封国与王室的关系比商代附属国密切,臣属关系更明确

46.秦王赢政把“皇帝”作为自己名号的主要目的是

②各封国必须承认周王的权威,承担各种义务 ③周王确立了天下共主的地位 ④各封国基本保持原有的社会结构,有很大有自主权 A.②③④ B.①③④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A.永续秦的统治 B.树立个人权威 C.加强中央集权 D.巩固秦的统一 35.西周分封制的积极作用主要表现在

A.扩大了奴隶制的规模 B.促进了奴隶制经济的发展 C.巩固并扩大了西周的统治 D.避免了诸侯国势强大

47.秦始皇对我国历史作出的最大贡献是

A.确立了封建制度 B.建立了皇帝制度C.建立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 D.建立了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封建国家

36.在西周的封国鲁国的宗法体系中,处于大宗的是

A.周王 B.鲁国国君 C.卿大夫 D.士

37.西周宗法制的核心嫡长子继承制,嫡长子称为大宗,次子为小宗.请问诸侯的嫡长子和次子分别是: A.诸侯和诸侯 B.诸侯和卿、大夫 C.卿 大夫和诸侯 D.卿、大夫和士 38.下列关于宗法制的评述,正确的有:

①是周人把血缘纽带同政治关系结合起来的一种措施 ②其核心是嫡长子继承制 ③有利于凝聚宗族,防止内部纷争 ④有利于强化王权 A.②③④ B.①③④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48.秦朝御史大夫的职责不包括 A.掌管奏章 B.管理军事 C.下达诏令 D.兼理监察 49.秦始皇在全国范围内推选郡县制度,郡守和县令的产生方式是

A.世代相袭 B.考试选拔 C.皇帝任命 D.地方推荐 50.秦始皇创立的郡县制之所以适应封建集权政治的需要,主要是因为

A.郡县的官吏必须对上一级负责 B.郡县的官吏与皇帝是君与臣的关系

C.郡县是地方行政管理机构 D.郡县的官吏完全由中央和皇帝控制,不得世袭 51.秦始皇在全国范围内确立了封建主义中央集权的政治制度。中央集权指 A.全国有统一的货币、度量衡 B.全国有通行的统一文字

C.对全国实行有效的管理 D.中央机构对地方机构实行直接有效的行政管辖

高一年级历史(必修一)第一、二单元 第 2 页 共 6 页

39.孔子曰:“殷因于夏礼,所损益可知也;周因于殷礼,所损益可知也。”这表明

A.夏商周三代统治的时间都不长 B.夏商周三代的礼仪完全不同

52.秦始皇建立的封建专制中央集权制度的根本特征是

A.最高统治者称皇帝 B.中央设三公九卿制 C.地方设立郡县制 D.皇权至高无上 53.下列措施不属于君权与相权矛盾产物的是

A.设臵左、右丞相 B.设臵三司 C.由枢密院掌管军权 D.三公之下设九卿 54.秦朝短短十几年便土崩瓦解的主要原因在于何种矛盾的激化?

A.阶级矛盾 B.中央与地方的矛盾 C.民族矛盾 D.统治阶级内部争斗 55.中央集权中始终贯穿着的两大矛盾是:

①中央政府和与地方割据势力 ②君权与相权 ③统治阶级与被统治阶级 ④汉族与少数民族 A.③④ B.②③ C.①② D.③④

56.“六合之内,皇帝之土;乃今皇帝,一家天下。”这则纪功石刻说的是

A.周天子分封天下 B.秦始皇统一六国 C.汉武帝开拓疆土 D.忽必烈一定乾元 57.秦始皇说:“天下共苦战斗不息,以有侯王。赖宗庙天下初定,又复立国,是树兵也。而求其宁

息,岂不难哉!”秦始皇为消除这一担心,而采取的举措是 A.制定律例 B.推行郡县制 C.强化中央机构 D.统一文字 58.秦朝确立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适应了

①维护国家统一的需要 ②自然经济存在的需要 ③保护地主土地制度的需要 ④推动多民族国家发展的需要

64.西汉统治者总结秦朝历史,从“海内新定,同姓寡少,惩戒亡秦孤立之败”的认识出发,采取的措施是 A.实行郡、国并行制 B颁布“推恩令” C实行编户制度 D夺去王侯爵位 65.隋唐时期,三省长官都是宰相,常常同时有七八个宰相议政,统治者这样做的目的是: A.防止宰相权重难控 B.完善中央集权 C.加强对地方的控制 D.扩大民主权利 66.三省六部制的推行,说明:

A.中央机构的决策实现了民主化 B.专制主义的中央集权制度进一步完善 C.体现了任人唯贤的原则 D.士族制度崩溃 67.北宋建立后,首先集中军权,这主要着眼于:

A.防止军事割据 B.加强军事力量 C.镇压人民反抗 D.抵抗辽的进攻 68.元朝在中央设置的中书省职能相当于唐朝的:

A.尚书省 B.吏部 C.门下省 D.中书省 69.从根本上说元朝能统一中国并维持近百年的原因是:

