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经济对国际贸易的影响
2007级MPA 集中班 洪石
一、传统的国际贸易格局长期以来,国际贸易发生是建立在比较优势理论基础上的。
这主要包括李嘉图的比较优势论和赫克歇尔—俄林的资源禀赋说。李嘉图认为国际分工中若两个参与国生产力水平存在差异,甲国在生产任何产品时成本均低于乙国,处于绝对优势,而乙国在生产任何产品时成本均高于甲国,处于绝对劣势,但在这种情况下仍有进行互利贸易的可能。即处于绝对优势的甲国不必生产全部产品,而应集中生产本国国内具有最大优势的产品;而处于绝对劣势的乙国也不必停止生产所有的劣势产品,而只需停止劣势最大的产品,然后通过贸易可使资源得以更合理的配臵,增加生产总额,使贸易双方获得比较利益。资源禀赋说认为正是各国要素丰裕度的差异导致了要素成本的不同,进而影响产品的价格,而价格差异正是导致贸易的直接动因。赫克歇尔—俄林的资源禀赋说奠定了现代国际贸易理论的基础。基于以上论述,由于发展中国家资金和技术不足,而劳动资源相对丰富,因而应从这一相对优势出发集中生产劳动密集型产品;发达国家则依据其雄厚的资金技术优势集中生产资本、技术密集型的产品并出口,而事实上这也是长期以来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之间贸易格局的真实写照。
二、知识经济对国际贸易的影响步入21 世纪,科学技术向生
产力转化速度加快。
以信息技术革命为先导,由微电子、航空航天、生物技术、新材料和新能源五大领域的相互渗透、相互促进正在带动新一轮的产业革命。这场革命不但创造出新的生产力,也在改变社会经济结构和经济增长模式,人类社会由工业时代向知识经济时代转变。知识经济的出现和发展必将对人类社会各个方面产生影响,国际贸易领域也不例外。知识经济对国际贸易的影响,从以下几方面进行分析。
1、对国际贸易内容的影响。纵观人类贸易发展史可以看出,不同的经济时代有不同的贸易内容。在农业经济时代,由于科学技术落后,自然经济占统治地位,贸易品主要是一些依靠人的体力和简单的劳动资料以及自然界固有的一些资源生产,例如茶叶、珠宝、丝绸、香料。这些产品科技含量很低。到了工业经济时代,随着机器大工业的建立,特别是工业生产的迅速发展,使国际贸易的内容更多的表现为与现代生产相联系的工业制成品与工业原料的贸易。二战以来,随着新的科技革命的出现与发展,人类社会开始由工业时代向知识经济时代转变。与传统的工业社会相比,知识经济时代,人类生产对物质资源的需求相对减少% 有时甚至是绝对减少) ,而知识信息的需求则会不断增加,国际贸易的内容也发生了巨变。这主要表现为高科技产品在国际贸易中的比重上升。以美国为例,1998—2008 年,信息技术产品出口年均增长11.9%,而其他产品出口年均增长仅7.6%,信息技术产品在美国进出口总值中比重由16%上升到19%。
2、对国际竞争力的影响。国际贸易内容的变化也反映出国际竞争力的变化。如果说,工业时代一个国家凭借要素禀赋优势还能获得比较优势,具有一定国际竞争力。那么,在知识经济时代这种优势和竞争力将会变弱。这主要是由于科技进步使人类对物质资源的依存越来越低。其原因在于一方面人工替代品的发展减少了对自然资源的需求,同时技术进步也减少了许多产品中天然材料的含量和能源需求。如人工合成产品的出现和节能技术的发展。诚然在任何社会经济中,劳动、原材料等基本生产要素是不可缺少的,即使经济也不例外。但其作用将退居次要地位,在知识经济时代对社会经济发展起决定作用的是科技的进步和使用。这样,物质资源(劳动力)优势将更多地转化为技术知识优势。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产业将是发展前景好、增长快、附加值高的高科技产业。据有关资料表明,全球收入增长最快的前10家信息技术公司年均增长达167.4%-615.5%。
