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全员培训工作自查报告
扶风初级中学
2013年12月
教师全员培训工作自查总结报告
扶风初级中学
我校是落实扶风县学校布局调整,于2011年秋季合并新建的一所县局直属学校。学校现有70个教学班,254名教师,3586名学生。教师中有国家级优秀教师1人,省市级先进教师12人,市级以上教学能手、新秀和课改标兵26人,教师岗位合格率100%。近几年来,我校一直坚持组织教师参加全员培训,每名教师的年培训时间达到了72学时。
在上级教研部门的精心指导下,我校的教师培训工作经历了三个阶段:关注任务培训阶段(教育行政部门组织的命令式培训)、关注效益培训阶段和关注教师生命质量的培训阶段,这是一个由低级阶段向高级阶段发展的过程,也是一个校本研修由初期走向成熟的过程。现在,我校教师培训主要定位于第三个阶段,即解决教师在教育教学中遇到的问题,让教师成为研修活动的主体,使研修成为教师个人的需要和自愿自觉的行为。
一、教师培训工作的领导和规划
1. 成立了领导小组。学校成立了以校长赵凯华为组长,书记马彩丽、副校长李宗治为副组长,科研主任隽少宁、教务主任韩永志、校办主任权周堂及校委会其余领导为成员的扶风初中校本研修工作领导小组,进一步细化了校本研修领导分工,落实了责任。
2. 组建了专家组。组长:主管教学教研副校长李宗治;副组长:科研主任隽少宁、教务主任韩永志、校办主任权周堂;成员:徐淑娟、张春强。专家组主要负责培训工作的计划制定、工作实施、检查督促、总结归档等具体事宜。
3. 做出了学校教师培训的中期规划。为全面贯彻实施教育部《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规定》和《陕西省教育厅关于全面推进中小学教师校本研修的意见》的精神要求,学校制定了《扶风初中教师培训规划(2011—2015) 》,从6个层面实施全面覆盖的研修工作,制定了保证研修成效的8项措施,确立了“建设一支可持续发展的、具有创新精神和时代特征的、高质量的教师队伍”的奋斗目标。
4. 制订了完备的教师培训规章制度。学校制定了《扶风初中教师培训工作制度》、《扶风初中校本研修学时认定制度》、《扶风初中校本研修评价激励制度》等规章制度,从教师培训的内容、形式、实施办法以及各种形式的研修学时如何认定都提出了具体的标准要求。
5. 确定了学校校本研修的主题。我校是市级教改项目实验校,为了使教改实验成为我校的亮点,我们将“高效课堂背景下学生结构化预习能力的研究”作为学校研修的主题,5个教研组,19个备课组, 245名教师均制定了本组或本人研修的子课题。
二、教师培训工作的实施
1. 实现校本培训工作的全方位覆盖。我校开展校本培训工作囊括了全员培训、骨干培训、青年教师培训、班主任培训、教研组长培训和名师培训六个层面,做到了共同发展、群体提高和个体争优三结合,满足了每一位教师的发展需求。
2. 极大的拓宽了校本研修的途径
我校开拓了9条途径以促进校本培训工作的开展。
(1)专家讲座
学校定期聘请校内外有较高理论水平和实践经验的教师、专家、学者来校讲学, 2011年冬季和2012年春季,学校先后邀请县教研室孙主任、李主任两次为教师进行了校本研修专题培训。2012年省教科所、市教研室9名专家和领导两次来我校为教师进行了“高效课堂”教改实验和校本研修的指导。
(2)校际联合
2011年秋季,我校与宝鸡市千河中学、太白县咀头中学组建起了市级校际共同体,开展了以“高效课堂”教改实验为主题的校本研修活动两次。同时,我校还与县内的天度初中等6所学校组建了县级校际联合体,经常性开展教师间的研修活动。我校还与西安庆安中学、凤翔县横水一中等教改实验名校结成了友好关系,从2011年到2013年,先后派出120多人次去这些学校交流学习。