A.接受先进的社会经济、意识形态 B.推行民族分化政策 B.蒙古军事力量强大 D.行省制度的巨大作用 70.汉武帝颁行“推恩令”的直接目的是

A.加强诸侯王的权力 B.剥夺王国的封地 C.分割王国的封地 D.收回王国官吏的任免权 71.中国古代具有监察地方官吏职权的是:

①御史大夫 ② 刺史 ③ 刑部尚书 ④ 知州 A.①② B.③④ C.②④ D.①③ 72.贾谊在《治安策》中建议:“欲天下之治,莫若从建诸侯而少其力,力少则易使以义,国小则亡

邪心。”这一主张后来发展为

A.削夺王国的封地 B.夺去王侯爵位 C.推恩令 D.继承西周分封制 73.隋唐时期的中央官制(三省六部制)与秦朝(三公)相比,最能说明的是

A.唐代中央官吏日渐增多 B.唐代以分权得以集权

C.唐代尚书省权力最大 D.太尉与御史大夫的权力分别下放到兵部与吏部 74.为削夺地方割据势力,北宋政府采取的主要措施包括

①文臣任知州 ②实行保甲法 ③编练禁军 ④设置转运使 A.①②③④ B.①② C.③④ D.①③④ 75.唐朝与北宋加强皇权专制的相同措施有

A.削弱节度使的实权 B.分割削弱宰相的权力 C.集中司法权 D.剥夺宦官对军队的指挥权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59.与分封制相比,秦朝中央集权统治的主要特点是

A.皇位世代相传,以稳固家天下的基础 B.焚书坑儒,加强思想控制

C.推行郡县制,加强中央对地方的控制 D.皇帝掌握从中央到地方的人事大权 60.以下有关秦朝封建专制主义制度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是我国经济政治发展的结果 B.其体现了封建主义的残暴性 C.对我国历史发展产生了深刻影响 D.是导致秦朝迅速灭亡的主要原因 61.西汉初年的政治体制与秦朝相比,最大差异在

A.中央机构 B.地方制度 C.皇帝权力 D.根本目的 62.汉武帝时,中央决策机构和执行机构分别是

A.外朝和中朝 B.侍中和丞相 C.中朝和外朝 D.尚书令和太尉 63.汉朝的中外朝制度主要是为了解决

A.中央和地方的矛盾 B.皇权和相权的矛盾 C.王国和郡县的矛盾 D.皇帝和地方的矛盾

高一年级历史(必修一)第一、二单元 第 3 页 共 6 页

76.丞相的废除是在 A.唐朝 B.北宋 C.明朝 D.清朝 77.在我国古代,秦朝设丞相,明朝废除丞相。下列对这种矛盾的现象分析正确的是 A.都是封建专制统治的需要 B.都因为相权威胁皇权 C.都有利于国家统一 D.体现了权力互相制衡的原则 78.关于明清时期内阁制度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明成祖时选翰林院官员以辅助丞相 B.明内阁不是法定的行政决策机构 C.票拟是否采纳取决于皇帝的批红 D.清初时与六部、议政王大臣会议共存 79.清朝加强皇权的主要措施是

A.增设军机处 B.废除丞相 C.实行行省制 D.采用三省六部制

80.下列机构的职责明显不同于其他三个的是 A.三衙 B.太尉 C.枢密院 D.军机处 81.清朝时期,中国古代中央集权政治达到登峰造极的标志是

A.废丞相,权归六部 B.设立内阁 C.设臵军机处 D.大兴文字狱 82.雍正帝时军机处的设置是君主专制达到顶峰的标志,是因为

A.军机大臣都是皇帝亲信 B.机处权压南书房 C.内阁名存实亡 D.军机大臣按皇帝旨意办事,皇帝完全掌握国家大权 83.从明初废丞相到清初设军机处,表明

A.皇权日益强化 B.君权和相权矛盾缓和 C.皇帝宰相分权 D.加强中央集权 84.关于清朝军机处,不正确的表述是:

A.军机大臣由皇帝的亲信、重臣组成 B.军机处能接触军国机要

C.军机处工作效率高 D.军机处是位于六部之上的中央最高行政决策机构 85.明清时期君主专制空前强化反映的本质问题是

A.封建政治制度进一步完善 B.封建制度走向衰落

C.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相适应 D.阶级矛盾、统治阶级内部矛盾尖锐 86.关于明朝内阁的性质,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中央一级的行政机构 B.中央一级的决策机构 C.皇帝顾问的内侍机构 D.相当于东汉尚书台的机构 87.我国封建社会实行专制主义中央集权主要是由下列哪一因素决定的

A.地主阶级的权欲 B.封建经济的分散性 C.地主阶级的要求 D.法家思想的启示 88.中央集权制度对我国封建社会产生的最主要的积极影响是:

