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四川省人口老龄化现状及对经济发展的影响 作者:韦敏
来源:《商情》2014年第05期
【摘要】我国“未富先老”的特征十分明显,而四川省尤为突出,加之四川省经济社会发展较为落后,“基数大”、“增速快”、“空巢化”、 “高龄化”“ 城乡倒置”老龄现象十分严重。第六次的人口普查数据表明,四川省老年人口占比达10.95%,老龄化在给四川省经济社会带来巨大挑战的同时也给“银发产业”等新兴服务业待遇重要的发展机遇。
【关键词】人口老龄化,现状,挑战,机遇
自19世纪末法国进入老龄化社会起,世界各国开始陆续步入老龄化社会,应对老龄化问题成为全社会共同关注的焦点。 四川省人口老龄化的发展速度和特征,给四川省经济社会的发展带来巨大挑战的同时也带来新的发展机遇
(一)四川省人口老龄化现状特点
1、老龄化速度快于全国平均水平
四川省老龄化速度相对较快,老龄化程度较为严重,同全国相比,主要呈现出以下两个特征:一是相比与全国老龄化的速度来说,四川省老龄化的速度要早于全国的平均水平,即四川于1997年进入老龄化社会而全国才在2001年进入老龄化社会;而是四川省老年人口的比重上升速度较快,从2000-2010年的统计数据来看,四川老龄人口的所占比重比全国的平均水平要高1.48个百分点左右。
2.经济发展水平落后于老龄化的速度
四川省整体的经济发展水平远远滞后于其老龄化的进程。人口统计数据表明,四川省在15年的时间内其老年人口比重有4.68%上升至7%,而发展国家往往用了几十年甚至上百年的时间才完成这一过程。另一方面,四川在1997年进入老年型社会时其地区人均生产总值仅仅为600美元左右,而发达国家的老龄化经验显示其进入“老年型”社会的人均国民生产总值在1万美元左右。
3、高龄化、空巢化严重
随着人们预期寿命的不断提高,四川省高龄人口的数量也在不断增加,老年人口结构也不断向中高龄趋势发展,导致“老龄人口的老龄化”,即高龄老人在老年人口中的比重增加。从第六次人口普查的结果来看,2010年四川省高龄老人的数量达到151.31万人,10年的增幅达264.69%,而低龄、中龄老人却分别只增长了65.67%、133.55%,家庭结构也发生了明显变化,空巢家庭数日益增多。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四川省人口老龄化现状及对经济发展的影响 作者:韦敏
来源:《商情》2014年第05期
【摘要】我国“未富先老”的特征十分明显,而四川省尤为突出,加之四川省经济社会发展较为落后,“基数大”、“增速快”、“空巢化”、 “高龄化”“ 城乡倒置”老龄现象十分严重。第六次的人口普查数据表明,四川省老年人口占比达10.95%,老龄化在给四川省经济社会带来巨大挑战的同时也给“银发产业”等新兴服务业待遇重要的发展机遇。
【关键词】人口老龄化,现状,挑战,机遇
自19世纪末法国进入老龄化社会起,世界各国开始陆续步入老龄化社会,应对老龄化问题成为全社会共同关注的焦点。 四川省人口老龄化的发展速度和特征,给四川省经济社会的发展带来巨大挑战的同时也带来新的发展机遇
(一)四川省人口老龄化现状特点
1、老龄化速度快于全国平均水平
四川省老龄化速度相对较快,老龄化程度较为严重,同全国相比,主要呈现出以下两个特征:一是相比与全国老龄化的速度来说,四川省老龄化的速度要早于全国的平均水平,即四川于1997年进入老龄化社会而全国才在2001年进入老龄化社会;而是四川省老年人口的比重上升速度较快,从2000-2010年的统计数据来看,四川老龄人口的所占比重比全国的平均水平要高1.48个百分点左右。
2.经济发展水平落后于老龄化的速度
四川省整体的经济发展水平远远滞后于其老龄化的进程。人口统计数据表明,四川省在15年的时间内其老年人口比重有4.68%上升至7%,而发展国家往往用了几十年甚至上百年的时间才完成这一过程。另一方面,四川在1997年进入老年型社会时其地区人均生产总值仅仅为600美元左右,而发达国家的老龄化经验显示其进入“老年型”社会的人均国民生产总值在1万美元左右。
3、高龄化、空巢化严重
随着人们预期寿命的不断提高,四川省高龄人口的数量也在不断增加,老年人口结构也不断向中高龄趋势发展,导致“老龄人口的老龄化”,即高龄老人在老年人口中的比重增加。从第六次人口普查的结果来看,2010年四川省高龄老人的数量达到151.31万人,10年的增幅达264.69%,而低龄、中龄老人却分别只增长了65.67%、133.55%,家庭结构也发生了明显变化,空巢家庭数日益增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