(3)经验交流
学校定期组织教师开展教学教研经验交流会,交流学习研修心得,取长补短,共同提高。学校成功开展了“教师高效课堂论坛”,24名教师参加了校级论坛决赛。每学年,学校组织不同形式的校本研修经验交流会3—4次,共计有302人次的教师做了经验交流。
(4)外出培训
学校每年划拨一定数量的经费,安排教师参加不同层次的外出培训学习,学习先进的教育教学理念,学习科学的教育教学方法,推动我校教师队伍整体素质的提高。
(5)组织培训
学校鼓励教师参加上级教育主管部门组织的各种培训,同时积极创造条件,组织各种形式的校内培训,为教师的学习搭建平台。每年暑期和寒假,我校都有近百名教师参加省、市、县组织的各种培训,从2011年到2013年,我校先后有200多人次参加了“中小学教师国家级培训计划”的培训。
(6)自我研修
学校教务处和科研处努力地为教师创设自我研修的平台,在提供理论支持的同时,引导教师自主的开展自我研修。每一位教师每学期都会制定个人专业成长计划、业务研修计划和科研计划,并能通过读书、撰写教学体会、教学反思和教学论文、网上交流等形式,培养起了自觉主动的研修习惯。每学年,我校教师撰写的教学随笔和教学偶得共计800多篇,教学反思400多篇,教学论文380多篇,研课稿200多份。
(7) 课题研究
学校的课题研究分校级研究、教研组研究和教师个体研究三个级
别。每学年,学校的5个教研组,19个备课组和每一名教师均制定有本组或本人研修的子课题。校级和教研组课题研究都成立有研究小组,教师个人每学年也都承担不同级别和层次的课题研究。2011年11月,我校承担的省级研究课题《陕西省中小学现代学校校本培训制度建设内容、方式、途径的研究》结题,获得了上级领导部门和专家的好评。2012年4月我校又申报了市级研究课题《构建高效课堂教学模式的实践研
究》,正在研究。2012年6月,我校语文教研组申报了省级研究课题《阅读教学中“少教多学”的策略与方法研究》并获得立项,正处于研究阶段。2012年——2013年,我校承担了省级课题《陕西省中学课堂教学改革案例研究》的子课题《初中高效课堂实施中瓶颈问题归因案例研究》的课题研究工作,准备今年12月结题。2012年6月,我校有11名教师申报了“陕西省基础教育教学研究”微型课题获得了立项并已经全部结题。
(8)课堂实践
学校把教师在课堂中的教学实践行动作为检验研修效果和加强研修的一条特别重要的渠道,常态化开展不同内容的实践活动。从2012年到2013年,学校围绕高效课堂本土化的主题,先后开展了示范引领课、赛教课、再教提高课、汇报课等做课和听、评课活动,全校170余名任课教师全员参与,听课节次领导平均达到了100节,科任教师平均达到了45节,人均撰写评课稿和评分表合计90份。
(9)资源支持
学校为教师培训和校本研修工作建立了比较完善的资源库,包括书籍、影像、研究素材、过程性资料、网络资源等,由专人管理,对校本研修工作提供全面的“软件”支持。
3、校本研修的机制与保障
(1)运行机制
学校在校内建立了分工合作机制、信息共享机制和有效沟通机制。在校外,建立了专家参与机制、上级支持机制和同行互助机制。
(2)激励机制
主要方式有奖惩机制、竞争机制和诱导机制,同时还有学分管理制度。根据相应的学分确认标准和方式,对教师培训进行考核。在考核和学分的基础上,划分不同等级,并进行相应的奖励。
(3)保障机制
首先是经费保障,学校坚持把教师培训经费纳入每年的经费预算之中,占到了全部经费支出预算的5%左右,每年用于培训的经费一直保
