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适宜的人居环境是人们追求的理想,而传统村落宜人的现代生活环境则有别于城市。文章主要对广州番禺大岭村新农村住宅概念设计的规划理念、布局,建筑设计三个方面进行分析,展示了广州村落特有的民居特色,解决营造传统空间与满足现代人居住需求之间的矛盾,强调现代生活空间中触及到传统文化的思绪。
关键词:传统文化;现代人居
中图分类号:TU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2)18-0058-02
0 引言
在城市建设发展和城市化的前提下,城市居住环境的设计要做到以人为本,保留自己的历史和个性,或者存在有丰富的公共空间和交往空间,这已经变得越来越重要。而与此相对的是,传统村落本身既有的生活空间则体现了在现代城市生活中往往缺乏的一种人性化理念与氛围。那么,新农村建设中的新建农村住宅设计,不会是城市住区的复制,也不应该是原村落的重建,而是要充分尊重村落的传统文化氛围和村民的生活习惯。在满足居民的生理和心理需求基础上,应注重其情感需求,用现代的设计手法打造与整体氛围相融洽且适宜现代生活的居住空间。
1 项目背景
大岭村位于广州番禺区石楼镇西北部,处于广州市南拓轴线上,距离中心城区约三十公里,距离市桥约十公里。与广州其他景点距离适合,与莲花山、海鸥岛等风景旅游区相邻,地理优势得天独厚。另外,大岭村具有良好的自然生态环境,十分适宜居住。在浓厚的历史文化氛围和良好的生态环境两大优势的影响下,住宅设计需要新的居住空间成了一种趋势。
该项目住宅区设计旨在把传统文化和现代生活整合起来。无论在整体布局、建筑设计、景观或室内上,既做到满足现代人居住需求,又有意营造广东传统民居娴静舒适的意境。在每一个空间植入文化的灵魂,艺术的美,家的温馨,邻里的和睦,使整个住宅区的每个角落都成为居民生活的重要部分。(图1)
2 整体规划设计
2.1 规划理念
2.1.1 传统格局的现代演绎 大岭村作为拥有八百多年的历史文化传统古村落的村庄,民居的传统梳式布局成为其独有的特色。因此通过对场地的分析和设计,此规划设计的总体布局基于传统的梳式布局上做适当的变化,沿用了传统的空间肌理,体现了大岭村深厚的历史渊源和地方文化,加强住宅区内的人文情怀。传统的整体格局和现代的细部设计交融于一体,营造一个融汇传统文化和现代文化独具特色的住宅区。
2.1.2 依势而建,保留和保护自然资源 该住宅区依山而建,充分利用所选地块的地形特征,在缓坡平地建立联排住宅,在相邻的坡地则依照地势建立山体住宅,充分保留原有的绿色植被区。树林植被完整,可丰富住区内的绿化景观,另外,树林有隔音、隔尘和挡风的作用,可以改善住宅区内部的小气候环境。在整个地块的出入口位置,保留原有的水资源并依势设计亲水景观带。
2.2 规划布局 住宅用地位于大岭村主干道以北,与村内原有的居民区仅有一林相隔。场地东高西低,除山体住宅区的高差较大,其余部分坡度平缓。整个规划布局依据地势的高差,设计成三个部分,包括住区缓冲地带、联排住宅区以及山地住宅区,力图营造丰富宜人的生活空间。整体布局设计成人车分流,交通流畅。特别在住区的入口位置利用高差变化分为车行的大坡道和人行的台阶,避免人车混流。在住区内的车行干道及停车位置主要分布在整个区域的一侧,给居民的出行和室外活动提供便利及安全。建筑背山面水,坐北朝南,可使得住区内的采光和通风达到最佳的状态,力求建造一个非常宜人的居住环境。
整个住宅用地的规划布局从人性化、情感化的角度出发,营造舒适、安静的居住空间;打造独特、便利的公共空间;穿插人性化、传统化的街道空间,实现住区规划与大岭村文化、生活、情感的共融。
3 建筑设计
