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的大部制改革
汉代皇帝为何去丞相府议政?朱元璋为何废除丞相?
稿件来源:河北工人报 2013年4月11日
■汉朝官员画像
■宋代官员的形象
■明代的“乌纱帽”
■唐太宗李世民的画像
■清代官帽
从“三公九卿”、“三省六部”到中书门下、枢密院……中国古代政府机构经历了多次改变。
南京大学历史系老师武黎嵩说,中国古代的“部”从汉萌芽开始,到清末新政前基本保持稳定不变,虽然各部门的名称可能会发生改变,但职能基本不变。在中国古代这种静止的农耕社会里,统治者一直维持着一个小规模政府,在机构设置上尽量不大动。
■先秦:
最早官员叫龙官、鸟官
商朝时保姆是高官
中国最早的职官据说要上溯至三皇五帝时,当时以部落图腾为标志,作为官名,所以都叫龙官、鸟官……后来又把金木水火土和春夏秋冬结合起来,封以官职。尧舜时便有天官、地官、春官、夏官、秋官、冬官。
《礼记》中称“夏后氏官百,天子有三公、九卿、二十七大夫、八十一元士”,可见夏朝已有相当规模的政府系统。商朝时,政府组织机构更加强化,分为掌国政的卿事寮和掌神职的太史寮两大系统。据文献记载,当时“尹”和“保”是国王手下的最高官,又称“相”。保,原为保姆,姆,女师也。起初是贵族家庭的保育人员,保姆往往是王的心腹,由保育人员成为匡辅大臣。
■汉代:
丞相位高权重
皇帝去丞相府议政
秦始皇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中央集权的君主专制大帝国,但他没法包揽一切,于是便创建了一套政府班子。设丞相为文官系统的首领,太尉为武官系统的首领,又设御史大夫,独立于文武行政系统之外兼掌监察和会计(资料收集)。此外设立宫廷服务系统,管理皇族家务。
“汉承秦制”,汉朝基本承袭了秦朝那一套官僚制度和组织机构,以秦制为蓝本,建立了“三公九卿”的政府体制。汉朝的三公沿袭秦朝的丞相、太尉、御史大夫,其中丞相地位最高,御史大夫比丞相和太尉要低一个等级,他是丞相的副手;而太尉也常由丞相兼职。三公办公的地方就叫“府”,即行政机构。西汉初年,丞相权力相当大,竟然有和皇帝朝堂一样的百官朝会殿,甚至连皇帝亲临丞相府其殿议政,丞相府成为国家的领导机关和决策机关。
尚书成皇帝心腹
瓦解丞相势力
到汉武帝时,这种现象才发生改变,为了抓权,皇帝开始起用尚书。当时有“六尚”:尚冠、尚衣、尚食、尚浴、尚席、尚书,多是些管吃管穿、铺床叠被的工作,可见地位是很卑下的。“尚书是其中管文案的,汉代将文章刻写在简牍上,用绳子系紧,再用泥封住绳结,在泥上盖印章,叫封泥,这样能保证竹简不被人打开,尚书就是负责给皇帝拆封泥的,即文献中的'主发书’。国家实行双轨制,外面有一班行政人马,皇帝也有自己的机要系统,尚书就成为皇帝的心腹。
东汉光武帝进一步利用尚书的职能加强集权,建立尚书台,目的就是为削夺相权。当高官领尚书事掌握了中枢机要决策大权后,尚书就从机要官变成了行政官。
汉武帝后,皇帝有意削弱丞相的权力,汉成帝改御史大夫为大司空,太尉为大司马,丞相为司徒,司徒、司马、司空三公制的设立就为不使任何一人独揽大权。风水轮流转,大司马(东汉仍称太尉)地位开始攀升,成为三公之首。但皇帝一直把军权牢牢抓在手中,所以太尉也只是时置时废,名义上是最高军事长官,充其量只是皇帝的军事顾问。
管马的太仆是肥差
大司农相当于财政部长
那么九卿又是什么官位呢?