持在18万元左右。其次是师资保障,挖掘本校“教研名师”,邀请外校“教研名师”,向广大教师传经送道,针对具体问题进行解答,提高研修的实效性。再次是文化保障,大力建设校园文化和教师文化,丰富教师的文化生活,充实教师的精神世界,在文化的浸润中使教师回归职业的本源。最后是法律保障,依据教育法律体系,既使得教师自觉地履行义务,承担社会责任,又保障了教师的合法权利,促进教师合法权益的实现。
(4)评价机制
学校把激励机制和评价机制相统一,参照上级主管部门有关“教师全员培训改革的实施方案”,制订了校本研修学分考核细则、校本研修评价标准和教师校本研修考评表,从职业道德、文化素养、教科研能力等多方面进行综合性考核,实行校本研修学分制,坚持目标与过程量化考核评价,评价结果与教师岗位考核、职称晋升、绩效工资相挂钩。
三、我校教师培训的特色
1. 合理的校本研修模式
我校已经形成了扶风初中校本研修的新模式,即“七步行动”模式,基本流程为:每一位教师发现问题——形成个体学习的需要——对个体需要甄别、整合、选择——形成校本研修的主题(或寻找其他途径解决问题)——学校组织层面的研修团队(或年级部、教研组、教师个体解决)——研修一体解决问题——最后分享交流经验。
2. 规范的小课题研究
我校开展小课题研究分为5个步骤: 一是选题 ,二是搜集资料,三是确定研究目标与内容,四是实施研究,五是表达研究成果。在小课题选题上,我们倡导教师做到“五要”,即要从教育教学的问题及困惑中选题、要在切磋交流中发现课题、要在理论学习中反思出课题、要从学生的反应中寻觅课题、要总结经验形成课题。
我校小课题研究的一般管理流程是:
(1)教师选题,填写《扶风初中教师小课题研究申报表》。
(2)教师以教研组为单位向学校科研处申报立项。
(3)学校科研处研究,批准立项,向申报者发立项研究通知书。
(4)教师实施研究,积累研究过程资料。
(5)阶段性小结,开展中期成果鉴定会,对研究状况进行评估。
(6)结题。教师向科研处提出结题申请,科研处对课题进行评审,向研究者宣布评审意见。
(7)开展课题成果推广会,对研究成果进行推广和奖励。
四、我校教师培训的成果
1. 教师教科研能力明显增强
2011年——2013年,学校有20多位教师的近30篇论文在全国、省、市级的刊物上发表或获奖,有260多人次的论文获得省、市、县级优秀论文奖;在县级赛教活动中,10多名参赛教师获县级“教学能手”和“教学新秀”称号,同时也涌现出了市级以上教学新秀、骨干教师和能手26人。
2. 学校教育教学质量显著提高
2011——2012年,我校中考升学比率维持在53%左右,2013年,我校中考升学比率达到了57.7%,超出全县平均比率近15个百分点,升学比率连续三年居全县首位;中考科目的七个学科的平均成绩连续三年居全县首位和前列。
五、我校校本研修面临的困难与问题
1. 亟待强化课题研究的意识和责任感。
受传统思想的束缚,一些教师把课题研究看作是专家研究的专属,对课题研究抱有畏惧感和自卑感,教学研究的意识和责任感淡漠,不能全身心地投入教科研活动中,限制了自身的专业化发展,也有损于课题研究工作。
2. 研修的技术层面还需提高。
我校的教科研教师队伍正处在建设的过程中,一些教师热情高,有一定的理论基础,但对校本研修的一些技术手段的掌握还比较欠缺,需要从这一层面上加强学习和实践。
3. 教师专业化的理念还需要再提高。
一些教师把职业仅仅看作是求生的手段,从而使职业行为越来越蒙
上了功利主义色彩,丧失了本该具有的因自我实现而产生的幸福感和成就感,出现了职业倦怠,对待校本研修敷衍塞责。
校本研修为教师的专业化成长和可持续发展铺垫了有效的道路,有利于教师队伍现代化的实现。在今后开展校本研修工作中,我们将树立更高的目标,认认真真地解决问题和困难,踏踏实实地落实计划和措施,推动我校校本研修工作迈上更高更新的台阶。
2013年12月
