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张日本高中生的历史答卷--走四方

一张日本高中生的历史答卷

yanghong 发表于 2005-8-15 21:14:00

今天是抗日战争胜利60周年。翻开今天的各大报纸,都用了相当的版面详尽地描述历史。但是,没有谁谈到教育,更没有谁联系到今天来谈论中日之间的教育。今天为什么要谈论教育呢?教育问题与抗日战争胜利60周年有关吗?这样想,是因为我重新翻阅了一篇关于日本高中生历史教育的文章──《历史题该怎么考》(原载《散文百家•杂文版》2004年8期,作者张寿卿,转引自《读者》2004年20期)。

张寿卿对日本某些人为什么不承认当年的侵略一事一直感到困惑不解。他想:明明是一个事实,为什么还要争论呢?日本的教科书为什么要将“侵略”写成“进入”呢?虽然中国国内发表过相关的分析文章,他还是感到不好理解,总觉得应该还有更多的不为我们了解的情况。前些年,张到日本访问,为此特别关心日本的教科书中涉及中日关系的文字和教育问题,其中他见到这样一道日本高中历史题:日本与中国在过去的100年时间里打了两次仗,一次为日清战争(我们叫甲午战争),一次为日中战争(我们叫抗日战争),21世纪如果日本跟中国开火,你认为大概是什么时候?可能的远因和近因在哪里?如果日本赢了,是赢在什么地方?输了是输在什么地方?分析之。张抽看了日本学生的作业,其中一个学生这样描述:

我们跟中国很可能在台湾回到中国以后,有一场激战。台湾如果回到中国,中国会把基隆和高雄封锁,台湾海峡就会变成中国的内海,我们的油轮就统统走右边,走基隆和高雄的右边。这样,会增加日本的运油成本。我们的石油从波斯湾出来跨过印度洋、马六甲海峡,上中国南海,跨台湾海峡进东海,到日本海,这是石油生命线,中国政府如果把台湾海峡封锁起来,我们的货轮一定要从那里经过,我们的主力舰和驱逐舰就会出动,中国海军一看到日本出兵,马上就会上场,那就打!按照判断,公元2015年至2020年之间,战争可能爆发。所以,我们现在就要做对华抗战的准备。

张说,他看到大多数日本学生的作业都是如此,认为中日的磨擦,会从东海开始,从台湾海峡开始。

──当我们猛然看见日本高中教科书中教师如此布置历史作业与学生如此作业卷子时,会作何感想呢?是不是有点“意外”呢?是不是还有人会用这是“日本一小撮”右翼分子的行为来自欺欺人呢?

事实上,近几年来,中日之间关于东海钓鱼岛主权之争、日本首相小泉纯一郎及一些大臣多次参拜靖国神社、日本部分教科书关于战争事实的掩盖和歪曲表述等等事件,都充分和进一步表明中日之间的矛盾冲突,也印证了日本学生在历史作业中的某些判断。

中国是一个热爱和平的国家,按中国文化传统来说,是一个倡导温、良、恭、俭、让的国度,凡事不干涉别人家里的事务,不去对别人说三道四。可是,中国人这样想和做,不等于别国也会这样想和做。这里,抛开政治因素不谈,仅就日本教科书与教师布置的作业以及学生的作业事实而言,实在是让我们大开眼界:

首先,日本教师出的是一道开放性习题,它并不将历史“凝固”,而是将历史与现实和未来联系起来,这种联系哪怕是教学的“假设”、哪怕是在我们看来有些惊世骇俗(张寿卿说“这种题目和答案都太可怕了”),仍然我行我素,不象我们的教科书,讲历史就讲历史,绝不将其扯到今天来说事,更不扯到明天说事,历史教学成了静态的,与我们今天和明天的生活几乎没有什么联系,好似我们今天的学生学习历史仅仅只是了解史实而已,最光鲜的理由是“以史为鉴”,历史知识成了“死”知识。

其次,我们历史教学的特点是,让学生记住历史史实,按照教科书的要求记忆已经尘封的种种数据、资料,教师经常“告诫”学生:“历史有什么难学,背就行了!”只要牢牢地记忆,就保准完成该学科的学习任务,在考试时就会得一个高分。日本历史教学的做法是,历史知识就是历史知识,记住它不是目的,运用历史知识去分析、解决今天和明天的“课题”才是最重要的。日本学生在解决这道历史题时,不纠缠两次中日战争的史实,将重心放在分析明天的中日关系上,放在预测中日明天的各种可能性上面。

再次,日本学生在解决该历史题时,运用了多学科的知识,具有相当的综合性,其中涉及历史知识(中日两国战争史)、时事政治知识(台湾问题)、地理知识(海运交通路线、石油资源状况需求)、经济学知识(运输成本分析)、军事知识(两国海军军力),表现出日本学生的知识综合性,体现出日本学生的综合分析能力。而如果中国学生如此分析问题,很可能会被教师认为是脱离本学科(历史)知识范围,而将其判为“零”分。

更重要的是:日本学生在解答这道历史题时,充满了“爱国情感”。在他们看来,凡是有利于日本国,就表示支持;凡是不有利于日本国,就会说“NO”!至于你所说的战争是否正义,台湾是否应该回归中国,在他们看来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国家利益,符合本国利益就举双手赞成,反之,就举双手反对。哪怕是台湾并不涉及日本领土,台湾回归中国实现统一仅仅涉及日本所谓石油运输成本的增加,也会自然地视为日本国的“国家利益!”