武黎嵩说,“部”这个概念的形成就是从汉开始的。但是“卿”还不能和后世的“部”画等号,只是“部”的雏形。
如果说设置三公的目的是协助皇帝决策,那么九卿的设置就是为了行政。“卿”是每个行政职能部门的头儿,执行皇帝和宰相制定的方针策略,办理各项具体行政事务。
其中,太常是掌管宗庙礼仪的,顺带掌管文教、太医,甚至是治水;光禄勋是大杂烩,从宫廷警卫到侍从应对、顾问议论都管;卫尉功能相对单一,就是统领卫兵,进行保卫工作。
太仆寺掌舆马,除了掌管皇室车马,还掌管全国马政。古代马是主要的交通工具和战争必备乘骑,所以马政可是军国大事。在当时,能去太仆寺上班,算得上肥差了。
廷尉是执掌刑狱的最高司法官;大鸿胪寺是进行外交事务的机构;少府寺就是管皇帝家事儿的部门,可以说是皇廷生活的总管。
大司农寺是主管谷货的机构,掌管国家钱谷租税等财政收入和支出,掌管屯田、仓储、漕运等事业,掌管国家经济命脉,差不多相当于财政部部长……
此外还有宗正寺。
其实九卿远不止九个部门,这里的“九”是个虚数,表示多的意思,九卿之外还有别的卿。这一时期卿的安排并不那么合理,常根据需要随时设立一个官位。
■魏晋南北朝:
三省制建立
机要官转型行政官
魏晋南北朝时期,三省制建立。
东汉时,尚书崛起,大有要把三公九卿架空的趋势。曹魏时,尚书台因为机构增多,已经搬至宫禁之外,而且台、省并称,成为尚书省。
然而,尚书台权力的扩张到魏晋时虽仍在进行,却发生了变化。汉武帝开始使用中朝官,使禁内掌决策,禁外掌行政。皇帝所居皇宫,又称禁宫、禁中。宦官能出入禁中,离皇帝非常近,所以常常带“中”字的官名,起先多是宦官。西汉时,中书官就是皇帝非常贴身的宦官,他们专门起草诏书,取代了尚书以前的工作。中书成了实际上的决策机关,渐渐发展成中书省。
既然中书也从机要官变成了行政官,皇帝自然又要起用新一套的人马班子,重新培植机要官,于是就出现了门下省。
门下省是黄门之下的简称,因为汉宫门都被涂成黄色,所以叫黄门。门下最初指宫中介于后宫与前殿之间的一个区域,能进出这里的都是近臣。侍中人员在黄门禁内服侍皇帝,与天子关系紧密而备受宠任。等到中书官退出机要官舞台时,门下官就义不容辞地顶替上来了,直至成为门下省。
■唐朝:
宰相一抓一大把
成临时性官职
唐政府基本沿袭隋制。三省始于魏晋,隋朝定制为政府中枢,三省首长皆为宰相。当时的行政流程是由中书负责起草诏书,然后给门下省审核,如果门下没有异议,就由门下的长官审核后,交给皇帝签字,最后再交给尚书负责执行。后来中书和门下为了方便,就搬到一起开会,叫“政事堂”,也叫“中书门下”。这种制度后来被沿袭。
隋唐用“三省六部”制取代了“三公九卿”制,确立三省的首长为宰相,但其他官员也可临时差遣到中枢任职,也可以是宰相。所以这时的宰相不再是某一个人,而是一群人,他们需要有一个集体议政的场所,就是设于门下省的“政事堂”。门下和皇帝关系最为亲密,因此政事堂设在此处意图是非常明显的。此时宰相们已经没有什么实权了。
到了宋代,宰相的名号被统一称为源自唐代的“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又有副宰相被称为“参知政事”。“平章事”也好,“参知政事”也好,都带临时性的差遣意味。唐朝开始使职差遣的临时宰相,就是皇帝临时委派一人任具体职务。唐代中期以后,这种差遣性的临时宰相越来越多,而原来的中书令、侍中、尚书仆射如果不带“同平章事”等官衔,则已经不能参与宰相的会议了。
铨选官吏的吏部
居于六部之首
那我们说唐朝的“三省六部”中的六部又是哪六部呢?