教师全员培训工作自查报告
扶风初级中学
2013年12月
教师全员培训工作自查总结报告
扶风初级中学
我校是落实扶风县学校布局调整,于2011年秋季合并新建的一所县局直属学校。学校现有70个教学班,254名教师,3586名学生。教师中有国家级优秀教师1人,省市级先进教师12人,市级以上教学能手、新秀和课改标兵26人,教师岗位合格率100%。近几年来,我校一直坚持组织教师参加全员培训,每名教师的年培训时间达到了72学时。
在上级教研部门的精心指导下,我校的教师培训工作经历了三个阶段:关注任务培训阶段(教育行政部门组织的命令式培训)、关注效益培训阶段和关注教师生命质量的培训阶段,这是一个由低级阶段向高级阶段发展的过程,也是一个校本研修由初期走向成熟的过程。现在,我校教师培训主要定位于第三个阶段,即解决教师在教育教学中遇到的问题,让教师成为研修活动的主体,使研修成为教师个人的需要和自愿自觉的行为。
一、教师培训工作的领导和规划
1. 成立了领导小组。学校成立了以校长赵凯华为组长,书记马彩丽、副校长李宗治为副组长,科研主任隽少宁、教务主任韩永志、校办主任权周堂及校委会其余领导为成员的扶风初中校本研修工作领导小组,进一步细化了校本研修领导分工,落实了责任。
2. 组建了专家组。组长:主管教学教研副校长李宗治;副组长:科研主任隽少宁、教务主任韩永志、校办主任权周堂;成员:徐淑娟、张春强。专家组主要负责培训工作的计划制定、工作实施、检查督促、总结归档等具体事宜。
3. 做出了学校教师培训的中期规划。为全面贯彻实施教育部《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规定》和《陕西省教育厅关于全面推进中小学教师校本研修的意见》的精神要求,学校制定了《扶风初中教师培训规划(2011—2015) 》,从6个层面实施全面覆盖的研修工作,制定了保证研修成效的8项措施,确立了“建设一支可持续发展的、具有创新精神和时代特征的、高质量的教师队伍”的奋斗目标。
4. 制订了完备的教师培训规章制度。学校制定了《扶风初中教师培训工作制度》、《扶风初中校本研修学时认定制度》、《扶风初中校本研修评价激励制度》等规章制度,从教师培训的内容、形式、实施办法以及各种形式的研修学时如何认定都提出了具体的标准要求。
5. 确定了学校校本研修的主题。我校是市级教改项目实验校,为了使教改实验成为我校的亮点,我们将“高效课堂背景下学生结构化预习能力的研究”作为学校研修的主题,5个教研组,19个备课组, 245名教师均制定了本组或本人研修的子课题。
二、教师培训工作的实施
1. 实现校本培训工作的全方位覆盖。我校开展校本培训工作囊括了全员培训、骨干培训、青年教师培训、班主任培训、教研组长培训和名师培训六个层面,做到了共同发展、群体提高和个体争优三结合,满足了每一位教师的发展需求。
2. 极大的拓宽了校本研修的途径
我校开拓了9条途径以促进校本培训工作的开展。
(1)专家讲座
学校定期聘请校内外有较高理论水平和实践经验的教师、专家、学者来校讲学, 2011年冬季和2012年春季,学校先后邀请县教研室孙主任、李主任两次为教师进行了校本研修专题培训。2012年省教科所、市教研室9名专家和领导两次来我校为教师进行了“高效课堂”教改实验和校本研修的指导。
(2)校际联合
2011年秋季,我校与宝鸡市千河中学、太白县咀头中学组建起了市级校际共同体,开展了以“高效课堂”教改实验为主题的校本研修活动两次。同时,我校还与县内的天度初中等6所学校组建了县级校际联合体,经常性开展教师间的研修活动。我校还与西安庆安中学、凤翔县横水一中等教改实验名校结成了友好关系,从2011年到2013年,先后派出120多人次去这些学校交流学习。
