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水工程质量通病的防治措施
渗漏是建筑工程常见质量通病,也是影响用户正常使用的主要问题之一,本工程在防水设防上,虽然采取了较为可靠的设计,但如何将这些防水设计严格按规范施工,并达到预期效果,这是我们工作的重点之一。
1. 本工程的防水工程重点
屋面及地库工程的防水;卫生间防水;外墙防水。
2.防水工程质量控制的一般要点
(1) 从事建筑防水工程施工的企业必须具有防水专业施工资质证书,施工人员资格、材料具质保证明、合格证明等,材料进场后,在监理监督下按随机抽样的方式采样,送有关检测单位进行测试,测试合格后方能进行施工。
(2) 根据防水要求编制施工方案或技术措施,其内容包括施工程序和工段划分、施工工艺、技术措施、质量标准、成品保护等,施工方案或技术措施应报监理批准,要求总包单位在进场前对操作班组进行技术交底。
(3) 严格防水材料的进场报验程序和见证送检制度,经检验合格的防水材料才准予用于工程。
(4) 防水工程施工过程中应执行自检、互检、交接检及工序检查等制度,严格执行从基层、防水层到保护层的逐层隐蔽检查验收制度。
(5) 防水层的基层必须坚固、平整、干净、不起砂、不起皮。涂胶防水层及嵌填密封材料的基层必须干燥。
(6) 已施工的柔性防水层进行抽检取样实测检查,确认其厚度(便数)是否符合设计和规范要求。
(7) 柔性防水层完成后必须及时做好保护层。保护层施工时,应采取有效的保护措施,避免破坏防水层。
(8) 应避免在已完工的防水层上打眼凿洞,如确需打眼凿洞时,损坏的防水层应重点进行防水密封处理。
(9) 对防水节点,如孔口、管道穿孔处、门窗框周边等细部节点予以特别注意,逐处或重点抽查其施工质量。
(10) 对防水部位进行蓄水、淋雨等试验,检查其防水性能。
3.屋面工程的防水施工
本工程屋面防水施工过程中,应注意以下要点:
(1) 水落口、伸出屋面管道、屋面上部设备基础和预埋件等应先安装,后浇灌结构混凝土。
(2) 水泥砂浆找平层必须按设计要求挂线或做标志找准坡度,且宜留分格缝,其纵横间距不宜大于6m,缝宽宜为10- 20mm,并嵌填密封材料(新的图集也可以在缝上干铺400mm宽的同品质的防水材料)。
(3) 在屋面的阴阳角处、檐沟、天沟、水落口周围及屋面设施下部等处应设
一道附加增强层。
(4) 防水层施工前,应将基层上的尘砂、杂物、油污清除干净。
(5) 防水层施工顺序应遵循“先高后低”、“先远后近”的原则。
4.防水卷材的施工(地下室底板、外墙、顶板防水处理)应注意以下各点:
4.1基层处理
(1)基层的好坏,直接影响防水层的质量及防水效果。为此,墙面必须符合一定的要求或进行适当的处理。
(2)基层要平整、无灰、无蜂窝麻面,如果局部出现蜂窝麻面,可用1:2的水泥砂浆或聚氨酯腻子先进行批嵌,以确保防水层完整无漏地覆盖整个墙面。
(3)砼面上的模板穿墙筋必须全部割除,并凹进墙面10MM,随后用1﹕2水泥砂浆抹平,留待用涤纶布防水层补强。
(4)砼面必须干燥,含水率要在9%以下,否则防水卷材将会脱落。因此,在防水卷材施工前,砼面必须有充分干燥的时间,局部潮湿可用喷灯进行人工干燥。
4.2防水层底涂施工
在确定砼基层含水率在9%以下后,可进行基层冷底子油的的处理,底涂的涂抹必须用二甲苯进行稀释,以使涂料能充分渗透进砼基层的毛细孔中,起隔断基层潮气,提高防水层与基层的粘结强度,防止防水层出现气鼓等。
4.3防水层附加层施工
基层处理完成后,可进行附加层施工。在模板穿墙筋、底板阴角处用进行防水层补强一层防水卷材。
4.4防水层的收头
防水层的上部收头应超过土0.00约500MM防水层的下部收头,下部收头严格按照施工设计节点图施工。
4.5防水层保护层施工
防水层固化后,可进行保护层的施工,底板及顶板采用设计图要求的材料作保护层,外墙采用设计规定的水泥砂浆及外帖聚笨板保温层。