六部包括吏部、户部、礼部、兵部、刑部、工部。吏部是国家人事行政管理部门,居于六部之首,官吏铨选是吏部最重要的工作。开元以前,科举考试都是由吏部主持的,后来才移至礼部。户部是中央政府管理财政、民政的职能机构。礼部最初是国家礼仪祠祭的机关,后科举移属礼部,礼部的地位才真正得以提高。
兵部是掌管全国军事军备的政府职能机构。此外,兵部还要进行武举,选拔人才。刑部则是国家最高司法行政机关。工部是管理国家工程建筑的行政职能机关,在六部中排行最末。
■宋朝:
中书门下与枢密院
只是北宋皇帝的棋子
赵匡胤建立宋朝后不久,便结束了藩镇割据的局面,统一全国军事行动,并且让唐代后期的使职差遣制度全面开花。防止大臣集权,宋朝使职大量产生,许多宰相大臣、重要军职及地方首长都是使职。本官不办实事,而让差遣施行政务,这使宋政府闲官过多,形成大量徒有虚名的冗闲机构。
宋代开始变三省为两府。设中书门下与枢密院对掌文武二柄,首长称作宰相和枢首。同时设三司使掌管财政,首长称计相。这二府和三司使的长官成为实际的宰相,与皇帝共同组成北宋政治中枢。
枢密院是总理全国军务的最高机关。但北宋政府重文轻武,为防武将跋扈,以文制武,实行“兵将分离制”,枢密院可得旨下符调兵,但不能领兵打仗,统兵机构另有禁军三衙。枢密院和中书门下是各办各的事,彼此消息不通,以致枢相调兵,中书宰相竟然不知,只有皇帝才能通盘掌握。
■明朝:
朱元璋兼职丞相
废除中书省不设丞相
自秦时设立的丞相制度到明代朱元璋时画上了句号。朱元璋是怎么启动机构改革的呢?
朱元璋称吴王时,还没有动这个心思,而是仿照元制设立中书省,作为自己政权的基础,还设置了掌军权的都督府和负责监察的御史台。丞相统率百官,领导礼、户、刑、工四部。到1368年,朱元璋称帝时,他又在四部基础上设了吏、兵二部,六部是中书省的办事机构。
当时,丞相总揽全国行政,可谓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皇帝的诏书都必须由中书省颁发,朝臣奏议也必须由中书省呈达皇帝。中书省权力的增大,军权架空,让朱元璋感到了威胁。洪武十三年正月,丞相胡惟庸“谋大逆”案发,受牵连被诛除的各级政府官吏达3万余人,朱元璋就此发布了《废丞相、大夫,罢中书诏》,罢除中书省,不设丞相,六部尚书归皇帝直接领导。“这样,皇帝实际上兼任了丞相的职责,既为国家元首,又为行政首脑。”武黎嵩说。
■清朝:
南书房和军机处
大臣都是“兼职”
清宫剧中,南书房和军机处常被提及,它们都是清代的“首创”,只是并不像我们想的那么“正统”。
南书房只是康熙旧时读书的地方。康熙在重建内阁和翰林院的同时,又设立了自己的内廷秘书班子,人员从翰林中选出,称南书房。它不是正式机构,没有固定编制,人员流动很大,专为皇帝服务。入值南书房的翰林既为皇帝反映下情、口传上谕,有时也陪皇帝察访民情,公私兼顾。
雍正朝设立的军机处,就是入值南书房多年的张廷玉秉承皇帝旨意建立的。军机处的全称是“办理军机事务处”。后来军机处的职能扩展到了军政财各个方面,与实际操办的事务差距越来越大。军机处作为皇帝的机要机构一直存在到清灭亡前夕。和南书房一样,军机处是非正式机关,属于临时性差遣。军机处最具体、最重要的职能就是草诏,皇帝阅定后就可以立刻颁发。大臣奏折也由军机处抄录存档。但是军机大臣只是秘书参谋,只作建议而不能下令,一切命令必须通过皇帝。
■据中新网
中国古代的大部制改革
汉代皇帝为何去丞相府议政?朱元璋为何废除丞相?