(3)经验交流
学校定期组织教师开展教学教研经验交流会,交流学习研修心得,取长补短,共同提高。学校成功开展了“教师高效课堂论坛”,24名教师参加了校级论坛决赛。每学年,学校组织不同形式的校本研修经验交流会3—4次,共计有302人次的教师做了经验交流。
(4)外出培训
学校每年划拨一定数量的经费,安排教师参加不同层次的外出培训学习,学习先进的教育教学理念,学习科学的教育教学方法,推动我校教师队伍整体素质的提高。
(5)组织培训
学校鼓励教师参加上级教育主管部门组织的各种培训,同时积极创造条件,组织各种形式的校内培训,为教师的学习搭建平台。每年暑期和寒假,我校都有近百名教师参加省、市、县组织的各种培训,从2011年到2013年,我校先后有200多人次参加了“中小学教师国家级培训计划”的培训。
(6)自我研修
学校教务处和科研处努力地为教师创设自我研修的平台,在提供理论支持的同时,引导教师自主的开展自我研修。每一位教师每学期都会制定个人专业成长计划、业务研修计划和科研计划,并能通过读书、撰写教学体会、教学反思和教学论文、网上交流等形式,培养起了自觉主动的研修习惯。每学年,我校教师撰写的教学随笔和教学偶得共计800多篇,教学反思400多篇,教学论文380多篇,研课稿200多份。
(7) 课题研究
学校的课题研究分校级研究、教研组研究和教师个体研究三个级
别。每学年,学校的5个教研组,19个备课组和每一名教师均制定有本组或本人研修的子课题。校级和教研组课题研究都成立有研究小组,教师个人每学年也都承担不同级别和层次的课题研究。2011年11月,我校承担的省级研究课题《陕西省中小学现代学校校本培训制度建设内容、方式、途径的研究》结题,获得了上级领导部门和专家的好评。2012年4月我校又申报了市级研究课题《构建高效课堂教学模式的实践研
究》,正在研究。2012年6月,我校语文教研组申报了省级研究课题《阅读教学中“少教多学”的策略与方法研究》并获得立项,正处于研究阶段。2012年——2013年,我校承担了省级课题《陕西省中学课堂教学改革案例研究》的子课题《初中高效课堂实施中瓶颈问题归因案例研究》的课题研究工作,准备今年12月结题。2012年6月,我校有11名教师申报了“陕西省基础教育教学研究”微型课题获得了立项并已经全部结题。
(8)课堂实践
学校把教师在课堂中的教学实践行动作为检验研修效果和加强研修的一条特别重要的渠道,常态化开展不同内容的实践活动。从2012年到2013年,学校围绕高效课堂本土化的主题,先后开展了示范引领课、赛教课、再教提高课、汇报课等做课和听、评课活动,全校170余名任课教师全员参与,听课节次领导平均达到了100节,科任教师平均达到了45节,人均撰写评课稿和评分表合计90份。
(9)资源支持
学校为教师培训和校本研修工作建立了比较完善的资源库,包括书籍、影像、研究素材、过程性资料、网络资源等,由专人管理,对校本研修工作提供全面的“软件”支持。
3、校本研修的机制与保障
(1)运行机制
学校在校内建立了分工合作机制、信息共享机制和有效沟通机制。在校外,建立了专家参与机制、上级支持机制和同行互助机制。
(2)激励机制
主要方式有奖惩机制、竞争机制和诱导机制,同时还有学分管理制度。根据相应的学分确认标准和方式,对教师培训进行考核。在考核和学分的基础上,划分不同等级,并进行相应的奖励。
(3)保障机制
首先是经费保障,学校坚持把教师培训经费纳入每年的经费预算之中,占到了全部经费支出预算的5%左右,每年用于培训的经费一直保
持在18万元左右。其次是师资保障,挖掘本校“教研名师”,邀请外校“教研名师”,向广大教师传经送道,针对具体问题进行解答,提高研修的实效性。再次是文化保障,大力建设校园文化和教师文化,丰富教师的文化生活,充实教师的精神世界,在文化的浸润中使教师回归职业的本源。最后是法律保障,依据教育法律体系,既使得教师自觉地履行义务,承担社会责任,又保障了教师的合法权利,促进教师合法权益的实现。