我国基础教育新课程倡导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看一看日本学生的历史答卷,在这几个方面,是不是体现得十分充分呢?如果我们的课标说得再好,表达得再准确,在实际实施时是另一个模样,又有什么用呢?

一张日本高中生的历史答卷

yanghong 发表于 2005-8-15 21:14:00

今天是抗日战争胜利60周年。翻开今天的各大报纸,都用了相当的版面详尽地描述历史。但是,没有谁谈到教育,更没有谁联系到今天来谈论中日之间的教育。今天为什么要谈论教育呢?教育问题与抗日战争胜利60周年有关吗?这样想,是因为我重新翻阅了一篇关于日本高中生历史教育的文章──《历史题该怎么考》(原载《散文百家•杂文版》2004年8期,作者张寿卿,转引自《读者》2004年20期)。

张寿卿对日本某些人为什么不承认当年的侵略一事一直感到困惑不解。他想:明明是一个事实,为什么还要争论呢?日本的教科书为什么要将“侵略”写成“进入”呢?虽然中国国内发表过相关的分析文章,他还是感到不好理解,总觉得应该还有更多的不为我们了解的情况。前些年,张到日本访问,为此特别关心日本的教科书中涉及中日关系的文字和教育问题,其中他见到这样一道日本高中历史题:日本与中国在过去的100年时间里打了两次仗,一次为日清战争(我们叫甲午战争),一次为日中战争(我们叫抗日战争),21世纪如果日本跟中国开火,你认为大概是什么时候?可能的远因和近因在哪里?如果日本赢了,是赢在什么地方?输了是输在什么地方?分析之。张抽看了日本学生的作业,其中一个学生这样描述:

我们跟中国很可能在台湾回到中国以后,有一场激战。台湾如果回到中国,中国会把基隆和高雄封锁,台湾海峡就会变成中国的内海,我们的油轮就统统走右边,走基隆和高雄的右边。这样,会增加日本的运油成本。我们的石油从波斯湾出来跨过印度洋、马六甲海峡,上中国南海,跨台湾海峡进东海,到日本海,这是石油生命线,中国政府如果把台湾海峡封锁起来,我们的货轮一定要从那里经过,我们的主力舰和驱逐舰就会出动,中国海军一看到日本出兵,马上就会上场,那就打!按照判断,公元2015年至2020年之间,战争可能爆发。所以,我们现在就要做对华抗战的准备。

张说,他看到大多数日本学生的作业都是如此,认为中日的磨擦,会从东海开始,从台湾海峡开始。

──当我们猛然看见日本高中教科书中教师如此布置历史作业与学生如此作业卷子时,会作何感想呢?是不是有点“意外”呢?是不是还有人会用这是“日本一小撮”右翼分子的行为来自欺欺人呢?

事实上,近几年来,中日之间关于东海钓鱼岛主权之争、日本首相小泉纯一郎及一些大臣多次参拜靖国神社、日本部分教科书关于战争事实的掩盖和歪曲表述等等事件,都充分和进一步表明中日之间的矛盾冲突,也印证了日本学生在历史作业中的某些判断。

中国是一个热爱和平的国家,按中国文化传统来说,是一个倡导温、良、恭、俭、让的国度,凡事不干涉别人家里的事务,不去对别人说三道四。可是,中国人这样想和做,不等于别国也会这样想和做。这里,抛开政治因素不谈,仅就日本教科书与教师布置的作业以及学生的作业事实而言,实在是让我们大开眼界:

首先,日本教师出的是一道开放性习题,它并不将历史“凝固”,而是将历史与现实和未来联系起来,这种联系哪怕是教学的“假设”、哪怕是在我们看来有些惊世骇俗(张寿卿说“这种题目和答案都太可怕了”),仍然我行我素,不象我们的教科书,讲历史就讲历史,绝不将其扯到今天来说事,更不扯到明天说事,历史教学成了静态的,与我们今天和明天的生活几乎没有什么联系,好似我们今天的学生学习历史仅仅只是了解史实而已,最光鲜的理由是“以史为鉴”,历史知识成了“死”知识。

