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课内容中国历史八年级下册第七课

说课内容 中国历史八年级下册第七课

《伟大的转折》

单位:阳城初中

姓名:杜丽

2013年5月25日

一、说教材

1、课程标准:认识十一届三中全会是建国以来党的历史上的伟大转折。从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始,我国进入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

2、教材内容:《伟大的历史转折》一课,中心在于转折,十年文革后,人们要求平反文革中的冤假错案,但是当时中共中央的主要领导人坚持“两个凡是”的错误方针,致使前进道路上出现徘徊局面,由此,在思想理论界展开了一场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1978 年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实现了思想上、政治上和组织上的历史性重大转折,做出了改革开放的伟大转折,从此,我国进入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

3、地位和作用:十一届三中全会是建国以来党的历史上的伟大转折,会议重新确立了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做出了实行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从此,我国进入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

4、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1掌握关于真理标准大问题讨论的基本的基本史实,了解这次大讨论与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之间的内在联系,培养学生概括知识、分析问题的能力。

(2)了解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的背景、内容和意义,培养学生客观地认识和评价重大历史事件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

(1)从回顾文化大革命的教训入手,引导学生逐步认识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的背景、内容和意义,使学生认识到它是“建国以来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

(2)通过辩论赛,明确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3)利用历史资料,设置历史情景,引导学生探究历史问题。 情感态价值观

(1)认识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以及改革开放的必要性。

(2)深刻体会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的深远意义,加深对中国共产党在新时期基本路线的认识。

5、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内容和意义。(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标志着中国共产党从根本上冲破了长期内“左”倾思想的严重束缚,端正了党的指导思想,使广大干部群众从个人崇拜和教条主义中解放出来,在思想上、政治上和组织上全面恢复和确立了马克思主义的正确路线,结束了1976年10月以来党的工作在徘徊中前进的局面。)

●教学难点

“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认识与实践的关系原理,是马克思哲学的重要命题,对初中学生而言,理解起来比较困难。)

二、说教法

根据历史教学的一般特点和初中生的认识规律,采用以下三种主要教法:

1、设疑自探法:通过学生设疑和教师的补充,确定本节课的自探问题,并引导学生读书思考,找出解决问题的办法,促使学生积极思考,在主动的学习中获取知识,变学会为会学。

2、合作探究法:对于疑难问题,让学生通过小组合作,积极参与、群策群力,共同解决问题。

3、利用多媒体课件使课本上的知识讲起来更形象、更直观、更生动。

三、说学法

1、读:培养学生阅读历史课文和相关材料的习惯和能力;

2、探:即自探,通过师生设置的疑问,引导学生积极思考,达到学习的要求;

3、议:即讨论,学生在初步掌握知识的基础上,围绕合探和质疑环节中的疑难问题互相讨论,进一步深入理解课文内容。

四、说教学程序

(一)、设疑自探

1 、导入新课:放歌曲《走进新时代》,从1978年冬天开始,我们党领导中国人民走进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代,完成了建国以来党的历史上的伟大转折。这节课我们一起走进第8课《伟大的转折,去领略那振奋人心的时刻。 设计意图:新课程的导课——在情景中开始、在共鸣中融入、在碰撞中接纳、在感动中收获。用歌曲形式导入,让学生进行轻松愉悦的情感体验的同时,学生的思绪被调动起来,在高昂的情绪中一起进入了新课的学习。实现导入凝神、激趣的功效。

2、指导学生粗读课文,找出本节重要知识点形成问题提出来。

3、教师根据学生的设疑情况梳理归纳自探题:

(1)关于真理标准问题大讨论的背景是什么?

(2)关于真理标准问题大讨论的实质是什么?

(3)关于真理标准问题大讨论的意义是什么?

(4)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5)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的意义是什么?