在传统文化氛围浓厚的大岭村,重新打造的住宅社区既不能脱离传统,也不能忽视现代生活方式。在该建筑设计中着重传统与现代的交融,具体通过建筑的体量、形式、材料、色彩、光影、空间、环境与人产生共鸣展现出来。在传统氛围的大环境中,新建农村住宅建筑应该尊重古村落的历史、文化、技术、环境,因为它们是历史、文化、宗教和人类情感的综合体。大岭村的文化遗产例如古塔、祠堂、蚝壳墙等是整个区域的文化特色,在被保留保护的同时也是有价值的设计灵感来源。本项目通过对建筑形式、空间、色彩、材料和景观的设计,再现了大岭村所蕴含的八百多年的文化特色。
3.1 建筑形式 新住宅的空间布局参照传统民居布局,除了设置前院和后院,也设计了类似传统民居内部庭院。这样不仅满足通风散热的功能,同时也营造了良好的休息空间。此外,联排单体建筑体块分明,材料简单,但丰富的细部设计使得整个建筑表现得生动有活力。建筑单体总括三层,第一层包括庭院、客厅及厨卫,主要为住宅的公共空间,第二、三层包括卧室、书房以及起居室,是住宅的私密空间。
3.2 空间 院落空间是整栋住宅与自然最亲密的地方,也是居民休闲放松之处。在该建筑布局中,分别设置了前院、后院以及内部庭院三种庭院形式。前院是整栋建筑的前言,不仅营造出自然舒适的空间,而且在布局、运用素材及材料上描述着传统氛围与现代气息的交融,引导着主体空间的进入。与客厅相邻的内部庭院由整块的落地玻璃相隔,便于亲近自然,感受自然氛围,同时扩大了建筑内部的公共空间。此外,内部庭院的亲水平台则由庭院延伸到室内,也是这个设计的一大特色,它有机地融合了传统内部庭院与现代设计手法与技术,模糊了内与外的距离。现代住宅空间不仅要满足功能方面的需求,更重要的是满足了广东居民亲水性的情感需求。这点在建筑内部的不同庭院空间、庭院水井、休闲空间等得到了充分的体现。
3.3 色彩与材料 青色、白色是广东传统民居的主要颜色,也是本项目的主要色调。在建筑设计的选材中,选定本土材料-青砖作为主要材料。整个建筑表面以大片青砖和白墙为主,遵循了传统材料的风格,也使建筑外观更为雅致。(图2)。在青砖砌筑上,设计活用传统青砖的不同排列方式,塑造立体感强烈的建筑表皮,以求完成传统材料的全新演绎。
3.4 景观设计 该项目的景观设计主要包括住宅区的室外景观带以及建筑内部的庭院设计。室外景观带分别有亲水平台区、活动休闲区、自然植被区等,主要利用当地传统的铺地材料及现代的设计手法,旨在营造自然舒适的公共活动区域。在这里的广场就像住宅中的起居室一样,是活动的场所,也是生活空间。广场就预示着公共性,为互不相识的人们提供了交往的可能性。这样的设置和村落传统的广场空间存在区别,但是现代的生活方式也可融入传统村镇的生活中,以一种外向型的交往空间满足人们生活的丰富。(图3)而各栋住宅的私密庭院则利用传统形式和材料有意打造一种类似传统民居的街巷空间,一种幽静雅致的休闲庭院。
游走在古村落的环境中,进入新建农村住宅区,我们希望,那些记忆不会封存,而是继续被阅读关于这块场地的自然及人文历史,不管实物的或是文字的。由此感悟地方精神:一种源于当地的自然过程及人文过程的内在力量,更是我们设计形式背后的动力和原因。因此,在该项目中,不仅注重保留原有的老建筑、景观,而且在新建筑以及一些村落设施的设计上,都是取自古村落的一些历史文化元素,体现对古村落的尊重。(图3)
4 结语
住宅是人类最温馨欢乐的家园,打造住宅设计注重的不仅要满足人类的现代生活需求,更要的是满足文化和情感需求。该项目处于大岭村历史文化传统浓厚的氛围中,因此在整个规划设计、建筑设计中,着重于传统文化在现代建筑中的表达,做到广东传统居住文化和现代居住文化的完美结合,让住区人们的现代生活空间中触及到了传统文化的思绪。
参考文献:
[1]江斌,翟辉.文化与情感的诠释-大理古城“玖和院”规划设计解析.新建筑,2011,(6),144-147.
[2]郑莉,冯江.结合地方传统文化的新农村建设规划思考.规划师,2009,25,
40-43.