其次,我们历史教学的特点是,让学生记住历史史实,按照教科书的要求记忆已经尘封的种种数据、资料,教师经常“告诫”学生:“历史有什么难学,背就行了!”只要牢牢地记忆,就保准完成该学科的学习任务,在考试时就会得一个高分。日本历史教学的做法是,历史知识就是历史知识,记住它不是目的,运用历史知识去分析、解决今天和明天的“课题”才是最重要的。日本学生在解决这道历史题时,不纠缠两次中日战争的史实,将重心放在分析明天的中日关系上,放在预测中日明天的各种可能性上面。

再次,日本学生在解决该历史题时,运用了多学科的知识,具有相当的综合性,其中涉及历史知识(中日两国战争史)、时事政治知识(台湾问题)、地理知识(海运交通路线、石油资源状况需求)、经济学知识(运输成本分析)、军事知识(两国海军军力),表现出日本学生的知识综合性,体现出日本学生的综合分析能力。而如果中国学生如此分析问题,很可能会被教师认为是脱离本学科(历史)知识范围,而将其判为“零”分。

更重要的是:日本学生在解答这道历史题时,充满了“爱国情感”。在他们看来,凡是有利于日本国,就表示支持;凡是不有利于日本国,就会说“NO”!至于你所说的战争是否正义,台湾是否应该回归中国,在他们看来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国家利益,符合本国利益就举双手赞成,反之,就举双手反对。哪怕是台湾并不涉及日本领土,台湾回归中国实现统一仅仅涉及日本所谓石油运输成本的增加,也会自然地视为日本国的“国家利益!”

我国基础教育新课程倡导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看一看日本学生的历史答卷,在这几个方面,是不是体现得十分充分呢?如果我们的课标说得再好,表达得再准确,在实际实施时是另一个模样,又有什么用呢?


相关文章

  • 高中历史必修一复习梗概与线索
  • 专题一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家天下"制度的形成 商朝:实行宗法制.神权与王权的密切结合 早期政治制度②内容: (夏商周时期分封制③主要封国 ④诸侯的权利和义务 宗法制②特点: ③影响: 前提:秦的统一.(要求:掌握秦统 ...查看


  • 中考满分作文及点评
  • 深处 时间分割成碎片,光亮在碎片的深处游走.我的发丝从水的深处散开来,一如水草.模糊间睁开眼,看着偌大的世界. "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这个年纪的我们,总爱从心的深处浮起古人留下的伤春悲秋的小感伤.于是学着向西抬头四 ...查看


  • 2011学年 余姚中学 高三历史第一次月质量检测试卷
  • 2011学年 余姚中学 高三历史第一次月质量检测试卷 第一学期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5小题,共5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 浙江临安钱氏族谱贯穿"念其根.睦其族.尊其祖"之宗旨,记载本族世系 ...查看


  • 2015河北中考文综试题答案word版
  • 2015年河北省初中毕业生升学文化课考试 文 科 综 合 试 卷 (思想品德.历史) 本试卷分卷Ⅰ和卷Ⅱ两部分:卷Ⅰ为选择题,卷Ⅱ为非选择题. 本试卷满分为120分,考试时间为120分钟. 卷Ⅰ(选择题,共50分) 注意事项:1.答卷I 前 ...查看


  • 初中历史优秀论文
  • 初中历史优秀论文 南陵用电负荷8次刷新历史纪录2016-01-17 受连续高温影响,使用电负荷节节攀升,8月13日20时05分,南陵电最高负荷首次突破13万大关,达13.04万千瓦,最高负荷比上年上升23.6%,最大日供电量248.81万千 ...查看


  • 高中历史会考补考试卷
  • 高中历史会考补考试卷 打字:叶新红 张玉军 翁星凯 李烨 考生须知: 1.全卷分试卷I(选择题部分).试卷Ⅱ(非选择题部分)和答案卷.试卷共6页,有两大题,29小题,满分为100分.考试时间为90分钟. 2.本卷答案必须做在答卷的相应位置上 ...查看


  • 2009年浙江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语文试卷及答案
  • 绝密 ★ 考试结束前 2009年浙江省普通高中会考 语文 考生须知: 1.全卷分试卷Ⅰ.Ⅱ和答卷Ⅰ.Ⅱ.试卷共8页,有五大题,32小题,满分10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2.本卷答案必须做在答卷Ⅰ.Ⅱ的相应位置上,做在试卷上无效. 3.请 ...查看


  • 市翠屏区教育局
  • 宜宾市翠屏区教育局 关于中学2010─2011学年下期期末教学质量目标检测的通知 各中学: 我区将于2011年6月中.下旬和7月上旬分阶段进行期末教学质量检测,6月17日和6月27--30日将对全区中学七.八年级进行部分学科结业检测和学期教 ...查看


  • 重庆市2012年中考历史试卷及答案
  • 重庆市2012年初中毕业暨高中招生考试 历 史 试 题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1分.在备选答案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按答题卡(卷)的要求作答. 1.我国古代的伟大工程蕴含着中华民族文化与精神的底蕴.隋朝时修筑的促进南北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