学生回归课本,独立解决以上问题。

(设计意图及效果:新课程主张“先学后教”,给学生一定的时间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突出学生自主学习,激发学生探究的欲望。)

(二)、解疑合探

1、小组讨论对以上问题的看法。

2、学生展示、评价。

3、教师对疑难问题进行讲解。

(在分组讨论中,突出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的特点,强化以学生为主体的学习意识。在这种开放、热烈的气氛中更好地驾驭课堂教学。)

a、教师针对“真理标准”问题(多媒体课件播放材料)

1977年2月7日,以《人民日报》《红旗》杂志、《解放军报》社论名义发表的《学好文件抓住纲》,首次公开了“两个凡是”。在1977年3月召开的中央工作会议上,华国锋在讲话中继续沿用了“无产阶级专政下继续革命的理论”,强调要巩固和发展所谓“„文化大革命‟的胜利果实”。1978年5月11日,《光明日报》发表了《实践是检验真理唯一标准》的文章,在理论上根本否定了“两个凡是”的错误方针。文章发表后,立即引起两种截然不同的反响。一场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就这样拉开了序幕。

师:既然大家对是否应该否定“两个凡是”的方针有不同的看法,那我们就

围绕这一问题进行辩论。

正方1:坚持“两个凡是”不仅是坚持了毛泽东思想,也是当时政治形势的需要。 反方1:“两个凡是”背离了实事求是的马克思主义思想路线,是“左”倾错误的继续。

( 通过辩论赛,让学生明确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b、教师播放《十一届三中全会》的视频材料,了解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的时间、地点、主要内容和意义。

设计意图及效果:学生带着问题专心致志地观看。运用多媒体向学生展示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原始录像,让学生多种感官参与学习,形成视听冲击,走近历史情境。

c、教师针对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

(多媒体课件播放材料)

实现四个现代化,要求大幅度提高社会生产力,也就必然要求多方面地改变同生产力发展不相适应的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改变一切不适应的管理方式、活动方式和思想方式,因而是一场广泛深刻的革命。

(让学生明确改革开放的必要性)

d、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决议是正确的还是错误的?我们说它正确还是错误要看什么?对是实践。下面我们就从衣、食、住、行等方面看一下十一届三中全会前后人们的生活发生了怎样的变化?把学生分为服饰组、饮食组、居住组、交通组四组,分组讨论后展示讨论结果。使学生认识到十一届三中全会确实使中国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 从生活实际的变化体会十一届三中全会建国以来党的历史上的伟大转折。

(设计意图:历史课有些内容离学生的现实生活很远,如果空洞的说教,学生较难理解。新课改下的课堂教学要联系实际,贴近学生生活,创设促进学生学习的情景,有利于能力培养和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

(三)质疑再探

“小疑则小进 ,大疑则大进”请同学们利用2分钟时间整理一下本节的知识,看看还有什么疑问,请大胆提出来,我们大家共同来解决。

教师预设:有人认为我们今天的对外开放与旧中国的“门户开放”是一回事,大家能谈谈它们之间的区别吗?

答:当然不是一回事。

1、开放的前提不一样。旧中国是一个半殖民地半封建性质的国家,中国面临被瓜分的危机;而当今我国是独立自主的国家。

2、开放的基础也不一样。旧中国的开放是建立在不平等的基础上,是为帝国主义侵略政策服务的;而新中国的对外开放是建立在维护国家主权、平等互利基础上的。

3、两者开放的内容也不一样。旧中国的开放使中国变成了列强的商品、原料和资本市场,中国的主权也遭到严重的破坏;新中国是通过开放吸收外来资金,学习国外先进技术和经营管理方法,扩大对外贸易。

4:旧中国是适应列强侵华要求的被迫开放;而新中国是主动开放,根本目的是为了发展社会主义经济。

(让学生在比较中明确新旧中国对外开放的本质不同)

(四)运用拓展

1、同学们,请你们运用本节知识每人自编1—2道习题,考考大家。

大家编好习题后,先在小组内交流,并将好的练习题推荐给老师,然后利用实物展台向全班展示训练。

2、教师编题训练

(一)、选择题:

①粉碎江青反革命集团后,理论界开展了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这场讨论的作用是(A)

A.打破了长期以来个人崇拜和教条主义的束缚

B.否定了

C.平反了一批重大冤假错案

D.正确评价了一些党和国家领导人的功过是非

②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为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奠定了思想基础,因为它(D)