A.维护国家统一 B.发展社会经济 C.防御侵略 D.加强民族团结 89.不属于古代中国政治制度特点的是

A.皇权至上 B.高度中央集权 C.发展稳定,一成不变 D.深受宗法、等级观念影响 90.下列对我国古代自秦汉以来中央和地方关系演变趋势的叙述,错误的一项是

A.强化中央对地方的控制和监视 B.地方独立性增强,中央集权削弱 C.地方权力愈来愈小,中央权力愈来愈大 D.中央对边地治理渐趋严密

91.王彦超及诸藩镇入朝,帝(宋太祖)宴于后苑,酒酣,从容谓之曰“卿等皆国家宿旧,久临剧镇,王事鞅掌,非联所以优贤之意也。” 彦超喻意,即前奏日:“乞骸骨,归丘园,臣之愿也。” ﹙引自《来支纪事本末》卷)太祖之“意”是:

A.准备赏赐开国宿旧 B.鼓励诸藩为国操劳 C.表白歉意抚慰群臣 D.暗示他们自解兵权 92.唐朝时黄河防汛工程实施的正确程序应是

A. 门下省一中书省一尚书省一工部 B.尚书省一中书省一门下省一户部 C.中书省一门下省一尚书省一工部 D.中书省一门下省一尚书省一户部 93.三省六部制的实行是中央集权制度的完善,主要是因为

A.废除了丞相,中央官制出现重大变革 B.政府决策呈现民主化趋势 C.三省相互牵制,有利于皇权的加强 D.加强了对地方的控制 94.唐宋削弱相权以加强皇权,其共同策略之一是

A.确立和完善三省六部制 B.分割宰相权利C.以六部分理全国政务 D.以中书省为最高行政机关 95.下列关于秦朝历史的评述,不正确的是

A.秦朝是我国历史上最早建立的统一的多民族的国家 B.秦朝第一次在全国范围内推行郡县制 C.秦朝通过统一战争,扩大了疆域,成为一个多民族的国家 D. 皇帝的命令,通过三公九卿,可以直达百姓

96.中国是东方文明的源头,西方文明的源头是指

A.爱琴文明 B.克里特文明 C.迈锡尼文明 D.古希腊文明

97.古希腊文明的发展顺序是: ①克里特文明 ②黑暗时代 ③迈锡尼文明 ④城邦的发展

A.①③②④ B.①②③④ C.④①②③ D.①③④② 98.希腊城邦海外殖民运动的后果主要是

A.扩大了疆域 B.改善了生活 C.吸收外来先进的文化成果,创造了自己独特的文明 D.发展了商业贸易

第Ⅱ卷(非选择题 共6 题)

二、非选择题 (共6 题)

99、西周时期,有一个诸侯王生前娶了一位妻子,为他生了一个女儿,后来他再娶了一个妾,为他生

高一年级历史(必修一)第一、二单元 第 4 页 共 6 页

了大儿子,此后,妻子又为他生了一个小儿子。数十年后,这位诸侯王死去。 请问:(1)他的王位和家业应该由谁继承?(2分)

这样设置的目的是什么?(2分)

高一年级历史(必修一)第一、二单元 第 5 页 共 6 页

他们把对这些私人快乐的制度保障称作自由。” 104.(14分)阅读材料:

材料一:秦朝官僚机构示意图: 请完成:

(1)根据材料一,可以看出雅典民主制的主要特征是什么?(4分)

皇 帝

丞相 奉常 郎中令 卫尉 廷尉 典客 宗正 治粟内史 少府 太仆

材料二:唐初每事先经由中书省,中书省做定将上,得者再下中书省,中书省付门下。或有未当,则门下

缴驳,又上中书,中书又将上,得者再下中书,中书又下门下。若事可行,门下即下尚书省。尚书省

但主书填“奉行”而已…… 《朱子语类》

材料三:“(明)太宗皇帝入继大统,首擢翰林编修,初建内阁于奉天门,简任翰林之臣七入其中,所职代

言,属时更新,凡制造……咸属焉。” 魏千志《明清史概论》 材料四:地近宫廷,便于宣召…… 赵翼《薝曝杂记》 请根据上面材料,结合所学内容回答: (1)秦朝、隋唐、明朝、清朝的中枢权力机构各是什么?(8分) (2)中枢权力机构的发展演变有什么规律?(4分)

(3)材料一的制度有什么特点?(2分) (4)材料四中的机构的主要职能和作用是什么?它的设置反映了什么时代特征?(6分)

高一年级历史(必修一)第一、二单元 第 6 页 共 6 页

高中历史必修一 第一、二单元 练习题 (一)

第Ⅰ卷 (选择题 共98 题)

一、选择题(每题只有一个符合题意的选项)

1、“禹铸九鼎”“禹开九州”是上古时候的传说,它们实际上反映了

A、禅让制的结束 B、商王朝的发展 C、西周的强盛 D、夏朝的建立

2、西周时,周公带兵东征,平定叛乱,之后,周公“封建亲戚,以蕃屏周”。 其中的“封建”指的是

A、进行封建改革 B、分封诸侯国 C、实行宗法制 D、推行郡县制 3、西周宗法制中.周王室享受大宗待遇的是

①周武王正妻所生之长子 ②周成王正妻所生之子 ③周公旦妻子所生长子 ④周宣王嫡长孙

A、①④ B、①② C、③④ D、②④

4、下列对西周宗法制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 是分封制在政治制度上的体现 B、有利于统治集团内部的稳定团结