[3]吴庆洲.建筑哲理、意匠与文化[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5. 摘要:适宜的人居环境是人们追求的理想,而传统村落宜人的现代生活环境则有别于城市。文章主要对广州番禺大岭村新农村住宅概念设计的规划理念、布局,建筑设计三个方面进行分析,展示了广州村落特有的民居特色,解决营造传统空间与满足现代人居住需求之间的矛盾,强调现代生活空间中触及到传统文化的思绪。
关键词:传统文化;现代人居
中图分类号:TU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2)18-0058-02
0 引言
在城市建设发展和城市化的前提下,城市居住环境的设计要做到以人为本,保留自己的历史和个性,或者存在有丰富的公共空间和交往空间,这已经变得越来越重要。而与此相对的是,传统村落本身既有的生活空间则体现了在现代城市生活中往往缺乏的一种人性化理念与氛围。那么,新农村建设中的新建农村住宅设计,不会是城市住区的复制,也不应该是原村落的重建,而是要充分尊重村落的传统文化氛围和村民的生活习惯。在满足居民的生理和心理需求基础上,应注重其情感需求,用现代的设计手法打造与整体氛围相融洽且适宜现代生活的居住空间。
1 项目背景
大岭村位于广州番禺区石楼镇西北部,处于广州市南拓轴线上,距离中心城区约三十公里,距离市桥约十公里。与广州其他景点距离适合,与莲花山、海鸥岛等风景旅游区相邻,地理优势得天独厚。另外,大岭村具有良好的自然生态环境,十分适宜居住。在浓厚的历史文化氛围和良好的生态环境两大优势的影响下,住宅设计需要新的居住空间成了一种趋势。
该项目住宅区设计旨在把传统文化和现代生活整合起来。无论在整体布局、建筑设计、景观或室内上,既做到满足现代人居住需求,又有意营造广东传统民居娴静舒适的意境。在每一个空间植入文化的灵魂,艺术的美,家的温馨,邻里的和睦,使整个住宅区的每个角落都成为居民生活的重要部分。(图1)
2 整体规划设计
2.1 规划理念
2.1.1 传统格局的现代演绎 大岭村作为拥有八百多年的历史文化传统古村落的村庄,民居的传统梳式布局成为其独有的特色。因此通过对场地的分析和设计,此规划设计的总体布局基于传统的梳式布局上做适当的变化,沿用了传统的空间肌理,体现了大岭村深厚的历史渊源和地方文化,加强住宅区内的人文情怀。传统的整体格局和现代的细部设计交融于一体,营造一个融汇传统文化和现代文化独具特色的住宅区。
2.1.2 依势而建,保留和保护自然资源 该住宅区依山而建,充分利用所选地块的地形特征,在缓坡平地建立联排住宅,在相邻的坡地则依照地势建立山体住宅,充分保留原有的绿色植被区。树林植被完整,可丰富住区内的绿化景观,另外,树林有隔音、隔尘和挡风的作用,可以改善住宅区内部的小气候环境。在整个地块的出入口位置,保留原有的水资源并依势设计亲水景观带。
2.2 规划布局 住宅用地位于大岭村主干道以北,与村内原有的居民区仅有一林相隔。场地东高西低,除山体住宅区的高差较大,其余部分坡度平缓。整个规划布局依据地势的高差,设计成三个部分,包括住区缓冲地带、联排住宅区以及山地住宅区,力图营造丰富宜人的生活空间。整体布局设计成人车分流,交通流畅。特别在住区的入口位置利用高差变化分为车行的大坡道和人行的台阶,避免人车混流。在住区内的车行干道及停车位置主要分布在整个区域的一侧,给居民的出行和室外活动提供便利及安全。建筑背山面水,坐北朝南,可使得住区内的采光和通风达到最佳的状态,力求建造一个非常宜人的居住环境。
整个住宅用地的规划布局从人性化、情感化的角度出发,营造舒适、安静的居住空间;打造独特、便利的公共空间;穿插人性化、传统化的街道空间,实现住区规划与大岭村文化、生活、情感的共融。
3 建筑设计