4.6质量控制要点及检查
(1)基层含水率在9%以下是保证整个防水层质量的关键,因此在防水层施工前,一定要确认己达此程度。基层处理剂干燥后即可铺贴卷材,铺第一幅卷材时应在基层上弹好标线,铺第二幅卷材应在已铺好卷材上弹标线,使卷材铺贴顺直,不扭曲、不皱折。
(2)底涂涂布要均匀,不能有漏涂。
(3)二层之间的间隔时间尽可能掌握到:前道不粘手随即后道防水卷材的施工为最佳。
(4)防水层施工完毕24小时后,检查防水层厚度,有无起鼓等质量情况。
(5) 防水卷材严禁在雨天、五级风以上天气条件下施工。施工中遇到下雨,应迅速将卷材周边临时埋压或封闭。
5.卫生间的防水施工
(1) 卫生间浇筑结构混凝土前,应按设计要求计算地面、地漏标高。地漏、穿过地面管道、预埋件、设备基座等应率先埋设牢固。
(2) 水泥砂浆找平层应按设计要求做好排水坡度,地漏、穿过地面管道、预埋件周围与找平层之间应预留凹槽,并嵌填密封材料。
(3) 卫生间应采取迎水面防水,地面防水层应设在结构找平层上,并沿墙高出地面150mm。
(4) 墙面防水应由顶板底做至地面。地面为刚性防水层时,应在地面与墙面交接处预留10×10mm凹槽,并嵌填防水密封材料。
6.+0.000以上外墙的防水施工
(1) 外墙找平层施工前,应先安装门窗框的预埋铁件,并对墙面进行检查,当有蜂窝、麻面、孔洞缺陷时,应先行堵塞后方可进行找平层施工。
(2) 外墙不同材料交接处宜在找平层中附加200~300宽的金属网,9层或24m以上外墙找平层应满挂金属网。
(3) 找平层和防水层应分层抹压,普通水泥砂浆每层厚度不应大于10mm;聚合物水泥砂浆宜采用压力喷涂施工,每遍喷涂厚度宜为3mm,采用抹压时每层厚度不应大于5mm ,前一层抹面凝结后方可涂抹后一层。聚合物水泥基防水涂料抹面厚度不应小于1mm。
(4) 穿过外墙防水层的管道、螺钉、构件等宜预埋,若后埋时应在墙体和埋件间预留凹槽,并嵌填密封材料。
(5) 外墙面砖不宜采用无缝拼贴,缝宽应大于5mm,宜采用聚合物水泥砂浆或聚合物水泥浆作胶结材料及勾满缝。
(6) 门窗安装前,应先对门窗洞口进行修正,预留门窗洞与门窗框四周的间隙每边不宜大于10mm,大于10mm时,宜用聚合物水泥砂浆修整洞口。
(7)由于没有该工程的图纸,并考虑到本工程为疗养院,如果用铝合金门窗,那么铝合金门窗安装时应撕去包装纸带和保护膜,座浆安装后再用聚合物水泥砂浆塞缝,应拔去固定木楔或临时固定器,不得使用混合砂浆。门窗外侧金属框与防水层接缝处,应留7~10×5mm凹槽,嵌填高弹性密封材料。
(8) 外墙防水施工完毕后,应抽取若干有代表性的部位采用淋水的方法对外墙防水施工质量进行检查。
7. 容易出现的质量通病防治措施
7.1空鼓的防治措施
卷材起泡形成空鼓,可能是人工涂基层胶均匀程度不好,有薄有厚,在相同晾置时间下,胶膜后的地方,胶中溶剂挥发不尽,卷材贴合后,溶剂挥发卷材出现气泡,应提高人工操作技术,将胶粘度制均匀,涂刷均匀,一定达到指
干方可贴合。
卷材贴合后,排出空气之后,用回丝仔细推平压实。
卷材接缝处,重复涂胶,也容易造成接缝处气泡空鼓,应在接缝处,采用分时间段间隔操作。同时,接头不宜粘合太早,以使气泡排出。
7.2皱折的防治措施
卷材铺贴时不宜用力拉伸,但适当用力可避免卷材边缘出现皱折,短边接缝可将局部卷材裁齐,接缝贴合后,滚压时,用力要均匀,避免将卷材推出皱折。
在细部节点部位,应裁剪合理,避免出现皱折。
7.3翘边的防治措施
在接缝部位涂刷一定要均匀到位,不可漏刷,一定要晾至脂干,滚压要及时认真,用力均匀,如有干边及时补胶。
接缝部位清理一定要干净,如有污染,应用溶剂擦洗干净。
7.4渗漏的防治措施
卷材破损、孔、洞、搭接处粘接不牢,搭接长度不够等,是造成防水层渗漏的几种原因,应在施工中加强检查,严格执行工艺规程,认真操作,分工序严格把关。特别注意:基层胶和搭接胶涂刷完成后,需晾干后开始粘贴。