稿件来源:河北工人报 2013年4月11日
■汉朝官员画像
■宋代官员的形象
■明代的“乌纱帽”
■唐太宗李世民的画像
■清代官帽
从“三公九卿”、“三省六部”到中书门下、枢密院……中国古代政府机构经历了多次改变。
南京大学历史系老师武黎嵩说,中国古代的“部”从汉萌芽开始,到清末新政前基本保持稳定不变,虽然各部门的名称可能会发生改变,但职能基本不变。在中国古代这种静止的农耕社会里,统治者一直维持着一个小规模政府,在机构设置上尽量不大动。
■先秦:
最早官员叫龙官、鸟官
商朝时保姆是高官
中国最早的职官据说要上溯至三皇五帝时,当时以部落图腾为标志,作为官名,所以都叫龙官、鸟官……后来又把金木水火土和春夏秋冬结合起来,封以官职。尧舜时便有天官、地官、春官、夏官、秋官、冬官。
《礼记》中称“夏后氏官百,天子有三公、九卿、二十七大夫、八十一元士”,可见夏朝已有相当规模的政府系统。商朝时,政府组织机构更加强化,分为掌国政的卿事寮和掌神职的太史寮两大系统。据文献记载,当时“尹”和“保”是国王手下的最高官,又称“相”。保,原为保姆,姆,女师也。起初是贵族家庭的保育人员,保姆往往是王的心腹,由保育人员成为匡辅大臣。
■汉代:
丞相位高权重
皇帝去丞相府议政
秦始皇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中央集权的君主专制大帝国,但他没法包揽一切,于是便创建了一套政府班子。设丞相为文官系统的首领,太尉为武官系统的首领,又设御史大夫,独立于文武行政系统之外兼掌监察和会计(资料收集)。此外设立宫廷服务系统,管理皇族家务。
“汉承秦制”,汉朝基本承袭了秦朝那一套官僚制度和组织机构,以秦制为蓝本,建立了“三公九卿”的政府体制。汉朝的三公沿袭秦朝的丞相、太尉、御史大夫,其中丞相地位最高,御史大夫比丞相和太尉要低一个等级,他是丞相的副手;而太尉也常由丞相兼职。三公办公的地方就叫“府”,即行政机构。西汉初年,丞相权力相当大,竟然有和皇帝朝堂一样的百官朝会殿,甚至连皇帝亲临丞相府其殿议政,丞相府成为国家的领导机关和决策机关。
尚书成皇帝心腹
瓦解丞相势力
到汉武帝时,这种现象才发生改变,为了抓权,皇帝开始起用尚书。当时有“六尚”:尚冠、尚衣、尚食、尚浴、尚席、尚书,多是些管吃管穿、铺床叠被的工作,可见地位是很卑下的。“尚书是其中管文案的,汉代将文章刻写在简牍上,用绳子系紧,再用泥封住绳结,在泥上盖印章,叫封泥,这样能保证竹简不被人打开,尚书就是负责给皇帝拆封泥的,即文献中的'主发书’。国家实行双轨制,外面有一班行政人马,皇帝也有自己的机要系统,尚书就成为皇帝的心腹。
东汉光武帝进一步利用尚书的职能加强集权,建立尚书台,目的就是为削夺相权。当高官领尚书事掌握了中枢机要决策大权后,尚书就从机要官变成了行政官。
汉武帝后,皇帝有意削弱丞相的权力,汉成帝改御史大夫为大司空,太尉为大司马,丞相为司徒,司徒、司马、司空三公制的设立就为不使任何一人独揽大权。风水轮流转,大司马(东汉仍称太尉)地位开始攀升,成为三公之首。但皇帝一直把军权牢牢抓在手中,所以太尉也只是时置时废,名义上是最高军事长官,充其量只是皇帝的军事顾问。
管马的太仆是肥差
大司农相当于财政部长
那么九卿又是什么官位呢?