在传统文化氛围浓厚的大岭村,重新打造的住宅社区既不能脱离传统,也不能忽视现代生活方式。在该建筑设计中着重传统与现代的交融,具体通过建筑的体量、形式、材料、色彩、光影、空间、环境与人产生共鸣展现出来。在传统氛围的大环境中,新建农村住宅建筑应该尊重古村落的历史、文化、技术、环境,因为它们是历史、文化、宗教和人类情感的综合体。大岭村的文化遗产例如古塔、祠堂、蚝壳墙等是整个区域的文化特色,在被保留保护的同时也是有价值的设计灵感来源。本项目通过对建筑形式、空间、色彩、材料和景观的设计,再现了大岭村所蕴含的八百多年的文化特色。
3.1 建筑形式 新住宅的空间布局参照传统民居布局,除了设置前院和后院,也设计了类似传统民居内部庭院。这样不仅满足通风散热的功能,同时也营造了良好的休息空间。此外,联排单体建筑体块分明,材料简单,但丰富的细部设计使得整个建筑表现得生动有活力。建筑单体总括三层,第一层包括庭院、客厅及厨卫,主要为住宅的公共空间,第二、三层包括卧室、书房以及起居室,是住宅的私密空间。
3.2 空间 院落空间是整栋住宅与自然最亲密的地方,也是居民休闲放松之处。在该建筑布局中,分别设置了前院、后院以及内部庭院三种庭院形式。前院是整栋建筑的前言,不仅营造出自然舒适的空间,而且在布局、运用素材及材料上描述着传统氛围与现代气息的交融,引导着主体空间的进入。与客厅相邻的内部庭院由整块的落地玻璃相隔,便于亲近自然,感受自然氛围,同时扩大了建筑内部的公共空间。此外,内部庭院的亲水平台则由庭院延伸到室内,也是这个设计的一大特色,它有机地融合了传统内部庭院与现代设计手法与技术,模糊了内与外的距离。现代住宅空间不仅要满足功能方面的需求,更重要的是满足了广东居民亲水性的情感需求。这点在建筑内部的不同庭院空间、庭院水井、休闲空间等得到了充分的体现。
3.3 色彩与材料 青色、白色是广东传统民居的主要颜色,也是本项目的主要色调。在建筑设计的选材中,选定本土材料-青砖作为主要材料。整个建筑表面以大片青砖和白墙为主,遵循了传统材料的风格,也使建筑外观更为雅致。(图2)。在青砖砌筑上,设计活用传统青砖的不同排列方式,塑造立体感强烈的建筑表皮,以求完成传统材料的全新演绎。
3.4 景观设计 该项目的景观设计主要包括住宅区的室外景观带以及建筑内部的庭院设计。室外景观带分别有亲水平台区、活动休闲区、自然植被区等,主要利用当地传统的铺地材料及现代的设计手法,旨在营造自然舒适的公共活动区域。在这里的广场就像住宅中的起居室一样,是活动的场所,也是生活空间。广场就预示着公共性,为互不相识的人们提供了交往的可能性。这样的设置和村落传统的广场空间存在区别,但是现代的生活方式也可融入传统村镇的生活中,以一种外向型的交往空间满足人们生活的丰富。(图3)而各栋住宅的私密庭院则利用传统形式和材料有意打造一种类似传统民居的街巷空间,一种幽静雅致的休闲庭院。
游走在古村落的环境中,进入新建农村住宅区,我们希望,那些记忆不会封存,而是继续被阅读关于这块场地的自然及人文历史,不管实物的或是文字的。由此感悟地方精神:一种源于当地的自然过程及人文过程的内在力量,更是我们设计形式背后的动力和原因。因此,在该项目中,不仅注重保留原有的老建筑、景观,而且在新建筑以及一些村落设施的设计上,都是取自古村落的一些历史文化元素,体现对古村落的尊重。(图3)
4 结语
住宅是人类最温馨欢乐的家园,打造住宅设计注重的不仅要满足人类的现代生活需求,更要的是满足文化和情感需求。该项目处于大岭村历史文化传统浓厚的氛围中,因此在整个规划设计、建筑设计中,着重于传统文化在现代建筑中的表达,做到广东传统居住文化和现代居住文化的完美结合,让住区人们的现代生活空间中触及到了传统文化的思绪。
参考文献:
[1]江斌,翟辉.文化与情感的诠释-大理古城“玖和院”规划设计解析.新建筑,2011,(6),144-147.
[2]郑莉,冯江.结合地方传统文化的新农村建设规划思考.规划师,2009,25,
40-43.
[3]吴庆洲.建筑哲理、意匠与文化[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5.