(4)评价机制
学校把激励机制和评价机制相统一,参照上级主管部门有关“教师全员培训改革的实施方案”,制订了校本研修学分考核细则、校本研修评价标准和教师校本研修考评表,从职业道德、文化素养、教科研能力等多方面进行综合性考核,实行校本研修学分制,坚持目标与过程量化考核评价,评价结果与教师岗位考核、职称晋升、绩效工资相挂钩。
三、我校教师培训的特色
1. 合理的校本研修模式
我校已经形成了扶风初中校本研修的新模式,即“七步行动”模式,基本流程为:每一位教师发现问题——形成个体学习的需要——对个体需要甄别、整合、选择——形成校本研修的主题(或寻找其他途径解决问题)——学校组织层面的研修团队(或年级部、教研组、教师个体解决)——研修一体解决问题——最后分享交流经验。
2. 规范的小课题研究
我校开展小课题研究分为5个步骤: 一是选题 ,二是搜集资料,三是确定研究目标与内容,四是实施研究,五是表达研究成果。在小课题选题上,我们倡导教师做到“五要”,即要从教育教学的问题及困惑中选题、要在切磋交流中发现课题、要在理论学习中反思出课题、要从学生的反应中寻觅课题、要总结经验形成课题。
我校小课题研究的一般管理流程是:
(1)教师选题,填写《扶风初中教师小课题研究申报表》。
(2)教师以教研组为单位向学校科研处申报立项。
(3)学校科研处研究,批准立项,向申报者发立项研究通知书。
(4)教师实施研究,积累研究过程资料。
(5)阶段性小结,开展中期成果鉴定会,对研究状况进行评估。
(6)结题。教师向科研处提出结题申请,科研处对课题进行评审,向研究者宣布评审意见。
(7)开展课题成果推广会,对研究成果进行推广和奖励。
四、我校教师培训的成果
1. 教师教科研能力明显增强
2011年——2013年,学校有20多位教师的近30篇论文在全国、省、市级的刊物上发表或获奖,有260多人次的论文获得省、市、县级优秀论文奖;在县级赛教活动中,10多名参赛教师获县级“教学能手”和“教学新秀”称号,同时也涌现出了市级以上教学新秀、骨干教师和能手26人。
2. 学校教育教学质量显著提高
2011——2012年,我校中考升学比率维持在53%左右,2013年,我校中考升学比率达到了57.7%,超出全县平均比率近15个百分点,升学比率连续三年居全县首位;中考科目的七个学科的平均成绩连续三年居全县首位和前列。
五、我校校本研修面临的困难与问题
1. 亟待强化课题研究的意识和责任感。
受传统思想的束缚,一些教师把课题研究看作是专家研究的专属,对课题研究抱有畏惧感和自卑感,教学研究的意识和责任感淡漠,不能全身心地投入教科研活动中,限制了自身的专业化发展,也有损于课题研究工作。
2. 研修的技术层面还需提高。
我校的教科研教师队伍正处在建设的过程中,一些教师热情高,有一定的理论基础,但对校本研修的一些技术手段的掌握还比较欠缺,需要从这一层面上加强学习和实践。
3. 教师专业化的理念还需要再提高。
一些教师把职业仅仅看作是求生的手段,从而使职业行为越来越蒙
上了功利主义色彩,丧失了本该具有的因自我实现而产生的幸福感和成就感,出现了职业倦怠,对待校本研修敷衍塞责。
校本研修为教师的专业化成长和可持续发展铺垫了有效的道路,有利于教师队伍现代化的实现。在今后开展校本研修工作中,我们将树立更高的目标,认认真真地解决问题和困难,踏踏实实地落实计划和措施,推动我校校本研修工作迈上更高更新的台阶。
2013年12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