武黎嵩说,“部”这个概念的形成就是从汉开始的。但是“卿”还不能和后世的“部”画等号,只是“部”的雏形。
如果说设置三公的目的是协助皇帝决策,那么九卿的设置就是为了行政。“卿”是每个行政职能部门的头儿,执行皇帝和宰相制定的方针策略,办理各项具体行政事务。
其中,太常是掌管宗庙礼仪的,顺带掌管文教、太医,甚至是治水;光禄勋是大杂烩,从宫廷警卫到侍从应对、顾问议论都管;卫尉功能相对单一,就是统领卫兵,进行保卫工作。
太仆寺掌舆马,除了掌管皇室车马,还掌管全国马政。古代马是主要的交通工具和战争必备乘骑,所以马政可是军国大事。在当时,能去太仆寺上班,算得上肥差了。
廷尉是执掌刑狱的最高司法官;大鸿胪寺是进行外交事务的机构;少府寺就是管皇帝家事儿的部门,可以说是皇廷生活的总管。
大司农寺是主管谷货的机构,掌管国家钱谷租税等财政收入和支出,掌管屯田、仓储、漕运等事业,掌管国家经济命脉,差不多相当于财政部部长……
此外还有宗正寺。
其实九卿远不止九个部门,这里的“九”是个虚数,表示多的意思,九卿之外还有别的卿。这一时期卿的安排并不那么合理,常根据需要随时设立一个官位。
■魏晋南北朝:
三省制建立
机要官转型行政官
魏晋南北朝时期,三省制建立。
东汉时,尚书崛起,大有要把三公九卿架空的趋势。曹魏时,尚书台因为机构增多,已经搬至宫禁之外,而且台、省并称,成为尚书省。
然而,尚书台权力的扩张到魏晋时虽仍在进行,却发生了变化。汉武帝开始使用中朝官,使禁内掌决策,禁外掌行政。皇帝所居皇宫,又称禁宫、禁中。宦官能出入禁中,离皇帝非常近,所以常常带“中”字的官名,起先多是宦官。西汉时,中书官就是皇帝非常贴身的宦官,他们专门起草诏书,取代了尚书以前的工作。中书成了实际上的决策机关,渐渐发展成中书省。
既然中书也从机要官变成了行政官,皇帝自然又要起用新一套的人马班子,重新培植机要官,于是就出现了门下省。
门下省是黄门之下的简称,因为汉宫门都被涂成黄色,所以叫黄门。门下最初指宫中介于后宫与前殿之间的一个区域,能进出这里的都是近臣。侍中人员在黄门禁内服侍皇帝,与天子关系紧密而备受宠任。等到中书官退出机要官舞台时,门下官就义不容辞地顶替上来了,直至成为门下省。
■唐朝:
宰相一抓一大把
成临时性官职
唐政府基本沿袭隋制。三省始于魏晋,隋朝定制为政府中枢,三省首长皆为宰相。当时的行政流程是由中书负责起草诏书,然后给门下省审核,如果门下没有异议,就由门下的长官审核后,交给皇帝签字,最后再交给尚书负责执行。后来中书和门下为了方便,就搬到一起开会,叫“政事堂”,也叫“中书门下”。这种制度后来被沿袭。
隋唐用“三省六部”制取代了“三公九卿”制,确立三省的首长为宰相,但其他官员也可临时差遣到中枢任职,也可以是宰相。所以这时的宰相不再是某一个人,而是一群人,他们需要有一个集体议政的场所,就是设于门下省的“政事堂”。门下和皇帝关系最为亲密,因此政事堂设在此处意图是非常明显的。此时宰相们已经没有什么实权了。
到了宋代,宰相的名号被统一称为源自唐代的“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又有副宰相被称为“参知政事”。“平章事”也好,“参知政事”也好,都带临时性的差遣意味。唐朝开始使职差遣的临时宰相,就是皇帝临时委派一人任具体职务。唐代中期以后,这种差遣性的临时宰相越来越多,而原来的中书令、侍中、尚书仆射如果不带“同平章事”等官衔,则已经不能参与宰相的会议了。
铨选官吏的吏部
居于六部之首
那我们说唐朝的“三省六部”中的六部又是哪六部呢?