A.全面否定了

B.打破了个人崇拜和教条主义的束缚

C.提出要完整、准确地理解毛泽东思想

D.重新确立了实事求是的马克思主义思想路线

③.十一届三中全会之所以能取得如此的成就,从根本上说是因为(D )

A.有了邓小平的正确领导

B.有了全党和全国人民的支持

C.有了良好的外部环境

D.坚持了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

(二)、阅读下列材料:

现在的世界是开放的世界。中国在西方国家产业革命以后变得落伍了,一个重要原因就是闭关自守。经验证明,关起门来搞建设是不能成功的,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当然,像中国这样的大的国家搞建设,不靠自己不行,主要靠自己,这叫做自力更生。但是,在坚持自力更生的基础上,还需要对外开放,吸收外国的资金和技术来帮助我们发展。

--《邓小平文选》第三卷

请回答:

①根据材料概括中国实行对外开放政策的原因。

②对外开放思想是在哪次会议上正式提出的?其主要内容是什么?

③ 实行这一政策的立足点是什么?

④建国以后我们与世界隔绝的最主要原因是什么?

参考答案:

①闭关自守导致中国长期落后;当今世界是个开放的世界,中国的发展和现代化离不开世界。

②十一届三中全会。吸引外国资金,引进先进技术,学习外国先进的管理经验、经营方法等。

③对外开放必须建立在自力更生的基础上。

④帝国主义的长期包围和封锁

(教师主要从本课的重难点出发精心选择这几道习题,帮助学生掌握和巩固本课内容。)

3、学生谈本节课的收获和体会

(设计意图:我们学习历史的目的就是要以史为鉴。新课程主张我们的课堂教学应该实现三维目标,特别是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的目标,是我们最容易忽

视的。设计这样一个环节就是让学生畅所欲言,正确认识中国曲折发展的历程,增强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

五、说板书

否定 确立

︳ 思想上 ︳

“两个凡是”方针------- 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指导思想

︳ 政治上 ︳

以阶级斗争为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战略决策 ︳ 组织上 ︳

中央 “左”倾领导--------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集体

( 好的板书是洞察教材的窗口,开启思路的钥匙,排疑解难的桥梁,实施教学的蓝图,本节课根据教学的重难点,板书了十一届三中全会的主要内容,增强了教学效果。 )

说课内容 中国历史八年级下册第七课

《伟大的转折》

单位:阳城初中

姓名:杜丽

2013年5月25日

一、说教材

1、课程标准:认识十一届三中全会是建国以来党的历史上的伟大转折。从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始,我国进入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

2、教材内容:《伟大的历史转折》一课,中心在于转折,十年文革后,人们要求平反文革中的冤假错案,但是当时中共中央的主要领导人坚持“两个凡是”的错误方针,致使前进道路上出现徘徊局面,由此,在思想理论界展开了一场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1978 年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实现了思想上、政治上和组织上的历史性重大转折,做出了改革开放的伟大转折,从此,我国进入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

3、地位和作用:十一届三中全会是建国以来党的历史上的伟大转折,会议重新确立了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做出了实行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从此,我国进入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

4、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1掌握关于真理标准大问题讨论的基本的基本史实,了解这次大讨论与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之间的内在联系,培养学生概括知识、分析问题的能力。

(2)了解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的背景、内容和意义,培养学生客观地认识和评价重大历史事件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

(1)从回顾文化大革命的教训入手,引导学生逐步认识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的背景、内容和意义,使学生认识到它是“建国以来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

(2)通过辩论赛,明确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3)利用历史资料,设置历史情景,引导学生探究历史问题。 情感态价值观

(1)认识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以及改革开放的必要性。

(2)深刻体会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的深远意义,加深对中国共产党在新时期基本路线的认识。

5、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内容和意义。(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标志着中国共产党从根本上冲破了长期内“左”倾思想的严重束缚,端正了党的指导思想,使广大干部群众从个人崇拜和教条主义中解放出来,在思想上、政治上和组织上全面恢复和确立了马克思主义的正确路线,结束了1976年10月以来党的工作在徘徊中前进的局面。)