3、对国际贸易方式的影响。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和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特别是电子商务的兴起和发展以及电子信息技术在国际贸易领域的应用和推广,也推动着新的国际贸易方式的出现。这种新的贸易方式利用信息网络把贸易各方联结起来,贸易各方通过计算机网络就可以完成主要交易活动,从而简化( 交易活动和加快交易过程。此外/ 在网络贸易中,远程通讯技术的使用也会不断扩大国际贸易范围。目前互联网络已覆盖186个国家和地区,全球有近5000个互联网络,联结着数千万家用户。同时国际贸易通过网
络完成的贸易额也不断增长。据世界贸易组织预测,未来10年内,全球贸易将有30%是以网络贸易方式来完成。
4、对国际贸易流向的影响。在工业经济时代,大部分贸易是在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间展开的。即发展中国家向发达国家输出初级产品及原材料,并从发达国家进口工业制成品。国际贸易分工格局为一种垂直分工格局。二战以后,国际贸易垂直分工更多的为水平分工所替代。这表现在国际贸易中产业内贸易比重的不断上升,国际贸易更多的在发达国家间展开。通过以上分析可以看出,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出现和发展,国际贸易的各个层面都会发生很大变化,而这种变化必然会对发展中国家提出一些新要求。以国际竞争力为例,在知识经济时代,知识技术成为经济增长的主动力,也是国际竞争力的所在。但从高科技产业的分布而言,其大部分密集于少数发达国家。据美国《商业周刊》统计,2006、2007、2008年,全球信息技术公司100强,仅有三、四家位于发展中国家。美国之所以能摆脱90年代初的经济衰退,国际竞争力跃居世界首位,根本在于信息技术的推动。而发展中国家在高技术方面的落后,必然不利于其参与国际竞争。这就要求发展中国家面对这种变化,不断调整自己的贸易发展战略。
知识经济对国际贸易的影响
2007级MPA 集中班 洪石
一、传统的国际贸易格局长期以来,国际贸易发生是建立在比较优势理论基础上的。
这主要包括李嘉图的比较优势论和赫克歇尔—俄林的资源禀赋说。李嘉图认为国际分工中若两个参与国生产力水平存在差异,甲国在生产任何产品时成本均低于乙国,处于绝对优势,而乙国在生产任何产品时成本均高于甲国,处于绝对劣势,但在这种情况下仍有进行互利贸易的可能。即处于绝对优势的甲国不必生产全部产品,而应集中生产本国国内具有最大优势的产品;而处于绝对劣势的乙国也不必停止生产所有的劣势产品,而只需停止劣势最大的产品,然后通过贸易可使资源得以更合理的配臵,增加生产总额,使贸易双方获得比较利益。资源禀赋说认为正是各国要素丰裕度的差异导致了要素成本的不同,进而影响产品的价格,而价格差异正是导致贸易的直接动因。赫克歇尔—俄林的资源禀赋说奠定了现代国际贸易理论的基础。基于以上论述,由于发展中国家资金和技术不足,而劳动资源相对丰富,因而应从这一相对优势出发集中生产劳动密集型产品;发达国家则依据其雄厚的资金技术优势集中生产资本、技术密集型的产品并出口,而事实上这也是长期以来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之间贸易格局的真实写照。
二、知识经济对国际贸易的影响步入21 世纪,科学技术向生
产力转化速度加快。
以信息技术革命为先导,由微电子、航空航天、生物技术、新材料和新能源五大领域的相互渗透、相互促进正在带动新一轮的产业革命。这场革命不但创造出新的生产力,也在改变社会经济结构和经济增长模式,人类社会由工业时代向知识经济时代转变。知识经济的出现和发展必将对人类社会各个方面产生影响,国际贸易领域也不例外。知识经济对国际贸易的影响,从以下几方面进行分析。