六部包括吏部、户部、礼部、兵部、刑部、工部。吏部是国家人事行政管理部门,居于六部之首,官吏铨选是吏部最重要的工作。开元以前,科举考试都是由吏部主持的,后来才移至礼部。户部是中央政府管理财政、民政的职能机构。礼部最初是国家礼仪祠祭的机关,后科举移属礼部,礼部的地位才真正得以提高。
兵部是掌管全国军事军备的政府职能机构。此外,兵部还要进行武举,选拔人才。刑部则是国家最高司法行政机关。工部是管理国家工程建筑的行政职能机关,在六部中排行最末。
■宋朝:
中书门下与枢密院
只是北宋皇帝的棋子
赵匡胤建立宋朝后不久,便结束了藩镇割据的局面,统一全国军事行动,并且让唐代后期的使职差遣制度全面开花。防止大臣集权,宋朝使职大量产生,许多宰相大臣、重要军职及地方首长都是使职。本官不办实事,而让差遣施行政务,这使宋政府闲官过多,形成大量徒有虚名的冗闲机构。
宋代开始变三省为两府。设中书门下与枢密院对掌文武二柄,首长称作宰相和枢首。同时设三司使掌管财政,首长称计相。这二府和三司使的长官成为实际的宰相,与皇帝共同组成北宋政治中枢。
枢密院是总理全国军务的最高机关。但北宋政府重文轻武,为防武将跋扈,以文制武,实行“兵将分离制”,枢密院可得旨下符调兵,但不能领兵打仗,统兵机构另有禁军三衙。枢密院和中书门下是各办各的事,彼此消息不通,以致枢相调兵,中书宰相竟然不知,只有皇帝才能通盘掌握。
■明朝:
朱元璋兼职丞相
废除中书省不设丞相
自秦时设立的丞相制度到明代朱元璋时画上了句号。朱元璋是怎么启动机构改革的呢?
朱元璋称吴王时,还没有动这个心思,而是仿照元制设立中书省,作为自己政权的基础,还设置了掌军权的都督府和负责监察的御史台。丞相统率百官,领导礼、户、刑、工四部。到1368年,朱元璋称帝时,他又在四部基础上设了吏、兵二部,六部是中书省的办事机构。
当时,丞相总揽全国行政,可谓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皇帝的诏书都必须由中书省颁发,朝臣奏议也必须由中书省呈达皇帝。中书省权力的增大,军权架空,让朱元璋感到了威胁。洪武十三年正月,丞相胡惟庸“谋大逆”案发,受牵连被诛除的各级政府官吏达3万余人,朱元璋就此发布了《废丞相、大夫,罢中书诏》,罢除中书省,不设丞相,六部尚书归皇帝直接领导。“这样,皇帝实际上兼任了丞相的职责,既为国家元首,又为行政首脑。”武黎嵩说。
■清朝:
南书房和军机处
大臣都是“兼职”
清宫剧中,南书房和军机处常被提及,它们都是清代的“首创”,只是并不像我们想的那么“正统”。
南书房只是康熙旧时读书的地方。康熙在重建内阁和翰林院的同时,又设立了自己的内廷秘书班子,人员从翰林中选出,称南书房。它不是正式机构,没有固定编制,人员流动很大,专为皇帝服务。入值南书房的翰林既为皇帝反映下情、口传上谕,有时也陪皇帝察访民情,公私兼顾。
雍正朝设立的军机处,就是入值南书房多年的张廷玉秉承皇帝旨意建立的。军机处的全称是“办理军机事务处”。后来军机处的职能扩展到了军政财各个方面,与实际操办的事务差距越来越大。军机处作为皇帝的机要机构一直存在到清灭亡前夕。和南书房一样,军机处是非正式机关,属于临时性差遣。军机处最具体、最重要的职能就是草诏,皇帝阅定后就可以立刻颁发。大臣奏折也由军机处抄录存档。但是军机大臣只是秘书参谋,只作建议而不能下令,一切命令必须通过皇帝。
■据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