C、由原始社会父系家长制直接演变而来 D、保证了贵族在政治上的垄断和特权地位 5、中国传统文化中推崇“尊祖认宗”,下列与此现象有密切关系的是 A、王位世袭制 B、分封制 C、宗法制 D、中央集权制 6、秦朝中央官制中,具有“掌丞天子,助理万机”职能的是 A、太尉 B、廷尉 C、丞相 D、御使大夫

7、秦始皇在全国范围内推行郡县制度,郡守和县令的产生方式是: A、世代相袭 B、考试选拔 C、皇帝任命 D、地方推举 8、下列最能体现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本质特征的是

A、推行郡县制 B、皇帝直接任免各级官吏 C、制订法律镇压人民反抗 D、建立起完善的中央政府 9、秦朝之所以能够“一法度、衡、石、丈、尺、车同轨,书同文”,主要原因是

A、生产力的大发展 B、国家实现了统一 C、秦始皇的雄才大略 D、秦朝推行了法治 10、柳宗元说:“周之失,在于制;秦之失,在于政,不在制”。材料中的两个“制”分别是指 A、分封制和郡县制 B、宗法制和郡县制

C、分封制和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 D、宗法制和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 11、阅读下面的一幅历史地图。此图所反映的历史内容是

A、西汉时期监察区的划分 B、汉初的郡县制与封国制并存的形势 C、西周初年分封诸侯的情况 D、唐朝时在边境设臵军镇的情况

12、“君主近臣,代起执政,品位既高,退居闲曹。”这种情形以汉武帝为例的话,下列哪一项的叙述是正确的?

A、近臣,攘夺相权,朝廷始分中外朝,丞相属外朝 B、尚书被中书取代

C、以三公决策,辅政武帝 D.将相权一分为三,互相制衡以分削相权 13、下列是秦与隋唐时期的中央官制示意图,比较两图最能说明的问题是

A、唐代中央官吏日益增多 B、唐代以分权得以集权 C、唐代尚书省权力最大 D、太尉的权力下放到兵部 14、《旧唐书》载:“文武将吏,擅自署置,贡赋不入于朝廷。虽称藩臣,实非王臣。”对材料的理解正确的是 A、 反映了方国对中央的威胁 B、反映了“天下共主”地位受到地方势力冲击 C、反映了藩镇割据威胁到中央集权 D、反映了藩镇问题得到解决 15、在中央集权与地方分权的斗争中,中央取得关键性胜利是在 A、秦 B、西汉武帝时 C、北宋 D、明太祖时

16、我国古代设置过的地方行政区中,州、道系由监察区演变而来。最初设置州道为监察区的两个王朝分别是 A、隋朝、南宋 B 、东汉、北宋 C、元朝、明朝 D、西汉 、唐朝

17、下列官职作为监察机制出现的先后顺序是 ①御史大夫 ②刺史 ③观察使 ④按察司

A、①②③④ B、②①④③ C、①③②④ D、③②①④ 18、我国的行省制度最早开始于

A、宋朝 B、元朝 C、明朝 D、清 19、我们的家乡永宁在元朝时属于哪个行政区?

A、中书省 B、宁夏行中书省 C、宁夏省 D、甘肃省

20、皇权和相权的矛盾一直是君主专制制度中的基本矛盾,这一矛盾的基本解决是在 A、唐朝 B、北宋 C、明朝 D、清朝

21、规定“以后子孙做皇帝,并不许立丞相,臣下敢有奏请立者,文武群臣即时劾奏,将犯人凌迟,全家处死”的主要目的是

A、 提高办事效率 B、强化君主专制 C、让“群臣”监督皇帝 D、精简政府机构 22、清初决定军国大事的机构是:

A 皇帝 B 、议政王大臣会议 C 内阁 D 六部

23、军机处的设立标志着我国古代君主专制制度达到了顶峰是因为它 A、 提高了清王朝的行政效率 B、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控制 C、完全听命于皇帝,军国大事由皇帝一人裁决 D、提高了大臣的地位与权限 24、下列历代措施中,你认为能够起到限制地方割据势力作用的是:

①秦始皇废分封,臵郡县 ②明太祖在中央设立殿阁大学士 ③宋太祖对藩镇实行“夺其权,制其钱谷,收其精兵” ④汉景帝平定“七国之乱” A、①②③④ B、①③④ C、①②③ D、②③④ 25、柳宗元在《封建论》中说:“秦有天下,裂都会而为之郡邑,废侯卫而为守宰(宰:县令)„„此其所以为得也。”柳宗元这段话实际上

A、肯定了秦朝的郡县制 B、肯定了三公九卿制度C、肯定了秦朝的赋税制度 D、肯定了秦朝的民族政策 26、汉武帝以后,汉朝刺史的主要职能有

A、监察地方高官 B、管理地方行政事务 C、举荐官吏候选人 D、征收地方赋税

27、公元前112年,汉武帝为祭宗庙,要列侯献酎金助祭,以所献酎金的分量不足或成色不好为借口,废列侯106人。这段材料说明了

A、汉武帝贪财暴虐 B、列侯献酎金的金子有问题 C、汉武帝加强对地方的控制 D、汉武帝削弱了相权,加强了皇权

高一年级历史(必修一)第一、二单元 第 1 页 共 6 页

C.夏商周三代的制度毫无相同之处 D.夏商周三代的主要政治制度是相沿袭的 28、以下关于内阁的表述正确的是

① 明太祖时设臵殿阁大学士并开始参与决策 ②内阁制度是明成祖时正式形成的

40.中国古代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是

③内阁是专制皇权强化的产物 ④内阁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了制约皇权的作用

A.实行内外服联盟 B.实行内服和外服制度 C.以宗法制为核心,带有浓厚的部族色彩 D.实行分封制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②④

29、下面四幅中国历史上关于皇权势力的消长图,哪一幅是正确的?