存入我的阅览室
摘要:适宜的人居环境是人们追求的理想,而传统村落宜人的现代生活环境则有别于城市。文章主要对广州番禺大岭村新农村住宅概念设计的规划理念、布局,建筑设计三个方面进行分析,展示了广州村落特有的民居特色,解决营造传统空间与满足现代人居住需求之间的矛盾,强调现代生活空间中触及到传统文化的思绪。
关键词:传统文化;现代人居
中图分类号:TU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2)18-0058-02
0 引言
在城市建设发展和城市化的前提下,城市居住环境的设计要做到以人为本,保留自己的历史和个性,或者存在有丰富的公共空间和交往空间,这已经变得越来越重要。而与此相对的是,传统村落本身既有的生活空间则体现了在现代城市生活中往往缺乏的一种人性化理念与氛围。那么,新农村建设中的新建农村住宅设计,不会是城市住区的复制,也不应该是原村落的重建,而是要充分尊重村落的传统文化氛围和村民的生活习惯。在满足居民的生理和心理需求基础上,应注重其情感需求,用现代的设计手法打造与整体氛围相融洽且适宜现代生活的居住空间。
1 项目背景
大岭村位于广州番禺区石楼镇西北部,处于广州市南拓轴线上,距离中心城区约三十公里,距离市桥约十公里。与广州其他景点距离适合,与莲花山、海鸥岛等风景旅游区相邻,地理优势得天独厚。另外,大岭村具有良好的自然生态环境,十分适宜居住。在浓厚的历史文化氛围和良好的生态环境两大优势的影响下,住宅设计需要新的居住空间成了一种趋势。
该项目住宅区设计旨在把传统文化和现代生活整合起来。无论在整体布局、建筑设计、景观或室内上,既做到满足现代人居住需求,又有意营造广东传统民居娴静舒适的意境。在每一个空间植入文化的灵魂,艺术的美,家的温馨,邻里的和睦,使整个住宅区的每个角落都成为居民生活的重要部分。(图1)
2 整体规划设计
2.1 规划理念
2.1.1 传统格局的现代演绎 大岭村作为拥有八百多年的历史文化传统古村落的村庄,民居的传统梳式布局成为其独有的特色。因此通过对场地的分析和设计,此规划设计的总体布局基于传统的梳式布局上做适当的变化,沿用了传统的空间肌理,体现了大岭村深厚的历史渊源和地方文化,加强住宅区内的人文情怀。传统的整体格局和现代的细部设计交融于一体,营造一个融汇传统文化和现代文化独具特色的住宅区。
2.1.2 依势而建,保留和保护自然资源 该住宅区依山而建,充分利用所选地块的地形特征,在缓坡平地建立联排住宅,在相邻的坡地则依照地势建立山体住宅,充分保留原有的绿色植被区。树林植被完整,可丰富住区内的绿化景观,另外,树林有隔音、隔尘和挡风的作用,可以改善住宅区内部的小气候环境。在整个地块的出入口位置,保留原有的水资源并依势设计亲水景观带。
2.2 规划布局 住宅用地位于大岭村主干道以北,与村内原有的居民区仅有一林相隔。场地东高西低,除山体住宅区的高差较大,其余部分坡度平缓。整个规划布局依据地势的高差,设计成三个部分,包括住区缓冲地带、联排住宅区以及山地住宅区,力图营造丰富宜人的生活空间。整体布局设计成人车分流,交通流畅。特别在住区的入口位置利用高差变化分为车行的大坡道和人行的台阶,避免人车混流。在住区内的车行干道及停车位置主要分布在整个区域的一侧,给居民的出行和室外活动提供便利及安全。建筑背山面水,坐北朝南,可使得住区内的采光和通风达到最佳的状态,力求建造一个非常宜人的居住环境。
整个住宅用地的规划布局从人性化、情感化的角度出发,营造舒适、安静的居住空间;打造独特、便利的公共空间;穿插人性化、传统化的街道空间,实现住区规划与大岭村文化、生活、情感的共融。
3 建筑设计