防水工程质量通病的防治措施
渗漏是建筑工程常见质量通病,也是影响用户正常使用的主要问题之一,本工程在防水设防上,虽然采取了较为可靠的设计,但如何将这些防水设计严格按规范施工,并达到预期效果,这是我们工作的重点之一。
1. 本工程的防水工程重点
屋面及地库工程的防水;卫生间防水;外墙防水。
2.防水工程质量控制的一般要点
(1) 从事建筑防水工程施工的企业必须具有防水专业施工资质证书,施工人员资格、材料具质保证明、合格证明等,材料进场后,在监理监督下按随机抽样的方式采样,送有关检测单位进行测试,测试合格后方能进行施工。
(2) 根据防水要求编制施工方案或技术措施,其内容包括施工程序和工段划分、施工工艺、技术措施、质量标准、成品保护等,施工方案或技术措施应报监理批准,要求总包单位在进场前对操作班组进行技术交底。
(3) 严格防水材料的进场报验程序和见证送检制度,经检验合格的防水材料才准予用于工程。
(4) 防水工程施工过程中应执行自检、互检、交接检及工序检查等制度,严格执行从基层、防水层到保护层的逐层隐蔽检查验收制度。
(5) 防水层的基层必须坚固、平整、干净、不起砂、不起皮。涂胶防水层及嵌填密封材料的基层必须干燥。
(6) 已施工的柔性防水层进行抽检取样实测检查,确认其厚度(便数)是否符合设计和规范要求。
(7) 柔性防水层完成后必须及时做好保护层。保护层施工时,应采取有效的保护措施,避免破坏防水层。
(8) 应避免在已完工的防水层上打眼凿洞,如确需打眼凿洞时,损坏的防水层应重点进行防水密封处理。
(9) 对防水节点,如孔口、管道穿孔处、门窗框周边等细部节点予以特别注意,逐处或重点抽查其施工质量。
(10) 对防水部位进行蓄水、淋雨等试验,检查其防水性能。
3.屋面工程的防水施工
本工程屋面防水施工过程中,应注意以下要点:
(1) 水落口、伸出屋面管道、屋面上部设备基础和预埋件等应先安装,后浇灌结构混凝土。
(2) 水泥砂浆找平层必须按设计要求挂线或做标志找准坡度,且宜留分格缝,其纵横间距不宜大于6m,缝宽宜为10- 20mm,并嵌填密封材料(新的图集也可以在缝上干铺400mm宽的同品质的防水材料)。
(3) 在屋面的阴阳角处、檐沟、天沟、水落口周围及屋面设施下部等处应设
一道附加增强层。
(4) 防水层施工前,应将基层上的尘砂、杂物、油污清除干净。
(5) 防水层施工顺序应遵循“先高后低”、“先远后近”的原则。
4.防水卷材的施工(地下室底板、外墙、顶板防水处理)应注意以下各点:
4.1基层处理
(1)基层的好坏,直接影响防水层的质量及防水效果。为此,墙面必须符合一定的要求或进行适当的处理。
(2)基层要平整、无灰、无蜂窝麻面,如果局部出现蜂窝麻面,可用1:2的水泥砂浆或聚氨酯腻子先进行批嵌,以确保防水层完整无漏地覆盖整个墙面。
(3)砼面上的模板穿墙筋必须全部割除,并凹进墙面10MM,随后用1﹕2水泥砂浆抹平,留待用涤纶布防水层补强。
(4)砼面必须干燥,含水率要在9%以下,否则防水卷材将会脱落。因此,在防水卷材施工前,砼面必须有充分干燥的时间,局部潮湿可用喷灯进行人工干燥。
4.2防水层底涂施工
在确定砼基层含水率在9%以下后,可进行基层冷底子油的的处理,底涂的涂抹必须用二甲苯进行稀释,以使涂料能充分渗透进砼基层的毛细孔中,起隔断基层潮气,提高防水层与基层的粘结强度,防止防水层出现气鼓等。
4.3防水层附加层施工
基层处理完成后,可进行附加层施工。在模板穿墙筋、底板阴角处用进行防水层补强一层防水卷材。
4.4防水层的收头
防水层的上部收头应超过土0.00约500MM防水层的下部收头,下部收头严格按照施工设计节点图施工。
4.5防水层保护层施工
防水层固化后,可进行保护层的施工,底板及顶板采用设计图要求的材料作保护层,外墙采用设计规定的水泥砂浆及外帖聚笨板保温层。