41.下列关于宗法制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皇 皇 皇皇

A.宗法制是把血缘纽带同政治关系结合起来的一种制度 C.各级贵族均享受世卿世禄制度

权 权 权 权

B.大宗与小宗之间既是家族等级关系也是政治隶属关系 D.嫡长子都称为大宗

42.周王将商代贵族也分封为诸侯,其根本目的是 年代 年代 年代 年代

A B C D

A.保护贵族的世袭血统,打破旧有附属国的界限 B.调合统治阶级内部矛盾

30、君主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在我国封建社会后期消极作用逐渐增大的主要原因是

C.加强对奴隶和平民的控制 D.巩固刚建立的西周政权 A、激化了阶级矛盾 B、出现宦官专权的局面 C、统治阶级内部争权夺利斗争激烈 D、严重阻碍中国社会进步

31.《荀子·儒效篇》:“(周公)兼制天下,立七十一国,姬姓独居五十三人。”反映周朝实行的制度是

43.分封制和宗法制的关系是

A.内服制度 B.外服制度 C.分封制 D.宗法制

A.完全割裂的 B.互为表里 C.前者决定后者 D.后者决定前者

32.西周周王分封的诸侯主要有:

44.对西周宗法制度的理解不正确的是

①功臣 ②王族 ③殷商降族 ④古代帝王的后代 A.①② B.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A.分封制是宗法制度在政治制度方面的体现 B.长子继承制是宗法制度最大的特点

33.分封制使西周贵族集团形成的等级序列是

C.用宗族内嫡庶系统的办法建立起森严的等级制度 D.有利于统治集团内部的稳定和团结

A周王——卿——诸侯——士 B周王——诸侯——卿大夫——士

45.分封制在周初起到了巩固统治的作用;在后期则造成分裂割据,瓦解了周朝的统治,导致这种截然不同结果的

C周王——诸侯——士——大夫 D周王——大夫——士——卿

最主要因素是 A.生产力的发展 B.生产关系的发展 C.诸侯争权夺利 D.礼乐制度的破坏

34.分封制与内外服联盟相比: ( ) ①各封国与王室的关系比商代附属国密切,臣属关系更明确

46.秦王赢政把“皇帝”作为自己名号的主要目的是

②各封国必须承认周王的权威,承担各种义务 ③周王确立了天下共主的地位 ④各封国基本保持原有的社会结构,有很大有自主权 A.②③④ B.①③④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A.永续秦的统治 B.树立个人权威 C.加强中央集权 D.巩固秦的统一 35.西周分封制的积极作用主要表现在

A.扩大了奴隶制的规模 B.促进了奴隶制经济的发展 C.巩固并扩大了西周的统治 D.避免了诸侯国势强大

47.秦始皇对我国历史作出的最大贡献是

A.确立了封建制度 B.建立了皇帝制度C.建立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 D.建立了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封建国家

36.在西周的封国鲁国的宗法体系中,处于大宗的是

A.周王 B.鲁国国君 C.卿大夫 D.士

37.西周宗法制的核心嫡长子继承制,嫡长子称为大宗,次子为小宗.请问诸侯的嫡长子和次子分别是: A.诸侯和诸侯 B.诸侯和卿、大夫 C.卿 大夫和诸侯 D.卿、大夫和士 38.下列关于宗法制的评述,正确的有:

①是周人把血缘纽带同政治关系结合起来的一种措施 ②其核心是嫡长子继承制 ③有利于凝聚宗族,防止内部纷争 ④有利于强化王权 A.②③④ B.①③④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48.秦朝御史大夫的职责不包括 A.掌管奏章 B.管理军事 C.下达诏令 D.兼理监察 49.秦始皇在全国范围内推选郡县制度,郡守和县令的产生方式是

A.世代相袭 B.考试选拔 C.皇帝任命 D.地方推荐 50.秦始皇创立的郡县制之所以适应封建集权政治的需要,主要是因为

A.郡县的官吏必须对上一级负责 B.郡县的官吏与皇帝是君与臣的关系

C.郡县是地方行政管理机构 D.郡县的官吏完全由中央和皇帝控制,不得世袭 51.秦始皇在全国范围内确立了封建主义中央集权的政治制度。中央集权指 A.全国有统一的货币、度量衡 B.全国有通行的统一文字

C.对全国实行有效的管理 D.中央机构对地方机构实行直接有效的行政管辖

高一年级历史(必修一)第一、二单元 第 2 页 共 6 页

39.孔子曰:“殷因于夏礼,所损益可知也;周因于殷礼,所损益可知也。”这表明

A.夏商周三代统治的时间都不长 B.夏商周三代的礼仪完全不同

52.秦始皇建立的封建专制中央集权制度的根本特征是

A.最高统治者称皇帝 B.中央设三公九卿制 C.地方设立郡县制 D.皇权至高无上 53.下列措施不属于君权与相权矛盾产物的是

A.设臵左、右丞相 B.设臵三司 C.由枢密院掌管军权 D.三公之下设九卿 54.秦朝短短十几年便土崩瓦解的主要原因在于何种矛盾的激化?