在传统文化氛围浓厚的大岭村,重新打造的住宅社区既不能脱离传统,也不能忽视现代生活方式。在该建筑设计中着重传统与现代的交融,具体通过建筑的体量、形式、材料、色彩、光影、空间、环境与人产生共鸣展现出来。在传统氛围的大环境中,新建农村住宅建筑应该尊重古村落的历史、文化、技术、环境,因为它们是历史、文化、宗教和人类情感的综合体。大岭村的文化遗产例如古塔、祠堂、蚝壳墙等是整个区域的文化特色,在被保留保护的同时也是有价值的设计灵感来源。本项目通过对建筑形式、空间、色彩、材料和景观的设计,再现了大岭村所蕴含的八百多年的文化特色。
3.1 建筑形式 新住宅的空间布局参照传统民居布局,除了设置前院和后院,也设计了类似传统民居内部庭院。这样不仅满足通风散热的功能,同时也营造了良好的休息空间。此外,联排单体建筑体块分明,材料简单,但丰富的细部设计使得整个建筑表现得生动有活力。建筑单体总括三层,第一层包括庭院、客厅及厨卫,主要为住宅的公共空间,第二、三层包括卧室、书房以及起居室,是住宅的私密空间。
3.2 空间 院落空间是整栋住宅与自然最亲密的地方,也是居民休闲放松之处。在该建筑布局中,分别设置了前院、后院以及内部庭院三种庭院形式。前院是整栋建筑的前言,不仅营造出自然舒适的空间,而且在布局、运用素材及材料上描述着传统氛围与现代气息的交融,引导着主体空间的进入。与客厅相邻的内部庭院由整块的落地玻璃相隔,便于亲近自然,感受自然氛围,同时扩大了建筑内部的公共空间。此外,内部庭院的亲水平台则由庭院延伸到室内,也是这个设计的一大特色,它有机地融合了传统内部庭院与现代设计手法与技术,模糊了内与外的距离。现代住宅空间不仅要满足功能方面的需求,更重要的是满足了广东居民亲水性的情感需求。这点在建筑内部的不同庭院空间、庭院水井、休闲空间等得到了充分的体现。
3.3 色彩与材料 青色、白色是广东传统民居的主要颜色,也是本项目的主要色调。在建筑设计的选材中,选定本土材料-青砖作为主要材料。整个建筑表面以大片青砖和白墙为主,遵循了传统材料的风格,也使建筑外观更为雅致。(图2)。在青砖砌筑上,设计活用传统青砖的不同排列方式,塑造立体感强烈的建筑表皮,以求完成传统材料的全新演绎。
3.4 景观设计 该项目的景观设计主要包括住宅区的室外景观带以及建筑内部的庭院设计。室外景观带分别有亲水平台区、活动休闲区、自然植被区等,主要利用当地传统的铺地材料及现代的设计手法,旨在营造自然舒适的公共活动区域。在这里的广场就像住宅中的起居室一样,是活动的场所,也是生活空间。广场就预示着公共性,为互不相识的人们提供了交往的可能性。这样的设置和村落传统的广场空间存在区别,但是现代的生活方式也可融入传统村镇的生活中,以一种外向型的交往空间满足人们生活的丰富。(图3)而各栋住宅的私密庭院则利用传统形式和材料有意打造一种类似传统民居的街巷空间,一种幽静雅致的休闲庭院。
游走在古村落的环境中,进入新建农村住宅区,我们希望,那些记忆不会封存,而是继续被阅读关于这块场地的自然及人文历史,不管实物的或是文字的。由此感悟地方精神:一种源于当地的自然过程及人文过程的内在力量,更是我们设计形式背后的动力和原因。因此,在该项目中,不仅注重保留原有的老建筑、景观,而且在新建筑以及一些村落设施的设计上,都是取自古村落的一些历史文化元素,体现对古村落的尊重。(图3)
4 结语
住宅是人类最温馨欢乐的家园,打造住宅设计注重的不仅要满足人类的现代生活需求,更要的是满足文化和情感需求。该项目处于大岭村历史文化传统浓厚的氛围中,因此在整个规划设计、建筑设计中,着重于传统文化在现代建筑中的表达,做到广东传统居住文化和现代居住文化的完美结合,让住区人们的现代生活空间中触及到了传统文化的思绪。
参考文献:
[1]江斌,翟辉.文化与情感的诠释-大理古城“玖和院”规划设计解析.新建筑,2011,(6),144-147.
[2]郑莉,冯江.结合地方传统文化的新农村建设规划思考.规划师,2009,25,
40-43.