4.6质量控制要点及检查
(1)基层含水率在9%以下是保证整个防水层质量的关键,因此在防水层施工前,一定要确认己达此程度。基层处理剂干燥后即可铺贴卷材,铺第一幅卷材时应在基层上弹好标线,铺第二幅卷材应在已铺好卷材上弹标线,使卷材铺贴顺直,不扭曲、不皱折。
(2)底涂涂布要均匀,不能有漏涂。
(3)二层之间的间隔时间尽可能掌握到:前道不粘手随即后道防水卷材的施工为最佳。
(4)防水层施工完毕24小时后,检查防水层厚度,有无起鼓等质量情况。
(5) 防水卷材严禁在雨天、五级风以上天气条件下施工。施工中遇到下雨,应迅速将卷材周边临时埋压或封闭。
5.卫生间的防水施工
(1) 卫生间浇筑结构混凝土前,应按设计要求计算地面、地漏标高。地漏、穿过地面管道、预埋件、设备基座等应率先埋设牢固。
(2) 水泥砂浆找平层应按设计要求做好排水坡度,地漏、穿过地面管道、预埋件周围与找平层之间应预留凹槽,并嵌填密封材料。
(3) 卫生间应采取迎水面防水,地面防水层应设在结构找平层上,并沿墙高出地面150mm。
(4) 墙面防水应由顶板底做至地面。地面为刚性防水层时,应在地面与墙面交接处预留10×10mm凹槽,并嵌填防水密封材料。
6.+0.000以上外墙的防水施工
(1) 外墙找平层施工前,应先安装门窗框的预埋铁件,并对墙面进行检查,当有蜂窝、麻面、孔洞缺陷时,应先行堵塞后方可进行找平层施工。
(2) 外墙不同材料交接处宜在找平层中附加200~300宽的金属网,9层或24m以上外墙找平层应满挂金属网。
(3) 找平层和防水层应分层抹压,普通水泥砂浆每层厚度不应大于10mm;聚合物水泥砂浆宜采用压力喷涂施工,每遍喷涂厚度宜为3mm,采用抹压时每层厚度不应大于5mm ,前一层抹面凝结后方可涂抹后一层。聚合物水泥基防水涂料抹面厚度不应小于1mm。
(4) 穿过外墙防水层的管道、螺钉、构件等宜预埋,若后埋时应在墙体和埋件间预留凹槽,并嵌填密封材料。
(5) 外墙面砖不宜采用无缝拼贴,缝宽应大于5mm,宜采用聚合物水泥砂浆或聚合物水泥浆作胶结材料及勾满缝。
(6) 门窗安装前,应先对门窗洞口进行修正,预留门窗洞与门窗框四周的间隙每边不宜大于10mm,大于10mm时,宜用聚合物水泥砂浆修整洞口。
(7)由于没有该工程的图纸,并考虑到本工程为疗养院,如果用铝合金门窗,那么铝合金门窗安装时应撕去包装纸带和保护膜,座浆安装后再用聚合物水泥砂浆塞缝,应拔去固定木楔或临时固定器,不得使用混合砂浆。门窗外侧金属框与防水层接缝处,应留7~10×5mm凹槽,嵌填高弹性密封材料。
(8) 外墙防水施工完毕后,应抽取若干有代表性的部位采用淋水的方法对外墙防水施工质量进行检查。
7. 容易出现的质量通病防治措施
7.1空鼓的防治措施
卷材起泡形成空鼓,可能是人工涂基层胶均匀程度不好,有薄有厚,在相同晾置时间下,胶膜后的地方,胶中溶剂挥发不尽,卷材贴合后,溶剂挥发卷材出现气泡,应提高人工操作技术,将胶粘度制均匀,涂刷均匀,一定达到指
干方可贴合。
卷材贴合后,排出空气之后,用回丝仔细推平压实。
卷材接缝处,重复涂胶,也容易造成接缝处气泡空鼓,应在接缝处,采用分时间段间隔操作。同时,接头不宜粘合太早,以使气泡排出。
7.2皱折的防治措施
卷材铺贴时不宜用力拉伸,但适当用力可避免卷材边缘出现皱折,短边接缝可将局部卷材裁齐,接缝贴合后,滚压时,用力要均匀,避免将卷材推出皱折。
在细部节点部位,应裁剪合理,避免出现皱折。
7.3翘边的防治措施
在接缝部位涂刷一定要均匀到位,不可漏刷,一定要晾至脂干,滚压要及时认真,用力均匀,如有干边及时补胶。
接缝部位清理一定要干净,如有污染,应用溶剂擦洗干净。
7.4渗漏的防治措施
卷材破损、孔、洞、搭接处粘接不牢,搭接长度不够等,是造成防水层渗漏的几种原因,应在施工中加强检查,严格执行工艺规程,认真操作,分工序严格把关。特别注意:基层胶和搭接胶涂刷完成后,需晾干后开始粘贴。