A.阶级矛盾 B.中央与地方的矛盾 C.民族矛盾 D.统治阶级内部争斗 55.中央集权中始终贯穿着的两大矛盾是:

①中央政府和与地方割据势力 ②君权与相权 ③统治阶级与被统治阶级 ④汉族与少数民族 A.③④ B.②③ C.①② D.③④

56.“六合之内,皇帝之土;乃今皇帝,一家天下。”这则纪功石刻说的是

A.周天子分封天下 B.秦始皇统一六国 C.汉武帝开拓疆土 D.忽必烈一定乾元 57.秦始皇说:“天下共苦战斗不息,以有侯王。赖宗庙天下初定,又复立国,是树兵也。而求其宁

息,岂不难哉!”秦始皇为消除这一担心,而采取的举措是 A.制定律例 B.推行郡县制 C.强化中央机构 D.统一文字 58.秦朝确立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适应了

①维护国家统一的需要 ②自然经济存在的需要 ③保护地主土地制度的需要 ④推动多民族国家发展的需要

64.西汉统治者总结秦朝历史,从“海内新定,同姓寡少,惩戒亡秦孤立之败”的认识出发,采取的措施是 A.实行郡、国并行制 B颁布“推恩令” C实行编户制度 D夺去王侯爵位 65.隋唐时期,三省长官都是宰相,常常同时有七八个宰相议政,统治者这样做的目的是: A.防止宰相权重难控 B.完善中央集权 C.加强对地方的控制 D.扩大民主权利 66.三省六部制的推行,说明:

A.中央机构的决策实现了民主化 B.专制主义的中央集权制度进一步完善 C.体现了任人唯贤的原则 D.士族制度崩溃 67.北宋建立后,首先集中军权,这主要着眼于:

A.防止军事割据 B.加强军事力量 C.镇压人民反抗 D.抵抗辽的进攻 68.元朝在中央设置的中书省职能相当于唐朝的:

A.尚书省 B.吏部 C.门下省 D.中书省 69.从根本上说元朝能统一中国并维持近百年的原因是:

A.接受先进的社会经济、意识形态 B.推行民族分化政策 B.蒙古军事力量强大 D.行省制度的巨大作用 70.汉武帝颁行“推恩令”的直接目的是

A.加强诸侯王的权力 B.剥夺王国的封地 C.分割王国的封地 D.收回王国官吏的任免权 71.中国古代具有监察地方官吏职权的是:

①御史大夫 ② 刺史 ③ 刑部尚书 ④ 知州 A.①② B.③④ C.②④ D.①③ 72.贾谊在《治安策》中建议:“欲天下之治,莫若从建诸侯而少其力,力少则易使以义,国小则亡

邪心。”这一主张后来发展为

A.削夺王国的封地 B.夺去王侯爵位 C.推恩令 D.继承西周分封制 73.隋唐时期的中央官制(三省六部制)与秦朝(三公)相比,最能说明的是

A.唐代中央官吏日渐增多 B.唐代以分权得以集权

C.唐代尚书省权力最大 D.太尉与御史大夫的权力分别下放到兵部与吏部 74.为削夺地方割据势力,北宋政府采取的主要措施包括

①文臣任知州 ②实行保甲法 ③编练禁军 ④设置转运使 A.①②③④ B.①② C.③④ D.①③④ 75.唐朝与北宋加强皇权专制的相同措施有

A.削弱节度使的实权 B.分割削弱宰相的权力 C.集中司法权 D.剥夺宦官对军队的指挥权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59.与分封制相比,秦朝中央集权统治的主要特点是

A.皇位世代相传,以稳固家天下的基础 B.焚书坑儒,加强思想控制

C.推行郡县制,加强中央对地方的控制 D.皇帝掌握从中央到地方的人事大权 60.以下有关秦朝封建专制主义制度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是我国经济政治发展的结果 B.其体现了封建主义的残暴性 C.对我国历史发展产生了深刻影响 D.是导致秦朝迅速灭亡的主要原因 61.西汉初年的政治体制与秦朝相比,最大差异在