[3]吴庆洲.建筑哲理、意匠与文化[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5. 摘要:适宜的人居环境是人们追求的理想,而传统村落宜人的现代生活环境则有别于城市。文章主要对广州番禺大岭村新农村住宅概念设计的规划理念、布局,建筑设计三个方面进行分析,展示了广州村落特有的民居特色,解决营造传统空间与满足现代人居住需求之间的矛盾,强调现代生活空间中触及到传统文化的思绪。
关键词:传统文化;现代人居
中图分类号:TU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2)18-0058-02
0 引言
在城市建设发展和城市化的前提下,城市居住环境的设计要做到以人为本,保留自己的历史和个性,或者存在有丰富的公共空间和交往空间,这已经变得越来越重要。而与此相对的是,传统村落本身既有的生活空间则体现了在现代城市生活中往往缺乏的一种人性化理念与氛围。那么,新农村建设中的新建农村住宅设计,不会是城市住区的复制,也不应该是原村落的重建,而是要充分尊重村落的传统文化氛围和村民的生活习惯。在满足居民的生理和心理需求基础上,应注重其情感需求,用现代的设计手法打造与整体氛围相融洽且适宜现代生活的居住空间。
1 项目背景
大岭村位于广州番禺区石楼镇西北部,处于广州市南拓轴线上,距离中心城区约三十公里,距离市桥约十公里。与广州其他景点距离适合,与莲花山、海鸥岛等风景旅游区相邻,地理优势得天独厚。另外,大岭村具有良好的自然生态环境,十分适宜居住。在浓厚的历史文化氛围和良好的生态环境两大优势的影响下,住宅设计需要新的居住空间成了一种趋势。
该项目住宅区设计旨在把传统文化和现代生活整合起来。无论在整体布局、建筑设计、景观或室内上,既做到满足现代人居住需求,又有意营造广东传统民居娴静舒适的意境。在每一个空间植入文化的灵魂,艺术的美,家的温馨,邻里的和睦,使整个住宅区的每个角落都成为居民生活的重要部分。(图1)
2 整体规划设计
2.1 规划理念
2.1.1 传统格局的现代演绎 大岭村作为拥有八百多年的历史文化传统古村落的村庄,民居的传统梳式布局成为其独有的特色。因此通过对场地的分析和设计,此规划设计的总体布局基于传统的梳式布局上做适当的变化,沿用了传统的空间肌理,体现了大岭村深厚的历史渊源和地方文化,加强住宅区内的人文情怀。传统的整体格局和现代的细部设计交融于一体,营造一个融汇传统文化和现代文化独具特色的住宅区。
2.1.2 依势而建,保留和保护自然资源 该住宅区依山而建,充分利用所选地块的地形特征,在缓坡平地建立联排住宅,在相邻的坡地则依照地势建立山体住宅,充分保留原有的绿色植被区。树林植被完整,可丰富住区内的绿化景观,另外,树林有隔音、隔尘和挡风的作用,可以改善住宅区内部的小气候环境。在整个地块的出入口位置,保留原有的水资源并依势设计亲水景观带。
2.2 规划布局 住宅用地位于大岭村主干道以北,与村内原有的居民区仅有一林相隔。场地东高西低,除山体住宅区的高差较大,其余部分坡度平缓。整个规划布局依据地势的高差,设计成三个部分,包括住区缓冲地带、联排住宅区以及山地住宅区,力图营造丰富宜人的生活空间。整体布局设计成人车分流,交通流畅。特别在住区的入口位置利用高差变化分为车行的大坡道和人行的台阶,避免人车混流。在住区内的车行干道及停车位置主要分布在整个区域的一侧,给居民的出行和室外活动提供便利及安全。建筑背山面水,坐北朝南,可使得住区内的采光和通风达到最佳的状态,力求建造一个非常宜人的居住环境。
整个住宅用地的规划布局从人性化、情感化的角度出发,营造舒适、安静的居住空间;打造独特、便利的公共空间;穿插人性化、传统化的街道空间,实现住区规划与大岭村文化、生活、情感的共融。
3 建筑设计