●教学难点

“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认识与实践的关系原理,是马克思哲学的重要命题,对初中学生而言,理解起来比较困难。)

二、说教法

根据历史教学的一般特点和初中生的认识规律,采用以下三种主要教法:

1、设疑自探法:通过学生设疑和教师的补充,确定本节课的自探问题,并引导学生读书思考,找出解决问题的办法,促使学生积极思考,在主动的学习中获取知识,变学会为会学。

2、合作探究法:对于疑难问题,让学生通过小组合作,积极参与、群策群力,共同解决问题。

3、利用多媒体课件使课本上的知识讲起来更形象、更直观、更生动。

三、说学法

1、读:培养学生阅读历史课文和相关材料的习惯和能力;

2、探:即自探,通过师生设置的疑问,引导学生积极思考,达到学习的要求;

3、议:即讨论,学生在初步掌握知识的基础上,围绕合探和质疑环节中的疑难问题互相讨论,进一步深入理解课文内容。

四、说教学程序

(一)、设疑自探

1 、导入新课:放歌曲《走进新时代》,从1978年冬天开始,我们党领导中国人民走进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代,完成了建国以来党的历史上的伟大转折。这节课我们一起走进第8课《伟大的转折,去领略那振奋人心的时刻。 设计意图:新课程的导课——在情景中开始、在共鸣中融入、在碰撞中接纳、在感动中收获。用歌曲形式导入,让学生进行轻松愉悦的情感体验的同时,学生的思绪被调动起来,在高昂的情绪中一起进入了新课的学习。实现导入凝神、激趣的功效。

2、指导学生粗读课文,找出本节重要知识点形成问题提出来。

3、教师根据学生的设疑情况梳理归纳自探题:

(1)关于真理标准问题大讨论的背景是什么?

(2)关于真理标准问题大讨论的实质是什么?

(3)关于真理标准问题大讨论的意义是什么?

(4)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5)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的意义是什么?

学生回归课本,独立解决以上问题。

(设计意图及效果:新课程主张“先学后教”,给学生一定的时间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突出学生自主学习,激发学生探究的欲望。)

(二)、解疑合探

1、小组讨论对以上问题的看法。

2、学生展示、评价。

3、教师对疑难问题进行讲解。

(在分组讨论中,突出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的特点,强化以学生为主体的学习意识。在这种开放、热烈的气氛中更好地驾驭课堂教学。)

a、教师针对“真理标准”问题(多媒体课件播放材料)

1977年2月7日,以《人民日报》《红旗》杂志、《解放军报》社论名义发表的《学好文件抓住纲》,首次公开了“两个凡是”。在1977年3月召开的中央工作会议上,华国锋在讲话中继续沿用了“无产阶级专政下继续革命的理论”,强调要巩固和发展所谓“„文化大革命‟的胜利果实”。1978年5月11日,《光明日报》发表了《实践是检验真理唯一标准》的文章,在理论上根本否定了“两个凡是”的错误方针。文章发表后,立即引起两种截然不同的反响。一场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就这样拉开了序幕。

师:既然大家对是否应该否定“两个凡是”的方针有不同的看法,那我们就

围绕这一问题进行辩论。

正方1:坚持“两个凡是”不仅是坚持了毛泽东思想,也是当时政治形势的需要。 反方1:“两个凡是”背离了实事求是的马克思主义思想路线,是“左”倾错误的继续。

( 通过辩论赛,让学生明确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b、教师播放《十一届三中全会》的视频材料,了解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的时间、地点、主要内容和意义。

设计意图及效果:学生带着问题专心致志地观看。运用多媒体向学生展示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原始录像,让学生多种感官参与学习,形成视听冲击,走近历史情境。

c、教师针对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

(多媒体课件播放材料)

实现四个现代化,要求大幅度提高社会生产力,也就必然要求多方面地改变同生产力发展不相适应的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改变一切不适应的管理方式、活动方式和思想方式,因而是一场广泛深刻的革命。