1、对国际贸易内容的影响。纵观人类贸易发展史可以看出,不同的经济时代有不同的贸易内容。在农业经济时代,由于科学技术落后,自然经济占统治地位,贸易品主要是一些依靠人的体力和简单的劳动资料以及自然界固有的一些资源生产,例如茶叶、珠宝、丝绸、香料。这些产品科技含量很低。到了工业经济时代,随着机器大工业的建立,特别是工业生产的迅速发展,使国际贸易的内容更多的表现为与现代生产相联系的工业制成品与工业原料的贸易。二战以来,随着新的科技革命的出现与发展,人类社会开始由工业时代向知识经济时代转变。与传统的工业社会相比,知识经济时代,人类生产对物质资源的需求相对减少% 有时甚至是绝对减少) ,而知识信息的需求则会不断增加,国际贸易的内容也发生了巨变。这主要表现为高科技产品在国际贸易中的比重上升。以美国为例,1998—2008 年,信息技术产品出口年均增长11.9%,而其他产品出口年均增长仅7.6%,信息技术产品在美国进出口总值中比重由16%上升到19%。
2、对国际竞争力的影响。国际贸易内容的变化也反映出国际竞争力的变化。如果说,工业时代一个国家凭借要素禀赋优势还能获得比较优势,具有一定国际竞争力。那么,在知识经济时代这种优势和竞争力将会变弱。这主要是由于科技进步使人类对物质资源的依存越来越低。其原因在于一方面人工替代品的发展减少了对自然资源的需求,同时技术进步也减少了许多产品中天然材料的含量和能源需求。如人工合成产品的出现和节能技术的发展。诚然在任何社会经济中,劳动、原材料等基本生产要素是不可缺少的,即使经济也不例外。但其作用将退居次要地位,在知识经济时代对社会经济发展起决定作用的是科技的进步和使用。这样,物质资源(劳动力)优势将更多地转化为技术知识优势。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产业将是发展前景好、增长快、附加值高的高科技产业。据有关资料表明,全球收入增长最快的前10家信息技术公司年均增长达167.4%-615.5%。
3、对国际贸易方式的影响。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和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特别是电子商务的兴起和发展以及电子信息技术在国际贸易领域的应用和推广,也推动着新的国际贸易方式的出现。这种新的贸易方式利用信息网络把贸易各方联结起来,贸易各方通过计算机网络就可以完成主要交易活动,从而简化( 交易活动和加快交易过程。此外/ 在网络贸易中,远程通讯技术的使用也会不断扩大国际贸易范围。目前互联网络已覆盖186个国家和地区,全球有近5000个互联网络,联结着数千万家用户。同时国际贸易通过网
络完成的贸易额也不断增长。据世界贸易组织预测,未来10年内,全球贸易将有30%是以网络贸易方式来完成。
4、对国际贸易流向的影响。在工业经济时代,大部分贸易是在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间展开的。即发展中国家向发达国家输出初级产品及原材料,并从发达国家进口工业制成品。国际贸易分工格局为一种垂直分工格局。二战以后,国际贸易垂直分工更多的为水平分工所替代。这表现在国际贸易中产业内贸易比重的不断上升,国际贸易更多的在发达国家间展开。通过以上分析可以看出,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出现和发展,国际贸易的各个层面都会发生很大变化,而这种变化必然会对发展中国家提出一些新要求。以国际竞争力为例,在知识经济时代,知识技术成为经济增长的主动力,也是国际竞争力的所在。但从高科技产业的分布而言,其大部分密集于少数发达国家。据美国《商业周刊》统计,2006、2007、2008年,全球信息技术公司100强,仅有三、四家位于发展中国家。美国之所以能摆脱90年代初的经济衰退,国际竞争力跃居世界首位,根本在于信息技术的推动。而发展中国家在高技术方面的落后,必然不利于其参与国际竞争。这就要求发展中国家面对这种变化,不断调整自己的贸易发展战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