在传统文化氛围浓厚的大岭村,重新打造的住宅社区既不能脱离传统,也不能忽视现代生活方式。在该建筑设计中着重传统与现代的交融,具体通过建筑的体量、形式、材料、色彩、光影、空间、环境与人产生共鸣展现出来。在传统氛围的大环境中,新建农村住宅建筑应该尊重古村落的历史、文化、技术、环境,因为它们是历史、文化、宗教和人类情感的综合体。大岭村的文化遗产例如古塔、祠堂、蚝壳墙等是整个区域的文化特色,在被保留保护的同时也是有价值的设计灵感来源。本项目通过对建筑形式、空间、色彩、材料和景观的设计,再现了大岭村所蕴含的八百多年的文化特色。
3.1 建筑形式 新住宅的空间布局参照传统民居布局,除了设置前院和后院,也设计了类似传统民居内部庭院。这样不仅满足通风散热的功能,同时也营造了良好的休息空间。此外,联排单体建筑体块分明,材料简单,但丰富的细部设计使得整个建筑表现得生动有活力。建筑单体总括三层,第一层包括庭院、客厅及厨卫,主要为住宅的公共空间,第二、三层包括卧室、书房以及起居室,是住宅的私密空间。
3.2 空间 院落空间是整栋住宅与自然最亲密的地方,也是居民休闲放松之处。在该建筑布局中,分别设置了前院、后院以及内部庭院三种庭院形式。前院是整栋建筑的前言,不仅营造出自然舒适的空间,而且在布局、运用素材及材料上描述着传统氛围与现代气息的交融,引导着主体空间的进入。与客厅相邻的内部庭院由整块的落地玻璃相隔,便于亲近自然,感受自然氛围,同时扩大了建筑内部的公共空间。此外,内部庭院的亲水平台则由庭院延伸到室内,也是这个设计的一大特色,它有机地融合了传统内部庭院与现代设计手法与技术,模糊了内与外的距离。现代住宅空间不仅要满足功能方面的需求,更重要的是满足了广东居民亲水性的情感需求。这点在建筑内部的不同庭院空间、庭院水井、休闲空间等得到了充分的体现。
3.3 色彩与材料 青色、白色是广东传统民居的主要颜色,也是本项目的主要色调。在建筑设计的选材中,选定本土材料-青砖作为主要材料。整个建筑表面以大片青砖和白墙为主,遵循了传统材料的风格,也使建筑外观更为雅致。(图2)。在青砖砌筑上,设计活用传统青砖的不同排列方式,塑造立体感强烈的建筑表皮,以求完成传统材料的全新演绎。
3.4 景观设计 该项目的景观设计主要包括住宅区的室外景观带以及建筑内部的庭院设计。室外景观带分别有亲水平台区、活动休闲区、自然植被区等,主要利用当地传统的铺地材料及现代的设计手法,旨在营造自然舒适的公共活动区域。在这里的广场就像住宅中的起居室一样,是活动的场所,也是生活空间。广场就预示着公共性,为互不相识的人们提供了交往的可能性。这样的设置和村落传统的广场空间存在区别,但是现代的生活方式也可融入传统村镇的生活中,以一种外向型的交往空间满足人们生活的丰富。(图3)而各栋住宅的私密庭院则利用传统形式和材料有意打造一种类似传统民居的街巷空间,一种幽静雅致的休闲庭院。
游走在古村落的环境中,进入新建农村住宅区,我们希望,那些记忆不会封存,而是继续被阅读关于这块场地的自然及人文历史,不管实物的或是文字的。由此感悟地方精神:一种源于当地的自然过程及人文过程的内在力量,更是我们设计形式背后的动力和原因。因此,在该项目中,不仅注重保留原有的老建筑、景观,而且在新建筑以及一些村落设施的设计上,都是取自古村落的一些历史文化元素,体现对古村落的尊重。(图3)
4 结语
住宅是人类最温馨欢乐的家园,打造住宅设计注重的不仅要满足人类的现代生活需求,更要的是满足文化和情感需求。该项目处于大岭村历史文化传统浓厚的氛围中,因此在整个规划设计、建筑设计中,着重于传统文化在现代建筑中的表达,做到广东传统居住文化和现代居住文化的完美结合,让住区人们的现代生活空间中触及到了传统文化的思绪。
参考文献:
[1]江斌,翟辉.文化与情感的诠释-大理古城“玖和院”规划设计解析.新建筑,2011,(6),144-147.
[2]郑莉,冯江.结合地方传统文化的新农村建设规划思考.规划师,2009,25,
40-43.
[3]吴庆洲.建筑哲理、意匠与文化[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5.
存入我的阅览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