(让学生明确改革开放的必要性)

d、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决议是正确的还是错误的?我们说它正确还是错误要看什么?对是实践。下面我们就从衣、食、住、行等方面看一下十一届三中全会前后人们的生活发生了怎样的变化?把学生分为服饰组、饮食组、居住组、交通组四组,分组讨论后展示讨论结果。使学生认识到十一届三中全会确实使中国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 从生活实际的变化体会十一届三中全会建国以来党的历史上的伟大转折。

(设计意图:历史课有些内容离学生的现实生活很远,如果空洞的说教,学生较难理解。新课改下的课堂教学要联系实际,贴近学生生活,创设促进学生学习的情景,有利于能力培养和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

(三)质疑再探

“小疑则小进 ,大疑则大进”请同学们利用2分钟时间整理一下本节的知识,看看还有什么疑问,请大胆提出来,我们大家共同来解决。

教师预设:有人认为我们今天的对外开放与旧中国的“门户开放”是一回事,大家能谈谈它们之间的区别吗?

答:当然不是一回事。

1、开放的前提不一样。旧中国是一个半殖民地半封建性质的国家,中国面临被瓜分的危机;而当今我国是独立自主的国家。

2、开放的基础也不一样。旧中国的开放是建立在不平等的基础上,是为帝国主义侵略政策服务的;而新中国的对外开放是建立在维护国家主权、平等互利基础上的。

3、两者开放的内容也不一样。旧中国的开放使中国变成了列强的商品、原料和资本市场,中国的主权也遭到严重的破坏;新中国是通过开放吸收外来资金,学习国外先进技术和经营管理方法,扩大对外贸易。

4:旧中国是适应列强侵华要求的被迫开放;而新中国是主动开放,根本目的是为了发展社会主义经济。

(让学生在比较中明确新旧中国对外开放的本质不同)

(四)运用拓展

1、同学们,请你们运用本节知识每人自编1—2道习题,考考大家。

大家编好习题后,先在小组内交流,并将好的练习题推荐给老师,然后利用实物展台向全班展示训练。

2、教师编题训练

(一)、选择题:

①粉碎江青反革命集团后,理论界开展了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这场讨论的作用是(A)

A.打破了长期以来个人崇拜和教条主义的束缚

B.否定了

C.平反了一批重大冤假错案

D.正确评价了一些党和国家领导人的功过是非

②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为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奠定了思想基础,因为它(D)

A.全面否定了

B.打破了个人崇拜和教条主义的束缚

C.提出要完整、准确地理解毛泽东思想

D.重新确立了实事求是的马克思主义思想路线

③.十一届三中全会之所以能取得如此的成就,从根本上说是因为(D )

A.有了邓小平的正确领导

B.有了全党和全国人民的支持

C.有了良好的外部环境

D.坚持了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

(二)、阅读下列材料:

现在的世界是开放的世界。中国在西方国家产业革命以后变得落伍了,一个重要原因就是闭关自守。经验证明,关起门来搞建设是不能成功的,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当然,像中国这样的大的国家搞建设,不靠自己不行,主要靠自己,这叫做自力更生。但是,在坚持自力更生的基础上,还需要对外开放,吸收外国的资金和技术来帮助我们发展。

--《邓小平文选》第三卷

请回答:

①根据材料概括中国实行对外开放政策的原因。

②对外开放思想是在哪次会议上正式提出的?其主要内容是什么?

③ 实行这一政策的立足点是什么?

④建国以后我们与世界隔绝的最主要原因是什么?

参考答案:

①闭关自守导致中国长期落后;当今世界是个开放的世界,中国的发展和现代化离不开世界。

②十一届三中全会。吸引外国资金,引进先进技术,学习外国先进的管理经验、经营方法等。

③对外开放必须建立在自力更生的基础上。

④帝国主义的长期包围和封锁

(教师主要从本课的重难点出发精心选择这几道习题,帮助学生掌握和巩固本课内容。)

3、学生谈本节课的收获和体会

(设计意图:我们学习历史的目的就是要以史为鉴。新课程主张我们的课堂教学应该实现三维目标,特别是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的目标,是我们最容易忽