A.中央机构 B.地方制度 C.皇帝权力 D.根本目的 62.汉武帝时,中央决策机构和执行机构分别是

A.外朝和中朝 B.侍中和丞相 C.中朝和外朝 D.尚书令和太尉 63.汉朝的中外朝制度主要是为了解决

A.中央和地方的矛盾 B.皇权和相权的矛盾 C.王国和郡县的矛盾 D.皇帝和地方的矛盾

高一年级历史(必修一)第一、二单元 第 3 页 共 6 页

76.丞相的废除是在 A.唐朝 B.北宋 C.明朝 D.清朝 77.在我国古代,秦朝设丞相,明朝废除丞相。下列对这种矛盾的现象分析正确的是 A.都是封建专制统治的需要 B.都因为相权威胁皇权 C.都有利于国家统一 D.体现了权力互相制衡的原则 78.关于明清时期内阁制度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明成祖时选翰林院官员以辅助丞相 B.明内阁不是法定的行政决策机构 C.票拟是否采纳取决于皇帝的批红 D.清初时与六部、议政王大臣会议共存 79.清朝加强皇权的主要措施是

A.增设军机处 B.废除丞相 C.实行行省制 D.采用三省六部制

80.下列机构的职责明显不同于其他三个的是 A.三衙 B.太尉 C.枢密院 D.军机处 81.清朝时期,中国古代中央集权政治达到登峰造极的标志是

A.废丞相,权归六部 B.设立内阁 C.设臵军机处 D.大兴文字狱 82.雍正帝时军机处的设置是君主专制达到顶峰的标志,是因为

A.军机大臣都是皇帝亲信 B.机处权压南书房 C.内阁名存实亡 D.军机大臣按皇帝旨意办事,皇帝完全掌握国家大权 83.从明初废丞相到清初设军机处,表明

A.皇权日益强化 B.君权和相权矛盾缓和 C.皇帝宰相分权 D.加强中央集权 84.关于清朝军机处,不正确的表述是:

A.军机大臣由皇帝的亲信、重臣组成 B.军机处能接触军国机要

C.军机处工作效率高 D.军机处是位于六部之上的中央最高行政决策机构 85.明清时期君主专制空前强化反映的本质问题是

A.封建政治制度进一步完善 B.封建制度走向衰落

C.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相适应 D.阶级矛盾、统治阶级内部矛盾尖锐 86.关于明朝内阁的性质,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中央一级的行政机构 B.中央一级的决策机构 C.皇帝顾问的内侍机构 D.相当于东汉尚书台的机构 87.我国封建社会实行专制主义中央集权主要是由下列哪一因素决定的

A.地主阶级的权欲 B.封建经济的分散性 C.地主阶级的要求 D.法家思想的启示 88.中央集权制度对我国封建社会产生的最主要的积极影响是:

A.维护国家统一 B.发展社会经济 C.防御侵略 D.加强民族团结 89.不属于古代中国政治制度特点的是

A.皇权至上 B.高度中央集权 C.发展稳定,一成不变 D.深受宗法、等级观念影响 90.下列对我国古代自秦汉以来中央和地方关系演变趋势的叙述,错误的一项是

A.强化中央对地方的控制和监视 B.地方独立性增强,中央集权削弱 C.地方权力愈来愈小,中央权力愈来愈大 D.中央对边地治理渐趋严密

91.王彦超及诸藩镇入朝,帝(宋太祖)宴于后苑,酒酣,从容谓之曰“卿等皆国家宿旧,久临剧镇,王事鞅掌,非联所以优贤之意也。” 彦超喻意,即前奏日:“乞骸骨,归丘园,臣之愿也。” ﹙引自《来支纪事本末》卷)太祖之“意”是:

A.准备赏赐开国宿旧 B.鼓励诸藩为国操劳 C.表白歉意抚慰群臣 D.暗示他们自解兵权 92.唐朝时黄河防汛工程实施的正确程序应是

A. 门下省一中书省一尚书省一工部 B.尚书省一中书省一门下省一户部 C.中书省一门下省一尚书省一工部 D.中书省一门下省一尚书省一户部 93.三省六部制的实行是中央集权制度的完善,主要是因为

A.废除了丞相,中央官制出现重大变革 B.政府决策呈现民主化趋势 C.三省相互牵制,有利于皇权的加强 D.加强了对地方的控制 94.唐宋削弱相权以加强皇权,其共同策略之一是

A.确立和完善三省六部制 B.分割宰相权利C.以六部分理全国政务 D.以中书省为最高行政机关 95.下列关于秦朝历史的评述,不正确的是

A.秦朝是我国历史上最早建立的统一的多民族的国家 B.秦朝第一次在全国范围内推行郡县制 C.秦朝通过统一战争,扩大了疆域,成为一个多民族的国家 D. 皇帝的命令,通过三公九卿,可以直达百姓

96.中国是东方文明的源头,西方文明的源头是指

A.爱琴文明 B.克里特文明 C.迈锡尼文明 D.古希腊文明

97.古希腊文明的发展顺序是: ①克里特文明 ②黑暗时代 ③迈锡尼文明 ④城邦的发展

A.①③②④ B.①②③④ C.④①②③ D.①③④② 98.希腊城邦海外殖民运动的后果主要是

A.扩大了疆域 B.改善了生活 C.吸收外来先进的文化成果,创造了自己独特的文明 D.发展了商业贸易

第Ⅱ卷(非选择题 共6 题)

二、非选择题 (共6 题)

99、西周时期,有一个诸侯王生前娶了一位妻子,为他生了一个女儿,后来他再娶了一个妾,为他生

高一年级历史(必修一)第一、二单元 第 4 页 共 6 页

了大儿子,此后,妻子又为他生了一个小儿子。数十年后,这位诸侯王死去。 请问:(1)他的王位和家业应该由谁继承?(2分)

这样设置的目的是什么?(2分)

高一年级历史(必修一)第一、二单元 第 5 页 共 6 页

他们把对这些私人快乐的制度保障称作自由。” 104.(14分)阅读材料:

材料一:秦朝官僚机构示意图: 请完成:

(1)根据材料一,可以看出雅典民主制的主要特征是什么?(4分)

皇 帝

丞相 奉常 郎中令 卫尉 廷尉 典客 宗正 治粟内史 少府 太仆

材料二:唐初每事先经由中书省,中书省做定将上,得者再下中书省,中书省付门下。或有未当,则门下

缴驳,又上中书,中书又将上,得者再下中书,中书又下门下。若事可行,门下即下尚书省。尚书省

但主书填“奉行”而已…… 《朱子语类》

材料三:“(明)太宗皇帝入继大统,首擢翰林编修,初建内阁于奉天门,简任翰林之臣七入其中,所职代

言,属时更新,凡制造……咸属焉。” 魏千志《明清史概论》 材料四:地近宫廷,便于宣召…… 赵翼《薝曝杂记》 请根据上面材料,结合所学内容回答: (1)秦朝、隋唐、明朝、清朝的中枢权力机构各是什么?(8分) (2)中枢权力机构的发展演变有什么规律?(4分)

(3)材料一的制度有什么特点?(2分) (4)材料四中的机构的主要职能和作用是什么?它的设置反映了什么时代特征?(6分)

高一年级历史(必修一)第一、二单元 第 6 页 共 6 页


相关文章

  • 新高一历史视频总汇
  • 新高一历史视频总汇 1. 2. 3. 4. [新课标]必修一 [新课标]必修一 [新课标]必修一 [新课标]必修一 第一单元 第一单元 第一单元 第一单元 中国古代的中央集权制度[单元练习] 第四课 专制皇权的不断加强 第三课 中央集权与地 ...查看


  • 高一语文必修一教材整合
  • 高一语文教材整合方案 高一语文组 一.指导思想: 为了提高学生的语文成绩,更好地发挥语文学科的作用,为高三的语文学习奠基. 二.整合背景: 学校逐步深入的教学改革.此次改革改变以往学生被动学习的方式,要求学生学会自主学习,这无论对教师还是对 ...查看


  • 人民出版社新课标高中语文教材介绍
  • 摘自:<江西教研网> 人民出版社新课标高中语文教材于2005年1月送审后已获得教育部教材审定委员会审定通过,并取得进入试验区使用资格.现将本套教科书编写基本情况及其特点介绍如下: 一.教材基本理念 1.文学色彩.本教材编写者认为 ...查看


  • 赵瑞缘综合评价及寒假作业
  • 柳地高2016届高一( 15 )班上学期学生综合素质评价 语文科寒假作业: 1. 译文:书面翻译必修1第二单元和必修2第三单元的文言文. 2. 读书:按照必修1和必修2"名著导读"的要求,阅读你感兴趣的一部名著,做好读书 ...查看


  • 高中语文课标教材(必修)的编写和思考
  • 作者:隆林 语文建设 2006年07期 2003年4月,教育部制订的高中新课标公布,新一轮高中语文教材改革的大幕拉开了.依据高中新课标的精神,语文出版社编写.出版了一套高中语文课标教材.在几年的编写实践中,我们做了一些尝试,思考了一些问题. ...查看


  • 高二历史必修三第一单元练习
  • 高二历史必修三第一单元练习卷 一.选择题(20题,每题3分,计60分) 1.阅读下列四幅图片,可以获取的信息主要有( ) 香港孔教学院悬挂 新加坡中学教材里 我国邮票中的任 加拿大多伦多 的<孔子游历图> 的<孔子行教图& ...查看


  • 荷山中学高一暑假学生自主学习计划指导(完整版)
  • 荷山中学高一暑假学生自主学习计划指导 尊敬的家长.亲爱的同学们: 高中生活的第一学年已经结束,即将进入的高二文理分科学习,将是整个高中阶段的一个重要的崭新的起点,也可能是很多同学学习成效的另一分水岭.因此即将来临的暑假自主学习时间对于每位同 ...查看


  • 高中生历史学习方法指导
  • 中学历史 高中生历史学习方法指导 我一直在思考两个问题: 一是:学习历史有什么作用? 二是:历史本身是最有趣的.最有吸引力的,为什么学生却普遍厌学历史.学不好历史? 如果把它总结成一个问题的话,那就是:高中生应该怎样学习历史?以下是我的一些 ...查看


  • 2013-2014学年高三政治备课组教学计划
  • 2013-2014学年高三政治备课组工作计划 一.指导思想: 以学校年度工作计划为指导,以高三年级组的复习计划目标为统领,以高考考纲为纲,以教材为本,以社会热点.重大实际问题为素材,根据本学科高考的特点与要求进行复习,以夯实学生的基础知识和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