视的。设计这样一个环节就是让学生畅所欲言,正确认识中国曲折发展的历程,增强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

五、说板书

否定 确立

︳ 思想上 ︳

“两个凡是”方针------- 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指导思想

︳ 政治上 ︳

以阶级斗争为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战略决策 ︳ 组织上 ︳

中央 “左”倾领导--------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集体

( 好的板书是洞察教材的窗口,开启思路的钥匙,排疑解难的桥梁,实施教学的蓝图,本节课根据教学的重难点,板书了十一届三中全会的主要内容,增强了教学效果。 )


相关文章

  • 九年级历史下册教学工作计划
  • 九年级历史下册教学工作计划 大源学校 李进兰 一.目的要求 1.弘扬中国和世界各民族的优秀文化,重视学生的思想情感教育,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和人生观. 2.要求学生掌握基础的历史知识,了解世界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逐步培养学生历史唯 ...查看


  • 2015-2016年八年级历史下册教学计划
  • 八年级下册历史教学计划 一. 指导思想 全面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以学校工作计划要点为指导,积极推进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转变观念,加强课堂教学,强化质量意识,坚持教育创新.以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精神和自主学习的实践能力为目标,扎实开展教与学的实践 ...查看


  • 七年级下册教材分析
  • 中国历史 七年级下册教材分析 一.教材内容 中华书局版<中国历史>七年级下册,共包括3个单元.19节正课和2节活动课,本书主要叙述的是从隋朝到鸦片战争以前的历史 二.教学目标 通过学习要求学生掌握基本的历史知识:具备一定的阅读. ...查看


  • 北师大版五年级下册品社计划(已改)
  • 一. 各单元教材分析 第四单元:我是小小主人翁 单元概要:我是小小主人翁,我要爱护集体荣誉,学做集体小主人 本单元的学习内容将学生带入更广阔的社会生活中.从三年级学习过的居委会和村委会直接选举所带来的变化入手,认识这种选举的现实意义.然后, ...查看


  • 国防建设与外交成就
  • 国防建设与外交成就 1.随着我国综合国力的提高,我国的国际地位也日益提升,请将下面的这些外交活动按时间顺序排列 ①万隆会议 ②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③中美正式建交 ④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⑤尼克松访华 A②①③⑤④ B.②①④⑤③ C ...查看


  • 八年级历史下册教案香港和澳门的回归
  • 备课组集体备课和教师个人备课教案 单元章节 第四单元 课题 第12课香港和澳门的回归 科目 历史 年级 八年级 集体备课主备人 教学目标 1.了解香港和澳门问题的由来.主权的含义. 2.掌握"一国两制"的提出和含义,香港 ...查看


  • 九年级历史下册教学工作总结
  • 九年级历史下册教学工作总结 本期我担任九年级历史的教学工作.在师生的相互配合和共同努力下,圆满完成了教学任务,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现对本期世界历史教学工作总结如下: 九年级历史主要讲述的是世界历史,这套教材着眼于学生的发展,注重弘扬中国和 ...查看


  • 九年级历史下册知识点
  • 九年级历史下册知识点(印430份) 1.十月革命的意义:人类历史上第一次获得胜利的社会主义革命,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由此诞生.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的统治,推动了国际工人运动的发展. 十月革命后的措施: 建立新型的无产阶级政权,将银行.铁路 ...查看


  • 八年级下册历史导学案第十一课
  • 八年级下册历史导学案 [学习目标] 能背诵和书写民族区域自治的含义 [学习重点] 民族区域自治的内容和意义 [学习难点] 实行民族区域自治的原因 [学习时间]1课时 [学习方法]自主学习和小组讨论 [使用方法]学生自主看书画出重点内容,然后 ...查看


  • 初中历史教学工作计划
  • 初中历史教学工作计划 (一)指导思想: 以<义务教育阶段国家历史课程标准>为依据,按照现行课本,坚持课改新理念,着眼于学生的发展,改进教法,培养能力,提高学生素质,大胆探索,勇于创新,落实教学常规,努力提高初中历史教学质量. (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